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举人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37.24 KB
- 文档页数:3
明清进士录[清] 明代周氏进士名录(附籍贯)洪武四年辛亥科(1371)周子谅二甲14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儒籍,授工部主事周潼三甲87名,浙江严州府淳安县儒籍洪武十八年乙丑科(1385)周弼二甲79名,福建莆田县,官刑科给事中、迁御史。
周同生二甲97名,福建晋江县人, 京卫知事-周文通二甲102名,福建邵武县周原二甲107名,直隶太平府繁昌县人。
字彦广,辰州府推官、磁州同知'周丹三甲75名,浙江永嘉县周尚文三甲130名,广东香山县人,字质善,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周从善三甲147名,江西吉水县人。
仙游知县周成三甲157名,陕西韩城县周宗起三甲177名,福建漳浦县人。
官大理寺丞周月华浙江松阳县! M)周宗义浙江东阳县补阙周同安福建晋江县?周同仁福建晋江县?.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1388)周思政三甲52名,浙江青田县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1394)周钧二甲25名,陕西乾州周铨三甲7名,江西清江县周绶三甲8名,浙江于潜县周恩三甲19名,浙江临海县周祖政三甲23名,广西柳城县洪武三十年丁丑科(1397)春榜周铎三甲7名,江西清江县建文二年庚辰科周铨二甲31名,直隶怀远县周述(榜眼)江西吉水县人,字崇述,号东墅,官至左庶子周孟简(探花)江西吉水县人,周述从弟,名伟,以字行。
授编修,在翰林二十年,始迁詹事府丞,出为襄王府长史。
孟简性情谦退不伐,生平无睚眦于人。
宣德五年(1430年)卒,年53。
有《竹磵集》、《翰林集》、《西垣诗集》。
周忱二甲10名,江西吉水县人,(1381~1453),字恂如.正统五年(1440),进工部左侍郎。
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
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
景泰二年(1451)致仕。
周文二甲13名,浙江仁和县周佑二甲72名,直隶当涂县周文源三甲19名,浙江青田县周远三甲55名,浙江缙云县周益三甲71名,广东茂名县,官司常太寺博士周冕三甲120名,直隶繁昌县周楫三甲121名,河南杞县县周贵三甲190名,湖广大冶县周英三甲203名,江西建昌县周玉三甲253名,浙江山阴县周霖三甲267名,直隶上海县周尚义三甲299名,湖广石首县周英三甲312名,广东合浦县周文郁三甲362名,直隶长洲县永乐四年丙戌科(1406)周炜二甲4名,江西进贤县;周仲举二甲27名,江西吉水县周珏三甲37名,江西新喻县永乐九年辛卯科(1411)周宗保二甲10名,浙江处州府青田县周文襃二甲15名,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周健三甲26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永乐十年壬辰科(1412)周常三甲27名,直隶凤阳府定远县永乐十三年乙未科(1415)周崇厚二甲62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军籍周敏学二甲86名,江西吉安府吉水人,礼科给事中周叔逵三甲8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周泰亨三甲60名,江西九江府彭泽县周英三甲62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周彝三甲79名,湖广永州府道州永明人,官雷州、琼州知府周贵三甲112名,浙江处州府丽水县周安三甲246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庶吉士,工部侍郎.周济可三甲251名,浙江宁波府奉化县西坞镇庙后周永乐十六年戊戌科(1418)周叙二甲1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翰林院编修,仕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懋昭二甲12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周礼二甲18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周得琳二甲34名,浙江处州府遂昌县周礼三甲71名,应天府句容县周铨三甲90名,江西广信府玉山县周鐩三甲115名,直隶苏州府长洲县周贤三甲128名,江西广信府上饶县永乐十九年辛丑科周升二甲21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周凤三甲33名,广西平乐府平乐县周弘三甲110名,福建上杭县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1424)周南巽二甲19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周宁三甲82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周益友二甲7名,直隶安庆府望江县正统元年丙辰科(1436)周旋(状元)浙江温州府永嘉县鹿城横渎周岙人,(1395-1454),字中规,号畏庵。
壬寅补⾏庚⼦⾟丑恩正并科⼭西乡试题名录庚⼦年(光绪廿六年,1900)⼭西乡试,因⼋国联军⼊侵,迟⾄壬寅年(光绪廿⼋年)开科,即补⾏庚⼦、⾟丑恩正并科。
本科中举⼀百四⼗名,依次为:1、王炳宸(翼城)、2、张端(平陆)、3、常赞春(榆次)、4、刘昌宜(平定)、5、段国垣(稷⼭)、6、蔡⽂焕(解州)、7、阎长霖(永济)、8、李精传(定襄)、9、狄楼海(猗⽒)、10、刘绵训(猗⽒)、11、刘肇⽂(宁武)、12、徐永信(五台)、13、戴丙午(永济)、14、罗可桓(介休)、15、刘⽂炳(徐沟)、16、刘⼠端(闻喜)、17、朱怀皋(翼城)、18、侯廷翰(平遥)、19、张籁(平陆)、20、李经邦(永济)、21、赵暐(临县)、22、张炳麟(定襄)、23、刘传经(解州)、24、常旭春(榆次) 、25、王念忱(榆次)、26、王荩⾂(浑源)、27、刘鉴古(应州)、28、周克恭(安⾢)、29、程廷遇(浑源)、30、姚仰煦(临晋)、31、孙晋升(解州)、32、王锦雯(翼城)、33、马继桢(榆次)、34、王⽂治(榆次)、35、张廷琇(五台)、36、齐赐荣(定襄)、37、赵鹤年(榆次)、38、李向南(临晋)、39、阎建紫(祁县)、40、杨攀桂(平定)、41、杨永昌(黎城)、42、柴晋芳(安⾢)、43、王忠厚(长治)、44、郭名世(平定)、45、王克宽(安⾢)、46、晋集杰(襄陵)、47、⾼步青(代州)、48、岳嵚(洪洞)、49、王浚源(襄陵)、50、赵⽆玷(临县)、51、张⽂杰(霍州)、52、张兰⽣(榆次)、53、董桂华(太平)、54、荆育瓒(猗⽒)、55、任焕(闻喜)、56、刘传经(夏县)、57、刘甲荣(太平)、58、李抡藻(赵城)、59、⿇席珍(浑源);60、贺椿寿(洪洞)、61、张凌汉(霍州)、62、卫寿恺(赵城)、63、刘懋赏(平鲁)、64、王世昌(解州)、65、王象暄(临晋)、66、王烘(河曲)、67、薛凤鸣(霍州)、68、姚德厚(浑源)、69、秦汝梅(永济)、70、杨楷(应州)、71、杨寿椿(介休)、72、王树声(灵⽯)、73、李登云(洪洞)、74、张铭西(平遥)、75、李吉⼈(黎城)、76、王观宸(长治)、77、续恩纶(崞县)、78、钮承恩(介休)、79、李锡槃(虞乡)、80、王景命(万泉)、81、刘怀珠(安⾢)、82、狄焕⽃(崞县)、83、宋廷侃(霍州)、84、皇甫振清(夏县)、85、钮承彬(介休)、86、张凤鸣(应州) 、87、杨际清(临县)、88、段⾬⽥(武乡)、89、刘健(代州)、90、刘安邠(清源)、91、张仁静(崞县)、92、王绍珍(临晋)、93、贾珍(平遥)、94、左治国(介休)、95、陈寿芝(宁乡)、96、鲁秉均(介休)、97、王兴(沁源)、98、张卓(崞县)、99、胡⾃荣(祁县)、100、刘玠(太原)、101、连笃敬(襄垣)、102、王九恩(保德)、104、陈安策(芮城)、105、马晋(怀仁)、106、薛登道(稷⼭)、107、燕肇奭(芮城)、108、王廷机(稷⼭)、109、刘师亮(襄陵)、110、张⽂明(荣河)、111、杨丕烈(清源)、112、解荣辂(万泉)、113、王彰善(浑源)、114、张⼦需(夏县)、115、⽜顺轩(永济)、116、柴豫芳(安⾢)、117、贾在中(夏县)、118、郭裕祯(洪洞)、119、常麟图(榆次)、120、梁允济(崞县)、121、郭际丰(繁峙)、122、李树墀(永济)、123、武元喜(辽州)、124、赵维垣(万泉)、125、姬步瀛(永济)、126、张友贤(垣曲)、127、康兰馨(榆次)、128、陈焕烈(夏县)、129、申隽英(潞安)、130、罗嘉藻(平遥)、131、赵登洲(崞县)、132、曹佐⽂(崞县)、133、李焕章(神池)、134、张⾦榜(永济)、135、岳宝树(介休)、136、崔岳(沁源)、137、阴国垣(沁源)、139、江应铨(黎城)、140、张凤鸣(浑源)。
章丘明清举人名录(一)明代举人名录01、郑钧:洪武三年(1370)庚午科举人,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进士。
02、王俊:洪武廿六年(1393)癸酉科举人,曾任广东宜伦县知县。
03、翟固:洪武廿六年(1393)癸酉科举人,曾任德州吏目。
04、徐恭信: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河南卫辉府同知。
05、孙奎: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北直隶浚县训导。
06、高升: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山西襄陵县教谕。
07、张端: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北直隶新乐县训导。
08、郭进: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山西岳阳县教谕。
09、耿直:建文二年(1399)己卯科举人,建文三年(1400)庚辰科进士。
10、袁通:建文二年(1399)己卯科举人,曾任山西太原府教授。
11、石盘: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北直隶饶阳县训导。
12、王纲: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山西阳曲县教谕。
13、李志: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训导。
14、郑良: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淮府伴读。
15、韩瑜: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永乐四年(1406)丙戌科进士。
16、商勉: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山西石州训导。
17、张居珍: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福建按察司佥事。
18、李春: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潘府纪善。
19、李俭: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河南南阳县知县。
20、刘谅: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曾任山西忻州同知。
21、黄容: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曾任韩府长史。
22、赵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曾任陕西华阴县教谕。
23、李琰: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不详。
24、刘玘:永乐廿一年(1423)癸卯科举人,曾任直隶顺德府教授。
25、王秦:永乐廿一年(1423)癸卯科举人,不详。
山西晋城陈廷敬:清贫耐得始求官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人(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
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经筵讲官,《康熙字典》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
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
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陈廷敬还是个颇有成就的学者兼诗人。
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同时,陈廷敬还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鉴古辑览》、《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方舆路程》、《康熙字典》等。
其中,《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陈廷敬因耳疾乞休,被允准。
陈廷敬入禁苑谢恩,康熙帝谕曰:“卿是极齐全的老大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
康熙皇帝亲作挽诗悼之,赐谥“文贞”。
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原名“中道庄”,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
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
清代科举及第简表科考年代状元榜眼探花会元备注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李奭棠----探花四年丁亥科(1647)吕宫程芳朝蒋超李人龙----三甲201名六年己丑科(1649)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左敬祖----二甲10名九年壬辰科(1652)邹忠倚张永祺沈荃张星瑞----二甲48名九年策试满洲进士壬辰科麻勒吉折库纳巴海麻勒吉----状元12年乙未科(1655)史大成戴王纶秦鉽(shì)秦鉽----探花12年策试满洲进士乙未科图尔宸贾勤索泰贾勤----榜眼15年戊戌科(1658)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张贞生----二甲65名16年己亥加科(1659)徐元文华亦祥叶方蔼朱锦---二甲67名徐元文(一作陆元文)华亦祥(一作鲍亦祥)18年辛丑科(1661)马世俊李仙根吴光陈常夏---三甲137名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严我斯李元振秦弘沈珩---二甲1名前二人均为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本科补殿试六年丁未科(1667)缪彤张玉裁董讷黄礽绪---二甲39名九年庚戌科(1670)蔡启僔(zūn)孙在丰徐乾学宫梦仁该年会员为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二甲5名12年癸丑科(1673)韩菼王度心徐秉义韩菼----状元王度心后改名王鸿绪15年丙辰科(1676)彭定求胡会恩翁叔元彭定求----状元18年己未科(1679)归允肃孙卓茆荐馨马教思---二甲8名21年壬戌科(1682)蔡升元吴涵彭宁求金德嘉---三甲1名24年己丑科(1685)陆肯堂陈元龙黄梦麟陆肯堂----状元27年戊辰科(1688)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范光阳---二甲1名30年辛未科(1691)戴有祺吴昺(bǐng)黄叔琳张瑗---二甲5名33年甲戌科(1694)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裴之仙---二甲4名36年丁丑科(1697)李蟠严虞惇姜宸英汪士竤---二甲1名康熙39年庚辰科(1700)汪绎季愈王露王露----探花该科状元为康熙36年丁丑科进士本科为补殿试42年癸未科(1703)王式丹赵晋钱名世王式丹----状元45年丙戌科(1706)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尚居易---三甲125名48年己丑科(1709)赵熊诏戴名世缪沅戴名世----榜眼51年壬辰科(1712)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卜俊民---二甲1名52年癸巳恩科(1713)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孙见龙---二甲3名本科为圣祖六旬万寿恩科54年乙未科(1715)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李锦---二甲8名57年戊戌科(1718)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杨尔德---二甲35名60年辛丑科(1721)邓钟岳吴文焕程元章储大文---二甲38名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于振戴瀚杨炳杨炳----探花本科为世宗登极恩科二年甲辰科(1724)陈惪华王安国汪德容王安国----榜眼惪(即:德)五年丁未科(1727)彭启丰邓启元马宏琦彭启丰----状元八年庚戌科(1730)周雨澍沈昌宇梁诗正沈昌宇----榜眼澍(上下结构shu)11年癸丑科(1733)陈倓田志勤沈文镐陈倓----状元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赵青藜---二甲7名二年丁巳恩科(1737)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何其睿---二甲3名本科为高宗登极恩科四年己未科(1739)庄有恭涂逢震秦勇均轩辕诰---二甲31名七年壬戌科(1742)金甡(shēn)杨述曾汤大绅十年乙丑科(1745)钱维城庄存舆王际华蒋元益---二甲8名13年戊辰科(1748)梁国治陈柟汪廷屿郑忬---二甲8名16年辛未科(1751)吴鸿饶学曙周沣周沣----探花17年壬申恩科(1752)秦大士范棫(yù)士卢文弨(chāo)邵嗣宗---二甲10名本科为太后六旬万寿恩科19年甲戌科(1754)庄培因王鸣盛倪承宽胡绍鼎---二甲15名22年丁丑科(1757)蔡以台梅立本邹奕孝蔡以台----状元25年庚辰科(1760)毕沅诸重光王文治王中孚---二甲48名26年辛巳恩科(1761)王杰胡高望赵翼陈步瀛---二甲7名本科为太后七旬万寿恩科乾隆28年癸未科(1763)秦大成沈初韦谦恒孙效曾---二甲2名31年丙戌科(1766)张书勋姚颐刘跃云胡珊---二甲65名34年己丑科(1769)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徐烺---二甲7名36年辛卯恩科(1771)黄轩王增范衷邵晋涵---二甲30名本科为太后八旬万寿恩科37年壬辰科(1772)金榜孙辰东俞大猷孙辰东----榜眼40年乙未科(1775)吴锡龄汪镛沈清藻严福---二甲5名43年戊戌科(1778)戴衢亨蔡廷衡孙希旦缪祖培---三甲14名45年庚子恩科(1780)汪如洋江德量程昌期汪如洋----状元本科为高宗七旬万寿恩科46年辛丑科(1781)钱棨陈万青汪学金钱棨----状元钱棨连中三元49年甲辰科(1784)茹棻邵瑛邵玉清侯健融---二甲11名52年丁未科(1787)史致光孙星衍董教增顾钰---三甲3名54年己酉科(1789)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钱楷---二甲1名乾隆55年值清高宗八旬万寿,改为恩科,正科提前在本年举行55年庚戌恩科(1790)石韫玉洪亮吉王宗诚朱文翰---二甲15名58年癸丑科(1793)潘世恩陈云陈希曾吴贻咏---三甲27名60年乙卯恩科(1795)王以衔莫晋潘世璜王以鋙会元为嘉庆六年年辛酉恩科(1801)三甲103名;本科为高宗禅位仁宗之恩科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赵文楷汪守和帅承瀛袁櫆(kuí)---三甲13名四年己未科(1799)姚文田苏兆登王引之史致俨---二甲12名六年辛酉恩科(1801)顾皋刘彬士邹家燮马有章---三甲165名本科为高宗九旬万寿恩科七年壬戌科(1802)吴廷琛李宗昉朱士彦吴廷琛----状元十年乙丑科(1805)彭浚徐颋(tǐng)何凌汉胡敬---二甲22名13年戊辰科(1808)吴信中谢阶树石承藻刘嗣绾---二甲嘉庆14年己巳恩科(1809)洪莹(草头应为两个"火"字)缪金城张岳崧孔传纶---二甲14名本科位仁宗五旬万寿恩科16年辛未科(1811)蒋立镛吴毓英吴廷珍朱壬林---二甲49名吴毓英原名王毓吴19年甲戌科(1814)龙汝言祝庆蕃伍长华瞿溶---二甲2名22年丁丑科(1817)吴其濬(即:浚)凌泰封吴清鹏庞大奎---三甲14名24年己卯恩科(1819)陈沆杨九畹胡达源费庚吉---二甲28名本科为仁宗六旬万寿恩科25年庚辰科(1820)陈继昌许乃普陈銮陈继昌----状元陈继昌连中三元道光二年壬午恩科(1822)戴兰芬郑秉恬罗文俊吕龙光---二甲21名本科为清宣宗登极恩科三年癸未科(1823)林召棠王广荫周开麒杜受田---二甲1名六年丙戌科(1826)朱昌颐贾桢帅方蔚王庆元---二甲103名九年己丑科(1829)李振钧钱福昌朱兰刘有庆---三甲55名12年壬辰恩科(1832)吴钟骏朱凤标季芝昌马学易---三甲24名本科因清宣宗五旬万寿,改正科为恩科;正科推迟到下年举行13年癸巳科(1833)汪鸣相曹履泰蒋元溥许楣---二甲17名15年乙未科(1835)刘绎曹联桂乔晋芳张景星---二甲57名16年丙申恩科(1836)林鸿年何冠英苏敬衡夏子龄---二甲38名因太后六旬万寿,设恩科18年戊戌科(1838)钮福保金国均江国霖王振纲---二甲75名20年庚子科(1840)李承霖冯桂芳张百揆吴敬羲---二甲21名道光21年辛丑科值清宣宗六旬万寿,改为恩科,正科提前在本年举行21年辛丑恩科(1841)龙启瑞龚宝莲胡家玉蔡念慈---二甲5名24年甲辰科(1844)孙毓桂周学濬(即:浚)冯培元焦春宇---三甲9名25年乙巳恩科(1845)萧锦忠金鹤清吴福年蒋超伯---二甲79名本科为太后七旬万寿恩科27年丁未科(1847)张之万袁绩懋庞钟璐许彭寿---二甲30年庚戌科(1850)陆增祥许其光谢增邹石麟---二甲49名咸丰二年壬子恩科(1852)章鋆杨泗孙潘祖荫孙庆咸---二甲46名本科为清文宗登极恩科三年癸丑科(1853)孙如仅吴凤藻吕朝瑞吴凤藻----榜眼六年丙辰科(1856)翁同龢孙毓汶洪昌燕马元瑞---二甲47名九年己未科(1859)孙家鼐孙念祖李文田马传煦---二甲24名十年庚申恩科(1860)钟骏声林彭年欧阳保极徐致祥---二甲75名本科为文宗三旬万寿恩科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徐郙(fǔ)何金寿温忠翰李庆沅---三甲50名二年癸亥恩科(1863)翁曾源龚承钧张之洞黄体芳---二甲10名本科为清穆宗登极恩科四年乙丑科(1865)崇绮于建章杨霁廖鹤年---三甲143名七年戊辰科(1868)洪钧黄自在王文在蔡以瑺(cháng)---二甲60名十年辛未科(1871)梁燿枢高岳崧郁崑李联珠---三甲59名燿(即:耀;碑文作"耀"字)13年甲戌科(1874)陆润庠谭宗浚黄贻楫秦应逵---三甲58名谭宗浚原名谭懋安光绪二年丙子恩科(1876)曹鸿勋王赓榮(即:荣)冯文蔚陆殿鹏---三甲121名本科为清德宗登极恩科三年丁丑科(1877)王仁堪余联沅朱赓扬刘秉哲---三甲2名六年庚辰科(1880)黄思永曹贻孙谭鑫振吴树芬(一作棻)---二甲30名九年癸未科(1883)陈冕寿耆管廷献甯本瑜---二甲19名12年丙戌科(1886)赵以炯邹福保冯煦刘培---三甲33名15年己丑科(1889)张建勋李盛铎刘世安许叶芬---二甲10名16年庚寅恩科(1890)吴鲁文廷式吴荫培夏曾(一作增)佑---二甲87名本科为清德宗亲政恩科18年壬辰科(1892)刘福姚吴士鉴陈伯陶刘可毅(原名刘毓麟)---二甲46名20年甲午恩科(1894)张謇尹铭绶郑沅陶世凤---三甲140名本科为太后六旬万寿恩科光绪21年乙未科(1895)骆成骧喻长霖王龙文陈海梅---24年戊戌科(1898)三甲79名24年戊戌科(1898)夏同和夏寿田俞陛云陆曾(一作增)炜---二甲54名29年癸卯科(1903)王寿彭左霈杨兆麟周蕴良---二甲49名光绪27年辛丑值清德宗三旬万寿,原定改为恩科,正科则推迟一年于次年(壬寅)举行,但因北京贡院于庚子被毁,二科均暂停,至本年始合并补行30年甲辰恩科(1904)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谭延闿---二甲35名本科因太后七旬万寿,改正科为恩科。
章丘明清民国知县(县令,县长)名录(一)明代知县01、沈允恭:杭州人,洪武三年任,后升青州府同知。
02、刘显宗:衢州人,洪武十年任。
03、吴以辰:松江人,洪武三十三年任。
04、魏璟:无极县人,监生,宣德三年任。
05、田畴:山西交城县人,监生,宣德六年任。
06、张泽:天顺八年庙学记有载。
07、倪敬:天顺八年庙学记有载。
08、张庆:钧州人,举人,成化元年任。
09、李灿:咸宁人,举人,成化八年任。
10、陈垲:浙江人,进士,成化十一年任,后升苏州府同知。
11、翟能:河间府人,进士,成化十八年任,后升太仆寺丞。
12、韩福:陕西人,进士,成化廿一年任。
13、陆里:宜兴人,进士,弘治元年任。
曾创编《县志》。
14、高达:扶沟人,进士,弘治六年任。
15、白鸾:陕西人,进士,弘治十二年任。
16、刘文庄:真定人,进士弘治十二年任。
17、陈伯安:顺天府人,进士,弘治十三年任。
18、訾绶:大同朔州人,进士,弘治十五年任。
19、田畴:大名人,举人,正德二年任。
20、杨镃:涿州人,进士,正德三年任,后升宁海州知州。
21、吕秉彝:真定人,进士,正德四年任。
曾修《县志》。
22、张琥:江西人,进士,正德八年任,升刑部主事。
23、韩佶:怀宁卫人,举人,正德十二年任。
24、白麒:永平府人,进士,正德十五年任。
25、孙应奎:河南卫人,进士,正德十六年任,行取兵科给事中。
26、孙宥:河南新菜人,进士嘉靖四年任。
27、祝文冕:江西德兴人,进士嘉靖五年任。
28、张鹏翼:河南虞城人,进士嘉靖九年任。
曾修《县志》。
29、赵瀛:陕西三元县人,进士,嘉靖十年任。
30、吴应奎:浙江钱塘籍休宁人,进士,嘉靖十四年任。
31、刘凤池:陕西渭南人,进士,嘉靖十九年任。
32、昝如思:陕西三元县人,进士,嘉靖二十年任,行取监察御史。
33、赵介夫:直隶阜城人,进士,嘉靖廿一年任,升南康府通判。
34、陈东光:河南均州人,进士,嘉靖廿五年任,升大名府同知。
35、萧汝默:江南靖海人,进士,嘉靖廿七年任。
襄汾汾阳岭村举人张枚汾城镇往南不远的汾阴山,或曰汾阳岭,明代时太平知县侯于鲁于此开荒募民,建清储镇,百姓又名渭侯庄以示纪念。
明代汾城进士王体复曾撰文《清储镇开荒田记》记载其事:肇工于万历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迄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就绪,堡既成,名之曰清储镇,人则称为渭侯庄。
据说此碑仍存村中。
至今,渭侯庄的门额仍镶嵌于汾阳岭村庄北大门。
清代村中出了一个举人张枚,参与过几次县志编纂,当过咸阳县知县,且有诗文传世。
他的好友西曹路进士王奂曾给他写过寿序、诗序和墓志,于是我们可以一览张氏家族的风采。
图自网络张枚,字卜公,号瞻麓,问政子。
天姿旷迈,自幼及长,孜孜诵习圣经贤传,诸子百家无不究览。
康熙乙卯领乡荐(考中举人),深为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山阴令吴长洲(山西山阴县令,苏州长洲人吴一蜚,时为同考官,后为吏部尚书)所赏识。
癸未会试,以王子方若为元,南中人士率喜扬诩(赞扬;吹捧)。
先生闻所传诵,曰:吾闱作亦大类此,独不得一录名,何耶?笑而置之。
出宰咸阳(任咸阳知县),意主便民,解官时拥道泣送,至塞路不得前。
既归,与友人王侍御(西曹路进士王奂曾,即其墓志撰文者)、臧太史(南膏腴进士臧尔心)辈结诗社。
王侍御谓其性情豪迈,诗致淡荡,在彭泽(陶渊明)、东坡之间。
著有《汾山偶掇》《卜公遗稿》行世。
(可以和墓志参看)西曹路进士王奂曾《旭华堂文集》卷十一.赵熟典刻印咸阳知县张卜公先生暨配吴孺人合葬墓志铭余不能诗而谬附诗人之列,则卜公先生之为也。
先生初令关中之咸阳,既解官而久不归。
余自阙下(皇宫,京城)被严旨(圣旨)入里门(王氏罢官事参看襄汾西曹路进士王奂曾事略),思得与先生商确平生,备陈得失,时留连杯酒以永朝夕,因妄为绝句以促之。
先生或有闻也,故既归,结社为诗,而以予附之。
嗟乎,今先生既下世矣,流水高山,风雅道微,邑中容复有探韵者,或亦有仿佛先生其人者耶?先生张姓,讳枚,字卜公。
自咸阳罢归,悲太先生(父亲)麓逸公之不逮(及)养,未得一就官舍也,故又号瞻麓。
自顺治到光绪年间,历任正定府知府自顺治到光绪年间,正定府知府共118任清末本地为正定府(原为真定府,雍正元年改)。
辖有1个州、13个县。
即:晋州、正定县、获鹿县、井陉县、阜平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元氏县、赞皇县、无极县、藁城县、新乐县。
束鹿属保定府,深泽属定州,赵县、高邑属赵州。
正定府治所在正定。
其官署设知府1员,同知1员。
教授、训导、经历各1员。
县官署设置:知县1员、教谕、训导、典史各1员。
自顺治到光绪年间,正定府知府共118任。
历任知府简况见下表:表18-2-10公元纪年年号姓名官职籍贯备注1945 顺治二年刘洪谟知府1666 康熙五年胡预知府1671 康熙十年张皋谟知府1675 康熙十四年徐起霖知府江南通州1678 康熙十七年赵瑾知府奉天荫生1687 康熙二十六年马世思知府奉天荫生1688 康熙二十七年陈名瑶知府福建举人1701 康熙四十年黄志璋知府福建监生1702 康熙四十一年郭治知府山东进士1704 康熙四十三年刘中柱知府江苏扬州贡生1707 康熙四十六年祁国柱知府西安贡生1710 康熙四十九年张连登知府咸阳岁贡1712 康熙五十一年刘民瞻知府奉天官生1717 康熙五十六年卢锡晋知府单县进士1720 康熙五十九年张月知府湖广举人1721 康熙六十年黄文恒知府福建举人1723 雍正元年朱之连知府奉天监生1724 雍正二年陈时夏知府云南进士1726 雍正四年董华知府浙江贡生1729 雍正七年郑为龙知府文水进士1735 雍正十三年陈浩知府贵州普安州贡生1740 乾隆五年苏文柄知府山西岢岚州监生1742 乾隆七年王师知府山西临汾州进士1743 乾隆八年王德阶知府浙江会稽贡生1750 乾隆十五年王楷知府河南辉县进士1750 乾隆十五年富尼汉知府满州正红旗举人1753 乾隆十八年傅筠知府满州镶白旗进士1757 乾隆二十二年郑大进知府广东揭阳进士1765 乾隆三十年汪滨知府江西吉水贡生1765 乾隆三年夸口客知府满州正白旗生员1765 乾隆三十年单功擢知府山东高密1769 乾隆三十四年李文耀知府福建清流1770 乾隆三十五年宗英玉知府江苏吴县1770 乾隆三十五年兰第锡知府1770 乾隆三十五年张家琰知府江苏泰兴1771 乾隆三十六年秦学溥知府山西凤台举人1774 乾隆三十九年谢知府1775 乾隆四十年刘致中知府1775 乾隆四十年方立经知府湖北兴国州举人1775 乾隆四十年兴安知府满洲壤旗监生1779 乾隆四十四年黄检知府汉军壤黄旗1780 乾隆四十五年孙知府1780 乾隆四十五年朱澜知府1784 乾隆四十九年陈沐知府1785 乾隆五十年德谦知府蒙古壤白旗官学生1785 乾隆五十年朱澜知府1786 乾隆五十一年申允恭知府河南延津进士1786 乾隆五十一年郑制锦知府江苏溧水举人1788 乾隆五十三年涂日暄知府江西奉新进士1788 乾隆五十三年蔡封知府浙江桐乡进士1791 乾隆五十六年汪应绍知府1791 乾隆五十六年丘学敏知府浙江靳县举人1793 乾隆五十八年王汝璧知府四川铜梁进士1793 乾隆五十八年杨文知府山西宁武贡生1799 嘉庆四年李宗蕃知府山东惠民贡生1800 嘉庆五年朱应荣知府广西临桂举人1801 嘉庆六年景敏知府满洲正白旗贡生1803 嘉庆八年蒋耀祖知府河南嵩县举人1804 嘉庆九年裘增寿知府江西新建举人1805 嘉庆十年王观知府浙江钱塘举人1805 嘉庆十年沈长春知府浙江归安举人1805 嘉庆十年张体公知府山东金乡贡生1806 嘉庆十一年李师舒知府河南济源进士1806 嘉庆十一年王允中知府陕西长安进士1807 嘉庆十二年喻之知府1808 嘉庆十三年西隆阿知府满洲镶黄旗监生1809 嘉庆十四年李于培知府山东安丘进士1810 嘉庆十五年薜学诗知府江苏如皋监生1810 嘉庆十五年德克精阿知府满洲镶红旗监生1811 嘉庆十六年俞应世知府浙江会稽监生1811 嘉庆十六年薜学诗知府江苏如皋监生1812 嘉庆十七年任知府江苏宜兴进士1812 嘉庆十七年任衔蕙知府江苏萧县进士1817 嘉庆二十二年陶梁知府江苏长洲进士1821 道光元年钟禄知府满洲镶黄旗1821 道光元年陶梁知府江苏长洲进士1824 道光四年陈健知府浙江会稽临生1824 道光四年严炳知府浙江仁和1824 道光四年李象鹚知府湖南长沙进士1825 道光五年普俊知府满洲正黄旗监生1825 道光五年金诛知府山东历城进士1826 道光六年严炳知府浙江仁和1826 道光六年白明义知府承德进士1827 道光七年邵楠知府浙江山阴监生1828 道光八年张范东知府山东济阳进士1829 道光九年陈健知府浙江会稽监生1833 道光十三年周衡知府四川涪州举人1833 道光十三年戴凌之知府江苏上元举人1834 道光十四年陵费泉知府浙江桐乡副榜1835 道光十五年沈敦厚知府浙江归安监生1835 道光十五年那峨知府满洲正白旗进士1836 道光十六年邵楠知府浙江山阴监生1836 道光十六年沈涛知府浙江嘉兴举人1838 道光十八年周岱玲知府河南祥符举人1839 道光十九年仉警知府浙江山阴监生1840 道光二十年知府1842 道光二十二年锡麟知府蒙古镶黄旗监生1849 道光二十九年知府进士1841 道光二十一年窦荣昌知府安徽霍丘监生1842 道光二十二年王仲槐知府河南滑县进士1843 道光二十三年冯季增知府山西屯留监生1849 道光二十九年高树勋知府陕西故城进士1849 道光二十九年冯季曾知府山西屯留监生1851 咸丰元年宝麟知府满洲正蓝旗监生1853 咸丰三年纳齐馨知府满洲正黄旗1853 咸丰三年史策先知府湖北枣阳进士1856 咸丰六年徐塘知府浙江德清监生1860 咸丰十年丁学易知府安徽怀宁1860 咸丰十年徐塘知府浙江德清监生1861 咸丰十一年宋嵩庆知府山东胶州贡生1861 咸丰十一年徐塘知府浙江德清监生1866 同治五年王启曾知府山东蓬莱进士1869 同治八年张光藻知府安徽广德进士1870 同治九年刘秉琳知府湖北黄岗进士1871 同治十年濮庆孙知府浙江钱塘进士1871 同治十年刘秉琳知府湖北黄岗进士1875 光绪元年卢应楷知府1876 光绪二年恭钧知府1881 光绪七年吴焕来知府安徽泾县1882 光绪八年王立清知府湖北竹溪。
嘉庆丙子科1816年山西乡试襄汾举人齿录太平县志上的记载,五人中举。
以下是犹他州家谱网上的齿录资料。
高日午,吴兴庄人,举人高笃镛祖父。
高日午,字丽亭(县志字丽端),号踞汾。
行一。
乾隆辛亥年(1791)正月二十五日未时生。
平阳府太平县人,现任太原县教谕。
曾祖:渐远。
祖:可信。
父:友良。
子:楏岗。
襄汾汾城吴兴庄举人高日午柴兰鑫,伯虞人。
柴兰馨,字畹珍(县志字畹九),号。
行一。
乾隆辛亥年(1791)六月十三日子时生。
平阳府太平县人,大挑一等,分发河南候补知县。
曾祖:桢。
祖:世勋。
父:伟儒,太学生。
子。
刘纯嘏,汾城南关人。
刘纯嘏,榜名尔常,字岂楼。
行一。
乾隆甲辰年(1784)五月二十七日酉时生。
平阳府太平县人,现任岢岚州学正。
曾祖:藻,太学生。
祖:钟麟,太学生。
父:翀,太学生。
子:越。
王檀,北柴富商王冲翰之子。
王檀,字乐园,号芳南。
行三。
乾隆己亥年(1779)四月初四日吉时生。
平阳府太平县人,议叙通判。
曾祖:之纶。
祖:勗。
父:冲翰,癸卯举人,公举孝廉方正,军功议叙郎中。
子:炯宇。
这个资料可以纠正之前的一个错误认知,即认为王冲翰是王协的儿子,原来是侄子。
除了王檀,王冲翰还有两个儿子,县志有记录:王㭻,王楳。
之前乾隆48年,北柴王家中举的是王助和王冲翰,同榜举人,叔侄关系。
如有当年齿录,可以进一步搞清楚王家几代关系。
嘉庆年间太平襄陵两县的河东盐商张庚午,北膏腴人。
张庚午,字从吉,号蔚亭。
行三。
乾隆甲辰年(1784)十月初七日吉时生。
平阳府太平县人。
曾祖:安,附贡生。
本生曾祖:宏。
祖:正身,监生。
本生祖:月峰,增生。
父:云骏,附贡生。
子:元奎,雅奎。
副榜有两个襄陵县的,一个是燕村的张晴岚,一个是席醮,南梁村人。
齿录资料均空缺。
嘉庆13年山西乡试题名录中的襄汾举人襄汾南膏腴梁氏父子乡试资料。
清代山西各县进士知多少
王伯华;赵汝泳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1988(000)004
【摘要】<正> 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初步统计,共举行科举考试201科,全国共取进士51624名,其中山西籍进士2662名。
分别为,明朝开考91科,山西籍进士有1268人;清朝开110科,山西籍进士有1394人。
下面简要介绍清代山西各县进士分布状况。
平定县67人,临猗县64人(猗氏42人,临晋22人),安邑县61人,阳城县42人,翼
【总页数】1页(P82-82)
【作者】王伯华;赵汝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清代河南进士校补 [J], 曲剧;付春锋
2.《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清代福建进士籍贯误刊例析 [J], 毛晓阳
3.清代山西文进士人数确考 [J], 孙仁义;亢小井
4.方苞“进士”身份考辨──兼析清代“进士”一名的不同含义 [J], 丁鼎
5.明清两代山西进士知多少 [J], 王伯华;赵汝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科举及山西籍进士和举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由朝廷设立科目、统一考试、士子自由投考(有一定的推荐环节、程序)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举士(由朝中大臣或地方长官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民意,向朝廷推荐的人才)正式分科设目,始自西汉。
汉代举人所设科目按察举(即由各级官吏自下而上、有一定期限和人数的岁举制度)内容:一为诸贤德之人所设,如贤良方正、光禄四行、至孝、敦厚等科;二为诸才学干能之士所设,如茂才(秀才)、贤良文学、明经、明法、察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等。
东汉章帝建初八年(83年),定四科取士,一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为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复问,文中御史;四为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据光绪《山西通志》卷十四记载,两汉时,录取山西籍士子23人。
其中贤良方正2人,茂才异等7人,孝廉9人,博士明经4人。
以考试成绩定取舍始于汉。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左雄主持选举时曾有所黜落。
南北朝后期,考试黜落之意渐增。
《册府元龟·贡举部·条例一》中“策秀孝格”规定:“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如北齐河清初,刘昼从冀州举秀才入京,却“考策不第”。
学者的观点认为,科举制创制于隋,完善于唐。
隋代的常举科目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
其中秀才、明经二科沿用前朝旧名,进士、俊士为新创贡举科目,除明经所举须“经明行修”之士外,秀才、进士二科以试文为主,除试策(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即把问题事先写在竹简或纸上,叫“策”)外,秀才又有加试赋、铭等杂文。
隋代山西籍温颜博(祁人)于开皇末举贤良方正,授文林郎,仕唐至尚书右仆射。
据光绪《山西通志》卷十四记载,隋录取山西籍3人。
唐代科举初循隋制。
科举对象来源有三,一是各级学馆生徒,二是自由投考由地方举送之士子,称乡贡,三是制举考选的非常之才。
科目主要有明经、进士、秀才、史传礼诸科、制举。
按选拔方式有常举与制举二类。
明清时期举人名录清朝时期64,彭舜龄,顺治二年乙酉科举人,顺治六年己丑科进士65,李培真,顺治二年乙酉科举人,顺治三年丙戌科进士66,崔抡奇,顺治三年丙戌科举人,顺治四年丁亥科进士67,李廷实,顺治三年丙戌科举人,不详68,李兆浚,顺治三年丙戌科举人,候选知县,策奇之子69,李可秩,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顺天乡试经魁,候选知县70,孟应骊,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拣选知县71,刘超凡,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不详72,贾以观,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信阳州学正73,刘培,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字毓元,号嵩岩74,孟卜,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原名应罴,浙江仁和县知县,官至按察使75,王侯服,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进士76,郭熙,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顺治八年辛卯科进士77,伊摇南,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不详78,张大临,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举人,磁州学正79,郭大定,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举人,湖广衡山县知县,升刑部浙江司主事80,陈之复,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举人,陈升之孙81,牛玘,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举人,不详82,陈之震,康熙二年癸卯科举人,陈升之孙83,褚佐,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举人,陕州学政84,牛克长,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举人,康熙十五年丙辰科进士85. 刘桂茂,康熙十七年戊午科举人,不详86,张大复,康熙二十年辛酉科举人,继爚之子,拣选知县87,李薛,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88,刘延祖,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举人,考授内阁中书89,郭璜,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举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进士90,张曰聪,康熙三十七年戊寅科举人,信阳州学政91,李楫,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举人,解元,郑州学正92,曹裕嗣,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举人,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93,陈讷,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举人,不详94,郭思祖,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举人,不详95,刘宏猷,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举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进士96,彭嘉问,康熙五十年辛卯科举人,由商丘籍顺天府乡试97,彭起渭,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举人,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98,李吉相,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举人,拣选知县99,孟金章,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举人,贵州大定府理苗通判100,彭家屏,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举人,顺天乡试经魁,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101,彭燕贻,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举人,溶五子,顺天乡试,户部福建清吏司员外郎102,程善述,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103,李悫存,雍正元年癸卯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104,李肖筠,雍正元年癸卯科举人,顺天乡试,陕西富平县知县,邠州知州,山西泽州府知府,升陕西潼商道,江苏提刑按察使,借补甘肃凉庄道105,张孚至,雍正元年癸卯科举人,雍正二年甲辰科进士106,彭文熙,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拣选知县107,何中鹢,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直隶临城县知县108,李廷超,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字化存109,张而咏,雍正四年丙午科举人,宜阳县教谕110,张宗说,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111,李肖先,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112,李敏第,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113,彭树葵,雍正十年壬子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114,彭植枋,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云南云南县知县,调贵州天柱县知县115,李敏城,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16,刘天枢,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不详117,程立山,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18, 彭庭悟,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拣选知县119,李辅德,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丁巳明通榜,浚县教谕,升浙江桐乡县知县120,彭书场,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鄢陵县教谕121,吕翱,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不详122,彭寿朋,乾隆三年戊午科举人,兄弟同榜,拣选知县123,彭倚华,乾隆三年戊午科举人,广西平乐府贺县知县,卓异提升郁林直隶州知州124,李敏行,乾隆七年壬戌科举人,兄弟同榜,乾隆十年乙丑科进士125,李敏修,乾隆七年壬戌科举人,兄弟同榜126,陈纳揆,乾隆七年壬戌科举人,壬戌会试副榜,伊阳教谕127,彭守柯,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28,王家隆,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不详129,胡昱,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浙江缙云县知县130,王方,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溧水县训导131,孟玟,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乾隆十六年辛未科进士132,李钟珏,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候选知县133,蒋为,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不详134,李钿,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密县教谕135,李镐,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直隶成安县知县136,李鋐,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顺天乡试,截取知县,胞兄弟三人同榜137,张观,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乾隆十八年癸酉科进士138,彭冠,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139,李日曦,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云南河阳县知县,镇南州知州140,彭少荩,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不详141,陈孚,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进士142,王一峰,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不详143,李隆善,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经魁,署江西吉安府通判,改补广西昭平知县,署柳城知县144,程噩,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拣选知县145,王宾王,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江西试用知县,崇仁县,新昌县知县146,李枢焕,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举人,拣选知县147,彭龙纪,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举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148,王翌王,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举人,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进士149,胡东安,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举人,字后行,年九十遇覃恩,赐翰林150,彭钰,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进士151,彭映辰,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大挑,广西合浦,澄海两县知县,升儋州知州152,胡世铨,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和之子,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153,孙树,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陕西眉城,大荔,江西万载等县知县154,秦渭,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不详155,彭于潞,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乾隆四十年乙未科进士,与秦,杨同出阮龙光房156,杨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157,彭同育,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安徽青阳知县,署太和,贵池等县知县,太平府同知,泗州,寿州直隶州知州158,李树谷,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湖南祁阳,华容,安福,永兴,醴陵,龙山等县知县159,张煸,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举人,裕州教授160,程时叙,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举人,不详161,李奕畴,乾隆四十四年己亥科举人,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进士,官至漕运总督,太子太保162,彭大辂,乾隆四十四年己亥科举人,罗山县教谕163,崔隽,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举人,大挑,罗山县教谕,升广西西宜县知县164,卜鸾停,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举人,江苏赣榆,睢宁,六合,山阳,泰兴,江浦,丰县等县知县,提补高淳县知县165,彭应会,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举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166,彭骧,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举人,亚魁,江西抚州,赣州,吉安等府知府167,孟衍泗,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举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进士168,尹蕴章,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举人,宜阳训导169,李金台,乾隆五十九年甲寅科举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170,张曰珩,乾隆五十九年甲寅科举人,直隶磁州知州,历署新城,广宗,唐县等县知县171,彭之瀚,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裕州学正172,卜兆升,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大挑,署汤阴县训导173,彭应盛,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74,彭赐钥,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75,彭志远,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鲁山县籍176,张化鲤,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不详177,彭应炎,嘉庆三年戊午科举人,拣选知县178,李慎德,嘉庆三年戊午科举人,山西左云知县,历署岚县,平鲁,河津,虞乡,黎城,文水县知县179,班双奎,嘉庆五年庚申科举人,不详180,孟曾,嘉庆六年辛酉科举人,候选知县181,丁馆苏,嘉庆八年癸亥科举人,历任通许,陈留两县教谕182,王汝弼,嘉庆九年甲子科举人,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183,韩树椿,嘉庆九年甲子科举人,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进士184,彭鼎,嘉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大挑,分发四川,历任江安,昭化,仁寿等县知县185,李道融,嘉庆十三年戊辰科举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进士187,李铭标,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不详188,胡德璜,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道光三年癸未科进士189,彭煐,嘉庆二十三年戊寅科举人,丙戌大挑,授四川仁寿县知县,官至广西右江兵备道,署布政使司190,杨保恒,道光八年戊子科举人,辉县训导191,张奕骏,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举人,字选卿192,李铭皖,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举人,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李奕畴之子193,王熙堂,道光十六年丙申科举人,密县教谕194,李铭翰,道光二十二年癸卯科举人,署顺天怀柔知县,补望江县知县加同知衔195,韩则谦,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字为若196,姜相禹,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不详197,李芳谷,道光二十六年己酉科举人,经魁,内乡,祥符等县教谕198,王殿鳌,道光二十六年己酉科举人,不详199,曹炽昌,咸丰元年辛亥科举人,咸丰三年癸丑科进士200,李铭霍,咸丰二年壬子科举人,同治二年癸亥科进士201,丁体行,同治元年壬戌科举人,不详202,王赞,光绪元年乙亥科举人,恩赐203,杨广钦,光绪五年己卯科举人,光绪九年癸未科进士204,彭士彦,光绪十四年戊子科举人,解元,拣选知县205,杨敏秩,光绪十四年戊子科举人,投供拣发知县,截取盐课大使206,李如庚,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举人,拣选知县207,胡学磻,光绪十七年辛卯科举人,顺天乡试,拣发热河知县208,李光麟,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举人,枚之孙,考取分发山西候补知县209,彭伟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举人,拣选知县。
山西郭氏历代进士名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山西郭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家族之一,自唐代起就有进士出身。
郭氏家族在山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代耕耘,家族成员多数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着不俗的成就,其中不乏进士身份的郭氏后裔,这些进士的名录记录了郭氏家族在科举制度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展现了郭氏家族的文化传承和家族影响力。
郭氏家族的进士名录包括了许多耀眼的名字,他们或是位高权重的官员,或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为著名的进士包括清代的郭嵩焕、郭嵩鼐兄弟二人。
他们在清朝时代取得了进士称号,荣登状元榜,成为一时风云人物,备受世人瞩目。
他们不仅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还在政治、文化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对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影响。
在现代社会,科举制度已经消失,但是郭氏家族历代进士名录仍然为人们传颂着过去的荣耀和辉煌。
郭氏家族进士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文化传统和家族荣誉的象征。
郭氏家族的进士名录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示例:山西郭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家族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自唐宋以来,郭氏家族就以其丰富的学识、才华横溢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而闻名于世。
郭氏家族历代进士更是不计其数,为山西省甚至整个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史书记载,自唐朝开始,郭氏家族就有进士问鼎状元的佳绩。
尤其是宋代,郭氏家族更是名声大震,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佼佼者。
在宋代郭氏家族中,有多人中进士、举人,甚至有者登状元之位,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
这些进士们以其博学多才、才华横溢、政治智慧和廉洁风范,在当时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了宋代政治文化的杰出代表。
明清时期,郭氏家族的进士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明朝,郭氏家族的进士更是屡见不鲜,成绩斐然。
有些郭氏家族的进士更是担任了重要的官职,为国家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至清朝时期,郭氏家族更是进一步扩大了进士的数量和影响力,成为了当时山西省甚至整个中国的政治风向标。
明清科举人物传之十二———太原府寿阳县祁韵士家族(二)山西太原府寿阳县祁氏家族祖籍为平阳府洪洞县,始迁祖祁旺,元末时迁居寿阳县平舒村,之后世代务农,历经十一世到明末传至祁昌时,才名列庠序,该家族才稍有起色。
明末清初,祁氏家族且耕且读,虽然三代业儒,但是最高科举功名也不过是县学生员及拔贡。
只是到了祁文瀚中进士后,该家族才在甲科中开始崛起,之后出了13名举人,“一门五进士,三代四翰林”,时人荣之,成为当地巨室望族,特别是作为“三朝帝师”的祁寯藻,位极人臣,成为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大臣,把祁氏家族的声望推至历史的顶峰。
祁寯藻雕像祁寯藻故居祁寯藻故居祁寯藻故居景色祁文瀚,祁懋德孙,祁云瑞(诸生)之子,号北溟,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进士,初授江南来安县知县,官终江阴县令。
祁韵士,祁懋德曾孙,祁云瑞孙,长治县学教谕祈文汪之子,祁文瀚侄,字鹤皋,又字谐庭,号筠禄,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曾任国史馆纂修官,纂修《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一书,历官右中允,改任户部,官至户部郎中。
后因被构陷入狱,发配到位于大西北的伊犁惠远城。
在戍边期间,致力于西北的边疆史地及风土人情研究,撰写了《伊犁总统事略》、《西域释地》、《万里行程记》等书,是我国西北史地学的先驱之一,据野史载:“祁文端公之先德鹤皋先生韵士,邃于舆地掌故之学,其所著《皇朝藩部要略》、《西陲要略》、《西域释地》诸书,纲领秩然,甄采有法,穆然见列圣绥养藩服,长驾远驭之规模,洵必传之作也。
先生提调史馆,举介休刘澄斋锡五自代,总裁阿文成公问曰:'此非上书某公者耶?骨气如此,可胜提调任矣。
’盖刘官翰林时,有文章巨公答拜稍倨,尝上书规切,先辈之取人以此。
” 兄祁恕士、祁醇士。
祁寯藻,祁懋德玄孙,祁云瑞曾曾孙,祁文汪孙,祁韵士第五子,字叔颖,又字淳甫,因避皇帝名讳改字实甫,自号春浦,晚号息翁,又号观斋,学者称春浦先生。
中嘉庆十九年(1814)甲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林州举人谱□王买金举人:顾名思义是指被荐举之人,民间俗称“举子”。
是我国古代实行科举选仕制度的一个专用名词。
当时,应试人被称为“赶考者”,在求仕途中,他们需要跨过四道门槛:首先要经过县、府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最后再经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秀才只是一种身份,若考中举人,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即使日后考不中贡士、进士,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
若当了状元、探花、榜眼,那就要留在皇帝身边当官了。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制度。
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
由于明代万历朝前我市无《志》,民间的古《家谱》、古碑文也很少传世,导致大量史料断代失传。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找到了211位林州举人的名单。
其中有一榜7举人、一榜8举人,还有3名解元(全省第一)和3名亚魁(第二名)。
现分文举、武举两类,作一简要介绍。
一、文举(176人)1、杜乔。
姚村人。
举孝廉。
东汉建和元年(147)太尉。
2、武殷。
举人。
唐开元间(713~741)进士。
3、卢天锡。
金承安二年(1197)举人,五年(1200)进士。
临漳县文簿。
4、张敏修。
举人。
金大安元年(1209)进士。
户部郎中。
5、尚质。
举人。
金大安元年(1209)进士。
6、张价。
举人。
金兴定元年(1217)进士。
补尚书省。
7、李希白,东岗北头村人。
金兴定九年(1219)举人。
8、康塘。
原康人。
举人。
金兴定中(1220)进士。
沁州军节度使兼怀州招抚使。
清代山西进士大观映像2017-02-08阅读原文秀才,举人,进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进士及第是中国封建社会读书郎晋身立业的重要途径。
有清一代会试112次,山西共考中进士1456人,其中有一个榜眼、三个探花,没有状元。
成葆德1946年生,山西晋城人。
1964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共阳城县委宣传部工作。
1983年后历任中共晋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长治市常务副市长等职。
1996年至2006年任山西省文化厅厅长。
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登科录清朝科举会试112次,考中进士者26391人,其中山西籍1456人,占全国总数的5.5%。
但历史分期状况是不同的,前期(顺治三年到顺治六年)3次会试,实行凭文取中,全国录取1100人,山西考中128人,占11.6%;中期(顺治九年到康熙五十一年)22次会试,实行分区取中,全国录取5190名,山西考中359名,占6.9%;晚期(康熙五十二年到光绪三十年)87次会试,实行分省定额取中,全国录取20101人,山西考中971人,占4.5%。
个中原因,值得详究。
表面上看,早期山西考中进士者多,实际情况是,顺治初年满清并未完全统治中国,许多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不愿参加新朝举办的会试,加之新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读书人,扩大了进士的名额。
顺治三年的一次会试,山西考中进士的就有70多人,阳城一县即考中10人,被称为“十凤齐鸣”,至今传为美谈。
顺治以后,山西考中的进士人数就下降了,从比例上看,是每况愈下。
其中原因,有雍正的一个硃批:“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尤肯力农,再次者入营伍,再下者方令读书应试,朕所悉知。
”雍正说这话的时候,晋商已成为一大商帮,纵横北方。
发了财的晋商再回乡买地修房,炫耀乡里。
这就成为一种导向,使得许多人家早早把孩子送出去当小伙计学贸易。
东家掌柜们谁不喜欢聪明伶俐的孩子呢?我们今天看到的几处大院,就是当年晋商炫富的产物。
放着经商致富的路不走,谁愿意去做寒窗苦读的穷秀才呢?当时有顺口溜:“从来致富要经商,甲第连云数票行,不见东邻谁氏女,秀才娘子破衣裳。
清代黄县进士、举人、贡生名录展开全文清代黄县进士、举人、贡生名录(共计539名)蒋惠民副研究馆员一、进士(34名)戚良宰顺治四年(1647年)三甲第42名进士。
池州府推官,兵部督捕司主事员外郎,福建福宁道副使。
明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举人。
范乃蕃顺治九年(1652年)三甲第284名进士。
藁城知县,兵部职方司主事,户部贵州司员外郎、江南司郎中,湖广永州府知府。
戚延锡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甲第117名进士。
河南罗山县知县。
王文龙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甲第134名进士。
云南新平县知县。
贾蕃男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甲第165名进士。
户部主事,浙江嘉善县知县。
邹衍泗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甲第213名进士。
湖广慈利县知县。
姜其垓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甲第96名进士。
云南易门县知县。
张一恒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甲第104名进士,中蓬莱籍。
江南沭阳县知县。
贾煜字黎阁,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甲第44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广西博白县知县,永宁州知州。
姜重需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甲第77名进士,天长知县。
李作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甲第29名进士。
河南郏县知县。
丁元鹏 (1724-1787),字程九,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举,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甲第100名进士。
初授江苏省扬州府仪征县知县、复知浙江省湖州府安吉县。
在仪征时,“以终养告归,其至仪也,竹马来迎;其去仪也,香火遍供,仪人送行”。
为政清廉,终在安吉县任上“署贫不能殓,上宪悯之,为凑赀若干,卑旅亲得返乡土,以故室无蓄积。
而及门多名下士。
生平富著作。
”丁氏族谱,赖公始订有成书。
贾允升(?~1833)字猷廷,号东愚,乾隆六十年(1795年)三甲第64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通政司副使,会试同考官,刑科给事中,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少卿,内阁侍读学士,宗人府府丞,陕西道监察御史,安徽学政,湖北乡试副考官。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六十三个重要的科举世家(一)1、即墨周如砒家族明清时期即墨(今山东即墨市)著名的官僚世家。
周家自大明万历至清嘉庆近2百年间科甲蝉联不绝,先后中文武进士者7人,中举多人,闻人辈出,如破更以文章名动天下。
其家主要代表人物有: (天)周如砒,字季平,号砺齐,大明万历己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终祭酒,以文章名扬天下,著《青黎馆集》;周如京,如砒之弟,大明万历举人;周如纶,字叔音,号少东,如砒从弟,大明万历丙戊进士,由哀阳县令官至代州通判;周如锦,字叔文,号大东,如砒弟,为文汪洋态肆,才名与兄如砒相将。
选贡,任通判,官《紫霞阁文集》。
(地)周志皋,字子寅,如砒子,大明万历庚戊进士,工古文辞,与新城王象春齐名,官政怪察院,未授职卒。
曾置义田3百亩,以赌族人。
著《雅音会编》;周憬,字子微,如砒子,荫刑部员外郎,官至南雄知府。
著《玉辉堂随笔》。
(玄)周旭,字元之,如锦孙,诸生,有文名。
潜心理学,云游江南。
著有《黄鹤游》,《舟中游》,《寒蝉吟》等诗集;周番,如砒孙,大清顺治十二年(1655)武进士。
(黄)周来葬。
字偕芳,如砒元孙,联馨之弟,大清雍正庚午进士,官河南临颖知县。
著《楚中草》,《大梁客中吟》。
(宇)周志让,字芸工,联馨长子,大清乾隆甲戊进士,积学工文,历广东三水县令,迁直隶州知州。
著有(六息轩诗稿》;周志闰,字叔和,号北阜,志让之弟,大清乾隆乙未进士,历陕西澄县知县,官至留坝同知。
(宙)周翁硅,字金圭,志让孙,大清嘉庆举人。
2、即里黄嘉善家族明清时期即墨(今山东即墨市)著名的官僚世家,诗书衣冠之族。
黄家自大明嘉靖至大清康熙近200年间,科甲蝉联不绝,先后有7人中进士,举人达21人之多,替绷奕奕,久盛不衰。
黄家主要代表人物有: (天)黄作孚。
字汝从,嘉善叔。
大明嘉靖癸未进士,官至高平县令。
(地)黄熹善,字惟尚,号梓山,大明万历丁丑进士,初授叶县令,迁大同制服,握兵备道加按察使升宁夏巡抚,三边总督,官至兵部尚书兼京营戎政,加少保。
清代太原进士名录
清代太原进士名录是指清代中期(公元1736年至1796年)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的进士考试的名录。
进士考试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考试,是清朝招募科举人员的主要途径。
太原府是清代中期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其进士名录记录了这一时期太原府的进士考试的名单。
清代太原进士名录记录了进士考试的考生姓名、出生地、学术成就、考试成绩、获得科举职位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和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太原进士名录是一份历史文献,其内
容可能存在一定的缺漏或错误,并不能作为绝对的参考。
在研究时,应当结合其他史料进行核对和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
总之,清代太原进士名录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
清代中期太原府的进士考试的名单。
这份名录对于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和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一份历史文献,其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缺漏或错误,在研究时应当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交叉验证。
清代山西举人一览表
清代山西举人一览表
山西在清代是一个举人辈出的地方,许多杰出的士子在这里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精英。
下面是一份清代山西举人的一览表,记录了一部分
山西举人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功绩和文化成就。
一、正德年间举人
1. 贾瑞:字文仲,山西临汾人,正德初年举人。
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
深厚的文化造诣而闻名于世。
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曾在
山西地区负责教育事务。
他的学说对当时的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李吉:字红升,山西运城人,正德初年举人。
李吉是一位学识广博
的文学家,在经学、诗词、史学等方面皆有造诣。
他曾经研究多部经
史文献,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二、嘉靖年间举人
1. 王瑞:字文和,山西太原人,嘉靖中叶举人。
王瑞是一位杰出的政
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山西地区领导了许多重要的军事行动,有效地维
护了山西的安全。
除此之外,王瑞还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他的诗作
被誉为经典之作。
2. 张庆:字元寿,山西晋城人,嘉靖中叶举人。
张庆是一位卓越的理论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教育的理论,被誉为教育改革的先驱。
同时,他还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为山西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万历年间举人
1. 杨洪:字天泰,山西大同人,万历初年举人。
杨洪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诗文被认为是山西文学的瑰宝。
他还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提出了许多教育方法和理论,为山西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张满:字守泰,山西吕梁人,万历初年举人。
张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化造诣使他成为当时山西最受推崇的举人之一。
四、康熙年间举人
1. 范青:字元养,山西平遥人,康熙初年举人。
范青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的作品《山西通志》被誉为山西历史地理研究的权威之作。
他还对山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山西的经济学家。
2. 张昆:字守忠,山西忻州人,康熙中叶举人。
张昆是一位著名的诗
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文作品被认为是山西文学的瑰宝。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山西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被称为"诗中山西"。
以上只是清代山西举人的一小部分名单,他们的姓名和功绩只是冰山一角。
清代山西举人的辈出,彰显了山西作为文化名省的地位。
他们的杰出贡献不仅让山西的文化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为整个中国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