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加工
- 格式:docx
- 大小:20.20 KB
- 文档页数:3
电化学加工(ECM)利用电化学反应(或电化学腐蚀)来加工金属材料。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和韧性的限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电化学加工包括电化学加工、电磨削、电化学抛光、电镀、电蚀和电解熔炼。
介绍电化学加工是非传统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非传统加工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化学处理中,采用硅整流稳压电源。
过去采用全波整流代替半波整流。
纹波控制在5%以内,不仅提高了加工速度,而且限制了间隙中的电弧,防止了灰尘沉积在阴极上。
在电压调节方面,采用饱和电感和晶闸管两种调压方式。
前者更适合当前的电化学加工水平。
电源规格分为三个等级:小电源,电流50-500A,用于加工中小型阴极孔、去毛刺、抛光、电解车削;中型电源,电流1000-5000A,用于加工中、大孔、型腔(50-150cm2);使用大功率电流电源10000-40000A,加工面积在200-1000cm2或以上的大型零件。
常用的电压范围是12-20伏。
铜和硬质合金需要特殊的电解电源。
原因是这些材料晶格中的一些原子不易电离,而晶格中的其他原子易受腐蚀。
例如,碳化钨晶格中的碳原子在正电位条件下不能被加工,必须有负电位(即电源电流有负半波);加工铜锌合金的电源不仅要有负半波,而且要有负半波,正半波和负半波的间隔和排列也有一定的要求。
使用专用电源还可以解决相对惰性离子在间隙中积累的问题,从而改变间隙电阻和电场分布,从而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由于在电化学加工过程中间隙短路,电源系统通常具有良好的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在发生火花和短路时不会损坏阴极和工件。
国内形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化学加工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圆柱形零件、花键孔、内齿轮、模具、阀板等异形零件的加工。
近年来,一些高重复性电解液和混合气体电化学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电化学加工的成形精度,简化了刀具阴极的设计,促进了电化学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加工
电化学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利用电化学反应(或称电化学腐蚀)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韧性的限制,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常用的电化学加工有电解加工、电磨削、电化学抛光、电镀、电刻蚀和电解冶炼等。
电化学加工的特点
电化学加工(ECM),是一种以电解原理为基础的加工技术。
加工时工具作为阴极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工件则作为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
在电解液中阴极和工件之间发生电荷交换,阳极工件被溶解。
ECM技术的优势在于:
1)能加工各种硬度和强度的材料,不管其硬度和强度有多大,都可以加工;
2)生产效率高,约为电火花加工的5-10倍,在某些情况下比切削加工的生产率还高;
3)表面质量好,不会产生残余应力和变质层,没有飞边、刀痕和毛刺,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5μm;
4)工具电极在理论上不损耗,基本上可以长期使用。
ECM技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精度难以严格控制,尺寸一般只能达到0.15-0.3mm。
德国埃马克在电解加工的基础上,独立研发的精密电解加工技术,不仅可以满足越来越小的零件加工需求,而且加工精度可达到20μm以
下,同时也使产品表面质量更趋完美。
如今,电化学加工法已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精密医疗仪器制造、显微技术和能源技术领域。
不管是特硬的的高温合金材料如镍基,钛合金零件,还是淬火后的零件,采用电化学加工技术都可以对它们进行经济有效的精密加工。
电化学加工电化学加工包括两大类:去除金属的电解加工向工件上沉积金属的电镀第一节电化学加工原理及分类一、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一)电化学加工过程以两片铜接上约10V的直流电源并插入CuCl2的水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在金属片和溶液的界面上有交换电子的反应,即电化学反应电荷迁移: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金属正离子(铜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沉积出铜在阳极表面金属原子(铜原子)失掉电子而变成铜正离子进入溶液(溶解)在阴、阳极表面发生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称之为电化学反应。
利用这种电化学作用对金属进行加工的方法即电化学加工与这一反应过程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有:电解质溶液、电极电位、电极的极化、钝化、活化。
(二)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凡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如盐酸(HCl)、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氨(NH4OH)、食盐(NaCl)、硝酸钠(NaNO4)、氯酸钠(NaClO3)等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液:电解质与水形成的溶液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在水中能100%电离。
强酸、强碱及大多数盐类都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中只有小部分电离成离子,大部分仍以分子状态存在比如水、氨、醋酸等由于电解质溶液中的正负离子的电荷数是相等的,所以溶液仍保持电的中性。
(三)电极电位当金属和它的盐溶液相接触时,即使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金属与它的盐溶液之间的电子交换,从而产生金属溶解和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返回金属表面的双向过程。
最终这两个相反过程达到动态平衡。
对化学性能比较活泼的金属(如铁)其表面带负电,溶液带正电,形成一层极薄的双电层如图4-2、4-4所示。
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双电层的区别。
金属的电极电位:由于双电层的存在,在正负电层之间,也就是金属与电解溶液之间形成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位。
因为它是金属在本身盐溶液中的溶解和沉积相平衡时的电位差,所以又称为平衡电极电位。
注意:(1)金属的电极电位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直接测量。
电化学加工原理及应用电化学加工(Electrochemical Making),也称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外电场作用下的高速局部阳极溶解实现电化学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加工有电解加工、电磨削、电化学抛光、电镀、电刻蚀和电解冶炼等。
电化学加工的原理:电化学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阳极溶解来将工件成型的。
如图1 所示,工件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为阳极,按所需形状制成的工具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为阴极。
阳极表面铁原子在外电源的作用下放出两个电子,成为正的二价铁离子而溶解进入电解液中(Fe-2e=Fe+2)。
溶入电解液中的Fe+2又与OH-离子化合,生成Fe(OH)2沉淀,随着电解液的流动而被带走。
Fe(OH)2 又逐渐为电解液中及空气中的氧氧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
正的H+被吸收到阴极表面,从电源得到电子而析出氢气(2H++2e=H2↑)。
电解液从两极间隙(0.1~0.8 mm)中高速(5~60 m/s)流过。
当工具阴极向工件进给并保持一定间隙时即产生电化学反应,在相对于阴极的工件表面上,金属材料按对应于工具阴极型面的形状不断地被溶解到电解液中,随着工件表面金属材料的不断溶解,工具阴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溶解的电解产物不断地被电解液冲走,工件表面也就逐渐被加工成接近于工具电极的形状,如此下去直至将工具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
电化学加工的应用:电化学加工应用主要有电解加工、电化学抛光、电镀、电铸、电解磨削等方面。
具体应用于发动机叶片加工、火炮膛线加工、加工锻模型腔、深孔、小孔、长键槽、等截面叶片整体叶轮以及零件去毛刺、难导电硬脆材料加工等。
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相对于叶片的几何结构及采用的材料, 电解加工能充分发挥其技术特长。
尽管由于叶片精密锻造、精密铸造、精密辊轧技术的提高而有更多的叶片采用精密成形, 使电解加工叶片的数量有一些减少, 但随着叶片材料向高强、高硬、高韧性方向发展和钛合金、钴镍超级耐热合金的采用, 以及超精密、超薄、大扭角、低展弦比等特殊结构叶片的出现, 对电解加工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电解加工依然是优选工艺方法之一。
电化学加工的原理与应用前言电化学加工是一种重要的制造技术,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加工的原理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电化学加工的原理电化学加工主要依靠电解反应来实现,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流,使金属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加工目的。
1. 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关键因素之一。
电解质溶液中包含了可以被电解或电化学反应分解的化学物质,常见的电解质溶液包括酸、碱和盐等。
2. 电解过程电化学加工过程中,将工件与阳极和阴极相连接,形成电解池。
施加电流后,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电解液的电流,引发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和金属离子的析出,从而实现加工效果。
3. 电化学反应类型电化学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有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是指在阴极处发生的还原反应,可以用来实现电镀、脱氧等效果。
阳极反应是指在阳极处发生的氧化反应,常用于腐蚀和电解制氧等工艺。
二、电化学加工的应用1. 电化学脱铜电化学脱铜是一种将金属表面的铜离子通过电解反应去除的加工方式。
它可以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中,去除印制电路板上的多余铜,实现电路板的精确加工。
2. 电解电镀电解电镀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的加工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行业,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泽度、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3. 电解加工电解加工是一种利用电解反应在材料表面移除或改变材料性质的加工方式。
它可以用于纳米加工、微细加工等领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效果。
4.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一种以金属表面的阳极反应产生氧化物的方式进行的腐蚀加工。
它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清洗、除锈等过程,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
5. 电解制氧电解制氧是一种通过电解水得到氧气的加工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取氢氧化钠、电化学发生器等工业生产中,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
结论电化学加工作为一种重要的制造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制造过程,并且在各种产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电化学加工原理
电化学加工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加工的一种现代金属加工技术。
其原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入酸、碱溶液中作为阳极,在电极的作用下,阳极表面的金属离子不断溶解,并在阴极表面沉积,从而实现金属加工的目的。
电化学加工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电解切割(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另一种是电解磨削(Electrochemical Grinding,ECG)。
其中,电解切割可以将锋利的电极通过电解破坏物质的方式,实现金属的高效削除,而电解磨削则是通过塑性去除材料,可以大幅提高加工的效率。
电化学加工具有精度高、表面质量优、加工速度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纺织、电子、仪器等领域的高精度零部件的制造。
它可以加工多种材料,如钢铁、钼、铬、锆、钛、钨、镍等金属及其合金,而且还可以加工陶瓷和复合材料。
同时,它还可以避免传统机械加工中可能产生的热变形和工件表面损坏等情况,因此适用性较广。
电化学加工(ECM)使用电化学反应(或电化学腐蚀)来处理金属材料。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和韧性的限制,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常见的电化学加工包括电化学加工,电研磨,电化学抛光,电镀,电蚀刻和电解熔炼。
简单的介绍电化学加工(ECM)是非传统加工的重要分支。
它已成为一种成熟的非传统加工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在电化学加工中,使用硅整流稳压电源,并且过去使用全波整流代替半波整流。
纹波可保持在5%之内,这不仅提高了处理速度,而且还限制了间隙中的电弧并防止灰尘沉积在阴极上。
在电压调节方面,使用两种电压调节方法:饱和电感器和晶闸管。
前者更适合当前水平的电化学加工。
电源规格分为三个等级:电流为50-500 a的小型电源,用于加工中小型阴极的小孔,去毛刺,抛光和电解车削;中等电源,电流为1000-5000 a,用于处理中等大小的孔和腔(50-150 cm2);电流为10000-40000 a的大型电源用于处理面积为2 00-1000 cm2或更大的大型零件。
常用的电压范围是12-20伏。
硬质合金,钨,铜和铜锌合金的电化学加工需要特殊的电源。
原因是这些材料的晶格中的某些原子不容易被离子化,而晶格中的其他原子则受到很多腐蚀。
例如,碳化钨晶格中的碳原子不能在正电势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而必须具有负电势(即电源电流具有负半波);加工铜锌合金的电源不仅要有负半波,而且还要对电流波形,正半波和负半波的间隔和排列有一定的要求。
使用专用电源还可以解决间隙中一些相对惰性离子的积累问题,从而改变间隙电阻和电场的分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加工精度。
由于电化学加工过程中间隙的短路,电源系统通常具有良好的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在发生火花和短路时不会损坏阴极和工件。
国内情况自1950年代以来,电化学加工(ECM)已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圆柱零件,花键孔,内齿轮,模具,阀板和其他异形零件的加工。
近年来,一些具有较高重复精度的电解质和混合气体电化学加工(ECM)极大地提高了ECM的成形精度,简化了工具阴极的设计,并推动了EC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电化学加工分类与应用3.1电化学加工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阳极溶解来进行加工,主要有电解加工和电化学抛光等。
第二类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阴极沉积来进行加工,主要有电镀、电铸等。
第三类是利用电化学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结合的电化学复合加工工艺进行加工,目前主要有电解磨削、电化学阳极机械加工(其中还含有电火花放电作用)。
3.2电化学加工应用3.2.1 型腔加工用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型腔加工,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但加工精度不太高。
多用于锻模型腔加工,精度控制在±0.1~0.2mm。
也采用端面进给法。
阴极设计制造是关键。
用成型精度高的电解液或混气加工时,阴极设计较易。
为使流场均匀,阴极对应处加开增液孔。
3.2.2 型孔加工用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异形通孔和盲孔的零件加工。
型孔的加工一般采用端面进给法,为避免锥度,阴极侧面要绝缘。
3.2.3深孔扩孔加工深孔扩孔加工按阴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即工件和阴极之间无相对运功,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
但阴极较工件长,所需电源功率较大,同时电解液在进出口处的温度、电解产物不同,容易引起粗糙度和尺寸精度不均匀现象。
如图3.2.3所示图3.2.3 固定式阴极深孔扩孔原理图1-电解液入口 2-绝缘定位套 3-工件 4-工具阴极5-密封垫 6-电解液出口移动式即工件和阴极之间可以相对运功,如图3.2.4图3.2.4 移动式阴极深孔扩孔原理图3.2.4套料加工用于等截面的大面积异型孔或异型零件的加工,采用端面进给加工方式。
零件尺寸精度由阴极片内腔口保证,偶尔短路烧伤时,只需更换阴极片。
3.2.5叶片加工叶片加工适用于叶片型面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批量大的情况,电解加工效果好。
加工方式有单面加工和双面加工。
机床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多用NaCl电解液混气加工。
电解加工整体叶轮已普遍应用,直接在轮坯上套料加工叶片(等截面),叶轮强度高,质量好,加工周期大大缩短。
电化学加工(ECM)利用电化学反应(或电化学腐蚀)来加工金属材料。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和韧性的限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电化学加工包括电化学加工、电磨削、电化学抛光、电镀、电蚀和电解熔炼。
简介电化学加工是非传统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非传统加工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化学加工中,采用的是硅整流稳压电源,过去是用全波整流代替半波整流。
纹波控制在5%以内,不仅提高了加工速度,而且限制了间隙内的电弧,防止了灰尘沉积在阴极上。
在电压调节方面,采用了饱和电感和晶闸管两种调压方式。
前者更适合当前的电化学加工水平。
电源规格分为三级:小电源,电流50-500A,用于加工中小型阴极孔、去毛刺、抛光、电解车削;中电源,电流1000-5000A,用于加工中大小孔和腔体(50-150cm2);使用电流为10000-40000A的大功率电源加工面积为200-1000cm2或以上的大型零件。
常用的电压范围是12-20伏。
硬质合金、钨、铜和铜锌合金的电化学加工需要特殊的电源。
原因是这些材料的晶格中的一些原子不易电离,而晶格中的其他原子则容易受到腐蚀。
例如,碳化钨晶格中的碳原子不能在正电位条件下加工,而必须具有负电位(即电源电流具有负半波);加工铜锌合金的电源不仅要有负半波,但对电流波形、正半波和负半波的间隔和排列也有一定的要求。
使用专用电源还可以解决一些相对惰性离子在间隙中积累的问题,从而改变间隙电阻和电场分布,从而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由于电化学加工过程中间隙短路,电源系统通常具有良好的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在发生火花和短路时不会损坏阴极和工件。
国内形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化学加工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圆柱形零件、花键孔、内齿轮、模具、阀板等异型零件的加工。
近年来,一些具有高重复性的电解液和混合气体电化学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解加工的成形精度,简化了刀具阴极的设计,促进了电解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加工
摘要:电化学进行加工的各种方法的研究。
电化学加工是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工件材料或在其上镀覆金属材料等的特种加工。
近几十年来,借助高新科学技术,在精密电铸、复合电解加工、电化学微细加工等发展较快。
目前电化学加工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微细加工方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化学加工、微细加工、
一、电化学加工的发展历程
早在1834年法拉利发现了电化学作用原理,后又开发出如:电镀,电铸,点解加工等化学方法,并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应用电解加工方法对炮膛进行加工,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叶片,筒形零件、花键孔、内齿轮、模具、阀片等异形零件的加工。
近年来出现的重复加工精度较高的一些电解液以及混气电解加工工艺,大大提高了电解加工的成型精度,简化了工具阴极的设计,促进了电解加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利用电化学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韧性的限制,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常用的电化学加工有电解加工、电磨削、电化学抛光、电镀、电刻蚀和电解冶炼等。
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是用两片金属作为电电极,通电并浸入电解溶液中,形成通路。
导线和溶液中均有电流通过。
但是金属导线和电解溶液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导体,前者是靠自由电子在外电场大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移动导电的:后者是靠溶液中正、负离子移动而导电的,是离子导体。
当上述两类导体形成通路时,在金属片和溶液的界面上产生交换电子的反应,机电化学反应。
二、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基本原理: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是用两片金属作为电极,通电并浸入电解溶液中,形成通路。
导线和溶液中均有电流通过。
但是金属导线和电解溶液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导体,前者是靠自由电子在外电场大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移动导电的:后者是靠溶液中正、负离子移动而导电的,是离子导体。
当上述两类导体形成通路时,在金属片和溶液的界面上产生交换电子的反应,机电化学反应。
特点:电化学加工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用来加工复杂的三维曲面,而且不会留下来条纹痕迹。
采用不锈钢制造的阴极工具,可以把很多初步形成的零件加工到具有极高的外形尺寸要求。
电化学加工的特点是:
1、可对任何金属材料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的加工。
加工高温合金,钛合金,淬硬钢,硬质合金等难加工金属材料时,有点更加突出。
2、加工无机械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因此加工后表面无冷硬层,残余应力。
3、无毛刺加工。
4、工具和工件不接触,工具无磨损。
5、加工可以在大面积上同时进行,也无需划分粗,精加工,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6、电化学作用的产物(气体和废液)对环境有污染,对设备也有腐蚀。
三、电化学加工的工艺类型
电化学加工按其作用原理课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来进行加工,主要有点解加工,电镀抛光等;
第二类是利用电化学阴极沉积,涂覆进行加工,主要有电镀,涂镀,电铸等;
第三类是利用电化学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复合加工工艺,目前主要有电化学加工与机械加工相结合,如电解磨削,电化学阳极机械加工。
四、电化学加工设备
1958年美国阿诺卡特公司首先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解加工机床,用于叶片加工。
此后,日本和西方各国相继研究和生产了多种电解加工机床,使这一工艺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中国电解加工工艺始于60年代初,首先用于航空工业中加工叶片,兵器工业加工大炮膛线,后来推广到其他民用工业,如汽车、拖拉机制造业加工锻模,汽轮机制造业加工整体叶轮,还用于花键、异形孔的加工。
工件和阴极分别接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电解液由液泵经管路高速通过工件和阴极之间狭小的间隙。
通电后工件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当阳极均匀进给时,工件就可按照阴极的形状不断溶解,形成和阴极相反的型面和型腔。
由此可见,电解加工的工艺设备包括三部分:电解加工机床、直流电源、电解液系统。
对于电解加工机床的基本要求是进给速度均匀稳定、足够的刚性和必要的抗蚀性、排气措施。
对于直流电源的要求是:高的稳压精度和迅速、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
这是因为电解加工时电流很大,电极间隙小,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避免烧损短路,应该重视上述两项指标。
对于电解液系统则要求供液稳定,并具有处理电解产物的能力。
五、电化学加工技术
1.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
微细加工在许多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微细加工技术源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但发展至今其内涵已经大大拓宽,不局限于IC 工艺中的硅片刻蚀技术,LIGA、LIGA—LIKE、微细电加工、微细束流加工及微细切削等多种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微细加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航夸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朱荻,王明环,明平美,张朝阳开展了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微细电铸和微细电解加工.讨论了微细电化学加工的工艺特点和主要技术步骤.针对若干典型微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微细电化学加工方法和技术方案。
朱荻等研究人员从微细电铸和微细电解加工两个方面研究了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
首先是微细电铸。
电铸是LIGA技术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朱荻等几位专家采取与LIGA技术类似的过程,进行了微小零件制造的研究.主要工艺步骤包括采用不锈钢片作为基底材料,在其上均匀涂覆感光胶,然后进行曝光和蚀刻等步骤,在金属基底上形成带有特定图案的感光胶层.将带有图案胶层的金属模版放人电铸槽内进行电沉积,金属离子在模版上衬底材料裸露处沉积,直至将其填满;然后将金属沉积物和感光胶层分离,得到的金属结构就是所需的微细零件.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微型铜齿轮.在微细电铸过程中,同时采用了高频脉冲电流和高速冲液的方法,使电沉积在电化学极化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从而细化了晶粒,获得了致密的金属沉积层.另外,还试验了压力正负交变等措施,利用较强的压力扰动,及时排除阴极上的吸附气泡,消除了阴极吸附气泡造成的针孑L和麻点等问题.采取了低应力工作液,并对过程参数进行优化,控制了沉积应力,避免了变形.在微细电解加工方面。
在脉冲电解加工的基础上,采取工具往复运动方式,在加工周期中,先施加一个对刀电压,工具电极进给至工件阳极,进行零位对刀;然后工具电极回退,使间隙至所需要的数值,施加相对较高的加工电压进行加工;加工后切断加工电压,工具电极回退到较大间隙,进行充分的电解液冲刷以排出加工产物.同时采用超短脉宽脉冲电流,以提高加工的定域性,利于微细加工.并将超短脉冲电流、低浓度电解液及加工间隙的实时检测和调整等技术结合,实现微米级精度的加工。
2、电化学去毛刺
电化学去毛刺是一种先进的去毛刺技术,是电化学加工技术中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一项新工艺。
作为电化学加工一种特殊的应用形式,它对加工工件无机械作用力,容易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适合去除高硬度、高韧性金属零件的毛刺,可以在工件的特定部位进行限定加工。
对于手工难以处理、可达性差的复杂内腔部位,尤其是交叉孔相贯线的毛刺,利用电化学去毛刺有着明显的优势。
电化学去毛刺对加工棱边可取得较高的边缘均一性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具有去除毛刺效果好、安全可靠、高效等优点,一般情况和传统工艺相比,效率可提
高10倍以上。
所以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齿轮,应用电化学光整加工工艺对齿轮齿面进行光整加工去除毛刺的基础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零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称为阳极,而由黄铜制作的管状工具与电源负极相连,称为阴极,其外表面涂绝缘层,两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让循环的电解液从间隙中通过.当阳极和阴极浸入溶液并通入直流电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随着阳极的溶解,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电阻较大而电导率较小的粘性液膜,亦称钝化膜,覆盖在工件表面的低凹处,使该处的工件表面不受或少受电化学溶解腐蚀,而锐边毛刺部位由于突出在工件表面,受电场、温度场及流场作用的影响,加速了离子的扩散与迁移过程,此处难以形成钝化膜,且突出的毛刺部位的电流密度很大,毛刺很快被溶解,迅速形成圆角,调整加工时间可控制圆角R小于四分之一。
六、结束语
电化学加工概念已被成功地应用在微小零件的加工中,目前已经有基于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进行的电解微细加工技术EFAB制作技术、刻蚀剂层技术(CELT)、超微细电极电化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微细电化学技术的成功应用,它还可以应用于微细零件的光整加工中,并已取得了非常好的工艺效果。
但微细电化学加工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改进如工具结构、控制技术、电解液流动、杂散腐蚀等。
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相信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其在微细加工领域中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参考文献
1.王建业,徐家文.电解加工原理及应用[M]:北京J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章成军.电解加工原理及应用[J]:现代车用动力,200
3.
3.朱荻.国外电解加工的研究进展[J]:电加工与模具,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