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赠刘景文作者简介和古诗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58.81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司马光砸缸译文与注释山行杜牧[ 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苏轼[ 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夜书所见叶绍翁[ 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望天门山李白[ 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古诗的意思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古诗的意思:
1、《山行》的诗意是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2、《赠刘景文》的诗意是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赠刘景文》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3、《夜书所见》的诗意是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夜书所见》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
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知识点《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习这首诗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二、诗歌原文及注音赠(zèng)刘景文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诗句释义1、“荷尽已无擎雨盖”这句诗的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荷尽”指荷花枯萎,“擎雨盖”指荷叶,这里把荷叶比作雨伞。
2、“菊残犹有傲霜枝”此句意为: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菊残”指菊花凋谢,“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在寒霜中依然挺立。
3、“一年好景君须记”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君”在这里指刘景文。
4、“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一句说: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
四、诗歌意境这首诗描绘了秋末冬初的景色,虽然荷叶凋零,菊花残败,但还有那傲然挺立在风霜中的菊枝,以及成熟的橙子和橘子。
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虽然时光流逝,但生命依然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意境。
五、诗歌主题这首诗一方面是对刘景文的勉励,告诉友人虽然青春流逝,但人生在这个阶段也会有成熟和收获的一面,不要因为时光的变迁而意志消沉;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赠刘景文古诗意思
这首古诗为李商隐的《赠刘景文》,意思是送给刘景文一首诗。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享有长寿和美好的人生。
整首诗充满了友情和美好祝福,是一首让人感到温馨的诗歌。
以下是《赠刘景文》全文:
陈陋室,独何惭,草露绵绵萤火残。
几时相见恨无言,尽日寻僧不见山。
人间四月即江南,岳阳楼上见崇山。
觉来宿雨知何处?胡笳一声愁绝端。
白发愁看明镜中,身来幸有千年骨。
不言晦迹谁知命,贵贱无常一醉后。
赠卿卿去且终身,自有清气冲天汉。
解鞍少坐定西楼,信马长鸣踏清秋。
此意几难同,此心何时安。
这首诗中,李商隐极其感慨友情的难得和无常,表现了人生如梦幻的视角。
他感慨自己和刘景文在颠沛流离中既相遇又别离,生命中的际遇无法预料,赞颂友人有清气、愿意奔向天汉。
他
也以此祈愿自己和友人都能够安枕无忧,长寿富贵。
此诗体现出深厚友谊的美好情怀和对人生无常、充满变化的看法,深富诗意和哲理。
在诗中,李商隐还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如陈陋室、草露、萤火、僧寺等,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和内心的忧虑。
同时,他也描述了江南四月的美好风景和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他以古今中外的典故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中,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诗歌魅力。
整首诗构思严谨、言简意深,文字优美流畅,是唐代五言绝句的代表之作,也是李商隐的经典之作之一。
赠刘景文注释及译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赠刘景文注释及译文赠刘景文苏轼〔宋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原文及翻译赏析《赠刘景文》原文及翻译赏析《赠刘景文》原文及翻译赏析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及注释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
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赠刘景文》原文及译文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北宋大文豪苏轼写的一首诗——《赠刘景文》。
这首诗可是藏着不少趣味和深意呢!先看看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咱们一句句来品品。
“荷尽已无擎雨盖”,说的是池塘里的荷花都凋谢啦,那像伞一样的荷叶也没了踪影。
想象一下哈,夏天的时候,满池的荷花荷叶多美呀,又大又绿的荷叶像一把把小伞撑在水面上。
可到了秋天,这景象就变喽,荷叶都枯萎了,是不是有点小失落?“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然也开始残败,但它的枝干还在寒风中挺立着。
我记得有一年秋天,去公园赏菊,大部分菊花都过了盛花期,花瓣散落一地。
但仔细一瞧,有的菊花枝头上还挂着那么几瓣,在秋风中摇摇晃晃,却就是不掉下来,那股子倔强的劲儿,就像诗里说的“傲霜枝”,让人忍不住感叹菊花的坚韧。
“一年好景君须记”,苏轼跟刘景文说,这一年中美好的景致您可要记住呀!这就像是一个贴心的朋友在跟你分享他眼中的美好,是不是特别亲切?“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觉得呀,最美的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去果园,满树的橙子黄澄澄的,橘子绿得发亮,果香四溢,摘一个尝尝,酸甜可口,那滋味,到现在都忘不了。
接下来咱们看看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勉励好友刘景文。
虽然人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就像荷花凋零、菊花残败,但也总会有像橙黄橘绿那样美好的时刻。
咱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嘛,有时候会遇到困难,觉得日子不好过,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迎来美好的时光。
所以呀,不管是读这首诗的原文,还是看译文,都能让咱们感受到苏轼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希望咱们也能像苏轼那样,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哪怕在困难的时候,也能心怀希望,相信未来会有“橙黄橘绿”的时刻!好啦,今天关于《赠刘景文》原文及译文就聊到这儿,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乐趣!。
赠刘景文的古诗以及诗意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衍生注释: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雨盖”:指荷叶,荷叶像雨伞一样。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枝”:傲寒斗霜的花枝。
“君”:您,这里指刘景文。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秋末冬初。
二、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写了荷花凋零、荷叶枯萎,菊花也已残败,但菊枝仍在傲寒斗霜。
然后诗人话锋一转,告诉友人刘景文,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这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初冬景物的描绘,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也鼓励他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三、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
宋中期文坛领袖。
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四、运用片段:
在一个秋末的午后,我和好友漫步在公园中。
看着池塘里荷尽叶枯,旁边的菊丛也是残花点点。
我不禁感叹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
有傲霜枝。
”好友笑着说:“别这么悲观,苏轼不是说了嘛,一年好景
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咱们得向前看,这秋冬时节也有它独特的
美呢!”。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选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选4篇《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赠刘景文》苏轼全诗翻译赏析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品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
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
因苏轼荐知隰州。
仕至文思副使。
七年,卒,年六十。
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某某某,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文中指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③傲霜:文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文中指你,指刘景文。
⑤盖:文中指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⑥橙黄橘绿时:指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翻译: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赏析:赏析二: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苏轼知杭州时。
刘季孙,字景文,北宋开封祥符(今属河南开封)人,当时任两浙兵马都监,也在杭州。
苏轼很看重刘景文,曾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诗酒往还,交谊颇深。
诗中所咏为初冬景物。
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某某某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现在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某某某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
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
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
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
以下是这三首古诗的笔记:1,《山行》主题: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字词解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白云生处:指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
坐:因为。
2,《赠刘景文》主题: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凌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
字词解释: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夜书所见》主题:这首诗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中期诗人。
字词解释: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词译文解析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诗词背景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
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
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诗词意义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赠刘景文》全文与注释《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之诗。
全诗内容如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下面我们来逐句进行注释:“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指荷花凋谢,“擎雨盖”指荷叶。
意思是荷花已经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这句诗描绘出了秋末时节荷花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残”即菊花枯萎,“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在寒霜中依然挺立。
虽然菊花已经残败,但枝干仍然在寒霜中傲然挺立。
此句通过对菊花残枝的描写,展现出菊花坚韧的品质。
“一年好景君须记”,“君”指刘景文,这一句是诗人对刘景文说: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这里的“好景”并非只是指眼前的秋景,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寓意。
“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描绘了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丰收景象。
这是说,最美的景色正是在橙子变黄、橘子将黄犹绿的秋冬时节。
这句诗既是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也是在告诉刘景文,人生即便到了暮年,也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拥有美好和价值。
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是有一定的背景和深意的。
当时刘景文已年逾五十,仕途不顺,苏轼借此诗鼓励他要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前两句通过荷花与荷叶的凋零和菊花残枝的傲霜对比,突出了菊花的坚韧。
后两句则通过“一年好景”与“橙黄橘绿时”的对比,强调了秋冬时节独特的美和价值。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季节变化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
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再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它营造出了一种既略带萧瑟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秋末的景象虽有凋零之态,但又蕴含着丰收的喜悦和生命的顽强。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这首诗具有很深刻的启示意义。
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好,我们不应因一时的困境或挫折而灰心丧气,而要像菊花那样,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赠刘景文的诗人是谁赠刘景文的诗人是谁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
苏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宁为民碎、不为官全”的民本主义者。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极“左”思想理论的影响下,苏轼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成为主流观点。
直到现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仍然存在。
苏轼作为伟大文学家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但作为民本主义者的苏轼并不为多数人所了解。
本文则论述重点苏轼的民本思想及其政绩。
一、苏轼民本思想的形成苏轼在少年时期,其父苏洵常游学在外,他和弟弟苏辙的教育就落在母亲程夫人身上。
程夫人出身名门,性格果敢而仁慈,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授,言传身教,对苏轼思想、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有一天,程夫人带着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汉代一名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权贵,被诬告判了死刑。
临上刑场时,他向妈妈告别:“儿子不能尽孝,请母亲不要太过悲伤。
”范母回答说:“一个人既想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正义舍弃了性命,当妈的支持你。
”小苏轼问母亲:“我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很平静地回答:“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苏轼立下“奋厉有当世志”。
苏轼八岁时,祖父苏序曾把他送到天庆观跟道士张易简熟读《道德经》《庄子》。
苏轼深受影响,后来他在政治上屡屡受挫后常常流露出“老庄”思想。
之后,苏轼又先后进入眉山城里著名的官办学堂“寿昌院”和青神乡“中岩书院”跟随名师刘巨和王方(王方欣赏苏轼的才华,将女儿王弗许配苏轼)熟读儒家经典,深深受到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熏陶。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名师教育,不仅为苏轼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使他确立了一生为民、矢志不渝的民本观。
对苏轼形成民本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经典《尚书》。
我国最早提出“民为邦本”的是《尚书》中的《五子之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一、原文: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出处:这三首古诗均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第四课的教学内容。
三、注释:1.《山行》: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此处指云雾缭绕。
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得胜过二月里的鲜花。
2.《赠刘景文》: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零。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敬称,您,此处指刘景文。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夜书所见》: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梧叶:梧桐树叶。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动客情:使客居他乡的人产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
四、翻译:1.《山行》: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红。
2.《赠刘景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在傲霜斗寒。
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
3.《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远处的篱笆下还闪动着灯火。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诗词原文及译文《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这首诗的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这首诗的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原文及译文《赠刘景文》原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翻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写作背景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
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
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
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
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赠刘景文赏析1、《赠刘景文》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2、《赠刘景文》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3、《赠刘景文》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赠刘景文作品简介
摘要:
一、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2.作品背景
3.作品主题
4.作品影响
正文:
赠刘景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歌作品,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
苏轼与刘景文是同窗好友,这首诗是作者为表达对刘景文的友情及对其文学成就的钦佩而作。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诗歌、散文、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文坛泰斗”。
二、作品背景
刘景文,字叔简,是苏轼的同窗好友。
他们在蜀地一同求学,感情深厚。
后来刘景文离开蜀地,两人相隔千里,苏轼便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刘景文的思念之情。
三、作品主题
这首诗以表达对刘景文的友情为主线,同时赞美了刘景文的文学才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钦佩之
情。
四、作品影响
赠刘景文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既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传递了他对友情的真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