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

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

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
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

操作人员、工程人员、项目人员、验证人员、QA、QC、供应商(如必要);

2、寻找产品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的必要前提条件:

1)文件资源:

A保证评估前已具备所有必要的文件;

B详细的文件资料能有效支持CQA和CPP风险评估的执行,有资料需求单。

2)良好培训

A GMP知识培训;

B质量风险管理(ICHQ9);

C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D产品工艺知识;

E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评估程序;

F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风险评估模板。

3)评估会议

A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的资质和业务能力;

B风险评估的主题;

C细致的风险评估记录。

4)风险评估工具失效模式分析(FMEA)。

3、名词定义

1)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原料药产品→原料药关键质量属性→潜在关键参数→关键参数→关键步骤→其他控制点

2)产品质量属性:如鉴别、物化性质、外观性状、含量、纯度、粒度、晶型、微生物限度(如需要)。

3)关键工艺参数:工艺设计空间范围或注册参数范围,范围按宽、窄划分。

4)操作参数:指生产过程中可直接控制的输入变量或条件,通常这些参数是物理或化学参数,如温度、加工时间、柱流速、柱清洗体积或浓度、缓冲液、pH对。也称工

艺参数。

5)关键操作参数:指一个输入的工艺参数,应控制在有意义、较窄的操作范围的以保证药物成分的质量属性符合要求。尽管较宽运行范围的参数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但一般这些参数比较容易控制,而不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偏离,所以有较低的风险。与关键工艺参数为同义词。

6)非关键操作参数:关键运行参数以外所有输入工艺参数,非关键操作参数分为关键操作步骤和非关键操作步骤。

7)重要操作参数:应谨慎的控制在狭窄的范围内是工艺性能必不可少的输入工艺参数,关键操作参数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关键产品属性,如果超过规定范围则可能影响工艺(如收率、持续时间等),但不会影响到产品质量。

8)非重要操作参数:经过证明的容易控制或有较宽接受限度的输入工艺参数。如果超出非关键操作参数的运行范围,可能对药物成分的质量或工艺性能有影响。

9)设定点:一个操作参数的目标值,设定点范围通常需要在生产规程或批记录中确定。

10)操作单元:一个在生产工艺中独立的步骤或操作,工艺和操作参与被定义以实现一个特殊的工艺目标。也称操作步骤。

4、产品质量属性的判定

工艺风险评估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工艺风险评估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
September 24-25 2012 Beijing
1

目录
? 为什么必须要找到CQA&CPP? ? 如何定义CQA&CPP? ? 如何开展CQA&CPP风险评估工作? ? ISPE 知识概述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2

术语
? CQA(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关键 质量属性
? CPP(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关 键工艺参数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3

为什么必须要找到CQA&CPP?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4

为什么必须找到CQA&CPP?
? 法规规定 ? 指南要求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5

SFDA GMP2010年版
? 第二章 质量管理 第四节质量风险管理
? 第十三条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 、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 第十四条 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 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 第十五条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 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 适应。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6

STP-FX-片剂各工序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1 目的 建立片剂制剂工艺质量风险评估,确认工艺参数、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适用范围 片剂各品种的制剂各生产工序。 3 责任 相关人员各负其责 4 内容 4.1 风险评估小组组成 4.2 概述 4.2.1 本风险评估将按照片剂工艺流程展开评估: 配料制粒整粒压片包衣包装 配料的目的是按工艺要求将药物的各个有效成分与粘合剂、崩解剂等辅料经过处理后混合在一起,使其达到基本均匀、性状相对一致,便于后工序的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制粒是将物料由粉末状改变为颗粒状的过程,制得颗粒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同时须具有一定的密度;整粒是将颗粒和工艺处方中剩余的物料经过处理后混合在一起,使其达到粒度均匀、含量均匀、性状一致,便于后工序的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压片是将颗粒压制成片剂,目的是赋予药物一定的形状和对药物进行分剂量,也是便于后工序的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包衣是在素片的外面包上一层衣,主要目的是使药物便于储存,保证药物性质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包装的目的是使成品便于分发、应用和贮藏,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质量。整个生产流程对产品质量都很关键,所以需对工艺各个流程进行工艺质量风险评估,经评估便于有潜在风险的工艺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4.2.2 依据SMP-QA-048-00采用失败模式对固体制剂各工序可能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评估。 4.2.2.1 将风险的等级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 风险严重性(S)评估表

2 风险发生可能性(P)评估表风险可发现性(D)评估表 RPN(定量分级值)=S×P×D。当RPN值为≤16时,风险等级定为低;16

生产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生产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严重性分级标准高(H)失败使中间产品或成品质量指标出现不合格或产生质量隐患,或对批产品质量均一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该批产品全部做报废处理。中(M)失败使中间产品某项质量指标不合格,但可经偏差处理,且不会对批产品质量均一性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导致成品有什么质量缺陷或隐患。低(L)失败只会造成个别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但可以百分之百将不合格品剔除。1、1、2 频率分级标准高(H)发生可能性每季高于1次。中(M)发生可能性每年高于1次,低于4次。低(L)发生可能性每年低于1次。1、1、3 可检测性分级标准高(H)具有反映质量均一性的质量指标,如含量均匀度、有关物质等能被仪器、设备100%控制和检测。中间产品质量与成品质量指标均对同一质量项目进行控制和检测。中(M)涉及水分、装量等能被仪器、人员进行离线检测,但如不对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均一性无法确认,检测结果应被怀疑的质量指标。低(L)无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监控,因此可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均一性,也可能会造成整批产品报废,可通过产品质量间接反映出问题。1、2 风险分析列表项目可能的失败模式可能的失败影响风险评价控制措施风险再评价验证活动严重性S可能性O可检测性D风险级别严重性S可能性O可检测性D风险级别领料领料发料错误产品整批报废HMHM按生产指令、批生产记录进行复核。

HLHL确认复核方式、复核内容粉碎过筛使用了错误的筛网物料细度与工艺要求不一致,影响后续工艺和产品溶出度HMMH筛网应有目数标识;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需核对筛网目数;用标准筛对物料粉末进行过筛检查;HLHL确认筛网标识、筛网目数;检查粉末细度;筛网破裂异物进入产品中HMMH每次使用前、后对筛网的完好性进行检查HMHL确认筛网的完好性;软材制备软材干湿度不均匀影响湿颗粒的制备MMMM控制设备转速、粘合剂浓度与加量、湿混时间;依据经验判定软材的干湿程度;MLML确认设备转速、粘合剂、软材外观;软材含量不均匀影响干颗粒、成品含量的均一性HMMH控制干混时间、湿混时间;MLMM确认干混、湿混时间粘合剂配制错误整批产品报废HLMM双人单独复核粘合剂名称、浓度HLLL确认复核方式湿法制粒湿法整粒刀转速过低或过高颗粒粒度不符合要求,影响后续生产MMMM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需确认整粒刀转速;MMHL确认整粒刀转速;筛网破裂异物进入产品中HMMH 每次使用前、后对筛网的完好性进行检查HMHL确认筛网的完好性;沸腾干燥使用的干燥空气不洁净颗粒被微生物污染HHMH使用高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并定期维护保养、更换HLMM无使用的干燥空气风量不足延长干燥时间,影响药品水分含量MMMM控制风机频率,确保风量;控制抖袋频次,防止堵塞;MLML确认风机频率、抖袋频次;加热温度不足延长干燥时间,影响药品水分含量MMMM控制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及干燥时间; MLML确认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及干燥时间;干燥颗粒损耗大物料平衡、收率不合

工艺风险评估与验证案例

2011年11月 1

2011年11月 2

Figure 28. Process map for Example MR Tablets, 10 mg 图28 实例10 mgMR片剂的工艺图 2011年11月 3

Example QbD MR Tablet Module 3 Quality 3.2.P.2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实例QbD MR片剂模块3质量3.2.P.2药物开发 2.3.1 Initi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Drug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药品生产工艺的初始风险评估 A risk assessment of the overall drug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high risk steps that could affect the final drug product CQAs. Subsequently, the drug product intermediate CQAs that are directly linked to the identified final drug product CQAs were identified. The process variables that could impact the identified drug product intermediate CQAs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which variables have the highest potential to cause a CQA failure. These variables then needed to b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rug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ailure. For example, the overal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und assay of the tablets to be at high risk of failure due to the drug layering step. Subsequently, assay of the layered beads is directly linked to final tablet assay and was identified as the CQA of the drug-layered beads. Process variables that could directly impact the assay of the drug-layered beads were assessed to identify which of the variables could have the highest potential to cause a bead assay failure. This method of identifying process variables for further study was also illustrated previously in Figure 19. 进行整体药品生产工艺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影响最终药品CQAs的高风险步骤。随后,确定直接与已确定的最终药品CQAs相关的药品中间体CQAs。可能影响已确定的药品中间体CQAs的工艺变量成为风险评估的焦点,以确定哪些变量最可能引起CQA不合格。然后需要研究这些变量以便优化药品生产工艺并降低不合格的风险。例如,整体生产工艺的风险评估发现片剂的含量是不合格的高风险由于层积上药步骤。随后,层积微丸的含量直接与最终片剂含量相关,曾被确定为层积上药微丸的CQA。评估可直接影响层积上药微丸含量的工艺变量以确定哪些变量最有可能引发微丸含量不合格。这种确定用于进一步研究的工艺变量的方法之前也在图19中进行了说明。 In the initi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overall manufacturing process shown in Table 51, drug layering, ER polymer coating, blending and lubrication, and compression were identified as high risk steps that could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Justification for each risk assignment is presented in Table 52. 表51所示的整体生产工艺的初始风险评估中,确定层积上药,ER聚合物包衣,混合和润滑,及压缩为可影响最终药品质量的高风险步骤。每个风险分配的依据见表52。

片剂工艺验证方案

...............有限公司片剂工艺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M-JSB-ZYZ(01)-053-02 ...............有限公司 生产质量技术标准文件 .....片工艺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JM-JSB-ZYZ(01)-053-02 2020年03月

...............有限公司 验证立项申请表

...............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验证实施前对参与验证人员进行确认,小组成员经过本方案的培训,掌握验证目的和验证程序及可接受标准。 目录

1.验证目的 2.验证范围 3.产品概况 4.验证涉及文件 5.验证背景 6.片剂生产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7.工艺验证方法及验证实施 7.1验证要求 7.2验证实施 7.2.1药粉制备工序验证实施 7.2.2提取浓缩收膏工序验证实施 7.2.3喷雾制粒干燥工序验证实施 7.2.4整粒、总混工序验证实施 7.2.5压片工序验证实施 7.2.6包糖衣工序验证实施 7.2.7铝塑包装工序验证实施 7.3收率或物料平衡 7.4成品质量的检测 7.5片剂持续稳定性考察 8.偏差及变更 9.验证时间安排 10.拟定再验证周期 11.评价报告及验证结论 12.验证证书 13.培训 附件1: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 片剂工艺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 工艺验证是在预先经过确认所有的生产条件下,确认按规定的生产工艺规程生产的最终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确认该工艺是有效的、可重现的。 通过对生产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指标的检测及各个岗位的操作数据分析,对片剂生产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和指标进行对比,对过程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和系统的分析,综合评定本生产线生产工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验证可以提前发现问题,确保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所以对片剂生产线进行全面的工艺验证。本方案是以连续生产三批片剂[批量为150万片(525kg)]为代表,对片剂生产工艺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严格按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修改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2.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在本方案指定的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下片剂的生产工艺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产品概况 3.1品名:片剂 3.2剂型:片剂 3.3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色;味微苦涩。 3.4规格:基片重0.35克 3.5处方和依据 3.5.2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03012008 3.6片剂药材提取、粉碎工艺流程图

多品种共线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评价人:日期:2016-4-15批准人:日期:2016-4-15

目录 1.前言 2. 风险评估目的 3. 风险评估范围 4. 风险评估小组 5.评估流程 6.风险等级评估方法(FMEA)说明 7.共线产品信息 8.共线的可行性 9.支持性文件 10.风险评估实施 11.风险评估结论

1.前言 我公司化妆品(一般液态单元、膏霜乳液单元和蜡基单元)生产车间,根据国家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可生产品种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法规要求,对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了合理设计造型和布局,设计多品种多规格共线生产,依据新版GMP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要求)规定,本着对生产安全和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估,以期对其生产安全风险能正确认识并采取降低安全风险意见的控制措施,使生产质量及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风险评估目的 2.1.评估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 2.2.提出降低预防污染与交叉污染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质量风险的措施; 2.3.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的验证活动范围及深度。 3.风险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仅限于对配料、乳化、静置、灌装、包装车间多品种多规格共线生产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的评估,其它与共线生产无关的质量风险不在此次评估范围内。 4.风险评估小组 本次质量风险评估项目为“多品种共线生产”,因此选择的成员的资质应对该项目有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及经验,为此特确定以下人员为本次质量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某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

XX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样本) 一、风险等级评估 风险等级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 对关键质量属性有影响操作范围接近设计空间或注风险发生及有 高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册范围或参数范围较窄,参发生趋势时可以质量参数偏离范围为关数本身较难控制,正常情况立即被发现。 键性偏差。下可能会偏离范围。 对关键质量属性可能有操作范围接近设计空间或注发现发生后稍 中影响,不严格控制会出册范围或参数范围较宽,参后才能被发现 现质量大的偏差数本身容易控制,异常情况 下才会偏离范围。 对关键质量属性影响很操作范围远比设计空间或注发现发生后很 低小,参数偏离范围为小册范围窄或参数范围比较宽,久后才能被发现偏差或微偏差紧急情况下才会偏离设计空 间 二、风险评估矩阵 1、风险等级矩阵 2、内在关键性矩阵 高高高高严高潜在关键关键 严 中低中高重中非关键潜在关键 重 低低低中性低非关键非关键潜在 性低低中高低中高 可能性可能性 3、可检测性和内在关键性矩阵 4、评估相关性报告文件 最终关键性序名称描述 可高非关键非关键关键号 1 产品属性评估表影响工艺步骤评估 检中非关键关键关键 2 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影响工艺参数评估 3 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 测低非关键关键关键 4 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 性非关键潜在关键(采取控制措施后)内在关键性 三:产品工艺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小组确定评估小组负责人,成员有研发专家、技术转移人员、生产操

作人员、工程人员、项目人员、验证人员、QA、QC、供应商(如必要); 2、寻找产品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的必要前提条件: 1)文件资源: A 保证评估前已具备所有必要的文件; B 详细的文件资料能有效支持CQA和CPP风险评估的执行,有资料需求单。 2)良好培训 A GMP知识培训; B 质量风险管理(ICHQ9); C 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D 产品工艺知识; E 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评估程序; F 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风险评估模板。 3)评估会议 A 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的资质和业务能力; B 风险评估的主题; C 细致的风险评估记录。 4)风险评估工具失效模式分析(FMEA)。 3、名词定义 1)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原料药产品→原料药关键质量属性→潜在关键参数→关键参数→关键步骤→其他控制点 2)产品质量属性:如鉴别、物化性质、外观性状、含量、纯度、粒度、晶型、微生物限度(如需要)。 3)关键工艺参数:工艺设计空间范围或注册参数范围,范围按宽、窄划分。 4)操作参数:指生产过程中可直接控制的输入变量或条件,通常这些参数是物理或化学参数,如温度、加工时间、柱流速、柱清洗体积或浓度、缓冲液、pH对。也称工艺参数。 5)关键操作参数:指一个输入的工艺参数,应控制在有意义、较窄的操作范围的以保证药物成分的质量属性符合要求。尽管较宽运行范围的参数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但一般这些参数比较容易控制,而不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偏离,所以有较低的风险。与关键工艺参数为同义词。 6)非关键操作参数:关键运行参数以外所有输入工艺参数,非关键操作参数分为关键操作步骤和非关键操作步骤。 7)重要操作参数:应谨慎的控制在狭窄的范围内是工艺性能必不可少的输入工艺参数,关键操作参数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关键产品属性,如果超过规定范围则可能影响工艺(如收率、持续时间等),但不会影响到产品质量。 8)非重要操作参数:经过证明的容易控制或有较宽接受限度的输入工艺参数。如果超出非关键操作参数的运行范围,可能对药物成分的质量或工艺性能有影响。 9)设定点:一个操作参数的目标值,设定点范围通常需要在生产规程或批记录中确定。 10)操作单元:一个在生产工艺中独立的步骤或操作,工艺和操作参与被定义以实现一个特殊的工艺目标。也称操作步骤。 4、产品质量属性的判定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质量风险管理号:QRM-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XX药业有限公司 年月年月年月年月 日日日日 目录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2、目的 3、范围 4、引用资料 5、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分工 6、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7、风险管理过程 8、风险管理总结及结论 9、风险管理回顾审核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1.1产品概述:XXXX胶囊为以化学原料药XXXX和适量等辅料制成的化学药胶囊剂制剂,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规格为10 毫克;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铝塑泡罩包装。每板6粒,每盒1板;每板6粒,每盒2板;每板12粒,每盒1板,每板4粒,每盒1板。有效期:30个月。 1.2生产批量:35万粒,140万粒。 1.3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参数: ,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预混合和35万粒相同,但原辅料均分4等分进行4次混合。 1.3.3 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按聚维酮K30:95%乙醇量=1.5:8.5(重

量比)进行配置,溶解完全100目滤布过滤。 ,用GHL-250型高效混合制粒机中(每次35万粒量),设定混合I和切割I开动设备混合10分钟后,徐徐加入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加完后继续混合3-4分钟,收集软材。 ,筛网目数为24目。 ,每次干燥量为35万粒胶囊的颗粒量,控制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20分钟。,筛网目数为24目。 ,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总混:用EYH-1000型二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时间35分钟(此设备无速度调节)。 ,二号胶囊充填模具,用二号空心胶囊进行充填,装量差异控制在充填量的±8%范围内,充填速度为800~1200粒/分。充填过程中,每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将充填好的胶囊用HTP-Ⅱ型胶囊、片剂抛光机抛光。 ,同时产品冲印批号、有效期。按4粒/板、6粒/板或12粒/板泡罩规格采用相应的二号胶囊泡罩模具,上、下封温度约为120℃,热封温度为160℃。 ,每个盒子及纸箱均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电子监管码?;按6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12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6粒/板×2板/盒×200盒/箱或4粒/板×1板/盒×200盒/箱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 1.4中间产品的贮存要求:XXXX胶囊颗粒(总混后)用洁净塑料袋盛装,扎紧袋口置洁净的不锈钢桶中密闭,在口服制剂车间中间站贮存,贮存期:天;XXXX胶囊(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规定,未产生过质量事故,也发生过严重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目的: 2.1通过对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对其带来的质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面进行风险梳理识别。 (1)风险严重程度、发生几率、发现的可能性评分标准及风险级别评判标准及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1. 表2. 表3.表4.

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制药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一、目的:建立一个生产工艺验证的质量风险管理报告,为生产工艺验证的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并为生产工艺验证质量风险管理提供通用性的文件范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工艺验证的风险管理。 三、职责:质管部负责组织和实施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部门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 四、正文: 1.风险评估计划: 1.1风险评估名称:生产工艺验证的质量风险评估; 1.2风险评估范围:本次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本公司生产工艺验证进行风险评估活动的策划,包括参与人员和职责,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改进措施与支持活动,风险管理评审等; 1.3参与人员和职责: 1.3.1生产工艺验证质量风险评估小组包括质管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检验室主管,工程部,QA,设备操作人员; 1.3.2生产工艺验证质量风险评估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质量风险评估; 1.3.3质管部负责人负责制定质量风险评估计划,风险评估组织,风险评估后改进措施监督落实等; 1.3.4质管部负责整理质量风险管理文档。

1.4风险评估小组人员 2.风险分析:本次采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FMEA),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按照风险评 估操作规程,对生产工艺验证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几率、发现的可能性评分,其评分结果见表1-1、表1-2 、表1-3 表1-1 生产工艺验证中的关键控制点失败影响的严重程度

表1-2 生产工艺验证中的关键控制点失败影响的发生慨率 表1-3 生产工艺验证中的关键控制点失败影响的可检测性

3.风险评价 3.1按照风险评估操作规程,对生产工艺验证质量风险进行评价,见表2。 3.2风险评价标准按照风险等级确定,可接受的风险不需要改进措施即可接受;合理可降低的风险与不经过风险/收益分析即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需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并有效执行以减少其质量风险后才能予以接受,(表3)。

固体制剂车间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固体制剂车间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编号:FX-SC-2015-002 固体制剂车间多品种共线生产 风险评估报告 起草部门及职务责任人签名起草日期 审核部门及职务责任人签名审核日期批准人责任人签名批准日期 吉林九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五月

固体制剂车间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 概述 1.1相关品种明细 1.2具体的设备明细 2 风险评估标准 3 找出评估风险点 4 对提出的风险点进行评估 4.1原料性质风险评估 4.2设备清洁风险评估 5 结论

1 概述 公司生产的口服固体制剂品种有39个品种, 39个批准文号,其中片剂品种2个,胶囊剂品种3个,颗粒剂品种2个,水丸、水蜜丸、浓缩丸剂品种5个,大蜜丸剂品种27个。常年生产的品种4个。公司配备了先进的符合2010版GMP 要求的生产设备,配套了完善的GMP 文件软件系统,对生产线的各个关键操作环节进行同步监控。 1.1相关品种明细如下: 剂型 品种名称 丸剂 大蜜丸 偏瘫复原丸、补中益气丸、大山楂丸、二十七味定坤丸(定坤丸)、附子理中丸、舒肝丸、太极丸、天王补心丸、小活络 丸、杞菊地黄丸、大活络丸、回天再造丸、琥珀安神丸、八珍益母丸、桂附地 黄丸、参桂再造丸、通宣理肺丸、艾附暖宫丸、橘红丸、牛黄上清丸、利膈丸、 紫蔻丸、朱砂安神丸、百合固金丸、十 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六味地黄丸、 水丸、 水蜜丸、浓 缩丸 清热暗疮丸、六味地黄丸、更年宁、人 参再造丸、银翘解毒丸 胶囊剂 胃乐新胶囊、乙肝扶正胶囊、速感宁胶 囊 片剂 咽炎片、消积健儿片 颗粒剂 益肾灵、通脉颗粒 1.2具体的设备明细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设备编号 生产厂家 1 高效强力性竖式混合机 SGTJ-046 黑龙江省迪尔 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2 不锈钢粉碎机 FS-320 SGTJ-013 丹东市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工艺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

第 1 页 共 7 页 工艺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 Copy №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执行确认: 日期: 变更内容 修订号 修订原因与内容 执行日期 00 新建

1 主题内容 建立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对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控制,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指导公司规避质量事故或药害事件的发生,规范产品生产质量风险点的评估、控制及审核操作行为,从而降低药品的质量风险。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公司所有产品的风险评估。 3 职责 风险评估机构 风险评估管理小组 人员职责 质量受权人 主要负责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和计划,批准质量风险评估 的启动,评估报告的评估批准。 质量部长 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 事宜 各部门负责人 各部门主要负责日常对本部门的风险的识别和上报,涉及到 项目时对涉及到的项目进行风险预评估,参与公司其他部门 的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评估活动。 执行小组风险管理专员 负责本公司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召集风险评估会 议,审核存档风险文件 风险评估人员 具体负责对风险的评估,日常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 评价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起草本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4 工艺质量风险评估的流程 1)列出工艺流程,并将工艺分解成单元操作,从人、机、物、法、环的角度识别单元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差错、质量不合格和违背GMP和SOP规定等质量风险,并按其对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初步分类。 2)列出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根据历史数据、生产经验或科学判断其对质量的影响程度。3)对2)中筛选出的对质量影响程度高和中的参数进行质量风险评估。 5 风险评估内容 5.1 风险评估流程一般包括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和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三个部分,即:

化学合成制药厂风险评估分析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3) 2.1编制原则 (3) 2.2编制依据 (3) 2.3环境风险评估的程序 (6)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7) 3.1企业基本信息 (7)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11) 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13) 3.4生产工艺 (32) 3.5安全生产管理 (41)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41)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45)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9)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9)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57) 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 资源情况分析 (62)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69)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72)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72)

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75) 5.3环境应急资源 (77) 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80)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81)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84)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88) 7.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值 (88) 7.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92) 7.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性(E) (97) 7.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99)

1 前言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河南...制药厂始建于1969 年,1997 年股改成立股份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制药骨干企业之一,...市高新技术产业。公司位于...县城东南部。主营业务为中西药品和化学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大容量注射液、小容量注射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露剂、酊剂和原料药等八大剂型160多个品种,全部生产车间均多次通过国家GMP认证。主导产品有国家级新药援生力维片、精制冠心颗粒、清热解毒颗粒、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有猫爪草胶囊、伤痛宁、桑姜感冒片等。产品销售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其中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商品名:援生力维)是公司与上海医工院联合研制的国家级新一代胃肠功能调节剂,自上市以来产品销量稳居市场前列,自2004年以来连续二次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市高新技术产品;在此基础上,公司对此产品进行了深度开发,2010年5月公司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开发的具速释部分的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及其制备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已获得新药证书并已经上市。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质量产量国内领先,通过韩国、日本、墨西哥官方GMP认证。出口亚洲、欧洲、美洲多个国家,销量居国内前列。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01年与上海开开实业公司增资扩股组建为县公司,目前属大型二类企业,注册资本8400万元,总资产为1.6亿元,年销售收入为2亿多元,

原料药工艺验证

原料药工艺验证通则 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工艺验证是提供文件化的证据,证明用于原料药生产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他有关公用设施的组合,可以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本通则对ICH-Q7A中关于工艺验证的方法及工艺验证的执行进行了详细解析,包括工艺验证目的,针对不同情况的工艺验证方法,以及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工艺风险评估和相应工艺验证方案的实施。 1 工艺验证的目的 工艺验证是利用文件化的证据,证明将生产无菌原料药产品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他有关公用设施进行有机组合,可以持续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工艺稳定可靠,符合GMP要求。 工艺验证方案将对工艺验证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及检查结果进行合理设计并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工艺验证可以建立定期的生产工艺再评估工作,并对每一步的生产工艺进行监控,以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既定的标准和质量特性。同时,对中间体进行检测和成品检测,使工艺过程始终处在良好的控制之下。 2 工艺验证的分类 工艺验证有三种类型,分为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其中,前验证是首选的验证方法。 2.1 前验证 对于ICH-Q7A定义的所有原料药工艺,一般都采用前验证。对一种原料药实施的工艺验证应该在商业销售之前完成。 2.2 同步验证 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工艺验证,例如,所验证原料

药产品生产批次较少或不经常生产,或是因为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变更引起的工艺验证,可以采用同步验证方式。在同步验证完成之前,如果有周密的监控和检验,原料药可以放行并用于制剂的生产,并且可以进行商业销售。 2.3 回顾性验证 回顾性验证仅适用于已生产多年、工艺足够成熟的产品,产品的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点也已完全确定,并且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艺、设备、原料、厂房设施均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 回顾性验证的验证方案要涵盖可接受标准和详细的生产信息。对于不合格的批号和存在异常趋势的批号要进行调查。回顾性验证批数的选择要符合统计学,一般规律是要求20~30批,但公司验证的批数可以不是20~30批,只要有统计数据或其他依据支持此验证批数的选择方式即可。 3 工艺过程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将所识别和分析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标准进行对比,确定生产产品的质量。 3.1 危害分析 组建专门的风险评估团队,开展二个阶段的危害分析: 在第一阶段中,评估团队将对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料、活动、设备、储存、分发和预计用途进行分析。将写出每一步骤可能引入、增加或控制的潜在的危害(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清单。 在危害分析中,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1)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其危害的严重性;(2)危害存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估;(3)相关微生物的残存或繁殖;(4)毒性、物理或化学试剂的生产或在药品中的残留;(5)上述内容的引导条件。 第二阶段,危害评估的执行,即潜在危害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的评估。 评估团队将决定在关键工艺控制点计划中说明存在有哪些潜在的危害,采取什么控制措施。控制一个具体的危害可能要求至少有一个控制措施,一个具体的控制措施

供应商风险评估报告1

目的 确认供应商审计的范围及程度,识别供应商及物料采购选择质量风险,对风险进行分级,根据等级大小,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关键风险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以降低供应商带来的质量风险,并为及时更换供应商提供依据。 范围 公司生产品种所涉及的原辅料、包材的供应商均在此风险评估的范围内,重点是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所采购物料的风险等级。 责任 质量管理部、供销部 内容 1供应商风险评估:包括质量保证能力评估、供货历史评估、维护性评估。 2采购物料风险评估:分为关键性物料、影响产品质量物料、不影响产品质量物料等三级质量风险评估。 3风险评估小组组员及职责

4风险评估程序 启动质量风险管理 风 险 管 理 工 具

5 供应商质量风险评估项目、风险分析原则及标准: 一、项目确定原则: 1.供应商系统设计性能检测项目 2.生产工艺设计储存条件对系统的要求 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二、评估标准: 根据我公司生产所用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相关资质、机构与人员、厂房和设施设备、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运输与交货七个重点项目用帕累托图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供应商所存在的问题,分为3类,A类属于关键问题,累计分数在0~80%;B类问题属于次要问题,累计分数在80%~90%;C类问题属于一般问题,累计分数在90%~100%。 年月日至年月日,风险评估小组人员对供应商系统按照重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各关键要素的风险分析,评估及结果见下表: 评分标准 0分--------未有文件 ; 1分--------手写的程序或文件(未受控) ; 2 分--------不足夠,需要改善 ; 3 分--------备注,需要关注; 4分-------------- 满意; N/A ------------- 不适用. 风险评估表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

编号:FXPG-FA-001-00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方案 ————制药有限公司

目录 1、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方案批准 2、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名单 3、片剂产品概述: 4、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 5、质量风险评估的范围: 6、质量风险评估小组职责: 7、质量风险评估内容: 7.1质量风险识别: 1)工艺流程图2)风险因素识别 7.2质量风险分析: 8.质量风险控制: 8.1质量风险降低: 8.2质量风险接受: 9.风险评估结论: 10.质量风险沟通: 11.质量风险回顾: 12.质量风险评估周期

1、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方案批准

2、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人员名单

3、片剂产品概述 片剂系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后所得的一定密度的流浸膏加适量辅料或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制粒,整粒总混,在经过压片,包衣,铝塑包装而成的制剂,我公司产品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按包衣类型可分为素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 片剂具有携带和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等特点。我公司现有片剂产品10个,常年生产有健宝灵片、前列舒乐片、百癣夏塔热片、痔速宁片和喘嗽宁片。 4、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 按照风险评估流程,对片剂产品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确定,对确定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级并采取验证或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手段,使其产生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保证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5质量风险评估的范围和依据 5.1范围:片剂制剂风险评估是对颗粒剂制剂生产全过程的所有质量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确认,在汇总2012年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各个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级别,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对严重的风险点进行验证,已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严重性,提高质量风险的可控性。 5.2依据:

风险评估在原料药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在原料药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原料药研发质量控制思路,并借鉴FDA对药品管理经验,描述了对风险管理的理解,概述了风险管理的几个应用工具,重点阐述了风险分析常用的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并讨论了其原料药合成中的应用。 标签:风险管理;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原料药合成;应用 2003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药政管理部门相继提出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药品质量管理概念。ICH Q9(風险管理)的发布正式确定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为药品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及指导。在药品的整个产品生产周期内,质量风险管理可以运用于药物质量的所有方面,包括研发、生产、储存和检查及递交评审过程。作为国内药品生产企业,要适应法规的新变化,对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质量风险进行管理。文中通过对风险概念的理解、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以及如何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原料药合成以期为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1]。 1 风险评估概述 即测定药品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对风险识别所获取的风险因素、风险程度、风险性质等数据、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风险进行描述、估计,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药品风险管理基本情况:药品风险管理是指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药品使用风险,强化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即判断和衡量风险;风险分类,即确定可接受的风险层级;风险抵御,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风险沟通,即同各方面交流风险信息;风险管理评价,即对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以便将来改进[2]。 2 风险管理的工具 风险管理的工具共有以下几种: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FMEA);失败模式、影响和关键点分析(FMECA);过失树分析法(FMECA);危害源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危险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先危害分析(PHA);风险评级和过滤;支持性统计学分析工具。其中FMEA是最普通实用形式的风险分析方法[3]。 3 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模式(FMEA,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FMEA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就是数据的收集,其包括产品及生产线上的技术数据、操作参数及有关生产线或设备失效发生的数据记录。 风险评估分为定量风险评估、定性风险评估及半定量/半定性风险评估,用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质量风险管理号:QRM-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XXXX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2、目的 3、范围 4、引用资料 5、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分工 6、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7、风险管理过程 8、风险管理总结及结论 9、风险管理回顾审核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1.1产品概述:XXXX胶囊为以化学原料药XXXX和适量等辅料制成的化学药胶囊剂制剂,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规格为10 毫克;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铝塑泡罩包装。每板6粒,每盒1板;每板6粒,每盒2板;每板12粒,每盒1板,每板4粒,每盒1板。有效期:30个月。 1.2生产批量:35万粒,140万粒。 1.3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参数: 1.3.1过筛:取XXXX、乳糖、硬脂酸镁及羟丙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 1.3.2预混合:批量为35万粒用SYH-2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预混合和35万粒相同,但原辅料均分4等分进行4次混合。 1.3.3 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按聚维酮K30:95%乙醇量=1.5:8.5(重量比)进行配置,溶解完全100目滤布过滤。 1.3.4制软材:上述预混合好的细粉,用GHL-250型高效混合制粒机中(每次35万粒量),设定混合I和切割I开动设备混合10分钟后,徐徐加入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加完后继续混合3-4分钟,收集软材。 1.3.4制粒:用YK-160型摇摆式颗粒机制粒,筛网目数为 24目。 1.3.5干燥:湿颗粒用GFG-120型高效沸腾干燥机干燥,每次干燥量为35万粒胶囊的颗粒量,控制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20分钟。 1.3.6整粒:干燥好的颗粒用YK-160型摇摆式颗粒机整粒,筛网目数为 24目。 1.3.7总混:批量为35万粒的总混:用SYH-2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总混:用EYH-1000型二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时间35分钟(此设备无速度调节)。 1.3.8充填、抛光:根据对总混颗粒XXXX的含量、总颗粒量、规格计算胶囊充填量。用NJP-1200C-1型全自动胶囊充填机,二号胶囊充填模具,用二号空心胶囊进行充填,装量差异控制在充填量的±8%范围内,充填速度为800~1200粒/分。充填过程中,每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将充填好的胶囊用HTP-Ⅱ型胶囊、片剂抛光机抛光。 1.3.8铝塑泡罩包装:用DPP-138A型平板式铝塑泡罩包装机或DPP-250型平板铝塑泡罩包装机进行泡罩包装,同时产品冲印批号、有效期。按4粒/板、6粒/板或12粒/板泡罩规格采用相应的二号胶囊泡罩模具,上、下封温度约为120℃,热封温度为160℃。 1.3.9外包装:每盒一张说明书,每个盒子及纸箱均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电子监管码?;按6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12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6粒/板×2板/盒×200盒/箱或4粒/板×1板/盒×200盒/箱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