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学习知识重点汇总-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学习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4.91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考纲:1、掌握畜禽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可消化性的概念。
第1章畜禽营养基础一、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1.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知识点(1)按化学元素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含量≥0。
01%碳、氢、氧、氮、硫、磷、钠、钾、钙、镁、氯、硅微量元素:含量〈0.01%铁、铜、锌、碘、锰、钴、硒(2)动、植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例题①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②动、植物体内含量〈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另例)③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
(另例)A)钙B)铁C)铜D)钴④构成动、植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完全不同。
(×)2.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有6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
(2)动、植物体的三大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实验室中,由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有:水、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营养成分关系,见教材P.3)(4)名词:①粗灰分(Ash):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在550~6000C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盐类等无机物,有时也含有少量泥、沙,称为粗灰分或矿物质。
③粗蛋白质(CP):动、植物体一切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它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 非蛋白氮(NPN):非真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硝酸盐、铵盐、氨、尿素等。
④粗脂肪(EE):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物质总称为粗脂肪.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中通常用乙醚来提取脂类物质,所以又称为乙醚浸出物。
⑤粗纤维(NFE):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例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有6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2)由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特可分为:水、CP、Ash、EE、CF和NFE。
(3)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糖类。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一、名词解释饲料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粗灰分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粗脂肪消化吸收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消化力消化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瘤胃降解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瘤胃氮素循环理想蛋白质蛋白能量比必需脂肪酸应激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二、填空题1. 及其产品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来源。
2.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可分为和两大类。
3.动植物体含有的主要成分有、、、、、六种4.动植物体内的水一般以和两种状态存在。
5.构成动植物体的三大有机物是、和。
6.糖类在动物体的存在形式是和。
7.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和六种。
8. 又称乙醚浸出物。
9.粗纤维包括、、、等10.无氮浸出物是、、等物质的总称。
11.糖类包括和两大类。
12.粗蛋白质包括和。
13.饲料中的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
14.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总含氮量÷ =饲料中总含氮量×。
15. 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16.常见的氨基酸有多种,可分为和两大类。
17.蛋白质被消化以后,反刍动物以吸收为主,单胃动物以吸收为主。
18.反刍动物的瘤胃内有大量的和等微生物。
19.瘤胃中的微生物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和,然后再合成菌体蛋白。
20.目前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措施有、、。
21.糖类在畜禽体内有两种代谢方式,一是,二是。
22.糖类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三种挥发性脂肪酸。
23.马属动物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是和。
24.根据脂肪的结构,脂肪可分为和两大类。
25.真脂肪由和化合而成。
26.类脂肪包括、、等。
27. 常用饲料中、、为限制性氨基酸。
28.脂肪中含有、、三种必需脂肪酸。
29.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经作用转变为饱和脂肪酸。
30.一般日粮中钙:磷为,产蛋期的家禽钙:磷为。
31.硫在畜禽体内主要存在于、、三种氨基酸中。
32.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分为和。
33.维生素D包括和两种形式34.维生素K的活性物质有两种,一是,二是。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知识点一: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及各种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各种有机物。
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以植物和动物、矿物质及人工合成物为饲料以获取营养。
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目前已知的112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共含有60余种。
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分为两大类: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如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和硫等,其中碳、氢、氧、氮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中元素总量的90%以上。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如铁、铜、锌、锰、钴、碘、硒等。
(二)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动植物中的化学元素并非都以单质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以构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
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知识点二:动植物的养分(一)饲料中养分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元素单质,也可以是复杂的元素化合物。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等人创建了一套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将饲料养分概略分为六大养分。
该方案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有待改进,但因简单、实用、概括性强,故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水分(moisture)总水包括初水+结合水。
初水:含于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也称游离水或自由水,是将新鲜饲料取样置于60~70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结合水:含于细胞内,与细胞结合紧密,也称吸附水或束缚水,是将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置于100~105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2.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_℃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考纲:1、掌握畜禽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可消化性的概念。
《畜禽营养与饲料》复习要点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主要问题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名称2、实验室常规分析出的化合物名称(水、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3、动植物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矿物质)4、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关系5、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动物稳定,植物差异大;粗蛋白:动物13%~19%,真蛋白含量高,植物1%~36%,非蛋白氮含量高;粗脂肪: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动物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植物无氮浸出物是淀粉,动物是葡萄糖和糖原,粗纤维:植物独有)6、畜禽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7 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要看的两个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9、如何从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量(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总含氮量×6.25)10、短肽的营养作用(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沉积率,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率,酪啡肽能调节机体胃肠运动,增进采食)1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提供能量和转化为糖、脂肪)12、蛋白质缺乏与过量对动物的危害(消化紊乱、生长发育受阻、贫血、繁殖力降低)13、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复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14、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措施(机械法、化学法、氨基酸保护法)15、瘤胃氮素循环及意义(粗蛋白质→氨→菌体蛋白;氨→瘤胃血液→肝脏→尿素,大部尿素→肾脏→排出;少部尿素→唾液和血液→瘤胃,周而复始,提高氮的利用率,避免氨中毒)16、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想蛋白质)(理想蛋白质可避免蛋白质变成能源物质,节约蛋白质、提高经济效益)17、提高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利用的措施(日粮组分搭配多样化,补充氨基酸添加剂、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饲酶制剂)18、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质的机制(尿素→氨+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酮酸+ 挥发性脂肪酸,氨+酮酸→氨基酸→菌体蛋白质→氨基酸)(菌体蛋白和天然蛋白质一样对反刍动物意义大)19、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并防止氨中毒应注意的问题(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控制喂量,注意喂法)20、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分类(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2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能量的主要来源、体脂的主要原料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22、畜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单胃动物葡萄糖代谢、反刍动物挥发性脂肪酸代谢)23、粗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可以填充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和粪便的排泄、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源物质)24、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畜禽种类不同、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营养、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的影响)25、脂肪的组成(真脂肪有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类脂肪由甘油、脂肪酸、含氮化合物组成,磷脂蜡质、固醇)26、脂肪的营养作用(体组织的成分、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畜产品的组成成分、对畜体的保护作用)27、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反刍动物的瘤胃氢化反应)28、饲料中添加油脂有什么作用?(直接供能、改善适口性、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轻应激反应不良反应,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避免吸湿结块、减少粉尘)29、饲粮中添加油脂应注意什么?(饲粮的能量水平变化不能太大、混合要均匀、添加抗氧化剂、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含硫氨基酸的供给量尤其,是VE 和Se、控制粗纤维)30、矿物质的营养作用(构成畜体组织、调节渗透压、生命所必需)31、钙、磷对畜禽的营养作用(钙: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抑制神经、肌肉正常的兴奋性,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内分泌,磷:参与能量代谢、促进脂类与DNA、RNA的合成有关)32、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钙、磷比例、维生素D 乳糖、蛋白质、磷的存在形式)33、钙、磷的缺乏症(异食癖、佝偻病、溶骨症、产软蛋、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34、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食盐中毒35、常量元素镁、硫、钾的营养作用36、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硒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7、维生素的分类及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8、维生素A 有哪些营养作用?(保护粘膜上皮的健康、防止夜盲症、促进生长、维持正常的繁殖力、维护正常的神经功能)39、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有哪些影响?(V A、VB2、VC、VE)40、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的后果( 8%干渴、食欲丧失;10%代谢紊乱;20%以上引起死亡)41、畜禽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饲料水、代谢水)42、畜禽体内水的排出(粪尿、皮肤蒸发、汗液、呼吸、畜产品)43、影响畜禽需水量的因素(生产性能、日粮组成、环境温度)44、畜禽饮水过多不利于畜禽生产(减少采食量、降低物理消化、增加维持能耗、污染环境)45、简述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46、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饲养实践中有什么意义?(能量过高、能量不足)47、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名词解释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干草糠麸非蛋白氮饲料主要问题:1、饲料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各是什么?(水、粗纤维、粗蛋白质)2、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如何编号?(7位、3节:国际分类号、中国亚类、饲料顺序号)3、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磷的含量低,维生素D 含量丰富,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4、粗饲料的种类(干草、秸秆和秕壳类、树叶)5、青干草的调制方法及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6、粗饲料的物理、化学、生物加工方法7、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选择地址、秸秆处理、堆垛注入氨水塑料罩膜制作)8、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含水量高、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适宜、维生素含量丰富)9、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种类、生长阶段、土壤质地与施肥植物的不同部位)10、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豆科: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紫云英、毛苕子)(禾本科:青刈玉米、青刈高粱、青刈燕麦、苏丹草)(叶菜类:苦荬菜、串叶松香草、聚合草、籽粒苋)(水生饲料及其他: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绿萍)11、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日粮中的用量即应注意的问题)12、青贮的意义(有效保存营养成分、保持鲜嫩汁液、扩大饲料资源、杀菌)13、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半干青贮、外加剂青贮)14、从青贮原料收割到青贮完成的三个阶段(植物呼吸阶段、微生物作用阶段、青贮完成阶段)15、乳酸菌大量繁殖的条件(糖、水、温度、厌氧)16、青贮设备(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塑料青贮袋)17、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收割、运输、切碎、装窖、踩实、封窖)18、半干青贮饲料的制作(关键是饲料要风干水分含量达到45%-55% )19、常用的青贮饲料方法的成败关键是什么?(提高青贮饲料的酸碱度和降低PH值,使PH值接近7.0 )20、谷实类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钙少磷多缺乏维生素缺乏A、D )21、简述玉米的营养特点及利用是应注意的问题(有效能高、氨基酸不平衡,矿物质含量低、VE、VB1含量丰富,水分超过14%易霉变感染黄曲霉毒素)22、简述糠麸饲料的营养特点(蛋白质相对高、矿物质钙少磷多维生素丰富)23、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淀粉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维生素含量低)24、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饲用特点(植物蛋白: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不恰当,磷为植酸磷,维生素缺乏A、D,含有抗营养因子。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 ℃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考纲:1、掌握畜禽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可消化性的概念。
2、理解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
3、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
考点:1、概念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畜禽的消化管,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这一生理过程。
吸收: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物,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
畜禽消化力:畜禽消化、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饲料可消化性:饲料可被畜禽消化的程度和性质。
消化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畜禽消化力的统一指标。
消化率=(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 食入饲料中养分х 100%。
物理消化:畜禽采食饲料后,经咀嚼、吞咽、胃肠运动等,将饲料切断、磨碎、压扁,使食物的表面积增加,易于与消化液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管的一个部位送到另一个部位。
化学消化:动物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能分解饲料及其养分的多种消化酶,在酶的作用下,各种营养物质被分解为易吸收的物质。
这一消化过程称为化学消化。
2、影响因素影响畜禽消化力的因素:畜禽种类、品种、年龄、个体差异。
影响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饲料组成、营养配比、收获时期、加工贮藏方法及工艺水平、适口性、环境温度。
3、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考纲:1、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2、了解反刍家畜对非蛋白氮的合理利用。
3、掌握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蛋白质缺乏对畜禽的危害。
4、了解各种畜禽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5、理解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的特点。
考点:1、N%х6.25=CP%2、氨基酸:常见有20 多种。
(1)、必需氨基酸:指畜禽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例如:苏氨酸、亮氨酸等。
成年猪有8 种,生长猪10 种,鸡13种,成年反刍家畜不存在必需氨基酸,高产奶牛需补甲硫氨酸。
必需氨基酸种类:(2)、非必需氨基酸:是指畜禽营养上需要,但体内能够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成,不必从饲料中专门供给的氨基酸。
例如:谷氨酸、丝氨酸等。
(3)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含量较少、低于畜禽的需要量、限制着其他氨基酸利用率的必需氨基酸。
如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
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蛋白质是动物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如皮肤、肌肉、内脏。
(2)、蛋白质是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如酶、激素、抗体。
(3)、蛋白质可分解提供能量和转化为糖、脂肪。
(4)、蛋白质是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蛋白质不足:消化功能紊乱,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阴,动物发生贫血及其它疾病,畜禽繁殖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
蛋白质过量:浪费,加重肝肾负担。
4、蛋白质的消化代谢: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畜体蛋白、分解供能、转化为糖、脂肪。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气、氨基酸、肽,进一步合成为菌体蛋白质和虫体蛋白质。
细菌能利用NPN ,纤毛虫能合成必需氨基酸,提高蛋白质品质。
5、理想蛋白质:指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6、提高非反刍畜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1)、日粮中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2)、补充赖氨酸、甲硫氨酸等添加剂(3)、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
(4)、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如加热能破坏生豆类中的抗胰蛋白酶。
(5)、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6)、补饲酶制剂,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
7、提高反刍畜尿素利用率的措施:(1)、在补加尿素的日粮中必需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
如淀粉。
(2)、补加尿素的日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日粮蛋白质以10%-12% 为宜。
(3)、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
(4)、控制喂量:尿素用量占日粮干物质财富的1%或所需蛋白质的20%-30%。
注意喂法:混入精料、青贮料中或制成舔食盐砖。
8、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产生的氨气,在肝脏中合成尿素,大部分尿素由肾脏排出体外,少部分尿素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被重新利用,周而复始。
9、瘤胃降解蛋白: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
过瘤胃蛋白:在瘤胃中未被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
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措施:机械法、化学法、氨基酸保护法。
第四节糖类的营养作用考纲:1、理解糖类的组成,掌握糖类的营养作用。
2、了解畜禽对糖类消化代谢的特点。
3、理解粗纤维的营养作用以及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考点:1、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2、糖类营养作用:(1)、糖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2)、糖类是形成体脂的主要原料。
(3)、糖类是形成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
(4)、糖类为泌乳家畜合成乳糖、乳脂提供原料。
3、糖类消化、代谢:消化:单胃家畜: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反刍家畜: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
代谢:葡萄糖代谢、挥发性脂肪酸代谢。
4、粗纤维:(1)、作用:营养作用、填充作用、刺激作用(2)、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畜禽种类、日粮成分、加工调制技术。
(3)、粗纤维含量:牛≥15%,兔≥3%,幼猪、鸡≤5%,生长猪≤8%。
第五节脂肪的营养作用考纲:1、了解脂肪的组成和营养作用。
2、理解饲料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及畜产品品质的关系。
考点:1、脂肪的营养作用:(1)、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成分。
(2)、脂肪是畜禽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
(3)、脂肪可为畜禽提供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4)、脂肪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5)、脂肪是畜产品的组成成分。
(6)、脂肪对畜体有保护作用。
2、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不能合成,必需从饲料中供给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3、饲料中脂肪的性质:饱和脂肪酸:熔点高、硬度大、在常温下呈固态,易保存;不饱脂肪酸:熔点低、硬度小、在常温下呈液态,易酸败。
第六节矿物质的营养作用考纲:1、理解常量元素钙、磷、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2、了解常量元素镁、硫、钾与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硒、碘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考点:1、钙的营养作用:(1)、构成骨骼和牙齿。
(2)、抑制神经和肌肉正常的兴奋性。
(3)、激活多种酶的活性。
(4)、调节内分泌。
2、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1)、日粮钙磷的比例:一般动物:1-2 :1;产蛋禽:5-6:1(2)、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比例,促进钙磷沉积,促进钙磷吸收。
(3)、乳糖:能促进钙磷吸收。
(4)、蛋白质:日粮中蛋白质有利于钙磷吸收。
(5)、磷的存在形式:单胃动物对植物性磷的利用率约为30%。
3、有效磷:饲料磷中,对动物有生理作用的磷。
有效磷=动物性饲料磷+无机磷+植物总磷х 30%4、钙、磷的缺乏症:(1)、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特别是繁殖力下降。
(2)、异食癖:(3)、幼畜佝偻症:骨骼短小、骨端粗大,骨骼弯曲。
(4)、成年畜:骨质疏松症(溶骨症):(5)、产蛋禽: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产软壳蛋。
5、钠、氯作用:(1)、维持体液渗透压。
(2)、调节酸碱平衡。
(3)、控制水的代谢。
(4)、增强肌肉、神经的兴奋性。
(5)、刺激唾液分泌,活化消化酶,提高畜禽食欲。
6、铁的营养作用:形成载体、参与代谢、预防疾病7、典型缺乏症:第七节维生素的营养作用考纲:1、了解维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意义。
2、了解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与 B 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主要特点、性质、共同点、营养作用等。
3、掌握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考点:1、维生素:主要由C、H、O 三种元素构成的维持畜禽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2、维生素A的营养作用:维生素 A 由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动物小肠壁、肝脏和乳腺中合成。
(1)、保护畜禽黏膜上皮组织的健康,抵抗疾病的浸袭。
(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防止夜盲症的发生。
(3)、促进畜禽生长。
(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
(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
3、维生素 D 的营养作用:(1)、促进钙磷在肠道内的吸收和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2)、提高血液中钙和磷的水平。
(3)、促进钙磷在在骨骼中的沉积。
(4)、调节钙磷比例。
4、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1)、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
(2)、可由消化管微生物合成。
维生素B2除外。
(3)、形成各种种辅酶,催化物质代谢中各种生化反应。
(4)、在动物体内不能贮存,须经常补给。
(维生素B12除外)5、维生素 C 营养作用:(1)、解毒作用:缓解铅、砷、苯及细菌毒素中毒。
(2)、在体内参与生物氧化反应。
(3)、促进铁的吸收,辅助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