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帮扶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生行为偏差预防及防治
马卡连柯曾指出“人毕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材料,被我们所制成的产品也将是多样性的”,这无疑充分说明了学校对学生实施的德育过程与学生自身品德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德育过程中进行的,当教育者将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时,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就会产生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德育过程又不同于品德形成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自发接受外界诸因素的影响,经过内化而形成个人品德的过程,因而品德形成的结果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有可能与社会要求不一致。当学生品德形成的结果与社会的要求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偏差,就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德行为。小学阶段正处与学生品德形成的极其重要的起步阶段,关注和重视小学生品德行为出现的偏差现象,及时加以矫治和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毫无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具体表现。
目前,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主要表现有:学生由于多次或长期遭遇到学习生活的失败和学习压力,造成出现厌学行为,如旷课、逃学、混学、闹学甚至辍学;故意扰乱课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打闹损坏公共财物和公共设施;捡到东西“忘”了应该交公而占为己有,因贪小便宜乱拿他人物品,因好奇小偷小摸;恃强凌弱,欺负小同学;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因小事纠纷打架斗殴等等行为。它突出地表现为小学生的品德言行脱节,认识与行为不一致。
二、造成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
导致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的复杂性与小学生身心不成熟之间的矛盾。6—12岁小学生的性格、意志、信念等还处于发展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正处在形成过程之中,时不时不定期有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肤浅性和幼稚性。他们的这一身心特点决定他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面前陷入困境,举棋不定,极易受外界的种种诱惑,社会上的不良好风气,以至媒介宣传的负面影响,都会使他们在品德行为上做出错误的选择,产生了不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家庭教育失当。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多数重视物质利益,功利主义的倾向很明显,许多家长只顾自己,而把孩子“落”在一边,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以致孩子个性自骄,“知书而不达理”;其次是具有诱惑性或浅层性的家庭不良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品和成人一些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的“隐私”,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把握不住对待孩子情绪天平的砝码,往往在严管与溺爱之间极端地选择;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这门学问上简直就是“小学生”,有的不懂却又不肯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更甚的是有的不懂却有自以为懂,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听不进教师或他人的劝导。
三是学校教育的不当。有些学校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仅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理论灌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熟视无睹,对学校和教师的劝导充耳不闻、若无其事;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
三、矫治和教育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对策。
造成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单一,而常常是以上多种原因综合而成的。小学生品德行为出现偏差,是小学生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时是小学生在不知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小学生阶段身体和心理的特点。小学生一旦出现品德行为上偏差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往往会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形成意想不到的障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于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进行矫治和教育。
首先,必须优化社会环境,强化社会教育力量。一方面是要净化和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文化环境,少年宫、儿童乐园、图书室、博物馆等文化阵地要尽量多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儿童的各种活动,提供大量的直观教材。另一方面是要多进行正面的社会宣传和引导,树立积极向上而具有时代性的榜样。此外,还要开动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增强社会教育的力量,共同形成社会教育的合力。
其次,要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现在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一切均是“唯分数论”,而往往忽视在孩子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有的甚至以为只是“小问题”。作为家长,要彻底改变这之想法,要转变教育观念,要着眼于未来孩子的健康发展,充分重视孩子健康人格和行为的塑造。家长要多花些时间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要以身作则,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家庭的教育能够过滤社会或成人世界中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读物”,努力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性。
再次,要转变学校教育观念,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家长对“独苗“送进学校,是寄托着巨大的期望的,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牵动着父母们的心。学校的教育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有的放失;必须根据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切实需要,并顺应时代的要求;不能够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课堂,更不能脱离小学生的实际;要不仅仅只是停留于道理和说教,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良好的“知、情、意、行”和是非辨别能力。
总之,德育过程是把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既有学校教育的作用,也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充分重视,多管齐下,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才能收到长效和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