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微课堂-《常见慢性病的运动指导方案(原发性高血压)》

健康微课堂-《常见慢性病的运动指导方案(原发性高血压)》

健康微课堂-《常见慢性病的运动指导方案(原发性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健康管理师将面对高血压人群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被管理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伴有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同时造成心脏负荷增加。运动具有舒张外周血管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肥胖的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是管理体重,身体活动是体重控制的必要手段。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对正常人和1期高血压患者具有明确的疗效。
目标:提高心肺和代谢系统的功能;稳定血压;控制体重;预防并发症及缓解精神压力等。
形式: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提倡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中低强度、持续10分钟以上的活动。肌肉力量练习仅限于病情较轻和运动伤害风险较低者。此外推荐中、低负荷的大肌肉群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强调运动、意念和心态调整相结合,也是适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形式。功能性锻炼和体育娱乐活动,应结合生活和工作环境实施。
活动量:高血压患者如没有运动禁忌,运动能力也没有特殊限制,其目标活动量可参考一般健康人的推荐量。发生运动伤害风险较高者,则应根据个人健康和体质来确定。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活动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即50%-70%最大心率。
运动处方: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血管病等并发症造成运动能力受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脏器损害和用药等情况的变化,处方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身体活动的安全。
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不同,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风险也不同,采取不同医学监督和风险控制措施。其中首要关注的问题是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运动只是高血压治疗的一部分,必须同时注意饮食、限盐、限酒、减肥、禁烟等,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