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徽的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5
红星照耀中国每一章内容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画家张满英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如何在战乱中坚持画画,照亮中国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张满英让我们目睹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战争中所承受的痛苦以及为中国带来美丽而希望的过程。
书中第一章开篇以张满英准备参加在安徽马鞍山举行的抗战绘画展览时的故事,他在写稿的过程中,纠正了历史史实,展现了艺术家的抗战态度。
书中的每一章都充满了张满英行动的正能量,他让抗战精神在中国社会得到普及。
在第二章中,张满英带领参观者参观了当时的抗战遗迹,他用抗战史料作品加以表达,以纪念当时的英雄杰作。
第三章讲述了张满英在文革期间如何以艺术与观念相结合,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故事。
他将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他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在第四章中,张满英用他的画作带给中国的勇气和信心,他在多次展览中,不畏艰难险阻,坚持自己的无私奉献。
第五章,张满英不断学习创作,发展他的艺术实践,他用艺术带给社会新的希望。
最后一章为书结尾,让读者重新认识到艺术家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带来美好而希望。
整部书读来深具感染力,它把艺术家在文革与抗战期间的抗争行动尽显出来,张满英的画作充溢着他的抗战精神。
他用真挚的情感与无私的奉献,给中国带来了崇高的希望,他展示出自己艺术家的坚持与勇气,为中国人民增添了光明。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既是一部抗战史料,又是一部关于艺术的精彩著作,它能够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国家的崛起,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家的坚守。
本书不仅让我们认识到艺术家的重要作用,也能让我们明白,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馈赠。
只有在艺术家自身的坚持和抗争中,才能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伟大未来的光明。
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2022秋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人教版(安徽)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我一直在努力设计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能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我还希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是如何让幼儿能够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凸透镜、蜡烛、光屏、尺子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一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入凸透镜成像的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凸透镜成像的存在。
第二步,我会向幼儿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能够观察到这些规律。
第三步,我会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例子,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中,我会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和思考一些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家长分享。
同时,我也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从课程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成果。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安康学院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音乐是大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概念。
()参考答案:错2.宫廷燕乐是统治阶级宴会娱乐时所用音乐的统称。
()参考答案:对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具备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错4.古琴音乐属于下列哪一类()参考答案:文人音乐5.“中国传统音乐”一词出现在哪个时期()参考答案:近现代时期6.宫廷雅乐属于下面哪一类()参考答案:宫廷音乐7.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最基本的价值是()参考答案:审美价值8.我国许多的民族,每到年关或者节日之际,都有娱乐性很强的歌舞表演,这体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什么功能?()参考答案:娱乐功能9.下列属于中国传统音乐范畴的作品有()参考答案:陇剧;北京琴书;京韵大鼓10.宗教音乐主要包括()参考答案:道教音乐;佛教音乐第二章测试1.劳动号子一般采用独唱的形式。
()参考答案:错2.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
()参考答案:对3.《小白菜》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参考答案:河北4.下列歌曲属于劳动号子的是?()参考答案:《打硪号子》5.《兰花花》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参考答案:陕北6.“山曲”是哪个地区对山歌的称呼?()参考答案:山西7.江苏民歌《茉莉花》属于民歌中哪一类?()参考答案:小调8.下列哪个作品属于“花儿”?()参考答案:《上去高山望平川》9.下列哪个作品属于放牧山歌?()参考答案:《放马山歌》10.劳动号子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调剂劳动情绪;组织劳动;振奋精神;鼓舞斗志11.下列属于山歌的艺术特点的是?()参考答案:节奏比较自由。
;歌词即兴性强,随编随唱。
1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小调?()参考答案:《小白菜》;《茉莉花》第三章测试1.中国民间歌舞音乐在流传地域、传播群体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民间性”。
()参考答案:对2.二人台是一种兼具民间歌舞和戏曲两者因素特征的地方民间艺术形式。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学备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黄山奇石的基本认识。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简介:黄山市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以其奇特的岩石形态而闻名于世。
2. 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黄山奇石是由于地壳运动、风雨侵蚀等自然作用形成的。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2.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种类和特点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种类:黄山奇石形状各异,有动物、人物、山水等形状。
2. 黄山奇石的特点:黄山奇石颜色鲜艳,质地坚硬,形象逼真。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其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的特点,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传说和故事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背后的传说和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传说:黄山奇石有许多传说,如“仙女弹琴”、“猴子捞月”等。
2. 黄山奇石的故事:黄山奇石也有许多故事,如“石破天惊”、“仙桃石”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黄山奇石的传说和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表演:学生选择一个传说或故事,进行表演,展示对黄山奇石的理解。
第四章:黄山奇石的欣赏和保护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欣赏:学习欣赏黄山奇石的独特美感和艺术价值。
2. 黄山奇石的保护:了解黄山奇石的保护措施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进行欣赏。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黄山奇石,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1. 总结学生对黄山奇石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章学前儿童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实施指导-、单选题1【单选】随乐演奏能力的发展:2-3岁幼儿可以随着音乐击打铃鼓或其他“自制的乐器”;3岁后的幼儿,在良好教育的引导下,能够边倾听音乐(较简短)边合着音乐的节拍一下一下地敲击;4-6岁的幼儿可以合乐敲击简单的节奏型,如由四分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也能够在作品情绪表达比较明显的地方加人大鼓、锣等的击奏到了大班后期,有丰富打击乐器演奏经验的幼儿可以看着打击乐演奏图谱。
2【单选】在良好教育的引导下:4-5岁幼儿可以迁移生活经验,用打击乐器表现简单的生活情节;5岁幼儿知道不同力度地使用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音响,不同力度的音响可以匹配不同情节;5-6岁幼儿也能够通过不同的演奏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响效果。
3【单选】3-4岁幼儿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般选用铃鼓、串铃、沙球、砂蛋、圆弧响板、碰铃和大鼓。
4【单选】4-5岁的学前儿童可以增加木鱼、蛙鸣筒、钹和小锣。
5【单选】5-6岁的学前儿童可以学习运用捏奏法演奏圆弧响板。
6【单选】学前儿童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7【单选】我国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从材质上来说分为木质、皮质和金属三类。
8【单选】学前儿童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的配器有两种形式:教师配器;教师引导幼儿参与配器。
二、名词解释题1【名词解释】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合作协调能力:指的是学前儿童在打击乐器演奏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和其他幼儿的演奏,调控自己的演奏动作,使其与同组同伴的演奏相-致,与全体幼儿的演奏相协调。
2【名词解释】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是指不能发出具体音高的打击乐器。
3【名词解释】榜样示范是指的是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教师或同伴的示范。
4【名词解释】行为练习是指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多次练习某种收拿或演奏乐器的行为,直到符合常规要求。
5【名词解释】活动强化是指的是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演奏常规的行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上的鼓励,以强化幼儿行为。
“舞”彩华夏--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赏析(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黄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主讲内容为?答案:中国民族民间舞第二章测试1.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可以使用三个字进行概括,分别是()。
答案:浪;俏;哏2.东北秧歌手绢花的运用方法有:挽花、片花、碎绕花等。
()答案:对3.达斡尔人们围绕篝火集体跳舞的这种民间舞蹈,称之为“路日给勒”(音译)。
()对4.萨满的祭祀过程主要是()。
答案:跳神;送神;请神5.《觅迹》由吉林省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与()共同创作。
()答案:金英花安海月第三章测试1.筷子舞的伴奏乐器有()等;伴唱的歌曲多用伊克昭盟地区流传的民歌,以4/4拍、2/4节拍居多,表演往往是由慢转快,或原地、或行进,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答案:扬琴;三弦;四胡;笛子2.塔吉克族所居住环境有何特点?()答案:冰峰雪岭;高原缺氧;白云萦绕3.哈萨克族舞蹈多以模拟“马”的动作为主?()对4.列哪些舞蹈形式属于回族舞蹈的范畴?()答案:口弦;宴席曲;花儿5.蒙族道具舞主要分为两种,即(),他们同属表演性道具舞蹈,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
()答案:盅碗舞;筷子舞6.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宽广,音程跳动较大,经常使用散板的自由节奏以衬托辽阔草原的意境。
()答案:节奏欢快;悍健有力;热情奔放第四章测试1.热巴舞,是流传于()等藏族集聚地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答案:西藏;云南;四川2.苗族银饰都有哪些象征功能?()答案:财富;驱邪;幸福的象征3.羌族人民崇敬什么颜色?()答案:红色4.哈尼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万物有灵是其宗教思想的核心,对()的崇拜使得他们的信仰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答案:大自然;鬼;神;魂5.瑶族长鼓舞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及庆祝丰收、丧事、祈福、祭祀、乔迁或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
语文《黄山奇石》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黄山奇石》,让学生了解黄山的地理特点和奇特景观,感受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黄山的奇石景观,包括黄山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山石、著名的奇石景点等。
第二章:黄山的地理位置2.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知道黄山位于中国的安徽省南部。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通过地图和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黄山的位置。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形成3.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知道黄山奇石是由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形成的。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
第四章:黄山奇石的种类4.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种类,知道黄山有各种各样的奇石。
介绍黄山奇石的种类,通过图片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各种形态。
第五章:黄山奇石的美景5.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美景,感受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2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美景,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丽和壮观。
第六章: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6.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背后的传说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想象力。
6.2 教学内容讲述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通过故事使学生更加了解黄山奇石的文化内涵。
第七章:黄山奇石的科学研究7.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对黄山奇石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7.2 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对黄山奇石的研究成果,如黄山奇石的地质年代、形成过程等,通过科学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黄山奇石。
第八章:黄山奇石的保护8.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讲述黄山奇石的保护意义和措施,如禁止破坏奇石、保护生态环境等,通过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黄山奇石的重要性。
安徽美术《立体构成》教材-教案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定义和意义。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3.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则: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层次与序列。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立体物体,感知立体构成的存在。
2.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原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构立体物体。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立体物体进行分析和解构,写成小论文。
2. 评估学生的论文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立体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切割、拼接、弯曲、缠绕等。
2. 介绍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刀具、胶水、电线、纸张等。
3. 示范立体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2. 示范立体创作的步骤和技巧,并进行演示。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立体创作的技巧。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材料,进行一个小型的立体创作作品。
2. 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技巧运用准确性、创意性和完成度等方面。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学会将立体构成原理应用于实际设计和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雕塑艺术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 学会将立体构成原理应用于实际设计和创作中的方法和步骤。
3. 介绍一些成功的立体构成应用案例。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立体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7春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张秋婵2017年3月1日一、课程说明安徽地域文化是安徽电大在开放教育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旨在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悠久而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徽历史文化基本概况,认识安徽历史文化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和自己的风采,增强学生了解安徽、热爱安徽、建设安徽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发展安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徽文化概说”,介绍安徽建置沿革情况,包括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安徽建省经过、安徽建省后的建置、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安徽的学术文化”,介绍老子及其思想、庄子及其思想、宋明理学、朱熹与新安理学、戴震及其皖派经学、新文化运动等。
第三章“安徽的科技、教育文化”,介绍安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包括农田水利与农学成就、矿冶制瓷与纺织技术成就、天文学与数学成就、医学与物理学成就。
介绍皖地的教育活动,包括两汉皖地尊儒兴学活动、魏晋安徽私学的兴起、宋元明清安徽书院的兴起和发展、近代安徽教育的变革以及皖籍教育家嵇康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戴震的教育思想、胡适的教育活动及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第四章“安徽的文学”,介绍各个时期的安徽文学概况。
第五章“安徽的艺术”,介绍安徽的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以及安徽文房四宝。
第六章“安徽的宗教文化”,介绍安徽的道教文化和安徽的佛教文化。
第七章“安徽的民俗文化”,介绍安徽民俗文化的区域划分、安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
各地岁时节庆、庆生祝寿、婚嫁、丧葬等习俗。
第八章“独特的徽商文化”,介绍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基本情况、徽商的主要特点和徽商精神。
第九章“安徽的山水旅游文化”,介绍安徽的名山秀水、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凤阳花鼓艺术特征研究》xx年xx月xx日•引言•凤阳花鼓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凤阳花鼓的音乐特征•凤阳花鼓的表演特征•凤阳花鼓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研究•凤阳花鼓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结论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凤阳花鼓作为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凤阳花鼓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环境,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凤阳花鼓的艺术特征,为保护、传承与发展这一民间艺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深入挖掘凤阳花鼓的艺术价值,探究其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的特征,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搜集、田野调查、深度访谈、舞台观摩等多种方法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综合运用音乐学、舞蹈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音乐特征、舞蹈及表演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结构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结构;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历史渊源、音乐特征、舞蹈及表演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构02凤阳花鼓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起源起源于明朝中后期,由凤阳府属地的戏曲、曲艺、歌舞等民间艺术形式演变而来。
流传广泛流传于淮河流域,尤其是凤阳地区,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凤阳花鼓的起源与流传03民间艺术的融合凤阳花鼓与当地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凤阳歌、花鼓戏等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01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凤阳花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02地域文化的体现凤阳花鼓是淮河流域特别是凤阳地区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表演形式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独特,以锣鼓伴奏配以人声和唱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多样的舞蹈动作凤阳花鼓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具有优美的肢体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表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想用劵的,联系我。
3¥绪论单元测试名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11-30 23:59 题目数1 总分数100 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第1部分总题数:11【判断题】(100分)戏曲界通常称,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
A. 对B. 错正确A第一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11-3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100 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第1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20分)昆曲发源地是哪里?A. 北京B. 昆山C. 昆明正确B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2【单选题】(20分)明末沈宠绥所作的戏曲声乐著作其书名是什么?A. 《度曲须知》B. 《度曲刍言》C. 《习曲要解》正确A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3【单选题】(20分)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什么为主?A. 琵琶B. 唢呐C. 笛正确C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4【单选题】(20分)曾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这一出是什么戏?A. 《牡丹亭》B. 《十五贯》C. 《浣纱记》正确B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5【单选题】(20分)中国昆曲被选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在哪一年?A. 2001年B. 2000年C. 2002年正确A第二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11-3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100 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第1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20分)秦腔的发源地是哪里?A. 山西B. 甘肃C. 陕西D. 河南正确C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2【单选题】(20分)清乾隆中叶严长明所著戏曲研究论著其书名叫什么?A. 《秦云撷英小谱》B. 《清稗类钞》C. 《啸亭杂录》D. 花部农谭正确A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3【单选题】(20分)因“错认”一场,被曹禺先生认为“可以和莎士比亚剧作媲美”的作品是A. 《游西湖》B. 《五典坡》C. 《三滴血》正确C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4【单选题】(20分)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哪一年?A. 2006B. 2005C. 2004正确A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5【判断题】(20分)《火焰驹》的作者是李芳桂吗?A. 对B. 错正确A第三章单元测试名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11-30 23:59 题目数6 总分数100 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第1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20分)川剧创造的绝活A. 吐火B. 顶灯C. 变脸正确C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2【单选题】(20分)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的川剧演员是:A. 陈智林B. 沈鉄梅C. 陈巧茹D. 田蔓莎正确B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3【单选题】(20分)“帮、打、唱”是川剧哪一种声腔的特色?A. 昆腔B. 高腔C. 胡琴D. 弹戏正确B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0分4【判断题】(20分)“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是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振兴川剧的八字方针。
第五章安徽的艺术学习目的:安徽的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各种艺术形式发展生机蓬勃,流派纷呈,名家迭出。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历史,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样式、主要特点、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从而对安徽的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房四宝艺术有立体的认识。
学习要求:1、从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房四宝艺术五个方面,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安徽戏曲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3、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掌握各种艺术形式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欣赏各种艺术作品。
学习建议:1、结合教材自学和课外延伸阅读,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2、艺术形式表现的更多的是动态的、直观的、立体的样式,建议学生走出课堂,去观摩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项艺术作品,体会安徽艺术的独特韵味。
3、如果有可能的话,结合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安徽艺术之旅”游,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安徽文化艺术的底蕴。
一般了解:安徽的戏曲艺术概况、舞蹈艺术概况、绘画艺术概况和建筑艺术概况。
一、戏曲艺术1、安徽目连戏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
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徽州、池州、宁国、太平四府地域。
安徽目连戏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唱腔为联曲体制。
安徽目连戏一开始受到弋阳腔、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很长,影响很大,在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连戏由于宣扬佛教行善劝世,大多是崇信佛教的信徒行善还愿时演出,故俗称“还愿戏”。
现在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乡间也还有目连戏的演出,安徽目连戏流传时间长、辐射面积广、影响大,又因山区较偏僻闭塞,宗族关系复杂,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原生态的目连戏面貌。
2、泗州戏泗州戏是开放在泗洪大地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它土生土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据泗州戏老艺人回忆,泗州戏是由当地姓丘、葛、张的三位艺人,吸收民间太平调等创新而成,故泗州戏演员旧时都称“丘门腿”,意谓丘姓门下学艺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
泗州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非常鲜明。
男腔粗犷、爽朗、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有拉魂的魅力,故而被称之为“拉魂腔”。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
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改造发展。
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怡心调”是泗州戏的最大特点。
二、舞蹈艺术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风谣歌舞,各附其俗”。
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
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十把小扇》、《十二月梳》等;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代表性舞蹈有《十二条手巾》、《十二月花神》、《抛球舞》等;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节奏深沉缓慢,代表性舞蹈有《傩舞》、《游太阳》、《得胜鼓》等;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表现情感细腻,代表性舞蹈有《双条鼓》、《秧歌灯》、《打对子》等。
据统计,安徽省民族民间舞蹈共有六百五十余个,独具特色的约有一百余个。
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龙舞、狮子舞、傩舞、巫舞等。
1、花鼓灯花鼓灯流行于颍上县、凤台县、怀远县、淮南市、蚌埠市为中心的淮河流域。
花鼓灯的角色分两大类: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
花鼓灯包含有舞、歌、锣鼓演奏和有简单情节的小戏曲四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表演。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场”、“小场”、“盘鼓”。
大场,又称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
大场表演是由伞把子带领,变换各种图形,表达出热烈欢快的情绪,每变换一种或几种图形,便由慢到快,直到奔跑,所以叫跑大场。
小场,又称小花场,是鼓架子和兰花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
花鼓灯艺术具有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既是供他人欣赏、娱乐的艺术品种,也是表演者个人抒发感情、自我娱乐的手段。
在灯场上往往是表演者如痴如狂,围观者如醉如迷,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龙舞龙舞遍及全省,形式之多,居民间舞蹈之冠,春节、春会、喜庆吉日都要舞龙以助兴。
龙舞多在体内点燃烛火,在灯会上夜晚演出,所以常称为龙灯。
龙舞的品种就制作材料划分,有纸龙、布龙、草龙、板龙、灯龙。
就形式上分,有各节不相连的断龙,有多人共舞的长龙,也有单人表演的手龙。
休宁县有一种板龙,习惯上是“一丁一龙”,即村子里每个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一丁,每一丁自制一节龙身,表演时龙头在前,经过各家门口,各家的“丁”就将自备的龙身接上去,于是越接越长,直至最后一丁接完,再接上龙尾,遍村游舞。
不看舞的技巧和花样,只看它的气势。
绩溪县有一种手龙,由一人两手持之表演,有时三、四人,人持一龙,另有人手持绣球,共同表演。
手龙小巧灵活,表演者可以运用翻、腾、扑、跳等武术技巧,同时两手把龙绕在身上,盘旋飞舞,龙虽小则活力强。
3、狮子舞狮子舞遍及全省城乡,名目繁多,形式各异。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狮子视为神物,以舞狮来祓除不祥;一类是把狮子作为吉祥物,舞狮子一方面供人欣赏取乐,一方面给人带来吉祥和幸福;还有一类是专为娱乐,人们遇有大喜大庆的喜事和重大节日,跳起狮子舞以示快乐和欢庆。
狮子舞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所表现的狮子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
《狮子灯》表现狮子的勇猛、狂燥,使人望而生畏;《青狮玩烛》表现狮子温驯可爱,情趣横溢;《九狮一吼》表现狮子的群际关系;《手狮》是一人舞一狮,四只狮子形成一组,技巧难度高,结构严谨。
4、凤阳花鼓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等。
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尺五左右的细竹棍。
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唱的就是这种情形。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根据清代的记载,凤阳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表演,现在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
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活泼多样,气氛热烈欢快,成为劳动人民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三、绘画艺术概况1、国画新安画派:元代,程政以新安大好山水入画,开新安画派先声。
明嘉靖年间,丁瓒绘画以米友仁、倪瓒为宗,画风清淡简练,为新安画派形成奠定了基础。
稍后的程嘉燧、李永昌,绘画也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清初,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海阳四家”,多以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入画,富有山林野逸、轩爽清秀的韵味,突出了新安画派的特异风格。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机。
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七十余人,除上述代表外,主要还有程邃、程正揆、戴本孝、吴山涛、汪家珍等。
清中叶以后,汪朴、何文煜、程鸣、黄镇、江蓉、吴之辚、雪庄、莲溪、虚谷等,在师承新安画派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姑熟画派,又称“芜湖画派”。
明末清初芜湖画家萧云从继承和发扬元代黄、王、倪、吴“雅洁淡逸”的风貌,强调水墨在绘画上的表现作用,在运笔、用墨、设色等方面集众家之长。
他擅长山水画,也工人物画,人物画《离骚图》发展了李公麟的白描人物技法。
萧云从绘画影响很大,从学者多,在芜湖一带形成“姑熟画派”。
姑熟画派中,萧一芸“参以唐、沈技法,用笔清逸”,算是能推陈出新、自成面貌的画家。
另外还有陈延、韩铸、孙据德、方兆曾、释海涛、潘士球、王履瑞在当时也很有影响。
清代画家中学萧云从的很多,其中当涂人黄钺所作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各有特色,是“姑熟派”的传人。
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首的梅氏诸画家。
在绘画艺术上,梅清自谓多学元代,得力于倪瓒、沈周笔意,“不薄今人爱古人”,但他“师古”而不“泥古”,而是融入“我法”,认为“古人在我”,注重笔墨韵味和“文人画”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食古不化。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他自称“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
”黄山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云海变化,松树的千姿百态,无不收入笔底。
他笔下的黄山多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之态,如《西海门图》、《天都峰图》、《莲花峰图》以及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西海千峰图》等,山峦风云变幻,松多奇苍,给人苍茫、凝重的感觉。
梅氏画家中,较为著名的还有梅清的从子梅磊、梅磊之子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气最大。
梅庚的小幅山水,多数是疏点林木,纯用浓墨钩斫山石,略加淡墨皴染。
虽不施点苔,亦妙趣横生。
梅家之外,半山和尚也是宣城画派的重要角色,画风静而内沉。
半山和梅清诗画互酬,共同形成宣城画派风格。
龙城画派:在“扬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间,萧县出现了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乡土书画家。
其时,高手林立,群星灿烂,形成以龙城为活动中心的书画研讨体系,人们誉之为“龙城画派”。
此画派问鼎徐淮,声闻遐迩。
代表人物有工于画竹的王为翰,善写山水的刘本铭,精于花鸟绘画的张太平和能书善画的吴作章、吴柳庵。
清末,龙城画派更加壮大。
路荫南所作平远山水,以书法入画。
薛铎擅画人物和风雨柳。
侯子安以重彩入于水墨,多写淮北风光。
欧阳小南擅小写意花卉,笔墨秀中藏拙。
宝池和尚善画水墨牡丹、枇杷、兰草等,用笔简古,质朴典雅。
2、版画中国版画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画像石,砖刻。
虽是一种建筑物上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由于它以刀代笔,刻纸拓印,因此近似版画,皖北地区的汉墓中就发现了这种古刻画像。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刻本书出现,木刻版画产生。
明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期,福建的建阳版画、江苏的金陵版画、安徽的新安版画并列为版画三大流派。
新安版画又名徽州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
明代徽州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从明万历到清初,黄姓有三百多人以刻书为业,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