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典型案例集.doc

2018年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典型案例集.doc

2018年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典型案例集.doc
2018年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典型案例集.doc

2018年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

典型案例集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

二〇一九年一月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2018年4月,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函〔2018〕157号),提出从2018年起,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推动在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在农村地区建设一批农村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初步建成功能齐备、优质便捷、管理有序、运营高效的城乡便民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大幅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

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推进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推荐的基础上,我们精选了措施有效、成效显著、经验突出的21个典型案例,形成了本案例集,包括地方商务主管部门(3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7个)、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8个)、农村生活综合服务中心(3个)等4方面,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

案例排序不分先后。

目录

编者按1

第一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典型案例1

案例1: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推动品质与功能双提升2

案例2:以“5全便利店”为切入点打造便民服务新亮点5案例3:“试点+示范”带动便民消费服务创新发展8

第二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典型案例11

案例4:汇聚优质服务打造社区服务新模式12

案例5:养老带动服务万家15

案例6:以家政为载体建设社区惠民服务中心 19

案例7:创立“三个清单”模式拓展养老服务 23

案例8:发展社区养老丰富百姓幸福生活 26

案例9:建设邻里中心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30

案例10:提供“一站式”服务做优邻里中心35

第三篇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典型案例 38

案例11:加大改造力度打造最美示范街区39

案例12:打造罍街品牌突显徽派特色42

案例13:特色小吃带动再造休闲品牌46

案例14:便民利民惠民打造“一站式”便民生活圈51

案例15:标准特色先行展现民族风味56

案例16:新江南?生活荟漫享生活59

案例17:建设美食街推动餐饮集聚发展62

案例18:推广晋江美食增强特色餐饮影响力66

第四篇农村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70

案例19:实行互联网+连锁发展便利城乡居民 71

案例20:强化乡村便民推动协调发展76

案例21:护航乡村振兴便民服务先行78

第一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典型案例

案例1

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推动品质与功能双提升

(北京市商务局)

北京市大力开展以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为重点的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着力提升社区商业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水平,推动社区便民服务商业创新发展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便民服务综合体”)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业态齐全、服务齐备”,且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能够满足社区便民服务及周边居民多样化、综合性生活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新兴业态。自2015年《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积极引导和推动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底,已累计建成82家,在服务民生、促进社区便民服务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便民服务综合体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社区属性。综合体是以属地社区为依托,以居民为服务对象,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元化生活需求,提升了社区消费便利度。二是功能集成。便民服务综合体集生活必需品零售、餐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拓展了社区商业的生活服务功能。三是品质提升。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大背景下,便民服务综合体围绕着“品质、实

惠、便捷”的进行定位,将社区商业与社区文化共融,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围绕市民需求,北京市商务局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便民服务综合体发展。

一是出台政策,做好顶层设计。2015年,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培育多服务集成商业模式”、“探索发展一站式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2016年,市商务委出台了《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规范(试行)》,明确了便民综合体的业态配置、功能要求、规模分级和运营模式,落实了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是资金支持,发挥导向作用。北京市已明确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扶持包括便民服务综合体在内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此外,市里还利用商务发展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扶持、项目奖励等多种方式,培育打造一批连锁化和品牌化突出、示范效应强的便民服务综合体,发挥杠杆效应,引导便民服务综合体健康发展。

三是市区联动,加强属地责任。为加快推进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北京市还充分发挥市区各个商务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商业服务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次现场召开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协调会,推动形成互联互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将建设工作纳入“疏、整、促”之中加以层层推

进、逐步落实。

四是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的宣传和推广,做到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市民满意、示范推广的良性循环。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截至2018年10月底,北京市支持建设了200个“小而精”的社区“E 中心”,采用“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餐饮、家政、维修、洗衣、快递等便民生活服务,累计推动建设社区微菜市场、无人超市、蔬菜直通车、箱式货柜等便民服务网点700个,便利了市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二是通过模式创新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引导业态转型升级。截至2018年10月底,北京市支持建设了82家“大而全”的社区便民综合体,集成餐饮、家政、修理、洗染、美容美发、代收代缴等多种便民服务,全面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鼓励支持一批规范化连锁网点进行搭载服务,社区服务日益综合化、集约化、便利化、推动便民服务功能集成融合。

案例2

以“5全便利店”为切入点

打造便民服务新亮点

(湖南省商务厅)

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终端消费促进工程和商务部《指导意见》,湖南省长沙市以“5全便利店”项目为切入点,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便民服务,不断打造便民服务新方式。

一、精准社区定位

“5全便利店”,即“五分钟到达、购买便利、服务功能齐全、安全放心”的便利店,以“消费者的好帮手,老百姓的贴心人”作为宗旨。“5全便利店”一般选址设立于社区、营业面积一般在100-150平方米左右的生活超市,经营上既着眼于满足消费者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购物、健康消费的需求,更注重的是让消费者和社区居民充分感受到各种服务过程的快捷、轻松、愉快的便利。“5全便利店”经营内容分商品类和服务类两大类。商品类除生活超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外,新增了主食类,包括早点、盒饭等。服务类为新增专项民生特色服务项目,包含10大类18项服务功能,主要有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自助金融服务、便民缴费(水、电、气)、机票订

购、邮件收寄、邮件转投、报刊征订、旅游资讯服务等。

二、加大扶持力度

作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和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明确了“5全便利店”的扶持政策,对验收合格的每家“5全便利店”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专项资金中给予了每店5万元资金扶持,用于补助门店统一标识标牌,各种便民服务的完善和升级。通过现代服务业试点领导小组验收,已经拨付了“5全便利店”现代服务业试点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步步高汇米巴120家门店600万元,家润,40家门店200万元,千惠100家门店500万元)。

三、零距离贴近消费者

“5全便利店”立足社区,延伸到小区内、家门口,为解决消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作出了新的探索。消费者下班后就可以到“5全便利店”领取邮件、包裹,实现了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的完美对接。项目实施企业和门店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5全便利”带来的实惠,增加了人气,带来了效益,营业额比普通门店增长了30%以上,步步高旭辉藏郡店由于增加了主食类项目,方便了周边的学生和居民,营业额增长了80%以上。

四、全方位服务消费者

“5全便利店”不同于传统便利店,增加了便民服务功能,一站式地解决了消费者以往需要东奔西跑、费事费力的问题,如:店内增加了熟食服务,早、中、晚三餐都供应,既有买的,又有

吃的,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真正做到了“消费者的好帮手,老百姓的贴心人”。此外,新增的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自助金融服务、便民缴费等10大类18项服务功能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五、拓展认知度争创品牌

为了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长沙市在推进“5全便利店”建设过程中,创造性的将政府品牌、企业品牌、现代服务业试点标志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5全便利店”的招牌上,左边是“5全便利店”的标志,中间是实施企业的标志,右边是现代服务业试点的LOGO,为加强对品牌的保护,长沙市还对“5全便利店”的标识进行了工商注册。

案例3

“试点+示范”带动便民消费服务创新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加快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函〔2018〕157号),宁夏积极开展多项工作,通过试点与示范不断引导便民消费服务发展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制定政策措施。为推动工作开展,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自治区“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实施意见》。2018年制定了《关于推动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便民消费中心发展的具体支持措施。向五个地级市转发了《商务部关于加快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推动开展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二是开展试点工作。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鼓励支持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村镇发展,累计拨付专项资金2300万元。通过支持试点企业中卫荣盛公司利用资本、品牌和技术优势,向乡镇延伸经营网络,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与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农产品种植基地,建立基地预冷库、分拣中心和配送

中心,进行标准化分拣包装,开展直供售卖农产品进城销售。先后于2015、2016年建成常乐、镇罗、宣和、美利4个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为14.9万农村群众提供生活服务,拓展了计生用品发放、包裹代收代发、话费缴纳、礼品印花预订、零散农产品收购、机票火车票代购、水电暖费代缴等便民服务功能,同时收购供销果蔬等农产品400余万元,为繁荣农村市场、保障农村供应、促进农村消费和为农民生活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开始,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由点向面推广,拓展集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洗染洗浴、家电维修等“一店多能”的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依托城乡一体化商贸服务中心,使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畅通了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为农民提供了多层次、便利化服务。

三是创新企业经营新模式。为进一步做好城乡一体化商贸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工作,实现门店盈利,增加进入主板市场的筹码,切实减轻实施企业经营负担,确保服务中心长期持续经营,实施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动力,重点开源节流,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依据乡镇客流及消费水平,从原有职工80人压缩至40人,经营时间高效利用,卖场资源充分整合,引进便民服务业态,分摊经营场所成本;科学调整功能,伸缩售卖面积。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依据后台信息数据,得出盈利、刚需的畅销品,结合当地群众消费习惯,加大畅销品的售卖面积,从采购环节的选品、保管环节的处理、售卖当中的控制以及最后的报损和监督,实现管理出效

益。

四是开展“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示范创建工作。累计拨付专项扶持资金7000万元,建成1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商业示范社区,25个自治区级特色商业街区,培育社区重点企业11家。重点实施了永宁纳家古街、中卫沙坡头水镇提档升级示范工程;着力打造银川文化城凤凰里嗨街、瑞信特色美食街、石嘴山煤城记忆文化街区、中卫高庙鼓楼历史文化街区、固原九龙国际商旅一条街等一批宁夏历史人文特色商贸目的地;支持银川大阅城观光夜市、石嘴山汉唐九街台湾夜市、吴忠清真美食城等建设。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传统商贸服务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创新和竞争能力提升。以安食六和等为代表的传统商贸服务业企业,通过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流通现代化等方式,加快业态、管理、组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凸显了商贸服务业在实体经营资源、信息和人才。

(二)促进了城乡和区域间均衡发展。借助“互联网+流通”创新,通过实施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家政扶贫、农村电子商务等工作,改善了城市和山区之间在商贸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均衡状况,不仅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需求,而且增强了宁夏中南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从而带动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第二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案例4

汇聚优质服务打造社区服务新模式

(瀚立商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万有集市隶属瀚立商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由IDG资本、华住集团、红谷资本于2010年共同创立。万有集市以“菜场是家的延续”为理念,打造集烟火味、人情味、好滋味为一体的社区服务空间。除了具备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的功能以外,万有集市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活动场所,百姓到此不仅可以买菜,还可以吃到地道的小吃,更能够在这里互动、交流和学习。

一、分门别类加快建设

经过3年的成长,万有集市已从1.0版本升级到3.0版本,现已有10家万有集市正式投入运营,分布在浦东新区、静安、虹口、宝山等区。根据不同项目条件,万有集市将门店品类划分为社区店和标准店两种类型。社区店面积需求100 ㎡-1000㎡,服务半径0.1km-1km,人口0.2w-2w;标准店面积需求1000 ㎡-3000㎡,服务半径1km-3km,人口2w-5w。无论是社区店或是标准店,万有集市都将生鲜菜场及社区平台作为重要服务内容,严格按照上海市2017年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指南建设的标准加以建设。

二、服务功能齐备

万有集市以生鲜菜场、便民餐饮、邻里中心三大功能为特色,力求以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引领社区百姓生活,成为社区“小家”

之外的“大家”,社区的共享客厅,一个有温度的社区服务中心。一是提供标准化的菜市场。万有集市积极响应政府设立全市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的号召,严格遵守“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的“五统一”规范,为消费者提供电子标签、品牌入驻、基地对接、价格稳定、追溯完备等便利化、智慧化的服务。此外,集市还结合平价菜、追溯直供、精准扶贫等多项内容,在保障副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菜场的整体品位。

二是提供大众化的便民餐饮。集市内设置的民生餐饮、各类小吃,如大饼油条、粥米面粉及各项民生简餐、特色小吃等,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健康安全、方便快捷的用餐体验。

三是增添邻里中心功能。每个万有集市都以不同形式将邻里中心功能融入进来,具体包括便民服务(理发、美甲、托幼、养老、康体健身)、党建引领、扶贫公益、社区课堂等。同时,集市还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建设和片区整体规划等要求,从外观、内容、社群建设等方面,对传统老菜场进行“升级换颜”,不仅满足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更满足了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让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市井文化在万有集市的场景下显现出和谐温馨、互融共通的氛围。

三、运营管理规范高效

在运营管理中,万有集市坚持规范、高效的原则,着力推动集市模块化、集成化、智慧化和创新发展,以此扩大经营规模,提升

服务品质和水平。

一是注重模块化发展。万有集市的模块化非常强,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服务半径、不同目标受众、不同存在形式,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同时,集市还可根据不同物业形态,提供特色及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能快速复制和推广。

二是注重集成化发展。万有集市将单一的服务业态,如菜场、餐饮、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需求经过专业化的定位组合后,将传统租赁模式转化为合作经营模式,在线下平台加以展现。在管理过程中,万有集市将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形象展示、装修监管等职能统一起来,通过标准化的商品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流程、服务要求以及筛选机制实现渠道优化。

三是注重智慧化发展。万有集市搭建了“万有”线上平台让商户上线,利用大数据的支持精准掌握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用户粘性。一旦线下线上、线上线下实现双向联通后,万有集市就能给社区用户带来更好的购物和社交体验。

四是注重创新发展。万有集市将社区商业运营理念嫁接到“菜场运营体系”,统一管理,打破传统的二房东模式,将联营、孵化等多种模式加以优化组合,力求共创共赢。在此基础上,万有集市还增设了“万有会员”的线上运营体系,将生鲜、便民简餐、邻里中心的数据整合起来,并将营销体系、快闪模式融入市场推广之中,将“商业运营”再次升级为“社群运营”,以便更具粘性和亲和力。

案例5

养老带动服务万家

(安徽省合肥市丁香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丁香社区2008年成立,人口总数约2.2万人,老龄人口约6800人。2016年9月,社区通过整合服务用房,正式启动了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由丁香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进行运营和管理,总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含卫生所和周边商铺)。社区秉承“网联百商、情暖万家”的服务宗旨,在辖区提供养老、家政、干洗、维修、照相以及育儿、义工等多元化的家庭生活综合服务,着力提升居民消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区和谐发展。

一、精准定位搭建平台

为准确把握社区及周边商业业态,确保切实满足居民需求,社区邀请了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市场调查,重点把握辖区商业的种类、分布及居民的主要生活需求,为中心建设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同时,社区组织人员赴上海曹家渡、南京鼓楼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此外,社区还精心选择了服务场地,将中心选址在成熟生活小区内,并与医疗机构、健身场馆、商业门面毗邻建设,形成优势互补、整合提升的良好态势,力争打造成高品质、全覆盖、智能化的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中心整体的运营管理由众城夕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接,在建设的同时对周边网点分布、各项服务的价格、流程、承诺等制度进行了宣传和公示,基本符合合肥市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总体要求。

二、综合服务便民利民

中心作为为辖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场所,能提供养老、家政、维修、配送、医疗、心理咨询、劳动就业、文化娱乐、义工等12个类别、80余项服务。此外,除了提供诸如量体裁衣、修锁配匙等实体化服务外,中心还依托微信公众号、社区网站及中心服务热线,提供居民虚拟化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服务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生活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建设了一系列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服务。同时,社区于2017年底启动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建设,在辖区全面推广“烛光妈妈”APP,利用健康监护、安全监护、健康关怀和健康服务四大系统,打造“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社区依托丁香家园二期2000平方米的门面房,正在打造包含智慧健康、智慧医疗、智慧家政、智慧家庭、智慧教育、智慧党建六大板块的街道级智慧型社区服务中心。

(二)便民生活服务。社区按照直营、招商加盟、沿街发展三种模式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建设。其中,直营业态有家政、干洗、

皮具保养、照相、打印、物流配送、便利店等;招商加盟业态有开锁换锁、再生资源回收、环保空气净化、垃圾处理、搬家、代驾、家庭装修等;沿街发展业态有餐饮、康体健身、教育培训、修理、医疗服务、超市等。在便民服务管理中,中心对于加盟企业和个人以及沿街发展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诚信管理承诺书等,加强监督管理。

(三)公益服务。在打造生活综合服务中心的初期,社区就采用公益与有偿相结合的运作方式,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同时,社区创新服务模式,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性团队、爱心企业进驻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由专业组织负责运营服务中心各类功能。目前已有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童悦少儿公益服务中心、九色鹿文化发展中心、辉腾志愿者、五彩连心志愿服务队等五家社会组织进驻中心开展服务工作。中心成立至今,已培育和孵化社会团体15个,招募志愿者200余人,开展各类活动60余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近5000人次。

(四)信息服务。为了更加便捷服务社区居民,中心依托“微笑丁香”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相关便民信息,设置沃富民生终端系统,提供电子购物、社区快递、社区公共商业信息查询、银行金融服务、家庭服务预定、订餐、购物等多种功能。

三、注重实效灵活运营

(一)融合式运营。中心现引进12家家庭综合服务提供商,不仅满足了百姓的服务需求,同时也为家庭综合服务提供商整合

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名称: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处 三、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某市工程咨询院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资质等级: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可行性研究依据 1、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等要求; 2、现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3、国家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资料; 7、某县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某市工程咨询院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合同。 六、可行性研究过程 我院接受委托后,认真分析了已有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查看,经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分析,达成共识后,开始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我们本着客观、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工程方案中的具体问题与建设单位多次沟通商讨,对主要工程方案进行了调整优化,最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方案。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论证及对投资估算、效益进行分析,力求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做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论述,为投资决算提供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25-2005; 4、《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5、建设单位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咨询合同》; 6、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 7、其他有关国家政策及信息资料。 二、编制的范围 1、根据某县便民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项

关于加快我市中心镇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初稿) 根据市政协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今年3月,市政协联合民进市委和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在章应民主席、梁成副主席的带领下,对我市中心镇建设与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向山、太白、黄池、石桥、年陡5个乡镇是我市小城镇中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城镇功能和发展势头较好或具有一定特色的地区,去年底被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作为中心镇纳入“1255”城市发展战略。5个中心镇总面积407.2平方公里,总人口24.8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4.2%和19.3%。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已经具备中心镇建设的初步基础和条件,主要有: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5个中心镇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亿元,占全市的18%;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占全市的8.1%;财政收入5.3亿元,占全市的4.7%;农民人均纯收入8280元;城镇化率达42.4%。 2、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作用日趋明显。各中心镇均建立了工业集中区,依托园区载体,产业集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以冶金压延、机械制造、服装纺织、农产品深加工为代表的乡镇产业。

3、与主城区相协调的中心镇布局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各中心镇在规划指导下,空间得到拓展、规模逐步扩大、实力明显增强,已初步形成规模日益拓展、人口加速集聚、市场比较繁荣、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城镇布局框架。 4、城乡一体化枢纽地位得到加强。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南部沿江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成立,以及芜申运河、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和城市路网的延伸对接,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节点,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各中心镇道路框架基本拉开,镇街网络初具雏形,水电普及率达100%。科教文卫公共设施和就业、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镇容镇貌明显改善。 6、推进城镇化宏观决策环境更加有利。中央和省市均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扩权强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将中心镇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中心镇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二、影响和制约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重视不够,因而,与先进地区比较,我市中心镇在产业支撑、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某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某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 二、项目承建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建单位:某街道办事处 法人代表:*** 三、项目承建单位概况 某街道办事处筹备组位于市区西部,紧邻***景区,辖区内有6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民2.3万人。街道办事处筹备组主要科室设置包括:经济管理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新农合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等。 四、项目建设地点 南临***,西临***,东北临***景区。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设一座三层砖混楼,总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包括建安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估算总投资为***万元,其中某区政府支持***万元,***街道办事处自筹***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程序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包括准备工作、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建设周期为7个月。

主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 1 占地面积平方米4737.57 2 建筑面积平方米1460 3 容积率——0.31 4 建筑密度——10.27% 5 绿化率——40% 6 总投资万元260 八、社会效益分析: ***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重要举措: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中心高效运转。深化改革开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消除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增强城市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医疗、治安等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同时,***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市长***同志2009年1月5日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民生工程扎实推进。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十大实事”全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及示范点

镇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及示范点实施方案 各村支部、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为加强服务群众、贴近群众,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建立便捷的服务便民体系,满足基层群众便民服务工作要求,现就全面推进全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示范点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开展“十廉”活动,以强化行政管理、简化行政审批、优化行政服务延伸到基层,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建设“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和为民代办机制,解决好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按照“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要求,在完善和改进往年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2018年9月前完成新建3个村便民服务中心和2个村代办点,实现村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新建设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一般设在村办公地点,有条件的可以单独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设代办员。代办员一般从联村干部、村文书、大学生村官及其他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熟悉村基本情况,乐心为民办事的人员中选择合适人选。便民服务代办员具体负责开展便民服务工作,村支部书记是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

三、工作原则 (一)公开便民。通过各种形式公示便民服务代理事项、代办流程、代办制度、代办地点和代办人员及其联系方式等公开便民。 (二)依法办事。严格执行为民服务代理工作制度,按照规定的办事程序,杜绝暗箱操作,代办员要熟悉代理事项的办理程序和有关要求,高效工作。 (三)高效工作。对申办人做到“一次性告知”。代理事项一经受理,要按照限时办结要求办理,代理事项办妥后,及时向申办当事人交接反馈。 (四)无偿代办。除依据法律、法规应当交纳的规费外,便民服无偿代办。开展业务不得向办事群众收取任何代办服务费用。 四、建设内容 (一)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整合村组织活动场所、农村闲臵中小学校舍等资源,综合考虑交通、位臵等因素,落实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配备业务办公设施。具体下设“四个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和基础设施后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是: 1、村便民服务中心。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计生主任和大学生村官为主体,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厅式”办公模式,确定不少于2人实行轮流坐班和代理代办制。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我镇便民服务工作以“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以提高办事效率和阳光便民服务为宗旨,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代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到11月,中心共接待3840人,受理各类项目3840件,办结3840件,其中受理即办件3108件,代办件732件,办结率达100%。20XX年被市政务服务中心评为市级示范点。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事。 高石镇便民服务中心总面积141平方米,共设置党政事务类、民政残联类、计生服务类、经济和劳动保障类、国土林业农业类等五大类窗口,现有窗口工作人员8人,各服务岗位都设有A、B岗。中心主任由镇党政办副主任兼任,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并实行挂牌上岗,在大厅张贴所有干部身份职务公示栏,干部工作去向告知栏,解决了群众到乡镇办事进哪个门、找哪个人的问题,减少了因为程序不懂、办理人员不在而造成的误事、误时、误工的现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报送政务服务工作信息,并圆满完成了信息报送任务。 (二)拓展工作思路,突出服务重点。 针对在中心运转过程中,群众反映普遍的一些问题,镇党委、政府顺应民心、顺势而为,及时组建了农技、法律、医疗卫生等专业便民服务队,定期深入村组或在赶集日到场镇上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同时,为更加方便群众办事,我们将服务延伸到了村组,按照“九个一”要求全面完成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村文书为代办员,各村民小组长为各小组代办员,建成了一个覆盖镇村组三级的便民服务网,真正做到群众动口干部动手、服务上门的目标。20XX 年,各村级代办点共接待群众4720余人次,受理各类项目3420件,办结3420件。广大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工作能力,更增进了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感情。 (三)规范办事程序,实行阳光操作。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把各项办事程序,办事须知,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公布于众,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增强了干部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意识,有效遏制“吃拿卡要”的现象,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心对外设立的窗口,主要负责办理各村无法办理的事项,根据群众需要,由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办理,办结后从窗口返回。通过规范服务,缩减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办事程序一气呵成,服务功能大大提高。着力推进行政审批软件系统联网建设,20XX年7月,顺利开通了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系统的开通及时将群众对我们的意见建议反馈,有力的促进了我们办事效率的提升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严格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中心镇建设

加强中心镇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是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拉动内需加大投资的重要 举措。要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规划布局为龙头,以增强中心镇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为重点,按照“统筹兼顾、优化布局、凸显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将重点中心镇做大做强,努力走出一条有徐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 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建设。加大城乡规划实施力度,坚持规划编制“一张图”、“一盘棋”,明确规划实现“时间表”、“路线图”。充分尊重城镇和乡村的差异,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要注重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使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都市景观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使建设更加符合群众需要,更加符合当地特色。 做好“双置换”工作,破解用地难题。要着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土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拆迁复垦旧村庄的“双置换”工作,完善土地流转程序,盘活土地存量,缓解中心镇建设用地难的问题。 优化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完善城镇经营机制,拓展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坚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以项目进行贷款融资,同时千方百计吸引民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构建多渠道的融资平台。同时要进一步做大产业支撑,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为城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城镇活力。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农民转市民,通过实施“村改居”活动和旧村改造工程,在镇区新建安置小区,使村民就地转为城镇居民,广泛吸纳农民

关于加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柞水县立足“为民、便民、惠民”宗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便民服务体系,构筑了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此,结合我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实际,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我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健全领导机制,组织协调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柞水县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出台了目标考核办法,县镇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督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构,人员落实到位。各镇按照“思想好、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标准,严格程序从各站所业务骨干中精选中心工作人员,保障人员政治和经济待遇。村便民服务站由村干部轮流值班。 (三)健全服务功能,项目集中到位。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县民政、计生、农业、林业、扶贫、广电、国土等相关的部门,都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窗口,便民服务内容达10余项。实行常设固定窗口与流动、轮流值班窗口相结合,创新便民服务方式。

(四)健全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到位。我县坚持边实践边探索,着力构建便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各便民服务中心普遍建立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对便民服务项目、办事程序等采取张贴上墙、政务公开栏、制作政策流程小册子等形式公开,设立投诉电话、投诉箱和意见簿,接受群众监督。注重创新便民服务机制,在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设立流动便民服务站或联络点,探索构建县级五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延伸便民服务触角。全县13个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有的由纪委书记兼任,有的由副镇长兼任,有的由副科级干事兼任,有的由副书记兼任,有的是领导轮流兼任,人员各不相同,牵头主抓单位不一。同时政府、纪委和各单位在服务体系建设中职位定位不明确,角色站位不准,个别环节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一整套量化考核考评监督管理办法。

市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市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市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市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为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着力构建透明、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型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推行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方便群众为目的,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将与经济建设、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到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与市级行政服务中心、村级代理点共同构成覆盖全市的互联互动的便民服务网络。 二、工作原则 1、便民利民原则。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2、公开透明原则。通过印发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等多种形式,公开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 3、便捷高效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实行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4、依法行政原则。所有服务事项,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行为,除按政策规定收取有关费用外,严禁违规收费、搭车收费和以权谋私。 三、机构设置镇行政服务中心是集中办理本镇和上级政府部门授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提供代办、咨询等便民服务的机构。镇

行政服务中心设咨询代理部和办理部。咨询代理部配备2-4名工作人员,负责咨询代理不能在办理部直接办理的事项;办理部由进驻镇行政服务中心若干窗口组成。未进驻中心的镇直单位要设立办理室(统一挂镇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室牌子),承办镇中心咨询代理部的转办件,并接受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对其直接受理的申请,负责回复送达。村(居)委会设立便民代理点,村(居)委会干部兼任代理员。镇行政服务中心为镇政府派出机构,镇长兼任中心主任,一名副镇长或党委委员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镇行政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市行政服务中心业务指导、业务协调和检查考核。四、机构职责镇行政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 1、在职责权限范围内核发辖区内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所需的各种证照,为需经上级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审批、核发的各类证照提供初步审查; 2、负责收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范性文件及生产技术资料,为申请人提供查询服务和法律服务; 3、根据职责权限为辖区内特殊群体提供各类免费服务; 4、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创业意向者从事各类经济活动提供相关的咨询和代办帮办服务; 5、对必须交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按规定统一集中收取。村代理点的主要职责: 1、滤布厂负责接收本村群众提出的申请,按照一事、一袋、一卡的规范要求登记、备案并及时转送镇中心咨询代理部; 2、按照首问负责、一站式服务的要求,负责对所代理事项的送达和回复;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根据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通知要求,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开展好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场所建设。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场所建设,在今年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投资120万元新建300平米的高标准中心大厅,改造200平米的档案资料室,购置并安装了空调、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方便前来办事群众在中心大厅设置便民休息椅,同时通过印制政策宣传手册做好上级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中心设主任一名,由班子成员兼任,专职副主任一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设立14个服务窗口,进驻8个部门,28名工作人员。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部门、事项进驻。从我镇便民服务实际情况出发,分别设置民政、社保、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农机、财政、经管、综合窗口。主要办理涉农补贴、三资管

理、三农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三险等事项。 制度设计。我镇便民中心制度建设"三到位",保障中心高效运转。一是考勤考核制度到位。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补位制度,同时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考核评议结果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二是政务公开制度到位。采取在服务大厅对外公布各窗口职能职责、人员分工、联系方式、服务事项名称、办事流程、收费情况、举报电话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业务办理制度到位。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日期、提高办事效率。 三级联动和上预审软硬件设置。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积极推进涵盖窗口工作规范、内部运行机构、工作岗位等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方便与上级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和联系。积极使用行政服务中心上预审平台,启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办件系统,及时录入办件信息方便查询监督,同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与市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控系统视频信息互联互通。对有条件的社区村居先行搞好便民服务中心建

优秀报告范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我们兰陵镇位于苍山县西南部,地处苏鲁两省,苍邳台峄四市县区结合部,是2001年由兰陵、韩塘、横山三乡镇合并而成的中心镇。全镇辖114个行政村,10.6万人,总面积135.4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9万人,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中心镇开发建设的路子,使我镇中心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镇GDP实现6.9亿元,一、二、三产值比率为 4.6:3.9:1.5,实现财政收入14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2元。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机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快实施中心镇建设战略,将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扎实地抓好城镇建设工作,党委政府制订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城镇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实行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建委、土地、财政、工商、司法、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城镇建设的领导,同时,配备房建、土地等专门人员从事城镇建设服务工作,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制订地方性法规,保证城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盛市、县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兰陵实际,镇党委、政府制订下发了《兰陵镇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关于加强规划建设和土地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作为指导城镇建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真正使城镇开发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顺利实施。 二、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城镇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矗根据盛市、县各级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精神,确立了“规划要超前,建设要细致,开发要大胆,管理要严格”的方针,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镇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结合兰陵人文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聘请省设计院重新编制兰陵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保证在成片、连片、合理配套的原则下搞建设,并逐步形成规模。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全镇建设道路总面积25.5万平方米,硬化完成韩塘、艾曲村村通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硬化路面1.6万米,蒙台路艾曲段拓宽硬化工程已完成路基铺设,总投资560万元,全长2000米。镇区道路在完成温岭、新兰等道路的同时,现正铺设硬化主要街道2条,投资

便民服务中心自评报告

便民服务中心自评报告 按照万府办发【201x】10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有关安排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上提出了具体目标,明确了主攻方向,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我镇对便民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自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万富任组长,副镇长袁伟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袁伟同志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负责处理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进入该中心的各部门同志按照便民、公开、高效、依法行政的原则负责承担各自的业务受理、办结和回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按照文件要求制定了《旧院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实施方案》。 (一)选址和建设情况。一是在镇政府综合办公楼的一楼设立了旧院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面积约8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门口设置了醒目的“旧院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挂牌。各个窗口前均在显眼位置标明服务人、服务项目以及联系方式,旧院镇以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实行“集中办公、公开办事、规范操作、限时办结”的运作

方式,建立了“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服务机制,真正成为方便群众、服务百姓的“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二是投入资金新购置了档案柜,办公桌椅,液晶电脑,打复印机、饮水机,休息椅等。三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让其了解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特制作了便民卡和设立了公开栏。让其了解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方便群众办事。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情况。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共设置了六个服务窗口即:民政、社会保障及农民工服务窗口、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窗口、国土建设服务窗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服务窗口、惠民帮扶服务窗口。按照“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熟、服务优”的原则共安排相关人员挂牌上岗。做到便民服务中心与各项农村工作实际相结合,大大地方便群众办事。 (三)工作流程情况。公开各服务窗口的服务事项和内容,并将相关内容公示上墙。同时对进驻部门的办事流程、各窗口服务项目、受理依据、所需提供的材料、收费标准及服务咨询电话等进行了梳理。 (四)管理工作情况。一是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实行挂牌上岗,明确了中心负责人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并制定了工作人员具体的考核办法。年底将严格考核,逗硬奖惩;二是建立了“六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和预约服务制度;

便民服务中心简介

便民服务中心简介 为落实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动“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活动的法定程序开展,积极创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局面,我镇成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围绕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创建群众满意的站所为目标,建立服务承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推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一条龙”、“窗口式”服务工作机制,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以“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为理念,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流程 2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 (二)负责接待群众来人、来访,告知有关事项。 (三)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办事程序、档案查询等服务。 (四)负责办理各类证件、合同、手续。 (五)负责处理各种纠纷。 (六)负责向党委、政府反馈信息,为群众答复问题。 (七)负责来人办事登记、处理情况及建立档案。

**镇便民服务中心限时办结制度 一、限时办结制,是指服务对象在“中心”办事时,在符合相关规定及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的前提下,要求窗口、科室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其所要求事项的制度。 二、服务窗口、各科室负责人为限时办结制的负责人。 三、服务窗口、各科室承办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由**镇党委、政府会议确定,并对外公开。 四、对急办事项,在服务对象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要及时予以办结。 五、对限时办结事项,应及时对服务对象申请材料、有关手续进行审核,确认材料和手续齐全、符合规定后给予受理,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办结;申请材料、手续不全或不符合法定要求,应当场或在2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六、无正当理由不准延时办结,如情况特殊需延时办结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告知服务对象延时办结的理由和具体时间,并报镇“中心”备案。 七、无正当理由延时办结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简介

××镇便民服务中心简介【镇情概况】××镇地处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社区,××个村(居)民小组,××万人。近年来,城关镇党委以“在孟津科学务实发展进程中挑大梁、走前头”为目标,开拓进取,务实重干,顺应新常态,奋力新作为,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133个乡镇中位居11位、省百强乡镇××位。先后荣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文明乡镇、先进乡镇党委、征迁改建工作先进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中心历程】为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为民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根据上级部署,2010年11月,我镇建立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2012年6月,依托原有场所对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设置6个服务窗口,增添了办公、便民设施。2015年1月,中心迁新址,位于镇政府西侧100米。目前,中心设党群服务、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救助、三资管理、国土城建、惠农补贴、企业服务等8个窗口办理39项审批服务事项,现有工作人员××名,是集信息与咨询、管理与服务、投诉与监督为一体的镇级综合行政服务平台。 【主要措施】“中心”成立以来,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准则,秉承“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不断在改革创新中求证自身价值和生命力,沿着强化协调联合和管理

监督的路径探索创新,通过优化功能配置、重组业务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延伸服务平台等途径不断增强整体行政服务功能。“中心”实行服务事项(办理事项、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所需资料、收费标准、人员职责、联系电话)的“七公开”操作,并对进入“中心”的部门、窗口、服务事项进行了6次调整,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心”服务功能;对内推出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十不准”行为规范、中心工作制度、AB岗工作制度、群众评议等制度,实现审批服务的提速提质;加强宣传,印发镇便民服务手册、各窗口办事指南、村便民服联系卡、一封公开信等,让群众清楚有事到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方便群众办事;切实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注重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社会监督和文化凝聚,共创“情满中心”的服务品牌,以文化力增强服务力,以凝聚力催生竞争力。 【镇村联动】为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成立村级便民服务站,覆盖全镇××个村(社区),采取“当场办理+全程代办”的服务模式,在镇现有39项业务中有19 项业务村可以全程免费代办,涉及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救助等33种表册全部下放到村。村民可以自主选择委托村干部代办或到镇直接办理。村(社区)实行AB岗值班制度,每天有2名村(社区)干部值班,秘书、民调员、计生专干为村代办员,镇包村干部为村协办员。镇村联合开展民政、计生、劳保等业务的流动巡回服务、以党团员志愿者为依托的志愿者服务、以突出问题、特殊领域、特定对象等为

最新 关于中心镇规划建设的意见-精品

关于中心镇规划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提高中心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中心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中心镇在连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发〔〕24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意义 中心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城乡、联系工农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中心镇规划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就地吸引农村劳动力,提高中心镇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市中心城镇规划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心镇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中心镇存在规模偏小、职能雷同、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中心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功能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突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有力措施,破解难点问题,提高我市中心镇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区域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中心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心镇规划体系和城镇基础设施,优化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彰显特色。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中心镇规划体系,合理确定中心镇的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充分挖掘中心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中心镇的自然景观特色,努力实现现代建筑、自然风貌和文化传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中心镇不同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加强分类指导,构建自然和谐、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批重点中心镇。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XXX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 新建 1.1.3 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承办单位:XXX 负责人:XXX 1.1.4 项目拟建地点 XXX 1.1.5 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单位 编写单位:X 法人代表:X 单位地址:X 邮政编码:X 1.1.6 研究工作依据 (1)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

版) ;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编写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国家有关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经济技术定额、标准; ( 4)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深度要求; (5) XXX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1.7 编制范围 (1) 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调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 确定项目地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 (3) 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4) 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 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6) 从技术、经济、环保、社会等各方面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1.2 项目概论 (1)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 根据XXX市、县政府统一部署,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办 实事,拟建XXX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600平方

米,总建筑面积1200 平方米,其中:便民服务大厅400 平方米设立村镇办、计生办、合管办、劳动保障、司法所、财政所、经管站、民政办等十几个窗口,行政办公用房400 平方米包括出纳室、会计室、主任室及档案室等,办公室、会议室及活动室400 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 级。 (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X成立于2010年,隶属于XXX人民政府,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9 人,设臵3 个股室。服务9 个社区,2.5 万户居民。 XXX便民服务中心基本职能是: 1 )受理群众法律、法规、政策及服务事项的咨询; 2)受理、承办群众中申办的服务项目; 3)协调有关部门职能交叉事项; 4)监督各部门规范、高效、优质服务; 5)负责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 6)及时处理中心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办事程 序,提高工作效率; (3)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定为6个月,即2012年6月-2012年12月 (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投资80万元,地方自筹160万元。 (5)建设性质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ICS03.160 A 0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618—2013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2013-11-12发布2013-12-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一般要求 (1) 3 建筑设施 (1) 4 工作设施 (1) 5 标识 (2) 6 应急管理 (2) 7 进驻部门及项目 (2)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立、牛建平、冯莉、罗光辉、杨路、张凯峰、杨玲、李文平、张应杰、周磊。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一般要求、建筑设施、工作设施、标识、应急管理、进驻项目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2 一般要求 2.1 选址 便民服务中心应设在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办事的地方。 2.2 建筑结构 便民服务中心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宜为二级,宜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等结构形式。 2.3 建筑外观 2.3.1 一般要求 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外观应简朴整洁、庄重大方。 2.3.2 单位名称标识 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建立的便民服务机构名称统一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标识统一按照白底红字、宋体字制作,在办公地点正面显著位置横排固定。 3 建筑设施 3.1电力设施 3.1.1室内照明应照度适中,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3.1.2应配备应急照明系统。 3.1.3应配备不间断电源系统。 3.2消防设施 主体建筑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安装防火灭火系统,设置紧急逃生通道等。 4 工作设施 4.1 服务大厅设施

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思考.doc

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思考 近年来,**县立足“为民、便民、惠民”宗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便民服务体系,构筑了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此,结合我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实际,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我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健全领导机制,组织协调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县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出台了目标考核办法,县镇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督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构,人员落实到位。各镇按照“思想好、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标准,严格程序从各站所业务骨干中精选中心工作人员,保障人员政治和经济待遇。村便民服务站由村干部轮流值班。 (三)健全服务功能,项目集中到位。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县民政、计生、农业、林业、扶贫、广电、国土等相关的部门,都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窗口,便民服务内容达10余项。实行常设固定窗口与流动、轮流值班窗口相结合,创新便民服务方式。 (四)健全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到位。我县坚持边实践边探索,着力构建便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各便民服务中心普遍建立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对便民服务项目、办事程序等

采取张贴上墙、政务公开栏、制作政策流程小册子等形式公开,设立投诉电话、投诉箱和意见簿,接受群众监督。注重创新便民服务机制,在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设立流动便民服务站或联络点,探索构建县级五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延伸便民服务触角。全县13个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络的全覆盖。 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有的由纪委书记兼任,有的由副镇长兼任,有的由副科级干事兼任,有的由副书记兼任,有的是领导轮流兼任,人员各不相同,牵头主抓单位不一。同时政府、纪委和各单位在服务体系建设中职位定位不明确,角色站位不准,个别环节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一整套量化考核考评监督管理办法。 (二)服务管理不够规范。镇服务中心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中心选调人员隶属于各站所。而各行业、部门之间,服务项目不同,条块分割,容易造成相互推诿,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整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班也因要兼顾部门其它工作等原因,导致到岗不及时,甚至缺岗,给群众带来不便。中心工作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有的业务能力不是很强,规范的语言和行为还不很到位。 (三)便民项目不很到位。便民服务审批方式创新步履艰难,“双头审批”、“明进暗不进”、“规避监察”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有

关于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枝江市委党校课题组 报告说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进一步抓好便民服务网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全覆盖,枝江市委党校专门成立了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课题调研组。几个多月来,课题组3名成员先后到市纪委、市行政服务中心、问安、顾家店等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比较详尽地了解到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对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便民服务中心是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方便群众办事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枝江市在打造“两市一极”,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在不断强化执政能力建设,着力探索和改进政府服务方式。便民服务中心作为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和平台,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市镇行政职能向农村的延伸与拓展,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进一步研究完善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优化服务平台,有序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村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2004年,枝江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行政服务中心。中心以便民亲商、高效快捷、廉洁规范、公正透明为宗旨,开展“一站式”办证,提供“一条龙”服务,在优化发展环境、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

又由市纪委牵头,在全市各镇村开始筹备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工作室。目前,枝江市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市9个乡镇、198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全部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室,总计达到了223个。 (一)运行现状 二是明确办事规范。服务中心以便民高效、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依法办事为工作原则,出台了直接办理制度、承诺办理制度、联合办理制度、报批办理制度、禁办答复制度、投资代办制度。实行“进一个窗口办好,交规定费用办成,在承诺期内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努力做到了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进行了详细登记备查。同时,在村级便民服务室,制定了“工作人员值班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全程代办制、登记交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效能评估制、责任追究制”等运行制度。 三是实施阳光操作。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业务运作遵循“六公开”: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政策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条件,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的公开,使中心办事一目了然,群众省心放心。同时,也使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 四是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到中心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某个部门调查处理或给予答复的,由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需提交政府讨论研究的,由政府研究后作出决定;需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