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的分类及养护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地被植物的分类及养护管理
摘要对地被植物进行详细分类,并结合地被植物的特征简要介绍养护措施,主要包括抗旱浇水、增加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修剪平整、更新复苏、地被群落的配置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被植物;分类;养护
地被植物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群体。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绿化美化,尤其是在园林配置中,其艳丽的花果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人们居住的城市营造了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成为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组成部分。
1地被植物的分类
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一般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1.1按生活习性分类
1.1.1一年生、二年生草本地被植物。该类地被植物花开鲜艳,大片群植形成大的色块,能渲染出热烈的节日气氛,常见的有紫茉莉、二月兰、孔雀草、茑萝、千日红、石竹等。
1.1.2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开花见效快,色彩万紫千红,形态优雅多姿。重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吉祥草、石蒜、葱兰、马蹄金、韭兰、射干、紫花苜蓿、草莓、麦冬、红花酢浆草、白芨、虎耳草、石菖蒲、万年青、蛇莓、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鸢尾类、萱草类等。
1.1.3蕨类地被植物。蕨类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适合在温暖湿润处生长。在草坪植物、乔灌木不能良好生长的阴湿环境里,蕨类植物是最好的选择。常用的蕨类植物有肾蕨、波士顿蕨、凤尾蕨、贯众、水龙骨、石岩姜等。
1.1.4蔓藤类地被植物(藤本及攀援)。蔓藤类植物具有蔓生性、攀援性及耐阴性强等特点,如常春藤、油麻藤、络石、金银花、地锦、山葡萄、百里香、蔓长春花、凌霄、三角花等。
1.1.5矮生灌木类地被植物。亚灌木植株低矮、分枝众多且枝叶平展,枝叶的形状与色彩富有变化,有的还具有鲜艳果实,且易于修剪造型。常见的有十大功劳、小叶女贞、红花木、紫叶小檗、杜鹃、八角金盘、小石榴、小叶栀子花、枸杞、金丝桃、金丝梅、洒金柏、匍地柏、沙地柏、凤尾兰、丝兰、迎春等。
1.1.6矮生竹类地被植物。矮生竹类中有的匍匐性强、叶大、耐阴,如箬竹;有的枝叶细长、生长低矮,如倭竹。可用于作地被的矮生竹类还有菲白竹、毛竹、箬竹、鹅毛竹、凤尾竹、翠竹、金佛山赤竹等。
1.1.7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菇、菖蒲等,以及耐盐碱能力很强的蔓荆、珊瑚菜和牛蒡等。
1.2按生态习性分类
1.2.1喜光、耐践踏型。宜栽植在路边、坡脚等处,如马蔺等。向阳喜光的有石竹、金鱼草、羽衣甘蓝、三色堇、一串红、鸡冠花、千日红、步步高、万寿菊、蜀葵、凤仙花、羽扇豆、雏菊、金盏菊、虞美人、葱兰、大丽花等。
1.2.2喜光又耐阴型。宜作花坛、树坛等边饰或点缀于石际,如萱草、尾、葱兰等。比较耐阴的有麦冬、大叶麦冬、吉祥草、玉簪、紫萼、石蒜、万年青、紫背万年青、一叶兰、鸢尾、菖蒲、虎耳草等。
1.2.3耐半阴型。宜栽植在疏林下或林缘处,如偃柏、薜荔、金银花等。
1.2.4耐浓阴型。宜栽植在密林下,如沿阶草、宝贵草、小长春蔓等。
1.2.5耐干旱、瘠薄型。宜在干旱少雨或灌溉不便、土质瘠薄处栽植,如石蒜、苔草、百里香等。
1.2.6耐阴湿型。宜在水边、湿地栽植,如菖蒲等。
1.2.7喜酸型。适宜在酸性土壤中栽植,如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杂三叶等。
1.2.8耐盐碱型。可在盐碱土壤中生长,如扫帚草等。
2地被植物的特征
(1)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常绿或绿色期较长,观赏期和利用时间长。
(2)具有独特的株型、叶型、叶色和季节性变化,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可营造多种生态景观,而且花期越长,观赏价值越高。
(3)地被植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生长速度快,可以在阴、阳、干、湿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环境造型。弥补了乔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可以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4)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
(5)繁殖简单,一次种下,多年受益。
(6)养护管理上,地被植物较单一大面积的草坪,病虫害少,不易滋生杂草,养护管理粗放,不需要经常修剪和精心护理,减少了人工养护的费用和时间。
(7)具有发达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如球茎、地下根茎等,以利于贮藏养分,保存营养繁殖体,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
(8)具有较强或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9)有些地被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可用作药用、食用或为香料原料、提取芳香油等,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有效地结合利用。
3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
3.1抗旱浇水
地被植物一般为适应性较强的抗旱品种,除出现连续干旱无雨天气,不必人工浇水。当年繁殖的小型观赏和药用地被植物,应每周浇透水2~4次,以水渗
入地下10~15cm处为宜。浇水应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
3.2增加土壤肥力
地被植物生长期内,应根据各类植物的需要,及时补充肥力。常用的施肥方法是喷施法,因此法适合于大面积使用,又可在植物生长期进行。此外,亦可在早春、秋末或植物休眠期前后,结合加土进行微施法,对植物越冬很有利。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的堆肥、厩肥、饼肥及其他有机肥源。施用堆肥必须充分腐熟、过筛,施肥前应将地被植物的叶片剪除,然后将肥料均匀撒施。
3.3防止水土流失
栽植地的土壤必须保持疏松、肥沃,排水一定要好。一般应每年检查1~2次,尤其暴雨后要仔细查看有无冲刷损坏。对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的部分地区,应立即采取措施,堵塞漏洞,防止扩大蔓延。
3.4修剪平整
一般低矮类型品种,不需经常修剪,以粗放管理为主。但对开花地被植物,少数残花或花茎高的,须在开花后适当压低,或者结合种子采收适当整修。
3.5更新复苏
在地被植物养护管理中,常因各种不利因素,成片地出现过早衰老。此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表土进行刺孔,使其根部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加强肥水。对一些观花类的球根及鳞茎等宿根地被,须每隔3~5a进行1次分根翻种,否则也会引起自然衰退。
3.6地被群落的配置调整
地被植物栽培期长,但并非一次栽植后一成不变。除了有些品种能自行更新复壮外,均需从观赏效果、覆盖效果等方面考虑,人为进行调整与提高,实现最佳配置。首先注意花色协调,宜醒目,忌杂乱。如在绿茵似毯的草地上适当种植些观花地被,其色彩容易协调,例如低矮的紫花地丁、白花的白三叶、黄花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