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力 波浪力分为一阶波浪力和二阶波浪漂移力,其中一阶波浪力又分为入射波力、绕射波力、 辐射波力 入射波势: 绕射势 D 定解问题: 辐射势定解问题 采用源汇分布法计算绕射势和辐射势,得 入射波力: 辐射波力: 绕射波力: 流体静力系数 c 只有5项不为0 jk 船舶的回转运动 直线航行的船舶,将舵转至某一舵角,并保持此舵角,船将作曲线运动, 称为回转运动 回转运动的三个阶段 (1)转舵阶段:船舶从开始 执行转舵命令起到实现命令 舵角止的阶段。 (2)过渡阶段:从转舵终止到船舶进 入定常回转的中间阶段 (3)定常阶段:在回转运动中,过渡阶段终 了,船舶运动参数开始稳定,达到新的平衡阶 段 非线性流体动力: 为展弦比, 3)转船流体动力 采用井上模型: a) b) c) d) e) f)
为首尾吃水差 4)横摇流体动力矩 横摇阻尼系数: z H 为横向流体动力 YH 作用点的z向坐标 a为横向力作用点高度系数 z g 为船舶重心距基线的高度 5)垂荡流体动力和纵摇流体动力矩 Cp 为菱形系数 * 为船中宽度吃水比 H0 回转直径: D 2U 0 2U 0 r K r k为舵效系数 L2 d 最小回转直径: D 10 AR 2) 战术直径 DT 船舶首向改变180度时,其重心距初始直线航线的横向距离 4) 正横距 l B 转舵开始点到首向角改变90度时重心横移 的距离 DT (0.9 ~ 1.2) D 3) 进距 l A hR 为舵高; 为滑脱比; 为增速系数 c) R 舵处的有效来流冲角:采用汤室公式 零正压力舵角 舵处几何漂角 (3) a H 为操舵诱导船体横向力与舵力的比值: (4) x R 为舵力作用中心至船中心的纵向距离(舵力作用点的纵向坐标) (5)为操舵诱导船体横向力作用中心到船舶重心距离 xH 0.40 L ~ 0.5L 下标H,P,R,1W,2W分别表示船体力、螺旋浆力、舵力、一阶波浪力和二阶波浪漂移力 船体力、螺旋浆力、舵力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波浪力采用三维面元法计算 船体力 作用在船体上的作用力可分为惯性和粘性两类 惯性类流体动力及力矩是船舶在理想流体中作非定常运动所受到的 水动力,大小与船体运动的加速度成比例,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转舵开始点到首向角改变90度时重心横移的距离 表征船舶的回转性和跟从性。 5) 外冲 lC 重心偏离航线的最大横向距离,通常 l B (0.6 ~ 1.2) D K (0 ~ 0.1) D 固定坐标系中船舶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方程: . m(u . vr wq ) X H X R X P X 1W X 2W m(v ur pw) YH YR YP Y1W Y2W . m( w uq vp) Z H Z P Z1W Z 2W . I xx p K H K R K P K1W K 2W . I yy q ( I xx I zz ) pr M H M P M 1W M 2W . I zz r ( I yy I xx ) pq N H N R N P N1W N 2W 比例常数称为附加质量 只需要求出附加质量系数 Aij 即可求惯性作用力 粘性船体作用力用贵岛模型 粘性流体力及力矩的计算可以理解为水动力导数的计算 (1)纵向流体动力 采用井上模型: a) 面积系数 直航总阻力系数 Ct =摩擦阻力 C f +剩余阻力 Cr b) c) d) (2)横向流体动力 采用井上模型 线性流பைடு நூலகம்动力: 船舶操纵性概述 操纵性指船舶按驾驶者的意图保持或改变运动状态的性能,即船舶能保持或改 变航速、航向和位置的性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航向稳定性:船舶在水平面收到扰动而偏离平衡状态后保持原有航向运动 的性能 2、回转性:船舶应舵作圆弧运动的性能 3、转首性及跟从性:船舶应舵转首及迅速进入新的稳定运动状态的性能 4、停船性能:船舶对惯性停船和倒车停船的响应性能 Cw 为水线面系数 桨力 桨推力减额系数: 推力系数: 进速系数: (汉克歇尔公式估算) 舵力 (1) tR 为舵阻力减额系数 (2) 舵的正压力: a) f 的计算: f a 为舵的法向力系数, 为舵的展弦比 , (芳村模型) (船舶机动时舵处的伴流系数) 2 b)U R (有效来流速度)的计算: v为船舶瞬时速度, FL 水平定常回转运动数学模型 U -X 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