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信息化建设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24
新时代下人民军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引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人民军队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推动,不仅能够提升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对能力,还能够适应和推动国家整体信息化进程。
本文将从技术、战略和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人民军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二、技术挑战与应对1.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不断涌现,人民军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为了保持军队的信息化领先地位,人民军队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及时更新装备和软件系统,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作战环境。
2. 网络安全的威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网络攻击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人民军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网络威胁,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信息窃取等。
因此,人民军队必须注重网络安全,加强网络防护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策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全力保护军队信息的安全。
3. 大数据的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民军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对于军事情报和战争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民军队需要建立和完善大数据平台,提高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实时获取和分析战场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战略调整与应对1. 转变作战思想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使得人民军队从传统的战争形态逐渐向网络战争和信息战争转变。
人民军队需要转变作战思想,适应信息时代的战争需求,注重网络作战和信息作战的练兵备战,提高作战信息的传递和利用效率,提升战场指挥能力。
2. 优化装备配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要按照军队实际需求进行装备配置的优化。
人民军队需要根据作战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升级军事装备和系统,提高装备的信息化程度,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3. 加强军队网络力量建设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核心是网络力量的建设。
人民军队需要加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完善军队网络指挥系统,提高网络作战能力。
部队网络信息安全教案教案标题:部队网络信息安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见威胁和攻击方式。
4. 培养部队成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防御技能。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实际案例说明网络信息泄露的后果。
2. 引发学员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关注和兴趣。
二、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解释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和范围。
2. 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三个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 阐述网络信息安全的原则:最小权限原则、分层防御原则等。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见威胁和攻击方式(20分钟)1. 列举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钓鱼等。
2. 详细介绍各种攻击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3. 提供实例分析,帮助学员识别和防范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
四、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防御技能培养(30分钟)1. 强调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责任。
2. 教授部队成员保护个人信息的基本技巧,如密码设置、账号管理等。
3. 培养部队成员对可疑邮件、链接和文件的辨识能力。
4. 强调网络信息安全的日常操作规范,如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等。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1.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员分析和讨论如何应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和攻击。
2. 鼓励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促进交流和学习。
六、总结和评估(10分钟)1. 总结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 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小测验,评估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员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军事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案例。
2. 可以邀请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座或培训,增加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3. 配备网络安全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
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之浅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军校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着人类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的能力、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延伸人类社会的交流空间,并以其高速发展的步伐改变着以往的社会框架结构。
当今世界,以信息理论、信息观念、信息心理、信息知识、信息体验、信息意识和信息思维而形成的信息文化正随着人类意识、精神的提升而发展着。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大潮中,文化信息将是建立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保障。
1信息主导是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理念信息主导,就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着眼充分发挥信息对队整体作战能力的“驱动”和“倍增”作用,围绕信息的实时获取、快速流动和充分共享,以信息技术及其成果应用为支撑和动力,对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战斗力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军事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推进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
确立信息主导理念,是我军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坚持信息主导,就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正确的建设理念、科学的发展方略,全面推进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
军队院校信息化是在国家最高军事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进程。
在思想观念上,要充分认清信息能力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心,确立信息主导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
“前卫-211”信息化军训副总导演、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刘沈扬表示: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的重要支撑。
一个没有用信息化知识武装的军队打赢不了信息化战争,一个不掌握信息化知识的指挥员指挥不了信息化的军队。
7月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进行的“前卫-211”信息化集训,是军区2011年度重大军事活动。
这次集训强制性使用部队配发的指挥通信装备、一体化指挥平台和军区开发的“前卫系统”,探索依托大型训练信息系统对抗演练的路子,着力提高网络化、模拟化和对抗训练水平,探索运用目标中心战理论指挥决策的路子,把目标中心战融入训练、推向实战。
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作为国家安全保障的有力力量之一,解放军作为我国军事的主要保障力量,也不断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
部队信息化建设对于军队的现代化和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一套行之有效的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也成为关键。
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现代战争体现了信息化、高技术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在新的军事环境下,传统武器装备已经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
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
未来作战形态的改变和解放军的建设需要,使信息化建设成为决定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解放军可以实现军事部署的精准化和一体化,提高部队的作战效能和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
信息化建设使作战指挥系统更加完备,强化作战指挥的有效性和保护战场指挥与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军事信息宣传报道的效果和可靠性。
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解放军与国际同步,更好地履行国家安全战略任务。
二、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的编制基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为更好地推进解放军的信息化建设,制定一套完整的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显得非常关键。
制定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分五个步骤:1.明确阶段性目标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干线、支线和终端应用等多个层面。
因此,需要根据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规划出一个可操作、具备阶段性的、尽可能完备的目标系统。
同时,在目标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分析部队信息化建设现状在确定目标后,对部队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规划、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评估,确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阻碍部队信息化建设达到目标的障碍因素。
同时评估部队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员、物资、经费等因素,为下一步的方案制定提供基础。
3.制定部队信息化建设战略通过结合现实和规划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部队信息化建设战略,和方案任务设计。
全军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我军基层信息化建设导师姓名:作者姓名:准考证号:作者单位:完成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制目录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相关基本概念与规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信息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军队信息化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在军事理论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在军事技术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在武器装备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在军事人才生成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化国防加强军队网络能力建设信息化国防战略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运用计算机、通信、雷达、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作战指挥自动化的一种战略思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军事形势的变化,信息化国防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军队网络能力建设则是信息化国防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加强军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军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国防的基础工作。
首先,要提高军队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网速。
这需要加大网络设备的投入和升级,优化网络架构,增加网络节点和传输通道,提高军队网络的承载能力。
其次,要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加强网络防护能力。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加强网络监测和防御能力,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威胁。
此外,还需要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确保军队网络的可靠运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推进战略信息化建设战略信息化建设是军队网络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集成。
通过建立统一的指挥信息系统和作战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指挥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提高作战指挥效能。
其次,要推动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
将战车、战机、战舰等武器装备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作战,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和生存能力。
另外,还要加强对军事情报和网络情报的收集和利用,提高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加强网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军队网络能力建设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
因此,加强网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关键。
首先,要加大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
建立完善的网络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能力。
其次,要改革网络人才的激励机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网络人才。
此外,还要加强网络人才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人才队伍。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军队网络能力建设需要借鉴和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必要的。
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赵宗岐面对波及全球、涉及许多领域的军事变革,军委江主席深刻指出: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并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必须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军事斗争准备,把打赢信息战作为军事工作指导的重大课题。
一、应时而动,在世界军事变革中把握机遇适应战争形态变革的主动抉择。
信息化战争,是以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高技术战争,以其军队人员知识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编成一体化、战场要素数字化、作战方式精确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以及后勤保障集约化等鲜明特点,构成了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的本质区别。
体现在制胜因素上,主导战争胜负的是信息能力,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能够更多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体现在作战方式上,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将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
实现作战目的更强调着眼瘫痪敌人整个作战体系,精确地运用“硬”、“软”一体手段,打击敌作战系统的关节点。
体现在对抗形式上,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
战争形态的转型,促使原有的军事斗争准备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军事斗争准备只有立足于经受信息作战的考验来谋划,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迎接信息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面对信息化战争,世界主要国家军队都在抓紧实施信息化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谋求新世纪战略主动权。
美军先后制定了信息战政策和条令,设立了信息战中心,组建了数字化部队,进行了信息战试验,建设了一体化的C4ISR系统。
俄、英、法等国也在积极利用新军事变革的机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断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以争夺信息优势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竞赛业已展开。
不难预见,未来局部战争中,信息领域的对抗必将异常激烈。
落后于世界军事发展的时代潮流,将会失去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甚至可能会出现以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对抗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军队的被动局面。
军工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军工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领域也逐渐步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作战效能、提升军事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国军工部门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案,以满足国防现代化的需求。
一、数字化信息化的必要性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军事力量的基础条件。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军事指挥、作战、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作战效能。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快速传递,使得指挥决策更加及时、准确,提高作战效率,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2. 提升军事实力。
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得军事力量更具实战能力,提高作战精度和打击效果,增强对抗能力,提升军事实力。
3. 保障国家安全。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军事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高国家在国际军事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军工部门需制定以下目标:1. 建立健全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设施。
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系统等设施的建设,确保信息的安全、稳定、可靠传输。
2. 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3. 加强信息化管理与监控。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信息流畅、安全。
4. 优化作战指挥系统。
改造现有作战指挥系统,加强指挥控制能力,提高指挥效率,提升作战能力。
5. 推动智能化装备研发。
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化装备的研制和应用。
1. 制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军事战略和发展需求,制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2. 优化资源配置。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教案教案主题: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教学目标:1. 了解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2. 了解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3. 学习新时代军队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任务;4. 培养学生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课: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1. 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2. 军队现代化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3. 新时代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要求。
第二课: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 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3. 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4. 加强军事能力建设;5. 优化军队组织结构;6. 加强军队政治建设和思想教育。
第三课:新时代军队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任务1. 推动军事力量体系和作战力量体系建设;2. 加强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力量建设;3. 建设创新型军队;4. 提高军事人才素质和人才培养工作;5. 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和军事科研工作;6.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勤保障。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作用,并引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授课:依次进行第一课、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内容讲解。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新时代军队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并展示讨论结果。
4. 总结: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5. 作业: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的资料,并撰写一份个人观点和见解的小结。
教学资源与评估:教学资源:教师课件、相关资料等。
评估方式: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个人小结的书面评估。
军队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建设军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力量,其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建设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与情报保障能力,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的概念与重要性1.1 信息化的概念与特点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过程。
信息化的特点包括高速度、大容量、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其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情报保障体系的概念与作用情报保障体系是指为决策提供情报支持和保障的组织网络和技术手段。
情报保障体系的作用包括信息收集、情报处理、情报分析与研判、情报保密与安全等,为军队司令员和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和战略指导,确保军事目标的顺利实现。
1.3 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和战略决策能力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通过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准确分析和智能决策,有效提升军队的战略优势和作战能力,提高信息战的制胜能力。
二、军队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方法2.1 建设目标的确定军队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建设目标。
根据军队实际需求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时间节点。
2.2 技术手段的引进与应用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军队应引进和应用相关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信息处理和情报分析的能力,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3 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信息化与情报保障体系建设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来进行操作和管理。
军队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情报分析能力的专业人员,构建专业化、高效的信息化与情报保障团队。
论军事信息的现代化建设作者:吴刚摘要:现代战争告诉我们,军队的现代化,信息化是未来各国军队的发展方向;而军事信息的现代化更是未来战争的根基。
那么如何发展和建设军事信息的现代化,其现代化的建设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文主要从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军队信息化的变革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军事信息的现代化建设。
军事信息及信息化信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比较广义而且模糊,对信息的含义没有明确的定义。
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使人们开始探讨信息的准确含义。
自1928年哈特莱(L. V. R. Hartley)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信息传输》的论文,简单的提出了的理解后。
先后,美国数学家仙农(C. E. Shannon)、意大利学者朗高(G. Longo)等诸多科学家对“信息”一词儿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信息的定义有100多种,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揭示了信息的特征与性质,但同时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1988年,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并,对信息进行了完整和准确的描述。
那么现在普遍认为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那么军事信息,在日常用语中一般认为是指与武装力量有关的消息、知识、评论等,其受众是人民大众,其用途是为了人民群众了解武装力量的有关情况。
但通过引入约束条件,并按照军事应用领域划分,军事作战与建设等诸多角度,可理解为军事信息,即是为了解决军事斗争中的感知、共享、控制、对抗等问题,由军事系统通过信息设备(系统),包括军事人员的感官,与外界进行交换以及在军事系统内部运行的与军事斗争有关的原生态、人化态和机用态信息。
军队信息化建设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摘要:文章围绕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战争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等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建设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战争中图分类号:E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547(2010)03-0014-06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和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进而增强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战略措施。
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我们应深入研究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一、相关基本概念与规律(一)信息信息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术语,而且人们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得出的信息定义已不下百种。
例如,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在给出信息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认为,不是·“信息就是信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美国人哈脱莱在《信息传输》一书中认为“信息是一种预先未知的消息,能给人增加新的知识,不具备这种作用的消息,就不能称之为信息。
”我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认为,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化关系。
由于信息概念界定的难度实在很高,所有这些定义都是从某种角度来界定的,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础研究因此其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公认,以至于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中也列出了“信息是什么”这个问题。
我们难以追求完美科学的信息概念,只需给出一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信息概念的界定。
基于此,如果综合上述观点,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识信息的概念,即:信息是事物存在及其运动或发展变化所发出的某种声、光、电、磁、热、力等信号的表征。
新时期军队信息化建设战略探究第一章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使信息技术成为现代国家发展和现代军队建设的核心技术。
信息化建设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一直是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新时期,随着“信息化战争”凸显,在各国军队功能改造、战略转型和现代军队建设中,赋予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章新时期军队信息化建设战略探究2.1 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制定过程总述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85年至1996年的基础阶段,1996年至2001年的部署阶段,2001年至2010年的内涵提升阶段,2010年至2015年的战略升级阶段,以及2015年以来的发展持续阶段。
2.2 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核心思想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体现了“立足中国特色,面向现代战争”的核心思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加强前瞻性研究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制定信息化战略的首要任务。
中国军队信息化战略的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战略性转变,全面提升作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信息化体系,使我军走在全球先进水平前列。
2.2.2 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攻关是提升我军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要求重视攻关,加速信息化技术升级,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方向的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实现软硬件一体化。
2.2.3 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强化信息化支撑能力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加快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要求加强军队信息化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能应对信息化战争、拥有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和高超专业技能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2.4 突出网络化建设,实现信息化资源深度融合网络化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国军队信息化战略要求加速信息化资源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和应用的互联,打造一体化信息化资源支撑系统。
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
本文将就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与意义1.目标: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军队作战指挥能力、信息化保障能力和信息化综合保障能力,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
2.意义:(1)提升军队作战指挥能力: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指挥信息的快速传递,加强指挥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确化,提高指挥效能。
(2)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军事装备、物资的管理和调度,提高保障效率和质量,确保部队日常训练和作战的顺利进行。
(3)提升信息化综合保障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整合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推进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三、建设内容与步骤1.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信网络建设、信息系统设备购置、机房建设等。
(2)数据管理建设:加强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应用,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3)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
(4)软件系统开发:根据军队需求,开发符合军事特点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提高军事作战和保障效能。
2.建设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确保建设内容符合军队实际需求。
(2)系统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规划,明确建设的整体框架和重点。
(3)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顺利进行。
(4)建设实施:根据系统规划,逐步推进建设实施,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
(5)运行维护:建设完成后,进行系统运行和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及时维修。
四、预期效果1.作战指挥能力提升: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指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指挥效能的提升,提高作战指挥的科学化和精确化,提升作战能力。
2.信息化保障能力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军事装备、物资的管理和调度,提高保障效率和质量,确保部队日常训练和作战的顺利进行。
军队信息化建设培训的课程体系研究摘要:概括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讨论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作用,分析军队信息化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
在此基础上,从军队信息化建设概论、军事高科技与军事信息系统、高科技武器装备三个方面,说明军队信息化建设培训的基本课程和课程体系设置。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建设;军事高科技;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我军制定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军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军队院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举办军队信息化建设培训班(时间多为1个月左右),以期使学员通过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深化信息化知识,提高信息化素养,正确把握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
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该研究目前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分析相关的专业领域,概括学员需要了解的信息化知识,然后围绕这些知识构建培训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关的课程。
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军队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最高军事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发展过程[1-2]。
其核心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手段是广泛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军事高科技,目的是全面实现军队现代化。
即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和发展信息化武器系统,提高军队的信息能力,进而增强打击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军队整体作战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军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不断探索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基本实现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军要加快质量建军的步伐,在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同时,努力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大武装力量,具备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
军事信息安全管理教案教案标题:军事信息安全管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4.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讨论。
知识讲解:2. 介绍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3. 解释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保密、完整性、可用性等。
4. 介绍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案例分析:5. 提供一些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讨论与分享: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解和经验。
7.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效果。
评估:8. 设计一些评估活动,如问答、案例分析等,测试学生对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 军事信息安全管理案例材料。
-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
- 评估活动题目和答案。
教学策略和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学扩展:- 鼓励学生参加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竞赛或培训活动。
-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军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或企业,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应用情况。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三章软件可实现的功能3.1 日常办公日常办公系统为全团各级人员提供统一的办公平台,保证及时获取和共享需要的信息。
主要实现功能有单位日程安排、文书流转、通用车辆派遣管理、通知管理等,实现无纸化办公。
a) 单位日程安排,用于管理全团工作安排,直观的展示工作计划,保障日常工作的高效协调;b)文书流转功能,提供收文、发文的网上全程办理,文现内部公文管理电子化。
由电子行文代替手工行文,解决公文传递慢,信息不及时、小同步,不易于査阅等问题。
c)通用车辆派遣管理。
通过申请人通过车辆申请功能录入申请信息,提交任务,值班首长在线实时审批,审批通过下发至作战值班员、车辆值班室、汽车队队部、门岗,完成车辆派遣管理。
d)通知管理,提供完善的通知发布与维护机制,使信息管理人员易于对所管理信息进行维护。
3.2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系统主要分人员信息管理和岗哨管理两大模块,实现人员的人员信息统计、人员基木信息管理、人员状态管理、岗哨管理、连队排岗、查岗信息管理、电子巡更、单位编制管理等功能的实时化、智能化管控。
a)人员状态管理和人员信息统计,可实现对在外人员的动态掌控,全方位展示人员在位的情况,相应权限人员吋实时导出人员情况统计表及花名册等报表;b)人员信息管理可实现对单位编制的分级管理并在相应编制下添加删除对应人员,实现人员信息的结构化、准确化管理;人员请销假管理主要针对军官、各级士兵等人员外出时必须经过的审核管理手续。
要求完全符合部队的特殊管理要求,流程谨密合理、操作简捷、请销假灵活机动;d)岗哨管理,可设置营区内的岗哨位置,通过连队排岗功能设置确定每个时间段的人在岗哨监控系统上动态监控,作战值班室吋实时査看相应全团岗哨分布及岗哨执勤情况并可录入查岗信息;e)电子巡更系统,利用部署在巡更路线上的读写器等硬件设施作为辅助,对巡更记录进行有效分析管理,约束巡更人员行为,保障军营的高效管理;f)具有用户/用户组/角色管理功能,按不同的组和角色决定其权限,具有完善的审计和日志管理功能,使得各级用户只能浏览权限范围内的信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g)系统能够向所有的应用和组件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审核、加密等功能齐全的安全服务。
3.3 装备管理装备器材管理系统主要由装备车辆管理模块和物资器材管理模块组成,实现装备、车辆、物资器材的全寿命管理,并对装备的管理进行角色权限的控制,实现功能齐全的安全服务。
3.3.1 装备信息管理将目前所有的装备信息进行规整,分多级在系统中进行展示,并可以方便的进行装备管理;将目前各单位装备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各单位及时获取和共享装备信息。
a)提供装备信息统一查询功能,区分团营连一级,为相应权限人员提供装备在位状态、维修、外出执行任务、配发、报废、销毁等情况的实时查询统计及相应报表导出功能。
b)提供装备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方便各单位对装备进行共亨。
c)提供对装备的下发功能,为装搭在各单位的调拨进行管埋。
d)提供装备的申请以及借用功能,通过与相应任务流程的连接,实现任务的执行状态反馈,为各单位的协调合作提供支撑。
e)装备出入库管理,对装备的交接记录等业务进行记录,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装备的协调与统计。
f)装备的维修申请及维修审批功能,根据审批情况对装备进行维修,使用单位对维修情况进行验收,为装备的维修提供便捷化管理。
g)提供装备的报废、退役申请功能,为装备登统计提供数据支撑。
3.3.2 车辆管理区分通用车辆和通信车辆,建立车辆信息“一卡通”,实现对车辆信息以及车辆保养的信息化管理。
a)提供车辆信息的统计查询功能,能够统计各车辆的状态情况,为战备决策中提供数据支持。
b)提供车辆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并指定车辆的装备及附件,方便各单位对车辆进行管理。
c)提供车辆维护情况的添加,对车辆的维护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故障。
d)提供车辆维修情况的添加,对车辆的维修情况进行记录,根据故障类型及故障周期等进行处理,保持车辆处于完好状态。
增加维修反馈功能,使维修单位与使用单位沟通顺畅。
3.3. 3 物资器材管理利用物联网新技术,对指挥器材库、通信器材室、工化器材库、后勤物资库等进行全程动态管理。
a)提供物资器材的信息统计查询功能,权限部门可实时查阅本单位所属物资器材的库存及状态情况,并根据查询结果为战备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b)提供物资器材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方便管理物资器材的记录信息。
c)提供物资器材出入库功能,能够记录物资器材的进出情况,方便物资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d)提供物资器材的申请、借用功能,根据出入库记录情况,定位各物资器材情况,根据申请及借用的情况协调各单位物资器材的共享。
3.4 战备管理战备管理系统主要由战备方案管理、战备行动管理、战备信息动态展示等三个模块组成。
根据需要,各级指挥员可实时检查各单位人员变动、武器装备分布及战备物资库情况,快速抽动行动模块,自动生成编组方案,实现战备方案一键生成,战斗命令键传达。
a)战备方案管理,用于制定战备方案,釆用模块及作战单元的理念,确定方案相关的人员(指挥组、台站〕、车辆装备(通用车、通信车、便携装备〕、物资器材(防爆器材、工化器材、武器弹药等〕、联络文件、机动方向等信息;b)战备行动管理,提供快速选择战备方案并可对方案相关内容进行及时修改,完善出动人员、装备、物资器材信息等各相关要素,确定完成后一键下达行动任务到相关单位;c)战备信息动态展示,能够接实时监控下达的任务,查看战备行动中物资准备、人员车辆的集结情况,实时掌控战备行动的进展情况,并采集相应出动信息,为训练提供数据支持。
d)战备行动信息査看,战备行动相关人员可通过登录系统,查看连队在战备行动屮肩负的任务部署、携带物资、集结时间、机动方向等情况信息。
第四章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是内在的,软件质量控制必须从底层抓起,严格遵循CMM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管理模型,公司为了设计高质量的软件产品,专门成立了质量保证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兼任组长,全面负责有关软件质量保证的各项工作,另外还有专职质量管理工程师,主要协助组长开展软件质量保证工作。
各子系统质量保证人员由各子系统开发人员来担任,负责测试复査和文档规范化检査工作。
为了反映用户的质量需求,我们还邀请若干名用户代表任小组成员,主要协助检査各类人员对软件质量保证的执行情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各个方面:4.1 软件质量标准在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和集成过程中,建立并根据《质量保证大纲》严格控制软件的质量。
4.1.1 设计质量标准各基本子系统应具有尽可能统一的编程风格,设计方面达到如下的质量标准:(1)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各基本子系统应提供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丰富灵活的窗口管理和风格一致的菜单,应使用标准的字典,尽量避免汉字输入〈供领导使用的程序应基本上不输入汉字〉,应提供完备的帮助和提示信息,从而使用户操作简单直观、方便易学。
(2)健壮性各基本子系统应具有较好容错能力,当用户误操作或硬件资源短缺时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而不会崩溃,并显示必要的信息,指示出错原因。
(3)可移植性编写各基本子系统应加上必要的注释行,便于阅读修改,并尽量不使用非标准语句和汇编语言,以保证程序的可移植性。
(4)可扩展性各基本子系统应具有简单合理的模块结构,便于扩展,以增加新的功能, 满足将来发展的需求。
(5)可复用性由于各子系统有许多公共的功能,因此软件系统中的程序模块应尽量具有可复用性,以便供各子系统重复使用,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并为使用原型法提供方便。
(6)分布性各基本子系统应尽量使用本地数据库进行工作,必要时可通过网络使用远程数据库中的信息,也可以把频繁使用的远程信息复写到本地,以提高运行速度,但必须利用数据库软件的完整性功能确保信息系统内信息的一致性,即当修改原版信息后自动复写其全部副本。
(7)开放性各基本子系统应具有相互通信的能力,同时又能和对口的上、下级部门通信,能够接受异种数据库中的信息。
4.1.2功能质量标准各子系统一般都具有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报表输出、数据维护等公共功能。
各子系统在提供这些功能时应达到如下的质量准:(1)数据录入有必要的检查,并尽可能使用字典,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2)各子系统的査询和统计功能具有单项査询、组合查询、模糊査询等方式,并根据用户需要产生各种统计汇总数据,使用户方便地得到所需的信息;(3)各子系统具有供远程用户查询和统计的功能;无论本地或远程用户都应做各种保密检查,换言之,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得到所需的信息:(4)报表输出。
各子系统的输出报表根据具体服务对象的需求而设计,但具有用户任意方式报表输出、屏幕预检查、使用不同打印机、按用户要求加工、输出最终结果、图文并茂等功能。
需要时可输出声音、动态图像等多媒体信息;(5)数据维护。
使用数据库工具來进行数据更新、删除、保存、恢复等工作; 各种数据必须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来更新、删除、保存,并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降低冗余度。
4.1.3 编码质量标准各子系统的录入、査询、统计和报表输出功能最终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在编写这些代码时达到如下的质量标准:(1)编码的正确性,首先保证所写代码能完成确定的功能,满足用户使用上的需求。
(2)编码的规范性,严格按照公司程序编码规范进行程序编码,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面向对象的编程,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程序设计。
4.1.4文档质量标准为了保证系统的顺利开发,系统在分析、设计和编码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文档。
这些文档应达到如下的质量标准:(1)完备性,保证各开发阶段结束时文档是齐全完备的。
(2)准确性,各阶段文档内容必须真实反映该阶段工作且与该阶段需求一致。
(3)简明性,文档语言表达应清晰、准确、简练,适合各种文档的特定读者。
(4)可追踪性,包括同一文档的可追踪能力及不同文档间相关内容相互检索能力。
(5)自说明性,各阶段文档表达其相应阶段工作的能力。
(6)规范性,文档的界面、大纲、术语的含义及图示符号符合公司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4.1.5采用有效的软件工程技术为了更好地设计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我们在设计中采用Sybase Power Designer设计分析工具,进行完整性和一致性分析,保证数据的高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4.1.6组织正式技术评审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分别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和各个阶段的用户参加三次评审,这三次评审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其过程如下:需求评审,主要包括接口数据库分析评审和现有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完善需求评审。
设计评审,主要包括接口软件概要设计和接口软件详细设计评审。
代码评审,主要包括信息平台接口功能代码评审。
4.1.7加强多层软件测试对软件的每个模块进行严格的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子系统采用局部测试,整体采用系统集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