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
- 格式:docx
- 大小:303.75 KB
- 文档页数:22
单项选择题
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 .教育
2.教师
3. .学生
4.家长
2、教育的发生包括( )与出现两个阶段。
1.结果
2.未来
3.发生
4.起源
3、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发展通常指( ) 、心理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1.植物的发展
2.人的身体
3.学生的发展
4.动物的身体
4、当代社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力量,()职业在这一过程中更是起
1.领导
2. .教师
3. .商人
4.学生
5、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1.五经
2.四书
3.学记
4.礼记
6、()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篇章,中心思想是提出了大学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并进行
1. F. 《大学》
2.《礼记》
3.《荀子》
4.《中庸》
7、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难度、区分度4
1.效度
2.纬度
3.经度
4.长度
8、学生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包括:规定的()、不对称的“同位”关系、教育基本关系。
1.学校关系
2.社区关系
3.社会关系
4. B.家庭关系
9、
()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
1.学校制度
2.教育制度
3.教育法规
4.学生手册
10、1.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目标的全面性。
1.教育的普及性
2.教学的限制性
3.教育的社会性
4.学生的差异性
11、孔子的()思想。
就是中国古代教育价值观。
1..“有教有类”
2..“因人而异”
3..“相向而行”
4..“有教无类”
12、学生应该履行的规范有:以()为主要任务、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以
1. .学习
2.实践
3. .实习
4. .教学
13、 ( )代表了一种比较保守的或者传统的教育观。
其代表人物有赫钦斯、艾德勒、阿兰、利文
1.利己主义
2. .永恒主义
3.理想主义
4.功利主认
14、孟子提出()的教学原则。
1.标准统一
2. .因人而异
3. .循序渐进
4.长善救失
15、教育内容具有目的性与()性。
1.不确定
2. .预想
3. .预定
4. .确定
16、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层面的教育活动是把()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展。
1. .领导
2. .教师
3.学生.
4. .家长
17、教育内容概括为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环境资源、()资源及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
1. .精神
2. .物质
3.知识
4. .文化
18、夏代设置了“序”“校”学校, “校”的()与夏政权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教以习
1.教学方法
2.教育内容
3. .教育手段
4.教学对象
19、最有代表性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是美国()。
1.杜威
2.斯宾塞
3. .桑代克
4. .荣格
20、孔子说“(),习相远”指的是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强调教育对人的塑造。
1. D. 性相近
2.性相善
3.性相同
4.性相异
21、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主体的( )、教育活动客体的丰富性、教育活动过程的非线性
1. E. 一致性
2.永恒性
3. .可变性
4.不变性
22、中国从汉武帝的“( ),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
1.罢黜百家
2.董仲舒
3.焚书坑儒
4.法学
23、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
1.教育者
2. .受教育者
3. . 学生
4. .教师
24、20世纪初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教育就是()。
1. C. 学习
2.实践
3.生活
4.成长
25、孔子创办私学,编订“六经”作为主要()。
1.课堂教育
2.教育内容
3.学校教育
4.家庭教育
26、教育起源论有(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人的成长需要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
2.植物起源论
3.动物起源论
4.社会起源论
27、古代社会教师这一角色的特点( )合、重道德教化、教师地位悬殊。
1.师生
2.家校
3. .师长
4.官师
28、从时空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A
1. .社会
2. .家庭
3.学校
4. .社区
29、教育活动包含()的教、学生的学两种基本的方式。
1.教师
2. .课程
3. .家长
4.学校
30、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教育内容。
1.学生
2.社会
3.教材
4.学校
31、()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并为此付诸实践,建立了一个较
1. .斯宾塞
2.荣格
3. .杜威
4.赫尔巴特.
32、杜威提出了()的教学原则。
1.. “从实践中学”
2.“从理论中学”
3..“从做中学”
4..“从书中学”
33、教育功能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教育功能取向的()、教育功能行为的发生、
1. .确定
2.不定
3. .可行
4.可疑
34、孟子从仁政和德治角度,阐释了教育的(),认为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
1. .理念
2. .价值
3. .概念
4.价格
35、在课程设计时,重视以下四大原则:人的基本需要是成长和()实现心理和社会健康依赖于“存模式应以个人的经验为主。
1. .自我
2. .联合
3. .自主
4.集体
判断题
36、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
1. A.√
2. B.×
37、道家不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思想精髓是“无为”与“自然”,“无为而无不
1. A.√
2. B.×
38、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应当起主导作用,虽然存有争议,但历来是我国教育界多
1. A.√
2. B.×
39、谢灵运所说:“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
”指的是自然资源。
()
1. A.√
2. B.×
40、教育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从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制度的演变。
(
1. A.√
2. B.×
41、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仕通过“师”与“巫”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
1. A.√
2. B.×
42、学校教育内容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直接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和不同学
1. A.√
2. B.×
43、古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
()
1. A.√
2. B.×
44、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应该以何者为重,构成了历史上所谓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之争。
(
1. A.√
2. B.×
45、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话构成了新的师生关系
1. A.√
2. B.×
46、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1. A.√
2. B.×
47、学生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的方向还要
1. A.√
2. B.×
48、学生不是儿童不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
1. A.√
2. B.×
49、在19世纪初期,法兰西第一帝国就实施了初等教育教师考核和证书制度。
()
1. A.√
2. B.×
50、《礼记·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相长的客观规律。
()
1. A.√
2. B.×
51、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是指得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
1. A.√
2. B.×
52、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
1. A.√
2. B.×
5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1. A.√
2. B.×
54、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
1. A.√
2. B.×
55、师生心理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
1. A.√
2. B.×
56、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不是教师、学生、环境。
()
1. A.√
2. B.×
57、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没有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
1. A.√
2. B.×
58、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基于其心理学的视角,以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为基础,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而模仿是教育的基础。
()
1. A.√
2. B.×
59、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角色,其产生是源远流长的,但在整个古代社会,其发展却不
1. A.√
2. B.×
60、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
1. A.√
2. B.×
61、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不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
1. A.√
2. B.×
62、教师个体专业化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人格等方面的专业化,其基
1. A.√
2. B.×
6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
1. A.√
2. B.×
64、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
1. A.√
2. B.×
65、教育手段不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形式与条件的总和。
(
1. A.√
2. B.×
66、从教育活动内部来看,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
1. A.√
2. B.×
67、教育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态及水平。
()
1. A.√
2. B.×
68、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
1. A.√
2. B.×
69、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才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
1. A.√
2. B.×
70、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共享与共创。
(
1. A.√
2. B.×
71、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两者的联系方式不构成教育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
()
1. A.√
2. B.×
72、社会本位论不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
1. A.√
2. B.×
73、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
1. A.√
2. B.×
74、儒家文化不是一种伦理性文化,因而,在教育成为一种独立形态的古代社会中,道德伦理教育具
1. A.√
2. B.×
7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师需综合地完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品质和任教育学
1. A.√
2. B.×
76、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面。
()
1. A.√
2. B.×
77、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也是: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而非基本的因素。
教师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已。
()
1. A.√
2. B.×
78、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
1. A.√
2. B.×
主观题
79、简答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首先,社会的道德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是特定教育环境中的社会二是社会道德影响教育的方法、手段。
(2.5分)其次,教育对社会又有巨大的作用。
一是教育可教育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培养有社会道德所需要的人才,提供全体民众的道
80、简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
签:除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与制约之外,教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逻辑与规律性,这些逻辑与规律身的规定性。
(2分)教育与生产力的不平衡性。
(1分)教育与一定社会生产力是息息相关的,但它们之衡性。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继承性。
(2分)
81、简答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
答:教育作为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性化这两个方面:(1分)(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即人的发展只有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去促使人的社
82、简答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
参考答案:
答:作为合格的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0.5分)
第一,思想品德修养。
具体言之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与热爱第二,知识结构。
具体包括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第三,能力结构,具体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
83、简述《学记》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适时而学,教师要适时而教分)。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0.5分)。
(4)学习观摩原则:“相关而善之谓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5)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不能地死记硬背(0.5分)。
(7)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是说既有计划的正课学
84、简答现代教师职业任务的变化。
参考答案:
答:在现代教育中,由于学校教育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学生智能的培养教育任务的完成更多地有赖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这些变化对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方面首先,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展。
(1.5分)其次,在育人方面,教师职业的示范面,要养成更高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1.5分)
85、简答如何认识惩罚的教育性。
参考答案:
答:惩罚作为一种消极的或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其教育作用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惩罚不符合现教育性。
(2分)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如下基本问题: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应当合理段的灵活性。
对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报如下的态度,惩罚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
86、简答什么是校本管理。
参考答案:
答:校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观: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的。
校本管理系统实质上是自组织管理系统。
(1分)校本管理理念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动态有序的结构,学相互影响协同的作用形成有序的结构。
(2分)学校组织具有自主和自控能力,它根据自身内部的需求主动理的三种主要模式:行政控制模式——校长决策,专业控制模式——教师决策,社区控制模式——家长、
87、简答“遗传决定论”。
参考答案:
答:“遗传决定论”是一种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教育思想。
(1.5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
(1.5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我们反对“遗传决定论”的思想的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2分)
88、简答教育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
答:教育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0.5分)(1)综合性。
当代科学发展呈现出各门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究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理论,由于其涉及的相关理论众多,其学科综合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1.5分)(2)它的理论来自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并最终要接受教育、教学实践和广大教育实践者的检查和鉴具有层次递进性的有序的独立系统,随着人们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特性更为明显的表现出
89、简答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有那些。
参考答案:
答: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有(0.5分)(1)所有环境的影响都具有自发性,即环境所以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先在的、给定的。
(1.5分)(2)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即客观存在的环境的影响,那么这种特殊的环境就会对个体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但如果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有抵抗意识,素也就不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到影响作用。
(1.5分)(3)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存在适应与对抗——即使的效果。
(1.5分)
90、简答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参考答案:
答: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表现为多个方面,也可以表现为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具体包括如(1)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整体的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是社(2)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走向进步文明,离不开教育这(3)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条件之一,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特别力量。
(1.5分)
91、.简述《学记》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其主要教学原则有: (1.5分)
<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施。
(0.5分)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学则就会“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学”。
(0.5分)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
<4>学习观摩原则:“相关而善之谓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0.5分)
<5>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服缺点。
(0.5分)
<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不能
<7>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
(0.5分)
92、简答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参考答案:
答: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包括。
(0.5分)(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1.5分)
93、简答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参考答案:
答: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要使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取得实际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分)(2)寻找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自尊心的满足和自鼓励后进生,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让他们得到尊重,重拾信心。
(1分)(3)以情动人,以理服深入浅出,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1分)(4)抓师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勇敢冲击。
(1分)(5)注意反复,坚持不懈。
后进生的个别转化教育是长期和决心,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
(1分)
94、简答教师劳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
答:教师劳动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任务的综合性。
首先教师需要同时完成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任务上。
其次在每一学科的教师第三,教师要善于协调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良好发展。
(1分)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手段。
(1分)
(3)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的劳动手段一方面是由人类智慧结晶的教材来充任,另一方面师必须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传递人类文化的精华。
再则其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4)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教师要有极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结构
都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其智力水平。
(1分)
(5)教师劳动的长效性。
首先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次就学生期的过程。
(1分)
95、简答你所了解有关布鲁姆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答:第一,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
(0.5分)布鲁姆主张在实际中帮助每一个儿童挖掘他们在大多数内容。
布卢姆和他的助手及同事们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为掌握而教”和“方法分五步:一是确定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三是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
根据布卢姆的主张,只要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结合对学生的进都了解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要求(1.5分)。
第二,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6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第三,关于“人类特性”的独特见解。
布卢姆1964年曾将环境因素对人类特性的影响这个问题作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之间,就保守的估计而言,智商相差20。
布卢姆还指出,早期儿童的各成功相一致的。
(1.5分)
96、简答罗杰斯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答: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个性,
分)罗杰斯重视人的潜能,希望教育培养具有个性的人,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突出了人的个性,他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这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是值得借鉴的。
但是非指导性教学过
97、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参考答案:
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第一、教育的永恒性。
第二、教育的生产性。
第三、教育的历史性。
第四、教育的继承性。
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六、教育的长期性。
第七、教育的民族性。
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8、评述教育目的上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参考答案:
答: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是教育目的观上两种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与个体发洛齐等人。
(3分)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应当说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立最终追求的社会存在的价值也成了无源之水。
个人本位论有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它强调人的步意义。
但是,它把个人的自由与社会对立起来,最终其倡导的个性发展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3在教育目的观上,应当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二者实现有机的结合与统一。
(2分)
99、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答: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别之所在。
(1.5分)其次,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它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1.5分)再次,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可以迅速、有效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智慧,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主,说明教学是学校教育主要的中绕中心工作来组织开展。
学校在保证教学的时间、秩序、质量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其他教育途径
100、结合现实试论述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影响。
参考答案:
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观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包括:教育自身的可展而教育三层。
(2分)
通过教育立法促进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通过教育立法,促进教育持续、稳定、平教育发展规划、选择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确定可行的教育培养目标、建构合理的建议结构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教育过程实施依法治教等方面。
(2分)
学校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育---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进行发展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特别是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享受、学会为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发展自己;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全面的发展基础生能够为适应职业的需要、享受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学习。
(4分)
社会要个体可持续发展而推进教育终身化---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终身教育、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