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生理病害及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512.47 KB
- 文档页数:6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炎热多雨季节,是害虫繁殖和病害流行传播的有利环境,经常是番茄烂果现象严重,打药效果不明显,菜农苦不堪言。
经调查主要有生理性病害和病虫害所致:一、生理性病害(一)缺钙。
番茄光呼吸作用产生各种有机酸,其中草酸能引起中毒而发病。
在番茄植株体内钙充足时,草酸被钙中和,形成草酸钙,可避免草酸危害,缺钙时则易发生“脐腐病”,造成烂果。
(二)水分供应失调。
进入大量结果期,外界气温明显增高,由于叶片蒸腾量大,使本应输到果实的水分被叶夺取,叶细胞的渗透压高于绿果细胞的渗透压,叶甚至从果实内夺取水分,表现大量失水现象,组织坏死,造成烂果。
防治措施:(1)改良土壤。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力强的沙壤土栽种番茄,对土壤过粘或含沙过多的,应多施有机肥改良其通透性,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
(2)平衡施肥。
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无机肥料浓度过高,防止烧伤根系。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每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50公斤。
有机肥量每亩施3000~5000公斤。
避免使用单质肥料,追肥时应注意N、P、K肥的配合使用,N、P、K 复合肥每亩底施15~20公斤。
(3)加强水分管理。
必须保证番茄植株水分的均衡供应。
二、病虫害(一)真菌侵染。
主要有(1)灰葡萄孢菌,该病菌以菌核、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地表越冬越夏导致灰霉病,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连日阴雨是诱发灰霉病的最主要原因,该病菌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造成烂果。
(2)霉菌,导致晚疫病,在果实上长出灰绿色水浸状硬板块,边缘不明显,后变深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少量白霉。
病菌随风、水、雨水飞溅传播,田间病果、植株清理不彻底,交叉感染健康植株。
(3)拟茎点霉菌,引起褐纹病,果实被害时,开始产生浅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后变黑褐色,造成果实腐烂,高温多湿,扩展迅速。
防治措施:(1)综合防治。
进行无病土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尤其是阴天应严格控制灌水。
番茄常见病害图解,及防治方法大全!初秋气温适宜,保护地内湿度较高,各类病害频频。
许多菜农因为轮作、通风、排水工作没做到位,就会造成很多病害的发生。
因此,提前认识番茄病害的发生条件,做好预警防治工作,对秋番茄优质丰产十分重要。
小蔬整理了秋季番茄病害的防治措施(符合国家标准GB/T19630.1-19630.4-2011),供广大种植朋友进行病害判断和防治。
1、病毒病染病番茄植株不同程度矮化。
新叶变小、叶片褶皱簇状、稍发黄、卷叶。
幼苗严重萎缩,开花结果异常。
一般可致减产30%以上,严重的可致绝收。
图A-H均为番茄病毒病的发生症状。
单度感染或多种病毒复合感染,导致植株出现花叶、蕨叶、叶柄坏死、矮化、曲顶、果面环斑等症状。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重点:①苗期是治蚜防病的关键期,应在小拱棚上布置细眼防虫网培育壮苗;种植番茄的大棚,提前布置防虫网和其他物理防控设施。
②定期喷施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蚜虫等传毒害虫;一旦发生病毒病,防治害虫的同时使用铜盐、菇类蛋白多糖等钝化病毒,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
③药剂防治:0.5%香菇多糖水剂、0.5%氨基寡糖素水剂、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烯烃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8%宁南霉素水剂、7.5%菌毒清吗啉、3.85%三氮唑核苷铜锌、40%吗啉呱羟烯腺烯腺可溶性液、31%吗啉呱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
发病严重时,建议连续用药3次,5~7天1次。
2、裂果番茄裂果属于生理性病害,其主要原因是水分失调,与品种也有较大关系。
引起水分失调的因素有:秋季长期少雨,一下子浇水过多;昼夜温差大,皮层与果肉热胀冷缩不一致;果实生长后期缺钙,致使果皮不够厚不够坚韧。
出现的症状如下:①放射状纹裂,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开裂,一般始于果实绿熟期,出现轻微裂纹,转色后裂纹明显加深加宽,有时达到很严重的深裂。
②同心圆状纹裂,以果蒂为中心,在附近果面上发生同心圆状断续的微细裂纹,重时呈环状开裂,多在果实将要成熟时出现。
几种番茄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番茄是我县蔬菜主栽品种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多。
近年来,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比例(面积)占到病害总量的 60%以上,给菜农造成了较大损失。
由于对生理性病害认识不够,菜农经常误认作传染性病害而用药剂防治,不仅没有效果,还往往延误了防治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由于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的发病原因、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都不相同,所以必须在正确识别的前提下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下面介绍几种在当地较常发生的生理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 脐腐病当地俗称“黑膏药”。
发病初期在果实脐部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下陷、革质化、褐色或黑褐色干腐状,病斑直径通常1~2cm,发病后期潮湿时常着生粉红色或黑色霉状物。
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此病是因为果实内缺钙,干旱、水分供应不稳定、盐浓度过高等都引起的,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偏施氮肥会加重此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1)注意水肥均衡供应,氮、磷、钾配合使用,增施有机肥和过磷酸钙,适时浇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2)提倡地膜覆盖栽培,可以钙元素流失;(3)坐果期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或0.2%的氯化钙或0.2%的硝酸钙溶液,也可以施用含钙的复合微肥。
一般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2 空洞果在冬春茬棚室栽培中发病非常普遍,发病果实表面有纵向棱角,所以俗称“八角帽”。
病果比正常果实大而轻,切开后内部有明显的空腔,种子少或没有成型。
品质较差,商品性低。
空洞果的致病因素较多:一是花粉形成期遇到高温、光照不足等因素,使花粉不饱满,导致授粉不良;二是在果实膨大期水肥供应不足;三是光照不足、低温等导致光合作用不充分,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少;四是在蘸花时激素浓度过高或蘸花对花蕾较小也容易造成空洞果。
防治措施:(1)注意调控好温度、光照,在光照较弱的冬季尽量使用新棚膜,经常清除棚膜表面的积尘,增加透光度;(2)加强水肥管理,特别在果实膨大期注意水肥供应充足,避免过量施用氮肥;(3)使用激素蘸花时,药液浓度要按照使用说明准确配制,浓度不能过高,在温度较高时蘸花还要适当降低药液浓度。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1、番茄晚疫病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
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番茄绵疫病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1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
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危害特征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二)腐病症状:多发生在果实肥大期,病果转红期症状明显,主要为果实着色不均,横切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或茶褐色。
病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病变坏死,果实外形没有变化,但维管褐变部位不转红。
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严重者发病部位外观呈淡褐色,表面变硬。
病因:生产上在保护地中常见,光照弱、生产时间长、土壤中N、K比例失调,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施用未腐熟人粪尿的保护地中较多。
另外,如果浇水过量或含水量高,土壤通透性不好,妨碍铁的吸收和转移则发病更重。
有关它发生的机理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1、轮作换茬。
采取轮作的方式,有利于缓和土壤营养失衡,满足番茄代谢的需要。
2、采取配方施肥,控制N肥的用量,特别是氨态氮的用量,增施P、K肥,保证土壤中各元素的比例协调,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定植时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果实坐果后15-2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复微肥,连续2-3次,在保护地中增施CO2,也可大大减轻发病率。
3、改善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
保护地采用透光较好的农膜,适当稀植,进行整枝疏果,增加透光性;适时适量灌水,调节好土壤温湿度及氧气供应;适当降低夜温,促进光和产物的运输和积累。
日照短时,用1%的糖液0.2-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10-15天一次,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裂果症状:分为三种,一种是放射状裂果,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深裂,始于果实绿熟期。
二种是环状裂果,以果蒂为中心,呈环状浅裂,多在果实成熟前出现。
三种是条纹裂果,在顶花痕部,呈现不规则条状开裂。
病因:果实的表皮缺乏弹性,抵御不了来自内部较强的膨压,特别是在果实膨大初期高温强光及土壤干燥条件下,果肩部表皮老化,由于降雨或大量灌水,果实迅速膨大更易产生裂果。
防治措施:1、选择抗裂、枝叶繁茂的品种。
2、防止土壤干燥后骤湿,避免果实受阳光直射,增施硼素肥料,增强果皮的可塑性。
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番茄生理性病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脐腐病、裂果、日烧病等。
其发生原因是由于其生长环境条件引起作物生长不良,它不是由于病菌侵染而引起的,因此,靠打药防治是无用的,在管理上下功夫才是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的有效途径。
畸形果症状;果实膨大后有时呈现偏圆果、尖形果、横裂果、指形果等统称畸形果。
发生原因:开花期营养过剩,花芽分化期遇低温或粗放管理,生长点部位营养积累过剩,往往产生畸形花,形成多心皮子房,而生长又不整齐,就形成多心室畸形果。
防治措施: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
幼苗破心后,即第一花芽分化期,注意控制温度,白天温度保持20~27℃,夜温控制在12~16℃,使用2.4-d蘸花,花蕾和未完全开放花不能蘸,发生畸形果马上摘除,以利正常果的发育。
空洞果症状:胎座组织生长不充实,果皮部和胎座种子胶囊隔离间隙过大,果肉部与果腔之间是空洞的果实。
程度轻的空洞果尚可有商品性,程度重的无商品价值。
发生原因:主要是.使用生长激素时,由于浓度过高或在蕾期使用过早而形成空洞果。
保护地中光照弱,温度低,根系受伤,植株的营养状况不能满足果实膨大的需要。
夜温过高,植株徒长,光合产物不能顺利的运送到果实中,使果实生长不协调,受精不良,造成空洞。
开花时遇到低温,不能正常受精,也可造成空洞果。
防治措施:在番茄开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白天适温为20~30℃,夜温15~20℃,应减少激素的使用次数和用量,沾花不沾蕾,沾花时,必须是开成喇叭口状的花,浓度不能高,量不能大,不要重复沾花。
注意多补充钾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注意提高棚内温度,增加光照,加强肥水管理。
脐腐病症状:青果最易发病。
初期在幼果的蒂部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点,不久病班扩大变暗褐色或黑色坏死斑,一般直径1~2cm,严重时扩展到半个果实,果肉组织干腐收缩,脐部凹陷,遇湿度大时,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健全部位提早变红,但无商品价值。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及防治(一)脐腐病1.症状:番茄脐腐病的症状初期是果实的蒂部呈水浸状暗绿色,不久变暗褐色或黑色坏死斑。
病部果肉组织干腐收缩,脐部凹陷。
2.发生原因:番茄脐腐病发生原因主要与缺钙有关,在结果期土壤水分供应失调,光照不足,影响根活动;土壤盐基含量低酸化,土壤供钙不足,尤其沙性大的土壤;在盐渍化土壤上虽然含钙较多,由于盐分浓度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也会发生缺钙的生理病害;铵态氮肥或钾肥施用过多造成氮磷钾失调,也易造成缺钙。
缺钙造成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导致发病。
3.防治:培育壮苗促根系发育;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应施一定量的石灰;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避免一次大量施用铵态氮肥或钾肥,结果后的30天是吸收钙素的关键时期,用1%的过磷酸钙、0.1%?0.3%氯化钙或硝酸钙进行根外追肥,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筋腐病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栽培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生理病害,冬春茬栽培的番茄多有第一、二穗果上大量发生。
1.主要症状:果实着色不匀,横切后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
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没有变化,但维管束褐变部位不转红。
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成黑褐色。
2.发生原因:番茄筋腐病发生除与品种有关外,环境条件对发病较重也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气温偏低,连阴天,对光合作用极为不利,容易发病;地温低,湿度大或干旱,土壤钾、硼、钙等元素缺乏,氮肥施用量过大,养分吸收不平衡也易发病;光温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3.防治: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换茬,改善土壤营养,适量施用钾肥,避免土壤中大量铵态氮积累,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是减少番茄筋腐果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三)畸形果1.症状:果实膨大后有时呈现偏圆果、尖形果、横裂果、指形果、多室双体果等,统称为畸形果。
2.发生原因:畸形果多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发生,与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状况有关。
开花期营养过剩,花芽分化遇低温,营养从叶向花的运输增多,使心皮数形成很多造成畸形果。
番茄病害1、早疫病(真菌病害)发病时期: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易发条件:高温高湿.发病症状:最主要特征是不论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都有明显的轮纹,所以又被称作轮纹病。
果实病斑常在果蒂附近,茎部病斑常在分杈处,叶部病斑发生在叶肉上。
管理预防:控温排湿,实行轮作.药剂防治:灰弘、霜刀、烯酰吗啉、甲霜锰锌、异菌脲、百菌清等等.2、晚疫病(真菌病害)发病时期:番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茎、叶和果实都能发病。
易发条件:幼苗及叶、茎、果均可受害,以成株期叶片和青果危害为重。
幼苗染病,病斑迅速由叶片向主茎蔓延,接近叶柄处主茎呈黑褐色腐烂,植株萎蔫,折倒。
湿度大时表面生出白霉。
干燥时病叶呈暗绿色。
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边缘发病,初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边缘和健康组织交界处有白色霉层。
茎干染病,初为暗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呈不规则云纹状。
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侵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果实一般坚硬不变软,湿度大时长少量白霉,并迅速腐烂。
管理预防:加强田间管理,进入高温雨季,要注意暴雨后及时排水,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灰弘、霜刀、烯酰吗啉、甲霜锰锌、异菌脲、百菌清等等.3、绵疫病(真菌病害)发病时期: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易发条件:高温高湿.发病症状:又称褐色腐败,主要为害未成熟的果实,初发病时在近果顶或果肩现出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造成果实脱落,湿度大时,受害部位腐败速度快,长有白色霉状物。
危害严重时,果梗亦受害萎缩,菜农俗称“面了把”。
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染病,其上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斑,逐渐腐烂,有时可见到同心轮纹。
管理预防:控温排湿,实行轮作.药剂防治:灰弘、霜刀、烯酰吗啉、甲霜锰锌、异菌脲、百菌清等等.4、细菌性斑点病(细菌病害)发病时期:苗期、成株期均可感染.易发条件:8-25摄氏度,湿度适宜.发病症状:叶片感染,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始先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毫米,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农药与植保番茄生理病害种类、发生原因与治理对策随着番茄高产品种的不断引进,温棚、温室技术的不断推广,投入的不断增加,菜农对番茄的田间管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因施肥、温湿度调节等管理方式不当造成的一些生理性病害。
这些生理性病害和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生理性病害不仅使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差,而且在生产上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笔者就济源市目前番茄生理病害的种类、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番茄生理病害种类、发生原因分析(一)番茄筋腐病1、症状:番茄筋腐病有黑筋腐和白筋腐2种。
黑筋腐属于生理性病害,幼果期开始发病,多发生于植株下部,在果实臌大期,果面着色不匀,进而出现局部褐变,切开果实,可看到果皮内的维管束呈黑褐色和茶褐色。
后期果实不转红,果面凹凸不平,不能食用。
白筋腐属于病理性病害,是幼果期感染番茄花叶病毒所致。
主要表现为病部有蜡质光泽,切开果实,可见果肉呈"糠心"状,果皮及隔壁中肋部分出现白色或褐色筋丝,病果果肉硬化,品质差。
2、病因:番茄筋腐病发病病因较复杂,主要是番茄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和碳氮比下降,引起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木质化。
光照不足、低温、多湿、二氧化碳不足、夜间温度高、偏施氮肥或过量施肥、缺钾、缺硼等均可使其代谢失调而引起发病。
(二)番茄脐腐病1、症状:该病以青果期发病最重。
病斑多产在果实顶部,最初呈水渍状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状或凹陷状,病斑有时有同心轮纹,果皮和果肉柔韧,一般不腐烂。
湿度大时,病斑上常被某些真菌腐生,产生粉红色或黑褐色霉层。
2、病因:(1)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硼元素,导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产生脐腐。
(2)水分供应失调,特别是果实膨大期所需水分得不到满足,叶片蒸腾夺走果肉内水分,产生脐腐。
(三)番茄空洞病1、症状:该病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具有空洞,具体表现为:胎座发育不良,果皮、隔壁很薄看不见种子;果皮、隔壁生长快及心室少的品种,节位高的花序易见到;果皮生长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1、花叶病花叶病是番茄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
其特点是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番茄的叶片开始疯长,花朵产生不良生长,导致果实的结果率明显降低。
另外,一些幼嫩部位也容易受到病害的攻击。
在秋季收获前两个月,花叶病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预防和治疗: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定期清理杂草和积水,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此外,番茄的病情也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观察。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进行农药喷洒,但是需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规定和使用方法进行。
2、冷害病冷害病是由于番茄在低温环境下生长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通常在种植时,如果环境的温度过低,番茄便会休眠生长,导致植株叶片萎缩、色泽变深、生长迟缓。
预防和治疗: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温度恰当,避免猛烈降温。
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也可以进行叶面喷施灰霉酸钾等营养剂。
3、早期落花症早期落花症是一种由于温度、湿度和其他不良生长条件所引起的病害。
一般情况下,在千年杀和芸苔素使用过度等情况下,早期落花症的发生率会显著提高。
预防和治疗:为了避免早期落花症的发生,我们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良好的生长条件,及时检测病情,并进行喷洒天然植物提取物等药剂,促进番茄的健康生长。
4、抅顶病抅顶病通常是指在番茄生长过程中,极端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植株的顶端部位枯萎,导致产量受到影响。
抅顶病的发生有点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处理来减轻植株受损的情况。
预防和治疗:为了避免抅顶病的发生,我们需要注意番茄的灌水和施肥,避免过多的灌溉和营养剂的过度施用。
在病情发生后,需要及时喷洒相关药剂,并适当剪去植株受损部分,促进植株的康复生长。
总之,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注意番茄的生长和病害监测,以此来预防和治疗番茄的生理性病害。
同时,在使用农药和药剂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定和注意事项,保护自己和环境的健康。
番茄几种主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番茄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果菜品种之一,生产中往往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而引起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降低果实品质,甚至造成绝产。
下面就介绍一下番茄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脐腐病1.1症状多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的幼果上,有时也会在果实将要变红时发病。
开始在幼果的脐部出现小浸状斑,后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变硬。
严重时病斑可扩大到半个果面左右,果实停止膨大并提早着色,但果实表面缺少光泽,果形变扁。
后期空气潮湿时,病果被某些真菌所腐生,发病处产生黑色霉状物。
1.2病因番茄脐腐病主要是植株缺钙造成的。
土壤中钙的绝对含量不足或大量施用铵态氮肥和钾肥阻碍了植株对钙的吸收,均可造成缺钙而发病。
另外供水不当,土壤忽旱忽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果实原因有水分被叶片夺走,果肉坏死也导致该病发生。
1.3防治方法土壤中缺钙时要适量地施用石灰或硫酸钙。
要避免过多地施用速效氮肥,以免阻碍钙的吸收。
要及时灌水、均匀灌小,避免土壤忽干忽湿,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结果期可叶面喷施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防治效果良好。
2、空洞果2.1症状果实表面有深的凹陷,果实呈棱角状,切开可以看到果胶状物质较少,有明显的空腔。
2.2病因造成番茄空洞果的主要原因是受精不良,即在花粉形成时遇到弱光低温或高温等不利环境,导致不能正常授粉形成种子;使用2,4-D或番茄灵蘸花时如果浓度过大、处理期过早、重复处理则极易形成空洞果。
2.3防治方法一要选择不易出现空洞果的品种;二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温室栽培注意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三是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避免浓度过高或重复蘸花。
3、绿背果3.1症状果实变红后在果实肩部或果帝附近残留留绿色区或斑块,始终不变红,果面红绿相间。
3.2病因是果实局部番茄红素形成受到抑制所致,易在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长势过旺的情况下发生,尤其在氮肥多、钾肥少、缺硼、土壤干燥时,发病最为严重。
番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1、脐腐病
番茄脐腐病是缺钙引起的,该病只危害果实,尤其是青果期发病最重。
引起缺钙的因素有:土壤钙不足;土壤中氮素、钾素等含量高,抑制对钙的吸收;土壤干旱影响对钙的吸收,同时植株体内大量产生草酸;土壤碱性过重引起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正常吸收。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施足底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高温干燥期间,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或含氮量过多的化学肥料。
喷洒1%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
2、番茄空洞果
越冬茬和冬春茬容易发生,常见3种类型:胎座发育不良、果皮、隔壁很薄看不见种子;果皮、隔壁生长过快及心室少的品种,节位高的花序易见到;果皮生长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引起因素:激素喷施过早,致使胎座发育不良;花粉形成时遇高温,光照不足,受精不良使果实内部发育不完全;日高温超过35℃,且持续时间较长,果肉组织与果实生长不协调;营养物质供不应求时,碳水化合物积累少;结果期浇水不当;保花保果剂浓度过大。
防治方法:选择不易产生空洞果的品种;防止小苗龄定植,小苗定植根旺吸收强,氮素营养过剩常易生产空洞果;避免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前期水宜少,后期应稍多;正确使用涂抹喷花用药;作好光温调控,防止苗期夜温过高、光照不足和白天温度过高。
3、裂果
类型:放射状裂果、同心圆裂果(纹裂)、顶裂(果脐开裂)。
引起因素:裂果与品种、栽培有关;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突然浇水易引起放射状裂果;果面有水滴引起同心圆裂果和果实侧面纹裂,果面产生的木栓层又突然吸水产生裂果;顶裂主要是畸形花的花柱开裂所致,直接原因是开花时对花器供钙不足;干旱时植株体内游离的草酸使心、叶芽受害而产生顶裂果。
防治方法:选择长形果,果蒂小,棱沟浅的小果型抗裂、枝叶繁茂的品种;加强通风,阳光过强可采用遮阳网覆盖;控制好土壤水分,尤其结果期不可过干过湿;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促根系深扎,以缓冲土壤水分剧烈变化;育苗期不能长期夜温过低,定植后加强保温;及时适度整枝打杈;通风口避免雨水滴入。
4、日灼果
在果实向阳面发生,呈有光泽,似透明革质状,后变白色或黄褐色斑块,明显有别于周围健部组织,病部变干后呈草纸状变薄。
引起因素:果实膨大期,天气干旱,土壤缺水,处在发育前期或转色期以前的果实,上面无枝叶遮挡,受强烈日光照射;果面有水珠时更易发生;土壤缺水、连阴骤晴、遭受蚜虫或病毒病危害、栽培过稀时易发生。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及时适度整枝打杈,保证植株叶片繁茂;加强肥料管理和防治病虫害,防止落叶;控制好土壤水分,尤其结果期不可过干过湿;雨季或大雨前要及时采收。
5、生理性卷叶病
潮湿多雨季节、番茄采收前或采收期,主要表现在叶片纵向上卷。
卷叶轻重程度差异很大,从整株看,有的植株仅下部,或中下部叶片卷叶;有的整株所有叶片都卷叶。
引起因素:土壤干旱,或根系发育差,吸水能力较弱,而遇高温使植株缺水;过量偏施氮肥;土壤中缺铁、锰等微量元素,伴有叶片变黄变紫等症状;植株整枝,打杈,打顶过早,过重。
防治措施:培育壮苗,定植后进行抗旱锻炼;整地做畦要细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严格控制温度,放风要逐渐加大,避免放风过急;适时适度整枝、打杈、打顶;适时均匀浇水,避免土壤过于干旱;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6、畸形果
引发因素:直接原因是花芽分化发育时,养分水分供应过于充足,超过了正常需要量。
若此时又遇到连续5-6℃的低夜温,极易出现畸形和不正形果;越冬茬低温寡照期分化发育的花芽易发生畸形果;地下水位浅的温室,如果不能控制土壤水分,则有可能长期不断地发生畸形果;指突果即瘤状果:子房发育初期,其基部有独立心皮生长出来造成的;顶部乳突果:涂抹喷花方法不当引起。
防治措施: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作好光温调控,培育抗逆力强的壮苗;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避免施肥过多,尤其是氮肥过多;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7、芽枯病
引发原因:主要发生在蕾期,中午放风不及时,高温烫伤了幼芽生长点,使茎受伤而引起。
定植后控水严重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及时放风,棚温控制在35℃以下;适当蹲苗,发现植株萎蔫及时浇水;使用遮阳网覆盖,防止高温危害。
8、落花落果
在早春或高温季节栽培番加,落花、落果常普遍而严重。
引发因素:早春温度偏低,尤其花期夜温低于15℃;白天温度偏高,如白天高于34℃;光照不足;花粉遇干旱缺水或供肥不足。
防治措施:培育适龄壮苗;适期定植,避免过早受冻、僵苗不发育;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止偏施氮肥;浇水小水勤浇;使用遮阳网覆盖,防止高温危害。
9、僵果
引发因素:开花前到坐果初期,温度过高或过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能力差,养分供应不足;水肥失当,植株徒长,向果实运送养分受阻;保花保果激素使用时间不当。
防治措施:防止低温、弱光;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采用辅助授粉措施;开花时使用保花保果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