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试题答案库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52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A. 蒸馏法B. 萃取法C. 升华法D. 沉淀法答案:D2. 以下哪种溶剂不是极性溶剂?A. 水B. 乙醇C. 丙酮D. 石油醚答案:D3. 在中药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生物碱?A. 麻黄碱B. 黄连素C. 丹参素D. 人参皂苷答案:D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A. 色谱法B. 紫外光谱法C. 质谱法D. 热重分析法答案:D5. 中药化学中,哪种方法常用于分离和纯化单体化合物?A. 蒸馏B. 萃取C. 沉淀D. 层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成分属于挥发油类化合物?A. 薄荷醇B. 丁香酚C. 银杏内酯D. 黄芩素答案:AB2.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薄层色谱法答案:ABC3. 中药化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提取效果?A. 提取溶剂的性质B. 提取时间C. 提取温度D. 提取压力答案:AB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药化学中,______和______是提取挥发油的常用方法。
答案:蒸馏法;萃取法2. 生物碱类化合物通常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答案:碱性;苦味3. 色谱法分离中药化学成分时,常用的固定相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硅胶;氧化铝;纤维素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流程。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流程包括:药材的预处理、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法的确定、提取过程的进行、提取液的分离和纯化、提取成分的鉴定。
2. 什么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答案:中药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对中药中特定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的过程。
3. 举例说明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有哪些?答案: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A. 蒸馏法B. 压榨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答案:B2. 在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A. 水B. 乙醇C. 石油醚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种溶剂对极性成分的溶解能力最强?A. 石油醚B. 氯仿C. 甲醇D. 乙醚答案:C4. 中药化学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是?A. 蒸馏法B. 压榨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中药化学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 黄酮类B. 蒽醌类C. 蛋白质D. 甾体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A. 煎煮法B. 溶剂提取法C. 超声提取法D. 微波提取法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中药化学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 生物碱B. 多糖C. 氨基酸D. 油脂答案:AB3.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A. 柱层析B. 薄层色谱C. 制备色谱D. 离心分离答案:ABC4. 下列哪些是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气相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BCD5.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A. 熔点测定B. 比旋度测定C. 红外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____。
答案:水2. 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
答案:萜类化合物3. 在中药化学中,常用的色谱柱填料包括____和____。
答案:硅胶;氧化铝4.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中通常含有____环。
答案:A环和B环5.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检测波长范围是____。
答案:200-800nm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答案: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中药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主要研究的是中药中的哪些成分?A. 蛋白质B. 多糖C. 有效成分D. 以上都是答案:C2.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中药化学研究范畴?A. 挥发油B. 鞣质C. 纤维素D. 黄酮类答案:C3. 中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纸色谱B. 薄层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A. 蒸馏法B. 溶剂提取法C. 离子交换法D. 酶解法答案:D5. 中药化学中,哪种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A. 多糖B. 黄酮类C. 蛋白质D. 鞣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D. 微波提取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药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鉴定中药的有效成分B. 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C. 确定中药的化学结构D. 提高中药的药效答案:ABC3.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包括哪些?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核磁共振分析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通常采用_______法和_______法。
答案:溶剂提取,蒸馏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技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答案:色谱3. 中药化学成分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_______试验来评估。
答案:DPPH自由基清除4. 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药化学中具有_______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答案:抗氧化5.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的溶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乙醇,甲醇,水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步骤包括:药材的预处理、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
《中药化学教学课件: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摘要:单糖类单糖化学通式()是多羟基醛或酮,(二)低聚糖类(寡糖)由~9单糖分子聚合而成,淀粉、菊糖、树胶、粘液、纤维素是草药常见多糖类导语药化学是门结合医药基理论和临床用药验主要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药化学成分学科下面编分享药化学教学课件欢迎参考【药化学教学课件糖类】草药里普遍存按其组成可分下面三类()单糖类单糖化学通式()是多羟基醛或酮绝多数天然存单糖5~7即五碳糖(L阿拉伯糖、木糖等)、六碳糖(葡萄糖、糖、甘露糖等)、七碳糖(景天庚糖)单糖类多结晶性有甜味易溶水可溶稀醇难溶高浓乙醇不溶乙醚、苯、氯仿等极性有机溶剂具旋光性与还原性(二)低聚糖类(寡糖)由~9单糖分子聚合而成但目前仅发现~5单糖分子低聚糖分别称二糖或双糖(蔗糖、麦芽糖)、三糖(甘露三糖、龙胆三糖)、四糖(水苏糖)、五糖(毛蕊草糖)等低聚糖具有与单糖类似性质结晶性有甜味易溶水难溶或不溶有机溶剂有有还原性如麦芽糖、乳糖、甘露三糖等有无还原性、如蔗糖、龙胆三糖等(三)多聚糖类(多糖)由0以上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无定形化合物分子量较无甜味与还原性难溶水有与水加热可形成糊状或胶体溶液不溶有机溶剂水生成单糖或低聚糖可有旋光性与还原性淀粉、菊糖、树胶、粘液、纤维素是草药常见多糖类淀粉(r)是由数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水能生成葡萄糖淀粉白色粉末广泛贮存植物种子、块根、地下茎不溶冷水与有机溶剂水加热可部分溶并膨胀、糊化成胶状液极难滤故含淀粉多草药提取用乙醇溶剂或水提液加乙醇使沉淀而除淀粉由约80%胶淀粉(支链淀粉热水成粘胶状遇碘液显紫色)与约0%糖淀粉(直链淀粉可溶水遇碘液显蓝色)组成淀扮遇碘显蓝紫色加热蓝紫色消失放冷又复出现性质可以鉴定淀粉是否存淀粉般不具特殊医疗效用但量用作制造葡萄糖原外可作润滑剂、保护剂、吸着剂与赋形剂常用淀粉有玉蜀黍淀粉、甘薯淀粉等菊糖(Ll)又称菊淀粉由多数糖分子聚合而成分子量较淀粉约5000广泛分布菊科植物菊糖颗粒状晶体可溶子热水微溶或不溶冷水和有机溶剂遇碘不显色无营养价值鉴定上可作特征3树胶(G)是植物受伤从伤口渗出浓稠液体空气逐渐干燥成固体豆科、蔷薇科、梧桐科等科多种植物都可产生树胶常见有桃胶、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等树胶分子化合物混合物其化学结构似多糖但含有羧基羧基多与钾、钙、镁结合成盐水产生单糖与糖醛酸树胶水可膨胀形成胶体溶液不溶有机溶剂可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溶液产生沉淀除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等少数树胶医药上作赋形剂、混悬剂外多数树胶视无效成分而制剂被除粘液(lg)多存植物粘液细胞是种正常生理产物其化学组成与树胶相似提取所得粘液质多无定形固体热水可膨胀形成胶体溶液不溶有机溶剂可与醋酸铅溶液产生沉淀粘液水溶液加乙醇可使沉淀析出利用性质可提取或除草药粘液含粘液较多草药有石花菜(可制取琼脂)、白及、车前子等除少数草药所含粘液有医疗作用(如白及粘液有止血作用)外多数粘液作制药润滑剂、混悬剂或作杂质而除草药糖类成分可用下列定性反应试验加以检l试验取药材0%水浸液l置试管加数滴α萘酚试剂摇匀沿管壁缓缓滴加浓硫酸二液面交界处出现红紫色环反应单糖、低聚糖、多聚糖及糖衍生物如甙类共反应故须检识究属何类成分尚须配合其他反应lg试验取药材0%水浸液加lg试剂(碱性酒石酸铜试剂甲、乙二液临用等量混合)沸水浴加热数分钟如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示有还原糖存非还原性低聚糖与多糖须加酸水才显正反应【药化学教学课件三七功效】、抗疲劳、提高记忆能力三七原人参三醇型皂苷Rg(7)、Rg、R等能刺激枢神兴奋提高脑力和体力活动具有抗疲劳和提高记忆力作用二、保护肝脏三七总皂苷能促进肝细胞生长防止肝脏缺血造成肝纤维化和微血管病变保护肝脏避免化学性伤害(如酒精)有效降低肝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到保肝护肝作用三、抗衰老、抗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三七Rb等皂苷成分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抑制L形成并通增强活性降低L量表现延寿抗衰老作用三七花Rb含量较高因抗衰老效较抗肿瘤三七皂苷R对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Rb对肿瘤感染患者具有保护作用三七多糖可可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因三七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保护正常细胞且无任何副作用调节人体免疫力三七多糖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功能总皂苷可提高血液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分比还能定程上提高体液抗体生成表现提高免疫力四、镇静安神三七花含有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593)、Rb、Rb3、R等能抑制枢神具有镇静、安神与改善睡眠治疗头昏、目眩、耳鸣作用五、活血、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草纲目》记“三七能治切血症”能够净化血液是血管清道夫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冠动脉和脑血管血流量抗血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溶巳形成血栓并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和脑缺血状况;三七还能降低动脉压略减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担从而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医以三七作活血化瘀药物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脑血栓、脑出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六、补血三七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和释放增加骨髓红细胞数量和活性达到造血功能七、止血血管破损三七三七素(585)能促使血板聚集变形释放、血板因子Ⅲ等物质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从而达到良止血作用八、美容养颜三七可促进肌肤血液循环调节分泌改善因血虚导致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皮肤出现皱纹、色素沉着等症状。
中药化学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结构母核相同的化合物,含有()基团的极性最小[单选题]A、氨基B、醚键C、酚羟基D、烷基√2. 结构母核相同的化合物,含有()基团的极性最大[单选题]A、羧基√B、羟基C、酯基D、烷基3. 下列有效成分不可以采用升华法进行提取的是()[单选题]A、樟脑B、咖啡碱C、小分子游离香豆素类D、蒽醌苷类√4. 中性醋酸铅可以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A、酚羟基B、醇羟基C、对二酚羟基D、邻二酚羟基√E、邻二醇羟基5. 采用铅盐沉淀法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单选题]A、硫化氢√B、石灰水C、明胶D、雷氏盐E、氯化钠6. 能与醋酸铅产生沉淀的是()[单选题]A、淀粉B、氨基酸√C、果糖D、蔗糖E、葡萄糖7. 不能被中性醋酸铅从水溶液中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A、有机酸B、氨基酸C、鞣酸D、蛋白质E、中性皂苷√8. 在水(醇)提取液中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A、淀粉B、粘液质C、无机盐D、中性皂苷E、氨基酸√9. 铅盐法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如中性醋酸铅只可以沉淀下面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单选题]A、中性皂苷B、异黄酮苷C、酸性皂苷√D、弱生物碱E、糖类10. 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等杂质时,应使乙醇浓度达到()[单选题]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E、90%以上11. 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药物水提取液,欲除去其中的淀粉、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宜用()[单选题]A、铅盐沉淀法B、乙醇沉淀法√C、酸碱沉淀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盐析法12. 有效成分为内酯的化合物,欲纯化分离其杂质,可选用下列那种方法()[单选题]A、醇沉淀法B、盐沉淀法C、碱溶酸沉法√D、透析法E、盐析法13. 不是影响结晶的因素为()[单选题]A、杂质的多少√B、欲结晶成分含量的多少C、欲结晶成分熔点的高低D、结晶溶液的浓度E、结晶的温度14. 选择结晶溶剂不需考虑的条件为()[单选题]A、结晶溶剂的密度√B、结晶溶剂的沸点C、对欲结晶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D、对杂质冷热时溶解度均大,或冷热时溶解度均小E、不与欲结晶成分发生化学反应15. 进行重结晶时,常不选用()[单选题]A、冰醋酸B、甲醇C、乙醚√D、乙醇E、吡啶16. 分馏法分离适用于()[单选题]A、极性大的成分B、极性小的成分C、升华性成分D、挥发性成分√E、内酯类成分17. 重结晶分离的原理是()[单选题]A、被分离成分对某溶剂的溶解度差别√B、被分离成分的沸点差异C、被分离成分的熔点差异D、被分离成分的凝固点差异18. 不适于醛、酮、酯类化合物分离的吸附剂为()[单选题]A、氧化铝√B、硅藻土C、硅胶D、活性炭E、聚酰胺19. 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单选题]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D、酸性梯度洗脱E、碱性梯度洗脱20. 硅胶CMC薄层色谱中的CMC是指()[单选题]A、指示剂B、显色剂C、络合剂D、吸附剂E、粘合剂√21. 硅胶薄板活化最适宜温度和时间()[单选题]A、100℃/60minB、100~150℃/60minC、100~110℃/30min√D、110~120℃/30minE、150℃/30min22. 吸附柱色谱叙述错误项()[单选题]A、固定相常用硅胶或氧化铝B、柱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20~30)︰1C、吸附剂粒度为250~300目√D、采用干法或湿法装柱E、洗脱应由极性小→大溶剂递增进行23. 有关氧化铝性质叙述错误项()[单选题]A、为极性吸附剂B、分中、酸、碱性三类C、吸附力与含水量有关D、分五级,级数大,吸附力强√E、分离效果,对杂质的吸附力优于硅胶24. 氧化铝,硅胶为极性吸附剂,若进行吸附色谱时,其色谱结果和被分离成分的什么有关()[单选题]A、极性√B、溶解度C、吸附剂活度D、熔点E、饱和度25. 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单选题]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E、甲氧基26. 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单选题]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E、醇羟基27. 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单选题]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E、苯基28. 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单选题]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29. 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单选题]A、30%乙醇B、无水乙醇C、70%乙醇D、丙酮√E、水30. 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中极性展开剂,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单选题]A、四个酚羟基化合物B、二个对位酚羟基化合物C、二个邻位酚羟基化合物√D、二个间位酚羟基化合物E、三个酚羟基化合物31. 聚酰胺在何种溶液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单选题]A、水B、丙酮C、乙醇D、氢氧化钠水溶液√E、甲醇32. 对聚酰胺色谱叙述不正确项()[单选题]A、固定项为聚酰胺B、适于分离酚性、羧酸、醌类成分C、在水中吸附力最大D、醇的洗脱力大于水E、甲酰胺溶液洗脱力最小√33. 化合物进行反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单选题]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34. 正相分配色谱常用的固定相为()[单选题]A、氯仿B、甲醇C、水√D、正丁醇E、乙醇35. 正相分配色谱常用的流动相为()[单选题]A、水B、酸水C、碱水D、亲水性有机溶剂E、亲脂性有机溶剂√36. 纸色谱的色谱行为是()[单选题]A、化合物极性大Rf值小√B、化合物极性大Rf值大C、化合物极性小Rf值小D、化合物溶解度大Rf值小E、化合物酸性大Rf值大37. 正相纸色谱的展开剂通常为()[单选题]A、以水为主B、酸水C、碱水D、以醇类为主E、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主√38. 薄层色谱的主要用途为()[单选题]A、分离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分离和化合物的鉴定D、制备化合物E、制备衍生物39. 凝胶色谱适于分离()[单选题]A、极性大的成分B、极性小的成分C、亲脂性成分D、亲水性成分E、分子量不同的成分√40. 对凝胶色谱叙述的不正确项为()[单选题]A、凝胶色谱又称作分子筛B、适合分离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C、商品上常以吸水量大小决定凝胶分离范围D、凝胶吸水量小,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E、大分子被阻滞,流动慢;小分子化合物阻滞小,流动快故先于大分子被洗脱流出√41. 有关离子交换树脂叙述错误项为()[单选题]A、为带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网状高分子化合物B、酸性交换基团指-SO 3 H,-COOH等C、碱性交换基团指-NR+ 3 ,-NR 2 等D、商品交换树脂:阳离子为氯型,阴离子为钠型√E、使用前氯型用氢氧化钠,钠型用盐酸分别转型42. 不适宜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的成分为()[单选题]A、生物碱B、生物碱盐C、有机酸D、氨基酸E、强心苷√43. 天然药物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单选题]A、分馏法B、透析法√C、盐析法D、蒸馏法E、过滤法44. 淀粉和葡萄糖的分离多采用()[单选题]A、氧化铝色谱B、离子交换色谱C、聚酰胺色谱D、凝胶色谱√E、硅胶吸附柱色谱45. 除哪种无机盐外,均可应用于盐析法()[单选题]A、氯化钠B、硫酸钠C、硫酸铵D、氯化铵E、硫酸钡√46. 紫外光谱用于鉴定化合物中的()[单选题]A、羟基有无B、胺基有无C、不饱和系统√D、醚键有无E、甲基有无47.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单选题]A、UVB、IR√C、NMRD、HPLC48. 紫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单选题]A、UV√B、IRC、MSD、NMR49. 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可用()[单选题]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核磁共振氢谱D、核磁共振碳谱E、质谱√50. 核磁共振谱的缩写符号是()[单选题]A、UVB、IRC、MSD、NMR√E、HI-MS51. 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单选题]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E、苯基52. 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时()[单选题]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53. 1有效成分是指()[单选题]A.需要提纯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种单体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54. 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时()[单选题]A.生物碱盐B.苷C.鞣质D.多糖√55. 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单选题]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乙醇、甲醇56. 全部为亲脂性溶剂的是()[单选题]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57. 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单选题]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三氯甲烷58. 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单选题]A.乙醇B.乙醚√C.丙酮D.甲醇59. 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单选题]A.苯B.乙醚C.三氯甲烷√D.石油醚60. 极性最弱的溶剂是()[单选题]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61.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中药化学教学课件: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摘要:单糖类:单糖的化学通式为(CH2O)n,是多羟基的醛或酮,但目前仅发现2~5个单糖分子的低聚糖,分别称为二糖或双糖(蔗糖、麦芽糖)、三糖(甘露三糖、龙胆三糖)、四糖,淀粉、菊糖、树胶、粘液、纤维素是中草药中最常见的多糖类导语: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下面小编分享中药化学教学课件,欢迎参考!(一)单糖类:单糖的化学通式为(CH2O)n,是多羟基的醛或酮。
绝大多数天然存在的单糖n=5~7,即五碳糖(L一阿拉伯糖、D-木糖等)、六碳糖(D一葡萄糖、D一果糖、D-甘露糖等)、七碳糖(景天庚糖)。
单糖类多为结晶性,有甜味,易溶于水,可溶于稀醇,难溶于高浓度乙醇,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具旋光性与还原性。
(二)低聚糖类:(寡糖)由2~9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但目前仅发现2~5个单糖分子的低聚糖,分别称为二糖或双糖(蔗糖、麦芽糖)、三糖(甘露三糖、龙胆三糖)、四糖。
(水苏糖)、五糖(毛蕊草糖)等。
低聚糖具有与单糖类似的性质:结晶性,有甜味,易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剂。
有的有还原性如麦芽糖、乳糖、甘露三糖等,有的无还原性、如蔗糖、龙胆三糖等。
(三)多聚糖类:(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大多为无定形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无甜味与还原性,难溶于水,有的与水加热可形成糊状或胶体溶液。
不溶于有机溶剂。
水解后生成单糖或低聚糖,。
可有旋光性与还原性。
淀粉、菊糖、树胶、粘液、纤维素是中草药中最常见的多糖类。
1. 淀粉(Starch)是由数百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
水解后能生成葡萄糖。
淀粉为白色粉末,广泛贮存于植物的种子、块根、地下茎中,不溶于冷水与有机溶剂,在水中加热可部分溶解并膨胀、糊化成胶状液,极难过滤,故含淀粉多的中草药在提取时最好用乙醇为溶剂,或于水提液中加乙醇使沉淀而除去。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和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4.和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5.和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6.能和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 A 树胶 B 苷 C 鞣质 D生物碱盐 E 多糖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 A 乙醇 B 乙醚 C 氯仿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大专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化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中药的药效成分B. 中药的炮制方法C. 中药的临床应用D. 中药的种植技术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化学的分析方法?A. 色谱法B. 光谱法C. 显微镜观察D. 质谱法答案:C3. 中药化学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不包括: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酶解法D. 直接食用答案:D二、填空题4.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色谱分离技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5. 根据中药化学成分的极性,可以将中药化学成分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极性成分、非极性成分、中等极性成分三、简答题6.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通常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如干燥、粉碎)、提取(使用溶剂提取法、蒸馏法等)、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
7. 举例说明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
答案:例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等生物活性;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四、论述题8. 论述中药化学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药化学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中药化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中药的有效成分,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
其次,通过中药化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活性成分,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基础。
最后,中药化学的研究有助于中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对中药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药化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药化学b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主要研究的是中药中的()。
A. 有效成分B. 无效成分C. 毒性成分D. 所有成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A. 中药成分的提取B. 中药成分的结构鉴定C. 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D. 中药成分的合成方法答案:D3.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不包括()。
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吸附法D. 酶解法答案:D4. 以下哪种溶剂不适合用于提取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A. 水B. 乙醇C. 石油醚D. 乙醚5. 中药化学中,用于分离和纯化中药成分的方法不包括()。
A. 蒸馏B. 萃取C. 层析D. 过滤答案:D6.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中药成分的结构鉴定?()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C. 紫外光谱D. 质谱答案:C7. 中药化学中,用于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方法是()。
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C. 紫外光谱D. 质谱答案:D8. 中药化学中,用于测定化合物中元素含量的方法是()。
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C. 紫外光谱D. 元素分析答案:D9. 以下哪种试剂常用于中药成分的显色反应?()B. 盐酸C. 硝酸D. 碘液答案:D10. 中药化学中,用于测定中药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A. 重量法B. 容量法C. 色谱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药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提取B. 分离C. 鉴定D. 合成答案:ABC2.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
A. 蒸馏B. 萃取C. 层析D. 电泳答案:BC3.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包括()。
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C. 紫外光谱D. 质谱答案:ABCD4. 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显色反应试剂包括()。
A. 硫酸B. 盐酸C. 硝酸D. 碘液答案:D5. 中药化学中用于测定中药成分含量的方法包括()。
A. 重量法B. 容量法C. 色谱法D. 光谱法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化学的研究目的。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哪类物质?A. 无机化合物B. 有机化合物C. 微生物D. 矿物质2. 以下哪种成分在中药中具有抗炎作用?A. 黄酮类B. 多糖C. 蛋白质D. 氨基酸3. 中药提取常用的溶剂是?A. 水B. 酒精C. 石油醚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种提取方法属于物理提取?A. 蒸馏B. 浸泡C. 溶剂提取D. 酶解5.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通常使用哪种技术?A. 色谱法B. 蒸馏法C. 沉淀法D. 过滤法6. 中药中常见的有效成分之一是?A. 重金属B. 砷化物C. 鞣质D. 毒素7.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中药化学成分?A. 蒽醌类B. 皂苷类C. 有机酸D. 塑料8.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常用哪种方法?A. 显微镜观察B. 核磁共振C. 电子显微镜D. 原子吸收9. 中药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哪种技术?A. 质谱B. 紫外-可见光谱C. 红外光谱D. 以上都是10.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毒性B. 药理作用C. 稳定性D. 以上都是答案:1-5 B A D A A 6-10 C D B D 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超临界流体提取2.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中,_______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答案:色谱法3.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通常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
答案: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4.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抗炎、抗氧化、抗肿瘤5. 中药化学成分的安全性评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生殖毒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流程。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各类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阐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3)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7)结构修饰、合成新药各论学习思路:学习方法: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分类记忆特殊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注意:在提取前,应对所用材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加工方法等进行考查,并系统查阅文献,以充分了解和利用前人的经验。
(一)溶剂提取法注意:一般如无特殊规定,药材须经干燥并适当粉碎,以利于增大与溶剂的接触表面,提高提取效率。
补充: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极性相似相溶”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浓度差”原理,将所提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作用原理:溶剂穿透入药材原料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将其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
一般提取规律:①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②糖苷、氨基酸等类成分则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③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因为存在状态(分子或离子形式)随溶液而异,故溶解度将随pH 而改变,可用不同pH的碱或酸提取。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药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A. 中药材B. 中药饮片C. 中药制剂D. 中药有效成分答案:D2. 以下哪种成分不属于中药化学研究范畴?A. 生物碱B. 挥发油C. 有机酸D. 重金属答案:D3.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不包括:A. 溶剂提取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蒸馏法D. 离子交换法答案:D4. 以下哪种溶剂对极性成分的溶解能力最强?A. 水B. 甲醇C. 乙醇D. 丙酮5. 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分离和纯化中药化学成分?A. 蒸馏法B. 萃取法C. 色谱法D. 沉淀法答案:C6. 以下哪种色谱法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作用进行分离的?A. 纸色谱法B. 薄层色谱法C. 柱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B7. 以下哪种检测器常用于气相色谱法中?A. 紫外检测器B. 荧光检测器C. 热导检测器D. 电化学检测器答案:C8.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A. 红外光谱法B. 紫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法D. 所有以上方法答案:D9.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人参皂苷答案:C10.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蒽醌类化合物?A. 大黄素B. 丹参酮C. 黄芩苷D. 人参皂苷答案:A11.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不包括: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热重分析法答案:D12.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A13.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生物碱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麻黄碱答案:D14.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挥发油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薄荷脑答案:D15.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多糖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茯苓多糖答案:D16.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苷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麻黄碱答案:C17.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有机酸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熊果酸答案:D18.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鞣质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没食子酸答案:D19.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甾体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人参皂苷答案:D20.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萜类化合物?A. 丹参酮B. 银杏内酯C. 黄芩苷D. 薄荷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A. 溶剂提取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微波提取法答案:ABCD22. 以下哪些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A. 蒸馏法B. 萃取法。
中药化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有效成分?A. 鞣质B. 挥发油C. 糖类D. 蛋白质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A. 蒸馏法B. 溶剂提取法C. 升华法D. 离子交换法答案:D3. 黄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 黄酮类B. 蒽醌类C. 甾体类D. 生物碱类答案:B4. 以下哪种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A. 皂苷B. 鞣质C. 挥发油D. 黄酮类5. 人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 人参皂苷B. 人参鞣质C. 人参黄酮D. 人参多糖答案:A6. 以下哪种成分具有抗炎作用?A. 黄酮类B. 挥发油C. 多糖D. 生物碱答案:A7. 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 丹参酮B. 丹参酚C. 丹参鞣质D. 丹参多糖答案:A8. 以下哪种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A. 皂苷B. 黄酮类C. 多糖D. 生物碱答案:B9. 以下哪种成分具有镇痛作用?B. 鞣质C. 生物碱D. 多糖答案:C10. 以下哪种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A. 皂苷B. 黄酮类C. 多糖D. 生物碱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成分属于中药化学成分?A. 黄酮类B. 挥发油C. 糖类D. 蛋白质答案:A B2. 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A. 蒸馏法B. 溶剂提取法C. 升华法D. 离子交换法答案:A B3. 以下哪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A. 皂苷B. 鞣质D. 黄酮类答案:D4. 以下哪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A. 黄酮类B. 挥发油C. 多糖D. 生物碱答案:A B5. 以下哪些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A. 皂苷B. 黄酮类C. 多糖D. 生物碱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和蒸馏法。
(对)2. 糖类是中药化学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错)3. 黄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
(对)4. 人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
中药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药化学中,以下哪种成分不属于生物碱类?A. 麻黄碱B. 黄连素C. 人参皂苷D. 丹参酮答案:C2. 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哪些植物中?A. 薄荷B. 丹参C. 人参D. 黄芪答案:B3. 以下哪种中药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A. 甘草酸B. 人参皂苷C. 丹参酮D. 黄连素答案:A二、填空题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水提法、醇提法、溶剂提取法2.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沉淀法、结晶法、色谱法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通常包括:药材的预处理,如清洗、切片、干燥等;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如使用水、醇或其他有机溶剂;通过加热回流、冷浸等方法使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提取液的浓缩,去除溶剂,得到浓缩提取物;最后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的提取物。
2.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沉淀法去除杂质;通过结晶法获得较纯的化合物;应用色谱法,如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根据化合物的极性、分子大小等性质差异进行分离;最后通过重结晶等方法进一步纯化目标化合物。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特征的关系。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例如,生物碱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其碱性氮原子的存在是其活性的关键;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是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的基础;皂苷类化合物的糖链结构影响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进而影响其药理作用。
此外,化合物的立体构型、取代基的位置和类型等也会影响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提取和分离某种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答案:实验方案设计如下:(1)选择目标中药,确定其主要有效成分。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成分中,属于生物碱类的是()。
A. 黄酮B. 蒽醌C. 皂苷D. 麻黄碱答案:D解析:麻黄碱是一种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科植物中,具有显著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解热镇痛效果。
2.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萜类化合物()。
A. 薄荷醇B. 丹参酮C. 人参皂苷D. 黄芩苷答案:A解析:薄荷醇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具有清凉解热的作用,是薄荷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3. 中药提取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 水B. 乙醇C. 石油醚D. 丙酮答案:B解析: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因其良好的溶解性和较低的毒性,常被用于中药成分的提取。
4.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A. 丹参酮B. 人参皂苷C. 黄芩苷D. 银杏内酯答案:C解析: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5.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 煎煮法B. 回流提取法C. 超声提取法D. 蒸馏法答案:D解析:蒸馏法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而非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6.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三萜类化合物()。
A. 丹参酮B. 人参皂苷C. 银杏内酯D. 甘草酸答案:C解析:银杏内酯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7.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 柱色谱法B. 纸色谱法C. 薄层色谱法D. 蒸馏法答案:D解析:蒸馏法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而非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8.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甾体类化合物()。
A. 丹参酮B. 人参皂苷C. 银杏内酯D. 甘草酸答案:D解析:甘草酸是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
9.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 紫外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法D. 蒸馏法答案:D解析:蒸馏法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而非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粘液质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4.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5.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A 乙醇B 乙醚C 丙酮D 丙酮/甲醇(1:1)E 甲醇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 苯B 乙醚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7.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A 苯B 乙醚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8.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9.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中药化学试题答案库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 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树胶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 A )A 树胶B 苷C 鞣质 D生物碱盐 E多糖4.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5.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6.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A 乙醇B 乙醚C 氯仿D 丙酮/甲醇(1:1)E 甲醇7.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 苯B 乙醚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8.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A 苯B 乙醚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10.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另一方面,某些过去被认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经研究证明是无效的。
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麝香酮等。
另外,根据临床用途,有效成分也会就成无效成分,如大黄中的蒽醌苷具致泻作用,鞣质具收敛作用。
2. 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进中药药效理论研究的深入;(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4)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
3.简述中药化学在中医药产业化中的作用(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2)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3)研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六、论述列表说明中药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水溶性成分水、醇共溶成分醇、脂共溶成分脂溶性成分单糖及低聚糖生物碱盐游离生物碱油脂粘液质苷苷元、树脂蜡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蛋白质、淀粉水溶性有机酸挥发油无机成分鞣质非水溶性有机酸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与技术一、概念:1.提取:指用选择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天然药物中提出而杂质尽可能少的被提出的过程。
2.分离:选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中各种成分逐一分开,并把所得单体加以精制纯化的过程。
3.亲脂性有机溶剂:与水不能相互混溶,如石油醚、苯、氯仿等。
4.亲水性有机溶剂:极性较大且能与水相互混溶的有机溶剂。
5.超临界流体(SF):指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以流动形式存在的物质。
6.超临界状态:是指当一种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状态下,形成既非液体又非气体的单一状态,称为“SF”。
7.pH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或碱性成分的常用方法。
以pH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成梯度的混合生物碱,或者以pH成梯度的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类成分,使后者分离的方法。
8.连续萃取法:采用连续萃取器萃取。
利用两溶液比重不同自然分层和分散相液滴穿过连续相溶剂时发生传质。
9.沉淀法:指于中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或溶剂,使某些成分沉淀而使所要成分与杂质分离的方法。
10.铅盐沉淀法:利用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而分离的方法。
11.结晶是指由非结晶状态到形成结晶的操作过程。
12.分配系数:某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当达到动态平衡时,根据分配定律,该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称~。
二、填空1.采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可分为三类,即(水),(亲脂性有机溶剂)和(亲水性有机溶剂)。
2.超临界萃取法是一种集(提取)和(分离)于一体,又基本上不用(有机溶剂)的新技术。
3.中药化学成分中常见基团极性最大的是(羧基),极性最小的是(烷基)。
4.利用中药成分混合物中各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可采用(两相溶剂萃取法)而达到分离。
5.利用中药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生成沉淀),或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点,可采用(沉淀法)进行分离。
6.凝胶过滤色谱又称排阻色谱、(分子筛色谱),其原理主要是(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
7.离子交换色谱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和(离子交换凝胶)三种。
8.大孔树脂是一类没有(可解离基团),具有(多孔结构),(不溶于水)的固体高分子物质,它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9.吸附色谱常用的吸附剂包括(硅胶)、(氧化铝)、(活性碳)和(聚酰胺)等。
10.分配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
11.分配色谱有(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之分。
12.在正相分配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
三、单项选择题1.属于二次代谢产物的是(C)A 叶绿素B 蛋白质C 黄酮类D 脂类E 核酸2.用石油醚用为溶剂,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是(D )。
A 糖类B 氨基酸 C苷类 D油脂 E蛋白质3.中药成分最节省的提取方法是(C)A.回流法B.渗漉法C.连续回流法D.浸渍法4.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化学成分类型是( B )。
A蜡B挥发油C氨基酸D苷类E生物碱盐5.有效成分是指( D )A需要提纯的成分 B含量高的成分 C 一种单体化合物 D 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E 具有生物活性的提取物6.从中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B )A 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B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C 石油醚→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D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E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水7.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A)A 甲醇、丙酮、乙醇B 正丁醇、乙醚、乙醇 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甲醇、乙醇 E 氯仿、乙酸乙酯、乙醚8.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等杂质,应使乙醇浓度达到( D )A 50%以上B 60%以上C 70%以上D 80%以上E 90%以上9.在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 )A 树胶B 蛋白质C 树脂D 鞣质E 黏液质10.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 A )A 溶剂法B蒸馏法C升华法D分馏法E超临界萃取法11.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 B )A 回流法B渗漉法C蒸馏法D煎煮法E浸渍法12.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宜用( C )A 回流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E浸渍法13.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提取(E )A强心苷B 黄酮苷C 生物碱D 糖E挥发油14.对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用水提取时宜采用( E )A 回流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E浸渍法15.煎煮法不易采用的容器是( B )A不锈钢器B铁器C瓷器D 陶器E砂器16.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相比,其优越性是( B )A 节省时间且效率高B节省溶剂且效率高C受热时间短D提取装置简单E提取量较大17. 连续回流提取法所用的仪器是( D )A水蒸气蒸馏器B旋转薄膜蒸发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式提取器E水蒸气发生器18.溶剂分配法的原理为( A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B根据物质的溶点不同C根据物质的溶点不同D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E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19.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水性成分宜选用的溶剂是( D )A乙醚B乙醇C甲醇D正丁醇E丙酮20.利用分子筛作用进行化合物分离的色谱是(C)。
A 硅胶柱色谱B离子交换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大孔树脂色谱 E纸色谱四、多项选择题1.常用溶剂中不能与水完全混溶的溶剂是(B、C、D、E )A.乙醇B.丙酮C.乙醚D.正丁醇E.氯仿2.下列中药化学成分属于一次代谢产物的有( B、C、E )• A 生物碱B叶绿素C蛋白质D黄酮E 核酸3.下列中药化学成分属于二次代谢产物的有( B、D、E )A叶绿素B生物碱C蛋白质D黄酮E皂苷4.煎煮法适宜使用的器皿是(A、B、C、E )A不锈钢器B陶器C瓷器D 铁器E砂器5.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化学成分,要求此类成分( C、D )A 能与水反应B 易溶于水C 具挥发性D 热稳定性好E 极性较大6.分配色谱(ABE )。
A有正相与反相色谱法之分 B 反相色谱法可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的的各类分了型化合物 C 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 D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E 反相分配色谱法常用的固定相有十八烷基硅烷•五、简述1. 溶剂分配法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单体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K)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2.中药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3.浸渍法提取方法也叫冷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