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3
朝代歌之一炎黄人文祖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秦亡西东汉三分魏蜀吴西晋延东晋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民国新中国一、汉族和中华民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3.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4.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全国的统一。
5.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6.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帝国。
7.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分布逐渐形成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在边地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民南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8.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二、民族和对外关系1.炎黄时期:黄炎联盟战胜由东向西发展的蚩尤(东夷),黄炎联盟是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2.殷商时期:商纣王屡败东方部族,把商文化传播到淮河和长江下游一带。
3.西周时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西戎)4.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尊王攘夷”,阻止山戎、北狄对中原的侵犯,楚国和越国境内有很多少数民族(南蛮)生活,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5.秦汉时期: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匈奴威胁秦汉的西北疆。
秦始皇派蒙恬修直道和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退匈奴,汉武帝还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征服岭南和百越,设置象郡、九真郡和日南郡等进行管辖。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内迁”,纷纷建立少数民族政权,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三、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1.夏朝:山西南部、河南西部。
2.商朝:黄河下游地区,商纣王把商文化传播到了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一带。
3.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领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封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兴起:1、早期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2、原始农业的兴起:种植业:长江流域的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居民种植粟。
畜牧业:开始饲养狗、猪、鸡等家畜家禽。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兴起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
二、1.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养家畜,制小船,烧制陶器(有图案),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2、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饲养家畜家禽, 制彩陶(有刻画符号)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与黄帝(黄河流域最有名的部落)的发明:1、炎帝:发明耒、耜等农具,教民耕种,从此我国有了农业,还发明陶器和医药,他被尊称为炎帝神农。
2、黄帝:聪明能干,发明了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还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和生活。
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为“人文始祖”。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2、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称为“禅让制”。
3、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由禹建立。
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从此“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因残暴而灭亡。
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鸣条之战灭夏,建立商朝。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史前时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约6000多年前),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约7000多年前),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第3课 远古祖先的传说1、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人文初祖)。
2、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称为“禅让制”。
3、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 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启建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标志国家的开始,最后一位王是夏桀。
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鸣条之战灭夏,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最后一位王是纣王。
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第6课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争霸西周的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时代特点:王权日益衰落,分封制开始瓦解,诸侯争做霸主。
2进步性:促进了社会变革,加强了中原和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地点:;时间:距今约;生产生活情况:使用石器;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人类。
2.北京人地点:龙骨山;时间:距今;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②使用火。
3.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时间:距今约;身体特征:模样同基本一样;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和技术;②能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4.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 河姆渡遗址地点:;时间:距今;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②种植;③饲养家畜;④住房子。
(2)半坡遗址地点:;时间:距今约;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石器;②种植;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符号;⑤住房子。
5.大汶口遗址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时间:距今约年;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6.远古的传说(1)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流域;人文始祖: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
炎帝又称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皇帝又称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2)禅让的传说更替的过程:;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治水的传说: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夏朝和商朝1.夏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年;建立者是我国的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夏桀时灭亡。
2.商朝建立时间:约年,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迁都到。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纣王时灭亡。
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4.西周的兴亡时间:,武王——幽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今陕西西安西)。
分封制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嬴政都城:咸阳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最高统治者始称皇帝,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②中央设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③地方推行郡县制。
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②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小篆为通用字体第12课张骞通西域1、汉朝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为——西域。
2、张骞通西域:经过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1、“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欧洲。
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2、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一枚。
3、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生活在约170万年前。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仍保留着一些猿的特点,过着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生活在约18000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里,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已能人工取火,模样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约7000年前,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饲养水牛、猪、狗等家畜,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
5、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约6000年前,最早种植粟,会制作彩陶,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6、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黄帝和炎帝。
炎帝姓姜,教民农耕,被尊为神农氏,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发展成为华夏族的主干,是汉族的祖先。
7、禅让制:尧、舜、禹时期,通过民主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是: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9、禹传位给儿子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10、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是桀,商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是纣,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周幽王。
11、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桀,双方大战于鸣条。
12、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基本稳定下来。
13、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纣王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
14、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西周实行分封制,共有71个封国。
15、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16、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开始于:公元前841年。
17、春秋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8、春秋五霸指:(第一个)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最后称霸的)越王勾践。
19、、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通过葵丘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20、晋国和楚国争霸的著名战役是:城濮之战。
21、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退避三舍”(晋楚争霸)、“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楚庄王称霸)、“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发奋图强,灭掉吴王夫差,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22、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上)——郑显峰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旧石器、采集、渔猎)一、元谋人1、地点:;2、时间:距今约万年;3、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4、意义:我国境内已知的人类。
(两颗牙齿化石)二、北京人1、地点:北京周口店; 2、时间:距今;3、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头像猿,身体像人——猿人); 4、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②保存并使用火;③住山洞三、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时间:距今约年;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和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衣服(骨针)。
产生了爱美之心(装饰品)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新石器、农耕、定居)一、河姆渡遗址地点:余姚河姆渡;时间:年前;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②种植;③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猪纹陶器)④制造小船;⑤住式房子。
(采集、渔猎仍占重要地位)二、半坡遗址地点:;时间:约年前;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③饲养家畜;④制作陶(半坡彩陶鱼纹盆);⑤住式房子。
三、大汶口遗址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时间:约6000—4500年前;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南稻北粟(启示:自然条件决定生产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1、时间地点:远古流域;2、重要部落:、、蚩尤;3、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尊神农。
4、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5、阪泉之战(黄、炎,黄帝胜),涿鹿之战(黄炎联盟、蚩尤,黄炎联盟胜);6、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并不断融合邻近部落,逐渐形成后来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和为始祖。
7、炎帝葬在:省炎陵县,黄帝葬在:省黄陵县二、禅让的传说黄帝以后很久禅让顺序:;禅让制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三、治水的传说:鲧:堵塞,失败;禹:疏导,成功(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4课夏朝和商朝一、夏朝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世纪),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王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七上P2-4)学习要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学习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延伸: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原始农耕文化(文明的曙光)(七上P7)学习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
学习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先民的传说(七上P13)学习要点:炎黄部落联盟;尧、舜、禹的传说。
学习提示: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痕迹。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学习要点:“家天下”;夏、商、周三代更替;西周分封制。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诸侯争霸。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知道西周的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初步理解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2)夏、商、西周三代更替(七上P21、26) (3)西周分封制(七上P27)(5)商鞅变法(七上P45)(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学习要点:秦灭六国;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
独尊儒术;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提示:知道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理解秦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因果关系。
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初步理解西汉强盛与“大一统”的关系。
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的区别。
(1)秦灭六国;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七上P50-52)(5)两汉的科技文化学习要点:造纸术;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古代中医学的成就。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学习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西晋的兴亡;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朝代歌:川教版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名称地点时间身体特征生产生活情况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年~20万年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距今18000年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一单元万年,一般认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170、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 人类。
2万年前,具备了人类40—万70、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距今约,会使的基本体制特征,但仍保留了猿类的特点;使用的是打制得“旧石器” 用天然火。
年前,使用的工具18000、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距今约3 仍然比较粗糙,但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
4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使用磨制的“新石7000、河姆渡遗址距,约住在干栏式木头房子但采集和渔猎在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种植水稻,;器” 里。
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种植粟、麻和蔬菜;他们还6000、半坡遗址,约5能用麻纺织麻布,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刻画符号,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
年前,生活在山东泰安大汶口,种植粟,4500—年前6000、大汶口遗址,约6饲养猪、牛、羊,制作陶器、玉器;晚期墓葬的差异反映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生活在黄河上游的黄帝和炎帝,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
黄7 帝战胜炎帝后,黄、炎结成黄炎联盟,黄帝和炎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
、禅让:部落联盟首领由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制度。
8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二单元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2070、约公元前1 国家的产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
1600、约公元前2年,经过鸣条大战,夏朝灭亡,成汤建立了新的王朝商朝。
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了殷,商都稳定下来,国力日渐强1300约公元前盛,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粟、黍、稻、麦等;手工业有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业等。
年,周武王领导灭亡商朝的战争,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1046、约公元前3 。
分封制周。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大,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实行目的:为巩固政权,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内容:服从周王命令;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随从作战意义:巩固了通知,开发了边远地区;加速了全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强大,周天子势力衰弱,最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要★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1、我国已知最早人类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某某省元谋县发现的,他们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在西南某某店的山洞里,发现了著名的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人的四肢进化快,像人;头部保留着猿类的特征,属于猿人。
他们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称旧石器。
他们靠渔猎、采集维持生活,能够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他们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和用兽皮缝制衣服。
他们已经有了思想,有了爱美之心、有了羞耻感。
2、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有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等。
他们会种植庄稼、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会制作陶器、能建造房屋,还饲养家畜家禽。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种植水稻,制作小船,住木头建造的木房子里。
半坡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生活在某某某某附近,种植粟,用麻纺织麻布,能制造精美的彩陶,住在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圆形房子)里。
3、黄河流域生活着炎帝和黄帝两个著名的部落。
传说炎帝姓姜,人称神农氏(炎帝神农);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黄炎部落是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中华儿女自称“炎黄子孙”或“华夏子孙”,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祖陵。
对炎帝陵和黄帝陵的祭祀能让我们不忘历史(祖先),牢记自己的民族责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某某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办法,历经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险,终于治水成功。
他不畏艰难困苦,以天下为重,开拓创新,讲求方法等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4-8课】4、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约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标志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目录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2)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2)
第3课远古的传说 (3)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
第4课夏朝和商朝 (3)
第5课西周的兴亡 (3)
第6课春秋争霸 (4)
第7课战国争雄 (4)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5)
第9课秦朝的统一 (5)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5)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6)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6)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6)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7)
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7)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 (7)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8)
五、中国古代文化(上) (8)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8)
第18课卓越的工程 (8)
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9)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9)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9)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10)
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 (10)。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历史是中考的重要科目,学好历史有助于总成绩的提高,你是不是需要一份历史复习提纲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已经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氏族生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5.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又哪些进步?北京人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进入氏族时期。
第2课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
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
产生了贫富分化。
大汶口的黑陶、白陶。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
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
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
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
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3课1.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距今约4000多年前。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学过的七年级历史知识如果不通过复习使之牢固的保持在记忆中,就会像猴子掰玉米棒子一样,学一点丢一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
1、秦朝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背景(原因):主观原因: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应用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统治者的个人作用;
客观原因:战乱中的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了民心;春秋以来的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步
伐。
过程:采取连横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东方六国,实现统一。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巩固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自称皇帝,中央置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经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
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逐渐流行起来。
2、秦暴政的不表现: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繁重的役、兵役、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此开始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后来刘邦率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
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在位时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
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目的:解决王国势力);
③经济:统一铸币为五铢钱,盐铁官营(影响:加强了国家队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④军事上:北击匈奴,开发边疆,巩固国防。
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管辖从进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地区;在滇控制区,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子。
5、西域:狭义的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也指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6、张骞通西域
背景:①匈奴贵族残酷地压迫和掠夺西域各族人民;
②匈奴骑兵不时南下,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
第一次:时间:公元前138年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没有达到目的,但了解了西域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19年
目的:联合乌孙,进攻匈奴
结果: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历史作用(意义)①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③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奠定了基础
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从长安出发的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做丝绸之路,它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南方丝绸之路
8、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与朝鲜的交流:汉朝时,中国人从海上或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半岛,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铁器制造技术);近数十年,在平壤附近出土了蜀郡制造的漆器。
与日本的交流:东汉时,57年,日本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与欧洲的交流:东汉时,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但甘英没有到达大秦,只到了波斯湾,了解了沿途及欧洲的一些情况,扩大了国人的视野。
166年,大秦安敦尼王朝派使者来汉,说明东汉时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往来,并且是最早记录。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
2、约公元前1600年,经过鸣条大战,夏朝灭亡,成汤建立了新的王朝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了殷,商都稳定下来,国力日渐强盛,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粟、黍、稻、麦等;手工业有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业等。
3、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领导灭亡商朝的战争,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大,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实行分封制。
目的:为巩固政权,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服从周王命令;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随从作战
意义:巩固了通知,开发了边远地区;加速了全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强大,周天子势力衰弱,最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至此结束。
4、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5、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中原的第一位霸主;晋楚争霸时,城濮之战后楚军战败,晋文公称霸。
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士兵40多万,削弱了东方六国的战斗力)等著名战役,涌现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7、合纵:合纵弱以攻一强,代表人物:苏秦;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代表人物:张仪
8、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背景: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出现了新兴的地主和农民阶级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⑤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互相监督
影响(意义):①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
了根本性变化,为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③秦军战斗力大大提高
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三)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一般认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距今约70万40万年前,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制特征,但仍保留了猿类的特点;使用的是打制得旧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距今约18000年前,使用的工具仍然比较粗糙,但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
4、河姆渡遗址距,约7000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使用磨制的新石器;种植水稻,但采集和渔猎在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住在干栏式木头房子里。
5、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种植粟、麻和蔬菜;他们还能用麻纺织麻布,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刻画符号,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
6、大汶口遗址,约6000年前4500年前,生活在山东泰安大汶口,种植粟,饲养猪、牛、羊,制作陶器、玉器;晚期墓葬的差异反映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7、生活在黄河上游的黄帝和炎帝,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
黄帝战胜炎帝后,黄、炎结成黄炎联盟,黄帝和炎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
8、禅让:部落联盟首领由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制度。
猜你感兴趣:
1.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2.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3.7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4.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5.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