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4.27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对事故进行科学、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供应科学依据,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岗位人员。
三、定义和术语1.安全生产事故:指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人为原因或不行预见的自然祸害、事故等异常情况导致人、资产或环境受到损害的事件。
2.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指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事故的原因、性质、后果等,发现事故规律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管理标准1.统计责任–各部门、班组设立统计责任人,负责每月的统计工作。
统计责任人应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工作经验。
–统计责任人应及时收集企业内部全部的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并按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
2.统计内容与周期–统计内容包含事故的类别、性质、责任人、原因等相关信息。
–统计周期为每月,统计责任人应在每月末前完成统计工作,并提交给法务部门。
3.数据可靠性与机密性–统计数据应真实可靠,禁止虚报、瞒报、漏报等行为,严禁窜改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应保管机密,仅限内部使用,未经许可不得泄露给外部单位或个人。
4.统计分析与报告–法务部门对每月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包含事故的发生原因、危害程度、责任区域等,同时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看法。
–报告应在每月统计工作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给企业领导。
5.事故隐患及问题的处理–统计分析报告中,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责任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看法和措施。
–各部门应依据报告提出的改进看法和措施,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法务部门会定期跟踪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并对整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考核标准1.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计责任人要定时、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应准确无误。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导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的设立与执行、统计分析流程、数据采集与收集、及报告与分析等方面内容。
【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有效的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全员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应当是全体员工的责任,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2. 严谨专业:事故统计分析需要依据标准化的方法和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分析。
3. 持续改进:事故统计分析应当与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修正和完善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制度的设立与执行】1. 设立:公司安全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并确保其与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相衔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
2. 培训与宣贯:公司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度进行培训,确保其正确理解与执行,并通过内部宣贯、会议等方式,向全员传递相关内容,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思想。
3. 落实责任: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落实责任到位。
各部门、班组应按照制度规定,定期开展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及时上报问题与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整改与预防措施。
4. 监督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督导,监督各部门、班组执行情况,并对重点隐患、问题进行排查,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效果。
【三、统计分析流程】事故统计分析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事故采集:发生事故后,及时组织调查采集涉及的基本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直接原因等。
2. 数据归档:将采集到的事故数据进行归档,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确保信息的保存和可查性。
3. 分类统计:按照制度规定的统计标准和分类方法,对事故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包括事故类型、事故程度、事故原因等。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分析工作。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工作应公开、透明、及时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全面。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生产安全信息系统,进行各类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分析。
第五条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工作。
第六条本制度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评估和审查,并及时向全体员工公布。
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和统计第七条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应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员事故:包括人员伤亡、职业病、中毒和失踪等。
(二)设备事故:包括设备故障、设备损坏、设备爆炸和设备失灵等。
(三)环境事故: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四)火灾事故:包括火灾扑灭、火灾蔓延、火灾爆炸和火灾燃烧等。
(五)交通事故:包括交通事故、道路事故和铁路事故等。
(六)其他事故:包括其他类型的事故,如恶性竞争、恶意投毒和恶意破坏等。
第八条各个分类的事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统计标准和报告要求,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第九条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工作应及时进行,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汇总,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总结。
第十条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应及时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在企业内部公布,方便全体员工了解和参考。
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记录第十一条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区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般事故:对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经营活动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对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重大事故: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故。
第十二条一般事故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原因。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前言】本文旨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频率,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岗位,所有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并执行。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事故预防为主线,追求事故发生的最低程度和最小损失。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岗位,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等。
所有员工都应遵守并执行本制度。
【二、定义】1. 安全生产事故: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2. 事故报告:指工作人员在发现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及时向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部门汇报事故情况的行为。
3. 事故调查:指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行为,以确定事故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处理措施:指针对报告和调查的安全生产事故采取的相应措施,包括对责任人追究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改善工作环境等。
【三、报告流程】1. 发现事故:所有员工在发现安全生产事故后,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2. 报告上级主管:员工应迅速向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并详细提供时间、地点、人员、物资等相关信息。
3. 主管审核并报告:上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现场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上报给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4. 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和调查结果后,应进行审核,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5. 处理措施落实:安全管理部门按照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下达并落实。
【四、调查程序】1. 召开调查组会议: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成立相应的调查组,并召开调查组会议。
会议应明确调查目标、范围、时限,并制定调查计划。
2. 现场勘察:调查组成员应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将事故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和拍照。
3. 盘问相关人员:调查组应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盘问,要求相关人员提供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和所知道的事实。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矿的安全生产,杜绝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
1.每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原则和有关规定要求逐条进行整改、验收、销号做到闭合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价。
按效果评价情况分为a、b、c三级。
a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到位。
b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基本整改到位。
c级:隐患及问题未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
2.安全科对当月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对隐患建立台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情况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3.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根据安全科提供的月度统计分析情况,对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4.每月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向全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5.及时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
第二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月份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批准:校核:编制:单位:年月日(公章)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为了保障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稳步发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项目部具体情况,于本月____日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下旬检查,在检查中查出如下各项隐患,但是都及时对隐患进行了排查治理。
1,雨天施工现场容易产生积水。
进入八月份以来,我项目施工进入了防汛度汛的关键时期,由于项目施工大部分属于土方开挖工程,在下雨天气容易形成多处积水深坑,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度,针对此情况,对雨天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以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制度范文1、生产安全事故包括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等。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分包单位。
3、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项目部领导和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2)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伤亡人员情况等。
4、事故调查处理(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现场。
因抢救伤员和排险,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记,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掩盖真相。
(2)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死亡及以上事故按上级部门事故调查组要求参与调查。
(4)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事故调查组必须到现场进行勘察,对事故现场勘察要及时、全面、客观。
调查组通过充分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处理。
(7)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漏报、迟报等情况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事故统计(1)事故统计上报按上级部门有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的要求进行统计上报。
(2)事故档案主要内容: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事故调查报告书、现场勘察资料、物证人证材料、医疗部门的诊断结论、结案申请报告、受处理人员的材料、有关部门的结案批复等。
(3)加强事故档案的管理,事故档案由安全部门保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处理统计工作,确保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背景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找失事故的原因和规律,订立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的部门和员工,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
三、管理标准1.事故统计与登记•公司内部全部部门应建立完满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与登记制度,将事故发生情况准确记录,并及时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事故统计与登记的内容应包含事故的时间、地方、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原因等紧要信息。
•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与登记应保密,并妥当保管相关资料。
2.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有责任的员工将被严厉追究责任,并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追究责任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责任追究程序进行,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对于具有严重后果的安全生产事故,需进行事故调查,确定责任人,并依法依规进行追究。
3.事故原因分析•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并订立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应全面、深入,针对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包含人、机、料、法、环等方面。
•分析结果应定期进行总结和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4.事故风险评估•企业应建立事故风险评估制度,对企业内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评估和预警。
•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包含对各个环节的事故风险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风险掌控措施。
四、考核标准1.事故统计与登记•各部门应准确及时地进行事故统计与登记,做到记录完整、信息准确。
•事故统计与登记资料应按规定妥当保管,不得泄露。
2.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追究责任的结果应及时通报,并执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及相关单位。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1.及时发现和上报事故,以便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化;2.分析事故的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共性,为事故的预防提供参考;3.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五、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内容1.事故报告:当发生事故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管理层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人员伤亡状况、设备损坏情况等。
2.事故调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包括现场勘察、采访目击者、收集证据等,以确保事故原因的准确分析。
3.事故分类统计:对公司内的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包括人员伤亡事故、设备损坏事故、火灾事故等,以便分析事故的类型和发生频率。
4.事故原因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包括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等,以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5.事故责任追究:对发生的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包括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对故意造成事故的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事故预防措施:根据事故统计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六、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流程1.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要立即上报事故,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管理层报告调查结果;3.统计部门负责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将统计结果报送给公司管理层;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5.事故责任追究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完成;6.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事故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
七、监督与奖惩1.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公司规定进行纪律处分;2.对在事故预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事故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公司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一、事故报告1、报告内容。
事故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2、报告时间。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当事人应在二小时内向公司领导、安全科报告。
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____小时内传真或电话报至运管处。
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运管处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进行调查。
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三、事故分析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根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1、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指派安全科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2、死亡事故,由公司领导带队,由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会同所在地政府劳动、公安、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3、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公司经理带队,组织公司有关业务处(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五、事故调查程序:1、现场处理。
事故发生后,领导要组织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
2、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四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统计分析管理责任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责任人应当对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负总责,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岗位,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部门应当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岗位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与共享,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的及时准确收集。
第三章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第八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是指对事故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汇总、统计和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为事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第九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数量、类型和等级的统计分析;(二)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三)事故损失的统计分析;(四)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统计分析;(五)事故预警的统计分析。
第十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应当依据真实、准确、全面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统计分析报告第十一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结果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分析结果应当由专业人员编写,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后上报,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事故数量变化趋势;(二)事故类型和等级的分布情况;(三)事故原因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四)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五)事故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生产安全,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和调查事故,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
三、报告内容和程序:1.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具体发生时间、地点、人数伤亡情况、原因分析等。
2. 接到报告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完成应急处置工作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对事故进行全面记录,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层汇报事故情况。
4. 公司领导层根据事故情况,决策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四、统计要求:1. 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包括事故发生数量、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等。
2. 统计数据应定期向公司领导层报告,以供安全管理决策参考。
五、调查处理程序:1. 安全管理部门应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2. 调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
3. 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展开工作,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4. 调查组应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并向公司领导层提交调查报告。
5. 公司领导层根据调查报告,决策并组织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责任追究: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和处理,包括行政处罚、纪律处分等。
七、文件保存:所有相关的报告、记录和调查报告等文件,应保存并备案,以备查阅和复查。
八、监督检查:公司应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九、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所有,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危害,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被制定并执行。
其中,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原因,制定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具体内容如下:1.事故统计事故统计是将企业中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分类、登记和记录,以获得有关数据的过程。
企业应对事故进行详细的分类统计,包括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故原因、受伤情况、财产损失、所需维修工作等。
这些数据对于识别事故和分析事故原因非常重要。
2.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是对事故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的过程。
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问题源头,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可根据记录的事故数据,采用专业的事故分析方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识别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3.措施制定措施制定是指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该从政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作用1.增强企业对事故的预防能力事故统计分析是企业对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第一步。
通过对各类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事故发展趋势和规律。
这些数据可以为企业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为规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2.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能够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这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3.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事故统计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成本,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分类本制度中的安全事故是指公司内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安全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的统计、报告(一)凡发生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向交警、保险公司、120报告,同时立即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不报,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负有安全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____小时内向运管所、交警、安监、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大小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对未及时报告企业或隐瞒事故的,对责任人停班学习,直至解聘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事故发生后,企业根据事故大小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并由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出事故原因后安全技术科写出事故报告,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范文安全生产是国家和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于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统计和分析程序1. 发生事故后,责任人员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启动安全现场处理程序。
2. 安全管理部门应派出专人进行调查,并组织成立事故分析小组。
3. 事故分析小组应在事故发生后3天内召开会议,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
会议应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包括现场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设备维护人员等。
4. 事故分析小组应收集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5. 事故分析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应结合现场勘查和相关资料,进行逐步深入的剖析。
6. 事故分析小组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改进措施应具体、可行,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7. 事故分析小组应将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报告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三、统计和分析要点1. 事故统计要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2. 事故分析要点包括: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关人员的责任、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等。
3. 统计和分析要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故情况和分析结果。
四、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执行1. 改进和预防措施应根据事故情况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来确定执行的优先级。
2. 负责执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制定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 负责执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定期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第一条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____《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____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统计和分析范围:本公司所属办公区、生活区、车间、库房及危险品装卸、搬运、操作等环节发生伤亡事故,凡由于管理不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而造成的职工伤亡事故,都作为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
公司按规定配备专职装备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公司车辆、救援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熟练掌握相关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统计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起数、____人数、重伤人数、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单位经济类型、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等特种设备技术专管员应定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参加相关部门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四条凡公司的救援车辆和司机,在执行公司的任务时发生伤亡事故,都按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
建立车辆设备技术台帐,按时对车辆装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组织检查,对失效,过期的装备技术及时更新。
第五条职工乘坐公司交通工具在外执行任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不论交通部门是否报告统计,都作为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
第六条公司职工因违反劳动纪律而发生伤亡事故,凡在劳动过程中,或虽不在劳动过程中,但与企业设备有关的,都应报告统计和分析。
第七条职工负伤后,在____天以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死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超过____天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和统计。
第八条公司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受伤、死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的调查,确认系本人疾病造成的,则不按因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
第九条凡涉及两个以上主体时发生的伤亡事故,由事故主要责任方负责报告和统计。
若主要责任分不清的,暂由公司统计伤亡人数,但要注明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说明事故概况。
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办负责解释并监督实施。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分析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2.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a. 统计事故数据:要求各部门和岗位每月上报所有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等信息。
b. 分析事故原因:对上报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c. 制定防范措施: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计划,分配责任人并限期完成。
d. 监督和评估:对已经采取的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e. 学习和交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议,分享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3. 管理制度的要求:a. 制度应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的责任,确保对事故数据的及时上报和分析。
b. 制度应规定对上报的事故数据进行保密处理,保护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
c. 制度应明确对不按规定上报事故数据和不执行改进措施的责任和处罚措施。
d. 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管理制度的效益:a. 可及时了解和分析事故状况,快速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重复发生。
b. 可发现和解决事故的常见问题和隐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c. 可促进事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d. 可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二)是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统计、分析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统计范围和时间:明确统计的范围和时间,通常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统计,并定期更新统计数据。
2. 统计指标和方法:明确统计的指标和方法,如统计事故数量、事故死亡人数、事故伤亡等指标,统计方法可以是手工统计或使用电子统计系统。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一、概述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为了及时了解、统计和分析事故情况,并有效推动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企业应制定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报告统计1. 事故报告的对象范围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以及外来承包商,都需要遵守事故报告制度。
2. 事故报告的内容要求(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2)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3)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后果及影响;(5)已采取的应急措施;(6)事故的救援和处置措施;(7)事故善后工作的展开情况。
3. 报告统计方式(1)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进行事故报告,并在24小时内报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内容进行初步核实和录入,形成记录和统计。
三、调查处理1. 调查组成和功能(1)调查组应由各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确保调查全面、客观和准确。
(2)调查组负责调查事件的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2. 调查的程序和方法(1)调查应按照科学、全面、客观、准确的原则进行,把握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采用与事故性质相适应的调查方法。
(2)调查过程中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排除人为偏差和个人口舌之争。
3. 调查结果的处理(1)调查结果应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供其进行分析和决策。
(2)对事故责任人员应依法依规进行惩处,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调查报告应在企业内进行宣传,宣传事故原因和调查结果,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优化和完善1. 定期检查和评估企业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对制度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2. 培训和宣传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使他们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报告和处置。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和员工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为了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重点包括制度的目的、内容、实施方法和管理要点等。
希望能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制度目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状况,发现事故的成因和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了解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 发现和分析事故的成因和规律,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3. 对事故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数据,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4.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员工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二、制度内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计指标和分类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指标,并进行分类。
统计指标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等。
分类可以按照事故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程度等进行。
2. 信息采集和汇总建立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采集和汇总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采集信息可以通过事故报告、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汇总可以通过电子数据处理和人工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3. 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建立统计分析模型。
可以采用图表分析、比例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以及统计软件和工具辅助分析。
4. 安全预警和预防通过对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事故的风险和隐患,提前进行安全预警和预防。
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预警指标和预防措施,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5. 报告和通报机制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通报机制,确保事故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达给相关人员和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统计报告(一)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
(二)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____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园区安监部门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
(三)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
(四)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
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
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
二、事故调查:(一)____至____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安监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园区安监部门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组织调查,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
(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以回避。
(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
(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2、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3、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4、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5、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6、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____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____天。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1、公司应设立各类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组织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环部;
2、组织机构成员由公司各部室、各专业技术主要人员组成,各成员须具备国家行业资格证且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等条件;
3、事故、事件统计分析要完成和满足指标要求、内容要求、时间要求等;
4、统计、计算的指标及计算方法为工伤事故频率、百万工时死亡率、未遂率;
5、公司为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提供人员、资金、设备、运输等足够资源;
6、事故、事件的统计整理以本月及过去月的死亡、受伤(重、轻伤)、职业病、疾病、未遂事故的统计资料为准;
7、所有事故、事件以事故性质、类别等数据通过条型统计表、折型统计表等图形形式显示,并通过图形反映、寻找事故规律及特点;
8、寻找事故规律及特点主要针对事故原因种类、伤害发生的时间特点、伤害发生的地点、致害物、伤害部位、职业卫生重要分析、工伤事故率分析、事故事件费用分析、标准化元素分析等;
9、依法定期对职业病症进行评估、辨识非职业病和职业病,并公布统计分析结果;
0、及时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结果;
1、统计过程应做到统计项目齐全、统计范围全面、数据准确、真实完整、统计方法科学合理;
2、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的有效性应体现数据合理且有针对性、数据有可比性、明确规律和趋势变化等;
3、以会议、培训或通过报纸、板报、电视等方法对事故事件进行回顾,起到总结经验、警钟长鸣;
4、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为纠正错误行为提供有效信息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