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32
《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项目背景华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华夏文化的源头。
本次作业设计将以华北旅游区为主题,通过对京畿重地的深入探索,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沉淀。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2. 学习解读历史文化遗迹,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 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作业内容1. 地理位置介绍:介绍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风景。
2. 历史文化遗迹探索:选取几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长城、颐和园、故宫等,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其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
3. 景点体验与感悟:让学生选择一个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一篇游记或感悟体会,分享自己的游览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 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华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设计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活动,如手工艺品制作、舞蹈表演等。
5. 作业展示与分享:学生完成作业后,可在班级或学校举办作业展示活动,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并邀请家长和其他年级的学生参与。
四、作业评估评分标准:1. 完成度:完成作业内容是否齐全、准确;2. 创新性:是否能够融入个性化的观点和见解;3. 表达能力:文字表达是否流畅、清晰;4. 作业质量:综合评价作业的整体质量和深度。
五、作业时间安排第一周:地理位置介绍和历史文化遗迹探索;第二周:景点体验与感悟;第三周: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第四周:作业展示与分享。
六、结语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作业,收获知识,增长见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国旅游地理——第10章华北旅游区相关习题(含答案).doc第九章《华北旅游区》学案⼀、学习⽬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2、掌握华北旅游区主要游览地概况及旅游线路3、掌握华北旅游区重点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旅欧资源特点⼆、知识点梳理1.华北旅游区包括、、、、、、五省⼆市。
本区地理位置重要,⾃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同时该区⼜是华夏⽂明的主要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
2.华北旅游区在地理上主要包括、、、、、和等⼉个地貌区域。
3.冀北⼭地包括和,它横亘于华北平原北部,西接太⾏⼭,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原的过渡地带,它由和许多组合⽽成,总称燕⼭。
4.太⾏⼭主耍绵延于、、三省交界处,⼭势⼤致⾛向为。
5.秦晋⾼原由和两部分组成,是我国黄⼟⾼原的⼀部分。
东部是以⽯质断块⼭为主体的⾼原,西部为,是个盆地形⾼原,因黄河、渭河河⾕深切,⾼原东侧和南侧都成陡峭坡壁,使整个盆地显不出局原形态。
6.关中平原位于陕西中部断层陷落地带,主要由及其⽀流泾河等冲积⽽成,它东起,西⾄,北抵,南接O7.陕南⼭地包括由秦岭和⼤巴⼭组成的,以及其间的- 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然地理南北差异的分⽔岭,⼭地多花岗岩⾼峰及峡⾕, 如太⽩⼭、华⼭等,巍峨险峻,成为我国名⼭。
8.华北平原主要遍布于、—、—、—、—等省市的⼀部或⼤部地区。
平原地区经、等多条河流冲积⽽成,⼟层深厚,地势平坦,地形单调,但冲积平原上也有许多孤⼭、台地、沙丘、湖泊等分布,形成许多微地貌景观,9.⼭东丘陵海拔约为200-500 m,主要由多处断块⼭地组合⽽?成,其中是⼭东丘陵的最⾼峰,其主峰⽟皇顶⾼1545 m,平地拔起,⽓势雄伟,为我国五岳之⾸。
10.华北旅游区兼有、、和四⼤⽔系,但以和为主。
黄河穿⾏在本区的晋、陕交界的黄⼟⾼原,造成壶⼝瀑布及龙门急流,有“黄河之⽔天上来”之势。
11.华北旅游区位于⽓候区,东临渤海,西北及西南部以群⼭为屏,在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形成以暖温带⼤陆性季风⽓候为主的⽓候特征,春早多风,夏热多⾬,秋⾼⽓爽,冬寒少雪。
《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聚集地,拥有浩繁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华北旅游区,让学生了解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素养。
二、作业设计内容1. 项目名称:《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2. 项目目标:通过设计一个华北旅游区,让学生了解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素养。
3. 项目内容:a. 地理位置: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b. 旅游景点:设计至少5个代表性景点,如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山西平遥古城等。
c. 旅游路线:设计一条包括以上景点的旅游路线,包括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
d. 文化体验:设计一项文化体验活动,如进修书法、绘画、品茶等。
e. 总结报告:学生需要撰写一份总结报告,包括对旅游区的评判、体会、收获等。
三、作业流程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卖力设计一个华北旅游区。
2. 调研进修:学生需要进行华北地区的调研进修,了解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情况。
3.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一个完备的华北旅游区方案,包括景点、路线、文化体验等。
4. 展示交流: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华北旅游区方案进行展示,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互动。
5. 撰写总结:学生根据展示和交流的结果,撰写一份总结报告,包括对旅游区的评判、体会、收获等。
四、作业评判1. 创意性:评判学生设计的华北旅游区方案是否具有创意和奇特性。
2. 完备性:评判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否包括景点、路线、文化体验等因素。
3. 实用性:评判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实际旅游需求。
4. 展示表现:评判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和互动能力。
5. 总结报告:评判学生撰写的总结报告是否能够全面、深入地总结本次作业的收获和体会。
《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华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2. 了解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景点;3. 能够描述并比较华北地区的不同旅游景点特色。
导学内容:1. 华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2. 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景点;3.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旅游景点介绍。
导学步骤:一、导入华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塞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华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重要景点。
二、进修1. 华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省份。
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
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河、山西大同等。
2. 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景点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浩繁历史文化遗迹。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天津是中国的港口城市,也有着奇特的历史和文化景观。
河北省是中国的重要文化名省,有着许多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等。
3.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等;- 天津:五大道、意式风情街、海河风光带等;- 河北: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古北水镇等。
三、讨论1. 你对华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什么了解?2. 你最想去哪个华北地区的旅游景点?为什么?四、总结华北地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标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希望大家有机缘去华北地区旅游,感受其奇特的魅力。
五、作业请同砚们选择一个华北地区的旅游景点,写一篇游记,分享你的旅游经历和感受。
中国旅游地理—《华北旅游区》教案教案名称:中国旅游地理—《华北旅游区》教学目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了解华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3.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对华北旅游区地理位置的掌握;2.学生对华北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了解;3.学生对华北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的认识。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旅游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Step 2:知识讲解(30分钟)1.分组策划: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华北旅游区一个省份,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2.小组报告: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报告,分享他们所研究的省份的情况。
Step 3:教师讲解(20分钟)1.介绍华北旅游区的概念,包括华北地理位置和边界,以及主要城市等。
2.讲解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包括黄河、太行山、白洋淀等地理特点。
3.讲解华北旅游区的人文景观,包括长城、颐和园、故宫等历史文化遗址的介绍和意义。
Step 4:讨论与思考(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华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的优势与挑战。
2.分组报告:每个小组就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报告,分享他们对华北旅游区的开发和规划的见解。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华北旅游区的地理特点、旅游资源和规划,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小组合作、报告和讨论,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对华北旅游区的全面认识。
同时,通过互相分享和交流,学生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也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项目背景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聚集地,拥有浩繁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事迹。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北旅游区是国内外游客倾慕的旅游胜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宣扬和推广华北旅游资源,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京畿重地、华夏寻根》的主题,设计一次全面深度的旅游体验项目。
二、项目内容1. 活动一:参观故宫博物院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最大、最完备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
同砚们将在导游的指挥下,参观紫禁城、钟表馆、珍宝馆等多个展览区,了解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珍品。
2. 活动二:旅游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壮丽的保卫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同砚们将前去八达岭长城,感受长城的宏伟壮丽,了解长城的历史渊源和保卫工作。
3. 活动三:参观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故里林之一,以其奇特的建筑风格和秀丽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同砚们将在导游的指挥下,旅游颐和园的各个景点,了解园林文化的魅力。
4. 活动四:品尝京味小吃北京是中国的美食之都,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小吃。
同砚们将品尝到烤鸭、炸酱面、豆汁等地道的京味小吃,感受北京的美食文化。
5. 活动五:参观天坛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处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同砚们将参观圜丘、祈年殿等景点,了解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风采。
三、项目目标1. 增强同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熟识,提高文化自大心。
2. 拓展同砚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 培育同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觉,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和传承。
四、项目实施1. 活动时间:2天1夜2. 活感人数:30人3. 活动费用:每人2000元4. 项目卖力人:XXX老师五、项目评估1. 活动结束后,进行同砚问卷调查,了解同砚对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2. 老师团队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下一次活动方案。
六、项目总结通过本次《京畿重地、华夏寻根》的旅游体验项目,同砚们将深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奇特魅力。
我国旅游地理_《华北旅游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熟悉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了解并能够描述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并了解华北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华北的特点。
2.知识讲解(20分钟)(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华北旅游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五个省份,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
这一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华北旅游区的特点主要有: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河流、湖泊、草原等;人文景观世界闻名,如长城、故宫等;经济发展较快,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2)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师介绍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秦岭、太行山等山脉,三峡、洞庭湖等湖泊,草原、黄河等自然景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人文景观。
教师可以辅以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华北旅游区的美景。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呈现。
给出问题:1.你认为华北旅游区最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为什么?2.你最想参观的人文景观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华北旅游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哪些亮点和挑战?4.你个人对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有何建议?4.总结展示(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总结展示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5.课堂练习(15分钟)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1)简述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列举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你认为华北旅游区的发展亮点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4)你个人对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有何建议?6.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以课堂讨论为基础,撰写一篇关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作文。
《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重要塞区,拥有浩繁名胜事迹和人文景观。
其中,京畿地区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本次作业设计将以《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调研、探索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华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2. 探索京畿地区的历史文化,了解其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3. 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作业内容1. 调研任务:(1)了解华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2)钻研京畿地区的历史文化,探索其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3)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或事迹,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2. 考察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华北地区的闻名景点和事迹;(2)学生需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或撰写游记,记录考察过程和收获。
3. 作业要求:(1)撰写调研报告,介绍华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2)结合实地考察,分析所选景点或事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3)展示调研效果,包括文字报告、图片展示和视频分享。
四、作业评判1. 考察效果:(1)调研报告内容全面、深入,表达清晰、准确;(2)实地考察记录生动、具体,观点奇特、见解深刻。
2. 作业表现:(1)独立完成调研任务,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展示个人才能;(2)恪守学术规范,尊重历史文化,展现学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五、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京畿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华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地理知识和文化修养,培养他们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教学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策略四、资源开发五、教学方法《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一节《概述》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二节《北京市》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三节《天津市》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四节《河北省》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五节《山东省》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河流:京杭大运河《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六节《河南省》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山地: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气候: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风气候《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七节《山西省》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山地:恒山、五台山、天龙山、灵空山河流:黄河《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八节《陕西省》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110万年前、祖先蓝田人——6000年前、半坡人——人文初祖黄帝“秦中自古帝王州”“三秦大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秦汉、盛唐革命摇篮:延安“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地上地下文物及其丰富5A旅游景区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黄帝陵二、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1)西安市七大古都之一,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世界四大古都美誉:“京邑所居、五方辐辏”、西安城墙: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军事城堡。
钟鼓楼: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
大雁塔:褚遂良——唐太宗撰《大唐三次藏圣教序》——唐高宗撰《大唐三次藏圣教序》小雁塔:密檐式主体建筑,圣母殿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