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
柔性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柔性电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材料,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柔性电路可以将电子元件和线路印刷在柔性的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柔性可折叠、易于制造等优势,适用于印制电路板、电子产品等领域,被视为未来电子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柔性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柔性电路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柔性电路的设计是柔性电路制作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决定柔性电路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目前,柔性电路设计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体电路设计技术立体电路是一种将电子元素或部件横向或纵向重叠连接的电路。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电路,立体电路可以节省空间、提高电路的密度和可靠性。
在柔性电路中,由于可折叠性和可弯曲性等特性,立体电路的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因此,如何设计出高密度的立体电路是柔性电路设计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2.网络电路设计技术网络电路设计是指将基本电路模块以一定的方式连接成网络电路,形成特定的功能。
网络电路设计技术在柔性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智能穿戴器、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得到了应用。
柔性电路网络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弯曲和折叠带来的电路连接失效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设计。
3.自适应电路设计技术自适应电路是指可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电路设计。
在柔性电路中,由于柔性电路的可弯曲性和易于变形等特性,会导致电路参数的变化,而自适应电路可以通过监测环境因素变化来调整电路参数,使其始终处于可靠和正常的状态。
自适应电路设计技术对于柔性电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柔性电路制作技术的研究现状柔性电路制作技术是柔性电路研究中的另一重要方面。
目前,柔性电路制作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柔性材料制作技术柔性电路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烯烃薄膜等。
这些材料相比于传统的硬质电路板,具有柔韧性和可弯曲性等特性,因此在柔性电路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柔性电子器件制备与封装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柔性电子器件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比于传统的硬性电子器件,柔性电子器件具有更轻薄灵活的特点,能够适应各种曲面并且具备弯曲性能。
因此,柔性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折叠屏幕、传感器等领域。
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功能封装等步骤。
首先,材料的选择对于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柔性电子材料主要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纳米材料两大类。
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变形而不破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中。
而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导电层或导热层。
在柔性电子器件制备过程中,工艺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因此需要将其制备在柔性基底上。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柔性基底的选择、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制备设备的改进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柔性基底材料能够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而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制备效率。
此外,制备设备的改进也是提高柔性电子器件制备质量的重要手段。
除了制备过程外,柔性电子器件的封装技术也是制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封装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对制备好的器件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损坏或腐蚀。
同时,封装技术还要保证器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常用的柔性电子器件封装技术主要有有机材料封装、热塑性封装和无机材料封装等。
有机材料封装主要是采用高分子材料封装器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
热塑性封装则是采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对器件进行封装,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
而无机材料封装则是采用无机材料进行封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硬度。
总之,柔性电子器件制备与封装技术是该领域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提高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制备效率。
而通过合理的封装技术,能够保护器件并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柔性电子器件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柔性电子器件是一种能够弯曲、拉伸或扭曲的电子设备,它具有轻薄、柔软、可穿戴和可屈曲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已经成为电子工业的热点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柔性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技术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柔性电子器件设计技术柔性电子器件设计是制备柔性电子产品的基础,它要求在保持器件性能的同时,兼顾器件的柔性和可穿戴性。
柔性电子器件设计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材料的设计:选择适合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至关重要。
常见的柔性电子器件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碳基材料、金属纳米线、柔性玻璃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器件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实现柔性和可穿戴性。
2. 结构设计:柔性电子器件的结构设计与传统硬性电子器件有所不同。
设计者需要考虑器件的弯曲、拉伸、扭曲等形变,以及电子组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器件的柔性度和可靠性。
3. 功耗管理:柔性电子器件通常运行在低功耗状态下,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器件的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优化电路结构和使用低功耗电子元器件是降低功耗的有效手段。
二、柔性电子器件制备技术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技术是实现柔性电子器件商业化的关键。
柔性电子器件制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
对于有机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蒸发法、喷墨等方法制备柔性电子器件所需的有机材料薄膜。
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方法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器件要求进行优化。
2. 加工工艺:柔性电子器件的加工工艺是制备柔性电子产品的关键。
常见的柔性电子器件加工工艺包括胶卷切割、激光切割、微影技术等。
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柔性电子器件的加工效率和可靠性。
3. 封装技术:柔性电子器件的封装是保护器件和延长器件寿命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柔性电子器件封装技术包括薄膜封装、柔性塑料封装、柔性玻璃封装等。
合适的封装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电性性能和机械强度。
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柔性电子技术(一)定义与特性柔性电子技术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形成电路的技术。
柔性电子技术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刚性电路的物理形态,极大促进了人-机-物的融合,是融合实体、数字和生物世界的变革性力量,在光电性能,尤其是柔性化、大面积、低成本,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二)理论基础柔性电子学是建立在现有多个学科理论基础上,以材料学和力学为核心,包括理论设计、模拟仿真、材料物理、器件工艺、电路系统和制造封装等学科内涵。
化学、物理、材料学、力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为柔性电子学理学部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柔性电子学的工学部分包括柔性电子材料与加工工程、柔性电子器件制备、柔性电子系统集成、光学工程和力学中的工程力学部分。
尤其是生物医学工程有力支撑了生物光电子学和柔性电子器件/系统中的生物医学应用。
柔性电子学是一类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形式,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生物和医学等多学科,是建立在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交叉之上的高度综合、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
柔性电子器件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等优势,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柔性电子学科涉及内容丰富,包含核心学科和拓展学科两大发展阶段,其中4个核心学科是有机电子学、塑料电子学、生物电子学、印刷电子学,2个拓展学科是智能电子学、军用贾异1,2,卞曙光1(1.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天津大学)柔性电子器件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对柔性电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国内外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建议。
RONTIER前沿科技中国 2021年1月 第1期17RONTIER 前沿科技中国 2021年1月 第1期18电子学。
柔性电子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原理创新,将引领电子信息科技的变革和跨越式发展,全面带动“FAMISHED”八大科学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柔性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关键信息项:1、技术规格与要求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指标集成与封装的精度和稳定性适用的环境条件2、知识产权归属双方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创新成果归属相关专利的申请与使用权限3、保密条款涉及技术的保密范围保密期限4、交付与验收标准交付的时间节点验收的具体流程和标准5、违约责任违反协议各项条款的责任界定赔偿方式和金额6、协议的有效期与终止条件协议的有效期限可能导致协议终止的情况11 技术规格与要求111 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柔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弯曲、折叠和拉伸,且在变形后仍能保持正常的电性能。
电性能: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应符合特定的设计要求。
稳定性: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使用频率下,性能应保持稳定。
112 集成与封装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集成过程中,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电接触良好,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封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能够有效保护内部器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封装后的器件在经受机械冲击和振动时,性能不应出现明显下降。
113 适用的环境条件:器件应能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如-40℃至 85℃)和湿度范围(如10%至 90%)内正常工作。
对防尘、防水等方面也应有相应的性能要求。
12 知识产权归属121 双方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属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明确划分。
若成果是基于一方原有的技术和知识积累所产生,则该方享有相应的知识产权。
若成果是双方共同投入资源和努力所取得,则双方应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并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权益。
122 对于与该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双方应协商确定申请的主体和方式。
若由一方负责申请专利,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告知另一方,并在专利授权后按照约定的方式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
双方均有权在协议约定的范围内使用相关专利,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将专利许可给第三方。
13 保密条款131 涉及技术的保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案、工艺流程、测试数据等。
柔性电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柔性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使用柔性基质来制造电子元器件,使其具有柔性、可弯曲、折叠、可拉伸等特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柔性电子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介绍柔性电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利益。
1. 柔性电子技术的研究进展柔性电子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将能够代替传统的硬性电子器件,成为未来电子工业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电子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些进展使得柔性电子技术更加成熟,更具有商业价值。
以下是柔性电子技术的研究进展:(1)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研究柔性材料是柔性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满足柔性电子器件的需求,众多科技企业和学者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相关的材料。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有机材料和纳米材料上。
(2)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技术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技术也受到了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
其中主要的核心技术有柔性基质的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制作、器件的测试和封装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更好地探讨柔性电子器件的制作方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3)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研究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医疗、军事、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例如,柔性电子传感器已经从研究阶段进入了商业阶段,在应用中广泛用于测量心跳、脉搏、血糖、血压等方面。
同时,柔性电子产品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制造,比如柔性电视屏和柔性手机屏幕等。
2. 柔性电子技术的应用前景柔性电子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可以应用到电子设备、医疗设备、环保领域等多个领域。
(1)医疗设备领域柔性电子传感器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广泛。
譬如,柔性电子传感器可以记录患者的运动情况,同时还可以监测到患者的脉搏、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此外,柔性电子技术还可以制造出各种医疗设备,如灵活的手术器械和柔性的医用膜等等。
(2)电子设备领域柔性电子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突破。
电子元器件行业展望未来发展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元器件行业正逐渐成为全球最有前景和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电子元器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与物联网的融合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行业势必与之融合。
越来越多的设备将具备智能化的功能,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未来电子元器件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设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智能设备和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将深刻改变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以支持人工智能算法的实时计算和推理能力。
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将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来满足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制造商将更加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发并推广节能环保的元器件产品。
此外,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新材料与封装技术的突破新材料和封装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推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创新。
例如,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使电子元器件更加轻薄柔性化,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此外,混合集成电路和三维封装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电子元器件行业将加强安全性能的研发,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同时,个人隐私保护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制造商将致力于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子元器件。
六、国际合作与竞争电子元器件行业存在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制造商必须与国际接轨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国际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制造商之间将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
总结: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持续向着智能化、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新材料与封装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向前进。
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
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是一种利用柔性材料作为基板的新型电子器件封装技术。
该封装技术具备材料成本低、自由度大、适应性强、简易制造等优点,使得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逐渐被广泛应用。
柔性基板是一种柔性的薄片材料,具有柔韧性和形变性。
在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中,引入该材料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加电子设备的柔性和韧性,并且可以实现高密度、高功能、轻薄化等要求。
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器件如传感器、LED 光源、生物芯片等,以及多种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手表、电子柔性显示器等。
该封装技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先采用光刻仪将电路图纸制在柔性基板上,再进行薄膜加工、发光器件覆盖、芯片连接等制造技术,最后通过成型等工艺来制成模块。
与传统的硬基板模块封装技术相比,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它不仅可以减少基板的厚度和重量,降低了产品重量和体积,而且可以让设备更轻巧,方便携带。
同时,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还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它可以在各种氛围条件下进行工作,具有极高的耐温性和抗震性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移动设备的使用环境,从而更加稳定和可靠。
在未来,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
应用于许多电子领域,包括智能化家居、智能穿戴、汽车电子、医疗器械、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伴随着物联网和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总之,柔性基板模块封装技术是当前电子制造领域的一种前沿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并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将成为未来电子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点,为电子产品的功能创新和应用创新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纳米科技在柔性电子封装中的应用技巧与要点柔性电子技术是一种将电子器件集成到柔性基底上的新型技术,具有重量轻、柔性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医疗、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纳米科技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技术,可为柔性电子封装提供许多关键的技巧和要点。
本文将介绍纳米科技在柔性电子封装中的应用技巧与要点。
首先,纳米材料的应用是柔性电子封装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子特性,例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和柔性性能等。
因此,纳米材料可用于增加封装材料的导电性能、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增加材料的韧性等。
例如,纳米碳管和石墨烯可以增强柔性材料的导电性和强度,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增加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
因此,在柔性电子封装中,选择合适的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封装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纳米颗粒的应用是柔性电子封装中的另一个关键技巧。
纳米颗粒具有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界面相容性。
因此,通过控制纳米颗粒的形状、尺寸和表面修饰,可以实现柔性电子器件的高精度、高效率的封装。
例如,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封装胶水中,可以提高胶水的可伸缩性和抗裂性,从而提高封装层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作封装层的增强剂,可以增加材料的刚性、强度和耐磨性。
再次,纳米表面修饰技术是柔性电子封装中的一项重要要点。
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引入功能性基团,可以改变纳米颗粒的化学性质和表面性能,从而实现柔性电子器件封装层的优化。
例如,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可以在封装材料中形成更好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特定的识别基团,可以实现对特定物质的检测和识别,从而扩展柔性电子封装的应用领域。
最后,纳米制造技术在柔性电子封装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制造技术包括纳米印刷、纳米光刻、纳米涂覆等技术,可以实现尺寸小、精度高的封装结构制备。
柔性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前景展望柔性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通过在柔性基底上制造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系统,使之能够在弯曲、拉伸和弯折等变形情况下工作。
这种技术具有很大的前景和潜力,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就柔性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前景进行探讨。
首先,柔性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柔性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到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可卷曲显示器等领域。
未来,柔性电子技术还有望应用到医疗设备、运动健康监测器材、环境感知器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智能化和便携性要求的增加,柔性电子技术将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其次,柔性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其具备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制备工艺的进步,柔性电子技术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柔性电子屏幕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柔性电子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柔性电子技术在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和封装技术等方面也有了突破,使得柔性电子器件具备了更强的抗干扰和稳定性。
第三,柔性电子技术的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对便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不断增加,柔性电子技术将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刚性电子设备相比,柔性电子设备更加轻薄、柔软,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人体曲线,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同时,柔性电子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柔性电子技术还有望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应用模式。
例如,柔性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化应用,提升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柔性电子技术还可以与生物医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舒适、便携的医疗设备,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柔性电子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开发出柔性太阳能、柔性储能等产品,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普及。
然而,柔性电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电子封装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中,电子封装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对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方向进行综述,以提供更多的研究参考和理论支持。
一、引言电子封装技术是电子器件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将电子元器件集成到封装中,并通过封装实现电子元器件互联、保护和散热等功能。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电子封装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1. 早期传统封装技术传统封装技术主要包括通过针脚和焊盘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并以塑料封装为主。
这种封装方式简单、成本低,但无法满足高密度、高速和小型化等要求。
2. 高级封装技术的崛起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兴起,高级封装技术应运而生,如表面贴装技术(SMT)、裸芯封装技术(COB)、芯片级封装技术(CSP)等。
这些封装技术实现了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和更高速度的电子器件。
三、电子封装技术的挑战1. 热管理问题随着电子产品功耗的增加,散热成为电子封装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
传统封装技术往往无法满足高功耗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散热材料和散热设计方法。
2. 高密度封装随着电子器件集成度的提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器件封装,成为电子封装技术面临的挑战。
这需要开发更小尺寸的封装材料、更好的互联技术以及更高精度的制造工艺。
四、电子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 三维封装技术三维封装技术通过将电子器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有效提高了集成度和性能。
这是未来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柔性封装技术柔性封装技术可以将电子器件在柔性基底上进行封装,实现了更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可弯曲显示器等市场的兴起,柔性封装技术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3. 绿色环保封装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封装技术也备受关注。
未来的电子封装技术需要使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柔性电子制造的难点与技术突破分析柔性电子制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指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底和衬底,制造出能够弯曲、拉伸、卷曲等形态的电子器件和系统。
与传统硬性电子产品相比,柔性电子具有轻薄、可弯折、可穿戴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然而,柔性电子制造仍面临许多难点和技术突破的挑战。
首先,柔性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是制造柔性电子的基础。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柔性材料如聚酯、聚醚、聚氨酯等存在着强度和导电性能较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柔性电子的要求。
因此,如何研发新型柔性材料,提高其强度、导电性和稳定性,成为制造柔性电子的难点之一。
其次,柔性电子器件的制造过程复杂且要求高。
相较于硬性电子产品,柔性电子的制造过程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塑性、可操控性和可复现性。
柔性材料的加工方式通常涉及到印刷、沉积、剥离等步骤,而这些步骤受到工艺参数、材料特性、设备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容易导致工艺不稳定、设备参数优化困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确保柔性电子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是制造柔性电子的技术突破之一。
另外,柔性电子的集成性和可靠性也是制造的难点。
柔性电子器件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和组件组成,需要实现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有效集成和可靠连接。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相容性、界面的粘接性、封装的可靠性等问题。
另外,柔性电子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由于柔性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高,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电子器件的老化和失效。
因此,如何提高柔性电子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制造柔性电子的技术突破之一。
为了克服柔性电子制造的难点,需要在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进行技术突破。
一方面,研发新型柔性材料,探索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的应用,提高柔性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优化制造工艺,提高柔性电子制造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例如,采用智能化的柔性电子制造设备,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柔性电子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柔性电子材料作为支撑这一技术发展的基础,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一、柔性电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柔性电子材料是指具有柔性、可弯曲、可拉伸的特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和环境的材料。
它通常由聚合物、纳米材料、碳纤维等组成。
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柔性电子材料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1. 柔性显示材料柔性显示材料是柔性电子技术的核心之一,它能够在薄膜上显示出各种图像和文字。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高透明度、高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典型的应用包括柔性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等。
2. 柔性传感器材料柔性传感器材料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材料。
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使电子设备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柔性传感器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健康监测、环境监测和人机交互等领域。
3. 柔性能量材料柔性能量材料是指能够存储和释放能量的材料。
它可以用于制造柔性电池、柔性太阳能电池和无线充电设备等。
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和可弯曲性的特点,柔性能量材料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无线传感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 柔性封装材料柔性封装材料是用于保护和隔离电子器件的材料。
它能够提供对抗湿气、氧气和微生物等外界环境的侵害。
柔性封装材料可以使电子器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
它被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器、智能卡和电子标签等领域。
二、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材料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1. 新材料的开发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柔性电子材料,以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需求。
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具有优异电子性能和柔性性能的新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2. 结构设计的创新结构设计是提高柔性电子材料性能的关键。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多层结构、纳米结构和柔性/可伸缩结构等,实现了材料的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
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可穿戴设备机遇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生活的前沿代表,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中,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作为支撑可穿戴设备轻薄化、个性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六个维度探讨柔性电子封装技术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机遇。
一、技术革新与个性化设计柔性电子封装技术允许电子元器件在三维空间内自由弯曲、折叠甚至卷曲,这为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创新打开了新的大门。
通过采用柔性基板、薄膜电池、可拉伸导电材料等,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加贴合人体曲线、适应各种穿戴场景的智能装备,如智能手环、健康监测贴片、甚至衣物嵌入式传感器等,极大丰富了可穿戴设备的形态和功能,满足了市场对于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强烈需求。
二、提升用户体验传统硬质电子设备在穿戴舒适度和便捷性方面存在局限,而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应用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超薄、轻便的柔性封装使设备能够在不影响用户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佩戴,减少异物感和不适,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同时,良好的透气性和皮肤兼容性设计,使得健康监测类可穿戴设备能更加精确地采集生物信号,提供更为准确的健康数据分析,增强用户体验的深度与广度。
三、拓展应用场景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引入,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轻松融入更多领域,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在医疗健康领域,柔性传感器和贴片能够直接贴附于皮肤上,实现长期、无创的生理参数监测;在运动健身领域,可穿戴设备通过灵活贴合身体的设计,可以更精确地记录运动数据,提供个性化训练建议;甚至在事、航天等领域,柔性电子设备的隐蔽性与耐极端环境特性,也为特殊任务的执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四、促进材料科学与工艺创新为了实现高度柔韧性与可靠性的统一,柔性电子封装技术推动了材料科学和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
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有机半导体、生物相容性高分子等的开发,不仅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性能,还增强了其耐用性和生物安全性。
电路中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近年来,电路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提高性能。
在这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新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对电路设计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路中的新技术和其发展趋势。
一、封装技术的创新封装是电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决定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三维封装和集成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
三维封装通过垂直堆叠多个芯片,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体积。
而集成技术则是将多个功能模块整合在一个封装中,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集成度。
二、高速与低功耗电路设计随着通信和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路的速度和功耗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高速与低功耗电路设计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高速电路通过优化信号传输和时序设计,提高了电路的工作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而低功耗电路设计则着重于减少功耗和能耗,延长电池寿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兴起对电路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处理能力。
因此,针对深度学习应用的电路设计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在深度学习芯片的设计和优化中,有人提出了各种新技术,如量子计算、脉冲神经网络等,以满足对计算资源和处理速度的需求。
四、柔性电子技术柔性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子技术,它利用柔性基底和可弯曲材料,实现了电路的柔性和可折叠性。
与传统的刚性电路相比,柔性电子技术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它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折叠屏幕等领域,极大地拓展了电路技术的应用范围。
总结起来,电路中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封装技术的创新、高速与低功耗电路设计、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以及柔性电子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电路的性能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我们可以期待电路技术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柔性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智能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柔性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愈加广泛。
柔性显示技术是指将柔性电子元器件和显示器件结合起来,经过特殊处理使其具有柔性和可弯曲性,并能在不同的表面和形状上显示图像、文字和视频的一种先进的显示技术。
它是解决现有显示技术面临的局限性和缺陷问题的新方向,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硬件、电子设备和日常生活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从柔性显示技术的基础、发展历程及主要类型、特点、应用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基础和发展历程柔性显示技术是源于柔性电子技术和普通显示器技术的融合。
所谓柔性电子技术,是指利用柔性基板和柔性封装材料来制造可弯曲、可卷曲、可拉伸和可折叠的电子元件,包括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和通讯模块等。
而普通显示器技术是指利用平板式显示屏幕来实现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内容的显示。
柔性显示技术是将这两种技术融合起来,利用柔性电子元器件实现信息的输入和处理,再将其通过柔性显示器件进行显示。
柔性显示技术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以聚合物液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薄膜晶体管和柔性基板等技术为基础的柔性电子技术已经初步应用于柔性传感器、柔性显示和柔性电池等领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柔性显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005年,三星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标志着柔性显示技术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此后,OLED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2010年,三星发布了第一款可折叠OLED手机Galaxy Fold,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
2018年,LG Display展示了一款可弯曲的OLED屏幕,并开始向市场出售。
从2005年到现在,柔性显示技术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2. 主要类型和特点柔性显示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电子纸显示、柔性液晶(FLC)显示、柔性有机晶体管(OTFT)和柔性电子墨水(FES)等。
电子封装工艺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封装工艺在电子产品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子封装工艺是将电子元器件组装到电路板上,并通过封装材料进行保护和固定,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探讨电子封装工艺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的应用1.3D封装技术传统的电子封装工艺主要采用二维封装,即将电子元器件组装在平面电路板上。
而3D封装技术则是将元器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从而提高电路板的集成度和性能。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小电子设备的尺寸,提高其功能性和可靠性。
2.柔性封装技术随着可穿戴设备和可弯曲显示器的兴起,柔性封装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柔性封装技术通过使用柔性基板和柔性封装材料,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具备弯曲和可折叠的特性,从而实现更加便携和灵活的电子产品。
3.无铅封装技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无铅封装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铅封装技术。
无铅封装技术采用无铅焊料和无铅封装材料,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无铅封装技术也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二、发展趋势的展望1.尺寸的缩小与集成度的提高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强,对于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电子封装工艺将会朝着尺寸的缩小和集成度的提高方向发展。
通过采用更小尺寸的元器件和更高密度的封装方式,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更小巧的外形和更高的性能。
2.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震动等。
因此,未来的电子封装工艺将会更加注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通过采用更高质量的封装材料和更严格的制造工艺,电子设备可以更好地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3.绿色环保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电子封装工艺也不例外。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除了无铅封装技术之外,还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可降解的封装材料和可循环利用的电子元器件,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电子封装工艺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为电子设备的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FPC+”:布局柔性电子,柔性传感器小试牛刀1. 设立柔性电子研究院,前瞻布局柔性电子革命性突破电子技术,深度渗透多应用领域。
柔性电子是在柔性可延展的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制作有机或无机材料电子器件的电子技术,通过卷对卷输送柔性基板完成材料制备、沉积、图案化和封装工序。
相较于传统CMOS 电路中的刚性系统,柔性电子突破了经典硅基电子学的本征局限,实现产品处于一定范围内弯曲、折叠、扭转、压缩、拉伸时,仍具有高效光电性能、高可靠性和集成度。
柔性电子中下游应用广泛,如医疗健康领域的人造器官、“人联网”工程、移动医疗;航空、深海探测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军事国防中的隐身技术、单兵通信;服装纺织领域中的智能纺织品;消费电子领域的柔性显示、柔性电路板、柔性电池、柔性压力传感器和柔性玻璃等。
根据IDTechEx 公司预测,2018 年到2028 年,全球柔性电子市场规模将由470 亿美元上升至3010 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20.4%。
图34:柔性电子的中下游端应用示例图35:按材料/组件细分的柔性电子市场预测表14:柔性电子中下游应用情况领域具体应用情况柔性可穿戴设备直接穿戴或整合到用户衣服或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柔性显示使用了PHOLED 磷光性OLED 技术,低功耗,体积小,直接可视柔性。
柔性电子皮肤具备生物皮肤现有或不具备功能,如感受声波,超声波,测量血压,心跳等。
柔性电池柔性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续航时间长,可适当折叠、抗破坏、耐高温。
柔性电路板用柔性绝缘基材制成印刷电路,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
柔性玻璃用于保护产品的敏感电子元件,强度高、硬度高、平整度好、高稳定性、气密性好。
智能纺织品将电子元件安装到纺织品上,使其具有调节衣内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
柔性压力传感器灵活性、耐久性、生物相容性,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节律等生理健康状况。
多国竞相投入研发,引领电子行业变革。
随着智能终端普及,涉及电子行业的根本性材料、组件和整个价值链变革的柔性电子技术逐渐为世界多国竞相发展,多国投入大量科研经费致力于柔性先进性技术工艺及材料的研发,均旨在全球电子行业未来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中拔得头筹。
柔性光电子器件的应用前景关键信息项1、柔性光电子器件的定义和分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用领域消费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航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现有市场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增长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技术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政策和法规环境相关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引言11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柔性光电子器件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柔性光电子器件具有轻薄、柔韧、可弯曲等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形状和场景需求,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创新和变革的机遇。
12 目的本协议旨在探讨柔性光电子器件的应用前景,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潜在应用、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同时关注政策和法规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2、柔性光电子器件的定义和分类21 定义柔性光电子器件是指能够在弯曲、折叠、拉伸等变形条件下正常工作,并保持其光电性能的电子器件。
22 分类221 柔性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快速响应等优点,在柔性显示领域应用广泛。
222 柔性太阳能电池能够贴合各种不规则表面,实现高效的光能转化。
107电子技术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袁 杰(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51)摘 要: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作为电子制造工艺中的发展趋势,其凭借着独有的的柔性也即延展性,在多个战略领域的应用前景都非常可观。
但是如今柔性电子技术的可弯曲及可延展特性对其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为重点,阐述了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综述柔性电子制造中的特殊工艺制程,展望了包括以有限元结构分析夹杂对岛-桥结构延展性的影响等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制造工艺;柔性电子;封装技术DOI:10.16640/ki.37-1222/t.2017.15.0990 引言 如今柔性电子皮肤、柔性电子显示器等柔性电子技术正受到市场关注和青睐。
所谓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主要是由柔性基板、交联导电体和电子器件组成。
提高柔性器件的可延展性可以在有预应力的柔性基底上设计非共面电路布局。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电子制造工艺中的填充和覆盖封装材料、纳米级厚度金属薄膜的屈服强度都会影响器件的可延展性。
本文重点讨论优化柔性电子器件结构、提高其延展性,以期对柔性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1 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封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电子封装获得空前的发展规模和前景, 电子封装的应用进展也越来越明朗化。
过去的电子封装技术仅仅能够实现电子设备密封的效果。
而因为其密封使用的材料为金属、玻璃及陶瓷,较容易受到温度、酸碱度这些影响因素而被动引起一些变化, 不利于电子封装的进行。
为了能够起到保证电子设备的整体质量,新型环氧树脂材料应用的电子封装应运而生。
随着力学、材料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子封装材料的可延展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谓可延展性是指使得电子封装器件无论面临着拉、压、弯、扭转等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变形下仍然能维持自身良好性能,大大提高电子器件的易携带性和较高的环境适应性。
柔性电子封装技术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一般设计原理和运行机理是将具备柔性或可延展性的塑料或者薄金属这类基板上制作相应的电子器件。
具体来说,可延展柔性电子技术并非用以取代目前的硅芯片技术,而是对硅基体结构的改进,是基于软质柔性基板上集成微结构的原理,以避免传统的非柔性硅基芯片材料所出现的厚、脆的缺点,在实现可延展性的同时还同时具有轻薄、抗震的效果,经济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
展望未来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必将坚持以用户体验为设计起点,实现更加人性化的目的,例如柔性传感器、柔性电子眼、可穿戴电子衣、柔性电子纸、柔性电路板、人造肌肉、柔性心脏监测衣、柔性键盘和柔性电子显示器等。
与传统电子器件相比,其独特的柔性和延展性使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在通信和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2 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1)硬薄膜屈曲结构。
硬薄膜屈曲结构是指借助转印技术使得硅等硬薄膜条在弹性软基底上形成周期性的正弦曲线来获得所应具备的柔性。
美国的两位教授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变革,他们建议采用基于软印刷术的转印方法来完成柔性电子器件的封装,并经过反复的实验证明了这项技术在实践中能够在柔性基底上产生硅带屈曲波,以实现对各类电子集成材料都能够实现集成到曲面上的效果。
并且,这一效果在后期变形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改变硅带屈曲波的波长和幅值的方式防止拉伸割断,产生较大的压缩性能,在内在机理上,其实是通过实现与基件平面方向纵向的运动过程与变形维度将内部本身的力量予以消解。
在这一设计形式下的硅薄膜材料便能够符合五分之一的拉压应变。
(2)岛桥结构。
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中的岛桥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将能够实现弯曲的多根导线串联起多个微电子结构,最终形成了岛桥结构,所以是非常生动形象的。
这些导线的可弯曲性使得微电子结构所连接起来而形成岛桥结构增强电子器件的可延展性,提升柔性的程度。
但是这一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岛桥结构而形成的集成密度较其他结构相对要小,难以应用于覆盖率相对高的应用。
(3)开放网格结构。
开放网格结构就是将硅基半导体薄膜这一电子器件材料改进为开放网格式结构。
这一结构柔性的提升和可延展性的实现,最根本的是薄膜材料本身在变形时的面内转动,这就好比人们使用剪刀时候的自身转动过程。
所以说,开放式网格结构的形状上有其特殊性,也需要改进设计为类似于剪刀形状的细长外形,因此不一定包含柔性基底,因此对于很多结构并不适用。
3 对柔性电子封装技术的展望 (1)局部多层封装结构。
由于目前的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中常见的非共面薄膜-基底结构在完成封装后会出现延展性降低,难以继续承受较强负荷,为此提供一种新思维,解决上述问题。
即局部多层封装,它通过将该薄膜基底的上位部分的电子封装区域软化,同时对下位部分再进行适度硬化,提高整体柔性。
但是值得在今后继续开展实验以验证这一结构在应用领域的有效性,这是由于局部多层封装结构还有一些技术漏洞,若下位封装弹性模量或厚度过大,而在受压拉伸的过程中薄膜反而会出现高阶屈曲继而催生更大的弯曲应力,适得其反。
(2)夹杂对岛-桥结构延展性的影响。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式,将夹杂区域看作是圆形的桥下区域,并且从夹杂刚度、位置和封装方式等维度进行立体化的分析,其结果显示为以下两点,一是在增大夹杂刚度时岛桥结构的最大等效应力相应增强,延展性降低;二是在夹杂位置上若集成掩埋深度提高,那么封装结构顶部的整体应变水平就越大,岛桥的延展性也会随之降低。
除此之外今后还应当进一步探讨空洞现象对于岛-桥结构的柔性度的影响。
(3)粘弹性参数的变化。
柔性电子封装技术中电子器件基底部分与所使用的封装材料其粘弹性特质,其在多种拉伸的速率下,粘弹性参数所反映的力学和结构延展性变化程度不同:一定的总拉伸量下加载速率越大、一定应变速率下基底与封装材料的瞬时模量越高,薄膜的应力、应变水平越高,薄膜下降高度越小,结构的极限延展量越小。
并引入了一个表征延展性劣化的无量纲参数,给出了它随拉伸应变率变化的关系曲线;封装材料与基底材料在一定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瞬时模量峰值之比越高,薄膜的最大主应变增强得越多而薄膜面下降的位移越小;松弛阶段桥顶应力值、高度均随松弛时间而“衰减”至与静态拉伸时状态。
4 结语(下转第276页)276理论研究 (2)判断与处理: 1)严格监视偶合器油质,定期化验。
如油质不合格应立即调换或进行滤油处理,并查处进入油系统的水源,检查冷油器是否内漏等。
2)调换导向键,将电动执行机构转角限定在安全位置。
2.6 偶合器轴承烧坏或磨损 (1)原因分析。
偶合器轴承烧毁或损坏是偶合器发生的恶性事故之一,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润滑油中含杂质过多,使轴承表面被杂质拉毛、划伤。
如是轻微损伤,检修时稍加修刮即可,如严重损伤,则需更换轴承。
2)由于润滑油泵故障,造成润滑油中断,轴与轴承发生干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轴承乌金熔化。
3)当泵组发生异常情况时,例如泵发生故障,突然卡死,此时偶合器涡轮转速为零,即转比i=0(正常转速比在97%左右),此时偶合器所产生的轴向推力最大,方向为两轮互相排斥,引起推力瓦在超负载情况下工作,造成推力轴承烧坏,回油温度急剧上升。
液偶内部动静卡涩,造成转速比下降,轴向推力增加。
4)电机定子和转子磁场中心偏差大,运行时电机定子对转子产生轴向牵引力,该牵引力通过液力偶合器人字形齿轮传递到液偶泵轮侧推力轴承,造成推力轴承发热磨损同时引起液偶轴向振动。
(2)判断与处理: 1)首先应检查润滑油滤网是否有杂物、油泥和铁屑等;检查铜丝布的规格是否正确,一般选60-80目的比较好。
同时检查油管路和润滑油泵内是否有异物,并且清理干净。
2)应检查油泵吸入管是否堵塞,油管路是否断裂,润滑油冷油器是否进空气,或是润滑油泵轴承损坏和齿轮损坏,润滑油冷油器是否内漏造成润滑优质乳化。
3)检查给水泵的进口滤网是否损坏,给水泵动油跑到水侧,同时检查溢流阀工作是否正常,并且进行必要的处理。
静部分是否卡涩咬死,给水泵的推力轴承是否损坏,平衡鼓是否有严重的损坏。
同时检查液偶内部是否存在卡涩,如前所述3#给水泵液偶内涡轮卡涩造成泵轮侧推力瓦烧损。
4)脱开电机与液偶的联轴器,单试电机做好电机转子伸出长度记号,然后连接联轴器根据原记号移动情况加减联轴器中间的弹性膜片。
3 结语 以上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针对我厂YOTFQZ460型液力偶合器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给出的处理建议,对具有同类设备运行的电厂具有借鉴作用。
快速判断液偶故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3.1 工作机械达不到额定转速 从动机械是否卡涩,润滑油是否足够,偶合器有无泄漏。
3.2 易熔塞融化 是否启停频繁,从动机械有无卡涩,电机接线是否合理,油温是否能按要求冷却。
3.3 设备运行不平稳 轴承是否损坏,底座固定是否牢固,联轴器膜片有无损坏,中心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1]严进,董芳,姜连军,李杰.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匹配选型常见问题探讨[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05).[2]刘洋.大型机组给水泵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维护处理[J].黑龙江科技息,2015(07).[3]张文改,张艳军.润滑油变质对给水泵偶合器的危害及预防[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4]李延斌,李文龙,朱兴平.浅究调速型液力耦合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9).[5]王皓,卢宁,米佳璐.锅炉给水泵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09).[6]王喜林,程东舜,董琳琳.YT62型液力偶合器故障分析及处理.河南电力,2009(01):62-64.(上接第107页) 综上所述,柔性电子封装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转印技术前景巨大,但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革新的地方,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实际应用领域中多项结构形式都存在着弊端,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与技术上进行验证和改进。
参考文献:[1]许巍,卢天健.柔性电子系统及其力学性能[J].力学进展,2008,38(02):137-150.[2]许巍,杨金水,王飞等.含曲线型膜基界面的高分子基金属薄膜延展性能[J].固体力学学报,2011,32(01):1-9.[3]尹周平,黄永安,布宁斌等.柔性电子喷印制造:材料、工艺和设备[J].中国科学,2010,55(25):2487-2509.[4]Gonzalez M,Hsu Y,Vandevelde B,et al.Design and performanceof metal conductors for stretchable electronic circuits[J].CircuitWord,2009,35(01):22-29.(上接第231页)the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iaion Coonference,San Francisco,USA,2001.[7]虞斌能,连志刚,焦斌.动态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8,11(03):169-172.[8]Angeline P ing seleetion to improve partiele swarm optimization[C].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1998, 84-89.[9]王晓鹏,高正红.跨音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优化设计[J].应用力学学报,2001,11(02):90-93.[10]夏露,高正红.一种单亲DNA 算法在翼型设计中的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27(03):3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