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帕金森病的外科诊治进展_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精准治疗——DBS靶点的精确性

帕金森病的外科诊治进展_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精准治疗——DBS靶点的精确性

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03-02T14:57:00.7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0期作者:邓仁智秦坤明唐纯海廖声潮吴京展[导读] 以至于学习积极性不佳、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发挥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在校高等教育结束后,步入独立临床工作的一个关键、必经的环节,对每一个医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如何让每一位学员更快、更优质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位带教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结合我做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期间对住院医师的管理经验分享一些自身体会。 关键词: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学生迈入临床一线诊疗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临床毕业生接受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培训,使得住院医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地、规范地从事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独立胜任临床一线诊疗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呈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是培养人民满意好医生的必然选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所有住院医师必须完成二级学科轮转,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神经外科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节点必不可少,但由于其学科自身专业性强、理解记忆困难等特点,部分学员存在逃避心理,以至于学习积极性不佳、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发挥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总住院医师的特点总住院医师制度是医院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总住院医师因其在科室岗位的特殊性,一般要求24h住在医院。总住院医师需要负责全科室医疗、行政管理、科室间协调,同时承担教学等多种工作任务,因此,总住院医师也是医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总住院医师因为其工作岗位的性质,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科室运行情况,对科室病种、手术安排等熟记于心,这也方便指导规培学员有目的地学习及培训管理。总住院医师24小时坚守病房,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更直接地了解住院医师各方面的能力。当住院医师在值班时遇到棘手问题,总住院医师能够最及时地出现并给予指导。 二、规培学员特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大多刚从医学院校毕业,没有临床工作经验,存有探索欲望,但又恐惧面临不知所措的病情变化。然而,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特点,临床医生必须从大量临床实践中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临床工作能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完成医学教育的毕业生接受系统训练、使所学知识与技能向某一学科方向逐渐深化的过程。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应当围绕核心能力,强调三基训练,加强临床实践,注重医德培养,使住院医师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他们从潜在的医学人才发展成为优秀的临床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神经外科的特点首先,神经外科学是以研究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病救治的一门学科,概念较为抽象,功能定位较为复杂,使得规范化学员对其深刻的理解及记忆存在较大难度。其次,跟其他科室相比,神经外科是一个危重患者较多的科室,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且大多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癫痫发作等异常精神症状,病情观察困难,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能导致患者脑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风险。然后,神经外科工作需较强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能力、较强的应变处置能力,要对疾病现有的及潜在的风险有充分的预见及判断能力,才能保障日常医疗安全。也是因为神经外科的这些特点,导致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一谈到在神经外科独立值班犹如“谈虎色变”,内心表示拒绝。 四、总住院医师在规培中的作用 1.总住院医师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及时了解住院医师内心感受,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注重对每一个住院医师培训的独特性、针对性,帮助其顺利完成本专科学习。 2.总住院医师要组织住院医师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其夯实专科临床基础知识、技能,讲授影像学等临床最实用的知识点。定期组织阅片比赛、病例汇报比赛等活动,以此达到增加兴趣、促进学习、提高临床能力的目的。 3.总住院医师因24小时在岗,掌握科室各种典型病例,可以对照讲解知识,传授个人心得,让其更容易、深刻地掌握每种疾病的典型特征及治疗方案。让住院医师积极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锤炼临床思维,让其在实践中成长,职业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然后,让其对每一次经历都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完善提升自我。 4.总住院医师要积极地引导住院医师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查阅最新医疗前沿知识,拓展其的思路,启发其临床科研思维。结合各种教学模具帮助住院医师理解抽象概念、难点知识,让其摒弃逃避学习心理,能够愉悦地融入临床一线工作。在工作中要重视住院医师临床思维与实际操作培训,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 5.总住院医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培养住院医师医德医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关乎患者就医的切身感受,能增强住院医师为病人服务的责任感;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关乎医生的职业素养,甚至影响着整个医疗行业的风气。所以,医德医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不可或缺,并且至关重要。 6.总住院医师是住院医师临床工作的直接督导者,掌握住院医师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住院医师。定期对住院医师进行全面评估,给出合理的评价,促进住院医师不断改进、完善自我,为今后独立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国家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到规培医院下到每个带教老师都要认识到其重要意义:首先,医院接受住院医师可以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窘况,可以提升教学医院学习氛围。其次,营造良好的教学医院学术氛围,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然后,规培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目的,最终实现共赢。总之,如何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确保规范化培训的顺利开展,为医院培养合格的住院医师,是每一个规培医院、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应该不断思考、实践和探索的问题。参考文献

全国神经外科排名及前十介绍

全国功能神经外科排名及前十介绍 功能神经外科的定义: 神经外科从治疗的疾病谱上主要划分为颅内占位病变(如脑肿瘤等)、颅脑外伤、颅内血管病和功能性脑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精神疾病、疼痛、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癫痫、脑瘫等)。采用手术的方法修正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医学分支称为功能神经外科,早期亦称生理神经外科学,或应用神经生理学。立体定向技术是其常用治疗技术手段,手术针对特定的神经根、神经环路或神经元群(脑核团),旨在改变其病理生理过程,重建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的治疗范畴: 立体定向手术: 1、运动障碍性疾病 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手足徐动症)、舞蹈病、抽动秽语综合征等。 2、精神外科 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症、精神分裂症等。 3、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戒毒、戒酒)。 4、植物人唤醒 5、疼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神经源性高血压、痉挛性斜颈。 脊髓手术: 脑瘫 顽固性腰背痛、癌痛、灼性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痛、顽固性心绞痛、幻肢痛、残肢痛。 癫痫外科手术 干细胞移植术 排名标准: 1、开展技术项目:

能够开展以上所列全部项目的记100分,缺项依次递减3分,有优势项的加5分,能开展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的加10分(可以开展DBS手术中心加“*”)。 2、科室级别: 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所)记100分,国家级中心记90分,省部级研究所记80分,省部级中心记70,市级中心记60。医院级研究所或中心的记40分。非研究所或中心的记0分。 3、临床规模: 床位数≥250张床的计100分;≥200张床的计80分;≥150张床的计70分;≥100张床的计60分;≥50张床的计50分;≥20张床的计40分;<20张床的计30分。 4、人才梯队: (注:本项高级职称数量,成员中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数量,研究生数量各以100分计,然后取其均值。学术任职有下列国家高级任职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在此任职的基础上额外加分。) 教授及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15名的计100分;≥12名的计90分;≥9名的计80分;≥6名的计70分;≥3名的计60分;<3名的计50分;无教授及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计0分。 成员中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15人的计100分;≥12人的计80分;≥9人的计60分;≥6人的计40分;≥2人的计20分;<2人的计10分;无博士以上职称的计0分。 研究生数量≥15人的计100分;≥12个的计90分;≥9个的计80分;≥6个的计70分;≥3个的计60分;≥1个的计40分;无研究生的计0分。 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另加20分。 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再另加20分。 5、科研实力: (注:本项实验室面积,实验室价值,科研课题各以100分计,然后取其均值。)

住院医师神经外科出科考试试题

神经外科住院医规培出科考试试卷 姓名:基地:时间: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在内耳门处,和面听神经关系密切的血管是 A. 小脑后下动脉 B. 小脑前下动脉 C. 小脑上动脉 D. 大脑后动脉 E. 后交通动脉 2.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是 A. 老年性痴呆 B. 神经系统变性病 C. 闭塞性脑血管病 D. 颅内占位性病变 E. 脑先天性疾病 3. 脑水肿与急性脑膨出的区别是 A. 无本质区别 B. 分别为细胞性和渗透压性脑水肿 C. 分别为细胞性和脑积水性脑水肿 D. 分别为血管源性和渗透压性脑水肿 E. 急性脑膨出系脑血流灌注一时性增多 4. 最易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病变部位是 A. 额叶 B. 颞叶 C. 第四脑室 D. 鞍区 E. 桥小脑角 5. 脑水肿常见于 A. 脑性瘫痪 B. 颅脑损伤 C. 颅底陷入症 D. 脑白质营养不良 E. 颅内动脉瘤 6. 已出现血压高、脉搏和呼吸减慢的重度急性颅内血肿的病人,当开颅手术时,过快的释放颅内血肿,将导致 A. 呼吸骤停 B. 心跳骤停 C. 血压升高 D. 生命体征无变化 E. 血压骤降 7. 下列不符合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的是 A. 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不安

B. 呼吸骤停、瞳孔无变化 C. 病侧瞳孔先缩小,继之散大 D. 散大瞳孔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 E. 进行性意识障碍 8. 下列与原发性脑干损伤关系最密切的是 A. 脑震荡 B. 脑内出血 C. 脑室出血 D. 硬膜外血肿 E. 弥漫性轴索损伤 9. 患者男性,40 岁,肢端肥大症,经蝶垂体瘤切除后3 个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MRI 复查肿瘤残留甚少,但血中GH值12ng/ml ,此时应采取 A. 经蝶再次手术 B. 开颅再次手术 C. 放射治疗 D. 药物治疗 E. 继续观察 10. 对脑震荡的处置不正确的是 A. 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 B. 头痛剧烈者可用吗啡类药物 C. 失眠患者可用安定、利眠宁等药物 D. 消除病人的畏惧心理 E. 需卧床休息数日 11. 下列哪项检查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无意义 A. 脑电图 B. 脑血管造影 C. 脑干诱发电位 D. 腰椎穿刺 E. 气脑造影 12. 颅骨骨折形成的过程是 A. 颅骨内板断裂→内弯变形→外板断裂 B. 颅骨外板断裂→内弯变形→内板断裂 C. 颅骨内弯变形→内板断裂→外板断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D. 颅骨内弯变形→内板、外板同时断裂 E. 颅骨内外板同时断裂→颅骨内弯变形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 头低位 B. 使用强力脱水剂 C. 卧向患侧 D. 多饮水 E. 补充低渗液体 14. 硬膜外血肿的好发部位是 A. 额顶部 B. 枕顶部

帕金森病诊疗常规精选版

帕金森病诊疗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帕金森病诊疗常规 【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黑质部分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 【临床变现】 流行病学世界各国帕金森病的患病变动在10~405/10万人口之间,平均大约为103/10万人口。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1%患有此病。男女患病比例接近1:1或者男性略多于女性。 起病帕金森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大约55~60岁。最常见得首发症状是一侧上肢的静止性震颤(60%~70%),其次可为表现为一侧上肢的笨拙,步行困难,动作迟缓等。部分患者也可以非特异性针状起病,如疲乏,抑郁,肩背痛等。 主要症状和体征 震颤典型帕金森病的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开始于一侧上肢,初为间断性,安静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是减轻或消失,在紧张是震颤加重,入睡后消失。大约几个月到数年后震颤累及对侧或下,也可累及舌、唇及下颌。震颤频率大约4~6Hz,典型的为搓丸样,也可为摆动样。也可以变现为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肌强直指椎体外系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升高,可以是齿轮样,也可以是铅管样,累及四肢、躯干,颈部以及面部,肩带肌和骨盆带肌肉受累更显着。由于这些肌肉的强者,常出现特殊的姿态,头部前倾,躯干府屈,上肢肘关节曲屈,前臂内收,腕关节伸直(路标现象),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猿手)。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略弯曲。 运动迟缓由于随意运动的减少以及运动幅度的减少,导致启动困难和动作缓慢,加上肌张力增高,可以引起一系列运动障碍,最初表现为精细活动困难如扣纽、系鞋带、使用家用工具如螺丝刀、写字(小写症)等困难,以及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由于面肌活动减少可出现瞬目减少,面具脸;由于口咽部肌肉运动迟缓可以出现语言缓慢,语言低沉、单调,流涎,吞咽困难,呛咳等。步态障碍是PD最突出的表现,最初表现为下肢拖曳、蹭地、上肢摆动减少,随病情进展出现步幅变小、步幅变慢,启动困难,但启动后以极小的步幅向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为“慌张步态”。随病情进展,PD患者由于起床、翻身、行走,进食等活动困难而显着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导致疾病。平衡障碍指患者站立或行走时不能维持身体平衡,或者在突然发生姿态改变时不能做出反应(姿势反射障碍)。检查时令患者睁眼直立,两腿略分开,做好准备,检查者用双手突然向后拉患者双肩,正常人能马上回复直立位,有平衡障碍的帕金森患病者出现明显的后倾,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不扶可能摔倒或站立时不能维持平衡。一般出现在病程中后期,是帕金森病晚期患者跌倒及限制于轮椅或卧床的主要原因。 其他症状及体征 在帕金森病病程的不用阶段还可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和体征,包括自主神经症状(顽固性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障碍,脂溢性皮炎,体位性低血压),认知、情感和行为症状(抑郁、幻觉妄想、谵妄、认知障碍或痴呆),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等。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20, 9(3), 180-183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314574561.html,/journal/v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6314574561.html,/10.12677/ve.2020.93030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Medical Skills of Neurosurgical Residents in Standardized Clinical Training Shouchun Li1*, Aixiang Xia2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the 4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2The 305 Hospital of the PLA, Beijing Received: Jun. 17th, 2020; accepted: Jul. 1st, 2020; published: Jul. 8th, 202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isk of neurosurgery,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should have its own particula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departments. In view of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otation mechanism of neurosurgery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to establish the clinical opera-tion laboratory of neurosurgery, to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and to optimize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neu-rosurgical residents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base and complet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resi-dents. Keywords Residen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李首春1*,夏爱祥2 1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2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7日;录用日期:2020年7月1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8日 *通讯作者。

神经外科常用药品目录表

神经外科常用药品目录表 目录 20%甘露醇 (1) 尼莫地平注射液 (2) 醒脑静注射液 (3) 奥拉西坦注射液 (4) 醒脑静注射液 (5) 鹿瓜多肽注射液 (6)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7) 注射液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 (8)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9) 甲钴胺注射液 (10) 依达拉奉注射液 (11) 注射液乙酰谷酰胺 (12)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 (13)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14)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15) 氨甲苯酸注射液 (16) 注射用氨甲环酸 (17)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 (18) 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 (19) 氨基已酸注射液 (20) 注射用头孢替唑钠 (21)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22)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23)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24)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钠 (25)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26)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27) 注射用头孢他啶 (28)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29) 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30)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31)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32)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33)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34)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35) 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液 (36) 注射用泮托拉唑 (37)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 (38) 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 (39) 痰热清注射液 (40)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41) 疏血通注射液 (42)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43)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44) 银杏达莫注射液 (45)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I) (46) 注射用生长抑制素 (47) 肝素钠注射液 (48) 破伤风抗毒素 (49) 浓氯化钠注射液 (5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51) 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52)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53)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 (54)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55)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56)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 (57)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 (58) 盐酸消旋 (59) 注射用硝普钠 (60) 硝酸甘油注射液 (61) 呋塞米注射液 (62) 维生素C注射液 (63) 葡萄糖注射液 (64)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65) 双氯芬酸钠栓 (66) 开塞露(含甘油) (1) 肌苷注射液 (2) 三磷酸腺苷注射液 (3) 硫酸镁注射液 (67) 氯化钾注射液 (1) 利巴韦林注射液 (68)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69)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70)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说明书 (71)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说明书 (72)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使用说明书 (73)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说明说 (74) 呋塞米注射液说明书 (75)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说明书 (76) 注射用糜蛋白酶说明书 (77)

住院医师规培医师神经外科出科考试试卷资料讲解

住院医师规培医师神经外科出科考试试卷

神经外出科考试 姓名成绩 一、填空 ⒈()、()、()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主征。其中()是诊断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依据。 ⒉为颅脑损伤病人监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次测(),再测 (),最后测(),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 3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 4.颅脑手术后血肿多发生在手术后()小时内。 5.对颅高压患者应严密观察()、()及()变化。 6.正常成人颅内压为() 二、是非题 ⒈颅内压增高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⒉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依据。() ⒊急性枕骨大孔疝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 ⒋严重颅内压增高病人忌做腰椎穿刺。() 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昏迷后有中间清醒期。() ⒍脑震荡为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它既无组织结构上的损害,也不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⒎瞳孔变化对颅脑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同眼征提示颅内相应部位的病变。()

⒏病人行脑室引流术毕回病房后,护士要立即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接上引流瓶,并将引流瓶悬挂于床头,高度(指引流瓶的最高处距侧脑室的距离)为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⒐脑室引流术后要注意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以不超过100ml为宜。 () ⒑冬眠低温治疗时,降温标准以腋温32~34℃为宜。过低(32℃以下)易发生心肺并发症,并可因病人反应极为迟钝而影响观察,过高(35℃以上)则治疗效果不显著。() 四、单项选择题 ⒈颅底骨折病人,忌做腰椎穿刺和耳鼻堵塞,其目的是:() A.防止颅内继发感染 B.防止颅内压增 C.防止头痛 D.防止脑疝形成 E.以上都不是 ⒉下列哪项不是脑震荡的表现:() A.头痛、头晕 B.逆行性健忘 C.眩晕、呕吐 D.脑脊液检查正常 E.颅内压轻度增高 ⒊病人颅脑损伤后出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应首先考虑:()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的原理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的原理? 简单地说,由于帕金森病人的中脑能够合成多巴胺的神经元减少,导致了受多巴胺神经元控制的下级神经核团丘脑底核(STN)到内苍白球(GPi〕的极度活跃。由于它们的过度兴奋,继而又影响到大脑的其它部位功能,出现帕金森病的许多症状。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抑制这些本来正常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如通过射频毁损苍白球或丘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等,就可以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的报道,说什么“细胞刀”巧割帕金森病。给人的感觉是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就好象是除去了帕金森病的病根,可以治愈帕金森病。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就是抱着这种思想来做手术,希望手术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其实手术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治愈帕金森病。 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有哪几种方法? 目前的手术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苍白球切开术为代表的神经核团的毁损术,其它的术式还有丘脑切开术、丘脑底核切开术,这类手术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第二类手术是以丘脑底核慢性电刺激术,即"DBS",目前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比较流行,有取代毁损术的趋势。第三类手术就是移植术,就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向脑内移植能够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如人或动物的胎脑多巴胺神经元,国外有人尝试,有一定效果,但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细胞刀”到底为何物? 前一段时间,全国各种媒体上竞相报道“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的新闻。听起来“细胞刀”容易使人联想到是一把用“细胞”做的或者是可用来切割细胞的精细无比的刀。其实,它只不过是一根普通的用来记录细胞电生理信号的金属微电极,其尖端直径为1-2微米,从理论上可以记录到细胞水平的电信号。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其作用是根据CT或核磁共振确定的脑内手术靶点先将它插入脑内指定部位,在插入的过程中记录并观察其电生理信号。因为脑内不同神经核团都有不同特征性信号,在其插入电极至指定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电极将电信号引导出来,经过放大,送入计算机系统,对该电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术者根据细胞放电的频率、节律,放电的幅度以及噪音的水平等指标,分析判断电极的位置。如果其引导出来电信号符合特征,就可以放心地换另外一根毁损电极,通过射频加热毁损靶点。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微电极“并不是一个治疗手段,而是一个手术靶点的定位工具,将其称之为”刀“并不合适。对微电极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论。因为,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患者并没有典型的电生理信号,反而有时会影响术者的信心。同时,由于微电极的介入,使患者的大脑多了一次损伤,增加了脑出血的机会。随着高性能的核磁共振机器的应用,将使影像学定位更加精确,微电极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小。或者将微电极和毁损电极设计为一体,毁损电极本身就可以引出电信号作为参考,将使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哪些病人适合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PD手术治疗的指征主要是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综合征,即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有效但近期疗效下降,增加剂量后效果不佳或出现药物副作用,如开关现象、异动症等。现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标准是: (1)患典型的帕金森病,曾对左旋多巴制剂有效。 (2)经完整的药物治疗后,症状再无法控制或出现运动障碍合并症,调整药物亦无法改善。 病史至少5年以上。 (3)没有严重的认知和精神障碍以及脑萎缩。 一般来讲,年轻的,偏身症状重,对左旋多巴的反应良好,全身健康状况比较好的病人手术效果较好,但这类患者往往不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因为药物就有较好的疗效。

神经外科常用药品

神经外科常用药品 1、甘露醇 [功效]:脱水、利尿 [主治]:组织脱水药、降低眼内压、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250ml20-30分钟内滴完 [注意事项]:1、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禁用2、滴速快,3、遇冷易结晶4、不能与其它药物合用5、严禁作肌肉注射 [规格]:250ml/瓶 2、硝普钠 [功效]:血管扩张药 [主治]: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 [用法用量]:1、避光,不宜与其它药品混用2、可静脉慢滴,切不可直接推注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a、贫血、低血容量性休克b、脑病、颅内压增高时,扩张脑血管时可进一步增高颅内压)2、经常监测血压3、如静滴10min而降压扔不满意,可考虑改药 [规格] :注射剂,50mg/支 3、头孢曲松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匹胺 [功效]:抗炎药 [主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支气管炎、腹膜炎、胸膜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尿道、胆道、骨及关节、五官、创面等的感染。还可用于败血症和脑膜炎。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 [注意事项]:1、用药前做试验2、定期检测血象3、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4、妊娠期前3个月妇女最好不用。 4 、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 [功效]:止血药 [主治]:本品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般成年人一次0.25~0.5g,必要时可每日1~2g,分1~2次给药[注意事项]:1、对于有血栓形成倾向者慎用2、血友病、肾盂实质病变发生大量血尿时慎3、与其它凝血因子合用,应警惕血栓形成 [规格]:100ml:氨甲环酸1g与氯化钠0.68g 5、泮托拉唑钠(韦迪、潘妥洛克)、兰索拉唑 [功效]:保护胃黏膜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注意事项]:1、用药前排除癌症的可能2、肝肾功能不全慎用3、对本品过敏者、哺乳期妇女及妊娠头三个月妇女禁用 [规格]: 60mg 6、氢化泼尼松 [功效]:激素类药 [主治]:用于阿狄森氏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狠疮等胶原性疾患,严重的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等过敏过敏性疾病,眼炎及急性白血病

神经外科出科小结

在神经外科轮转的一个月,时间虽然很短,但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不免有些僵硬也不能理解,通过在脑外的学习,更好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的病例之中,不会因为只有单纯的知识遇到病人手忙脚乱。对脑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轮转期间牢记作为医护人员的职责,遵守科室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关于诊断内容,治疗方案,检查目的,并发症等问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扎实理论基础,向老师虚心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 神外的病种错综复杂,主要有由于车祸、打架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颅脑损伤,脑干损伤,脊柱损伤,高血压引起的自发性出血、脑埂塞、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畸形,发育异常等等,很多病人都有神志不清,躁动,昏迷等的表现,因此,不同于其他的外科科室,这里有专门的ECU,收治那些危重病人。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随时改变治疗方案、因外伤、高血压、肿瘤、血管畸形,具有手术指证积极晚上相关检查,准备手术,病情危急者行急诊手术。术后ICU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护理亦相当重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保持病人正确的体位,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颅内压的情况,予以甘露醇等脱水降压药;必要时腰椎穿刺,确定颅内出血情况,是否感染;防止脑疝形成。术后抗感染尤为重要,要保持切口处干燥,消毒后辅料包扎。患者不能自己进食予以鼻饲流质,确保能尽快恢复体力。患者行动不便者予以导尿管留置。吸氧,心电监测、血糖监测等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复查CT、MRI。 治疗一般予以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纳洛酮、尼莫地平、单唾液神经节苷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盐酸氨溴索针、奥美拉唑等脱水降颅压、护脑、止血、营养神经、抗感染、化痰、抑酸对症治疗。补液常用的有,中长链脂肪乳、氯化钾、浓氯化钠、维生素B6 ,维生素C 、氨基酸、葡萄糖酸钙等。 通过在神经外科的学习,掌握病例的书写的重要性、基本要求、病例内容及格式等;掌握换药的步骤及方法;了解颅高压的诊治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腰椎穿刺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要准备的器材,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另外感谢本科室护士长和各位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能有更大的进步,今后我将通过更加努力地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请各位老师监督。

帕金森病治疗方案

帕金森:https://www.doczj.com/doc/6314574561.html,/健康网:https://www.doczj.com/doc/6314574561.html, . 1.PD 早期治疗PD 早期黑质-纹状体系统存留的DA 神经元可代偿地增加DA合成,推荐采用理疗(按摩、水疗)和体育疗法(关节活动、步行、平衡及语言锻炼、面部表情肌操练)等,争取患者家属配合,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尽量推迟药物治疗时间。若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PD 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恢复纹状体DA 与Ach 递质系统平衡,应用抗胆碱能和改善DA 递质功能药物,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用药原则:①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用较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②治疗方案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和程度、就业情况、药物价格和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药物;③不应盲目加用药物,不宜突然停药,需终生服用;④PD药物治疗复杂,近年来推出的辅助药物DR 激动药、MAO-B 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等,与复方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症状波动、降低复方多巴剂量,单独使用疗效不理想,应权衡利弊,适当选择联合用药。 (1)抗胆碱能药:对震颤和强直有效,对运动迟缓疗效较差,适于震颤明显年龄较轻患者。常用安坦(artane)1~2mg 口服,3 次/d;开马君(kemadrin)2.5mg口服,3 次/d,逐渐增至20~30mg/d。其他如苯甲托品(cogentin)、环戊丙醇(cycrimine)、安克痉(akineton)等,作用与安坦相似。副作用包括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和排尿困难,严重者有幻觉、妄想。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可影响记忆功能,老年患者慎用。 (2)金刚烷胺(amantadine):促进DA 在神经末梢释放,阻止再摄取,并有抗胆碱能作用,是谷氨酸拮抗药,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轻度改善少动、强直和震颤等,早期可单独或与安坦合用。起始剂量50mg,2~3 次/d,1 周后增至100mg,2~3 次/d,一般不超过300mg/d,老年人不超过200mg/d。药效可维持数月至1年。副作用较少,如不安、意识模糊、下肢网状青斑、踝部水肿和心律失常等,肾功能不全、癫痫、严重胃溃疡和肝病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也可用其衍生物盐酸美金刚烷(memantine hydrochloride)。 (3)左旋多巴(L-dopa)及复方左旋多巴:L-dopa 是治疗PD 有效药物或金指标。作为DA 前体可透过血脑屏障,被脑DA 能神经元摄取后脱羧变为DA,改善症状,对运动减少有特殊疗效。由于95%以上的L-dopa 在外周脱羧成为DA,仅约1%通过BBB 进入脑内,为减少外周副作用,增强疗效,多用L-dopa 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DCI)按4∶1 制成的复方制剂(复方L-dopa),用量较L-dopa 减少3/4。 复方L-dopa 剂型:包括标准片、控释片、水溶片等。标准片如美多巴(madopar)和帕金宁(sinemet):①Madopar 由L-dopa 与苄丝肼按4∶1 组成,美多巴250为L-dopa 200mg+苄丝肼50mg,美多巴125 为L-dopa100mg+苄丝肼25mg;国产多巴丝肼胶囊成分与美多巴相同;②帕金宁(Sinemet 250 和Sinemet 125)由L-dopa 与卡别多巴按4∶1 组成。 控释剂包括两种:①息宁控释片(sinemet CR):L-dopa 200mg+卡别多巴50mg,制剂中加用单层分子基质结构,药物不断溶释,达到缓释效果,口服后120~150min 达到血浆峰值浓度;片中间有刻痕,可分为半片服用,保持缓释特性;②美多巴液体动力平衡系统(Madopar-HBS):L-dopa 100mg+苄丝肼25mg及特殊赋形剂组成,胶囊溶解时药物基质表面形成水化层,通过弥散作用逐渐释放。 水溶片有弥散型美多巴(madopar dispersible),剂量为125mg,由L-dopa100mg+苄丝肼25mg 组成。其特点易在水中溶解,便于口服,吸收迅速,很快达到治疗阈值浓度,使处于“关闭”状态的PD 患者在短时间内(10min 左右)迅速改善症状,且作用维持时间与标准片基本相同。该剂型适用于有吞咽障碍或置鼻饲管、清晨运动不能、“开”期延迟、下午“关”期延长、剂末肌张力障碍的PD患者。 用药时机:何时开始复方L-dopa 治疗尚有争议,长期用药会产生疗效减退、症状波动及运动障碍等并发症。一般应根据患者年龄、工作性质、疾病类型等决定用药。年轻患者可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抗炎药 甲磺酸加替沙星100ml ivgtt qd Ns 250 ml 加替沙星0.28 ivgtt q12h 加替沙星400mg po qd (100mgx10片x2盒) 乙酰螺旋霉素片(鲁神)0.2 po tid或4次/天(小儿20-30mg/kg/d) Ns 250 ml或葡萄糖氨曲南1.0或2.0 ivgtt qd (小儿30-50mg/kg?) 万古霉素1.0 q12h 阿奇霉素0.25 ivgtt qd 马来酸阿奇霉素(或乳糖酸阿奇霉素?)小儿10mg/kg 静滴用 头孢类药物小儿100mg/kg ? ns 10ml 万古霉素50mg 鞘内注入Bid 妥布霉素滴眼液 Ns 250 ml 庆大8或24万单位膀胱冲洗qd Ns 250 ml 头孢噻利0.5x1或2 ivgtt qd ns 250 ml 左氧氟沙星0.1x2或3 ivgtt qd ns 250 ml 注射用克林霉素1.8 ivgtt qd ns 250 ml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1.2 ivgtt bid ns 500 ml 氯霉素1.5 ivgtt qd 头孢曲松1.0x3 头孢他啶1.5x2 头孢地嗪1.0x2 头孢匹胺0.25x4或8 ivgtt q12h 头孢甲坞2.0 头孢西丁钠1.0x2 或2.0x1 环丙沙星200ml ivgtt q 12h 头孢呋辛钠0.75x3或4或5 ivgtt q12h 或bid 头孢呋辛小孩用0.2/kg 最大量 美洛西林他唑巴坦5.0 ivgtt q12h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1.25x3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0 头孢哌酮4.0x1 头孢哌酮舒巴坦3.0x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氟康唑氯化钠100ml ivgtt q12h 止血药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0.6或0.9或1.2 ivgtt qd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 EACA 6.0 止血敏2.0 vk1 30 mg ivgtt st 生理盐水500ml Vc 2.0 VB6 0.2 止血敏3.0 EACA 8.0 vk1 30 mg ivgtt qd 巴曲亭注射用血凝酶 营养神经药 葡萄糖250ml 小牛血清蛋白20ml ivgtt qd ns 250ml 醒脑静30ml ivgtt st 脑复康0.8 tid 脑安胶囊2粒po tid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教学方法思考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教学方法思考 发表时间:2019-10-10T15:25:35.447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作者:吴日乐王忠 [导读]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是内蒙古地区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危重病人多,临床工作繁忙。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其自身特点。在此,笔者就多年来带教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经验,分以下几个层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 针对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制定培养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 【关键词】医师培训;临床教学;医疗管理 【中图分类号】R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19-0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是内蒙古地区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危重病人多,临床工作繁忙。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其自身特点。在此,笔者就多年来带教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经验,分以下几个层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 针对教学对象的群体特征制定培养计划 对我科近三年规培生生基本情况的分析表明,他们在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专学历者占20%,大学本科80%。教育背景的差异,临床经验的不一,要求带教医师应针对每一位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既发扬他们自身的技术长处,更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弱项能力。对于理论基础好,临床经验较多的学员,我们相对放手一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处理一些临床问题,在干中学,在干中练,并敦促他们不断反思临床工作中的诊治体会。而对于基础差、经验少的学员,我们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灶”课程,包括理论讲座、技术演示、以及特殊病例分析会等,力争使这些学员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提高,努力缩小和“有经验”进修大夫之间的差距。 2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培养优良的医德医风,对密切医患关系十分重要。分析表明,许多医疗纠纷甚至医疗官司,很大一部分是起因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失职。杜绝不负责任和责任失职,在较大程度上,可缓解医患、护患之间的对立,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官司。我们提倡规培生,在临床工作中“多微笑、细观察、勤跑退”,能独立处理的问题随时处理,不能解决的及时请上级大夫解决。平时发现有问题苗头的,一定要向上级医生汇报,以期使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 重视临床神经外科学的教学 神经外科学(Neurosurgery)是用外科学技术处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颅脑外科学和脊髓神经外科学两部分,病种涉及肿瘤、血管异常、外伤、炎症、先天性畸形等。人类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复杂,含有许多重要功能区域。由于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中的任何失误都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因而, 神经解剖学知识对指导神经外科医师精密定位、准确切除病灶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很好的神经解剖学基础,难以做好神经外科临床诊治工作。扎实的临床神经解剖知识,是神经外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何训练基层医院来的规培医师,甚或低年资的本院住院医师的临床神经解剖技能,是带教老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学习开始阶段,我们专门安排高级职称大夫,讲解人体神经系统解剖不同部位病变所需要的手术入路,以及相应入路路径上可能遇到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结合这种现场教学,帮助学员建立颅脑或脊柱脊髓结构的空间表象,理解各种手术入路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真正意义和科学道理。带教老师更需指点学生,将CT或MRI等影像检查显示的病灶及其周围的切面特征,整合成三维空间内的病灶及其比邻结构,并与实物解剖标本建立对应表象联系。这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学员的空间想象和空间记忆能力极为有利,并应反复多次进行,贯穿于学员的整个进修过程中,使学员脑海中牢固形成神经、血管结构的空间表象。颅内结构具有明确的层次空间,如硬膜外空间、硬膜下空间、蛛网膜下空间、脑池空间和脑室空间,不同层次空间的病变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刚涉足神经外科的规培大夫,以及本院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对这些解剖层次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带领学员仔细观察分析头颅解剖图谱、尸颅解剖标本、CT和MRI片等,理解颅内层次空间的含义,从而使他们对头颅各层次病变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和机理有了深刻认识。 4 启迪辩证的临床思维模式 辩证思维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学员学习和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双向思维、由果推因、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模式,是一个出色的临床医生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在临床教学中,我们有意识提醒学员去注意和总结,同一种病不同个案间的共性和个性,同一种症状在原因上的类同和差异,影像上显示的病灶其来源的差异性等,以期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和分析,达到对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和机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比如,发作性腹痛,除除外腹部本身病变外,还应考虑到腹型癫痫的可能,也要想到岛叶部位异常;由此可作出如下处理意见:腹部B超或CT,脑电图或24小时脑电监测,头颅CT或MRI。可见逻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诊断,也便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对年轻医师而言,科学的思维方式,甚至比具体的临床内容,更有教义。 5 提倡目标性教学或问题式教学 目标性教学或问题式教学,更有导向或指向意义。临床教学中,针对具体的临床情节,恰当的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请规培大夫回答,更有利于激励、鞭策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对于经蝶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或是开颅术后体温持续升高的患者,提出“腰穿的目的”、“腰穿的注意事项”、以及“鞘内给药的种类和剂量”等问题,将更有利于学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脑脊液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情况的认识,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开颅术后恢复期,逐渐出现淡漠、寡言少语、食欲减退等表现,生化显示低钠、低氯血症,补充高渗盐,症状明显改观的患者,应提示学员查阅书籍,明确耗盐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综合征(SIADH)的表现、发生机理和治疗措施,以及与肾功能衰竭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鉴别。这种目标教学或问题教学,会使教学内容以带有某种情绪色彩的形式,深深地印在学员的记忆中。 6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日常医疗管理,培养规避医疗纠纷的能力 除了完成临床教学的教学查房,小讲座,医疗管理也是规培医师学习和训练的内容。每日、每周、每月的医疗指标登记、统计、分析,是科室重要的临床资料,通常由科室秘书或住院总医生负责完成。为了使一线规培医师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医疗指标登记、统计、分析方法,我们建立了医疗小组日、周、月报表制度,由进修医师参与完成。每周轮流选定一位规培医师,负责当周的登记统计任务。每日登记,每周小结一次,每月汇总一次报科室,内容包括入、出院数量、手术种类和数量、抢救次数和成功率、病历情况、床位周转率、平、急诊比例等,最后由科室住院总医生全面核实后归档。这种措施不但提高了规培医师的能动参与性,也加强了医疗资料的准确性。规培医师从事着大量一线工作,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往时间更长。良好的性格品质如同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外科技能一样,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以一种信赖感。融洽的医患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可能发生。应引起注意的是,规培医生的工作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在广大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和亲朋好友对医院的评价中有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此外,完善的标准化的病历记录,对于减少医疗纠纷也非常关键。 7 了解规培生对带教老师的期望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带教老师除需了解学员的特点外,还须知道学员对老师的期望是什么,这样才能有效地“互动”。通过一项调查发现,规培医师一般认为带教老师应具有的特点包括:理论知识渊博、临床操作技术娴熟、性格开朗幽默、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基本的绘画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等。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企盼上级大夫通过言语表达,通过操作演示,通过图解绘画等各种形式,多传授些理论知识和技术难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也便于自己去有的放矢的翻阅专业书籍,查找相关内容。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进修大夫,是上级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他做好知识传帮带必须尽的责任。很多规培大夫对许多新的业务和技术还十分陌生,比如核磁共振(MR)片中,T1、T2代表何意?如何判断?什么叫质子扫描相?等等。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自己必须要做到不断的知识更新,才能向规培医师传授临床知识。应鼓励学员多思考,多问一些问题;不能给与解答的,也可激发带教老师去查阅资料,去知识更新。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 总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项大的教学工程,对规培生的科学教学和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应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强规培生的管理,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临床医院的教学水平、医疗质量和学术影响不断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