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5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一、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遗传再生产的基本规律。
•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现象及定律。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种群基因组的影响。
•能够应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学重难点:•掌握基因自由组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掌握基因型的离散度计算公式和基因型离散度的意义。
3、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
4、教学内容:4.1、遗传再生产的基本规律•遗传再生产的定义及特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4.2、基因自由组合的概念和现象•基因自由组合的定义;•水稻米色性的研究;•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产生及解释。
4.3、基因自由组合的定律和计算公式•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及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意义;•基因型离散度的计算公式及意义。
4.4、影响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因素•交配比例的影响;•基因座位点的分布。
5、教学过程设计:5.1、引入环节:通过展示水稻米色性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兴趣。
5.2、核心环节:通过PPT讲授,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授课方式,让学生全面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5.3、巩固与拓展环节:完成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引发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于物种多样性的意义,进一步拓展学生遗传学的思考视野。
二、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过程整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有了良好的理解。
其中,引入环节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燃起了他们对遗传学的好奇心。
在核心环节中,通过PPT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授课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概念和要点。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中,学生完成了练习题,并展开了针对性的讨论,进一步拓展了对遗传学知识的维度和深度。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我认为可以在引入环节中继续精简表述,以便更加准确地传达本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程的重点。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5、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新考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n)0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5年11考)) I考点自主情理I 兖草隹工产稻年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杂交实验过程正交P 揖色网箱j除色诚莉P, 黄色回粒F黄色制粒黄色帽粒绿色」栉黑色液就(2)实验结果分析①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粒色中黄色是显性、粒形中圆粒是显性.②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重新组合.③F2中4种表现型的别离比为9: 3: 3: 1.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一一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限制.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别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③F1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YR : Yr : yR : yr= 1 : 1 : 1 : 1.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配子结合方式为16种.(2)遗传图解P 黄园5C 肆披VYRR 必rt 4延子YR 卫F, 黄圈YyRr卜前例I; Y R —fJ/ih 苒酒;Y rr —Vlh一圆:yyR ~Ml 6 绿坡:yyirr —1/163 .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一一演绎和推理⑴方法测交实验.(2)遗传图解4 .自由组合定律一一得出结论 ⑴内容 ①限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别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②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别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 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一朴上 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辛时「口[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王丝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1)科学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2)采用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应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根底上,提出合理的 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1 .下面两图分别是具有一对和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同一个 体产生的各种配子类型数量相等.请思考:在图中的.〔填序号〕 门由组合定律(1)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表达在图中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达亲代 X Aa 喋代 X AuBb 子代 AA Au Aq 解 子代 A_肛 A_bb naB_ aahh 困1 困2⑵③⑥过程表示,这一过程中子代遗传物质的来源情况如何?〔3〕如果A和a、B和b〔完全显性〕各限制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彼此间对性状的控制互不影响,那么图2中所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 种,它们的比例为〔4〕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①②④⑤⑵受精作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⑶4 9 : 3 : 3 : 1⑷④⑤2 .据图判断,以下①〜④中哪些可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提示②③④教材^^高考1 .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限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 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那么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8〜14 cm.〔2021经典高考卷,25〕〔,〕⑵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2021海南卷,12〕〔X〕〔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21江苏,11C〕〔X〕⑷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那么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2021 海南高考,22D〕〔V〕高者渊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2 P9〜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全面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原因,把握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解题关键.2 .教材P ii思考与讨论改编(1)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 其原因主要有哪些?提示①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 ②当时没有人知道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③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2)孟德尔对别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提示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故有必要设计测交实验予以验证.3 .教材P i0旁栏思考题改编请从数学角度建立9 : 3 : 3 : 1与3 : 1间的数学联系,此联系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何启示?提示从数学角度看,(3 : 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 1的乘积,由此可获得如下启示: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 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 (315+ 108) : (101 + 32) = 3 :1;黄色:绿色=(315+101): (108+32) = 3 : 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别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 : 3 : 3 : 1 来自于(3 : 1)2.|应说对接高考| 广悟产考即!律命题角度如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 .(2021全国卷)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限制.假设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答复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限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口.〔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别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 , , 和解析〔1〕4个纯合品种组成的两个杂交组合的F i的表现型相同,且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由此可推断出限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还需满足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受精卵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两种杂交组合分别为抗锈病无芒X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X感锈病无芒.〔2〕假设分别用A、a和B、b表示限制抗锈病、感锈病和无芒、有芒的基因,那么F1基因型为AaBb, F2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 aabb, F2自交后代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别离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其对应F3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 :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 :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 3 :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 :1.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机结合相等抗锈病无芒X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X感锈病无芒〔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 :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 :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 : 12 .茶树圆形叶〔A〕对长形叶〔a〕为显性、深绿叶〔B〕对浅绿叶〔b〕为显性,高茎〔C〕对矮茎〔c〕为显性.图甲、乙分别是茶树甲、乙中局部染色体基因组成,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配子会因不能发育而死亡〔不考虑交叉互换〕.请答复以下问题:现有一基因型确定为 AaBbCc 的茶树,有各种性状的染色体正常的植株可供选用,请设计遗传实验,判断该茶树染色体组成为图甲类型还是图乙类型.最正确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答案将待测植株与长形浅绿叶矮茎植株进行测交,观察后代植株表现型 假设后 代植株有4种表现型,具染色体组成为图甲类型;假设后代植株有2种表现型,其 染色体组成为图乙类型|频后归纳||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根底2 .巧用“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①9 : 3 :3 : 1?(3 : 1)(3 : 1)? (Aa 乂 Aa)(Bb 乂 Bb); ②1 : 1 :1 : 1?(1 : 1)(1 : 1)? (AaXaa)(Bbx bb); ③3 : 3 :1 : 1?(3 : 1)(1 : 1)? (Aax Aa)(Bbxbb)或(AaXaa)(Bbx Bb); ④3 : 1?(3 :1)X1? (AaXAa)(BBX_)或(AaXAa)(bbXbb)或(AAX_ _)(BbXBb)或(aax aa)(Bbx Bb). 注: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精〔卵1中细胞源染色怵分开. 等位联因分高; d1非同派染色体白由 ■合T 非同说染色 体】:的非呼位战,因fl 由用ti次级精宙的欧细胞M 施精,卵〕川川胞第一次分裂 I 个M 种1个3种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A 中基因a 、b 〕,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 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B 中基因A 、C 〕,那么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2021全国卷,34〕玉米子粒黄色〔A 〕对白色〔a 〕为显性,非糯〔B 〕对糯〔b 〕为显 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 ① 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别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别离定 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 明.解析基因别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配给子代时的规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 i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比例为 1 : 1, F 2的表现型有 两种,比例为3: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分配给子代时的规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 1自交,F 1产生的 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 : 1 : 1 : 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F 2表现型有四 种,比例为9: 3: 3 : 1.因此,欲验证基因的别离定律,应选具两对相对性状 的纯合亲本杂交:aaBBXAAbb 〔或者AABB 乂 aabb 〕彳# F 1, F 1自交得F 2,观察 并统计F 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假设F 2中黄色:白色=3: 1,那么说明玉米子粒的颜 色遵循别离定律,假设 F2中非糯粒:糯粒=3: 1,那么验证该相对性状遵循别离定 律.假设F 2黄色非糯粒:黄色糯粒:白色非糯粒:白色糯粒=9 : 3 : 3 : 1,即 A_B_ : A_bb, aaB_: aabb= 9 : 3 : 3 : 1,那么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亲本f 纯合白非精〕mBBXRALb 〔纯合黄福〕 或亲本〔沌合黄非精〕AABBXaaM 式纯合白糯〕|凡 A 小b 〔杂合黄非耦〕I® If F, ■*F 2子粒中:①假设黄粒〔A_〕:白粒〔aa 〕= 3 : 1,那么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别离定律; ②假设非糯粒〔B_〕:糯粒〔bb 〕=3 : 1,那么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别离定律; ③假设黄非糯粒:黄国B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 : 3 : 3 : 1即:A_B_ : A_bb : aaB_: aabb= 9 : 3 :3 : 1,那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别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假设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假设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解析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遗传的根本规律,必须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表现出来的性状,即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只有抗病〔T〕和染病〔t〕不同,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假设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那么应该选择②④组合,观察F1的花粉,B错误;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为蓝色,一半花粉为棕色,D错误.答案CI题后反思孟德尔两大定律的验证方法整合。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本文介绍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验验证方法。
孟德尔的实验表明,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纯种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遵循特定比例。
测交实验证实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
基因工程不等同于基因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会导致后代产生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类型。
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配子数、自交后代基因型数和表现型数可根据规律计算。
解题方法包括棋盘法和分枝法等。
2.逆推型题目是通过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首先需要使用待定基因法,将已知的基因型表示出来,未知的用“___”代替。
如果涉及多对基因,最好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
例如,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为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独立遗传),子代中3/8开红花。
如果让这株红花亲本自交,红花中纯合子占()。
A.1/2B.3/8C.1/9D.1/4例2是关于基因组合定律遗传的题目,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B.3/8或5/8C.5/8D.1/16例3是关于豌豆基因型的题目,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B.3/8C.5/8D.3/4例4是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题目,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C.1/4,1/4D.1/4,1/8例5是关于玉米遗传的题目,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升产量,易染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倒伏玉米乙(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胚、胚乳基因型分别是()。
高中生物遗传学规律解题方法一、仔细审题: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1.基因的分离规律:A.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B.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写遗传图解:P①RR×RR②RR×Rr③RR×rr④Rr×Rr⑤Rr×rr⑥rr×rr 注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一个事实必须记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3.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B.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C.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4.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首先要知道:一对基因杂交,后代有几种子代基因型?必须熟练掌握二、1)例:AaCc×aaCc其子代基因型数目?∵Aa×aaF是Aa和aa共2种[参二、1⑤]Cc×CcF是CC、Cc、cc共3种[参二、1④]∴答案=2×3=6种(请写图解验证)5.计算表现型种类:子代表现型种类的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表现型数目的乘积[只问一对基因,如二1①②③⑥类的杂交,任何条件下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子代有多少基因型就有多少表现型]例:bbDd×BBD d,子代表现型=1×2=2种,bbDdCc×BbDdCc,子代表现型=2×2×2=8种。
二、基因的分离规律(具体题目解法类型)1.正推类型:已知亲代(基因型或纯种表现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等),只要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即可解决,熟练后可口答。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的】1、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2、理解孟得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重点难点】1、重点:(1)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孟得尔获得成功的原因2、难点: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教学过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实验现象及解释思考(1)F1能不能产生Yy或Rr等类型的配子,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Yy或Rr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2)F1产生4种配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对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遗传图解如下:(1)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类型相交(2)作用:测定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测定F1基因型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3)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F1产生YR.Yr.yR.yr四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F1是杂合体,基因型为YyRr;F1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比较两定律的区别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原因之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
2、医学实践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四、孟得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豌豆)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2、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3、孟德尔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获得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4、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疑难辨析】1、理解减数分离与两遗传定律的关系【练习】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下列那些生物?(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食用菌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2、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1/4B.1/8C.3/8D.3/163、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独立遗传。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应用(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1、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绿皱)=9:3:3:1。
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十yyrr)占10/16。
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
3、减数分裂时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如AaBb某Aabb可分解为:Aa某Aa,Bb某bb。
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说(假定)(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平等位基因控制(2)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别,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3)受精时, 4 种种类的雌雄配子联合的几率相等遗传图解:①F1:F2:1YY(黄)2Yy (黄)1yy(绿)1RR(圆)1YYRR 2YyRR1yyRR2Rr(圆)2YYRr4YyRr2yyRr(黄圆)(绿圆)1rr(皱)1YYrr2Yyrr(黄皱)1yyrr(绿皱)F2的性状分别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 3∶ 1。
②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剖析a.性状分别比:黄粒∶绿粒=3∶1;圆粒∶皱粒=3∶1。
b.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切合分别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分别是各自独立的。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随机组合④ F 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率关系2双纯合子一纯一杂双杂合子共计黄圆(双显性)1/ 16YYRR2/16YYRr、2/ 16YrRR4/ 16YyRr9/ 16Y_R_黄皱(单显性)1/ 16YYrr2/ 16Yyrr3/ 16Y_rr 绿圆(单显性)1/ 16yyRR2/ 16yyRr3/ 16yyR_绿皱(双隐性)1/ 16yyrr1/ 16yyrr共计4/168/164/ 161F2中 4 种表现型, 9 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 YYRr、 YyRR、 YyRr、YYrr 、 Yyrr 、 yyRR、yyRr 、 yyrr( 2)相关结论① F2共有 9 种基因型、 4 种表现型。
②双显性占 9/ 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 16,双隐性占 1/ 16。
③纯合子占 4/ 16( 1/ 16YYRR+1/ 16YYrr+1 / 16yyRR+1/ 16yyrr ),杂合子占: 1 - 4/16=12/ 16。
④F2中双亲种类( 9/ 16Y_R_+1/16yyrr )占 10/ 16,重组种类占 6/ 16( 3/ 16Y_rr+3/16yyR_)。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第二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知识梳理一、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1.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试验,黄色圆粒在子一代和子二代中都表现出来,绿色皱粒在子二代中也重新出现,同时子二代中还出现了两种性状的新组合: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从中可以得知粒色、粒形这两对性状是分开遗传的。
2.在体验自由组合规律发现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测交方法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时,从理论上得到的后代表现型比值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3.孟德尔当年用黄色圆粒豌豆F1与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试验验证假说时实际得到的结果如下表: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孟德尔在解释纯种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时,认为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黄色和绿色由Y和y基因控制,圆粒和皱粒由R和r基因控制。
子一代在形成配子时,Y和y分离,R和r分离。
两对基因分离的同时相互自由组合,形成的雌雄配子各四种:YR、Yr、yR、yr,比值为:1∶1∶1∶1。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二代有九种基因型,其比值为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1∶2∶2∶4∶1∶2∶1∶2∶1;子二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值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2.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分离和组合时互不干扰。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就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3.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杂交后代中不仅出现了亲本类型,还出现了双亲性状重新组合的新类型。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每个个体都有很多性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化,使生物界多样性不断丰富,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知识导学1.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时,与基因的分离规律作横向比较,建议学习时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明确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比例是如何得出的,以及每种表现型中基因型的类型及所占比例,结合一些例题进行计算运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总结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2)结果分析(3)问题提出①F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遗传图解(棋盘法)归纳总结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演绎推理图解(2)实施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则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4.自由组合定律(1)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2)细胞学基础(3)研究对象:位于 基因。
(4)发生时间: 。
(5)适用范围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把 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F 2(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自交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 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判断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的叙述(1)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YR的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2)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3)F2的9∶3∶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F2的黄色圆粒中,只有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是杂合子,其他的都是纯合子()(5)若F2中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有120株,则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约为60株()(6)若双亲豌豆杂交后子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YyRr×yyrr()2.判断下列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1)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3)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4)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6)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命题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 .如果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2.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②~⑥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019年3月21日(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1、(4分)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
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
请回答以下问题。
(1)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①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用最简便的方法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两种原因的正确性(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2、(4分)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二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现提供以下四种纯合亲本如下表所示:(1)若通过花粉形状的鉴定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杂交。
(2)若通过花粉粒颜色与形状的鉴定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可选择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____ ____。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花粉的花粉形状只由产生花粉粒的亲本基因型决定,则甲和丙杂交得到的F1植株产生的花粉粒经涂片染色后,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植株自交得F2,则F2产生的花粉粒经涂片染色后,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A.YY B.YR C.Yr D.yR4、(5分)纯种白色球状南瓜与黄色盘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
F2中已有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1001个,理论上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个(两对性状独立遗传)A.1001 B.4004 C.2002 D.30035、(5分)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 C.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D.7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6、(5分)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3:1,则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为A.AaBB B.Aabb或aaBb C.aaBb D.Aabb7、(5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B.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8、(5分)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下列哪一组中两个基因型的个体具有相同的表现型A.BbFF和BBFf B.bbFF和BbFf C.BBFF和Bbff D.BbFF和BBff9、(5分)下图表示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知A,a和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1:1:1B.乙、丁植株杂交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甲、丙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是1:1:1:1D.在自然条件下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是乙和丙10、(5分)玉米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D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显性基因D存在而无显性基因B时,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玉米;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D,玉米即表现为败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BDD和♂bbDD杂交,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双雌蕊=3:1B.玉米的性别分化说明基因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C.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自花传粉,F1中可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D.可通过与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杂交,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11、(5分)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12、(5分)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I 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
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R/r与I/i独立遗传B.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C.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D.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i13、(5分)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2、1:4:1和1:3 B.1:3、1:2:1和3:1C.1:3、2:1:1和1:3 D.3:1、1:4:1 和 3:114、(5分)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8和27 C.4和27 D.32和8115、(5分)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和Yr16、(5分)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17、(5分)在玉米的-个自然种群中,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
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F1中髙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C.F1抗病植株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D.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值为3:118、(5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产生F1的比例见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RrB.F1中圆粒与皱粒之比为1:1C.F1中黄色圆粒占1/8D.F1中纯合子占1/419、(5分)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若按自由组合规律,其F2代出现的新组合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A.1/16 B.1/8 C.3/16 D.1/420、(5分)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某药物,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
为研究该药物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A.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该药物B.甲群体×乙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该药物C.甲群体×甲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该药物D.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该药物21、(5分)已知某生物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其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22、(5分)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3/4 B.1/8 C.3/16 D.3/8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1、(4分)【答案】AaBB和AABb 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实验思路:用F1与F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1,则原因是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 b;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则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推测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是AaBb,正常情况下,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9(1AABB、2AaBB、2AABb、4AaBb):3(1AAbb、2Aabb):3(1aaBB、2aaBb):1(aabb),现实是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推测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①某种基因型致死,进一步分析可知应是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死亡,②某种配子致死,由于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所以不具有受精能力配子的基因组成是AB。
(2)要想通过杂交实验来判断两种原因的正确性,则选取的杂交组合为:用F1与F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原因是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1,若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
2、(4分)【答案】乙和丙乙和丁、甲和丙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1:1:1:1 长形蓝色:长形棕色=1:1 长形蓝色:长形棕色:圆形蓝色:圆形棕色=3:3:1:1【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只能考虑一对等位基因,若通过花粉形状的鉴定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杂交能产生Dd的亲本,如甲与乙或丙杂交可产生Dd;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需要杂交后代出现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如亲本乙和丁、甲和丙杂交后代均可出现Bb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