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司法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28.76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法院的司法活动中,司法鉴定结论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法定的、重要的证据种类。
司法鉴定一方面可以成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于法院准确的定罪量刑、保证办案质量、避免冤假错案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实践中却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鉴定时间过长鉴定时间过长是现在司法鉴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从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到获得鉴定报告这一流程需经过多个部门及办理多项手续。
同时,因启动鉴定时间迟、提交鉴材不完备、鉴定事项不明确等原因,往往造成鉴定周期延长,费用增加,尤其是送至外地鉴定的案件,少则3月,多则半年,有的甚至会历时1年多,严重影响了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
对策建议:一是法院对当事人从鉴定申请的提出,到鉴定资料的提交,再到鉴定机构的选择等方面提供鉴定指导,减少程序,提高效率。
二是制定和完善司法鉴定程序规则,严格规定鉴定时间,对于没在规定时间完成的鉴定机构,要采取通报批评,信誉降级等方式严格处罚。
二、鉴定费用过高在审判和执行实践中遇到的专门性问题需要进行司法技术鉴定的,人民法院委托至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所进行的工作大多为文字材料方面的,看看材料,量量尺寸,问问情况,拍拍照片,需要进行现场勘验的,无非是测量、走访、拍照等简单化工作,真正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鉴定并不多,运行成本相对低廉,但鉴定费动辄数百元、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当事人往往难以承受。
对策建议:一是设置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对于各项收费的金额要求个机构明确挂牌公示,同时通过举报信箱、举报网站、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督。
二是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参照诉讼费用的减、缓、免交制度建立司法鉴定费用的减、缓、免交制度,同时参照法律援助的成功经验,建议在司法鉴定行业内建立鉴定援助制度,从而确保需要司法鉴定的当事人都参与司法鉴定程序。
三、鉴定委托程序不规范按规定,鉴定机构可以受理公民个人的委托,但不能一概受理,更不能盲目受理。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从而导致了相关环境问题的产生,所以,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环保问题就必须进行重视。
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作用,就是在解决环境损害纠纷及对环境污染犯罪进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诉讼案件中对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建设,是相关诉讼案件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状与发展趋势前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主要是对环境损害程度以及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相关的鉴定,开展鉴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对专业鉴定技术的使用,只有真正掌握了鉴定技术,才能对环境损害问题的行为进行科学的鉴定。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相关体系的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解决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以提升鉴定工作的效率。
1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1.1相关鉴定技术的现状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相关的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
相关鉴定技术的出现,促使鉴定工作朝向更为精细化与专业化的角度进行发展[1]。
如医学鉴定主要是鉴定环境损害行为对人体的影响;物理鉴定主要是对相关行为的物理损害进行鉴定;化学鉴定主要是对污染物对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化学污染进行鉴定;而生物鉴定则主要是对环境污染给人类以及动植物造成的生物性危害进行鉴定。
在不同的环境损害问题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环境损害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司法鉴定手段进行鉴定,以科学的技术手段确定鉴定的结果。
1.2鉴定专业人员发展的现状在我国,开展相关司法鉴定工作的主体性存在是社会上的鉴定机构,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各个地域之间的发展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各地域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机构内部的专业鉴定人员发展水平与专业技术水平也不一样。
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主体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性水平一定要极强,才能胜任这份使命[2]。
从环境问题浅谈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意义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索取,过度消耗,海平面上升、冰山融化、森林面积缩小,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人类的后续发展,当前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也加大了力度,从而促进了环境保护行业的大力发展。
由于人类数量的变多和人类生产创造的范围越来越广,在此过程中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明显增多,从而引起大气组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得大气质量受到污染,环境气温有渐渐升高的趋势。
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加剧,会对全世界各地产生不同的不利影响,比如温度高于冰点就可以使北极冰川逐年融化,海平面也会随之升高,因此又会使一些近海地区将沉到海面以下,一些陆地居民和动植物失去生存环境。
另外,温室效应也会改变部分地区的常年降雨量和季风性气候,使之异于往常,极有可能给当地带来干旱、洪涝的灾难,这些环境问题发生的破坏性变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地影响。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绿色森林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消失。
森林面积的减少也极大的影响了其滋养地下水水源的功能,从而加快了物种消失的速度和水土流失的概率,并且因为绿植的减少降低了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分解,而又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的恶循环。
有数据显示,在整个2020年,北冰洋和周围海域经历了几次引人注意的天气和气候事件。
春季,西伯利亚上空持续的热浪导致东西伯利亚和拉普捷夫海的海冰迅速融化。
到夏季结束时,北冰洋的冰盖融化回到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低最小范围。
然而在秋季,海冰的结冰变得开始得晚而且速度缓慢。
除了冰盖萎缩,融化季节变长,也是海冰失去寿命的原因。
融雪季节越来越长是因为春季融雪开始的越来越早,而秋季结冰则开始的越来越晚。
这种变化是“冰反射反馈”循环的一部分,开阔的海洋水域吸收了落在其上的90% 的太阳能,明亮的海冰反射了其中的80% ,随着北冰洋更多地区在季节初期暴露于太阳能之下,更多的热量可以被吸收,这种模式加剧了融化。
新时期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对《决定》实行两年多来我国司法鉴定的现状进行评估,特别分析了目前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司法鉴定人资格准入、评级认证、重新鉴定、终局鉴定、鉴定机构自律以及《决定》的设计语境缺欠等,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司法鉴定;问题;对策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决定》作为法律也是法的渊源之一,但还不是完全和真正意义上的司法鉴定法,而仅仅是对司法鉴定的概念、管理、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条件、执业、回避、出庭、权责、处罚、收费等十八个方面的特定问题做出的一个规范性的法律文件。
《决定》明确定义了近年争论不休的司法鉴定的概念,规定司法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公安、检察机关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打破了公、检、法、司、卫各自为鉴的历史格局。
这对于我国延续几十年的旧的司法鉴定体制是一项突破性的革新,我国司法鉴定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国过去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基本定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是公、检、法、司、卫部门分立各自为鉴分散管理的模式,鉴定机构多系统重复设臵。
长期以来,这种侦查机关自侦自鉴、检察机关自检自鉴、审判机关自审自鉴、卫生部门医疗事故自犯自鉴的多元化鉴定体制备受诟病。
当然,旧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在特定历史阶段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利益的多元化使社会各种矛盾和纠纷大量增加。
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需要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案件也越来越多,近年来被称为网络第一案的“高莺莺死亡事件”,还有五次尸检多次出具不同死亡鉴定结论的湖南教师黄静裸死案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的。
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验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存在着认定缺位。
在传统领域的诸多项目中,不同的部门已经分别出台检验鉴定规范,但离真正体系化统一的规范体系还有差距。
因此,我国司法鉴定急需统一的鉴定材料收集、保管、销毁的具体程序与操作规范来指导实践。
(二)司法鉴定实施程序中无视主体的诉讼参与权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鉴定人实施鉴定时,侦查人员、检察人员、法官是否应当在场的问题尚未进行规定。
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对鉴定活动没有参与权或在场权,致使无法对鉴定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现行的司法鉴定实施程序缺乏必要的公开和透明,不利于发现案件事实。
同时,鉴定实施的过程没有诉讼方面的法律进行规范,导致在鉴定实施的过程中诉讼当事人没有相应的在场权和知情权,无法对鉴定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案件一旦进入刑事诉讼过程,侦查机关进行的鉴定活动是不允许诉讼当事人参与的,诉讼当事人对于鉴定活动的实施过程一无所知。
(三)鉴定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司法鉴定在实施过程中处于追诉方的控制之下,缺少足够的制约;无视鉴定公开、鉴定透明的要求,违背了正当程序的最低标准。
实践中,鉴定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仍旧隶属、依附有关部门。
在公安机关内设的鉴定机构以及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设置的司法鉴定中心等,均不属于独立的机构,有着极强的关系色彩,往往出现人情鉴定、关系鉴定。
司法鉴定大多数是经公权力机关委托从而启动的,至于选择哪一家鉴定机构或鉴定机构会指派哪一位鉴定人进行鉴定,当事人在获知鉴定报告前基本难以得知,当事人只有在获得鉴定意见的时候才可能得到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人的信息,这就导致鉴定人回避的相关规定形同虚设。
一旦当事人回避,还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造成诉讼拖延,从根本上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二、针对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具备完善的司法鉴定操作标准和程序标准,才能保证鉴定活动有章可循,保证鉴定的客观性;同时还要保障诉讼各方的程序参与权和知情权;积极有效地发挥法律对司法鉴定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职能。
中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现状及建议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appraisement and assessment in China and the related recommendations■文 / 刘岩1 贾岳清1 刘荻2近年来,中国各类污染事件造成的环境损害事件频发,生态环境损害评估鉴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2015年5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此后生态环境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体系和技术路线,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环境管理、司法审判及损害赔偿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保障环境安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如何科学客观地判定污染过程与生态环境损害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生态损害和经济损失以及恢复方案的制定和效果评价,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国内外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现状(一)国外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现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损害的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建立环境损害制度的国家,基于环境污染损害鉴定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立法,颁布了《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及《油污法案》。
随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逐步修订,美国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体系、责任追究制度和技术规范,并被其他国家广为借鉴。
欧盟国家在借鉴美国的经验后,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也逐步发展起来。
2000年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颁布的《环境民事责任白皮书》中提出了环境损害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对造成自然资源损害的责任人追究其民事责任。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方法不规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权益。
1. 鉴定标准不统一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鉴定机构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导致鉴定结果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标准,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和客观性。
2. 鉴定方法不规范除了标准不统一外,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还存在着鉴定方法不规范的问题。
一些鉴定机构可能会采用不科学、不规范的方法进行鉴定,导致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管,规范鉴定方法,确保鉴定过程科学、客观、公正。
3.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一些鉴定机构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水平差距。
这些差距可能会导致一些鉴定结论的不准确性,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鉴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确保其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名热心公民,我认为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我们有必要对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我们的生态环境。
总结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方法不规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鉴定标准,规范鉴定方法,加强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监管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鉴定质量。
当前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司法鉴定逐渐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司法鉴定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司法鉴定程序不完善、司法鉴定质量参差不齐、司法鉴定费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公信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加强司法鉴定制度建设和提高司法鉴定质量两个方面入手,综合减少司法鉴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
一、司法鉴定程序不完善1、法律规定不完善当前司法鉴定制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法律规定不完善,缺乏具体操作细则。
司法鉴定的遴选、审批、评估、监管以及管辖等方面相关的法律条款比较空泛,法律界面对司法鉴定人员的具体操作缺乏明确规定,给司法鉴定带来了许多困难。
另外,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司法鉴定结论的认定与审判的衔接和协调等。
2、管理规范不明确司法鉴定过程中的管理规范不明确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司法鉴定部门的管理制度不规范,未设立完备的规章制度、管理指导、标准化操作流程、内审制度等,导致行为标准无法统一或管理缺乏教育、规范不到位等,这为司法鉴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司法判决的不确定度。
对策要加强司法鉴定制度的建设,完善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和操作细则,建立好司法鉴定的标准规定,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司法鉴定质量参差不齐1、司法鉴定人员素质不高在常规司法鉴定中,由于高端人才的欠缺,审判人员往往会根据司法鉴定结果作出判决。
这样,一些司法鉴定人员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
此外,由于司法鉴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差别很大,社会责任心、职业态度等等也会呈现出很大不同,在司法鉴定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违规操作,甚至有的司法鉴定人员行为不当,损害了司法公正的形象,使得司法鉴定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许多争议。
2、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在现代社会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司法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提高、普及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司法鉴定的质量。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司法鉴定是指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案件中需要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进行认定的一种法律程序。
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司法鉴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其公正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对司法鉴定工作进行浅析。
首先,就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而言,我国司法鉴定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司法鉴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专业水平。
目前,司法鉴定工作主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开展,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司法医学、司法心理学、司法人类学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司法鉴定中心和实验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设备和条件,为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
然而,尽管司法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技术不足的情况,有些鉴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高。
其次,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例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有些鉴定结果可能存在主观偏差。
再次,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如机构之间协作不畅、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影响了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司法鉴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首先,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公正性。
其次,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升鉴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再次,应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综上所述,司法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活动,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进一步提高司法鉴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
法律经纬法制博览2019年01月(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董岩哈尔滨捷通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5900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目前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增加我国环境司法案件处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司法鉴定;环境损害;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D918.9;D92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3-0283-01作者简介:董岩(1983-),女,汉族,毕业于吉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哈尔滨捷通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检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方向等工作。
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一)司法鉴定机构数量不足目前,我国缺乏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及从事鉴定的专业人员。
环保部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印发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推荐机构名录》,在推荐机构名录内的机构只有29家。
因此,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除了环保部推荐机构名录内的单位,还有一些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具备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能力,可以为环境司法提供服务,但尽管如此我国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需求还十分巨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现状仍会越发严重,影响我国环境司法的规范化发展。
(二)司法鉴定人员匮乏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员缺口也十分巨大。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对人员的需求十分严格,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导致具有相应资格的从业人员较少。
同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工作流程和人员配置存在一定问题,鉴定人员通常只对某一领域进行环境损害的鉴定工作。
但实际的环境司法鉴定过程中,鉴定的对象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类别。
以上的现状带来的是,从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在委托选择上会产生一定的倾向,优先接受法院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委托,对于个人或企业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委托则由于资源不足,无法进行司法鉴定工作。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在环境纠纷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作为鉴定结论的表达形式,对于环境问题的定责和赔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展开,探讨其意义、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通过司法手段追究责任和进行赔偿。
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作为鉴定专家对环境问题的客观评价,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法院判断责任,确保受损方得到合理的赔偿。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流程一般包括鉴定委托、鉴定准备、鉴定实施、鉴定结论和鉴定报告等环节。
鉴定委托是鉴定的开始,由法院或相关当事人向鉴定机构提出请求,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
鉴定准备阶段是鉴定机构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和整理,确定鉴定的方案和方法。
鉴定实施阶段是鉴定专家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样品采集和相关数据的收集,通过实验和检测等手段进行分析和评估。
鉴定结论是鉴定专家根据实地勘查和分析评估结果,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对环境问题的成因、损害程度、责任归属等进行判断和表达。
最后,鉴定报告是鉴定机构将鉴定结论以书面形式呈现给委托方和法院,供其作为判决依据。
在进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鉴定专家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公正、客观的态度,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其次,鉴定过程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鉴定规范,遵循科学方法和程序,确保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鉴定结论应当明确、准确地表达鉴定专家的意见和结论,避免模糊、歧义或错误的信息。
最后,鉴定报告应当具备完整、规范的格式,清晰地呈现鉴定的目的、过程和结论,便于法院和相关当事人理解和应用。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法院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判决责任和赔偿,并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和防范。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当前我国法律仅在三大诉讼法中对司法鉴定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且各自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中的鉴定机构的成立及其管理、鉴定人员的从业资格、司法鉴定的程序规则等等方面的内容都缺乏统一的规定,不利于我国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司法鉴定概述司法鉴定,指的是在我国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的相关事实,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委托或指派司法鉴定机构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鉴定意见是我国诉讼证据的种类之一。
证据问题是所有诉讼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人们法院案件审判意义重大。
鉴定结论是诉讼证据之一。
证据问题是诉讼活动的核心问题,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证据制度中的专门性问题的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制度越完善,证据审查越科学,对案件处理越有帮助。
如果司法鉴定制度有缺陷,在证据审查中将出现大量问题,当事人对案件结果不服,必然会多诉诸法律。
二、当前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法律中归于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还较为欠缺,还没有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律,仅在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中对司法鉴定的程序和部分问题做了零散规定。
为了与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实务相匹配,我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分别就司法鉴定事宜作出了部分规定,这些规定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同,不同部门的规定存在在互相矛盾和适用范围下载的问题,且这些规定多为部位规章,效力层次较低。
当前,我国除了司法精神疾病和法医鉴定外尚没有形成一部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司法鉴定行业标准,且不同部门的鉴定标准大多依据经验制定,存在科学性的质疑,同一事项的鉴定,依据不同行业标准将产生较大的结果差别。
(一)司法鉴定机构设置不合理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机构设置非常多,管理杂乱,没有专门同一的部门进行领导和监督。
区域治理RULE OF LAW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若干问题思考黑龙江省津环碧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程静轩摘要:随着环境污染案件逐年攀升,加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对保障司法案件有序推进,修复受损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在分析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内容、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完善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关键词:司法鉴定;环境损害;环境污染中图分类号:[X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5-0107-0001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顾名思义,鉴定人利用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对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鉴别,并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结论,为司法诉讼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6年,“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业务”被纳入了全国司法鉴定统一登记管理,2019年,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细化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七大类鉴定事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逐步迈入正轨,为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提供有力支持。
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内容根据2019年5月6日,司法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颁发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包括污染物性质鉴定、地表水与沉积物环境损害鉴定、空气污染环境损害鉴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鉴定、近岸海洋与海岸带环境损害鉴定、生态系统环境损害鉴定,以及其他环境损害鉴定等七大类。
就其鉴定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损害范围及程度鉴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包括环境损害范围及环境损害程度的鉴定。
由于环境损害的范围与环境损害的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因此,需要做好七大类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范围及程度鉴定。
如,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其污染的范围与程度通常呈正向关系,即水环境污染范围越大,其污染的程度就会随之增加。
为此,在环境损害范围及程度鉴定时,常通过现场勘查、监测分析等手段,明确环境损害的范围、边界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评估环境损害程度,计算出环境损害经济损失量等。
中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工作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与生态环境损害相关的司法鉴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司法公正,也阻碍了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处理和解决。
本文将对中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当前的状况。
一、中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1.鉴定标准不统一当前,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标准存在着地区性、部门性的差异,导致在不同地区或由不同部门进行的鉴定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了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专业性不足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需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具备丰富的案例经验和专业知识。
然而,当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鉴定机构缺乏具备专业背景的鉴定人员,导致鉴定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程序不合规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过程中,一些鉴定机构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如不按程序进行现场勘查、未经法定程序取得相关证据等,导致鉴定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
二、解决中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1.建立统一的鉴定标准针对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标准,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标准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鉴定标准,确保在不同地区和由不同部门进行的鉴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提高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鉴定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案例经验,提高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规范鉴定程序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程序的规范和监督,强化鉴定机构的责任意识,确保鉴定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存在着鉴定标准不统一、专业性不足和程序不合规等问题。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司法鉴定工作在司法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利维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鉴定标准不统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司法鉴定标准化管理,提高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只有不断完善司法鉴定工作,才能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
我们应该重视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对策,确保司法鉴定工作的高效运行,为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司法鉴定工作、现状、问题、对策、标准化管理、专业素养、监督管理、司法公正、重要性、完善、维护1. 引言1.1 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司法鉴定工作是法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司法鉴定工作能够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准确客观地鉴定案件中的争议事实,为法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提供科学依据。
司法鉴定工作既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司法鉴定工作可以为法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帮助法官了解案件事实,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推动案件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司法鉴定工作能够保障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确保法院依法采纳证据,防止司法错误的发生。
司法鉴定工作还可以提高司法效率,缩短案件审理时间,促进司法公信力和司法公正。
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司法鉴定工作是司法实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案件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鉴定,为法院司法裁判提供专业的技朧支持。
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鉴定机构和人员存在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较为突出。
一些案件中的鉴定结果存在争议,实际性和准确性不够令人满意。
司法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环境法专题 浅析环境损害鉴定中的基本问题与对策唐红侠❋㊀㊀摘㊀要:环境损害鉴定为实现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提供技术支撑,但环境损害鉴定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㊂本文就环境损害鉴定中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念不清㊁易产生歧义以及环境损害鉴定能力不足等基础性问题展开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㊂本文有助于统一认识㊁规范环境损害鉴定管理体系㊂关键词:环境损害鉴定评估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㊀环境损害鉴定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㊂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背景下,最高法㊁最高检颁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把诸多污染环境行为及环境损害结果纳入刑事处罚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随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出台㊂不论是刑事处罚还是损害赔偿,都涉及环境损害鉴定的问题㊂鉴于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司法鉴定工作起步较晚,存在鉴定体系不完善㊁不健全,鉴定过程不规范等诸多问题①,尤其是环境损害鉴定概念不清㊁鉴定能力不足等基础性问题困扰着行业的发展,本文就环境损害鉴定中的基本问题展开探讨㊂❋①唐红侠,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案件涉案废物鉴别㊂宴林:‘析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评估制度不足与完善“,‘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68 72页;王旭光:‘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司法对策“,‘中国司法鉴定“2016年第1期,第2 8页㊂法律与伦理158㊀一㊀环境损害鉴定概念有待统一(一)环境损害鉴定评估2011年5月,‘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 2011 60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首次给出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概念:综合运用经济㊁法律㊁技术等手段,对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范围㊁程度等进行合理鉴定㊁测算,出具鉴定意见和评估报告,为环境管理㊁环境司法等提供服务的活动㊂2014年10月环保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Ⅱ版)“中给出了鉴定评估的定义:鉴定评估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评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所致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判定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状态并补偿期间损害的恢复措施,量化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㊂环保部于2014年1月和2016年2月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名录“,均使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㊂2016年6月环保部发布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中给出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定义:鉴定评估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调查污染环境㊁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评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所致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并补偿期间损害的恢复措施,量化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㊂同期发布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损害调查“以及2017年9月的‘关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虚拟治理成本法运用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政法函 2017 1488号)也延续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指鉴定评估的名称的做法㊂2018年1月1日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改革方案“使用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㊂从上述分析可知,原环保部前期文件中把环境损害鉴定称为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 ,然后是 鉴定评估 ,再到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环境损害鉴定的名称一直在变,但并没有相关文件显示前期概念废止㊂原环保部单独发布的文件均称 ˑˑ鉴定评估 ㊂(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2015年12月,最高法㊁最高检㊁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将环境损害环境法专题159㊀司法鉴定纳入统一登记管理范围的通知“(司发通 2015 117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进行统一登记管理,管理办法由司法部会同环保部制定㊂该通知首次提到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㊂同日,司法部㊁环保部发布的‘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司发通 2015 118号)给出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定义,其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环境科学的技术或者专门知识,采用监测㊁检测㊁现场勘察㊁实验模拟或者综合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㊂同时规定了环境诉讼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确定污染物的性质;确定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性质㊁范围和程度;评定因果关系;评定污染治理与运行成本以及防止损害扩大㊁修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或方案等㊂2016年10月,司法部㊁环保部发布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办法“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规定了申请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条件与程序等内容,延续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叫法㊂由司法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主导发布的文件均使用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一词㊂从定义上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包含了生态破坏方面的要素㊂从2015年底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被提出后,环保部单独发布了多项关于环境损害鉴定的文件,但并没有使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而是继续使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说法㊂(三)概念存歧义自从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被提出后,以司法机关㊁司法行政机关为主导时使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以原环境部为主导时使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两概念共存会导致概念不清㊁内涵不一㊁理解偏差等诸多问题,从而引起管理上混乱以及不经济等后果㊂宴林等直接把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两个概念合二为一,统称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㊂①王江等认为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被细分为服务于行政系统的环境损害评估㊁服务于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磋商的环境损害评估和服务于司法系统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㊂②显然作者认为①②宴林:‘析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评估制度不足与完善“,‘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68 72页㊂王江:‘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框架㊁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中国司法鉴定“2018年第2期,第9 13页㊂法律与伦理160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组成部分㊂田超等人撰文称‘通知“的颁布意味着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正式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并为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在司法鉴定领域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在法医㊁物证和声像资料三大传统司法鉴定外,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作为三类外的鉴定类别出台管理规定,推测其可能意在把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同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㊂①於方等人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研究综述“一文中称: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㊂该文认为两个概念实质相同,使用技术方法基本一致,前者主要服务于环境管理和责任保险等非诉活动,后者主要服务于环境司法的诉讼活动㊂②虽然上述作者均为环境损害鉴定政策的研究者和起草者,但论文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故无法律效力㊂两个概念并行使用,环境损害鉴定概念不清㊁不统一等使得人们对相关概念理解各异,导致思路上的混淆,不利于环境损害鉴定工作的开展与管理,这也是导致环境损害鉴定管理难的原因之一,故需要在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规范统一㊂(四)概念辨析首先,从定义上辨析两者的异同㊂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与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均解决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中出现的问题,均包括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生态环境恢复或修复采取的措施,以及需确定污染物性质(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虽未在定义中提及,但在鉴定评估事项中有明确);两者虽然都涉及费用数额,但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侧重于量化生态环境损害数额,而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则侧重于污染治理与运营成本评定,显然前者涉及的范围和数额要大于后者㊂另外,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主要服务于诉讼;而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既可服务于磋商,也可服务于诉讼㊂可见,两者在定义上有很大幅度的重叠交叉,但又有不同㊂从鉴定内容的范围与服务对象上看,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小于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但也不能简单推论出包含关系㊂①②田超㊁张衍桑㊁於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打开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新局面“,‘环境保护“2016年第5期,第62 64页㊂於方㊁张衍燊㊁赵丹等:‘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研究综述“,‘中国司法鉴定“2017年第5期,第18 29页㊂环境法专题161㊀其次,从相关环境损害鉴定文件的制定背景㊁目的㊁意义等方面可看出端倪㊂原环保部发布‘若干意见“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环境污染损害进行定量化评估,将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费用纳入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科学㊁合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与行政罚款数额,以解决环境损害赔偿远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辅以推动环境司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依法严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㊂‘通知“的目的在于满足环境损害诉讼需要等要求,依据最高法㊁最高检‘解释“等相关规定,做出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纳入统一登记管理范围的决定㊂所以,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主要解决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特别是磋商阶段的损害赔偿;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主要解决环境损害诉讼问题,特别是环境损害刑事诉讼㊂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环境损害诉讼两个环节紧密相连,所要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与阶段不同㊂鉴于此,厘清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过程中各阶段可能涉及的鉴定事项,提炼出共性问题与各自独有的问题,即确定磋商和诉讼都需要鉴定的内容㊁磋商单独需要鉴定的内容以及诉讼单独需要的内容,根据磋商/诉讼的阶段确定待鉴定事项,重新定义环境损害鉴定,有助于节省鉴定时间㊁成本,可以有效避免重复鉴定,从而提高鉴定效率㊂鉴于刑事案件有别于民事㊁行政或公益诉讼,根据最高法㊁最高检‘解释“的规定,刑事案件需要对污染物属性㊁污染行为㊁损害后果㊁违法所得㊁公私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等诸多事项中的一项或某几项进行鉴定,给出了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污染物性质的认定方法和确定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的认定机构㊂二㊀环境损害鉴定能力欠缺(一)国家层面环境损害鉴定能力不足截至2014年底,全国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从事环境损害类司法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共有89家,分布在15个省(区㊁市)㊂①2016年12月8日的‘法制日报“相关报道中称, 当前经司法行政机关登记的从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仅有50余家,承担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机构和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事环境监测(检测)的单位及高校研究所的教①党凌云㊁郑振玉㊁宋丽娟:‘2014年度全国司法鉴定情况统计分析“,‘中国司法鉴定“2015年第4期,第116 119页㊂法律与伦理162㊀学和研究人员;来自司法鉴定行业的单位和人员 ①㊂显然,两者给出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数量差距很大,估计有不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在从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或部分早期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后期未进行相应审核登记㊂另外,原环保部先后于2014年1月和2016年2月公布了两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第一批12家,第二批17家㊂后来,原环保部又公布了一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试点单位,共13家㊂原环保部推荐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和试点单位共42家,加上前文提到的50余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也只有近百家鉴定机构㊂最高法发布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6-2017)“(白皮书)显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各级法院共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6373件,审结13895件;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87753件,审结151152件;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行政案件39746件,审结29232件;共受理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7件,审结13件㊂另外,各试点地区法院共受理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791件,审结381件;共受理省级政府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件,审结1件㊂相较于全国各类环境资源审判案件数量,经审核备案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原环保部推荐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基本上是寥寥无几,差距太大,鉴定能力明显不足㊂这将影响或阻碍环境损害赔偿㊁诉讼等实施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经审核登记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原环保部推荐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数量与各类环境资源审判案件的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是否存在相关证据未经鉴定的现象?有多少未经审核登记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或者不在原环保部推荐范围内的鉴定机构在从事环境损害鉴定工作?由此可见环境损害鉴定存在管理混乱㊁鱼目混珠的现象㊂(二)上海市环境损害鉴定能力同样不足上海地区环境损害鉴定能力和全国无异㊂上海市司法局公布的‘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上海市)“(2016 2017年度)显示,列入名册的上海司法鉴定机构有141家,业务范围至少涵盖了常规的12项司法鉴定内容,但是没有一家司法鉴定机构的业务范围包括环境损害司法鉴①蔡长春:‘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步入正轨“,‘法制日报“,2016年12月8日,第3版㊂环境法专题163㊀定㊂2018年9月,上海市司法局开展了第一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评定工作,有4家机构参与了遴选㊂原环保部推荐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名录中只有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一家单位,仅有3人具有鉴定资格证书,其中1人还在外地挂职锻炼㊂显然,符合规定的环境损害鉴定严重不足㊂另外,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承担涉案废物为危险废物的环境损害案件中的污染物性质鉴别工作㊂很显然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未列入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名录,仅得到上海市环保局㊁公安局认可,明显与国家规定不符㊂三㊀对策与建议考虑到目前国家和部分地方环境损害鉴定能力严重不足的事实,建议加快推进环境损害鉴定专业力量的建设,推动组建符合条件的专业鉴定队伍,尽快形成鉴定能力,以满足环境损害磋商/诉讼的需求㊂鉴于目前环境损害鉴定领域存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念并行使用㊁存在歧义㊁理解混淆的现状,建议厘清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磋商过程中各阶段可能涉及的鉴定事项,在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中重新定义环境损害鉴定的概念,消除概念并存带来的弊端,规范环境损害鉴定管理,从而提高鉴定效率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问题探讨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环境损害纠纷的迅速增多,加之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环境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理应呈“井喷式”增长。
然而,据《环境统计公报》调查显示,法院受理的环境侵权诉讼案件与环境损害纠纷之间的增长数量差距巨大,进入诉讼途径的环境侵权纠纷甚至不及总量的1%[1]。
此中缘由在于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本身具有极强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质,诉讼中各类要件事实的举证难度极大,加之法官缺乏环境科学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便亟需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的司法鉴定意见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自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譬如鉴定主体不规范、鉴定标准不统一、反复鉴定乱象丛生、鉴定程序启动的随意性、鉴定过程的隐蔽性、鉴定意见质证的形式化等,使得其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环境侵权案件的诉讼难题尚未真正得以缓解。
鉴于此,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迫在眉睫。
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相关问题已初步获得正视。
一方面,从出台的一系列规定得以体现,201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二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都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问题予以回应,但仍过于笼统和简化,难以对具体工作的展开发挥指引性作用。
为此,2015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发布《关于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纳入统一登记管理范围的通知》,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作为司法部商“两高”决定纳入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项目,这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统一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十余年来的首例?。
同日,环保部和司法部发布《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通知》),对鉴定机构、鉴定事项、审核登记、监督管理等事项予以明确。
2016年10月12日,司法部、环保部又印发《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办法》《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审核登记程序。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司法对策
摘要:司法鉴定处理环境侵权纠纷案件的一个辅助手段,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
损害司法鉴定。
目前,对于环境的危害,我国在却没有一个标准,因此,存在管
理分散、缺乏诚信的现象,这样不仅成本高,而且影响本国司法系统的发展,同
时也阻碍了环境司法的正常发展。
为此,必须加强法律判决以及法官的职责,也
要注意鉴定证据的支持,既要加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建设,也要使其发挥
作用,既要对评审意见认定案件事实,也要发挥促进管理手段的有效性,既要专
家出庭陈词,又要邀请技术专家参加环境司法。
这样,人民法院对环境侵权纠纷
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才能促进环境司法鉴定问题尽快解决。
关键词:环境损害;鉴定;环境司法;对策
近年来,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越来越多地进入民事诉讼程序。
此类案件的
鉴定、损失评估和因果关系往往需要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判断,鉴定将成为人民
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
科学、权威、客观、公正的鉴定结果,为法官作
出适当的裁判,依法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解决纠纷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本文
从民事审判的角度,探讨了环境损害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法院采取的
对策,以期有利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和环境案件审判。
1 当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主要问题
1.1种类多,标准不一
1.1.1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种类多
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主要包括农业环境污染损害鉴定、在养殖和野
生渔业环境污染损害鉴定、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司法鉴定、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森林环境损害鉴定、危险废物和鉴定。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专家
在不同领域进行司法鉴定是非常困难的。
1.1.2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规范存在缺失和冲突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涉及环境、农业、土地、林业、海洋等环境资源行政主管
部门。
这些部门已经或正在组织技术规范,在污染损害范围的界定和评价方法上,甚至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某些方面存在差异,缺乏标准。
不一致的评价技术规范
必然导致实践中的不统一、鉴定意见的矛盾,增加了裁判的难度,从而破坏了相
关认证机构的影响力和损害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发展。
1.1.3资质规范不统一
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评价标准。
在实践中,许
多从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机构仅具有评估资格的一个方面,不具备评估环境资
源和环境损害的能力和经验,不能为环境司法提供权威和公平的技术支持。
1.2门槛低,管理分散
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在中国政府分别负责环境保护、农业、土地、林业
行政主管部门、海洋与渔业。
由于管理的分散性和缺乏统一的资格标准,环境损
害司法鉴定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机构的评价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序竞争
的局面。
个别鉴定机构的实践不规范,违法行为已经发生,一些鉴定机构缺乏诚信,使鉴定意见在程序和质量上都没有通过,从而引起投诉。
同时,环境损害司
法鉴定机构较少,司法行政机关不能有效地行使统一的行政监督职责,尚未形成
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标准体系。
1.3周期长,成本较高
1.3.1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周期长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较为复杂,由于其广泛的范围,更多的污染因素,在空间
和时间上更快速的变化,以及许多其他因素和污染物质的识别、污染原因的分析,累积因素的消除,损失的分析与评价,这样的环节将客观地导致环境损害司法鉴
定的周期较长。
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司法鉴定的标准不一、管理分散、组织能力
有限等问题,使鉴定周期进一步滞后,难以适应案件的时限。
1.3.2鉴定费用高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投入、周期和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高,但目前由于收费
标准的不足,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
大多数环境受害者是自然人,社会公益组织
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资金实力。
繁琐的鉴定
程序和高昂的鉴定费用往往是诉讼的负担。
在实践中,对某些案件的评估甚至会
超过当事人所主张的当事人数量,这无疑成为起诉环境侵权被害人损害的障碍。
1.3.3鉴定依据不够扎实,重复鉴定较多
由于环境污染较易扩散,污染状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河流的污染,其自身的流动性和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在污染发生是和污染发生后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在发生污染事件后,必须尽快确定相关证据,并尽快启动评估程序。
否则,一旦错过了机会,不仅化学成分和污染物浓度不断变化,而且鉴定意见不
能准确反映污染的真实情况,甚至造成重复鉴定和鉴定结果不可信,同时,鉴定
周期和鉴别成本大大增加。
1.4能力弱,公信力不足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具有法律与科学的统一性。
它不仅是一种可量化、可检测
的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客观因素,而且是国家环境执法和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
组成部分。
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从诉讼参与的角度看,环境损害的司
法认定体现了鉴定主体的合法性、诉讼地位的中立性和诉讼程序的正当性。
从技
术活动的角度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体现了技术的成熟性、操作的规范性和人员
的专业性。
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司法鉴定机构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性的现象。
2 解决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难问题的司法对策
2.1 把握法律判断和技术判断的关系,依法妥当委托鉴定
法律的判断是基于对法律问题的裁判思维。
这是一个法官的责任,不能由法
官判断之外的任何人决定。
技术的判断是基于技术思维判断的情况下,试验技术
的事实,往往需要一个专门的评估机构提出建议。
许多专业的问题,涉及环境资
源审判及科学技术和环境标准的应用,这往往超出了法官的范围,技术鉴定无疑
是这些专门性问题鉴定的依据。
2.2充分运用诉讼技术规则,弥补鉴定手段的不足
由于环境侵权具有间接性、不确定性、潜在性、复杂性、技术性和信息不对
称性的特点,法院应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简化侵权构成、举证责任倒置和因果
关系推定等,以减轻被侵害人的利益受损。
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2.3推动构建司法鉴定机制,健全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体系
环境污染损害的认定是鉴定人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的鉴定和评价,具
有法律鉴定和环境损害评定的资格。
它是环境监督部门和司法机关决定的依据。
因此,构建科学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规范和合理的制度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
项紧迫任务。
2.4强化协调联动,发挥行政文书的证明效力
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密切相关。
除了一些行政处罚将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
事实认定和证据的确定也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奠定基础,为司法程序提供服务。
因此,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必要对环境损害进行调查,获得有效证据,并严格
按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和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损害评估结论。
实现环境执法
与环境司法的有效衔接是客观要求,也可以更好地为环境行政执法服务。
在审理
环境侵权纠纷案件时,法院应更加重视与环境行政机关的协调与对接,充分发挥
行政文件在案件事实认定中的证明作用。
3 总结
按照上述意见,各级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支持,在
不同层次和方面进行援助。
一是建立一个专家库,二是聘请技术专家担任人民陪
审员,并任命常务委员会的成员作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审理案件,三是在环境资源的特殊介质领域聘请专家,用专业的技术知识,使当事人认识到
错误,修复环境、赔偿损失,并解除原告、被告之间的诉讼纠纷。
参考文献
[1]党凌云,郑振玉,宋丽娟.2014年度全国司法鉴定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司
法鉴定,2015,(4):116-119.
[2]孙飞.论环境污染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J].中国司法鉴定,2008,(3):85-87.
[3]王旭双.我国公害病赔偿现状及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33-34.
[4]刘超,林亚真.环境侵权诉讼中损害认定的困境与争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