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ppt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571.01 KB
  • 文档页数:2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把“枯叶”比作“名片”;把树叶的飘落比作“打招呼”;把 广场比作“露天公寓”;把北风比作“门公佬”。
借代:以“杰克•弗罗斯特”代称“霜冻”;以“老住户”、“房客们” 代称“流浪汉们”。
拟人:“打招呼”,“递给”。 反语:霜冻对穷人是“无情”的,这里却说成“很客气”;霜冻到来 之前先刮北风,这是对穷人的“警告”,这里却说成“打招呼”。反语更 强调了穷汉苏比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严冬威胁。
让伞主人叫警 察
想重新做人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被认为是伞的主人 被警察抓住投监狱
社会现实
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 等级森严
揭露美国警察武断愚蠢, 是非不分。 揭露美国一般人怕警 察给自己招麻烦。
揭露美国妇女卖身求生 现象比比皆是 揭露“扰乱治安罪” 如同虚设。
揭露了美国盗贼遍 地
熟读145页课文39-43语段,思考以 下问题:
2.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好客”是反语、拟人,嘲讽了美国的监狱里关了很多囚犯,而在监 狱外面的流浪汉冬天里的处境反而不如在监狱中──幽默中包含了多少辛 酸!
1-2节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一种凄清、寒冷的环 境,为苏比营造了生活窘迫的氛围。
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
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苏比的冬居计划刻不容 缓了,
④同时从侧面刻画了人物,点明了苏比在后文 中六次为非作歹的缘由。
⑤展示了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下层人们的痛 苦生活。
4、苏比在冬季来临之前有什么打算呢? (第4节)
5、苏比为什么不愿去慈善机构接受救济 而宁可去监狱过冬呢?(第5节)
苏比宁愿住监狱,也不愿向慈善机关乞求布施,说明了监狱 之外是一个悲惨世界,因为那儿没有北风,免于冻死,他才 宁愿去住监狱。美国政府设立了慈善机关,正说明美国社会, 确实有许多像苏比一样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而慈善机关的一 点点施舍,却要以穷人的精神上的屈辱为代价,要折磨灵魂, 践踏人格,可见美国慈善机关的伪善面目。作者尖锐的揭露 了美国穷人的悲惨命运,以及美国的自由、民主的虚伪性, 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合理性。
1.描绘哪些景物?
2.苏比怎样的心情?
3.这种意境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 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
熟读145页课文39-43语段,思考以下问题:
1.描绘哪些景物?(月光、街道、灯光、赞美诗 音乐)
2.苏比怎样的心情?(灵魂里起了奇妙的变化)
3.这种意境有什么作用?(为人物内心服务,突 出苏比灵魂净化的过程)
句中写到了“雁群”“高鸣”南飞, “一张枯叶
飘落环在苏比的膝头。”暗示了季节 ——境 作冬天将近。
“用海豹皮大衣” 反衬一苏比生活的窘迫,
“长凳上辗转反侧”
点明了主人公生活的贫困与无奈,这些描写不仅为 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凄清寒冷的自然环境,还为小 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请结合修辞方法,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 1. 一张枯叶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 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 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
(1)从小说通过流浪汉__苏_比___的一段“奇特” 遭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揭露__了__资_本__主_义__社_会_ 的
黑暗现实,反映了下层 人民生活的精神痛苦。
(2)小说从结构上,可分为几个部分_四__部__分_, 写出段意。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提纲
开端: 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被捕入狱。 发展:苏比屡次惹是生非,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目的。 高潮: 苏比良心发现,要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结局: 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háng shù yì zhĭ yè
引吭高鸣 别墅 游弋 咫尺 摇曳
qì nào cŭn qián
堆砌
泥淖 暗忖 潜移
二、关注下列字形。 迫不急待 不明一钱 旁证博引 泻露真相
心恢意冷 潜移墨化 震聋发聩
迫不及待 不名一钱 旁征博引 泄露真相
心灰意冷 潜移默化 振聋发聩
(一)速读检测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苏比做了哪些努力?结 果怎么样?反映了什么现实?
苏比的行为 愿望或打算
结果
苏比的行为 1. 去豪华餐
馆 2. 砸橱窗
3. 吃白食
4. 调戏女子
5. 扮醉鬼吵 闹
6. 偷雨伞
7. 受赞美诗 感化
愿望或打算
结果
让店家叫警察 被推到人行道上
让巡警抓住 被认为旁证算不上 让店家叫警察 被摔在人行道上 让女子招警察 被女子缠住 让巡警抓住 被误以为大学生
合作探究一
1.朗读课文第一、二节,这两节是属于 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2、作者在第一节描写环境时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小说发生在什么季节?
3、作者为什么要写“海豹皮大衣”的女 人?还两次写了苏比在长凳上“辗转 反侧”?
“每当……,每当……,每当……” 此句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小说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警察+赞美诗=?
——解读《警察和赞美诗》
【美】欧·亨利
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 维护生活秩序的社会安定的国
家机器。
赞美诗: 宗教音乐 净化心灵 升华境界。
警察+赞美诗=?
明确: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 和社会安定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 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很完 美,甚至是“人间天堂”。 出人意料的结局告诉我们美国社会并非“天 堂”,而是“地狱”。
4.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 起了一场革命”?(即弃旧图新,重新做人。如 同琴声一样,高尚、圣洁。)
苏比由堕落转向新生,重新做个好人的催化 剂是 环境柔和的灯光和音乐。。 他这样写的目 的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 篇小说家。与法国的————(《羊脂 球》 )、俄国的———— (《套中 人》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 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收到“含泪的笑” (以辛辣俏皮的讽刺使读者忍俊不禁,但 笑过之后立即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剧感) 的艺术效果。被人称为“欧·亨利笔法”。 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 《麦琪的礼物》 《最后一片叶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