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行为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3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当事人以以后客观上不确信的事实是不是发生作为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劳产生和消灭的约款。
二、条件的分类一、延缓条件:法律行为只有在一个在以后是不是发生仍然不确信的事实发生的时候,才有效。
这种条件是延缓条件。
若是一个法律行为是附延缓条件的,那么预定的法律后果只有在条件发生以后才发生,而且只能在条件发生以后发生。
法律行为的生效取决于条件的成绩。
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都能够附延缓条件。
前者例如,甲情愿出租餐馆给乙,但是要求乙必需取得卫生许可证。
后者最典型的确实是所有权附条件的转移行为。
二、解除条件:法律行为预定的法律后果与法律行为的成立同时产生,可是当解除条件成绩的时候,失去该效劳。
也确实是法律行为的继续有效取决于条件的不成绩。
3、不真正条件:条件必需是针对以后的,而且其是不是成绩是不确信的。
若是不符合这一要求,就可能显现所谓的“不真正条件”。
不真正条件:若是两边当事人规定法律行为的有效性依托于一个此刻或过去就已经决定了的情形,只是因为那个情形在行为实施的时候,还不为当事人所知,那么那个地址不存在一个客观上不确信性和由此引发的法律行为效劳的不确信状态。
例如当事人在下午3点的时候约定,若是今天股指上升了超过1%,那么我就购买某个物品。
这时其实有关的事实是已经确信的,只是他还不明白罢了。
那么这种情形不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法律后果:附加了“不真正条件”的法律行为的后果,依照它应该依据的情形的显现与否来决定。
要么是有效,要么是无效。
4、纯粹的任意条件。
一个法律行为有效与否,纯粹取决于一方当事人后来的意愿,若是他情愿将此行为宣布为有效那么有有效,若是不肯意,那么不受到约束。
典型的例子确实是:实验品生意。
纯粹的任意条件究竟是不是是一个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其法律成效如何?一样以为是这种约定与法律行为的本质不吻合,因此是无效的。
若是一个人为其签定的合同设立的条件是,他事后要进一步表示是不是对该合同表示同意,即决定合同应该是有效仍是无效。
司法测试考点之附期限或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所附条件的特点:(1)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应是不确定的事实;(3)应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4)应是合法的事实。
3、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1)按照条件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附延缓条件和附解除条件;(2)按照某种客观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附肯定条件和附否定条件;也称为附积极条件和附消极条件。
4、条件成就。
(1)条件成就是指构成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实现;(2)条件不成就就是指构成条件的内容事实确定的不实现;(3)条件成就与不成就的拟制,《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期待权问题,对当事人行为有约束。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一定期限的到来为其效力开始或终止原因的民事行为。
法律不允许对民事行为附加不能期限。
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延缓期限与解除期限;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张真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纠纷案【案情介绍】王平与张真系朋友,1998年2月,张真因结婚需要钱,遂从王平处借款5000元。
张真结婚后宴请一些好友。
在宴席上,其他朋友对王平开玩笑讲:“都是哥们,这5000元还借什么,干脆给张真算了。
” 王平也随口讲“算了算了。
”张真遂笑着讲:“那我就不还了,算你送的。
”时隔数月后,王平因事需要钱,向张真催还债款。
张真对王平讲:“这钱你当着大家说过送我的,不用还了,现在怎么又向我要?” 王平向张真解释,那是他随口开玩笑。
张真表示,他是当真的。
王平多次催要无果,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真归还借款。
试用所学民法理论分析应如何处理此案?(2)从生活惯例来说,当时条件下,朋友之间不会送高达5000元的贺礼,张真应明白王平的表示是开玩笑的,不是真实意思表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四、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
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
2.条件的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不能是法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
3.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2016AQ1)4.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诚实信用原则)(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
2.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例题1·2017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既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B.既可以是将来事实,也可以是过去事实C.既包括约定事实,也包括法定事实D.既可以是确定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不确定发生的事实【答案】A【解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必须是将来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实。
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不可以是过去事实;C选项错在条件不能是法定事实;D选项错在所附条件不能是确定发生的事实。
【例题2·2016年案例分析题(截取)】2014年3月5日,机床生产商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机床20台,每台20万元。
乙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欲向丙银行贷款400万元,并与甲公司约定:“仅在乙公司的400万元银行借款于2014年6月2日前到账时,机床买卖合同始生效。
”2014年4月2日,乙公司与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直至6月16日,乙公司始获得丙银行发放的3个月短期贷款400万元。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祝大家学习愉快!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是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2)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A.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
如《合同法》第99条第2款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
B.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
如结婚、离婚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
但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
——否则为期限(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民事行为中所附条件,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并以意思表示的形式表现出来。
条件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如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不属于此处所谓的“条件”。
(4)条件必须合法。
条件不得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5)条件必须是决定整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果条件不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只是决定其他内容的,则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题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父死亡之时,将房屋出租与乙。
双方的约定是否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类型(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A.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条件后,法律行为的效力就获延缓或暂时停止,待所附条件出现时再发生效力。
易言之,如果所附条件最终未出现,该民事法律行为即确定地不生效。
上文举例中的劳动合同的条件,就属于延缓条件。
B.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
附条件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法律行为附条件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期限,以该期限的到来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者的区别: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具有或然性,即不确定性,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期限不具有意定性,是必定要到来的。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具有意定性,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期限不具有意定性。
热点资12。
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合同是双⽅当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如果合同发⽣法律效⼒的,双⽅当事⼈的民事活动就会受到合同的约束。
合同是可以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
那么,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呢?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为的附款,是指当事⼈对于法律⾏为效果的发⽣或消灭所加的限制。
《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为可以附条件”。
最⾼⼈民法院《关于贯彻若⼲问题的意见(试⾏)》第75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的,应当认为该民事⾏为⽆效”。
《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对合同的效⼒可以约定附条件。
附⽣效条件的合同,⾃条件成就时⽣效。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为⾃⼰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对合同的效⼒可以约定附期限,附⽣效期限的合同,⾃期限届⾄时⽣效。
附终⽌期限的合同,⾃期限届满时失效”。
所谓条件,是指当事⼈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为效⼒的附款。
条件是法律⾏为的附款,条件是决定法律⾏为效⼒的附款,条件是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事实为内容的附款。
这⾥的所谓附条件法律⾏为不同于附条件买卖,即买卖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附条件。
条件,根据其决定法律⾏为为效⼒的发⽣或消灭的作⽤可分为停⽌条件和解除条件。
以条件事实的发⽣或不发⽣为标准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条件的成就,是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实现。
条件的成就是决定法律⾏为是否⽣效是否失效的问题,因此事关当事⼈的利益。
条件成就的效⼒,在于决定法律⾏为效⼒的发⽣或消灭。
期限,是指当事⼈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为效⼒的附款,期限是法律⾏为的附款,是限制法律⾏为效⼒的附款,是以将来确定事实的到来为内容的附款。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双⽅当事⼈在签订合同前,可以在合同中附加⼀定的条件,这种合同就是附条件合同。
附条件的⽬的是约定出现⼀些特殊情况时双⽅怎样解除,那么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条件与期限尽管都是法律⾏为的附款,但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条件的附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期限是以将来确定的事实的到来为客观的,如果不属于将来或不是确实的事实,则不能成为期限附款。
⼆、附条件合同的特点有哪些附条件合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点:1、所附条件是由双⽅当事⼈约定的,并且作为合同的⼀个条款列⼊合同中。
其与法定条件的最⼤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由法律规定的,不由当事⼈的意思取舍并具有普遍约束⼒的条件。
因此,合同双⽅当事⼈不得以法定条件作为所附条件。
2.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的事实。
过去的、现存的事实或者将来必定发⽣的事实或者必定不能发⽣的事实不能作为所附条件。
此外,法律规定的事实也不能作为附条件,如⼦⼥继承⽗亲遗产要等到⽗亲死亡,就不能作为条件。
3.所附条件是当事⼈⽤来限制民法典律效⼒的附属意思表⽰。
它同当事⼈约定的所谓供货条件、付款条件是不同的,后者是合同⾃⾝内容的⼀部分,⽽附条件合同的所附条件只是合同的附属内容。
4.所附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违法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如双⽅当事⼈不能约定某⼈杀死某⼈作为合同⽣效的条件。
所附条件可分为⽣效条件和解除条件。
⽣效条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发⽣或者不发⽣的条件。
在此条件出现之前,也即本条所说的条件成就之前,合同的效⼒处于不确定状态,当此条件出现后,即条件成就后,合同⽣效;当条件没有出现(或成就),合同也就不⽣效。
例如甲与⼄签订买卖合同,甲同意把房⼦卖给⼄,但是条件是要在甲调到外地⼯作过后。
干货《经济法》第二章知识点: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
第二章知识点: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
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在所附条件成就之前,法律行为已经“成立”;条件成就之后,法律行为开始“生效”。
(2)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
在所附条件成就以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条件成就时,权利和义务则失去法律效力。
【解释1】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必须合法),但必须是将来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实。
【解释2】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已经成就;当事人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例题)
【单项选择题】李某应聘某单位的广告业务员,应聘时,该单位要求李某在实习三个月时间内,能成功拉到一个广告客户,就正式聘用李某。
根据相关规定,该单位聘用李某的法律行为属于( )。
A.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
C.附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
D.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为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是将来发⽣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当事⼈约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为分类(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为;延缓条件等同于“⽣效条件”和“停⽌条件”。
条件成就时,法律⾏为才⽣效。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为。
条件成就时⾏为因此⽽归于⽆效。
提⽰:《合同法》第45条第2款规定,当事⼈为⾃⼰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为是指当事⼈设定⼀定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效⼒发⽣或消灭前提的民事法律⾏为。
1、延缓期限也称始期。
在始期届⾄之前,民事法律⾏为的效⼒是停⽌的,在期限到来时,民事法律⾏为的效⼒⽅始发⽣,故也称停⽌期限。
如签订合同注明“⾃明年1⽉1⽇⽣效”,该期限就是该合同的始期。
2、解除期限也称终期。
这是民事法律⾏为效⼒终⽌的期限,在终期届⾄时,既有的效⼒便告解除。
如合同条款中约定“本合同于明年底终⽌”,明年底就是该合同所附的终期。
【例题】甲与⼄签订了⼀份租房合同,协议规定:如果甲在三个⽉内与丙结婚,将租⽤⼄的两居室。
这⼀民事⾏为( )。
A、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为B、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为C、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为D、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为答案:AC解析:甲在三个⽉内与丙结婚是不确定的事实,所以双⽅所做约定是条件,并且是延缓条件,在双⽅约定的条件成就时才发⽣法律效⼒。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思考】①赵某对侯某说等你结婚的时候我送你1万元做彩礼;②侯某对赵某说等你“驾鹤西游”的那一天我一定把欠你的1万元钱还给你。
以上两种表述分别属于何种法律行为?『正确答案』①侯某可能结婚也可能不结婚,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②人的死亡终会到来,属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判定标准(1)条件:或成就(发生)或不成就(不发生);(2)期限:一定会到来。
【老侯提示】期限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
2.能够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的条件(1)将来发生;(2)不确定;(3)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4)合法事实;(5)不与行为内容相矛盾。
3.有心栽花花不发(1)恶意促成条件成就:视为条件未成就。
(2)恶意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经成就。
4.附条件与附期限法律行为的生效与失效(1)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2)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附终止期限的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例题7·单选题】(2022年卷3)张某将房屋出租给李某,因张某的儿子高考还要住几个月,遂在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2022年高考结束后租赁合同开始,租期5年。
则下列关于该租赁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附生效期限的合同B.附失效期限的合同C.附生效条件的合同D.附失效条件的合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2022年高考结束”是必然到来的,双方约定至此时租赁合同开始,因此属于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
【例题8·多选题】乙有汽车一辆,甲、乙双方签订的汽车买卖合同约定,如果明天早上8点乙能够开车与甲一起去车管所过户,甲就以5万元的价格购买乙的汽车。
后甲非常后悔,认为乙的汽车不值5万元,于是在当夜晚间偷偷把乙的四个汽车轮胎均扎漏,导致乙的汽车在第二天无法使用,该行为恰被小区监控录像拍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合同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B.该合同属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C.该合同条件已经成就D.该合同条件尚未成就『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A B,条件或成就或不成就,期限一定会到来;选项C D,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注会)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知识点: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详细描述:1.要求:【注意】条件VS期限:条件不一定成就,期限一定会到来。
2.条件的要求:(1)未来性;(2)不确定性;(3)约定(NOT法定)性;(4)合法性;(5)与行为性质不得相违背(如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3.特殊规定: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已经成就;当事人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有心栽花花不开【示例1】甲乙约定,若甲的母牛生小牛,赠与乙小牛,后母牛受孕,甲杀之。
【分析】属于不正当的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经成就,甲应当赠与乙小牛。
【示例2】甲乙约定,若甲的母牛生小牛,赠与乙小牛,后母牛受孕,却不幸感染疯牛病,甲不得不杀之。
【分析】不属于不正当的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未成就,甲无须赠与乙小牛。
例题:1.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预售某住宅小区的广告中,宣称其“容积率不高于1.2”、“绿地面积超过50%”,引起购房者的热烈关注,所预售的商品房一售而空,价格也比周边小区高出20%。
但是,该小区商品房的预售合同中未对容积率和公共绿地面积问题作约定。
甲公司交房时,购房者乙却发现小区的容积率超过2.0,绿地面积只有20%,并且在调查后得知,甲公司报经批准的规划就是如此。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甲公司和乙之间的房屋预售合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合同无效B.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并请求甲公司赔偿损失C.乙有权请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D.乙有权请求甲公司支付不超过已付房款一倍的惩罚性赔偿金正确答案:B,C解析:(1)选项AB:开发商的行为构成欺诈,但不损害国家利益,该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2)选项C: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视为要约,该内容即使未订人合同,仍属于合同的组成部分,当事人违反这些内容的,承担违约责任;(3)选项D:甲公司的行为不属于“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1倍的惩罚性赔偿金的五类法定情形”。
合同协议中的合同附条件与附期限在合同协议中,除了约定合同的基本条款和条件外,还常常会出现合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情况。
合同附条件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间或者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双方当事人才需要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合同附期限则是指合同中约定了一定的期限,到期后合同的效力会自动终止。
合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规定,对于合同的履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合同协议中的合同附条件与附期限常见的情况和具体规定:一、合同附条件1. 合同附条件的约定可以是单一的条件,也可以是多个条件组合的复合条件。
例如,某合同约定了“乙方需在甲方为其提供合格的样品之后,方可购买甲方的产品”这样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乙方需要等待甲方提供合格样品后才能执行购买合同的义务。
2. 附条件的合同应明确约定条件的内容、条件的触发时机及履行的方式。
双方当事人在签署合同时,应当对具体的条件进行详细的商议和约定,并对条件的履行方式和时间进行明确规定,以避免后续的争议和纠纷。
二、合同附期限1. 合同附期限的约定应当明确合同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例如,某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两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到期后自动终止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租赁合同将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自动失效。
2. 合同附期限的履行双方应当互相提前告知。
在合同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合同到期之前提前通知对方,以便双方做出相应的准备工作,避免因未提前通知而导致的损失。
三、合同附条件与附期限的变更和解除1. 合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明确的约定。
变更后的附条件和附期限应当有助于促进合同的履行,并体现平等和公平原则。
2.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调整等原因,合同中的附条件和附期限可能面临着无法履行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或者对合同进行修改,以适应实际情况和合理的需求。
在合同协议中,合同附条件与附期限的约定对于明确权利义务、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附期限合同和附条件合同有什么区别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行为的附款,是指当事人对于法律行为效果的发生或消灭所加的限制。
但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条件的附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生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将来确定的事实的到来为客观的,如果不属于将来或不是确实的事实,则不能成为期限附款。
《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5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为该民事行为无效”。
《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不同附期限合同的效力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可分为生效期限和终止期限。
生效期限又可称为始期,是指以其到来使合同发生效力的期限。
该期限的作用是延缓合同效力的发生,其作用与附条件合同中的生效条件相当。
合同在该期限到来之前,其效力处于停止状态,待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才发生。
终止期限是指以其到来使合同效力消灭的期限。
附终止期限合同中的终止期限与附条件合同中的附解除条件的作用相当,故其又称为解除期限。
《合同法》规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一个期间,如“合同成立之日起5个月”。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与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这两个概念是否一致曾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实质上就是合同中的履行期限,二者没有区别的必要;另一种意见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与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
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法律为了适应社会成员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各种特殊需要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
正如我国民法通则第62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例如:甲、乙双方签订有效期为5年的房屋租赁合同,但是在合同中约定如甲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于该租赁合同有效期内调回本市工作的话,该租赁合同即行解除,那么,甲的儿子调回本市的事实就是所附条件,它的成立是合同效力解除的根据。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本身与其他民事法律行为一样,适用《民法通则》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各项规定,惟有其所附条件具有相应的法律特点,应当符合特殊的法律要求,故应当注意所附条件的特性和种类。
(二)条件的法律特点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或者终止法律效力的客观情况。
它属于法律事实的范畴。
但是,当事人约定的客观情况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要求,才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所附条件,发挥其产生或终止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作用。
,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如果当事人约定的事实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则不构成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2.条件应当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如果当事人在约定之时确知其在将来必须发生或者必须不发生的事实,则均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
如果是法律规定的条件则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4.条件应当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
因此,当事人作为条件所约定的事实就不得违反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有悖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第六章民法总论十三、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1.附条件法律行为(1)所附条件的特点是:将来发生的事实、不确定的事实、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合法的事实。
(2)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要在所附条件成就时才生效。
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
【举例】①甲与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若甲通过税务师资格考试,乙就将房屋出租给甲开立税务师事务所之用。
(附生效条件)②甲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出租人甲的儿子一旦留学归国需要住房时,将终止与乙的租赁。
(附解除条件)③甲跟乙说,如果你考试作弊我就请你吃饭。
(无效)(3)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举例1】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
”甲同意。
乙回家后非常后悔。
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拿起弹弓将喜鹊赶走,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
甲乙之间的买卖的合同已生效,乙应当履行合同。
【举例2】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
”甲同意。
乙回家后非常后悔。
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正要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
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不生效,乙无需履行该合同。
2.附期限法律行为(1)条件和期限的区分:期限是必然能到来的,条件是可能发生的。
(2)附延缓期限:法律行为已成立,待期限届至时才发生法律效力。
附解除期限:法律行为在约定的期限到来时,法律效力消灭。
【举例】甲、乙签订一份租赁合同。
合同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即将其所有的、现供甲父居住的房屋出租给乙。
在本案中,由于“死亡”是必然到来的,甲、乙之间的合同属于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感谢凯程教研室对本文重大贡献民法学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现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现阶段同学们对此内容的复习应重点放在前期整理的笔记上,如果同学们还未形成自己的笔记,可以看下这份详尽的民法复习笔记。
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五节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了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条件的法律特点1.条件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
2.条件应当是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或然性。
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具有非法定性。
法律规定的或基于行为性质所决定的事实,不能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
4.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
条件的种类1.延缓条件。
延缓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要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
如:“周日天晴即租公共汽车春游”,这里的“周日天晴”即是延缓条件。
这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处于停止状态,在条件成就时,才能生效。
所以,延缓条件又称停止条件。
2.解除条件。
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就失去法律效力的条件。
3.积极条件。
积极条件是指把某种事实的发生作为条件内容的,又叫肯定条件。
4.消极条件。
消极条件是指把某种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条件内容的,又叫否定条件。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恶意促成所附条件成就或恶意阻碍条件成就,而应听任事物的自然发展,否则,恶意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恶意阻碍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发生或者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
期限的法律特点期限和条件都是当事人约定的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某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