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全)
- 格式:docx
- 大小:20.7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为避免病原微生物对人员、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从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检测、教学等。
三、管理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1、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实验室安全员1、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开展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日常的生物安全监督和检查。
2、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技术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3、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1、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2、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3、发现生物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一)实验室布局1、实验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应有明显的分隔和标识。
2、实验室内应设置合理的人流和物流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二)实验室设施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通风、空调、消毒、灭菌等设施,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实验室内应设置洗手池、洗眼器等应急设施,以便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处理。
(三)实验室设备1、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移液器等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一)人员培训1、实验室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包括生物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所有实验人员,包括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依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计划和预案。
第五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科学合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第六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七条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装备,进行生物安全防护。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第八条实验室应设立生物安全防护区域,根据实验需要和生物危害性,分为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区域。
第九条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区域,应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安全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第十条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实验室通风系统、污水处理设备等。
第十一条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厂家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
第三章实验室工作规范第十二条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工作规范,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实验。
第十三条实验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要求。
第十四条实验人员应在实验前评估实验的生物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实验人员应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第十六条实验人员应妥善处理实验遗留物和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四章生物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第十八条生物事故发生后,实验室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第十九条生物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应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进行事故调查。
第二十条生物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事故记录和信息收集,及时总结和反馈教训。
第五章生物安全监督与评估第二十一条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监测和评估设备,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监测和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环境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实验室内外的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规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从事涉及微生物、细胞、基因、动植物等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及其人员。
三、基本原则实验室应根据实验活动涉及的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危险性、传播性和感染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生物安全等级,并按照相应等级的要求配置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品,执行相应等级的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制度,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必要的免疫接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登记、存储、使用、转移、销毁等管理制度,确保其来源合法、数量准确、状态良好、流向明确、处置规范。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消毒灭活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处置和总结等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和用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负总责。
其主要职责有: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组织并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确定并公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审批并备案实验室涉及的所有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获取、使用、转移和销毁等活动。
审批并备案实验室涉及的所有可能影响生物安全等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等活动。
指派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人员担任实验室生物安全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授权。
组织并参与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组织并参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品的配置、维护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应的生物安全要求和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做好生物实验工作,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物品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生物实验的相关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访问人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室内生物实验的危险等级,制定不同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一致。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确保实验人员具备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制定详细的生物实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操作风险评估等。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物品的安全使用。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生物安全隐患。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生物实验的危险等级确定对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实验操作、废物处理、实验室清洁等。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建立严格的生物实验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实验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执行。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制度,将实验产生的废物分类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严格的实验室清洁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实验室内卫生环境。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风险评估制度,对每项实验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实验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四章实验室访问人员管理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对访问人员进行身份审核,确认其身份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向访问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维护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以防止生物材料泄漏和疾病传播,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岗位职责1. 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的职责1.1 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实验工作得到适当和持续的管理;1.2 负责实验室的一般管理,包括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1.3 对实验室进行危险评估,并确保实验室的所有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1.4 组织和进行监督和培训,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实验室的安全操作;1.5 确保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1.6 负责监控实验室的物质采购和储存;1.7 及时处理实验室事故和紧急情况。
2.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2.1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指南;2.2 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2.3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4 及时报告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故障,并参与维护工作;2.5 遵守实验室的储存和处理生物材料的规定;2.6 参与实验室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1. 实验室准入管控1.1 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实验室;1.2 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1.3 建立实验室进出记录,记录人员和物品的进出情况。
2. 实验室设施管理2.1 实验室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2.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2.3 禁止私自移动实验室设施,如需移动,需经过相关责任人批准;2.4 储存和管理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3. 实验室个人防护管理3.1 为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3.2 建立并执行相关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洗手、穿戴防护服等;3.3 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质量和功能。
4. 生物材料的储存和处理4.1 建立生物材料的标识和记录系统,确保生物材料的追踪和溯源;4.2 对生物材料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的生物材料不发生交叉污染;4.3 对生物材料的处理进行规范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消毒和灭菌措施。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精选6篇)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篇1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资料载入中...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持续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
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
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的实施状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状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状况进行检查。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篇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着装: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为保障实验室人员和公共安全,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1.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进行生物实验、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等相关工作的所有人员。
二、工作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保护实验室人员及其它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任务,以防止在实验室内可能造成的,包括生物威胁在内的安全事故和伤害。
2.2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和规划,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预防安全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3 综合管理原则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生物安全管理,也涉及到机械、电气等其他方面。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综合协调,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协调有效,互相补充,并构建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3.1 实验室内生物物质的分类实验室内生物物质根据生物学的安全级别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试验室根据安全级别配置相应的实验区和防护措施。
3.2 实验室生物物质的使用和处理实验室内进行生物实验、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等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实验人员和生态环境。
3.3 实验室生物物质的传染性、毒性、毒力和毒性的评估:人员在实验室内操作时一定要先评估被处理生物物质的传染性、毒性、毒力和毒性,根据评估结果对实验方案作出相应调整。
3.4 实验室生物物质的存储实验室内生物物质的存储必须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物质,防止对其它实验室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3.5 实验室生物物质的废物处理实验室内生物物质的废物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废品的完全无害化处理和环境保护。
4、实验室人员安全措施4.1 人员资质及培训实验室人员必须满足相关的资质要求,并参加相应的培训教育,接受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生物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及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规范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实验室成员的健康与安全,确保实验室的顺利运行。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1. 实验室主任负责全面组织和管理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工作,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
2.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承担个人责任,积极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3. 实验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现场生物安全管理和技术指导。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1. 实验室应建立符合生物安全级别要求的实验室,配备相应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
2. 生物实验室应设立生物实验区域,将实验区域与非实验区域进行分隔,保持实验环境洁净。
3. 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通风系统、紫外线消毒设备等生物安全设施,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四、生物材料的管理1.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生物材料管理制度,明确生物材料的登记、购买、存储、使用、处置等流程。
2. 生物材料应标识明确,包括名称、来源、存放位置等信息,确保追溯和管理的便利性。
3. 实验室应定期清点存放的生物材料,及时处理过期、损坏或不再使用的生物材料。
五、实验操作的生物安全控制1. 实验操作前应事先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使用等。
2. 实验操作涉及的生物材料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避免生物材料外泄。
3. 实验操作完成后,实验室成员应及时清理工作台面、设备等,并进行生物安全消毒处理。
六、事故应急管理1.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生物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实验室成员发现生物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或专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并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3.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事故演练,提高实验室成员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共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性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内部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基本框架。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定时,必须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制订。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从事生物实验和生物科研的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管理、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
3.生物安全等级根据生物试验的危害程度,实验室内所有生物物质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一级生物安全物质,二级生物安全物质,三级生物安全物质。
不同等级的生物试验必须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
4.实验室内生物安全分类4.1.实验室内生物安全分类采用防护层次分类原则,按照实验室内生物实验危害程度的高低,将实验室的危险等级划分为四级。
4.2.实验室四级安全等级划分四级实验室是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对实验室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较高的实验室安全等级。
四级实验室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安全管理体制,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议实验室建设的人员需在具备有关生物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参加约定的生物安全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担任实验室管理工作。
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5.1.实验室设施管理(1)确保实验室的门窗能够完全关闭,防止生物物体的外泄和污染;(2)实验室的进出口应设有必要的验收和检疫措施;(3)实验室内应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4)实验室应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保证实验室设施及时检修,确保工作环境的良好状态。
5.2.实验室行为规范(1)实验室人员应在做实验前衣服整洁,头发必须用帽子遮住,同时要穿戴防护手套、口罩及护目镜等必要的装备;(2)实验室人员应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和精神状态饱满,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和安全规范进行实验操作;(3)实验结束后,必须将实验台面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尽量消除可能造成的污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有效预防生物安全风险的发生,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订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开展生物实验及相关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技术人员、学生实验员、访问学者等。
三、生物安全级别根据生物实验风险评估结果,实验室内设立生物安全级别,按照实验需求和风险等级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 一级生物安全级别(BSL-1):适用于对人体无害或具有极低致病性的微生物、生物材料或实验物质。
无特殊要求,正常操作下无明显风险。
2. 二级生物安全级别(BSL-2):适用于具有中高致病性的微生物、生物材料或实验物质。
在实验室内进行操作时需采取适当的生物防护措施,以防止事故或泄露。
3. 三级生物安全级别(BSL-3):适用于高致病性的微生物、生物材料或实验物质。
需要在实验室内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确保高度防护,防止传染和泄露。
4. 四级生物安全级别(BSL-4):适用于极高致病性的微生物、病毒或实验物质。
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操作符合高级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避免风险扩散。
四、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环境控制:a. 实验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环境,以保证生物实验顺利进行。
b. 清洁实验室工作台面、操作台、设备和仪器,以确保无尘、无菌的工作区域。
c.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可用性。
2. 个人防护措施:a. 所有在实验室内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b. 长发人员应将头发整理并束起,避免接触到实验中的物质。
c.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化妆或者戴手表等饰品。
3.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a. 在进行生物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并熟悉实验操作规程,了解相关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b.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生物安全是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工作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保障科研人员的安全,制定和执行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版。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1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负有责任,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遵守安全管理制度;1.2 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应明确分配,确保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和义务;1.3 实验室应指定专职或兼职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生物安全相关工作的组织和执行。
2. 实验室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1 实验室建筑和装修应符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标准,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2.2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设备和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2.3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并确保畅通和有效使用;2.4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卫生。
3.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管理制度3.1 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生物安全操作培训,并熟悉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材料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3.2 实验室应建立和完善生物材料的存储、分装、标识和处置制度;3.3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3.4 实验室应建立和完善实验数据和资料的管理制度,包括备份、存储和销毁等方面。
4.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4.1 实验室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演习;4.2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4.3 实验室应对生物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5. 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宣传制度5.1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5.2 实验室应加强生物安全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向实验室人员普及生物安全知识;5.3 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护生物安全信息的交流和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检验科为确保检验科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2)二、试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4)三、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6)四、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9)五、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11)六、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2)七、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 (13)八、实验室各类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5)九、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21)十、实验活动管理制度 (25)十一、实验室紧急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27)十二、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33)十三、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34)十四、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35)十五、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43)十六、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45)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实验室与感染性有接触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感染性材料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制度内容1、收集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质地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露,在容器外部不应有残留物。
2、设有接受标本的房间或空间。
3、接受标本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做好标准隔离。
标本的内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4、废弃的标本或培养物经高压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扎紧后由专职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后集中处置。
5、损伤性垃圾(如针头)放入锐气盒内。
6、在准备及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安全、妥善放置;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消除污染。
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清洁消毒工作区。
7、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操作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内生物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提高实验室生物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指定为进行生物实验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实验室、实验室动物房、实验田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生物实验的实验室,包括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等。
第四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的最高领导,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实验室内的生物实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保证实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六条实验室应有明确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实验物质的采购、储存、使用、废弃、泄漏处理等程序和规范。
第七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台帐,对实验物质的来源、用途、数量等信息进行记录管理。
第八条实验室应有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监控机制,定期对实验物质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物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储存制度,对实验物质进行分类、标识、储存,确保物质的安全使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使用制度,对实验物质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物质的安全操作。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废弃处理制度,对实验物质的废弃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物质的环保安全。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泄漏处理制度,对实验物质的泄漏进行及时处理,确保物质的安全防控。
第三章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第十四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
第十五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应定期参加生物安全培训,提高生物实验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第十七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前应了解实验物质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一、准入制度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三、健康监护制度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五、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十、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十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一、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四、制度要求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实施。
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⑴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⑵患发热性疾病⑶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⑸妊娠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保障实验室人员及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验室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第二章制度的建立第五条实验室应当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尤其是生物实验的安全性。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物实验室的危险性评估和等级划分标准。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编制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方案。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职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实验室安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生物实验室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三章制度的实施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向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操作规程符合实验室实际。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生物安全事故。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定期检测、监控实验室环境、设备和人员。
第四章监督和检查第十八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十九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6篇)生物安全管理制度(6篇)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1、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进入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护鞋,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3、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5、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非打印化验单要消毒后发放。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0、对剧毒化学物品,压力设备和贵重仪器责任到人。
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1、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
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
使用电高压消毒锅时,一定要遵守操作程序,以防止爆炸。
下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
12、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3、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以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预案进行,不得延误。
14、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应急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1.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必要时需带防护眼镜。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实验室,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
二、组织管理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实验室主任应具备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
3.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计划,组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处理生物安全事故等。
三、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实验室应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控制措施。
3.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风险档案,记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相关信息。
四、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1.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了解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生物安全操作技能。
2. 实验室应要求新进人员在上岗前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生物安全培训证书。
3.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
五、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生物安全规定。
2. 实验室应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3. 实验室应定期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确保其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
六、生物安全事故处理与报告1.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事故影响。
2. 实验室应要求实验室人员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3.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档案,记录生物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对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分析。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生物材料的安全使用和处理,以及防止实验室工作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
2. 安全责任和管理机构2.1 安全责任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负有最终责任,包括制定和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实验室成员遵守相关规定。
实验室成员也需意识到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并积极配合实验室负责人的管理。
2.2 管理机构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改进。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成员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3. 实验室区域划分和标识3.1 区域划分实验室应根据实验活动的不同,将实验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并确保实验区域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3.2 区域标识设立明显的标识,对各个实验区域进行标识,以提醒实验室成员注意不同区域的生物安全级别。
4. 实验室设施和装备4.1 实验室设施实验室应具备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实验室也应具备适当的电力和水源供应,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4.2 实验室装备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眼镜、实验服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实验室还需要适当的灭火设备和应急处理设备。
5. 生物安全等级和操作规程5.1 生物安全等级根据生物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工作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5.2 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操作步骤、个人防护要求、废弃物处理等。
6. 生物材料的管理6.1 生物材料的采购和储存采购生物材料时,应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并确保采购到的生物材料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储存生物材料时,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并确保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6.2 生物材料的使用和处理使用生物材料时,应按照相应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个人防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生物实验研究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风险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促进实验室生物实验工作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进行。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种植检疫总局、农业部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履行生物安全管理的职责。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划分相应的职责。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档案,记录实验室生物实验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确保能够进行追溯和查找。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第九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十条实验室生物实验涉及到较高的风险,实验室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生物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制度规定等,确保生物实验工作安全可控。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估,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装备和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备,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实验管理、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应对生物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防止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实验室生物实验研究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生物实验室的分类第四条实验室按照对生物危害的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四级实验室。
其中,一级实验室适用于低危生物的操作研究,四级实验室适用于高危生物的操作研究。
第五条各级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管理要求不同,但都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章生物实验室人员管理第六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管理培训,并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第八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着装符合实验室要求,并按照规定戴好各类安全防护用品。
第四章生物实验室设备管理第九条实验室设备应当按照标准要求选用,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第十条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更改设备设置或操作方法。
第十一条实验室设备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报告,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生物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第十二条实验室生产的危险废物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处理。
第十三条实验室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运输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废物不泄漏或造成污染。
第六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第十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明确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处理措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第十五条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应当按照预先设定的应急预案进行,保障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评审第十六条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应当由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十、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
十^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
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
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
作。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
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实施。
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
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
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
报
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
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⑴
⑵患:
⑶呼【
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⑸妊娠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
序。
8、外单位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
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部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三、职责
1、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
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四、制度要求
1、实验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实验室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实验室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3、实验室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
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
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
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
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
不准
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根绝缘不好等°
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7、
理保持良好状态。
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
用标志。
9、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10、
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
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12、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 /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
定期通电、除湿。
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
例如每年应对生物
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
定期对离训啲离对甬和转子进行检查
13、高压灭菌器使用时,定期进行生物学指示剂检测。
14、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实验区冰
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15、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先进行消毒处理健康医疗监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