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对一个民族的思考价值。给当代作家以创作的启示,给关注新时代的农民的朋友以启示,给关注社会进程的人们以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引言: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既不像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以经济、政治地位进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划分,也不像巴金、
老舍等作家那样从道德角度将人物分为“善”与“恶”的对峙.若以阶级论进行划分,鲁迅笔下的阿Q、柳妈、“花白胡子”、咸亨酒店那些穿短衣的站着喝酒的人,显然是属于被压迫阶级,就地位与阶级属性来看,这些人与祥林嫂是一样的.鲁迅对他们的态度,固然有哀其不幸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怒其不争.本文拟将结合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人物形象研究,简要地阐述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鲁迅的小说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人物形象,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另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对于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刻画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心灵感触的震动,同时还伴随着几缕幽幽的伤感和几分莫名的怨恨。也正应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下面分别从鲁迅笔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两方面论述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鲁迅一生著作很多,但从小说而言,不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他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鲁迅的小说中,注重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就有十五篇,显示了他对中国近代与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热切关注。而鲁迅自己就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之一,他对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情感等等,有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但是他超越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能够更深刻、更冷静的分析知识分子的形象。也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反映他的思想,体现他的人格,展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第一类:封建祭品型。
《孔乙己》中的同名主人公,可爱又可悲,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还要教孩子们“茴”字的四种写法,迂腐中不失爱心。每次欠了酒钱,后来都会归还的,也有其行为规则。但是,“偷书不算贼”的自辩以及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无可奈何的没落和死亡。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令人感叹。
第二类:苟延残喘、自暴自弃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过资产阶级
教育的影响,他们对封建礼教制度具有反叛精神,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是,他们都比较脆弱,缺少韧性,终于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压碎。吕纬甫和魏连殳作为辛亥革命退潮后的个性主义者,他们“敏捷精悍”、“傲骨嶙峋”,因破除迷信“拔掉神像的胡子”,辩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与人打架,甚至被作为“吃洋教”的“新党”而受人排斥。现在却变得“迂腐”和“孤独”,进而在灰色的生活中沉沦。
第三类:爱情悲剧型
《伤逝》中的一对恋人子君和娟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的饿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争取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是“五四”时期广大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男女主人公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蔑视封建礼教,冲破牢笼,大胆相爱,并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对封建势力的种种迫害和压力进行的抗战是坚决的。但由于缺乏远大目标,他么只能把自己束缚在个人奋斗的小圈子里。因此,一旦自由结合,达到了“婚姻”自由的目的,就沉默于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中,忙于家庭琐事为生计劳碌,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终于在顽固的封建势力严酷打击下,陷入绝境,走想失败,走向爱情的悲剧。
第四类:封建走狗帮凶型
《孔乙己》中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形象,都这种类型的代表,鲁迅先生并没有详细的刻画,只是一笔带过,但对于这些人,都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的。他们代表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封建礼仪。孔乙己偷丁举人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表现了丁举人一类封建统治者对孔乙己这种下层知识分子的野蛮摧残。鲁四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封建礼教的积极维护者,非常迷信,虽然他从未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祥林嫂的工资,但是,他所信奉的和宣扬的理学,却是从灵魂上拷问并处死祥林嫂的杀人不见血的罪恶力量。
(二)、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
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最广大、最普遍的农民的文学形象一直是付之瘸如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却又麻木不仁的的闰土,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人物春秋。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的变迁中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的农民生活史,从他们悲欢离合的际遇中感知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在《祝福》、《故乡》、《阿Q 正传》等作品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农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