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友情、爱情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观与友情、爱情

摘要: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友情本意是指诚挚的友情。是人们与接触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所存在的感情,是人们愿意为朋友付出一些或全部自己所有的思想;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爱情与友情的最大的区别是,爱情是专一的、稳定的、负责人的、排他性的,只能向单向发展,不能向双向或多向发展。友情,也是友谊,不一定是专一的,不排他的,是单向、双向、多向的朋友情谊。由此而言,爱情价值观的取向与友情价值观的取向是有区别的,是泛指与排他的区别,又是双向与单项的区别,也是重要性评价的区别,还有稳定性的区别,责任价值观的取向有着本质区别。

关键词:价值观中学生友情、爱情

日前教育部又要求对高中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老师和学校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为此本文就是力图结合案例在价值观教育与分清友情与爱情界限问题上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真的“失恋”了吗?

“小凤”,在刚刚与大家都认为的男朋友分手后,伤心至极,自

己躲在一个角落,借酒消愁,幸亏被人发现,才幸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心理老师与之交谈,指出:你们所谓的“恋爱”是一种对恋爱的误解而走进的误区,是一种对友情与爱情的混淆,希望振作,投入到学习及各项活动中去,不要因此在受到异性同学关心时再次陷入“早恋”。可是时隔不久,由于同时一个班的男性班干部对其给予了关心和帮助,就好像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知己,再次陷入了“早恋”泥潭。当得知对方态度是一种同学的关心、一种同班同学的友情时,又一次的伤心,直至辍学,过早的结束了本应美好的高中生活。

点评:价值观的缺失,混淆了友情与爱情价值观的取向,与异性同学交往单一。

对策:学校或班级要尽量增加活动,补充异性交往单一的现实状况。

案例二:家庭教育错位,寻找异性的感情寄托。

小明,男。小梅,女。刚刚进入高中学习,就从在校时间上看,扣除假期和周末,合起来也不足100天,怎么就陷入了“早恋”的误区了呢?经过与双方家长的交流,得知:小明初中时一直与母亲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而小梅恰恰相反,在家一直受到父亲的宠爱,喜欢在父亲面前撒娇。

点评:当然在初中阶段,确实每天都会与家长见面,还算心理平衡,但是家长忽略了孩子青春期教育同性家长的责任,导致两同

学进入高中后,由于住校,与同性同学的交往有障碍。把家庭中家长的亲情前移到了同学间的友情之中,而且更是由于交往的障碍,把友情与爱情混为一谈。

对策:要加强对青春期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改善学生性别角色意识淡薄的现象;同时积极开展青春期的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意识得到锻炼和强化。

案例三:是在“谈恋爱”吗?

小季,男。小媛,女。老师同学都说两人在“谈恋爱”,课间形影不离,嫣然一对“恋人”。但是当老师与小季谎称:因为他们的影响不好,违背了中学生相关规定,要劝其二人或其中一人转学时,小季毫不犹豫的回答:转走一人,且是小媛。至此才真正认识到他们那不是在谈“恋爱”。

点评:“爱情是专一的、稳定的、负责人的、排他性的”;恋爱是一种“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最负责任的感情。”难道说这两个学生是在“谈恋爱”吗?是一种价值观的缺失,一种对友情与爱情价值观的混淆。

对策:高中要开展对学生异性合理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明晰爱情与友情的界限。指导学生准确把握异性同学交往的限度。引导学生懂得“恋爱”应该具备的前

提条件和自己的身份,从而更好的实现校园异性同学的合理交往。

案例四:城乡之别的友情不是爱情

小古,女。小才,男。小古家住城区,家庭条件优越,学业优秀;小才来自偏远山区,家境贫寒,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小古有着助人为乐的良好家教,小才的刻苦也激发了她对小才的佩服,因此不断的给予帮助,久而久之,在人们的眼中两人走进了“早恋”的误区。小古也嫣然把小才作为了自己的“恋人”,给予了包括生病时的那种真诚的关怀。可是,当两人大学毕业时,小古苦苦等待的是小才从大学带来的恋人,并就职于大城市。小古由此带来带来的阴影,一直难以散去,时值30余岁后,才结婚生子。

点评:由于高中生的思想还极具不稳定性,未来充满着变数。同学的关心,是一种友情的体现,是一种人的良好品德的诠释,但是并不是爱情,这种友情同性同学中存在,异性同学中同样存在,珍存这份友情,或许是将来升华为爱情的基础,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取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对策: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有关爱之心,珍惜同学友情,同时对于地处城乡结合部或城乡学生混杂其中的学校或班级,对于学生不同价值趋向的友情和爱情,要及时引导,即让关心他人的异性同学有一种荣誉感;又要教育接受关心的同学有一种感恩之心;还要引导学生不要起哄,以免造成一种误区,使双方都受到伤害。

通过上述几个案例的分析与对策设计,目的在于探索高中学生

价值观教育中如何把握友情,如何因势利导的教育学生明晰爱情与友情的界限,算是抛砖引玉,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还望指教。

参考文献: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