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 格式:docx
- 大小:19.51 KB
- 文档页数:5
江苏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朱 波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但当前一些高校在同企业进行合作、产教融合中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和企业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因而研究高校与企业之间产教融和、校企合作很有必要,需要提出一定的对策来促进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深化产教融合,然后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发展。
引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提高人才的质量,使人才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的,在旅游管理专业中,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具有很多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于旅游管理的需求,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可为当今社会中人才与社会不适应现象提供一定的建议,这也是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满足企业需求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深化产教融合的概述产教融合是高校办学模式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一定的合作来促进高校的发展,并且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产教融合中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其内涵也是不可忽视的,产教所代表的意义是产业和教育,而融合所代表的意义是高校产业和教育不再是单独发展,而是形成合作的模式,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才和科技的发展,深化的目的是创新高校自身的产业和教育,通过一定的形式而过渡到相关政府,实行双向性的产业模式。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当前,国家下发了一些文件对高校产业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一定的规定,但这些是新政策,同时还是宏观的政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也未进行明确规定。
另外,各级政府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未进行配套的政策来实行,对于校企双方的主体、具体应负的责任、义务也没有进行明确规定。
此外,校企合作中的双方也没有合理的资金作为支撑,同时政府的相关政策中也没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实际操作经验的优势,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合作协议。
二、合作双方1. 合作学校:[学校名称]2. 合作企业:[企业名称]三、合作内容1. 教育资源共享(1)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
(2)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
2. 实践教学合作(1)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与旅游业相关的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
(2)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参观、实习实训、项目研发等。
3. 人才培养合作(1)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人才需求和技术标准。
(2)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4. 学术交流与合作(1)学校与企业共同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双方学术交流。
(2)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5. 就业指导与合作(1)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包括职业规划、面试技巧等。
(2)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信息,协助企业招聘优秀毕业生。
本协议有效期为[合作期限],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五、权利与义务1. 学校权利与义务(1)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师资和教学资源。
(2)协助企业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
(3)对合作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2. 企业权利与义务(1)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确保学生实习实训安全。
(2)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和市场需求信息。
(3)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六、违约责任1.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履行协议或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因不可抗力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尽量减少损失。
七、争议解决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合作学校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为了加强与企业紧密联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旅游航空系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在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将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改革,充实内涵,实现学院“校企合作、实现多赢”的目标,特制订如下校企合作办学工作方案: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我院的办学理念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旅游行业,围绕旅游,瞄准服务类大企业,紧跟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培养适用型高技能人才。
具体讲就是:面向各旅游社、景区景点及旅游酒店,拓展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以行业和大企业为依托,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同沈阳市海外国际旅行社、辽宁中国国际旅行社等大型知名旅游企业的全面合作;同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等著名景区景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争取企业资金,设备和师资的投入,建立较强大的校内实训基地,把学院办成大企(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拓展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
三、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1.校企合作,营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富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教学水平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
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建设。
围绕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教学软件开发、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内容,校企人员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和分工。
深化“三位互融联动”模式共育山西地方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十余年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三位互融联动”校企合作模式,联动学校、行业、企业三方,把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知识学习技能实训以及行业企业需求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深入开展了校企合作,建立了互动机制,培养了山西地方旅游人才,体现了三位一体、互融联动的特色,走出了校行企联动、学用结合的校企发展道路。
一、导语根据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形成了山西省地方旅游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校企联动人才培养的模式。
以行校企三位一体、联动培养为核心,紧跟山西旅游发展前沿,全面提升旅游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三位互融联动”教育模式。
“三位联动互融”模式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企业、行业三方有机联动结合,贯穿于校企“合作办学、合作服务、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
通过实施课岗融合,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了人才培养,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以服务于山西旅游为指向,是一种三方互融、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体现了三位一体、互融联动的特色。
二、具体的做法与过程(一)“三位互融联动”模式目标指向——服务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山西旅游、挖掘地方文化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景区景点高素质服务人员的培养及旅游企业各个岗位,更需要学院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这也对学院服务地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分析山西旅游状况和旅游人才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内涵建设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以“养成-体验-拓展阶梯递进式“383”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课岗融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山西旅游人才的培养培训中。
先后为山西旅游输送了毕业生1500多名,为山西省市旅游行业企业培训旅游人才1万5千余名,注重了在校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的平均一次签约率为88%以上,实现了校行企的三方共赢。
目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2)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3)(一)校企合作实施原则 (3)(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3)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机制 (4)(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4)(二)校企工学结合建设 (5)1. 校企合作模式 (5)(三)考核评价体系 (6)1.校企共育人才 (6)2.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 (6)3.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标准 (6)(四)社会服务功能建设 (7)三、校企合作总结 (7)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2012年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才工作组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开始实现了“技术工人也是人才”这一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要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不对接问题。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切实落实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环境,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目的: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实质:创建并形成中职特色的必然选择。
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必经之路。
◆机制:共建共享、互惠互利、校企融合、共同发展、岗位导向、工学交替、学做一体、模式创新。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形式和特点校企合作是以校企双方的利益为导向,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实践机会,促进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之间的融合。
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包括企业赞助、实习、定向培养等。
其中企业赞助旨在通过企业对学校的资金支持来推动教育发展和相关研究,开展企业实践活动;实习则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走入企业实践岗位,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定向培养则是根据企业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校企合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实践性”。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锤炼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实践效果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校企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基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而且对企业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实践性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其二,能够与企业相结合,建立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供应;其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实践经验,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三、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优势和发展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实施对于旅游管理学科的发展、学生就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皆有显著的优势。
制定和实施旅游管理校企合作计划,应将其优势和发展纳入考虑。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创造了更为丰富和实际的教学平台,使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其二、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培训机会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其三、帮助企业降低了招聘成本,同时也便于企业着手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浅议旅游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意义和模式【摘要】旅游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意义重大。
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合作等。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教育实践中,校企合作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升其综合素质。
学校企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实现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校企合作在旅游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发展趋势也将更加紧密,为学生就业和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义、模式、案例分析、教育实践、学生就业、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相比,旅游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职场。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更好地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专业人才,减少岗位空缺和人才招聘成本。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学生、学校和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2.2 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目的是为了促进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提升。
在旅游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实习实训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目前,我国高职旅游教化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设置的高职旅游院校,另一种是各类高职院校下设的旅游管理专业。
但无论哪种教化形式,为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须要加强实践教学,不仅仅满意于验证理论教学的成果,更注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培育和实践、创新实力的提高,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供应坚实的基础。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现状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旅游企业的支持,目前,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都纷纷与企业联合,实行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现在大多高职学校的旅游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
校内实训在详细操作的时候主要又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在教室内,老师通过分析一些从网络上、教学资料上搜集的案例,以案例分析和互动探讨的教学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力的培育,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驾驭所学理论学问。
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简单造成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学问理解了也驾驭了,但是不会详细的实操应用,或是从案例中了解的实操技能过于陈旧,无法满意实际工作的须要。
另一种校内实训开展方式主要是,由老师领着学生或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的在校内的实训场所里进行实训。
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对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详细实操实力效果较好,但大多学校受资金和实训场馆的限制,校内实训场所普遍规模较小,而且大多都缺乏详细真实的实训场景和器材,比如没有可供应服务的真实的旅游者、相关合作单位及办公所需的各种器材等,再加上大多老师实践阅历缺乏,仅仅是依照课本内容知道学生实训,这就简单造成实训效果不志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虽然知道详细工作的操作程序,但是操作不娴熟或是错误百出。
校外实习主要就是学校负责联系旅游企业,支配学生进入企业定岗实习,企业和学校分别支配各自的职工作为学生的校外和校内指导老师。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本文结合目前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关键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很强的操作技能。
要做到这一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
(一)实施校企合作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更是要达40%,这也是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中的指标要求。
但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设备有限、资金缺乏、师资薄弱、实习环境不够逼真等问题。
校企合作由于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故而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旅游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设备、师资或其他条件,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的全方位预演,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其次,校企合作还能促进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指导学生校外实习,不仅能促使教师深入了解旅游企业,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调整内容,知道“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最后,在校企合作中,将企业专家请进学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日常教学,开办讲座等,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让“校企合作”之花在旅游专业绽放摘要:校企合作是促进中职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校企合作可以为职业学校注入生机与活力,是职业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摆脱招生困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专业内涵建设职业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绝不是只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进行大量的岗位实践。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实践性与技能型比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显得特别重要。
中职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行业人才,就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一、校企合作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1.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经验匮乏。
针对此,我系结合专业特点,在与旅游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到旅游企业参观、学习、兼职,及时了解目前旅游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他们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涌现出了一批如邱丹丹、李文国等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大大提高了我系教师队伍的实力。
2.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化的职业经验要求职业学校打破传统的决策方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吸收国内知名的旅游企业或旅游协会参与,聘请知名人士进行指导。
我系聘请了盱眙县旅游局前局长陈琳作为教学顾问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专业就业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断研究,还结合我系实际情况,一起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岗位、技能要求等进行深入的论证,并作出相关的决策,从而大大改进教学模式落后与办学理念滞后的状况。
3.促进学生实习就业。
校企合作能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术,提高能力。
学校每年一次的导游员大赛,邀请本地多家知名旅行社的参与,由旅行社的经理们担任评委,有的旅行社会借机挑选所需人才。
旅游企业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通过比赛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的构建一、绪论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也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也逐渐成为了热门专业之一。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需求,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各地高校开始探索“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以促进专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的构建。
二、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的概念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是指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共同建设培养实践性强、市场适应性高的专业人才的一种合作关系。
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支持上发挥作用,高校在专业教育和教学科研上发挥作用,企业在实践环境和用人需求上发挥作用,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体验上发挥作用。
这样的合作模式,使得专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三、政府在政策支持上的作用政府在政策支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政府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设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培养更适应市场的专业人才。
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高校专业教育与实践环境之间的对接。
四、高校在专业教育和教学科研上的作用高校作为专业教育的主体,应该在专业教育和教学科研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更多的实践性课程,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高校也可以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高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教学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实现专业教育与实践环境的深度融合。
七、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的优势政校企学深度合作模式有着许多的优势。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院校的关注。
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并且也探索出了很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
本文通过多年的探索提出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阶段、校内理论学习阶段、校外实践教学实习三个阶段校企双方各自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共同携手培养学生,最终实现旅游企业需求与学校供给之间的零对接。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目前旅游人才市场的现状是两多两难:一是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多,如四川省开设旅游管理本科的学校有28所,开设旅游管理专科的学校有55所1。
二是每年毕业的学生多,就按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毕业生60人计算,四川28所本科学生和55所高专高专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有5000人左右,应该满足四川旅游企业的需求了。
但是同时存在两难问题:一是旅游企业招人难,旅游企业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但学生不愿进旅游企业工作。
二是旅游企业留人难,学生即使进了旅游企业,大部分也在两年内迅速地流失掉。
这两多两难的情况说明了旅游产业缺乏吸引力,毕业生的状况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是其很主要的原因。
本文将对如何开展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提出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为解决两多两难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一、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内涵“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就是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阶段、校内理论教学阶段、校外实践教学三个阶段,学校分别与多家旅游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然后按照协议共同实施教学环节,共同培养旅游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最终实现学校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零对接”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案阶段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一)校企共同调研旅游人才需求状况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学校应该和企业一起搞好市场调研。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为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
二、总体规划1.合作方选择选择与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作为合作方,确保合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2.合作内容确定(1)共同制定课程设置。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符合行业要求。
(2)合作开设实践基地。
与合作企业合作开设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科研项目。
与合作企业合作开展旅游管理相关的科研项目,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并助推旅游行业的发展。
(4)推进校企合作项目。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现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促进学院的整体发展。
3.资源投入(1)学校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用于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搭建。
(2)学校投入人力资源,组建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协调。
(3)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和导师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
三、实施方案1.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机构学校应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合作项目的日常管理、协调与推进。
该机构应设立一个专职负责人,负责项目招商、项目推动、项目评估等工作。
2.建立优秀企业导师制度学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派遣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企业导师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定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校与企业进行定期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企业、实地考察、实习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4.积极推动科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共同解决旅游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5.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提供给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实践基地中能够真实地接触和运用旅游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一、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岗位对接,与哈尔滨铁道国际旅行社、太阳岛风景区、亚布力风景区等旅游企业共同合作,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岗位(群)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整理,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
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设置、商讨实习实训内容、研制教学软件、制订职业岗位考核评价标准,使教学及课程设置更贴近工作岗位的需求。
与企业共同完善旅游管理学生实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10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二、加强教学实训,推进产学合作对接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不断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室及基地建设,完成以旅游观光区为主体的黑龙江省商贸旅游基地建设的后续完善开发,并启动部分建设。
形成黑龙江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育、培训、交流窗口。
依托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导游模拟数字化实训室、校外旅游实训基地、校外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产学研结合,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专业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
并根据行业营销的淡旺季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训时间,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主线,结合旅游行业的淡旺季,增设实训学期。
在实训课程的设计上,全面开展课内实训、实训周(学期)、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的实训,实施现场教学、角色体验,校内情境模拟实践、案例教学、顶岗实战等教学,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的实训进行专业指导,参与实训课程及线路的设计与开发,建立校企合一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实现产学有效对接。
三、建立旅游企业、旅游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确立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学生职业人意识。
把企业职业岗位考核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学习成绩考评办法、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按职业考核的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学习的情况,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从而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实现“三个零距离”。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意义重大,它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为企业提供有用、实用劳动力的渠道,有利于解决学校和企业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减轻学生就业压力,促进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但是校企合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1.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l.i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现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通过顶岗实习和订单班形式进行合作,但对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学校会定期与企业联系,主要表现为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就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很少有院校主管教学的教师与企业进行定期交流,探讨人才培养的问题,甚至个别院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将实习情况及时总结反馈到教学和管理中,安排学生实习实为旅游企业提供的是一定时间的廉价劳动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以至于多年来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几乎没有大的调整,无法根据企业需求、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在授课环芾,教师自然不能按照企业需求进行授课。
另一方
面是校企合作主要在学生中进行,高职院校教师很少进人企业进行深人系统地学习,导致“双师型“教师缺乏,企业的技能型人才也鲜有进人高校课堂进行教学。
总之校企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
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参与,但现在很多企业在学校多次请求之后才同意参与,主荽是因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后流动率较髙,企业参与培养学生后,不能保证学生长期为本单位所有,所以他们不愿过多的投人人力、财力、物力,一些企业甚至为接受廉价劳动力而被动与学校鉴定校企合作的协议。
同时学院却非常积极,主要原因为: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院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中保持技能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就业难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与企业保持沟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学生在校企合作中也难以积极、主动参与。
如何让学校、企业和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共赢,是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
1.3合作机制不完善
虽然教育部提出高职教育应该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但是校企合作中缺乏宏观政策的支持和保障,缺乏政府的督导、协调,使得校企之间合作关系很脆弱,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影响校企合作的有效
运行。
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虽然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办公室等合作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有名无实,没有发挥作用。
校企合作形式松散,合作质量难以保证。
浙江宁波出台了保护与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及实施细则,在高职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很多政府、院校、企业也认识到,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机制、管理方式、价值取向,要在两大系统中找到共同的利益空间,发挥1+1>2的效果,需要政府介人来促进、协调他们之间的合作。
2.推进校企合作的对策措施
尽管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髙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克服困难,找到适合的校企合作途径。
2.1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顺利合作,首先双方要呼吁政府建立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和保障,而要实现共赢就要在运作过程中找到校企双方的共同兴趣点和利益点。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是要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要在合作过程中让企业得到利益。
从学校角度来看,要培养企业
所需的人才,保证这些人才的就业和发展。
以校企合作的导游订单班为例,在成立订单班之前要广泛宣传,学生自愿报名,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并且规定学生在完成订单班课程学习后,至少要在该企业就业一定年限。
学校在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要向学校预先支付一定的培养经费,学校和企业协商制定培养计划,学校安排师资进行培养,如果企业撤出,预先支付的培养经费不予退还,如果学生在订单班学习之后不到此企业就业,要赔付一定额度的培养经费,这样三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2.2培养过程中体现企业要求
校企合作不是签订合作协议就实现了合作,重要的是培养的人才能否符合企业要求。
这就要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或者校企合作办公室的作用,这些组织要邀请校企合作的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分析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列出职业岗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参与院校的课程设置,为了保证培养效果,可以聘请企业人士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
其次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升技能,不能仅仅依靠积累的点滴实践经验,而是要走出去向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将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带到课堂中,同时可以在课程中引进企业人员进行一定比例的授课,比如《导游实务》这门课,可以选择课程的30%且实践性强的章节交予企业人士授课,这样企业也能在授课中关注学生表现,
利于选拔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
2.3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校企共同培养的对象,如果在合作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主动参与度,将会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
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尝试工学结合,这是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合适的合作方式D旅游的季节性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在旺季到来之前到学校进行招聘,学校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旺季实习、实践。
有导游证的学生利用旺季的周末和寒、暑假到旅行社去带团,没有导游证的同学可以到景区或旅游企业进行其他实践活动,这不仅缓解旅游企业的旺季人才短缺问题,学生还可以增加实践机会,获得一定的报酬。
这种校企合作方式的实施也需要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可成立工学服务部,对接企业和学生,为双方提供便利。
闫娟王红兰(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