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包玥

  • 格式:pdf
  • 大小:354.15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包玥

发表时间:2018-12-05T11:14:26.7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作者:包玥

[导读]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北京奥科兴源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现阶段传统理念与超前意识的矛盾,生态平衡破坏现象严重,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千城一面,区域化规划或协调机制不健全,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仍占上风等城市规划现状,针对于不同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希望能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状;发展趋势

1城市规划相关概述

城市规划属于一种社会性规划,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内容可包括人口规模的调整、公共设施、住房、广场、交通运输、园林绿化、消防安全、医疗及教育等多方面。城市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及科学依据,可使城市内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实现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化、低碳化、个性化、系统化地进行城市规划有助于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2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

2.1传统理念与超前意识的矛盾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安排意图,其意在长远。如城市总体规划是考虑城市20 年左右的城市土地及空间利用的宏观安排,需要具有超前的规划意识,而在许多城市规划方案及对规划的管理控制过程中,不仅缺乏长远的规划意识,反而受到传统思想左右,造成城市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1]。如河南夏邑县曹集乡政府办公楼、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广场等,都存在因受讲排场、求大气等传统思想左右,出现建成后受人诟病的情形。

2.2生态平衡破坏现象严重

城市规划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形式,以全面塑造公共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然而纵观当前城市规划现状,其性质已慢慢发生了转变,城市规划已逐渐衍生成了促进城市发展、获取高效利益的一项工具。相关部门由于缺乏生态经济观念,不计后果,盲目追求短期发展目标,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过份的追求发展速度及局部利益,居住环境混乱、活动空间小、人口密集等现象严重,使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例如一部分城市规划部门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对传统的城市建筑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最终严重影响城市的长远发展能力。

2.3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千城一面

盲目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标志性”建筑,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豪华办公楼、景观房产、欧化建筑席卷全国。“千城一面”是中国城市无可回避的尴尬,很多地方在规划过程中只重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等硬规划,对产业规划、特色规划等软规划缺少关注,缺乏对城镇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交通状况的具体化分析。而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打造自身专属的“城市名片”则令人看到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希冀。因此,例如大都市的CBD,在区域模式和建筑设计的方面,势必会走向一定的相似性,即便视觉上努力地进行区别,除非是名载史册的摩天大楼,人们还是很难分辨两个城市核心区。

2.4区域化规划或协调机制不健全,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仍占上风

一些规划部门仍拘泥于“城市规划”的旧框框,忽视了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这种“只见单个城市,不见区域城市群”的传统思维,使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

2.5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城市规划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变动,不定期对城市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然而这一特点却给部分工作人员留下了缺口。有些工作人员利用职位之便谋求私利,随意变动规划方案,使得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高。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规划管理部门未严格执行其职责,管理力度不够,使得相关人员有机可乘。此外,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管理层人员常有身兼数职的现象,难以将其监督职责落到实处。

3针对城市规划现状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3.1规划思想转变

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发展应与时俱进,同时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多种变化与可能性,在进行城市用地及空间布局时,必须考虑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以达到更好地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将生态优先、尊重历史与文化、多元化决策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此外,城市规划应由单一的技术手段向综合多样的决策和博弈过程转变,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律效力,有效进行城乡空间开发利用管制,明确区分城乡规划中严禁建设开发的地段及限制、适宜开发建设的地段。政府从上级至下级应对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给予充足保障,在经费充足的基础上,力邀高水平的正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坚决避免蓝图式规划,有效做到规划刚性与弹性的有机统一;在保证规划成果水平的基础上,还能维护当地规划设计市场的良好运转秩序[3]。

3.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做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处理。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角度考虑,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向吸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持,为此政府要加大对一些无偿公共生态事业的投入,使城市的生态发展能够与经济发展保持平衡。(2)科学调节局部资源与整体资源管理。在对城市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要做到有计划、有步

骤、有戒指的开发经营,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角度对资源作用予以分析,确保城市可持续目标能够得以尽快实现。

3.3塑造历史城市景观特色,构筑鲜明的城市特色

每个城市的空间都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如温州的“斗城”、绍兴的“水城”、重庆的“山城”等等。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同样表现在城市的空间营造上,对新城规划而言,就是指城市格局、建筑风格、空间景观是否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维、是否体现了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是否顾及了人性化的目标、是否演绎了城市性格、是否承载了城市的文化理念。通过新城规划,可以重塑城市形象,有利于塑造历史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并创造全新的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形象,进而使城市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力。

3.4注重规划的区域协调性

没有科学的区域协调发展意识,缺乏区域整体规划观念,就不可能建立起合理的城镇体系,也就不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一方面要统筹城市和区域发展,把城市发展规划置于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思考,站在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去规划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网络联系,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模糊城乡地理和经济界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要优化城市组合,整合城市资源,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城市群和都市连绵区,强化城市功能,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强产业竞争力。

3.5应注重构建规范化的管理长效机制体系

对于城市的发展应以“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来开展相应工作。城市越是在发展当中,那么就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水平。而现今有些城市的管理工作正在刚刚起步,也需要做一些的工作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完善性。①应对新城市管理体制信息创新,更好的提升大城市的管理综合性的执法力度,并且要更好的促进城市管理从多口管理形式向归口管理形式而转变。②应积极有效的研究和制订出能够增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策略,进而为构建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提供有利保障。③应有效的推进数字化城管以及智能交通体系的建立,要合理的制定高效管理策略,真正提升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4]。④应建立以“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区”以及“卫生城区”等为核心的城市体系,并注重环境卫生、交通以及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而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也为我国城市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有利的基础。

4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当代建设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基本指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做出改革与创新。

4.1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各级政府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以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通过数据集中和共享,推动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实施协同管理和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其不同于智慧城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及问题导向。在新型智慧城市规划背景下,重点在于提升城市规划的智慧化水平,着力解决城乡规划问题,比如城市资源管理和利用等。 “智慧常熟”是常熟市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2012年5月全面启动,涉及到社会生产多个方面,如建设和完善市民卡、社区、、卫生、社保、公安、教育、人口计生等民生工程;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信息化、物联网、电子商务等社会工程;提升城市建设管理能力,强化城市公交、政务、环保、安防等社会工程。该项目是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典型性项目。中国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政府非常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改善并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因此往往会综合各种产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在物联网终端方面,考虑到使用者信息化知识水平的参差,采用传感器设备和传统市民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市民卡作为采集市民数据的一个主要数据来源,打通医疗、交通、教育、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结合传感器的应用,共同构建城市中全面地人、车、物数据来源网。在数据传输网络建设方面,则是结合电信网络、无线网络共同建设综合网络平台,保证智慧业务能够通过电脑、移动智能终端甚至电视电话等方式展开。不仅保证城市高学历人群,同时保证大量的城乡农村人口能够享受到信息化服务。

4.2宜居城市

开展城市宜居生活圈规划、活力空间规划、慢跑道规划、自行车道规划、老龄化设施布局规划,探索银发社区、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微改造、智慧社区等的新类型规划编制,引导存量空间生活化营造。

要努力实现城市建设有序进行、城市开发可以适度、城市发展可以快速、人民群众生活得以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性和科学性的系统工作,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要多方通力协调与配合,要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目标,需要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土地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形成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关福成.谈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3)

[2]张蕾.浅析我国城市规划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张励.关于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及其相关策略研究[J].门窗,2017(08):167.

[4]魏华安.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7(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