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功能,我国民法各项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我国民法各项基本原则。
尤其是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意思自治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功能(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民法根本规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民法基本原则与民法上体规范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民法基本原则是最一般的、高度抽象的民事行为规范。
民法基本原则超越一切民法制度的规范,是针对抽象民事行为而设置的一般准则,是从具体的民事法律制度和民事法律规范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基本准则,而民法具体规范则是从属于特定民法制度的规范,是针对具体民事行为如合同行为、遗嘱行为而设置的上体规则;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对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最一般的要求,其遵守与违反可能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也是抽象的,民事主体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或者不遵守民法基本原则将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是不明确的,而民法具体规范的遵守与违反,其民事法律后果则是明确的、具体的。
2.民法基本原则是价值判断的准则,内涵极为丰富民法基本原则包含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是正确指明民事主体行为的方向,成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指南,而且也是制定、解释、执行民法和正确处理民事纠纷的重要依据。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极为丰富,只能根据法律条文的文意和立法目的作大致的了解,作或大或小的解释,不可能穷尽它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而且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还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基本原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可能有不同的内涵。
因为历史条件不同,对人的行为的基本要求有所不同。
3.民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规范只有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出体系的规范功能,离开了基本原则的价值引导作用,民法规范可能出现违反立法目的的适用。
因此,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必须完全地贯彻于民法始终。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则,即观察、处理民法问题的准绳。
功能:民事立法的准则。
立法者解释的准则。
(立法)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守法)裁判者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
(司法)二、我国民事立法上确认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础原则。
✓私法自治原则是民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原则,是民法基本理念的体现。
✓公平原则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有益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
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公序良俗原则调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
必要限制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首先体现为一项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的准则。
平等对待有两种意义:✓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都一视同仁,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同样的人”。
✓弱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对同一类别的人一视同仁。
既意味着平等对待,也意味着差别对待。
近代民法重视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
●平等原则主要体现为民事主体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
即人格平等。
现代民法与近代民法不同,现代民法的平等原则:侧重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的同时,更加重视兼顾弱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
我国属于现代民法上的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还体现为一项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
私法自治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的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出于核心地位的民法基本原则。
公平原则两层含义:一,是立法者和裁判者在民事立法和司法的过程中应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立法司法)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体现了公平原则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有益补充。
二,是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守法)公平原则以私法自治原则的具体运用为基础和前提,是等价有偿原则的上位原则。
法国民法典1134 合同关系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德国民法典242 债法确立……瑞士民法典2 民法~公序:国家的安全,市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一、概念民法的基本原则,即观察、处理民法问题的准绳。
它是体现市民社会和商品经济根本要求,贯穿民事立法、司法、守法始终,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重点提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的集中反映。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准则民法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民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是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特征。
它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
同时,它还是解释民法规范的准则。
(二)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审判准则民事主体所进行的各项民事活动,不仅要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还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
在现行法上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欠缺相应的民法规范进行调整时,民事主体应依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进行民事活动。
(三)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对所应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以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特定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法院在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时,如有两种相反的含义,应采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其解释结果均不能违反民法基本原则。
如果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现行法上未能获得据以做出裁判的依据,这就表明在现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
此时,法院应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法律漏洞的补充。
(四)是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学者在对民法进行解释、研究时,应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无论何种学说,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就不是妥当的学说。
第二节平等原则一、平等原则的含义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平等为归宿。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一)民法基本原则是能反映民法的发展规律,能反映民法活动的本质特征,其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
2、理解:(1)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2)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立法技术(二)特征:(1)非规范性:是原则性的规则,是模糊的,非规范的,使用时和其它规范相结合(2)不确定性具有衡平法的性质,当有法律规范有缺陷时,予以补正作用。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平等原则(二)自愿原则(三)公平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帝王条款)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1、理解:(1)客观:当事人忠实履行自己义务的行为,主要适用于合同法领域:行为的诚信,影响到司法过程中有关解释问题(2)主观:当事人相信自己未损害他人的一种内心状态,主要适用于物权法领域:善意第三人制度。
其大体含义如下:1、公平与公正2、权利禁止滥用3、相互协助与照顾义务;如新《合同法》中的前契约义务和后契约义务,债法中的主义务和从义务(五)公序良俗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个人利益应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但社会公共利益不等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私法领域中,在群体中的个人要生存而作出的让肯和妥协的总和,它有利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深化:诚信原则主要从习惯法衍生而来,由人们道德理念发展,弹性较大,其内涵、外延是不确定的。
是对交易中的主体进行道德上的要求。
诚实信用原则对规制权利滥用是一项重要工具,因此被称为“帝王条款”。
在英美法中,约因(对价)是一项很重要的制度。
但人们发现,约因会破坏对交易上道德的要求,美国学者吉乐默通过《契约的死亡》一书,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使得约因制度逐渐消失。
诚实信用原则应运用适度,否则会造成民法规定的软化,诚信原则严格说来也是一项后备条款。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法律要素,是指法律由哪些基本因素或元素构成。
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个要素构成。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根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法律概念是指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的概念。
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与公理性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适用范围的大小)、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适用的内容和问题不同)。
民法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民法整体的基本功能单位(元素)。
对民法的构成元素,可按其不同的功能分为民法规则、民法原则、民法概念三类。
民法规则是针对具体的民事问题所作出的具体法律规定;民法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民法规则基础、本源、出发点的具有综合性、抽象性的民法原理和准则;民法概念长期的民法学研究和民事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的概念。
第一节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司法以及民事活动所应遵循的准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一)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与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二)是贯穿于各种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三)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与民法观念的综合反映二、学理和法定民法基本原则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标准,可分为学理民法基本原则和法定民法基本原则。
(一)学理民法基本原则学理民法基本原则是从学理上提出的基本原则,通常是有一定的观念、理论为指导概括出来的。
民法的基本原是民法观念与理论的结晶,更深的渊源来自法理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的学理。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学理概括的产物,也是民事立法实践的总结。
古代没有法律的一般概念和基本原则;近代出现了民法基本原则的原理和立法;现代民法有重视基本原则的趋势,这都是民法理论与民事立法技术发展的成果。
(二)法定民法基本原则及其学理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法定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在民法基本法中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
法定原则具有法律效力,学理民法基本原则没有法律效力,但对法定原则具有指导意义,对法律解释、对法官的观念及民事活动也会起一定的影响作用,反之,法定原则一经颁布,也会对民法基本原则的研究起推动作用。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是法定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中的作用。
概括如下:(一)指导作用基本原则对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有指导意义。
不仅是民事基本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各项民事立法的指导原则。
法院造法必须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指导。
民事主体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处理各种民事关系就有了基本准绳,便于把握民事关系的大方向。
(二)约束作用基本原则对立法、司法和民事活动有约束力。
民法规范不能违反民法的基本原则;对司法活动有约束力,法官适用民法规范,如果偏离基本原则,形成错判,则应依法定程序予以纠正;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民事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三)补充作用民法基本原则在立法上的确定,正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产物,适用基本原则弥补成文法不足的需要。
在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而无具体民法规范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直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处理民事案件,民事主体可以直接根据民法基本原则进行民事活动,处理民事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法基本原则是原则性民法规范,是具体民法规范的补充。
第二节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当事人的民事地位平等是民法的首要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征就是平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必然把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作为它的一项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标志。
平等原则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民事主体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第二,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第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平等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第四,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民法的基本原则能否修正现行法?第三节自愿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的原则。
自愿的原则,也是由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法国民法典》确立了意思自治的原则,把意思自治视为民法的基础。
现代西方民法对意思自治逐步加强限制,但意思自治原则仍然存在。
我国学者通说认为,民法规范应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国家不应过多干预。
自愿原则的含义:1.民法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
当事人意思表示效力优于任意性规范和法律推定条款。
如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2.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3.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的内容及形式由当事人自愿协商。
第四节公平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平的原则。
公平与公正、合理的概念接近,是人们崇尚的理念,也是基本的法律价值理念。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直接涉及人与人之间利益之协调与平衡问题,自然应当把公平作为他的一项基本原则。
另外由于民法更多的是强调形式上的平等,没有考虑到个人之间的不同差异,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因此用此原则予以平衡。
公平原则的含义:应当从我国的现阶段的一般交易习惯和人们的一般观念为标准。
1.在立法上,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上,体现公平原则,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2.在民事活动中,要求民事行为的结果不能显失公平。
3.在司法上,法院在处理民事案件时,法律又明文规定,按照规定处理就体现公平原则。
如为追求公平,法律规定特殊规则: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的规则、无过失责任的规则、公平责任的规则等。
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实信用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
诚实信用主要是指在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待人,谨慎从事,信守诺言、格守约定,不能出尔反尔,轻诺寡信,尔虞我诈。
除此之外,诚实信用还运用到非交换领域,成为民事主体进行任何民事活动都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有“帝王条款”之美称。
学者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论说不一,从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及学者的解释可以看出,诚实信用原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容和外延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主要表现为:1.在立法上,不仅需要在民事基本法上确立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而且还应根据需要制定若干体现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
如《合同法》第49条“保密义务”的规定。
2.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的时候应诚信。
3.民事主体应恪守信用,履行义务。
4.法官及总裁元处理民事案件时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第六节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有学者认为《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应概括为公序良俗原则。
采用公序良俗原则便于与国际上通行的国际民事立法用语接轨。
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因各国的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同,国情不同,“公序良俗”的含义也会不同,甚至有本质的区别。
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时候,应把握立法精神,以国家的基本国策为基点,认定是否违反公共秩序;以社会大众的一般道德观念为标准,认定是否违反了善良风俗。
我国学者从学理上概括违反“公序良俗”的案件类型有:1.危害国家公序类型;2.危害家庭关系类型;3.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4.射幸行为类型;5.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7.违反公共竞争行为类型;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类型;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10.暴力行为类型;第七节禁止权力滥用原则权利人行使权力超过正当界限,有损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的,为民事权力滥用。
禁止民事权力滥用原则,本质上是一项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原则,是在19世纪后半期逐步形成的一项民法原则。
尽管在各国的民法典上有不同的表述,但比起资本主义民发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更加重视该原则。
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其内涵包括禁止权利滥用。
(一)滥用权利的条件从学理上讲,构成权利滥用需具备三个条件:1.当事人有权利存在;2.权利人有行使权利的行为;3.当事人的行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
(二)滥用权利的标准判断滥用权利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考察:1.主观有损害他人的目的;2.客观有损害结果(三)滥用权利的法律后果1.滥用权利的,权利人的目的不能实现;2.滥用权利构成侵权的,应承担侵权责任;3.权利人的原由权利并不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