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3年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题目是:文明,因你而美好嘿嘿,是不是听起来很高大上啊?不过这个题目其实很简单的,就是让我们写一些文明的行为,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比如说,我们上学的时候要守秩序,不能在课堂上吵吵闹闹的,也不能乱扔垃圾。
爸爸妈妈上下班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开车的时候要系好安全带,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在公园里玩的时候,不能随地吐痰,也不能在树上乱刻字涂鸦。
去商场的时候,别把东西乱扔,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等着上饭店吃饭时,要排好队,轮流点餐,不能插队哦。
吃完饭后,把桌子清理干净,剩菜剩饭都要吃光光,不能浪费食物。
看,做到这些文明的小事,我们生活中就会处处有惊喜。
大家都会觉得,啊,这个城市真干净整洁,居民真有素质。
到处都是阳光和微笑,感觉好温馨幸福啊!文明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行为举止。
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多一些文明素养,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让文明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吧!总之,这个作文题目还是很好写的,就是要想一些身边的小事,描写一下如果大家都能文明有礼,生活就会变得多么美好。
实在想不出什么例子了,也没关系,随便写写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啦!写作文最重要的是要真心诚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好了。
加油,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篇2首先,我们来看看题目吧。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成长的阶梯"。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想要我们谈谈自己成长的过程,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一步步克服、进步的。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我们得想想自己从小到大都经历了些什么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刚上小学的时候是不是很怕生、很难适应新环境呢?后来有没有靠着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渐渐融入进去了呢?再或者说,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非常难理解的地方,但是靠着不放弃、虚心求教,终于攻克了呢?还有,或许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失败过,感到非常沮丧。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技巧2(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特点和类型教学重难点:话题作文如何准确审题立意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表现,一篇好的作文可以说是集写作者的思想认识、品德情操、审美情趣、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及专项技能之大成。
很多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有的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我认最主要的是在作文审题立意上出现了偏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二、什么是话题作文,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
“话题作文”,很自然的就是围绕某某话题进行写作,因此“话题作文”是一种指明写作范围,启发人们去思考的作文。
一般来说,话题不是作文题目。
三、话题作文的特点1、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组成。
材料:引出划定的范围和思考对象。
可以由材料出发,又不能机械地拘泥于材料。
提示语:对材料解释说明,或补充介绍,帮助理解,扩展思维,明确要求。
话题: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主旨,所写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就行。
要求:是规定作文角度、内容范围、体裁规定、写法要求、字数限定2、在文体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
3、不限定文题,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
四、对审题的理解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性的一步。
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从信息论角度看,审题就是要求我们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能准确全面地获取和把握。
这种信息无非是两类:提示和限制。
提示,是告诉你应该写什么;限制,是告诉你不该写什么。
我们在审题阶段掌握好这两大信息,就能完成审题任务。
五、怎样审题1、材料(文字、漫画、图表) 审材料成话题2、提示性的语言审提示性语言作话题要求文的3、要求文体要求审话题、审要求构字数要求话题作文,所提供的话题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三个因素相加,即“提示性材料+话题+写作要求”其中“话题”是构思立意的主要因素。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话题作文是指在题目中给出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话题写一篇作文。
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不同,话题作文没有给出具体的材料或题目要求,考生需要自己构思、组织文章内容。
因此,话题作文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
话题作文中话题的类型各种各样,有关人生哲理、社会现象、文学艺术、自然环境等等。
考生在审题时要理解话题的含义和范围,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审题立意是话题作文写作的第一步,要求考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立意。
在审题时,容易犯的错误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没有理解话题的含义和范围,写作偏题或离题;其次是没有把握好材料的关系,写作内容杂乱无章;最后是没有注意写作要求,导致字数不足或超过要求、文体不当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考生在审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话题的含义和范围,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立意。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关系,把握好写作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最后,要严格按照写作要求进行写作,注意字数、文体等方面的要求。
例题一:导语: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备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
面对夸奖或批评的心态不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
话题:面对“批评”或“表扬”要求:可以从一方面来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写,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本题的导语明确了话题的范围和意义,要求考生从“批评”或“表扬”两个方面来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注意字数和不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考生在审题时要理解话题的意义和要求,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立意,同时注意写作要求的要求。
例题二:本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导语,而是用材料代替了导语。
话题是“座右铭”,要求考生根据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优秀作文——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话题作文的基本审题方法,包括抓关键词、理解材料含义、分析材料结构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思维品质。
3. 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立意角度,使作文内容具有深度和广度。
4. 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抓关键词、理解材料含义、分析材料结构。
2. 立意技巧:提炼中心思想、抓住矛盾冲突、发掘背后的意义。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立意角度,使作文内容具有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引发学生对审题和立意的关注。
2. 教学环节一:讲解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材料含义、分析材料结构。
3. 教学环节二:讲解立意技巧,如提炼中心思想、抓住矛盾冲突、发掘背后的意义。
4. 教学环节三: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过程。
5. 练习环节:让学生现场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6.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审题和立意。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2. 选取一道作文题目,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
3. 提交练习成果,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互动、练习环节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材料话题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如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创新表达等。
3. 结合学生提交的作文,评价其立意深度和广度,以及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优秀作文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审题和立意的过程。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考试大纲中对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发展等级的第一个要求是深刻,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观点具有启发性。
做到这两点必须要正确审题立意。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基本上都采取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题材、形式和表达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正确的审题立意同样是使文章出彩的前提。
切题永远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求,也是作文得高分的保证,因此审题仍然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
话题作文的审题一般分为四步,也就是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审材料和审话题。
在这里介绍几种审材料和审话题的方法。
审材料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点题句等),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利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从而正确立意。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
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
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
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这则材料中有关键句,就是”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把握住了这一关键句就很容易立意了,如人不要盲目等待,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审材料要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评论某事物时,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哎,你知道吗?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过去我在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调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
”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象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哎,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小草,后来怕有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社会问题的审题
立意
话题作文通常需要我们就一个特定主题进行阐述,而有些主题
是属于社会问题类别的,它们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因此在审题时,我们需要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文章
的写作方向。
审题的第一步是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
例如,“环境污染”是一
个常见的话题,但如果我们不理解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就很难写
出有价值的文章。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影响
和解决方法,这是进行审题立意的基础。
在审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社会
问题的背景。
例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作文,可
以先了解全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城市垃圾的来源和变化趋势。
其次,思考该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例如,城市垃圾处理不善会导致环
境污染、健康问题和城市形象受损等。
最后,分析解决该社会问题
的可能方法。
例如,加强垃圾分类、发展垃圾回收和焚烧等环保产
业等。
在写作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抓住社会问题的核心,结合自身观点和论据进行深入阐述。
例如,对于城市垃圾处理这一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发展垃圾分类的方向来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总之,审题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把握写作方向和重点,才能够写出有思想、有价值的作品。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成长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含范文)初三语文教研室整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
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
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1审题立意角度一:在失败与磨炼中成长。
成长是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磨炼,才能够开出美丽的花。
文章的行文思路是需要通过故事情节,体现“我”的转变过程。
“磨炼”也是人生旅途中的“挫折”。
比如: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
这是老鹰的成长。
比如: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这是史铁生的成长。
强调:我们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这种变化。
角度二:在品德方面的成长。
帮助学生,恪守诺言,坚持原则……角度三:在亲情/友情方面的成长。
可以有真心对待朋友,学会谦让……角度四:在学习方面的成长。
坚持不懈,主动探索知识……2拟题欣赏《成长与责任》《承担,在成长路上》《成长路上有你相伴》《品味成长》《成长的滋味》《成长的路上,我与书同行》……3作文素材《语文课程标准》里有这样的表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在生活中,从实际生活中筛选写作素材。
比如,车站上,父亲越过铁轨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这无疑是一件小事,但朱自清就在这件小事上动了情,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背影》。
从生活中选材,实际上就是回顾自己的生活,找出自己的生活积累,从中挑选出可写作的素材。
当然,作文素材的新颖脱俗,也可以尝试将我们的视野转向名人名著。
譬如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用37万多字刻画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与人生历程。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话题作文。
2、了解话题作文中话题的类型。
3、掌握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4、了解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易犯错误,注意避免。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
1、以“这里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注意:①题目中的“课堂”不是指学校里的课堂。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所给的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以“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二、话题作文题目的结构:话题作文题目的结构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导语、话题、写作要求。
导语(有些空缺导语,有些用材料代替了导语):一般对话题作出了具体的诠释,暗示了话题的含义或选材的范围。
审题时要理清材料的关系,把握材料的内容。
(用材料代替导语,就成为“材料+话题”的新题型。
)话题:一般提出本次习作所要写的具体内容,如话题、写什么等。
审题时要看清话题,了解话题的特点。
写作要求:一般提出平时习作中要注意的常规问题,如拟题、字数、书写等。
包含“三自”: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例题一: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备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
面对夸奖或批评的心态不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
(以上为导语)请你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事情,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你心灵深处的真切感悟。
要求:可以从一方面来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写,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要求)例题二:请具体解读下面的习作训练题,分别找出导语(或材料)、话题、写作要求。
文华爱发怒,说伤人的话,爸爸说:“你每发一次怒,就往墙上钉一枚钉子;每控制住一次,就拔一枚钉子。
后来,文华终于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了。
爸爸指着钉疤累累的墙说:“你发了脾气,伤害了人,可以道歉,但却在那人的心中永远留下了疤,难以平复了。
(以上为材料)。
请以“伤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以上为话题)。
①文体不限。
可记述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
②自拟题目。
③不少于800字。
(以上为要求)分析明确:虽然其中有“为话题”三个字,但不是纯话题作文,而是用材料代替了导语,成为“材料+话题”的新题型。
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1、不正确的行为会伤害人;2、这伤害是难以平复的;3、呼吁和谐相处;(主题)话题作文构思过程:分析话题及导语(材料)——确定写作范围和中心——选取相关具体材料——通过写作表现文章中心。
三、话题作文题型与材料作文题型的区别:材料作文题的立意受材料的限制较严。
话题作文题要求写作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就行,不一定限制立意。
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
“材料+话题”的新题型,立意受材料的限制也较严。
材料作文的题型组成构件包括“材料”、“提示语”和“要求”。
话题作文的题型组成构件一般包括“导语”“话题”“要求”三个部分。
话题作文审题时要对这三个部分仔细阅读,明确试题的要求。
例如“导语”中的提示、“要求”中对字数、文体、写作方法的要求等。
四、话题的类型(一)观点型话题这种话题本身就是论点,亦即文章的主旨,也可叫做“虚题”,写作时只要在文章中表现主旨就行了。
例: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二)范围型话题这类话题通常只是给考生圈定一个写作范围,考生必须根据这个写作范围去确立文章的观点,亦即文章的主旨。
然后围绕这个主旨去写。
例如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给考生画了两个圈圈:一个是大圈,即必须谈的是对事物的“选择”;一个是小圈:即这个选择必须是经过心灵的矛盾、冲突、斗争后所作出的选择。
例题: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
它既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
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
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三)关系型话题这类话题通常是在提示性文字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者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
命题时命题者将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话题,以并列短语或并列复句的形式出现。
审题时必须确定立意主旨,亦即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会偏离话题。
例题: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这个话题用连词“和”把“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两个事物连接起来,至于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则没有告诉我们,也就是说它没有告诉我们文章的主旨,我们必须根据揭示性的材料确定主旨,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题:(材料略)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这是典型的关系型话题,考生必须就揭示“语言”与“沟通”之间的关系展开作文,不能只谈其中之一。
否则就会判为离题。
(四)列举型话题对于这类话题,我们只要抓住列举的众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就是没有必要一个不漏地全面兼顾。
例题:祖国在前进,社会在变化,请就当前的热点问题,诸如环境保护、道德风尚、维护和平、尖端科技、希望工程、素质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
以“我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列举的六个热点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地都写。
我们只要谈其中一个问题,谈得深刻透彻即可。
(五)寓意型话题这类话题不光有其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还有其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对于这类话题,写作时不要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要挖掘它的深层含义,根据它的深层含义来确定文章的主旨。
话题:园林工人为了让一棵棵小树长成参天的大树,将来成为高楼大厦的栋梁,他们便毫不留情地把那些不利于成长的枝枝杈杈剪去。
请以“剪枝与成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话题的写作应该写出它的比喻义:父母对于子女的缺点要予以纠正,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予以批评指正,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
这样定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和厚度。
五、关注话题材料的导向1、话题材料有助于话题的理解。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不久后,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
客人笑道:“有哈里(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请以“同样自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材料导向:同样自豪的是“总统和农民”,那么也可以是“成功与失败”(只要过程是付出)、“伟大与平凡”(只要目的是贡献)、“优秀和普通”(只要是尽力而为)等等。
2、话题材料暗示了写作主旨的取向。
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学习使人聪颖,学习使人进步,学习给人带来无限创造力。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未来的世界属于会学习的人。
请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导向: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学习给人带来无限创造力;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促进社会进步;③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立足社会。
3、话题材料隐含了写作素材的选取。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大到人类社会、广袤的自然界,小到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自我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或剧烈或微妙的变化。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带向:①写社会人、事、物、景物的变化;②写自然界的变化;③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变化;④写自己的变化。
六、注意把握写作要求和命题人的主观意图。
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实生活中孤立的人不是社会人,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一个人每一天都和别人进行着有意或无意的合作,在合作中生活、工作、学习。
请以“合作”为话题,联系你个人的经历和感情,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要求中有“联系你个人的经历和感悟”这样的文字,提醒我们写作中应当有自己的东西,不能仅仅写他人的。
还有文体字数等的要求,我们也不能忽视。
材料是一段议论性的话语,从话语中概括出来的观点(人必须要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生活、工作、学习)其实就是命题人的观点,写作中应予以体现。
写作实践:以“良师”为话题进行立意练习,并写一篇作文。
审题立意示例:①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有情,献身大地,它教我做人应该无私奉献。
落花是我的良师。
③磨难是一位良师。
④母亲是良师——教给的道理使我终生受益。
⑤时间是伴随终生的良师——时刻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⑥自然界里的花花草草是良师——让我们学会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常用方法:(一)化大为小法话题往往“开口大”,角度多,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呆板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面面俱到,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化大为小”,要以小见大,一叶知秋,透过一扇小窗尽窥独特之风景。
甚至“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
例如: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先“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
可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的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的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
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
值得注意的是: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又如请以“读书与创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读书与创造”是一个大题目,怎样化大为小呢?先选角度,再定小题。
从读书与创造的关系看,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不读书无以创造,光读书也不能创造,读书与创造必须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