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仲恺高新区黄屋村古村落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惠州黄龙观简介
黄龙观位于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新联村,始建于宋代,
占地面积近30亩。
黄龙观始建于宋天禧四年(1020年),后经
多次重修和扩建,明清两代曾多次毁建。
1993年惠州市政府批
准重建黄龙观,1997年黄龙观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
黄龙观有宫庙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神像近百尊,建有牌坊、大门、三清大殿、玉皇大殿、韦驮大殿、三皇殿、玉皇殿和祖师殿
等建筑。
黄龙观山门
黄龙观山门是一座两层仿古建筑,大门上方悬挂有“黄龙观”三个金字,整个山门古朴庄重。
进入大门是一条宽阔的通道,两
边是青石栏杆的石阶。
从入口往里走就来到了玉皇大殿,也叫玉
皇阁,是黄龙观的中心建筑。
玉皇大殿有三个门,东边的门是给
神上香的。
中间的门是给道士们上香用的。
玉皇大殿东侧有一棵
千年古榕树,树旁还有一个小庙叫“五观堂”。
进入玉皇大殿就
是三清大殿了,三清大殿是黄龙观最主要的建筑。
—— 1 —1 —。
沥林钱氏宗祠:宋代惠州太守遗迹钱氏宗祠贵为岭南钱氏祖庭,却显得简单古朴。
本组图片《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摄到(惠州)仲恺高新区沥林镇去访古,不可不到泮沥村钱屋村民小组的钱氏宗祠。
在惠州各县区,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姓氏宗祠,但能称得上是入粤始祖开基地的却少之又少。
从历代人口迁徙的历史来看,岭南各姓氏的入粤始祖,大多在南雄、嘉应等中转站先落担开基,开枝散叶之后再徙居岭南各地,惠州的情况大抵如此。
然而,这个钱氏宗祠却是岭南钱氏支派认定的祖庭。
也就是说,惠州钱氏始祖钱酥,同时也是岭南钱氏的始祖。
钱酥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北宋元丰年间的一名惠州太守。
钱氏宗祠因此也成为惠州地区目前发现的仅有的一处有关宋代惠州太守遗迹。
祠前矗立太守墓碑尽管贵为岭南钱氏祖庭,钱氏宗祠却显得简单古朴。
钱氏宗祠并不难找,从沥林圩镇出发前往泮沥村的路上就能看到“钱屋”的路牌,绕进村道行驶数百米就能看到位于小池塘边的钱氏宗祠。
尽管贵为岭南钱氏祖庭,钱氏宗祠却显得简单古朴。
这是一座二进式祠堂,堂内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画像。
当地村民介绍,画中人物是惠州太守钱酥。
在这座古建筑的墙体上,不少类似雕龙画凤的图案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虽然目前钱氏宗祠保存基本完好,但墙体已经残旧,支撑屋顶的石柱已经倾斜。
最吸引“惠州边界行”采访组注意的是宗祠大门前一块竖立着的石碑,这是清代钱氏后人重修钱酥墓时的墓碑,碑文模糊可见“宋进士奎章阁侍制讳……太始祖钱公之墓”。
除此之外,碑文还记载着岭南钱姓一族的流传历史:“……宋奎章阁侍制讳棆公之长子也,登宋熙宁庚戌进士,历官惠州太守,以……民,时值干戈,弗克回籍,因居归善,遂属岭南钱氏一世祖”,“四世凡昆弟六人……六房,长籍惠州城水东街,二籍归善钱屋乡,三籍增城东门,四籍博罗罗阳,五籍东莞板桥,六籍三水”……由碑文可知,钱酥在北宋熙宁三年(1070)考中进士,任惠州太守后因战事不能回籍,遂为岭南钱氏支派第一世祖,生有一子,名钱勣,为第二世祖。
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基础研究摘要:研究对惠州市具有保护价值的37个传统村落的村落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村落保护范围、村落格局、人居环境、保护文化价值等做了详细调查,并归纳分类,根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进行分级保护,同时对惠州市传统村落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每个传统村落的控制范围进行划定,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指引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分级保护;保护措施引言惠州是粤东门户,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历史上曾有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不少名人旅居于此。
先民聚族而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
惠州市的乡村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遗存众多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客家建筑群。
这些传统村落是惠州市宝贵的文化资源,承载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历史。
一、空间分布惠州市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惠城、惠阳、惠东、博罗、龙门、仲恺六个县(区)。
全市共有传统村落37处。
从整体区位来看,惠州市传统村落有四处显著的集中区,分别是龙门县永汉-龙华峡谷带;博罗县福田-湖镇峡谷带;惠阳丘陵平原带;惠东沿海带。
从县区情况看,本次研究的37个惠州市传统村落中,惠城有3处、惠阳有6处、仲恺有3处、惠东有10处、博罗有8处、龙门有7处。
二、基本分类与特征根据惠州市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特征以及村落形态,大致可分为滨海渔村类;平原傍水类;丘陵不规则类三大类。
1、滨海渔村类—距离海岸线比较近,一般不超过2公里,海拔高程较低,村落规模较大。
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吉隆镇平政村、吉隆镇瑶埠村、铁涌镇溪美村、黄埠镇杨屋村等。
2、平原傍水类—地势平坦,以冲积平原为主,大多数靠近河流,海拔高程比较低,村落内建筑布置较为整齐。
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芦洲镇岚派村;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仲恺区潼湖镇赤岗村、黄屋村;惠东县多祝镇蔡屋围村;博罗县公庄镇吉水围村、湖镇镇大田村、湖镇围村;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绳武围村、水坑村等。
广东省古村落汇总表(205个)2007年,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省文联与省民协共同开展了“广东省古村落”普查与认定工作。
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2年、分别向社会公布、推荐了三批“广东省古村落”共205个。
70清远市(15个)连州市西岸镇冲口村冲口(五方寨)北宋初年历史传统建筑规模25000平方米(村庄建成区)约105公顷4933人71 连州市西岸镇石兰寨石兰寨明清时期历史传统建筑规模33350平方米(村庄建成区)约50公顷1300人72 连州市保安镇卿罡村卿罡村宋历史传统建筑规模6000平方米73 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丰阳村北宋初期(村庄建成区)约15公顷3100人74 佛冈县龙山镇上岳村上岳村宋明代历史传统建筑规模4.5万平方米50人75 连州市西岸镇马带村马带村北宋80公顷2000人76 连州市东陂镇卫民行政村白家城白家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50公顷1300人77 佛冈县高岗镇新联村社岗下村清嘉靖年间64公顷2000多人78 清新县龙颈镇龙北围城村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60公顷1300人79 清新县龙颈镇河洞村凤塱围清代15588平方米245人80 清城区龙塘镇井岭村委会井岭村清代2公顷1250人81 清城区龙塘镇定安村委会牛岗地村清代2公顷720人82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村委会南岗排古寨始建于宋代,现为明清时期建筑31000平方米60人83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油岭排古寨约1100年,明朝初年,15公顷32427人84 佛冈县汤塘镇汤塘村委汤塘围明朝天顺年间80公顷5400人85 云浮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水东村明朝至清朝(村庄建成区)约4.5公顷1700人。
【惠州古村】广东省古村落皇思扬村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先后有黄沙洋、皇思扬、黄狮三个村名。
该村处于西枝江边,南傍平多公路,平西古道穿村而过,距惠东县城25公里,距多祝镇1公里。
皇思扬村是惠东县保护最完整、最具规模的古民居建筑群,古建筑四周以房屋为屏,占地约20多万平方米,屋连屋,墙连墙,把四姓的居民紧凑相连,是惠东文化遗产的一笔宝贵财富,2006年被省评为“广东最美乡村示范点(人文历史类)”,2008年被省公布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之一。
一、村名的起源据文字记载,皇思扬古围村先后主要有黄沙洋、皇思扬、黄狮三个村名。
古围村距惠东县城25公里,属惠东县多祝镇管辖。
近村的北面有一条自东向西汇入东江的支流,名曰西枝江。
西枝江南岸与村相望有一片二千多亩金子般的由河水冲积而成的黄沙地,当地人称“下洋底”或“下景”。
村所处的具体位置就是西枝江南岸一片黄沙即“下洋底”旁边。
古代地方名称大都是以地理位置、地貌、重要标识物等来起名的,同时“江”也称“洋”,于是西枝江边一片黄沙旁边的村落就叫“黄沙洋”了。
因此黄沙洋应是古围村最早的名称。
“皇思扬”是古围村第二个名称,现镶刻在该村重修于雍正年间的西城门上。
此名的来由议论较多。
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皇思扬就是从黄沙洋的谐音演变的,意思是“皇帝都思念着要为其扬名的地方”。
此外,一些村中家谱和记事簿亦有与上述共谐音的“黄狮洋”写法。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即1946年,该村的各姓族老组成校董会,商谈振兴村的教育事业。
决定以村的挹华学校为基础,兴办一所完全小学。
在起校名时,希望该村像雄狮一样重振雄风,起名“黄狮小学”。
由于该村重教育,聘名师,学校的教育成就闻名惠阳地区。
至新中国成立,校名亦用作村名,使用至2005年。
因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古村的保护和宣传力度,还向省政府申报“古建筑群保护单位”,据此由村申请,经惠东县人民政府批准复原名皇思扬,以体现古村的特色。
古村的村名从黄沙洋、皇思扬、黄狮再复皇思扬的更替,反映了皇思扬人奋斗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记载了村人的开基的艰辛,村的兴起——衰落——兴起的轮回历史,也形象地体现该村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
惠州潼湖简介:潼湖镇位于仲恺高新区西北部,地处东江中下游南岸,东邻陈江街道、潼侨镇,西接东莞市桥头镇,南连沥林镇,北望博罗县龙溪街道。
全镇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和1个社区,常住人口约4万人,户籍人口约3.2万人。
潼湖镇交通便利,距离惠州市中心城区约22公里,距离广州、深圳、东莞仅需1个多小时车程。
该镇拥有东江、潼湖湿地、观洞水库、花果山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有赤岗古村、黄屋古村省级古村落以及敦伦书室、南嵩书室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
此外,潼湖镇的美食也十分丰富,比如潼湖碌鹅、潼湖红团、东江河鲜等。
近年来,潼湖镇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美丽的田园风光和逐步健全的交通路网,经济发展提质增速。
江南大道(潼湖段)、广龙高速公路(潼湖段)、智慧大道(潼湖段)已建成通车,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等重点项目攻坚进展顺利。
探寻——皇思扬古围村之美在惠州这样一座江南水乡里,岭南民间古韵建筑星罗棋布,每一个古老的小镇都有着一段她自身独有的故事,或是繁华落尽的残城,或是历史人文连绵不绝的不死城,或是名人曾经的足迹,又或是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美,就在身边,只是缺乏发现的眼睛。
让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走进皇思扬古围村,行走在古色古香的村落里,看她这安详的神态,听她诉说岁月的变迁。
皇思扬古围村是岭南民间建筑之精华,又名黄沙洋,处于西支江畔,距惠东县城25公里,距多祝镇1公里。
该村历史已五百多年,先后黄沙洋、皇思扬、黄狮三个村名。
是惠东县保护最完整、最具规模的古民居建筑群。
2006年被省评为“广东最美乡村示范点(人文历史类)”,2008年被省公布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之一。
皇思扬古围村的人古村落住着这么一群纯朴、勤劳的人,是他(她)们演绎了一段段美丽的故事。
在这村庄生活的人们主要有萧、杨、许、郑四大姓氏。
他们是明末清初从福建漳州迁至这里围寨建屋,繁衍生息,谋划“天人合一”,图展未来的建筑布局,打造基业。
奠基的几户人家起先是开垦荒地,男耕女织、和衷共济。
直至乾隆嘉庆期间,才成为有几千人口的村庄。
书室皇思扬古围村在清朝有过鼎盛时期,村人非常重视文化,经商有钱就设私塾、办书斋、兴学堂,当时全村就有十多间的书室。
村人认为入仕为官是光宗耀祖,福荫子孙的义举。
据四姓的族谱记载,当时考取二十多位进士、举人,官居一品至六品。
名人:萧凤来,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考得武进士,官居一品,任广西左江、右江两镇总兵,屡立战功,战绩显赫,为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官清正,和易笃厚,好善乐施,深受同寮的敬重。
萧宪章,咸丰十年间为官,有御赐三令旗,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其威名令四方刁徒闻风丧胆,曾为平息海丰梅垅一宗村邻恶性争斗散尽家财,救了姓黄的一村人。
皇思扬古围村的古建筑皇思扬古围村的建筑风格凝聚了岭南精髓,设计上讲究房系、姓氏划分、以及天文、地理、人和的因素造型建筑。
惠州西湖古屋景点介绍惠州西湖古屋是广东省惠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惠州市区西北部的西湖风景区内。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惠州西湖古屋进行全面介绍。
首先,惠州西湖古屋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包括明清时期的古屋、古庙、古桥等。
这些古建筑展现了惠州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其次,惠州西湖古屋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
古屋周围环绕着湖泊和绿树,景色宜人。
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古屋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领略到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
此外,惠州西湖古屋还是一处重要的历史人文景点。
这里曾是明代抗倭名将黄道周的故居所在地,也是明末清初抗清义士林则徐的出生地。
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传承,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惠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外,惠州西湖古屋还是一处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艺术家前来参观交流。
这些活动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体验机会。
最后,惠州西湖古屋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服务。
景区内有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游览环境。
同时,景区还有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可以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解说和服务。
综上所述,惠州西湖古屋是一处集历史、自然、人文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者,还是对于自然风光的欣赏者,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第39卷第1期2019年2月惠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39.No.1Feb.2019惠州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基于黄屋村的田野调查王秋花,黄瑜玮(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广东惠州516007)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老年人如何养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题。
文章以惠州市黄屋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老年人日常照顾、精神情感、医疗服务、社区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展开田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普遍贫困,日常照顾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留守老年人情感上缺乏支持和慰藉;医疗设施比较落后,留守老年人难以享受到完善的医疗服务;专业社工机构或公益组织尚未驻点,留守老年人的社区娱乐活动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最后提出满足农村留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若干建议,从而探索适应我国农村发展的养老模式。
关键词:城镇化;留守老年人;黄屋村;养老需求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19)01-0022-07根据2016年民政部的初步摸底排查结果,全国有1600万左右的农村留守老年人。
这些留守老年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不少还承担着繁重的农务劳动或者抚育孙辈的义务,在不同程度存在着生活缺乏照料、安全缺乏保护、精神缺乏慰藉、失能缺乏护理等问题[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部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22 XIANGCUN KEJI 2022年3月(下)乡科技村XIANGCUN KEJI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惠州市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张媛佳 曾晓茵 刘少群 郑 鹏 孙彬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摘 要] 我国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许多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村庄在治理人居环境、改善医疗卫生状况、开辟农村经济发展新出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产业发展停滞、农村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对广东省惠州市部分乡村的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惠州市部分农村的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医疗卫生;农村经济;惠州市[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6-22-41 惠州市乡村振兴发展政策背景广东省惠州市出台的《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惠州市“三农”工作要走在广东省前列,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惠州市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指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以农村“五个振兴”为基础,坚持和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促进扶贫成果的巩固和扩大[1]。
2021年5月底,惠州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这无疑标志着惠州市“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标志着惠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迎来了全面推进、阔步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惠州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惠州市计划到2022年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并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到2025年,惠州市“五大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乡村宜居、农业高效、农民富足的宏伟目标。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5.02.13
•【字号】惠府办〔2015〕4号
•【施行日期】2015.02.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通知
惠府办〔2015〕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市政府决定将铁炉湖裘屋、崇雅书院、官田村王屋古建筑群等55处文物古迹列为我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新公布的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由各地文化、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共同负责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说明牌,建立记录档案,进行专门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任意改变其性质及景观,违者依法追究责任。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2月13日附件: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附件
惠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共55处)。
沥林简介沥林镇位于仲恺高新区西南部,距惠州市区22公里。
全镇总面积48.29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2.4万人。
2002年获得广东省“经济强镇”称号,2009年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专业镇(运动器材)”“广东省教育强镇”、惠州市“文明村镇”、惠州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发展沥林。
近年来,沥林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景象,实施“一带双轮三平台”战略,按“北高端产业集群,南生态休闲旅游”的“双轮驱动”发展理念,均衡部署南北片区的发展情况。
在北片区积极择商引资,引进潜力企业,旭硝子、碧桂园科技小镇、思科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纷纷进驻,增强辖区企业多样性。
在南片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君子营、罗村新农村试点建设成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的目的地,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发展。
二、文化沥林。
沥林得名于明朝景泰三年,至今已有560余年历史。
据文物部门考证,沥林是惠州地区最早有人类聚居的地方之一,约在1万到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沥林便有人类居住。
在这里有惠州唯一一处宋代太守的遗迹——泮沥村宋代太守宗祠、“广东五大名拳之一”——莫家拳、历经600多个春秋的古村落——罗村村。
沥林还有着古老传说的岩公山、独具特色的百年荔枝园、600多年历史的定村古樟树。
此外,沥林镇是著名的“鹅”镇,已经举办了9届以“鹅美食”为主题的美食节,吸引全省居民前来参观品尝沥林特色美食。
三、绿色沥林。
沥林自然资源丰富,坐拥林业30617亩,辖有石鼓水库、黄皮岭水库。
近年来,沥林镇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积极打造绿色化现代美丽沥林,扎实推进沥林(市级)森林公园、英光村松岭(镇级)森林公园、11个村(居)的村级公园建设;竭力保护埔仔河水质及沿河生态圈,多年来均保持埔仔河为仲恺高新区水质第一河流的记录。
四、惠民沥林。
近年来,省道S357、县道X204、英山公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陆续完工通车,让沥林成为了交通便捷的经济枢纽。
惠州博罗黄沙洞简介
黄沙洞风景区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
是集旅游、休闲、
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
黄沙洞风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九洞天”,“黄沙洞”,“观音山”。
三大部分之间以天桥相连,相互贯通。
整个景区面积近100
公顷。
主要景点有:九曲天梯、万年龟、仙人桥、滴水穿石、黄
沙洞古村落和观音山等景点。
在九曲天梯的尽头,有一个长达
50多米的天然石洞——观音洞。
观音洞内有两条瀑布,其中一
条瀑布的水清澈见底,它就是传说中的“九曲天梯”。
黄沙洞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
尤其是那里的“黄沙洞古村落”和“观音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黄沙洞因有九个溶洞组成而得名。
里面有三大景观:九洞天、黄沙洞和观音山。
九洞天是一个地下暗河溶洞,其中最大的洞穴深达70多米,宽约10米。
这里有四个特点:一是洞内景观千姿百态,形态逼真;二是洞内水流清澈,游鱼可见;三是洞内空气清新湿润;四
是洞内有“石上生花”和“千年古树”。
—— 1 —1 —。
惠州万洞古村简介惠州万洞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东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
该古村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万洞古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万洞古村地处惠州市区东北部的龙丰山下,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整个古村分为上下两个村落,由16条街巷相连,布局紧凑有序。
古村内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府邸、祠堂、民居等,保存完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古村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南方水乡的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合堂”、“三进院”和“四合院”等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瓦结构,屋顶多为青瓦,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村内还有一座明代的钟楼,高约12米,是村庄的标志。
钟楼四面设有对联,上书“云起云落”,寓意着村庄的兴衰与盛衰。
除了建筑风格独特外,万洞古村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古村内,可以看到许多砖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品,展示了惠州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古村内还有一些古老的手工业作坊,如制作纸扇、编织竹篮等,让人们领略到古代手工艺的魅力。
万洞古村还是一座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自宋代以来,这里就出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以诗词、书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使得古村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
如今,万洞古村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古村内有一些民宿和特色店铺,可以让游客体验到当地的生活方式和特色美食。
此外,古村周边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如龙丰山和太平湖,可以供游客进行登山和观景。
总的来说,惠州万洞古村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古村落。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人来说,万洞古村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惠州黄沥镇旅游景点惠州黄沥镇是广东省惠州市南部一个美丽的小镇,有着许多独特的旅游景点。
如果你计划到黄沥镇旅游,以下是一些你不应该错过的景点:1. 黄沥古村黄沥古村建于明朝,历史悠久,风景迷人,被称为“珠江三角洲最美乡村”。
逛古村,你会看到许多精美的古建筑,保存得非常完好,包括庭园、牌楼、井台和祠堂等。
在这里,你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客家美食,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2. 光明山光明山位于黄沥镇中心,是该地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山上有光明寺,建于清嘉庆年间,曾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寺庙,山上还有一些迷人的自然景观,如山间溪流、瀑布、松林和峭壁等,适合徒步旅行和自然探险。
3. 莲花山莲花山是黄沥镇一个高达444米的山峰,也是该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山上有著名的莲花观音,是该地区的著名地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拜。
在山脚下,有一个大型的休闲公园,提供各种娱乐设施和游乐场,适合全家人游玩。
4. 澄泥堂澄泥堂是黄沥镇著名的丹霞地貌景点之一,被认为是广东省内最美的丹霞景区之一。
这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绚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清新的湖泊和栖息各种珍惜野生动物。
在这里你可以尝试徒步旅行和攀岩等户外活动,还可以欣赏到壮丽的丹霞地貌。
5. 神仙洞神仙洞是黄沥镇的一个著名的景点。
在这个山洞里,你会发现很多自然景观,如钟乳石、石笋、石柱和流砂等,形成了独特的地貌。
在进入洞穴时,你会需沿着栈道前行,栈道上有美丽的风景和历史遗迹,讲述着神秘的故事。
6. 陶朱公庙陶朱公庙建于宋朝,位于黄沥镇的中心,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这里供奉着当地的抗元英雄陶朱公,而陶朱公也被尊为抗元名将王直的统领。
在庙中四周,还保存着一些古代建筑、古塔和古碑,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一看。
黄沥镇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绚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论你是想体验传统文化、探险、户外运动、美食或只是想呼吸新鲜空气,黄沥镇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仲恺村旅游攻略
位于海口市东部,毗邻东营港,隶属于XXX政府管辖。
仲恺村是革命老村,有仲恺农民协会遗址,现改为仲恺礼堂,仲恺村还有千年林家古宅,是海南保存最好的古宅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建宅史可追溯至XXXX多年前,是村庄的历史地标建筑,在林家门口有一块木制
的进士牌匾,看出这是一个耕读传家的千年大家族。
仲恺村不仅是革命教育古村,而且是江东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里的道路和民居经过重新修建,绿化布置合理,村里风景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花园一般。
黄山的风景美啊强黄山松确实漂亮,下山的时候起雾了。
宏村的月沼湖,美极了!黄山的晚霞,太爱了
仲恺村旅游走进果盛生态园农家乐,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周末行,让XXX的概念得到一个全新的诠释,原生态的柴火烧饭,亲自去抓鸡,菜地摘菜,让好多人回到了久违的过去,体验小时候的生活,像回到老家的感觉,享受到美味农家乐食品,体验到康体休闲的放松,团队趣味活动让我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压力的释放,心情的舒畅让周末农家乐之行更加的快乐。
快乐生活每一天。
探寻惠州最美古村落寻找客家⽂化⽓息⽬前惠州共有多少院客家围屋,不得⽽知。
有⼈粗略统计,仅惠阳就有客家围屋超过100院,声名显赫的叶挺故居、会龙楼、吉隆坡王叶亚来故居等,还有博罗县的公庄官⼭楼阁,惠东的范和古围村、皇思杨古围村等……它们散落在惠州不同⾓落,成为惠州客家⽂化遗产的⼀⼤特⾊。
1、惠东多祝镇皇思杨古围村,位于惠东县祝多镇,建于明末清初,占地2 0多万平⽅⽶,⾄今保存完好。
如今村中随处可见精美的镏⾦匾额和楹联,有武魁楼、翰林第、⼤夫第、将军第、都尉第等。
2、惠阳秋长镇⽯狗屋和⽼屋,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铁门扇村黄⽵坜古村庄,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其中外貌较新的且有⽯狗相伴的为⽯狗屋也叫⽵叶第,另⼀座外貌较残旧的为⽼屋⼜叫进⼠第。
3、博罗公庄镇吉⽔围,位于博罗县公庄镇,距今500多年历史,典型的客家四合院建筑。
吉⽔围村民都姓朱,祠堂墙壁刷着古时只有皇家可⽤的“红漆”。
4、惠阳秋长镇南阳世居,是⼀座拥有较久历史的客家围屋,位于⼴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铁门扇村,由沙坑叶⽒⼆世宗、布政司参军叶辉庭于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始建,历时⼆⼗多年建成,是沙坑叶⽒三⼤围屋之⼀,辉庭公开宗于此,到21世纪初已有300余年历史。
辉庭后裔于2008年对世居进⾏了再次维修。
5、惠阳区镇隆镇崇林世居,位于惠阳区镇隆镇,崇林世居主⼈叶⽒家族,⾃清代雍乾年间发家致富,始建华宅,历经五代扩建,是惠州市⽬前发现的⾯积最⼤围屋,总占地⾯积2 .1万平⽅⽶。
6、惠阳区秋长镇碧滟楼,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周⽥村,是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叶亚来的故居。
占地2 10 5平⽅⽶,是城堡式客家围楼,三堂两横院落式布局,前有⽲坪及⽉池。
7、龙门县龙华镇龙门县龙华圩镇上有⼀个古村落,叫做绳武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道厚重的古城墙将传统的绳武围和热闹的龙华圩镇相隔开来,墙内墙外各成⼀个世界。
城墙内,⽓派的李⽒祠堂、⽼旧的民房、威武的炮楼以及奇特的古井,还有那鸡⽝声、烟⽕味,宁静古朴的⽓息有如遗世独⽴的世外桃源,让⼈感叹岁⽉静好。
惠州市龙门县文物古迹介绍1、功武村古建筑群••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为清代建筑。
建筑群包括五宅、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等。
现存古民居房屋上千间,院落10余座,其中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木雕、灰塑水磨青砖墙体及正街店铺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2002年7月17日……2、龙门鹤湖围••鹤湖围屋位于广东省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为清代晚期建筑,其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四碉楼、一望楼(中心楼)的城堡式客家围屋。
围屋前有大面积池塘连接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依山,前筑女儿墙,后筑高围墙,建筑长宽均为80米,占地面积……3、廖守问夫妇墓••廖守问夫妇墓位于龙门县沙迳镇下车村。
墓坐西北向东南。
平面呈椭圆形,长13.5米、宽12米,用红沙岩石、花岗岩石、青砖砌筑。
砖面左上方有“廖宅坟砖”印章。
墓地正中用花岗岩石刻砌成一座石屋,左右设八角柱、覆盆柱础,中间嵌一块墓碑,重檐屋顶,脊置鳌鱼。
墓碑阴刻楷书……4、功武村廖氏宗祠••廖氏宗祠座落在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
建于清末,平面为四进院落式布局,坐东南向西北。
面宽19.6米、总进深52.3米。
正门前面为广场,广场前砌长方形的照壁,照壁前有一口池塘。
占地面积共1400平方米。
头门门额置“廖氏宗祠”字,楷书阳刻。
两侧封火山墙,硬山顶,龙船式……5、三光楼古民居••三光楼古民居位于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代,内有古民居,宗祠和玉树园等建筑。
围门面阔三间,明间楼上刻楷书“三光楼”围名,宗祠位于古民居中轴,左右为民居住屋。
宗祠民间对着围门,宗祠为三进五开间建筑。
宗祠左右置巷和民居住宅。
玉树园书屋为二进四合院式,门上匾刻“玉……6、何仙姑庙••何仙姑庙宽12米,进深30米,建筑高度3米左右。
庙内共3进3间,中有天井,后进每间供佛像,分别是观音、洪圣大王、何仙姑。
现为一名武当道士主持,庙祝共19人,每年度有武术比赛,3月3和9月9有0会(全真教武当派)。
惠州仲恺高新区黄屋村古村落简介
黄屋村位于潼湖镇南部,南濒潼湖湿地,下辖黄屋和翟屋两个小组,现有村民1600多人。
总面积706.51公顷,其中,村庄面积351.15亩,耕地面积1578亩(水田657.45亩,旱地187.35亩),鱼塘1300亩,园地1000亩,山林地3935亩,海拔9.7米。
属丘陵地带,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
夏日潮热,主要植被为松树和桉树,野生动物有山羊和野猪,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花生、黄豆、甘蔗、荔枝、龙眼、香蕉,养殖鸡、鸭、鹅。
于2012年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014年获得仲恺高新区卫生先进村。
一、村落概况
黄屋古村坐落在潼湖镇的南面中部位臵,据《黄氏族谱》记载,于八百年前,老祖宗从福建等地迁徙,历尽艰难险阻,开枝散叶,至明朝嘉靖年间,因家族人丁渐旺,由东莞邑江边、小铁岗。
祖公黄以兴(三郎太祖)(公元约1308—1312年)带着黄盛(明末约1522年)迁往惠阳潼湖黄屋村定居,至今为全黄姓宗族村落。
旧族谱文革时已毁,96年重修了族谱。
村落为船形构造,旧围村民居住整体呈长方形建筑布臵,井字形的巷道,周围建筑的墙体用青砖、灰岩材料砌成,前后相连,围成一体。
巷道和门框用石块、人工水磨加工砌
铺而成,手艺精致。
现村内仍保留有明清时期民居500多间,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但少部分已损坏,古石巷道2000多米。
文革时期,墙体上的壁画、诗词、对联等多数被毁,只有少数一些木雕、石雕建筑工艺品和牌匾得以保留。
二、文化遗产
黄屋村敦伦书室建于清末,保存较为完整。
位于村里坐北向南的角落,面积170平方米,三间二进,面阔11.17米,进深15.29米。
为两层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前不开门而在书室南侧中部开一小门,门楣饰三瓣花朵形,上有灰塑横匾。
二楼为阳台,栏杆石砌,装饰绿琉璃瓶式矮柱,六檩悬山卷棚顶,梁架抬梁穿斗混合式,碌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后檐与天井两廊房前檐连为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天井左侧建有建有石砌阶级上楼。
二进为硬山顶,阴阳瓦,内部砖柱承重,金字梁架,前檐又与天进两廊后檐相接为勾连搭。
书室内部门楣、窗楣、栏杆上装饰带有西式风格,较有特点,对研究清末民初时期民间书室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革命斗争年代,书室曾是东江纵队的秘密联络点。
1945—1948年,在书室任教的教师—黄卓如,他边教书边做地下组织工作,宣传抗日游击战争。
书室也曾是抗洪指挥部。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国家领导人赵紫阳,与1962年曾到黄屋村视察民情。
在书室设臵指挥部,指导土地下放包产责任制和水利防洪建设工作。
古村里有两口水井,分别位于村里东、西两面,其中一口有400多年历史,井深9米,呈圆形,直径80厘米。
夏天水深7米多,冬天都有3米多水,水质特别清澈、甘甜,能供应全村人喝水。
矮围岭窑址位于黄屋村矮围岭东南坡,主要烧造年代为宋代。
矮围岭高出地面约60米,坡度30度左右,从采集的遗物来看,烧造的器物主要为瓷碗等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为青釉、敝口、凸唇、圈足。
矮围岭窑址对研究南宋时期本地烧造瓷器的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风俗习惯
按村中习俗,村里人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带着香纸、供品到祠堂拜祭祖先,添香祈愿,祈祷信念平安。
正月初三,凡本村村民添丁的,都要在祠堂前举行升灯仪式。
从祠堂门前外延的鞭炮长达680多米,人们醒狮舞龙,热闹非凡。
其它节日,村民也有各类庆祝活动,例如,新春演大戏,白天文体活动,晚上文艺演出;清明扫墓拜祖、作红团;端午划龙舟、裹粽;中秋吃月饼、放孔明灯、打捶;重阳登高、放风筝;十月初一做糍粑;冬至凉鱼干、做腊肉;十二月初十凡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去庙堂上寿,分猪肉。
村民喜爱唱民谣,用歌曲来表达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流传至今。
如,表达爱情的有“新戴凉帽中间穿,花带垂到妹心肝,乌布飘打妹肩胛,美容美貌哥喜欢,有闲来家坐一坐,
解哥心情畅一和”,反映生产生活的有“您说放牛好,我说放牛苦,落水天阴冇到屋,衣裳淋湿凉在心,放下牛绳去挑水,放下桶钩眼泪流,人家杀鸡冇得食,抬头有碗冷饭粥,一半泥沙一半粟”。
四、开发前景
黄屋村交通便利,建设中的博深高速公路军垦互通出口就在黄屋村,村内实现村道硬底化。
黄屋村农业生产发达,现有甜玉米、蔬菜生产基地8个。
同时,黄屋村位于筹建中的潼湖湿地公园核心地带,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