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交往_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之争的一个角度
- 格式:pdf
- 大小:187.29 KB
- 文档页数:5
2010年第8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8
总第180期 S HANDO NG SOCI AL SC I ENCES GeneralNo.180 哈贝马斯哲学思想研究(学术主持人:傅永军)
对话与交往
!!!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之争的一个角度
鲁 路
(中央编译局,北京 100032)
[摘要] 伽达默尔的对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是不同的哲学理论。从对话与交往的词义及其在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之争中的具体应用来说,它们的分歧在于,对话在某种程度上侧
重于对话双方的交互性,交往在一定意义上关注交往双方的共同性。由于交互性与共同性是
主体间性的一体之两面,所以对话与交往具有互补的可能性,解释学与交往理论可维系在一
种张力关系中。
[关键词] 对话;交往;交互性;共同性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0]08!0005!05
一、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的分歧
解释学与批判理论是德国学术界的两门显学,这两门显学彼此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说它们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哈贝马斯对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提出了批评,而伽达默尔则对哈贝马斯的批评作出了反批评。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依赖于语境,但理解要由传统所支持的前理解出发,因而传统比语境更重要。人只能在从属于传统总体的情况下对个别传统作出批判,所以说传统先在于批判。传统意味着共识,共识未必是真理,但共识作为前理解性悬设,是理解与解释所必需的。理解与解释是从当下语境出发与传统的对话,而任何对话都以我们假定它可达成新的共识为条件。所以,传统与共识是伽达默尔主张的对话的前提。
哈贝马斯批评伽达默尔说,过分在意前理解结构,忽略反思的批判性作用,会导致对权威的认可,尽管这种权威已经从蒙昧时期的人格性权威转变为开化时期的传统性权威。权威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因为解释学反思是在传统的界限内作出的。要形成新的共识,前提是对传统性共识持认可态度,但对传统性共识的认可未必与对真实之物的认识相一致,因而所谓传统,有可能只是一种假定。传统既有可能带来真理和共识,也有可能带来虚妄和强制。这就是说,人们有可能是虚假地认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偏见的。所以,交往有可能为强制性所扭曲,貌似合理的共识有可能是伪交往的结果。因此,批判理论的反思要对解释学号称具有的普遍有效性作出限定,在一个超越传统的参照系下对传统作出批判。∀针对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哈贝马斯提出以解放为旨趣的深层解释学。深层解释学以心理诊疗式反思为基础,以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为例,致力于澄清个人动机与社会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人从社会强制中解放出来,从扭曲性交往中解救出
收稿日期:2010-01-23
作者简介:鲁 路,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
参见J rgen H aber m as:Der Un i versalit tsanspruch der H er m eneu ti k,i n:H er m eneu ti k und Ideo l og i ek ri ti k,Suhrka m p V erlag,Frankfurt a m M ai n,1971,S.150-154.
∀参见J rgen H aber mas:Zu Gada m ers#W ahrheit und M et hod e∃,i n:H er m eneu ti k und Ideologiekritik,Suhrka m p Verl ag,Frank f u rt a m M ai n, 1971,S.48-50.
来。
针对哈贝马斯的批评,伽达默尔提出反诉说,理性反思与权威不是绝对地彼此对立的。尽管权威会起到教条式作用,但这既不能说明权威来自于合理的秩序还是来自于权利的滥用,也不能说明权威本身合法与否。所以说,权威不一定都是错误的。况且,权威并非来自于人们对权威的顺从,而是来自于人们对权威的自由认可。尽管这种认可表现出弱者对强者的回避态度,但它认可权威在认识上占有优势,因而得到认可的传统与权威本身就带有理性因素。相反,否认批判性反思具有依附性,赋予批判性反思以动摇教条的独立性作用,这种看法将权威与理性抽象地对立起来,本身就是一种教条式偏见。同时,医患关系不足以代表社会伙伴关系,心理分析不足以替代解释学对话,因为解放性功能只是一种特殊功能,而解释学对话的宗旨不在于治疗而在于取得共识。相反,心理分析具有诱导性乃至欺骗性,不能实现解释学对话旨在取得的那种共识。这样看来,似乎批判理论与解释学是具有原则性分歧的不同哲学,彼此没有可沟通性。
二、交往理论与解释学的不同侧重点
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批判理论与解释学并非没有可沟通性。伽达默尔讲求的对话与哈贝马斯讲求的交往在含义上有彼此吻合之处,只是它们并非完全一致,而带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解释学致力于取得理解的共识,理应强调理解的普遍性、主体间行动的共同性。伽达默尔讲述教化、审美共通性等内容就是对此的明证。而交往理论以主体间性为前提,理应强调个体间的差异性以及主体间的交互性。解释学注重共同性,交往理论注重交互性,这种差异似乎应当是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分歧的由来。但是,联系到具体情况来说,伽达默尔的对话来自于柏拉图的对话,它是针对独白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强调真理形成于对话双方的互动关系之中,而不是由单方面的独白宣示出来的。固然,对话悬设了共识,但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传统性共识不是原封不动地承传下来的,而要通过今天的语境与往昔的传统之间的对话,有所损益、有所沿革地承传下来。而教化与审美共通性#不是概念的或知性的普遍性%%是一种普遍的感觉。∃∀普遍的感觉要传承下来,必然经历一个诸多审美判断互动与交融的过程。所以说,伽达默尔讲求的对话同样侧重对话双方的交互性。本文为突出对话与交往的关系起见,着重强调解释学的这另外一个维度,即对话双方的互动性、传统与当下语境的交互性。
相比之下,哈贝马斯讲求的交往是针对主体性观念而提出来的,它强调真理形成于主体间性当中,并在这一意义上同对话的含义相吻合。但是,哈贝马斯讲求的交往不仅是个体间的交往,而且是群体性交往。交往既可将作为个体的社会伙伴联系起来,又可将同一群体中的社会伙伴联系起来。个体之#间∃,即主体之#间∃,侧重一个#间∃字,而群体性交往彰显的是#我们∃区别于#你们∃或#他们∃的共同属性,侧重一个#共∃字。这样,在哈贝马斯那里,交往不仅有交互性这一层含义,而且有共同性这一层含义。当然,这种共同性不是普遍性意义上的共同性,因为#我们∃是#我∃与#你∃之间的共同性,不是所有的人的共同性。毕竟,生活世界中的共同性不同于系统中的普遍性,因为系统中的普遍性脱离了主体间的交互性,而生活世界中的共同性关联着主体间的交互性。本文为论述对话与交往的特定关系起见,着重强调交往理论的这另外一个维度,即由群体性交往而来的交往双方的共同性。
固然,对话与交往在词义上有重合之处,但对话(D ialog)的重点在#相互∃、#彼此∃(D ia-)上,它侧重二者之#间∃,像辩证法(D ialekti k)讲的就是对立双方彼此间的关系。而交往(K o mm un i k a ti o n)的重点在#共同∃、#一道∃(K o-)上,它侧重二者或多者之#共∃,像共存(Koex istenz)讲的就是不同存在者的共同存在。当然,#间∃的关系与#共∃的关系互为表里。例如,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执就是一种对话。他们观点不同,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交流看法,因而有一种彼此#间∃的关系,但他们也因这种争执或者说对话而组成一个思想交往的共同体,即组成一种#共∃的关系。#共∃的关系寓存于#间∃的关系中,确保这种#共∃的关系是一种真实的交往,而不是彼此隔膜、毫无瓜葛的同时或同地存在而已。同时,#共∃的关系维系着#间∃的关系,确保#间∃的关系不至于分裂与瓦解,对话不至于破裂与失败。但是,对话与交往毕竟在词义上侧重点不同,而词义上的侧重点不同,关联着思想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即对话侧重#间∃的关系,交往侧重#共∃的关系。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分别选取对话概念与交往概念,已然显示出各自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尤其反映在他们
∀参见H ans-Georg Gada m er:Rhet ori k,H er m en euti k und Ideol ogiekriti k.M etakriti sche E r rter ungen zu#W ah rheit und M ethode∃,i n:H er m e
n euti k und Ideol ogiekriti k,Suhrka m p Verl ag,Frankfurt a m M ai n,1971,S.72-73.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