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和浅埋段专项安全方案示范文本
- 格式:docx
- 大小:89.13 KB
- 文档页数:23
石山隧道进口软弱围岩(断层)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xxx合同段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等;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等;3、国家及福建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4、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5、近年来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6、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指南和施工要点;7、我单位拥有的国家级、部级工法、科技成果和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我部承建的石山隧道0.5座,为分离式双洞隧道,隧道全长855.8m,为长隧道,左洞长854.1m,右洞长857.5m。
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平面曲线内,进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左=3000m和R右=2850m;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左洞为0.7%/854.1m,右洞0.7%/857.5m;隧道进口设计桩号:左洞为ZK63+572,右洞为YK63+565;进口设计高程:左洞为586.69m,右洞为586.64m。
2、地形、地貌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形呈波状起伏,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60m,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
进口侧山坡自然坡度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35~40°。
3、地层岩性本隧址场区表层多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一般厚度3-6m,冲沟底部及陡坎略薄些,下伏侏罗系南园组(J3n)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
隧道洞身围岩为侏罗系南园组(J3n)的凝灰熔岩,属较硬-坚硬岩,岩体一般较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据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道区主要发育有3条裂隙带及断裂构造带,对隧道围岩不利,影响隧道围岩级别,隧道开挖时,围岩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塌方掉块,应加强支护和监测措施,各段的具体评价见隧道纵断面图。
拟建隧道最大埋深约160m,深部围岩主要为微风化凝灰熔岩,节理裂隙发育较少-较发育,较有利于地应力的释放和调整,但钻孔中未见有岩芯饼化等高应力作用现象,综合临近泉三高速公路等工程经验分析,本隧道在隧洞区内出现高地应力的可能性不大。
文件编号:RHD-QB-K621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软弱围岩和浅埋段专项安全方案标准版本软弱围岩和浅埋段专项安全方案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工程概况大尖坡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江乡境内,穿越高黎贡山高中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斜坡陡峻,地质作用以构造剥蚀、风化侵蚀为主,左右幅处于相同地貌单元。
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幅起止桩号为ZK4+243~ZK5+178,全长935m,出口端位于R=1300米的右转圆曲线上,进口端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7%,最大埋深149.1米,隧道出口端横坡为+2%,进口端横坡为-2%;右幅起止里程为K4+247~K5+128,全长881m,隧道进口端位于R=1750米的右转圆曲线上,出口端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7%,最大埋深143.4米,隧道进出口横坡均为-2%。
岩性为片岩、变粒岩、片麻岩、泥岩,风化程度高,多为强风化,局部夹全风化透晶体,强风化层片岩岩芯多呈碎石~角砾状、砂土状,局部构造发育,风化强烈,岩体极破碎。
大部分为Ⅴ级围岩,有两条断裂带在洞身左幅K4+365、右幅K4+406、左幅K4+830、右幅K4+840通过,均为次级断裂。
隧道多处地下水丰富,隧道围岩为软质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形成软弱结构面,降低岩体的层间结合力,因此软弱围岩及断裂带段隧道施工安全是本合同段控制重点之一。
二、安全保障措施1、制度措施保障(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公路有关施工规范和安全技术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意识。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领导挂帅,全员参加,促使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贯穿在整个施工全过程。
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方案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1.1.质量管理机构建立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质检负责人员参与组成的工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本合同段质量管理、兑现本合同段质量目标;工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组织机构,领导和组织项目作业队质量领导小组、质量自检小组和各质量QC小组开展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攻关和管理活动。
安全环保部是本合同段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在进行质量专检的同时,对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权”。
(一)、主要人员质量职责(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质量法规和政策及本合同段的技术标准和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制订并实施各项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确保本施工范围内质量目标全面实现。
②、负责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③、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组织对本工程项目参战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④、主持本合同段工程的质量管理策划,组织并参与质量审核,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
⑤、组织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施工方法和工艺,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
⑥、主持制订本合同段创优规划,全过程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
⑦、对本合同段工程质量重大、大事故负全责。
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①、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质量法规和政策及本合同段技术标准和我公司的质量方针,组织制订本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
②、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因技术管理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重大、大事故负责。
③、监督检查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不断强化和更新质量监测及控制方法,主持对有疑问产品的评审和处置。
④、加强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建立质量记录。
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严把“图纸、测量、试验”关。
浅埋、偏压、冲沟段隧道施工方案1 引言在浅埋、偏压、冲沟段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运用或处理不当,经常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坍方,由此带来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工期延误等是无法估量的。
黄土隧道,施工难度相当大,工期要求也非常紧张,保证隧道按期安全贯通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制定了隧道过浅埋、偏压、冲沟及软弱围岩隧道段专项方案。
2工程概况武家岭隧道位于吕梁山西坡黄土梁茆区,冲沟发育,地形起伏大,高程957~1143.1m之间。
隧道进出口沟底及沟壁见基岩出露,上层覆盖黄土。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4+715,出口里程为DK18+840,全长为4125m。
隧道最大埋深为156.71m,为单洞双线隧道。
本隧道设计行驶速度120km/h,正线采用60kg/m的钢轨,有砟道床。
以Ⅳ、Ⅴ级围岩为主,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新黄土、老黄土、砂及卵砾石,第三系黏土和粉质黏土、半胶结砾岩,下伏中生界砂岩、页岩、泥岩,地质构造复杂。
武家岭隧道共3处浅埋偏压段,埋深为3~25m,分别是:DK14+727~DK15+080、DK17+110~DK17+460、DK18+450~DK18+832隧道进出口位于土石分界线上施工安全风险高。
3 施工组织因隧道均处于软弱围岩及黄土V级加强围岩段,为保证施工安全,采取早进晚出的进洞方案,即洞门修建应尽量避免对山体的扰动,尽可能减少边仰坡刷坡范围。
洞口处已有部分按路基开挖,且边仰坡较高,不宜再破坏洞口边坡,以采取套拱、超前长管棚等辅助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首先,我项目部成立了专门的地表测量小组,对所有隧道进行了地表测量,每5-10米一个测点,分别对应相应里程的隧道与地表断面图,由埋深分析该隧道段的浅埋、偏压、冲沟地段的位置与地理情况;再则,我们从数据出发,实地观查了隧道浅埋、偏压、冲沟地段的情况特别是薛家塔1#隧道DK22+060~DK22+130和DK22+430~DK22+490段埋深最浅处距隧道正洞顶仅9m,为明显的冲沟、浅埋地段,测量小组对该段布控了测量观测点从而由隧道外部这方面掌握好隧道开挖过程中山体自稳情况,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后将对测量控制点反复量测数据、分析数据,以确保隧道安全施工;隧道内控制开挖遵循“超支护、短进尺、少扰动、勤量测、强支护”的原则。
浅埋\软弱围岩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摘要现行公路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超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规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超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方法、中岩墙加固、控制爆破、监控量测等关键技术,保证了超小净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浅埋双洞超小净距软弱围岩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法马坡隧道为双线隧道,是云南省普立(黔滇界)至宣威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白家村,隧道左洞全长395m,其中Ⅴ级围岩244 m,Ⅳ级围岩151m;隧道右洞全长396m,其中Ⅴ级围岩286.65 m,Ⅳ级围岩109.35m。
法马坡隧道左、右洞相距较近,两隧道中线距离约15m,隧道净距约1.28~2.63m,为超小净距隧道;每座隧道开挖断面为106~114m2,属大断面隧道。
隧道最大埋深约38m,洞口段最浅埋深不足1.0m,下穿宣文二级公路和村庄,隧顶地表密集分布砖木结构的居住民房,公路有运煤重车行驶,浅埋偏压地段较长。
隧道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多,沿隧道洞身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粘土及二叠系上统宣威群页岩夹砂岩、薄层煤层。
2工艺原理浅埋、软弱围岩超小净距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据,合理安排隧道先后开工顺序,把围岩较差的洞室作为先行洞,按同工序保持一定距离平行施工,将开挖面合理划分单元,自上而下实施有序分部开挖;喷、锚、网、型钢拱架联合初期支护随挖随护,紧跟工作面;采用光面爆破和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以及对拉锚杆预加固中岩墙技术,使初期支护体系、中岩墙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体系,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保证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施工操作要点3.1 超前地质预报由于受开挖方法的影响及现场条件的限制,隧道施工采用GPR地质雷达和超前水平钻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进行探测预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及加固措施。
3.2 双线并行隧道开挖施工顺序选择围岩较差、埋深较浅的隧道先施工,根据洞口施工条件,从出口端独头掘进。
武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A1合同段山尾一号隧道软弱围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武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A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三、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2)四、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地形、地貌 (3)3、地层岩性 (3)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4)5、水文地质条件 (4)五、软弱围岩带地质情况 (4)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方案 (5)七、软弱围岩施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9)八、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10)1、质量保证措施 (10)2、安全保证措施 (11)3、环境保证措施 (12)山尾一号隧道软弱围岩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等;2、国家及福建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3、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指南和施工要点;4、武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将口至童游段A1合同段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等;5、近年来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6、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7、我单位拥有的国家级、部级工法、科技成果和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编制施组;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4、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遵循一切围绕“便于施工,少占耕地,减少投入,严格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原则;5、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论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泰赣经理部熊华伦【摘要】本文以泰赣高速公路下湾隧道施工为实例, 具体介绍了高速公路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并提出了“亲嘴”进洞方案, 此方案可降低对山体及植被破坏, 同时更有效地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 因为施工技术利用或处理不妥, 常常会造成较大面积坍方, 由此带来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工期延误等是无法估量。
由我单位施工泰赣高速公路C4协议段下湾隧道属于路堑高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变更为隧道工程项目, 整座隧道均处于严重浅埋偏压段, 其中靠赣州端98米围岩极其软弱, 且该隧道有效施工时间仅三个月, 怎样确保施工工期成为整个高速公路能否按期实现通车关键。
1工程概况下湾隧道位于泰赣高速公路K203+545~K203+780段左线(因该段为分离式路基), 长235米, 最大埋深21米, 最小埋深靠赣州端有20余米为半明半暗挖隧道, 并在洞外接长明洞30米。
隧道净宽10.60米。
该隧道段原设计为高达87米路堑高边坡, 在第四、五级及第三级上半阶边坡防护施工完成、开挖平台距路基设计标高最大为30米时, 因地质原因, 为确保该处施工及运行安全而将该段路基变更为单线隧道(右线仍为路基)。
变更后隧道横断面部署示意图详见图1。
图1 下湾隧道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埋深与线间距数据表依据地质调绘、钻芯取样、物探资料, 下湾隧道围岩地层岩性关键为寒武系水石群(∈3)变质岩性, 岩性关键有两种:(1)、变质砂岩层: 青灰色—灰黑色, 厚层状结构, 局部夹粉砂质千枚状板岩, 硅质砂岩, 岩性坚硬致密,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0~80Mpa, 抗风化强, 关键分布于K203+550~K203+670, 为Ⅲ~Ⅳ类围岩。
(2)、千枚状板岩层: 以黄绿色斑点板岩、粉砂质斑点板岩为主, 偶夹灰黑色变余长石石英砂岩, 千枚状结构, 岩性较软, 强度低, 抗风化能力差, 关键分布于K203+670~+780段, 为Ⅰ~Ⅱ类围岩。
高速公路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根据上莲山隧道出口小净距浅埋偏压段施工情况,介绍通过规范施工、合理组织确保安全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的施工方法,总结相关施工经验,为今后同类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浅埋偏压、超前支护、初期支护、监控量测1、概述1.1隧道总体概况上莲山隧道左线全长425m,隧道净宽13m,隧道出口位于一呈北东-南西向山脊的北东侧半山坡部位,左右线中心线相距13~19m。
左线纵向坡度约为15-25°,右线纵向坡度约为30-45°,横向坡度约为5-15°。
隧道的右线出口段位于一略呈近南北向的舌状伸出的山脊的北东侧半山坡部位,东低西高,隧道出口为浅埋偏压。
出口段山坡自然坡度较陡,围岩为残坡积土、强风化花岗岩,局部少量围岩为中风化岩,顶板厚度较小,同时受F16断层影响,岩体破碎,松散结构。
地下水量中等,呈淋雨状出水,长期暴露,拱部和侧壁易坍塌,附近边坡岩土体由第四系坡残积、下伏燕山早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组成。
第四系坡残积土根据土工试验结果为高液限土,可塑-硬塑;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呈砂土状,硬塑~半坚硬,开挖时极易产生浅层滑坡或大的塌方。
1.2出口浅埋偏压段隧道情况上莲山隧道出口端右洞YK19+260~YK19+285为浅埋偏压隧道。
左洞埋深最薄处为2.4m。
右洞浅埋偏压代表性断面见图1。
图1 左洞浅埋偏压代表性的断面出口浅埋偏压段围岩为Ⅴ级残坡积粉质粘土和全风化、强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呈散体状结构。
地下水饺贫乏,开挖中地下水多呈面状渗透。
全风化岩易彭解,无自稳能力,初期支护不及时拱部易发生坍塌,甚至地表出现下沉、冒顶等现象。
2、进洞施工技术措施2.1明洞开挖方法处理明洞开挖之前,首先施工洞顶截水天沟,以避免雨水冲刷边坡造成落石、滑坡、坍塌等现象,严格按设计坡率进行边仰坡施工,开挖完成后,立即采用“锚杆、网片、喷锚”进行支护,确保施工过程中边仰坡的稳定及安全。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控制措施摘要: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需要穿越山体、地下结构,隧道开挖是常见的施工方法。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围岩等不良的地质情况,软弱围岩隧洞的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隧洞的稳定性,还会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围岩;不良地质;安全质量;技术配合引言软弱围岩具有施工不稳定、力学性能差、变形不易控制等特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深埋的软弱围岩,由于周边围岩提供的拱形受力特点,软弱围岩的突出问题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而如若软弱围岩同时属于浅埋特征时,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条件则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对浅埋隧道下的软弱围岩特性进行足够了解[1][2],并制定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能。
1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一般岩质软弱、承载力低、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的围岩被称为软弱围岩。
软弱围岩有以下特点:一是,岩体破碎且松散,粘结力差。
通常为岩体或土层的全风化层、挤压破碎带等构造而成的围岩。
这种性质的围岩,因为结构松散、破碎,岩体间粘结力差,在隧道开挖时,成拱能够依靠的只能是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和微弱胶结作用,极不稳定,特别是在浅埋地段发生塌方冒顶事故的概率很高。
二是,强度低,遇水容易软化。
这种性质的软弱围岩以页岩、泥岩、炭质岩、片岩等为代表,强度低、稳定性差,隧道开挖后岩层容易风化,遇水还会出现软化,在深埋地段会受到高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洞室内挤。
三是,结构面软弱,容易滑塌,这种类型的软弱围岩在结构面切割影响大的块状岩体中比较常见,在开挖隧道时,结构面粘结强度低,周边岩体极其容易沿结构面产生滑塌等破坏现象。
常见的软弱围岩包括变质岩体和煤系地层,浅埋性质的软弱围岩则进一步放大了软弱围岩的影响,因其上覆土层或者土体没有形成很好的土拱受力特性,即上部土体基本以荷载的形式存在,对隧道的约束嵌固效应有限,因而力学特性更差。
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控制技术【摘要】软弱围岩浅埋段是隧道施工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进行隧道施工,本文从软弱围岩浅埋段隧道施工技术、软弱围岩浅埋段隧道施工注意事项,以及高速公路软弱围岩浅埋段隧道施工技术和方法这三个方面对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控制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一、前言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遇到软弱围岩时将会遇到许多的安全隐患。
如果对这些安全隐患不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可能会发生巨大的事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进而提高施工技术,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二、软弱围岩浅埋段隧道施工技术1.支护技术隧道支护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软弱围岩隧道支护通常有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
超前支护是指对未开挖部分的岩体进行注浆等加固措施,超前支护有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超前管棚等多种类型,施工方法有泥浆循环跟管钻进法、潜孔锤冲击成孔送管法、风动力跟管钻法、水平旋喷法、冻结管施工等多种。
其中超前小导管多用于Ⅳ级级以上的,主要是防止隧道开挖时出现塌方现象;超前管棚一般设于隧道两端的洞口,以防止仰坡变形和塌方。
在浅埋层的隧道口采用超前管棚工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洞口段的施工难题,超前管棚支护的管棚长度一般为30m~40m,管径以φ108mm为主,在实际的应用中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初期支护是指在开挖后进行喷锚等措施支护围岩,有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加锚杆、喷射混凝土锚杆与钢架联合支护等多种形式,在隧道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能够控制围岩的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的安全度,方便施工,目前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广泛采用新奥法(全断面法)施工的隧道多采用喷锚支护。
这种支护形式的类型、参数、数量都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十分灵活;在施作之后喷射砼能迅速发挥对围岩的支护作用,支护及时;喷射砼和围岩能够形成全面密贴的粘结,粘结力强,密贴性好,同时还具有深入性、柔性和封闭性的优点,在软弱围岩的隧道施工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浅埋\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摘要:本论文针对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铁路隧道的工程特点,开展了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超前地质预报等研究工作,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浅埋,软弱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技术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标准化的要求不断提高,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且地质情况较差,主要不良地质表现为顺层偏压、覆盖层薄、土质松散、边坡失稳,围岩体结构承载力差,若处理不当易发生塌方、冒顶、边仰坡塌滑风险事件。
因此本论文探讨浅埋、大断面铁路隧道的施工方法,以期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1.浅埋隧道判定深埋隧道围岩松动压力值是以施工坍方高度(等效荷载高度值)为根据,为了能形成此高度值,隧道上覆岩体就应有一定的厚度,否则坍方会扩展到地面。
为此,深、浅埋隧道分界深度至少应大于坍方的平均高度且有一定余量。
根据铁路隧道的做法,这个深度通常为2~2.5倍的坍方平均高度值,即:Hq=(2~2.5)hq=(2~2.5)×0.45×2S-1×ω (1-1)式中:Hq——深浅埋隧道分界的深度,m;S——隧道围岩级别,如Ⅴ级围岩s=5;ω—跨度影响系数,ω=1+i(Bt-5);Bt—坑道宽度,以m计;i—以Bt=5.0m的垂直均布压力为准,Bt增减1m时的荷载增减率。
当Bt<5m时,取i=0.2;Bt>5m时,取i=0.1。
根据式1-1,分别取i=0.1、Bt=14.86m、s=5,计算Ⅴ级围岩深浅埋隧道分界Hq为35.75m,本隧道进出洞段共102.23m,拱顶覆盖层最大为26m,为浅埋隧道。
总之,本隧道可以称为浅埋隧道。
2.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技术2.1隧道监控量测流程为了实现信息化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施工期间需对其进行监控量测,监测控制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式等制定。
软弱围岩和浅埋段专项安全方案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软弱围岩和浅埋段专项安全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工程概况大尖坡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江乡境内,穿越高黎贡山高中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斜坡陡峻,地质作用以构造剥蚀、风化侵蚀为主,左右幅处于相同地貌单元。
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幅起止桩号为ZK4+243~ZK5+178,全长935m,出口端位于R=1300米的右转圆曲线上,进口端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7%,最大埋深149.1米,隧道出口端横坡为+2%,进口端横坡为-2%;右幅起止里程为K4+247~K5+128,全长881m,隧道进口端位于R=1750米的右转圆曲线上,出口端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7%,最大埋深143.4米,隧道进出口横坡均为-2%。
岩性为片岩、变粒岩、片麻岩、泥岩,风化程度高,多为强风化,局部夹全风化透晶体,强风化层片岩岩芯多呈碎石~角砾状、砂土状,局部构造发育,风化强烈,岩体极破碎。
大部分为Ⅴ级围岩,有两条断裂带在洞身左幅K4+365、右幅K4+406、左幅K4+830、右幅K4+840通过,均为次级断裂。
隧道多处地下水丰富,隧道围岩为软质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形成软弱结构面,降低岩体的层间结合力,因此软弱围岩及断裂带段隧道施工安全是本合同段控制重点之一。
二、安全保障措施1、制度措施保障(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公路有关施工规范和安全技术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意识。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领导挂帅,全员参加,促使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贯穿在整个施工全过程。
(2)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积极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活动,并全面监督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对项目副经理和项目经理负责,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和相关责任,确保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从上到下无缝连接。
(4)认真开展各项安全检查,有安全管理机构成员落实现场定期不定期以及专项安全检查工作,确保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建立良好的安全、规范、文明施工环境。
(5)编制软弱破碎段及浅埋段围岩施工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及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落实。
搞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6)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人员及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1)配备有经验管理及施工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学习,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后方可上岗。
(2)配备先进设备,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后定员、定岗作业,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3)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不准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得带病运转、不得超负荷运转。
3、洞口区域有关工程施工洞门各项工程,应结合洞外场地与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
地形、地质不利者,宜在非雨季期间做好,以利洞口稳定和正洞施工安全。
洞口坡顶天沟、洞门排截水沟、路堑排水沟,要及早完成,并构成有效排水体系,以防因排水不当造成坍塌。
刷仰坡、边坡,要自上而下,一次挖成,并随时处理危石与隐患,护砌工程也要紧跟完成,尽量缩小开挖暴露面。
洞口土石方工程,不能采用大爆破施工。
洞门圬工工程应尽早安排施工,施工完毕应及时对排水系统和仰坡防护进行再处理。
洞门工程施工人身安全的重点是:(1)高处作业预防坠落①凡是在垂直高度距基准面大于2m,或在大于1:1的坡面上垂直高度大于3m处作业者,都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绳,并栓在坚固的基桩上,不得多人系在同一根绳上;若是工作量较大砌体等,则应搭设工作平台,安装栏杆,挂设安全网。
②通往山上的人行道路,其宽度应不小于0.7m,当坡度大于25°时,应作成台阶状,并设单侧栏杆扶手。
(2)物体打击主要伤害形式①滚石伤人;②工料具坠落伤人。
注意事项①尽量不破坏洞口上方的植被;②随时观察检查危石的动态情况,必要时应及时支挡;③施工作业区域设置防护(如安全网的立网和平网);④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4、开挖、支护施工(1)开挖、支护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①隧道开挖应根据各种施工方法及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②应根据设计位置、中线、水平、地质等情况,并依据可能产生的下沉量和施工误差来掌握施工部位的尺寸,保证开挖和衬砌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应根据所选的施工方法和所配备的开挖设备,确定循环进尺,以便各工序互相配合;③要安排专人负责找顶,对开挖面和衬砌面要经常检查,要把爆破后的工作面及其附近作为检查的重点,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④工作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要首先检查工作面的安全状态,并详细检查支护的牢固情况、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的石块或裂缝应予以清除或支护;⑤台阶间应保持适宜距离,方便出碴和确保施工安全;⑥石质破碎隧道必须采用正台阶开挖,及时进行初喷砼工艺;洞内易发生坍塌、掉石处必须及时进行喷射砼作业,将岩缝堵死,形成岩石承载拱,严格控制初期支护质量;⑦依据不同石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支护方法,开挖掌子面与衬砌的距离应适宜,且未衬砌段应做好喷锚和监控量测,当变形稳定后应立即衬砌;⑧开挖、剥皮、支护、喷射砼、挂设防水板、衬砌高空作业的台架、台车,防坠设施必须齐全、安全可靠。
⑨掌子面、作业台架及潮湿区域施工照明电压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2)分部开挖、支护的作业安全要求①台阶开挖是隧道分部开挖的领先工序,应采取多循环,选择最优的炮眼深度,提高爆破效果,加快掘进进度,增加后续工序的工作面,提高施工速度,但在地质不良地带施工时不宜超前过多,防止坍方。
②根据地质情况、支护方法、动力、运输、通风、排水等情况,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选定台阶断面。
③在下台阶开挖时要注意底板眼的角度,施工中应注意掌握,防止抬高底板。
④仰拱开挖和砼灌注必须超前边、拱施工。
仰拱开挖一般采用分段跳跃法进行,不允许长距离开挖和使用铲运机等大型机械敞开开挖,以免导致隧道坍塌。
(3)使用风钻的安全注意事项:①进入工作面之前,必须经排烟、找顶清除危石、进行初期支护、检查并处理瞎炮。
作业过程中随时观察围岩稳定情况。
②钻眼前要检查开挖断面的中线、水平,检查导坑位置是否正确,并用红铅油标出炮眼位置;掌子面浮碴应清除干净,检查是否有残眼、未引爆的雷管炸药;检查开挖台架,特别是临时搭设的台架是否牢固,严防垮塌,脚手板是否满铺,防护栏杆是否牢固。
以上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钻眼。
③采用风钻钻眼时,应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情况,钻杆有无不直、损伤以及钎孔堵塞现象,要检查风钻的供水情况,严禁干式凿岩。
④使用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应把支架安放稳妥;站在碴堆上操作时应注意石碴是否稳定。
在拱部扩挖钻挑顶眼、爬眼、斜插眼及吊眼时,要检查有无松动石块。
遗留的残眼不得套打加深。
⑤应先开水后开风,以减少扬尘。
⑥钻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开门应用短钻杆,其长度在80cm以下;当钻杆没有找准炮眼位置时,风门不能太大,应在钻头进入炮眼后再完全打开风门;司钻人员不得把胸部、腹部紧贴风钻手柄,腿部不得抵住风钻卡套弹簧;钻眼过程中与钻杆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防止钻杆弯曲、掉头或折断;卡钻时应用扳手拔出、不得敲打,未关风门不得拆除钻杆;风钻2h要加油一次;要加强风钻的保养和维修,不得在工作面进行拆卸和维修工作。
(4)爆破作业严格按爆破专项安全方案进行爆破作业,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原则。
布置好炮眼,控制好炮眼角度、深度、装药量,选择合适的炸药,做好通风工作。
做好“一炮三检”工作,做好人员撤离、安全警戒及防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1)隧道施工过程中,做好地质描述和超前地质预报,提出对策和措施,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
及时发现地质变化情况,制订特殊地段的施工方法和可靠的措施并严格实施,监控指导现场施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隧道开挖前首先加强地质预报工作,采用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孔或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等手段,探明前方及洞身周边围岩情况,切实掌握软弱地层及断裂带的地质情况,包括宽度、填充物、地下水以及隧道轴线与节理构造线方向的组合关系,同时及时将探测结果上报给监理、设计单位,根据结果反馈信息,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有效的处治措施,指导施工,杜绝事故发生,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①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法为常规地质法,适用于为近期开挖、支护提供预报。
开挖面围岩级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开挖后利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开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
②超前水平钻孔采用超前水平钻机钻进过程中钻速和钻碴的变化对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判断,为提高其预报的准确度,与地质素描配套使用。
通过超前钻探取芯测定含水率为主要手段确定下一步施工方案。
隧道富水地段应及时探明地下水的储量及分布,探水的方法主要采用钻探法。
③TSP203探测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道掘进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地质状况的。
它是在掌子面后方边墙上一定范围内布置一排爆破点,依此进行微弱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隧道周围岩体内传播,当岩石强度发生变化时,比如有断层或岩层变化,信号的一部分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