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526.48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3

目前,我国有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外延界定[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量[2]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路径。有关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量和分析,李晓嘉和刘鹏

[3]

通过运用绝对指标、基

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法对我国1997-2007年的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结论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罗伟卿[4]通过构建1985-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基础教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均GDP 水平与基础教育质量并无显著关系,

人均财政支出显著地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财政分权显著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

一、我国基础教育均等化评价体系的设计

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实践中主要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我国是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转型期的特点

决定了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对象、政策工具和政策目的都存在着失效的高风险。[5]基于此本文在对基础教育进行分析时,选用第三种模式。

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的是人的最基本权利。人的最基本权利,根据布坎南的解释,应包括生命权利、基本自由权利和财产权利。[6]而在阿马蒂亚·森看来,人真正为人的根本在于自由,这些自由包括:政治自由、

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和防护性保障。[7]根据资料的可得性和权威性,本文从人均硬件(包括人均学校占地面积、

人均安全校舍面积、人均教室面积、人均实验室面积、人均图书馆面积、人均微机室面积、人均语音室面积、人均体育运动场面积、人均计算机台数、

人均图书藏量、人均电子图书藏量、人均专业实验设备和人均专业实习设备等十三项)和人均软件(包括人均专业教师数、人均大学以上专业教师数和

我国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生旺

本文考察2005-2009年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分析表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在地区间有了改善,但差距依然很大。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政策决定力对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影响。为了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政策应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 (2012)04-0243-04

刘生旺(1976—),

男,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陈

鑫(1978—),女,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

(云南昆明

650221

244

江西社会科学2012.4

人均一级以上专业教师数等三项)两个方面来分析。本文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如下:

第一,将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具体分析对象在每项指标的得分,等于该分析对象该项指标的生均值/全国该指标的生均值。

第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本文在对16项指标赋予权重时,假设硬件与软件在学生培养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于是,13项硬件指标共同占有50%的权重,3项软件指标共同占有50%的权重。再假设13项硬件指标和3项软件指标分别在硬件和软件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样每一项硬件指标的权重为1/26,每一项软件指标的权重为1/6。

第三,得出基础教育水平的最终结果。将具体分析对象在每项指标上的得分按照相应的权重相加,即得出具体分析对象的基础教育水平值。

二、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地区差异(一)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总体水平

2005-2009年,

我国基础教育生均硬件和软件公共服务水平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生均基础教育水平的绝对值显示,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依然较低。硬件方面,以计算机为例,平均每25名小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软件方面,以大学以上学历教师为例,平均每100名小学生拥有1位大学以上学历教师。生均基础教育水平的变化趋势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生均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在逐步提高,尤其表现在软件方面,3项指标值都在稳步提高,其中生均拥有大学以上学历教师的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8.69%。13项硬件指标中的8项有进步,但进步缓慢;5项退步的指标显示,我国小学生生均活动空间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都在进一步地缩小。

(二)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距

1.地区差距。

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距见图1。图中包括2005-2009年生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距,也包括最高三地区与最低三地区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09年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得出。数据表明,北京的生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除2007年之外其余4年均居于全国最高水平,

贵州生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2005-2009年连续5年居于全国最低水平。前三位中北京、上海始终榜上有名,2008年天津取代吉林后连续两年成为第三名。生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后三位地区中,云南和贵州连续五年各占一席,其他地区如西藏、广西和四川都曾位列其中。虽然地区差距水平呈现缩小态势,但差距依然很大,最高与最低水平的差距从2005年的6.52倍下降到2009年的3.61倍;前三位与后三位的差距从2005年的4.06倍下降到2009年的2.89倍。

2.地区间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聚类分析。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地区间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很大差异,但差异中又有哪些相似性呢?本文使用SPSS16.0软件,对2005-2009年不同地区的生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由聚类图得出的五类聚类结果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