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外投资项目案例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项目案例分析

浅析国际项目融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论文:
1、中国对外投资项目案例分析
作 者:戴春宁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伴随着外商投资领域的扩大 , 国际资本开始选择多种方式介入中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 BOT (BUILT – OPERATE - TRANSFER) 投资方式一度成为热点。采用这种投资方式时 , 投资者和经营者首先从政府或所属机构手中取得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特许权 协议。而后通过投资、融资组建项目公司。公司在特许期限内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 , 待特许期结束后 , 再将项目无偿地转让给政府机构。

BOT 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获得了成功 , 但也有不少失败的教 训。我国采用 BOT 方式融资的时间不长 , 总结一下国内外 BOT 项目融资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使我国在今后采用这种方式开发基础设施时少走弯路。 为我国引进外资或利用内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一条新路。



一、风险因素概述



BOT 项目风险承担的原则通常是哪一方较容易控制风险就由哪一方承担风险 , 对不属于任何一方或任何一方均无法控制的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

一般来说 ,BOT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 , 经营阶段的风险须视具体情况而定。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一般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承担。



1、建设风险 :

也称完工风险 , 表现为工程拖期、成本超支、不能达到预计的设计标准等。一般都由项目公司承担。在实践中 , 项目公司常采用交钥匙合同方式以固定价格将工程转包给承包商。该承包商不仅负责工程的设计、施工 , 也负责设备供应和试运行。实际上 , 项目公司将应由自己承担的完工风险转移到了交钥匙承包商身上。



2、生产风险 :

一般指项目运营阶段存在的 , 由于技术故障以及不能正常维护运营、提交服务等问题导致的风险 , 这类风险一般由项目公司承担。



3、金融风险 :

一般指外汇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风险。这类风险主要由政府方承担 , 如印度许诺 BOT 项目建设的发电厂电价全部以外汇支付。 但有时也规定当汇率在一个规定的小范围内变动时 , 由项目公司承担。



4、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

这类风险项目参与方往往不能预见且无法克服 , 因此一般均由保险公司承担。



5、市场风险 :

主要是指来自项目产品的销售和能源及原材料供应两方面的风险。 由于涉及到项目中成本和销售两个方面的因素 , 因此市场风险往往是项目运行中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原料的供应基

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 因此项目能否运营成功 , 关键就在于产品能否销售出去 , 以怎样的价格销售 ? 在实践中 , 为了锁定市场风险 , 投资者往往要求当地政府作出优惠承诺 , 例如按适当价格购买全部产品等。



6、信用风险 :

东道国政府违约的可能性。由于 BOT 项目的融资成本较高 , 并且要考虑在一定期限内收回成本的问题 , 因此销售协议中价格通常是成本加分红价 , 如此一来 , 市场风险就完全转移到了政府身上。

销售是项目运营的最后一个环节 , 因此产品的售价几乎涵盖了上述所有的风险因素 , 如果东道国政府是一个诚信的政府 , 那么项目公司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但现实中 , 上述任何一个风险环节的变动都可能造成政府最终承受较高的履约成本 , 当履约成本超过一定界限 , 政府失信就是一个大家都能预见的很自然的结果。由此便引发了 BOT 项目融资中的另外一个风险因素 - 信用风险 , 而实践中 , 信用风险正是许多项目失败的导火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