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拓展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拓展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拓展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拓展

1110期

1.请计算下图的面积。(单位: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花圃,长28米,宽20米,中间两条小路把花圃分成了四块,求花圃的占地面积。

3.王师傅想在一个三角形的三合板上剪下一块长方形,剪下来得长方

形板的面积有多大?(分米)

4.小东在姥姥家看到一个衣橱的正面如图,你能算出它的面积。

5、把两个边长分别为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拼在一起,计算下图

阴影部分的面积。

6、计算下面各图的面积。

7、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119期

1.狼堡皮鞋店购进一批皮鞋,每双进价65.5元,售价74.5元,当卖到还剩6双师,除去所有的成本外,已获利21元,这批皮鞋共多少双?

2.慢羊羊要编织一段彩绳,原计划每天编织2.5米,为了改变大家对自己的印象,慢羊羊实际每天多编织1米,这样他可以提前2天完成任务,慢羊羊要编织的这段彩绳共有多少米?

3.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已知甲数与乙数相差10.8,求乙数是多少?

4.小明从一楼爬到三楼要5.4分钟,若用同样地速度从三楼爬到九楼要用多少时间?

5.商店购进一批护手霜,每支进价6.2元,售价8.2元。当卖到还剩

5支时,除收回了所有成本外还赚了31元,购进的这批护手霜一共有多少支?

6.从甲地去乙地,计划每小时行100千米,实际由于每小时少行20千米,结果推迟2.5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李阿姨买回8千克苹果和2千克橘子,共花去29.6元,已知每千克苹果比橘子贵0.6元,这两种水果的单价各是多少?

8.明明、亮亮的平均体重是31千克,亮亮、晶晶的平均体重是34.5千克,明明、晶晶的平均体重是36.5千克。你知道他们3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最新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1、正方形a—边长C=4a S=a2 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3、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4、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5、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6、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7、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理念】 数学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在熟悉的知识中向新的知识过度,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坡度,减轻教学的难度。本节课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中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课件观念,最后对所学知识延伸和拓展。为学生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已有知识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初步认识转化思想方法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的运用;提高观察、分析、综合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探索数学的自觉性与创新意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教学重点】将组合图形转化成若干个已学过的基本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特点灵活进行转化,找出隐含在图形中的条件。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疑导入 1.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1)出示下列图形,让学生说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学生说后,教师依次在图形的下面写上面积算公式: S=ab S=a2S=ah S=ah÷2 S=(a+b)h÷2 2.观察组合图形,激疑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组合图形:房子侧面墙、多边形花坛、中队旗、七巧板拼成的长方形。 师:这些图形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同?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说明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几个我们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组成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巩固对简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为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做好铺垫。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投影展示多种组合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揭示课题水到渠成。) 二、观察分析,探索方法 1.认识组合图形。 (1)在组合图形中找一找简单图形。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表面有许多是由我们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屏幕上的组合图形,找一找房子侧

七年级上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拓展试题含答案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1.已知线段AB=12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 2.如图,B、C两点把线段AB分成2:3:4的三部分,M点AD的中点,CD=8,求MC的长. 3.A车站到B车站之间还有3个车站,那么从A车站到B车站方向发出的车辆.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 A.8 B.9 C.10 D.11 4.如图,线段AB-4,点O是线段AB上一点,C、D分别是线段OA、OB的中点,小明据此很轻松地求得CD=2,但他在反思的过程中突发奇想:若点O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时,原有的结论“CD=2”是否仍成立?请帮小明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5.如图,A、B、C表示3个村庄,它们被三条河隔开,现在打算在每两个村庄之间都修一条笔直公路,则一共需架多少座桥?请你在图上用字母标明桥的位置. 6.如图已知∠AOB+∠AOC=180°,OP、OQ分别平分∠AOB、∠AOC且∠POQ=50°.求∠AOB、∠AOC的度数.

7.已知∠AOB=30°,又自∠AOB的顶点O引射线OC.若∠AOC:∠AOB=4:3,那么∠BOC=( ) A.10°B.40°C.45°D.70°或10° 8.小明晚上6点多外出购物.看手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10°,接近7点回到家,发现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是110°,问小明外出时用了多少时间? 9.考点办公室设在校园中心O点,带队老师休息室A位于O点的北偏东45°,某考室B 位于O点南偏东60°,请在图中画出射线OA、OB,并计算∠AOB的度数. 10.已知∠a与∠β之和的补角等于∠a与∠β之差的余角,则∠β=( ) A.60°B.45° C.75° D.无法求出 11.为了解决四个村庄用电问题,政府投资在已建电厂与这四个 村庄之间架设输电线路,现已知四个村庄及电厂之间距离如图 所示(距离单位:公里),则能把电力输送到这四个村庄的输电 线的最短总长度应该是( ) A.19.5 B.20.5 C.21.5 D.25.5 12.已知线段AB=6. (1)取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2)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第二种是AB的六等分点,这些点连同(1)中的三等分点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师版

小学数学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 、长方形: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 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体积=长×宽×高 5、 三角形:面积=底×高÷2 6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7 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 模块一、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 1】 如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为重叠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空白 部分的面积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考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华杯赛,五年级,决赛,第9题,10分 【解析】 5×5-4×4=9(平方厘米),两个正方形的空白部分的面积相差9平方厘米。 【答案】9平方厘米 【巩固】 如图12,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将边长为3cm 的正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则空白部分的面积的差等 于 2 cm 。 【考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初赛,19题 【解析】 空白部分的面积差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即?-?=44337(平方厘米)。 【答案】7平方厘米 【例 2】 在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四周,环绕着一条宽2米的路(如图),这条路的面积是120平方米,那么水池 的面积是______ 平方米。 水池 【考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初赛,19题 【解析】 四个边角的面积和为2×2×4=16,则水池的边长为:104÷2÷4=13,所以水池的面积是:13×13=169平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4-2-1.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练习一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练习题 1、如图,甲、乙两点分别为长方形宽的中点,那么图中面积相等的所有三角形是: (提示:等积变换,①②③相等) 2、如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那么△ABC的面积是多少? 11.5) 个面积单位,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提示:用毕克定理或割补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答案:14) 4、下图中有21个点,其中每相邻的三点“∴”或“∵”所形成的三角形都是面积为1的等边三 角形,试计算四边形。 (答案:12) 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cm,△BCF的面积比DEF的面积多16cm2,求DE的长度。 (提示:找到公共部分,用差不变原则,得到△ABE的面积。答案: 4) 6、的长BC=12cm,宽DC=8cm,并且BF=CG,三角形EFC的面 HG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提示:连结AH,BH,找等积变换,得到FH的长。答案:4) 7、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且AD=3DE,那么△ABC的面积是△CDE的倍? (提示:由线段比得到面积比。答案:6) 8、如图,试求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答案:15) ② 甲 ③ ④⑤ B C E A B C D F E G H ①

第8题第9题 9、如图,大正六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其中放了三个一样的小正六边形,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提示:把三个小正六边形分别切割成三个菱形。答案:18)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P是AB边上任意一点,M、N、I、H分别是BC、AD 的三等分点,E、F、G分别是边CD的四等分点,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提示:切割图形。答案:60) 11、如图,两条直线把长方形分成红、黄、绿、蓝四部分,红色部分三角形面积为4,黄色部分三角形为6。试问:绿色部分四边形的面积为多少? (提示:把绿色部分分成两块,用蝴蝶模型。答案:11) 12、如图,△ABC的面积是180cm2,D是BC的中点,AD=3AE,EF=3BF,求△AEF的面积。(提示:由线段比得到面积比。答案:22.5)

基本平面图形课件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4.1 线段、射线、直线 课时导入: 绷紧的琴弦、黑板的边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segment).线段有两个端点.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ray).手电筒、探照灯所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做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line).直线没有端点. 议一议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射线、直线? 知识点1:“三线”(即线段、射线、直线)间的关系 1.线段 (1)定义:形如拉紧的绳子(小学回顾). (2)线段的特征: ①线段是直的,它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有大小;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 ③线段由无数个点组成. (3)线段的表示方式:如图所示: 方式一: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方式二:用表示线段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例1】如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导引: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AC、线段AD、线段AB,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CD、线段CB,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DB. 解:共有6条线段. 总结: (1)顺序数,勿遗漏,勿重复,即有序数数法.根据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特征,可以先固定第一个点为一个端点,再以其余的点为另一个端点组成线段,然后固定第二个点为一个端点,再与其余的点(第一个点除外)组成线段,以此类推,直到找出最后的线段为止,按这种顺序可以避免遗漏、重复现象. (2)如果平面上有n个点,那么可作线段的总条数为 (1) . 2 n n 2.射线 (1)概念: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2)射线的特征: ①射线是直的,它的长度是不能够度量的,没法比较大小. ②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延伸. ③射线由无数个点组成.

第二讲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二)精选.

第二讲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二) 不规则图形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由圆、扇形、弓形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规则图形组合而成的,这是一类更为复杂的不规则图形,为了计算它的面积,常常要变动图形的位置或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分割、拼补、旋转等手段使之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和、差关系,同时还常要和“容斥原理”(即:集合A与集合B 之间有:S A∪B=S A+S b-S A∩B)合并使用才能解决。 例1 如右图,在一个正方形内,以正方形的三条边为直径向内作三个半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1:把上图靠下边的半圆换成(面积与它相等)右边的半圆,得到右图.这时,右图中阴影部分与不含阴影部分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所以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法2:将上半个“弧边三角形”从中间切开,分别补贴在下半圆的上侧边上,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解法3:将下面的半圆从中间切开,分别贴补在上面弧边三角形的两侧,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一半. 例2 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分别以B、D为圆心以4厘米为半径在正方形内画圆,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由容斥原理 S阴影=S扇形ACB+S扇形ACD-S正方形ABCD

例3 如右图,矩形ABCD中,AB=6厘米,BC=4厘米,扇形ABE半径AE=6厘米,扇形CBF的半CB=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S阴影=S扇形ABE+S扇形CBF-S矩形ABCD =13π-24=15(平方厘米)(取π=3)。 例4 如右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B是圆的直径,且AB=20厘米,如果阴影(Ⅰ)的面积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求BC长。 分析已知阴影(Ⅰ)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就是半圆面积比三角形ABC面积大7平方厘米;又知半圆直径AB=20厘米,可以求出圆面积.半圆面积减去7平方厘米,就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进而求出三角形的底BC的长. =(157-7)×2÷20 =15(厘米)。 例5 如右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学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综合

几何图形 一.视图和对称图形 1.如图,将图沿线折成一个立方体,它共顶点的三个面上的数字之积最大是________。(15年高新) 2.如图,一个几何体上半部分为正四棱锥,下半部分为正方体,且一个面涂有颜色,下列图形中,是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14年工大) 3. 一个正方形积木(如图),每两个相对的面数字之和是9,请在这个正方形积木的展开图上填入适当的数字。(11年高新) 4.下面( )号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16年交大) 5.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和从左面看分别是如下图形, 则要摆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 )个正方体木块。(13年交大) A.7块 B.无法确定 C.5块 D.6块 6. 在下面形状的硬纸片中,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折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16年交大) 7. 如果用口表示一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

叠加,那么右图是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上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15年工大) 8. 下列图形中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9. 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实物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视图是( ) 。(16年工大) 10.一个几何体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块摆成的,其俯视图(从上面看)与主视图(从前面看)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图形的小正方块最多有(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11.国庆期间举行“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活动,小明自己刻一枚如图所示的印章,下面四个图案中用这枚印章印制的是()。(16年交大) 12.如图,把一次性纸杯沿着它侧面的粘贴缝剪开,则它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下面的( ) 。(16年工大)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d G a b d r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表A-1 图形符号意义面积A重心位置G 正方形 d G a a a—边长 b—对角线 A=a2 a=A=0.707d d=1.414a=1.414A 在对角线交点上 长 方形 b a=短边 b=长边 d=对角线 A=ab d=2 2 a b +在对角线交点上 三角形 B c a A D b C h—高 L= 2 1周长 a,b,c—对应角 A,B,C的边长 A= 2 bh= 2 1ab sina L= 2 c b a+ + GD= 3 1 BD CD=DA 平 行四边形a,b—邻边 h—高 A=bh=ab sinα= 2 BD AC?×sinβ在对角线交点上 梯形 D H C E G F A K B CE=AB AF=CD CD=a(上底边) AB=b(下底 边) h=高=HK A= 2 b a+×h HG= 3 h× b a b 2a + + KG= 3 h× b a b 2a + + 圆形 r—半径 d—直径 L—圆周长 A=πr2= 2 1πd2 =0.785 d2 =0.07958L2 在圆心上 G h

G L=πd 图形符号意义面积A重心位置G 椭圆形a,b—主次轴 长 A= 4 π×ab在主次轴交点G 上 扇形 r—半径 s—弧长 a—弧s的对 应中心角 A= 2 1rs= 360 a×πr2 S= r 180 πa GO= 3 2 s rb 当a=90°时 GO= 3 4 π 2r=0.6r 弓形 r—半径 s—弧长 a—中心角 b—弦长 h—高 A= 2 1r2( 180 πa-sina)= 2 1 [r(s-b)+bh] S=ra 180 π=0.0175ra h=r-2 2 4 1 a r- GO= 12 1 A b2当 a=180°时 GO= π3 4r=0.4244r 圆环 R—外半径 r—内半径 D—外直径 d—内直径 t—环宽 D pj—平均直 径 A=π(R2-r2) = 4 π (D2-d2) =πD pj t 在圆心O 部分圆环R—外半径 r—内半径 R pj—圆环平 均直径 t—环宽 A= 360 πa(R2-r2) = 180 πa R pj t GO=38.2× r2 - R2 r3 - R3× 2 2 sin a a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带详解

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小学数学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 、长方形: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 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体积=长×宽×高 5、 三角形:面积=底×高÷2 6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7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模块一、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 1】 如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为重叠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空白 部分的面积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考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华杯赛,五年级,决赛,第9题,10分 【解析】 5×5-4×4=9(平方厘米),两个正方形的空白部分的面积相差9平方厘米。 【答案】9平方厘米 【巩固】 如图12,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将边长为3cm 的正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则空白部分的面积的差等 于 2 cm 。 【考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初赛,19题 【解析】 空白部分的面积差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即?-?=44337(平方厘米)。 【答案】7平方厘米 【例 2】 在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四周,环绕着一条宽2米的路(如图),这条路的面积是120平方米,那么水池 的面积是______ 平方米。 水池 【考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初赛,19题 【解析】 四个边角的面积和为2×2×4=16,则水池的边长为:104÷2÷4=13,所以水池的面积是:13×13=169平 方米。 【答案】169平方米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曲线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曲线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姓名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常用的基本方法有: 一、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 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下图中,要求整个图形的面积,只要先求出上面半圆的面积,再求出下面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它们相加就可以了。 30厘米 二、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 形的面积之差。例如下图中,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先求出正方形面积再减去里面圆的面积即可。 三、

四、 重新组合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拆开,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上的需要,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设法求出这个新图形面积即可.例如,欲求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把它拆开使阴影部分分布在正方形的4个角处,这时采用相减法就可求出其面积了。 五、 辅助线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图形中添一条或若干条辅助线,使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然后再采用相加、相减法解决即可.如下图,求两个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此题虽然可以用相减法解决,但不如添加一条辅助线后用直接法作更简便. 六、 割补法:这种方法是把原图形的一部分切割下来补在图形中的另一部分使之成为基本规则图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如下图,欲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把右边弓形切割下来补在左边,这样整个阴影部分面积恰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七、 平移法: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平行移动到一恰当位置,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形,便于求出面积。例如下图,欲求阴影部分面积,可先沿中间切开把左边正方形内的阴影部分平行移到右边长方形内,这样整个阴影部分恰是一个长方形。 旋转法: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之后,使之沿某一点或某一轴旋转一定角度贴补在另一图形的一侧,从而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的图形,便于求出面积.例如,欲求下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将左半图形绕B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 与C 重合,从而构成如下右图(2)的样子,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成半圆面积减去中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九、 对称添补法:这种方法是作出原图形的对称图形,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形.原来图形面积就是这个新图形面积的一半。例如,欲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沿AB 在原图下方作关于AB 为对称轴的对称扇形ABD.弓形CBD 的面积的一半就是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十、 重叠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图形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重叠部分,然后运用“容斥原理”(SA ∪B =SA +SB-SA ∩B )解决。例如欲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先求两个扇形面积的和,减去正方形面积,因为阴影部 分的面积恰好是两个扇形重叠的部分。 10厘米 6厘米 4厘米 20厘米 8厘米 10厘米 20厘米 30厘米 10厘米

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 复习课

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 复习课 一、基础知识回顾: 1、在墙上钉一根水平方向的木条,至少需要 个钉子,用数学知识解释为 2、如图,图中线段和射线的条数分别为 。 3、已知线段AB ,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组图: (1)延长AB 到C ,使BC=AB ;(2)延长BA 到D ,使AD=AC 。若AB=2cm ,那么AC= cm ,BD cm ,CD cm 。 4、如图,C 、D 是数轴上两点,它们分别表示有理数-2.4,1.6,O 为原点,则线段CD 的中点A 表示的有理数是 。 5、在∠AOB 的的内部,从顶点O 引出三条射线OC 、OD 、OE ,图中共有 个角,若引5条射线呢?若引n 条射线呢? 6、1.45o= '= '',1800''= '= o。 7、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DOB = 13 ∠COD , ∠DOB=15o,那么∠COD = ,∠BOC = ,∠AOB = 8、若扇形甲的面积占圆的面积的15%,则此扇形的圆心角 为 ,十边形从一个顶点可引出 条对角线,可分成 三角形,一共可画出 条对角线。 二、知识网络构建 三、变式深化 1、如果点C 在AB 上,下列表达式①AC=12 AB;②AB=2BC;③AC=BC;④AC+BC=AB 中, 能表示C 是AB 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从A 地到达B 地,最短的路线是( ). A .A →C →E → B B .A →F →E →B C .A → D → E →B D .A →C →G →E →B 3、如下图,∠AOC=∠BOD=90°。(1)若 ∠BOC=38° ,求∠AOD 的度数. (2)图中相等的角有哪些?(3)若∠BOC 变小,∠AOD 如何变化?(4)利用三角板在图中画一个与∠AOB 相等的角。 4、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 条对角线,n 边形总共有 条对角线。 5、将一个半径为10cm 的圆分成3个扇形,其圆心角的比1:2:3,求: ①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②其中最小一个扇形的面积。 6、如图所示,OE 平分∠BOC,OD 平分∠AOC,∠COE=20.6°, ∠COD=40°40′,?求∠AOB 的度数. 四、经典探究 O C A D B E C B A D O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第106例10和响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九的第6~9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计算环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和计算其他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进一步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0。 1、出示圆环图形,这是什么图形?你知道吗? 2、出示例10题目,读题。 师:这是由两个同心圆组合成的圆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确立解题思路。 交流:(1)求出外圆的面积(2)求出内圆的面积(3)计算圆环的面积 3、学生独立操作计算。 4、组织交流解题方法,提问: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把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二、“试一试” 1、出示题目和图形,学生读题。 师:(1)这个组合图形是有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2)半圆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关联的地方? 明确: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半圆的直径。 (3)思考一下,半圆的面积该怎样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交流解题方法,注意提醒学生半圆的面积必须把整圆的面积除以2。 小结:圆、半圆和其他基本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组合图形。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大家要看清,整个图形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思考:(1)求涂色部分的面积,需要计算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2)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3)第一个图形,两个基本图形有什么联系?第二个图形呢? 明确:左图中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相等,右图中半圆的直径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独立完成,并全班反馈交流。 2、练习十九第6~9题。 (1)第6题。先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92和93页例4、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学会用割(加)、补(减)等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动脑、剪剪、拼拼和想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口答, 教师在长方形图的下面板书:S=ab “第二个图形呢?” 学生分别口答后,教师在每个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计算面积的公式.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认识组合图形 1、让学生指出有哪些图形? 师: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92页的四幅图),认一认,它们是什么? 这些图片分别是由哪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 这几张图片显示的都是组合图形,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问: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可以看到组合图形? 同学们现在已知认识了组合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也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出示例1题目及图)。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不分割能直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引讨横虚线的作用)怎样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先在小组内讨论方法,再后打开书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5×5+5×2÷2 [5+(2+5)]×(5÷2)÷2×2 集体订正时问:你将组合图形分成了哪几个基本图形?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师:我们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分解图形要尽量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特别要有计算面积所必需的数据。 小结: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多种方法划分成几个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再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初步 1.P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2.练习十八/第2题 (1)由中队旗引入,请同学们选择有用的数据算出它的面积。 (2)指名板演,展示不同的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师生共同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S总=S梯×2(80—20+80)×30÷2×2 S总=S长—S三80×60—(30+30)×20÷2 S总=S长+S三×2(80—20)×(30+30)+(30×20÷2)×2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学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

小学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平面图形面积 练习1: 例二: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ED=8cm,△EF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梯形BCDF的面积。 练习2: 例三: 练习3: 例四: 长方形ABCD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设其对角线BD对折后得到的图形如下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练习4: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且点F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例五: 图中,E、F分别为AD、BC边上一点,连接AF和BE,相交于P;连接CE 和DF,相交于Q。已知三角形ABP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三角形CDQ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EPFQ的面积。

练习5: 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EBC是直角三角形,EC长8厘米,BC长1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六: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空白部分的面积 练习6: 如图,ABCD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DCE的面积是97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当堂检测 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FG为正方形,ADEB为梯形,DE=30厘米,DG=24厘米,AB=39厘米,求梯形ABED的面积 二.在四边形ABCD中,AB=BC=10厘米,BE=8厘米,AD的长是______厘米。 三.一个长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个的面积分别是20亩,25亩,30亩,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亩。 四.如图所示,梯形中的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3、9平方厘米,梯形ABCD 的面积是___.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教案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主备人:王竞红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有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3.线段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点。 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即确定一条直线。 二、教材精读 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3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A、B、C是直线m上的三点,请回答 (1)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 (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解: 三、教材拓展 7.已知平面内有A,B,C,D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 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A,B,C,D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简单组合图形和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一系列的问题探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组合图形面积的探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及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学们还记的我们所学过的一些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吗? 师:投影出示:正长平三梯圆半圆让学生用字母写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在导学单上填出来。 生:回答自己所完成的问题。 师:在生活中有些问题并不是直接求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它有可能是由两个基本的平面图形所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称这些新的图形为组合图形,那么他们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研究的。 2.师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师投影出示,一个窗户。师读题,并提出问题。 a这个窗户是由哪些组合图形组成的。 b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c 如何计算这个窗户的面积呢? 请同学们分小组展开讨论…… 2.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半圆组成。 正方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窗户的面积(解题思路)并板书 3.请同学们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4.师投影出两个组合图形。并把这两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解题思路说出来。 生分小组讨论并说出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导学单上第二题。 要求:1.写出解题思路。2.并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3.让学生起来分享自己的成果。 四.谈谈你的收获: 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总结。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分割在相加减(板书)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本25页2.3.4题。 六:板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窗户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先分割再加减

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三篇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平面图形知识在小学阶段的综合应用。计算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有时可以有多种方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对组合图形的分析方法与计算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割补法 这类方法一般是从组合图形中分割成几种不同的基本图形,这类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面积之和(或者差)。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二、等积变形法。 这类方法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替换成面积相等的另外的条件或问题,使原来复杂的图形变为简单明了的图形。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三、旋转法。 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平行移动到一恰当位置,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四、小结方法 求组合图形面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弄清组合图形所求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积。 2、根据图中条件联想各种简单图形的特征,看组合图形可以分成几块什么样的图形,能否通过割补、等积变形、旋转等方法使图形化繁为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 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 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指名回答) 生1: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2: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1 线段、射线、直线 拓展知识:几何学发展概况素材 (新版)北

几何学发展简况 “几何”这个词在汉语里是“多少?”的意思,但在数学里“几何”的涵义就完全不同了。“几何”这个词的词义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或叫测地术。 几何学和算术一样产生于实践,也可以说几何产生的历史和算术是相似的。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各种平面、直线、方、圆、长、短、款、窄、厚、薄等概念,并且逐步认识了这些概念之间、它们以及它们之间位置关系跟数量关系之间的关系,这些后来就成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正是生产实践的需要,原始的几何概念便逐步形成了比较粗浅的几何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零散的,而且大多数是经验性的,但是几何学就是建立在这些零散、经验性的、粗浅的几何知识之上的。 几何学是数学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也是在数学这个领域里最基础的分支之一。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都是几何学的重要发源地。 大量出土文物证明,在我国的史前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许多几何的基本知识,看一看远古时期人们使用过的物品中那许许多多精巧的、对称的图案的绘制,一些简单设计但是讲究体积和容积比例的器皿,都足以说明当时人们掌握的几何知识是多么丰富了。 几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希腊学者的工作曾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商业繁荣,生产比较发达,一批学者热心追求科学知识,研究几何就是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这里应当提及的是哲学家、几何学家柏拉图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发展几何学的贡献。 柏拉图把逻辑学的思想方法引入了几何,使原始的几何知识受逻辑学的指导逐步趋向于系统和严密的方向发展。柏拉图在雅典给他的学生讲授几何学,已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几何中的一些命题作了论证。亚里士多德被公认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三段论”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于几何学的发展,影响更是巨大的。到今天,在初等几何学中,仍是运用三段论的形式来进行推理。 但是,尽管那时候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几何知识,这些知识仍然是零散的、孤立的、不系统的。真正把几何总结成一门具有比较严密理论的学科的,是希腊杰出的数学家欧几里 得。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技巧十法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技巧“十法" 一、相加相减法 【点拨】: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或者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 【例题1】: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与解答】:上图中,要求整个图形的面积,只要先求出上面半圆的面积,再求出下面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它们相加就可以了. 4÷2=2(米) 4×4+2×2×÷2=(平方厘米) 【例题2】: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上图中,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先求出正方形面积再减去里面圆的面积即可. 4÷2=2(米) 6×4-2×2×÷(平方厘米) 二、用比例知识求面积 【点拨】:利用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解题。 【例题3】一块长方形耕地,它由四个小长方形拼合而成,其中三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5、18、30公顷,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因为阴影部分也是一长方形,所以只要求出它的长、宽是多少就行,为此设它的长、宽分别为a、b,面积为18公顷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c、d.

直接按比例关系来理解。 因为(a×c):(d×c)=(a×b):(d×b),a:d=15:18=阴影面积:30, 阴影面积为15×30÷18=25(公顷)。 三、等分法 【点拨】:根据所求图形的对称性,将所求图形面积平均分成若干份,先求出其中的一份面积,然后求总面积。 【例题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与解答】:把原图平均分成八分,就得到下图, 先求出每个小扇形面积中的阴影部分: ×22÷4-2×2÷2=(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总面积为: ×8=(平方厘米) 四、等积变形 【点拨】: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替换成面积相等的另外的条件或问题,使原来复杂的图形变为简单明了的图形。 【例题5】: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