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穿刺包操作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1.01 KB
- 文档页数:2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一般认为,颈丛有颈浅丛和颈深丛之分。
颈浅丛为皮支或感觉支,行走于颈深筋膜,约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至浅面;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C2)、耳大神经(C2,C3)、颈皮神经(C2,C3)和锁骨上神经(C3,C4)。
颈深丛实际上为椎旁颈神经(C2-C4),其鞘于臂丛鞘相连。
1、病人体位及穿刺点去枕平卧,头稍偏向对侧,暴露胸锁乳突肌,其后缘中点即穿刺进针点。
2、阻滞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拟探摸穿刺点的手指亦应消毒。
由进针点垂直颈侧皮肤刺入,针尖透过胸锁乳突肌肌膜时,由针尖刺破纸张样落空感,停止进针。
在此处注入局麻药 2-3ml ;维持穿刺针深度不变,再沿枕后、耳后、颈前、锁骨上等方向各注药 2ml,退针。
局部按摩片刻。
此即颈浅丛阻滞。
颈深丛阻滞体位同浅丛阻滞,方法有三针法和一针法。
①三针法:2、3、4颈椎(C2 C3 C4)横突处为穿刺点;C4正处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C2位于乳突尖后下1-1.5cm处,C3则处于C2、C4连线中点。
在C2 C3 C4横突处依次注射局麻药2ml、 3 m l 、4 m l (注药前一定要回抽,确无血液或脑脊液)局部稍加按摩即可。
亦可在阻滞C4后稍微退针,改变针的方向,使其指向并抵达C3行阻滞,称为两针法。
②一针法:根据椎旁颈神经鞘的解剖,在 C4 横突部位注射局麻药 8-10ml ,注药同时,一手指压迫远端,以封闭颈丛鞘防止药液向 C5方向流动,达到充分阻滞效果。
3、选用局麻药1) 1%-1.3%利多卡因(如无禁忌,可加 1:20 万肾上腺素)。
2) 0.2%-0.375%布比卡因3) 0.2%-0.375%罗哌卡因4、注意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阻滞,以免阻滞双侧膈神经,导致呼吸困难;确须双侧阻滞时,注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呼吸。
为避免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和局麻药中毒,进针不宜过深,而且注药前一定要回抽注射器;椎动脉穿过颈椎横突孔,穿刺针有可能刺入动脉或将局麻药注入动脉内;局麻药浓度和剂量不宜过大(在上述浓度下,一侧用量勿超过15ml)。
胸背腰骶神经阻滞一、肋间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用于胸外伤后疼痛,包括肋骨骨折、胸壁挫伤、梿枷胸等。
(2)胸部或上腹部手术后镇痛。
(3)用于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及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症。
顽固性肋间神经痛可注入神经破坏剂。
【禁忌证】(1)有严重心肺疾患应慎用或不用肋间神经阻滞。
(2)注射部位皮肤、软组织有感染性疾病者。
(3)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1术(1)体位:双侧阻滞可采用俯卧位,腹部垫枕,单侧阻滞或俯卧位困难者可采用健侧卧位或卧位,屈颈弓背以增大后肋间隙,利于操作。
(2)体表定位:确定阻滞范围后标记可做在骶棘肌外侧缘与肋骨下缘相交处。
(3)常规皮肤消毒。
(4)术者用左手拇指、示指固定进针点,先做一皮丘,随后用35cm长的,6~7号的短针头连一个注射器,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至肋骨外侧面,然后使针尖滑至肋骨下缘,再稍进针02~03cm,当有阻力消失时,回吸无血、无气,注入局部麻醉药液3~5ml或0 25%~5%利多卡因,维生素B12500~1000μg,地塞米松5mg药液合剂5ml。
2(1)体位:参照“肋角处肋间神经阻滞术”。
(2)体表定位:决定阻滞范围后,在预定阻滞部位的肋骨下缘做标记。
(3)常规皮肤消毒。
(4)先在标记部位做皮丘,然后更换短斜面4cm长的穿刺针,连接注射器,进针时针尖斜面与肋骨平行,触及肋骨下缘骨面后针尖稍下滑,继续进针02~03cm,有阻力消失感时,针尖即进入肋间内外肌之间。
(5)回抽无血液和气体,即注入025%~05%利多卡因,维生素B12500~1000μg,地塞米松5mg药液合剂5ml。
每周2次。
(6)自第9肋起,肋间神经不再位于肋沟内,而位于下一肋骨上缘内侧。
因此,在做第9、第10肋间神经阻滞时,应在下一肋骨上缘垂直进针,至其深层注入药液。
【注意事项】(1)穿刺时一定确定骨性标志,禁忌盲目进针。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相关疼痛的方法。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工具,包括麻醉药、注射器、消毒剂、手套等。
2. 定位患者的痛点,一般在腰部或胸部,这是由于这些部位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的常见部位。
3. 给患者局部麻醉,以减轻不适和疼痛感觉。
4. 用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
5. 用注射器将麻醉药注入神经周围,以遮蔽疼痛信号。
6. 操作完毕后将注射器和相关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并妥善处置医疗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时,应选择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如果操作不当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如果您感到不适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梨状肌注射
【适应证】
(1)梨状肌综合征。
(2)梨状肌痉挛。
(3)梨状肌坐骨神经样痛。
(4)合并骶髂关节炎。
(5)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疾患。
【禁忌证】
(1)全身急性感染,局部皮肤破损未愈或感染。
(2)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操作方法】
(1)俯卧位。
(2)尾骨尖至髂后上棘连线中点至大转子尖端的垂直线,即大致代表梨状肌下缘的表面投影。
这一标志线的内、中1/3处为梨状肌的注射点。
(3)定位标记后,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
用7号长针刺入皮肤,缓慢进针深入肌层。
边进针边回吸,到位后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液。
(4)注射液配方:骨注三号。
【注意事项】
(1)了解梨状肌病变及其病因,是否有其他合并病灶。
(2)应根据解剖标志和疾病性质来决定穿刺部位。
(4)臀部血管神经较多,应谨防误伤或误注。
(5)严禁使用腐蚀及刺激性药物,以免损伤坐骨神经或形成瘢痕。
神经丛阻滞麻醉诊疗常规一、颈神经丛阻滞(由Cl一4脊神经组成)(一)解剖标志:乳突下15cm:定点为第二颈椎横突,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附近为第四颈椎横突。
(二)药物:1%一2%普鲁卡因,1%-15%利多卡因,l%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等。
(三)操作步骤(一针法):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操作者戴手套消毒。
用22G长3scm穿刺针一,垂直刺入深约2一3c垃,可触及第四颈椎横突,此时病人有酸胀的异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3–4ml阻滞颈深丛,然后退针至颈阔肌和皮下之间注药6一7ml 阻滞颈浅丛。
二、臂神经丛阻滞(由C4-8,及TI一2青神经组成)(一)斜角肌肌间沟穿刺法1.患者仰卧,头向对侧,肩部下垂。
消毒后,确定穿刺点,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触摸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其间即为肌腱沟。
2.第六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
3.穿刺点作皮丘,右手持22G长3-4cm的穿刺钊一垂直刺进皮肤,略向脚侧推进,直到出现异感或触到横突为止,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药20-25耐。
(二)锁骨上臂丛阻滞法l,患者仰卧,头向对侧,肩部下垂。
2.锁骨中点上方1一2cm,较瘦的病人在此处可触到锁骨下动脉,而臂丛神经就位于动脉的后上方。
3.垂直于皮肤进针,直到上肢出现异感或针尖触及第一肋骨表面、前后,寻找异感,注入局麻药20一25而。
(三)腋路臂丛阻滞法1.患者仰卧,头向对侧,被阻滞的上肢外展90度,肘屈曲,前臂外旋,暴露腋窝。
2.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3.取22G短斜面针,与动脉呈10一20度夹角刺入皮肤,缓慢进针直到出现刺破鞘膜的落空感,此时,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
回抽无血,即可注药30一35ml。
(四)臂丛阻滞常用药量:利多卡因4–8ml/kg,的卡因1一2ml/kgml/kg,布比卡因1-2ml/kg。
三、神经丛阻滞麻醉注意事项(一)不同的神经丛阻滞可以有不同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血肿,气胸,高位脊麻等,故应备好急救插管设备、氧气和麻醉机。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1、锁骨上径路1)病人体位:仰卧,患肢自然平放在躯干旁,头稍向后仰并转向对侧(呈45)2)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cm。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经穿刺点向后、内、下缓慢进针,寻找易感;出现异感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无血或气体,则注射局麻药。
倘若多次寻找,不见异感,可找第一肋骨;碰到第一肋骨表面,同样回抽注射器,无异常发现,即注局麻药。
退出针头,轻轻按压注射区。
4)局麻药用量及浓度:15-20ml(如 1.5%-2%利多卡因,0.25%-0.375%布比卡因或0.25%-0.5%罗哌卡因)。
如无禁忌,利多卡因可加1:20万肾上腺素。
5)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刺破肺尖;慎用双侧阻滞。
2、肌间沟径路1)病人体位:头转向对侧,肩贴床面,其他同上。
2)穿刺点定位:显露胸锁乳突肌,其后依次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上窄下宽的间隙,即斜角肌间隙(肌间沟)。
该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是为穿刺点。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针尖指向对侧足尖推进,刺破椎前筋膜时有突破感,再稍推进则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射局麻药。
退针,轻轻按摩注射区。
4)局麻药用量及浓度:25-40ml(如1.3%利多卡因25ml,1%利多卡因40ml;若无禁忌,可加1:20万肾上腺素)。
25ml可施行肩部手术;40ml使颈丛、臂丛支配区域大都被阻滞(肩关节离断术还须阻滞T2神经)。
5)常见并发症:霍纳氏综合征、膈神经麻痹、声音嘶哑及局麻药中毒。
除局麻药中毒外,其他无需特殊处理。
3、腋径路1)病人体位:仰卧,患肢外展90-100°,区肘,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举手礼”状。
2)穿刺点定位:胸大肌下缘与臂内侧缘相接除摸到腋动脉搏动,为进针点。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腰椎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的详解:
1. 预备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坐位或仰卧位,肩部向前下方倾斜20度,使肩甲下缘与腰棘骨接触。
术区消毒麻醉,然后覆盖无菌巾。
2. 定位:用适当方法辨认骨性和软组织的表面标志物,如腰棘骨、髋嵴、耻骨、骶骨等。
通过肌肉的触觉、声音和电刺激,定位椎间隙和神经阻滞点。
3. 皮肤麻醉:扎入麻醉药物,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穿刺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直至进入上述椎间隙。
4. 针头进入:将神经阻滞针与指导针连接在一起,通过皮下组织、突子肌、棘下韧带和黄韧带,将针头推进到椎间隙。
5. 确定针头位置:进针过程中,通过监测进针时的电生理反应和液体反应,判断针头是否准确进入椎间隙,并避免进入神经或血管。
6. 注入药物:当针头正确进入椎间隙后,可以注入适量的药物,如麻醉药物、类固醇等。
7. 检查疗效:注入药物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腰椎神经阻滞操作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头面部神经阻滞操作规范一、眶上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眶上神经痛患者。
(2)眼眶上部带状疱疹痛。
(3)上述范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禁忌证】(1)局部感染。
(2)患者不能合作。
(3)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位,眼前视,在患侧眶上缘内1/3处或在眉中间可触及眶上切迹,或用手指或圆珠笔尖诱发出疼痛扳机点作为穿刺点。
(2)常规消毒后,用6~7号短针垂直刺入切迹,针尖触及骨质之前可有异感,如果先碰到骨质无异感,针的方向应轻轻做扇形移动,寻找异常感觉或诱发出疼痛扳机点,穿刺到位后即可注射1%利多卡因0.5~1ml。
(3)退针后轻压穿刺处3~5min后,由于眶上孔变异较大,仅有20%左右的操作可以刺进眶上孔。
(4)大多数操作只要找到异常感,即证实刺中眶上神经即可注射局麻药。
(5)如果上述方法未能阻滞眶上神经,可以沿眶上缘向眶内进针0.5~1cm注射药液也可以阻滞该神经。
【注意事项】(1)消毒液过多,进入眼内造成角膜化学性损伤。
(2)穿刺时术者左手示指应该一直注意保护患者眼球,避免穿刺针误伤眼球。
(3)穿刺针一旦刺进眶上孔后,进针深度不应超过0.5cm。
(4)治疗当天不要洗脸,避免针眼感染。
(5)如注射阿霉素治疗神经痛,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局部肿胀,用冰袋冷敷后有助于迅速消除局部肿胀。
二、眶下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用于相应部位手术麻醉。
(2)双侧阻滞能提供唇裂修补术麻醉与镇痛。
(3)注射0. 5ml神经损毁药治疗三叉神经第2支疼痛。
(4)治疗该范围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禁忌证】(1)局部感染。
(2)不能合作者。
(3)有出严重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1)患者取仰卧,眼前视。
(2)体表定位:确定眶下缘,正下方1cm处,距鼻中线3cm处作为穿刺点。
(3)或者从直视瞳孔至同侧口外角作一垂直线,再从眼外侧联合或眼外眦至上唇中点作一连线,两线交叉点即为穿刺点。
(4)或直接于瞳孔和唇角连线上的眶下嵴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眶下孔,同时用左手示指触及并重压凹陷处患者有酸胀感。
椎管内神经阻滞一、颈部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颈部及上肢手术的麻醉、术后镇痛。
(2)上肢根性神经痛、烧灼痛。
(3)颈部血管性疾病,颈椎关节病,颈肩综合征。
(4)相应区域癌性疼痛。
【禁忌证】(1)穿刺部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全身脓毒血症。
(3)凝血功能异常。
(4)颅内压增高。
(5)颈部外伤如:颈椎骨折。
【操作方法】(1)硬膜外穿刺用具准备:选用16~18G硬膜外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1根,5ml 玻璃注射器1支,局麻药及其他消毒用具。
(2)体位:患者侧卧位,头下垫枕,头颈前屈。
(3)穿刺间隙和体表定位:选择颈↓(6~7)或颈↓7~胸↓1椎间隙进针。
颈部最大凸起的棘突是第7颈椎棘突。
(4)行大面积皮肤消毒。
(5)穿刺方法:在穿刺间隙中点,用25G长注射针头注射0.25%利多卡因,行穿刺点皮内、皮下及深部浸润麻醉达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同时探明硬膜外穿刺的进针方向。
先用15G锐针刺破皮肤和韧带,将硬膜外穿刺针沿针眼刺入皮肤,使进针方向与棘突平行,穿过棘上韧带刺入棘间韧带,抵达黄韧带时有韧性感。
将针芯取下,接上盛有2~3ml生理盐水内含一小气泡的注射器,推动注射器芯,有回弹感觉,同时气泡缩小,液体不能注入,表明针尖已抵及黄韧带。
此时可继续慢慢进针,反复推动注射器芯试探,一旦突破黄韧带,即有阻力顿时消失的“落空感”,同时注液可毫无阻力,小气泡也不再缩小,表示针尖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经轻轻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缓慢注入1.6%~2%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无脊麻和入血现象后,注入所需局麻药。
也可用悬滴法及玻璃管法判断是否进入硬膜外间隙。
(6)连续硬膜外阻滞的置管方法:放置导管可反复注入药物。
将针的斜面朝向头侧,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标有刻度的20G导管。
导管应超过穿刺针头端并进入硬膜外间隙3~4cm。
置管时病人可能突然有异感,通常为一过性的。
若异感持续存在,应重新置管。
如必须拔除导管,应将穿刺针和导管一并拔除,以免切断导管头端。
腕部三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1.正中神经阻滞
患侧手掌向上平放在桌面上,由尺骨茎突经腕部掌面划一横线,令病人曲腕,找出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
横线上两肌腱之间皮肤消毒,自皮肤垂直进针。
当针尖穿过深筋膜时,缓慢进针。
遇有异感,则在异感处注射局麻药5ml;如无异感,可在穿过深筋膜后注局麻药2ml,再次将针头趋向桡侧屈腕肌腱,靠近其深面再注射3ml。
阻滞完成。
注射完毕后略加按压,以助药液扩散。
2. 桡神经阻滞
局部消毒后,在桡古井突出的前臂外侧局部浸润麻醉,并向掌面和背面分别注药,使茎突一带皮肤呈半环形肿胀区即可。
3.尺神经阻滞
患侧手掌向上,在尺骨茎突周围皮肤消毒。
与茎突稍上方的平面,尺侧屈腕肌腱尺侧垂直进针,与肌腱紧贴(但不刺入肌腱内)。
进针过程中病人如有异感即注药,并使药液扩散至该肌腱桡侧。
倘若同时鱼翅侧屈腕肌腱桡侧,与正中神经阻滞的同一平面上行尺神经阻滞,会收到更满意的阻滞。
手部手术可同时作此三神经阻滞。
适用于门急诊病历。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一、神经阻滞术是的直接去末梢的神经干、神经丛、脑肾神经根、交感神经等神经组织或附近注入药物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达到消炎、止痛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人体各部分各种疼痛症状。
二、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程序:1、术前心理准备:对患者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2、术前定位:让患者置于适宜体位,质拟阻滞部位容易观察和操作,确定穿刺点后,去皮肤上要标记。
并对附近的骨骼、神经、血管予以标记。
3、严格消毒。
洗净皮肤、广泛充分消毒术,戴无菌手套。
4、以正确的持针方法先用局麻药穿刺点作皮穿并浸润皮下。
四吸无血继续进针。
以达预定部位后,应再次四吸无血注入剩余药物,需改变穿刺方向必将针尖拨回皮下,再行上述步骤。
5、注射完毕按压穿刺点,观察病人,防范不良反应与合并症的出现。
并矛以TOP射,助进药物的吸收。
三、注意事项:1、医生操作过程中应高度集中精神,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水平进行手术。
做好抢救准备和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意外事故与并发症。
2、操作过程中应取得患者的合作,摆放理想的体位与适宜的心理准备。
3、反复确认穿刺点。
4、严格无菌操作,完全彻底消毒术前与术后无菌棉球覆压穿刺点,压迫时间充足。
5、下列情况不宜施术:(1)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进行抗疑治疗中。
(4)对局麻药过敏者。
(5)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孕娠初期患者。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
神经阻滞是一种医学操作方法,用于减轻或阻断神经的传导,常用于麻醉或疼痛管理。
这里提供几种常见的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1. 局部浸润麻醉: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目标区域周围的组织中,以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
常见的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下浸润、关节周围浸润等。
2. 逐渐阻滞法:通过逐渐注射麻醉药物,在特定的解剖结构或区域阻断神经的传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神经阻滞,如神经丛阻滞或神经导管阻滞。
3. 穿刺神经阻滞:通过穿刺皮肤和组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特定区域,以阻断神经的传导。
例如,在硬膜外腔注入硬膜外麻醉药物。
4. 中枢神经阻滞: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脊髓周围的腔隙(如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以阻滞神经传导。
常见的中枢神经阻滞包括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5. 神经导管阻滞:在目标神经周围放置导管,以便随时注射麻醉药物,实现神经阻滞。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长时间的麻醉或疼痛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监控,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操作前请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评估和指导。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周围,阻滞七传导冲动,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颈神经丛阻滞和臂神经丛阻滞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颈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
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颈浅丛阻滞需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
颈深丛阻滞则采用改良方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臂神经丛阻滞有两种方法:肌间沟组织法和锁骨上阻滞法。
肌间沟组织法适用于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
操作时,病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
锁骨上阻滞法适用于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
操作时,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
当触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
腋路阻滞法适用于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
操作时,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前臂屈曲9°,充分暴露腋窝。
【骨科小技巧】腰骶椎疾病常用的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操作。
操作方式
腰1-腰5神经根均可经椎间孔在神经根出口处进行神经阻滞,用于鉴别哪根神经引起的腰腿痛症状。
多个神经根阻滞时,需先阻滞下位神经根,然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逐渐向上阻滞并鉴别。
具体操作如下。
1.1俯卧位,常规消毒,定位,正位时调整C臂机,使目标椎间隙平行(上图A)
1.2.穿刺的靶点是椎体后缘、椎弓根外下缘、出口根上方,见蓝点(上图B)。
1.3.透视正位,针尖位于椎弓根的外下缘(上图C),透视侧位,针尖紧贴椎弓根下方(上图D)。
1.4.穿刺位置良好后,抽吸测试,若无血液和脑脊液,可行造影剂观察(上图E),再行局麻药物注入,观察症状缓解情况。
内容来源于脊柱文献速递!。
臂丛神经阻滞流程(一)麻醉前准备1.接手术病人确认择期手术病人已行术前访视,急诊病人须在接病人后了解病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最后的进食、进饮时间,是否存在麻醉禁忌症。
是否已打术前针,何种术前针。
确定是否已签好麻醉同意书。
2.入室后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确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麻醉;对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先作处理。
(二)麻醉操作1.用物准备:硬膜外穿刺包。
2.体位:锁骨上和肌间沟的病人仰卧,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对侧,肩下垂。
操作者位于病人头前。
腋路法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被阻滞的上肢外展90度,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
3.定位:1)锁骨上:取锁骨中点上1~2cm处为穿刺点,紧邻此点内侧可扪及锁骨下动脉搏动。
2)肌间沟: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3)腋路法:在腋窝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向,上摸至胸大肌下缘腋动脉搏动消失处。
4.穿刺:1)常规消毒:穿刺前需用2%碘酒及酒精严格消毒皮肤,消毒后穿刺点处需铺孔巾或无菌单。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穿刺,穿刺过程可寻找异感,异感不明显时不能反复穿刺寻找异感。
3)推药程必须反复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方可继续推药。
5.颈神经丛阻滞局麻药用量:2%利多卡因10ml0.5%布比卡因5ml 共20ml0.9%NS 5ml(肾上腺素4-5滴)(三)术中管理1.严密观察,连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做好记录工作,5~10分钟记录一次。
2.根据麻醉、手术需要适当静脉应用镇静药、镇痛药,强化麻醉。
3.麻醉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1)血压下降和心率缓慢:予快速补液300~500ml晶体液或胶体液,急需提升血压可用麻黄碱10~15mg i.v.;心率缓慢可考虑阿托品0.25~0.5mg i.v.。
2)呼吸抑制:进行有效吸氧,辅助呼吸,直至肋间肌张力恢复为止,如果发生全脊麻而引起呼吸停止,按全脊麻抢救处理。
神经阻滞穿刺包操作方法
神经阻滞穿刺包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神经阻滞手术中的药物输注。
其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洗双手,佩戴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检查穿刺包的完整性和干净度。
2. 定位:确定穿刺部位。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麻醉的区域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3. 局部麻醉:在穿刺部位上进行局部麻醉,通常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
等待局部麻醉的效果发生。
4. 穿刺:用经皮针或导管穿刺皮肤,找到目标位置。
可以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指导穿刺,以确保准确性。
5. 确认:进入正确的位置后,用注射器抽取少量液体,确认是否有血液或脑脊液回流,以确认针尖是否进入神经阻滞区域。
6. 固定和连接:如果穿刺位置正确,固定穿刺针或导管,确保其稳定性,并连接输注药物的器械。
7. 输注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缓慢注射药物。
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病情和
需要进行调整。
8. 安全监控:在穿刺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全程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适或并发症。
9. 结束操作:输注完成后,逐步撤销穿刺包,处理穿刺部位的创面,如清洁和包扎。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穿刺包的操作在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不同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操作前最好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循相关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