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丧葬习俗(1一10)
- 格式:doc
- 大小:22.47 KB
- 文档页数:18
★★东北的丧葬习俗(1一10)
东北的丧葬习俗(一)
复制;百灵
丧葬习俗主要延续旧时的方法,有停灵,戴孝,入殓,出殡,下葬,圆坟,头七。五七,百日,周年等。下面就丧葬仪式具体谈一下。一、停灵仪式
停灵就是将去世亲人停放在堂屋正中央(头朝南)首先亲人在咽气前,子女要为死者穿上寿衣,在北方
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用带子系紧,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
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子,帽顶上缝
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男性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女性要穿蓝色的布鞋,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
初终,首先为死者放入压口钱(最好能在临终之前)两手
放入打狗干粮,(饼七个用麻线穿上,左手放打狗干粮,右
手拿打狗鞭子,过饿狗山用)。两脚穿上装老鞋,用线绳拌好。整理完后,放上蒙脸手巾(黑色的布),然后用黄布或
白布从头到脚盖好。
确定死后,长子要指明路,具体做法是:长子手持扁担。扁担一头吊一串纸钱,站在凳子上,指着西南方向连喊三声:爸爸或妈妈,走西南大路光明大道,三条大道,走中间那条。
在灵铺前,应放倒头饭,(两碗饭扣到一起,上插三个小高粱杆上头缠棉花球)祭品,香烛,点燃油灯,在丧盆内先烧三斤十两纸钱,纸灰要特殊包好,入殓时放入馆内。
如是信佛的,二十四小时不能动,供素食,有佛家弟子,诵经(金刚经,弥陀经,脚尾经等,十二小时)。
东北的丧葬习俗(二)
一、戴孝
停灵之后,首先孝男孝女们由上了年纪的老人(懂得撤孝布的老年人)撤孝。不论满族还是汉族,无论披麻还是带孝,必须要按以下的规矩去戴孝,绝不可乱带。
亡人是男的,戴孝应左短右长,亡人是女的,戴孝应右短左长。扎腰的,亡人是男,孝男孝女不分男女都要扎腰左边。亡人是女,都要扎腰右边,也就是短的不在了,戴孝是晚辈的孝意,平辈不用戴孝,父母走一个长短要差八寸,父母都走了孝布要差八分,决不可带齐孝,那样是犯重
丧,除非两个老人一齐死的,(死在一天了或一齐出殡这样可以戴齐孝),切忌、切忌。
戴孝过去有很多讲究。现在没那么多讲究了。只要能戴孝就行了。但是家族也应穿着素装,儿女们要带重孝,必须戴在头上的,孙子辈的在孝布上带一小块红布,重孙子辈的在孝布上带一小块蓝布条,以视区别,其他族人男的系在臂上男左臂,女的戴在头上。
二、灵幡
灵幡又称引魂幡,招魂幡,为亡人引路去西方极乐世界。下面介绍一下灵幡的制作方法,
(一)、怎样从灵幡上区分故人年岁大小?
凡不超过60岁故字前加世字。60---70岁在故字前耆字,70----80在故字前写耄字,80----90岁在故字前写期颐二字。如某人父是48岁故去的其灵幡上应写“世故”先考----内行人一看便知是60岁以前去世的。
(二)、怎样从灵幡上区分出所故之人是男是女?
1、在灵幡中间和两边的飘带最下边来区分。
要求是:男剪箭头,女剪凹。男的在最下边剪五个箭头;女的在最下边剪出五个豁口。
2、灵幡中间飘带的中间,要“男剪圆形、女剪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男剪13个圆形,女剪14个方形。男单女双。
比如故父名叫王占和,终年58岁,可写成:“世故显考王公讳占和之引魂幡”。幡字必须落到生字上。
3、怎样写灵幡?
灵幡两边飘带所写的字,最后一个字必须占上生字。比如下边这个灵幡的飘带:
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玉女送西方驾鹤
西游。
上一联“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是九个字,从金字
起“生旺墓绝”念到最后那个字使占上“生”。用此法差下联,最后占生字。
灵幡中间的飘带所写最后一个字,要求男占生女占旺。如果姓名是两字,就在“引魂幡”三字中间加个宝字,“既引魂保幡”女占旺妨此。
新葬,用白纸,既生葬。起坟既熟葬,用红纸。
灵幡要由长子开始往下轮着打。东北的丧葬习俗(三)
一、挂孝
在东北一带地区,丧家在大门悬挂烧纸制作的岁头纸,是用纸条做成的,如果夫妻死一个在纸条上剪一个豁牙,如果夫妻都没了,纸条上要剪两个豁口。用麻绳每三张一个扣,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地,最上一条,最下一条,当中都是三张夹在一个扣里最后不够三张,余二或余一都夹一个扣里,最
上一张代表天,最下一张代表地,这就是“倒头纸”也叫“过头纸”。并且用亡人的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这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是女性则悬挂在门的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亡人的寿数、是男是女。
也可以在大门外张贴讣白在白纸上写明死者生
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卒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
二、报丧
亡人咽气以后,丧家要给不知道的亲戚朋友报信,报信人要来去急速,亲属接到报信后,立即换素衣奔丧,进门宜跪下、扣头、大哭,这叫哭头路,丧家的儿孙跪迎,扣头还礼,这时不讲辈份,有时丧家找支客人带家人到左右邻居家找劳忙的,家人不能戴孝去,进人家门,要扣头,然后说明情况。
三、报庙
报庙也叫送浆水,丧家在出灵前,每次吃饭前,都要送一遍浆氺饭,一个烧氺的壶,里面放三勺氺,放一点米饭或干粮都可以,灯一个,找一个年岁大一点的,给拎壶提灯在前边带路,后面跟着戴孝的人,按辈分大小排列,辈份大的在前,辈份小的在后边,每人手拿一根香,一手拿三张纸,乐队在后边跟着,去庙上,如没有庙用三块砖立个庙(在村外,东北和西南方向上),来到庙前,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将浆氺饭倒在庙前,将灯放在庙上,把个人手里的纸放
庙前,将香都扔里点火烧,烧完拎壶将灯再拿回,以便下次再用。
报庙时,亡人女儿去时,要哭道。乐队奏乐,回来就不用了。
四、每天晚上,一切完事,要烧关门纸,以是一天的结束。东北的丧葬习俗(四)
一、守灵
在大殓和出殡之前,丧家亲属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的停灵左右,看守着长明灯,不让熄灭,上香,使香火不断,为接续香烟之意,在灵前烧纸,以祭奠哀思,同时要严禁猫狗之类的动物靠近,避免亡人借气。
大殓之后需要在家停棺,一般要停七天,现在多数是第三天出殡,(从死后那天算起)。大殓后至出殡期间,家人要守护或睡卧在棺旁、草垫上,以表孝意。叫做“守灵”。其亲友可在室内搞些活动,叫“坐夜”。通常情况下,凡停灵在家的,都要搭灵棚,要在寿材头摆放祭品,如倒头饭、长明灯、遗像、摆花圈、供品(馒头、水果等)香炉碗。
二、灵堂
在农村办葬事,都要搭建灵棚,也叫灵堂。灵堂的布置要根据条件而定,一般情况是首先要大帐篷,设灯光,乐台在左边,(放上桌椅以备乐队放音响之用。祭品、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