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补液计算大全题库课件.doc
- 格式:doc
- 大小:369.50 KB
- 文档页数:10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6、扩容:2:1等张含钠液(2份盐:1份碱)按20ml/kg计算,30分钟内滴完。
十一、儿童剂量公式
1.按年龄计算
剂量=成人剂量×年龄岁/(年龄岁+12)
2.按体重计算
剂量=成人剂量×体重KG/60
根据年龄算体重:
1—6月体重KG=月龄×0.5+3
7—12月体重KG=月龄×0.6+3
1岁以上小儿体重KG=月龄×2+8
十二、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1岁120—160ml/kg
1—3岁100—140ml/kg
4—9岁70—110ml/kg
10—14岁50—90ml/kg
十三、小儿代谢性酸中毒补碱公式
主张当血气分析PH值<7.30时用碳酸氢钠溶液
补充碱溶液mmol/l数=剩余碱(BE)负值×0.3×体重kg
1、5%碳酸氢钠溶液ml=(—BE)×0.5×体重kg
2、将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成1.4%的溶液输入
3、献给与计算量的1/2,复查血气后调整剂量
4、注意补钾补钙
十四、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
⼩⼉补液计算⽅法——详解⼩⼉补液可以说是对很多学员都头痛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结合⼀个实例来学习⼀下,欢迎⼤家随时提出问题 O(∩_∩)O6个⽉患⼉,腹泻⽔样便,每天10余次。
为稀⽔样便。
今⽇病⼉昏睡,呼吸深快,尿量极少,查体:四肢厥冷。
⼆氧化碳结合⼒8mmol/L.⾎钾4.0 mmol/L,⾎钠:140mmol/L该患⼉第⼀天补液的总量是A.720ml B.800 ml C.800 ml D.980ml E.1080 ml公式怎么计算啊?什么时候⽤4:3:2张的溶液啊?什么时候⽤3:2;1的呢?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补液详解通过题⼲可推出患⼉是重度脱⽔,有循环衰竭表现,未告知体重。
所以我们先估算体重。
⼩于6个⽉时体重=出⽣体重+⽉龄×0.7 7-12个⽉时体重=6+⽉龄×0.25 6个⽉时体重,暂估成7.5Kg. 重度脱⽔第⼀天补液总量为=7.5×150或180=1125或1350 因有循环衰竭表现,故先要扩容,⽤2:1液,20ml/kg,⼤概要150ml. 故本题选E 第⼀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及两补原则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理需要量 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 重度: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1/2张含钠液(2:3:1) 低渗--2/3张含钠液(4:3:2) ⾼渗--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程度和⼤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伴循摘⾃医学教育⽹论坛环障碍者,⽤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 若⽆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时滴⼊,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5%NaHCO3:3-5ml/kg,提⾼HCO3- 5mmol/L粗略计算。
小儿补液三部曲来源:穆欢喜的日志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
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
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30-50ml/kg ,中度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
儿科补液计算例题及讲解一、例题患儿,男,1岁,体重10kg。
因腹泻伴中度脱水入院。
问题:1. 该患儿第一天补液总量是多少?2. 如果是等渗性脱水,如何分配补液的种类和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二、解析1. 计算第一天补液总量- 根据小儿补液原则,轻度脱水时补液量为90 - 120ml/kg,中度脱水时补液量为120 - 150ml/kg,重度脱水时补液量为150 - 180ml/kg。
- 该患儿体重10kg,为中度脱水,所以第一天补液总量为120 - 150ml/kg×10kg = 1200 - 1500ml。
2. 等渗性脱水时补液种类和量的分配- 累积损失量- 对于等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一般用1/2张含钠液补充。
- 累积损失量一般在8 - 12小时内补完,约为总量的一半(即中度脱水时累积损失量约为50 - 75ml/kg)。
- 该患儿体重10kg,所以累积损失量为50 - 75ml/kg×10kg = 500 -750ml,用1/2张含钠液补充。
- 继续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一般用1/2 - 1/3张含钠液补充。
- 继续损失量一般为10 - 40ml/kg/d,该患儿体重10kg,取30ml/kg/d计算,继续损失量为30ml/kg×10kg = 300ml,用1/2张含钠液补充。
-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一般用1/4 - 1/5张含钠液补充。
- 生理需要量为60 - 80ml/kg/d,该患儿体重10kg,取70ml/kg/d计算,生理需要量为70ml/kg×10kg = 700ml,用1/5张含钠液补充。
- 总量分配示例(假设总量取1500ml)- 累积损失量:假设取700ml(1/2张含钠液),在8 - 12小时内补完。
- 继续损失量:300ml(1/2张含钠液),在24小时内均匀补充。
- 生理需要量:500ml(1/5张含钠液),在24小时内均匀补充。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 (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 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 )补碱的mmol 数=(-BE)*0.3*W (kg)即5%SB(ml)=(-BE )*0.5*W (kg)先给1/2 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 ,计算给5% SB 5ml/kg* 次OR.11.2%乳酸钠3ml/kg 。
⑵25%盐酸精氨酸(ml)= [(测得HCO3 ˉ-27)mmol/L ]*0.5*0.84*W (kg)⑶需补钾量(mmol )=(4- 测得血钾) *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 )=(140-测得血钠) *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 (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 中度脱水: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 张的4:3:2 液(4 份盐:3 份糖:2 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 张的3:2:1 液(3 份糖:2 份盐:1 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 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 的GS,盐为NS(0.9%NaCl ),碱为5%NaHCO3( 稀释为 1.4%NaHCO3 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 1.4%碱:100/4=25,100-25=75 ,即为25ml5% 碱+75ml 糖)5、补钾:每100ml 液体量中10%KCl 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 (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 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 )补碱的mmol 数=(-BE)*0.3*W (kg)即5%SB(ml)=(-BE )*0.5*W (kg)先给1/2 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 ,计算给5% SB 5ml/kg* 次OR.11.2%乳酸钠3ml/kg 。
⑵25%盐酸精氨酸(ml)= [(测得HCO3 ˉ-27)mmol/L ]*0.5*0.84*W (kg)⑶需补钾量(mmol )=(4- 测得血钾) *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 )=(140-测得血钠) *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 (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 中度脱水: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 张的4:3:2 液(4 份盐:3 份糖:2 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 张的3:2:1 液(3 份糖:2 份盐:1 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 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 的GS,盐为NS(0.9%NaCl ),碱为5%NaHCO3( 稀释为 1.4%NaHCO3 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 碱稀释为 1.4%碱:100/4=25,100-25=75 ,即为25ml5% 碱+75ml 糖)5、补钾:每100ml 液体量中10%KCl 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6、扩容:2:1 等张含钠液( 2 份盐:1 份碱)按20ml/kg 计算,30 分钟内滴完。
7、累积损失量在第一个8 小时补足,为1/2 总量。
三、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一个计划一个24 小时计划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轻30-50ml/kg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 ml/kg重100-120ml/kg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腹泻病10-40ml/kg/d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60-80ml/kg/day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等渗:2 :3 :1 溶液(1/2 张)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 :3 :2 溶液(2/3 张)高渗:2 :6 :1 溶液(1/3 张)继续损失量丢什么补什么腹泻1/3-1/2 张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1/4-1/5 张溶液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8-12 小时内,8-10ml/kg/h轻中度脱水分二步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 小时内,5ml/kg/h(脱水程度)一步:扩容阶段2:1 等张含钠液或 1.4%碳酸钠液20ml/kg (总量<300ml) ,30-60 分钟重度脱水分三步内滴完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三步:维持补液同上电解质的补充1、钠2、钾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1、按公式计算2、按提高5mmol/L CO2CP 计算四、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注射用水是禁忌直接由静脉输入的,因其无渗透张力,输入静脉可使RBC 膨胀、破裂,引起急性溶血。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GS 和10%GS,主要供给水分(由呼吸、皮肤所蒸发的(不显性丢失)及排尿丢失的)和供应部分热量,并可纠正体液高渗状态,但不能用其补充体液丢失。
5%GS 为等渗溶液,10%GS 为高渗溶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肌细胞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
(注:10%GS 比5%GS 供给更多热量,虽其渗透压比5%GS 高1 倍,如由静脉缓慢滴入,Glucose 迅速被血液稀释,并被代谢,其效果基本与5%GS 类似。
Glucose 输入速度应保持在0.5-0.85g/kg*h, 即8-14mg/kg*min 。
)(2)电解质溶液:种类较多,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体液丢失)、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但不能用其补充不显必丢失及排稀释尿时所需的水。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溶液,常与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其含钠和氯量各为154mmol/L ,很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 ,而氯比血浆浓度(103mmol/L )高。
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 2 份生理盐水和 1 份1.4%NaHCO3 混合,使其钠与氯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2)高渗氯化钠溶液:常用的有3%NaCl 和10%NaCl ,均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3%NaCl 主要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NaCl 多用以配制各种混合液。
3)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而静脉推注。
急抢高渗液。
在紧药物,1.4%溶液为等渗液,5%为增高。
但多次使用后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4)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两种。
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2%~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可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临床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几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的混合液,适应(3)混合溶液:为以下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易配制:其不足,常用混合液的组成及配制见以互补几种混合液的简便配制(ml)5%(10%)GS 10%NaCl 5%SB溶液种类1:1 液500 201:4 液500 102:1 液500 30 472:6:1 液500 10 162:3:1 液500 15 254:3:2 液500 20 33 便,加入的各液量均用整数,配成的是近似的液。
了配制简注:为2:6:1 液500 10 162:3:1 液500 15 254:3:2 液500 20 332:6:1 液100 2 32:3:1 液100 3 54:3:2 液100 4 7液体G S盐5%SB张力2∶3∶ 1 100 3 5 1/24∶3∶ 2 100 4 6 2/32∶ 1 100 7 9 等张1∶ 1 100 5 1/21∶ 4 100 2 1/51/3张液100 3 1/31/4张液100 2.5 1/4成及用途混合液组5%GS 0.9%NaCl 1.4%SB 渗透压用途2:1 含钠液 2 1 等张重度脱水扩容酸2:3:1 溶液 3 2 1 1/2 张等渗性脱水4:3:2 溶液 3 4 2 2/3 张低渗性脱水2:6:1 溶液 6 2 1 1/3 张高渗性脱水(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1:1 液指NS 及GS 各1 份,为1/2 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呕吐脱水。
1 :4 液指NS 1 份,GS 4 份,为1/5 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举例] 患儿,男, 1 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
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
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
1 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 其中扩容20*10=200ml ,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 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 盐,70ml 碱(1.4%NaHCO3 )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 和70-17.5=52.5ml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 的4:3:2 液,700/9=77.7-80 ,80*4=320ml 盐,80*3=240 糖,80*2=160 碱(1.4%NaHCO3 )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 和160-40=120mlGS 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800-210-700=890-900ml 的3:2:1 液,900/6=150,150*3=450 糖,150*2=300ml 盐,150ml 碱(1.4%NaHCO3 )相当于150/4=37.5ml 5%NaHCO3 和150-37.5=112.5ml GS 112.5+450=562.5ml GS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五、小儿补液目的1 调节循环系统液体量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额外损失量2 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H,K+,Na+ ,Cl ˉ,Ca2+, HCO3 ˉ胶体渗透压[静脉输液的目的]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及电解质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使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关键]一、液体量:影响因素:修复,生长发育;术后低蛋白血症;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多;体温每升高10C---------- 液体量增多10%日需量:10kg 10kg 10kg100ml 50ml 20ml每100ml 液体:10%glucose 80ml 0.9%N.S 20ml 10%KCl 1.5ml术后当天液体量为需要量的70% ,应包含止血,抗感染,维生素等若术中检查或术后钾低则可立即补钾,否则,, 一般术后第一天开始补钾(禁饮食者)术后第一天补全量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及脱水性质相关如:轻度中度重度5%体重5-10 10-15新生儿因为其血液中H+ Cl- Na+ K+ P 均高HCO3ˉ低,7 天后K+才趋于正常。
所以:1 24 小时内不需补液,除外外科疾病2 3 天内代谢较低,补液量为60-100ml/kg3 7 天后补液量可增至100-120ml/kg4 4 天内不补Na+ Cl- 可补NaHCO3 和、7 天内不补K+5 1-2 天内不补电解质二、能量:0--1 岁100kcal/kg 以后每增加三岁能量需要量低减10kcal/kg三、电解质1. 应该补充的等渗含钠液量=(正常值-测量值)*体重*4一般而言,开始只补充一半量,再酌情继续补充2. 低钾时应该补充的等渗含钾液量=(正常值-测量值)*体重*0.6一般而言,开始只补充一半量,再酌情继续补充3. 10%葡萄糖酸钙0.3ml/kg*d输血后常规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ml/100ml 血4. 25% 硫酸镁0.2-0.4ml/kg* 次(成人4-10ml/ 次)1-2 次/周用5% or.10%GS 稀释成1%浓度后缓慢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