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2015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部分:推断(共12题)1, 教化方针的基本构成:教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化的性质);教化的培育目标(广义的培育目标,即教化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化目的的途径)。
2, 发展教化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化方针予以强调)。
3, 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 硕士, 博士。
4, 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 宏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即布局), 管理体制结构等。
7, 微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 队伍结构, 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 高校教学系统组成:老师, 学生, 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 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10, 大学生参及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育的目的;现实参及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建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 完善特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说明(共21题)1, 高等教化P5: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2, 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宝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运用。
4, 教化方针P29:教化方针是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学每章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分支,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理论、实践和管理。
本文将从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定义、教育评估、学生发展等方面,对高等教育学的每章知识点进行总结。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导向,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品质的塑造,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高等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学生完成大学预备教育或相应教育之后,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综合性实践,获得高等学历、高等学位或高等证书所进行的教育过程。
教育评估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和监测。
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高等教育的质量,并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基础。
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等。
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学生发展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等。
这些理论认为学生在高等教育中不仅需要获得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社会参与和成熟的自我认知能力。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式教学、辅导式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而现代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高等教育管理是为了保障高等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提高教育质量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高等教育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
在管理中,需要注重科学决策、有效沟通和协调合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学生的招收、教育资源的跨国合作以及学生的国际交流等方面。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不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变革,培养更加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学考点整理第一章高等教学的本质与功能1.高等教育学: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欧洲的中世纪大学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什么来组织教学活动——文、法、医、神4.七艺:修辞、算数、几何、文法、逻辑、音乐、拉丁文5.层次多样:美国: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6.形势复杂:非传统大学:函授大学、开放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7.中后等教育、第三级教育来形容非正规大学8.教育的本质:1. 是一种社会现象2. 教育不仅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同生产力、生产关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 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之一是使受教育者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向教育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教育应该有选择的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
9. 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10.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11.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古希腊的“学园”我国——西周的辟雍泮官、畴学12.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科〕、波隆那大学〔法律〕、巴黎大学〔神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捷克的布拉格大学〔查理大学〕、哈佛大学〔最晚〕13.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14.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的职能、科学研究的职能、社会服务的职能〔赠地学院活动:康奈尔、威斯康星大学〕15.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效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效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况。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知识点高等教育学的第四章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等知识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发展规划、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约束。
例如,我国当前实行的高等教育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
这些法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保障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
二、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是指对高等教育进行规范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工作。
高等教育的管理包括学校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建设、院系设置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层面。
内部评价是指学校内部对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的自我评价。
外部评价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对高校进行的评价。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可以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机制来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资源与设施、学生评价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既要注重内部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也要重视外部评估机制的引入和运用。
只有通过质量保障,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优秀的人才。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专业领域的合作研究,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与国外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开展了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学生交换等活动。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一、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高等教育的现象、规律、特点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师角色、学生发展等。
二、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理论1、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会经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2、高等教育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这三个功能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
3、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包括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4、高等教育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教师工作评价、课程评价等。
三、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问题1、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2、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3、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如何让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
4、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率,也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高等教育学的未来趋势1、更加注重质量:未来,高等教育学将更加注重质量的研究和提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2、更加注重公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组织与管理、质量评估与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征:高等教育是由高等学校提供的专门培养高级知识技能人才的教育。
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学术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研究性的特征。
2.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封建时期的私塾教育、现代高等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大学主义与专业主义的交替、大众化与大规模化的发展等阶段。
3.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生涯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4.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对高等学校的评估与认证、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估、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评估等。
6.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国际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7.高等教育的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与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与创新。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结构及发展规律,以及高等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等问题。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历史,了解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21题)合的原则(三)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四)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五)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行结合的原则(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2、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任务是:(一)、确保教学的正确方向(二)、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三)、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促使教学科学化;(五)充分调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迟延性和长效性;(二)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三)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四)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
(五)教师劳动成果评价的特殊性(六)教师劳动还具有无私性。
4 、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看,在环节管理过程中,必须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注意教学环节的整体联系;(2)在教学环节上,首先要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另外教师充分引进现代的手段;(3)教学环节管理中还要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管理;(4)、21世纪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教育,即培养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的素质和能力。
5、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的趋势。
(1)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2)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时间能力和总和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步建立灵活的招生考试制度(3)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
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学必考重点知识点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历史、制度、政策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从教育理论、国际化、学生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学中,教育理论是重要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强调通过激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其代表作品,如杜威的《民主与教育》、弗洛伊德的《童年和艺术》等。
二、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国际化。
我们需要了解国际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化不仅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包括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等。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发展特点,以及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其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三、学生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关注学生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发展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理论框架,如 Perry 提出的学生认知发展理论、 Super 的职业发展理论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实践策略和方法,如心理咨询、导师制度等。
四、教师角色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教师角色的不同理解和要求。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和教育情怀。
在高等教育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教师角色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如教师的教育能力模型、教师的教育动机等。
五、评价与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和保障是高等教育学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如基于学科评估的质量保障、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估等。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高等教育是大学或者其他高等学府中所进行的学习和教学活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梳理一些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哲学学院和人文学院。
在当时,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思想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培养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受到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出现了多元化、国际化和职业化等特点。
二、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
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心理学探讨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社会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影响,经济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等。
三、高等教育的治理与管理高等教育的治理与管理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的治理涉及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相互协调与合作。
高等教育的管理包括制定政策、规划发展、招生和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现代高等教育的治理与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创新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和研究等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目标。
五、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机制。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包括教师评价、课程质量评估和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
高等教育的评价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等指标,以全面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价值。
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合作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管理、政策等诸多方面。
学习高等教育学的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阶段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古代国家教育的起源,如中国的孔子言教和古埃及的学院制度;其次是中世纪的大学,包括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等;再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建立;最后是二战后的高等教育扩张和国际化。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特点高等教育具有许多功能与特点。
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和领导人才;其次,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地位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
国家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教育部和相关委员会;地方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省级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机构;学校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校董会、校务委员会等。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制度和规范。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评估和认证机构等。
这些机制和规范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是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趋势。
国际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则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有益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是一种跨国、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差异和共性。
高等教育学常考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概念、目标、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常考的知识点,并根据内容特点划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讨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指在普及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创新性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广义上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狭义上的高等教育仅指大学本科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美育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高等教育的制度高等教育的制度包括学制、招生制度、学科建设等方面。
学制是高等教育的时间安排,通常分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
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包括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和推荐免试等。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分类、学科评估等。
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高校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管理体制、学术体制、质量保障体制等。
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的组织管理方式,它包括校级管理、院系管理和学生管理等。
学术体制是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方式,包括教学研究、科研和学术交流等。
质量保障体制是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评估、质量监控和质量提升等。
五、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科研体制的改革等。
结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而深入。
高等教育学基本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它探索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总结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义、特点、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为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教育。
它是学生接受更深入、更专业知识的阶段,也是他们开始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的时期。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等教育的特点高等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学科专业性强: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涉及各个学科领域。
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学科专业,并深入学习其中的知识。
2. 学习自主性强:与中等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更高。
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方式,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知识更新迅速:高等教育的知识内容与时俱进,尤其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等领域,知识更新的速度更是迅猛。
学生需要具备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三、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人才:1. 专业知识与技能:高等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相关职业。
2. 独立思考与创新: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独立见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和解决方案。
3. 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格、文化素养等方面。
学生需要具备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四、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高等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是一种直接、传统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知识讲解和理论学习。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2015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2015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涵盖了广泛而丰富的知识领域。
以下是对 2015 年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的归纳。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其具有多种功能,首要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还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大学是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通过科研活动推动学科的发展,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社会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创新。
此外,高等教育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责。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如技术咨询、教育培训、文化传承等,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古代,高等教育的形式较为简单,主要以私人讲学和书院为主。
到了中世纪,欧洲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这些大学以传授神学和古典学科为主。
近代以来,高等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学科领域不断拓展,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逐渐成为重要的学科门类。
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进入 20 世纪,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各国纷纷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为一种趋势。
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等。
层次结构方面,通常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不同层次的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科类结构反映了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门类的构成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传统学科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形式结构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
非全日制高等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管理体制结构则涉及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1-14章)一、名词解释.1、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系统,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案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直接继承下来。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最早的教育方针:是1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都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6、最新的教育方针是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们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7、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8、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9、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10、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
代表人物:卢梭11、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代表人物:涂尔干12、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13、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高等教育学》第1章绪论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1《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附答案)第一章 绪论1. 在英国,19632.3.4. 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活动。
5. 6. (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7.8.。
9.10. 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11.12.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14.15.16.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18.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9.20. 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2.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提出的优秀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删减):(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第二章 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1.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堂。
2. 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3.)学园”,后来Academy 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1.1国外古代高等教育①国外最早的高等教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甚至更早;②柏拉图在雅典开办的学园(公元前387年)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关;学园开设的课程有算数,几何学,天文学,音乐,文学,历史,法律,哲学等。
1.2中世纪大学与近代大学有密切关系的应该是十二、十三世纪产生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被称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最早产生且延续不断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等。
1.3近代国外高等教育①意大利于1088年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学。
②威廉.冯.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4 二战后国外的高等教育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于1904年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它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它主张高等学校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由此,世界高等教育的职能从教学、科研扩展到社会服务,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步得到强化。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①商代的“右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
“右学”是集教育、习射、养老于一体的官办教育机构;②稷下学宫(战国齐桓公),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③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④鸿都门学(汉代),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2015《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3)综合(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三、认识高等教育学1、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2)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个问题。
2、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3、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984年7月,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这是国内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
四、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最普遍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1)对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方法(2)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1)多学科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案例分析法(4)反思批判法(5)体悟总结法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教育与高等教育1、对教育本质的认识2、从人性视角认识教育的本质(1)人本心理学者与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性的规定A、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a、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b、人的本性中蕴涵着人的内在价值c、人性是朝着越来越完美的趋向发展B、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a、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3、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人既是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又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4、高等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特征(1)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从高等教的性质来看,是一种专业教育。
定义: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A、属于上层建筑B、属于生产力C、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D、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生产力E、高等教育的三大特征: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殊性。
二、高等教育的地位1、高等教育的价值:两个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1)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A、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个人价值。
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B、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反映了高等教育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a、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b、社会选择:即社会依据一定的规则,给个体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并由此影响个体的发展进度、程度与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社会选择的两个环节:入学前的选择和入学后的选择。
前者基本性质是选优,后者基本性质是汰劣。
选优+汰劣=社会选择价值c、社会流动:一个人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级向另一种地位或阶级的运动,包括上向、下向和水平运动。
B、个人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a、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
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b、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师生关系变为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师生都是为科学和学术而在大学存在。
c、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2、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
大学是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三、高等教育内外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A、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B、社会制度与高等教育C、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D、人口、宗教、民族以及地理、资源、生态环境等。
(2)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A、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B、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C、为文化发展服务2、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1)影响人的发展因素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B、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和条件C、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B、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C、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与我国教育方针(1)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方针特征:阶级性、历史性。
(3)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A、区别:a、概念上不同:教育目标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色彩浓。
b、层次上不同:教育方针作为总政策,属于最高层次;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部分。
c、稳定性的差异:教育方针政治性,因而不用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教育目的相对于教育方针要稳定一些,不会轻易更改。
B、联系:a、教育目的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b、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
2、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况A、教育目的的概念:就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B、教育目的的作用:a、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b、指导整个教育过程c、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C、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a、客观尺度——社会需求b、内在准则——个体需求c、根本依据——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2)高等教育的目的A、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a、自由教育目的: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
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的重视捍卫者是英国的红衣主教——英国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纽曼。
b、职业教育目的: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的教育目的。
c、普通教育目的: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质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d、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人文教育教人做人,科学教育教人做事。
B、我国高等教育目的a、培养高级专门人才b、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c、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人的全面发展说与素质教育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2)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3)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力、社会制度、教育)2、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构成A、面向全体学生B、全称培养学生C、全方位发展学生三、高等学校培养目标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3)不分专业模式(4)产学研结合模式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1)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2)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3)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4)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5)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4、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类别(1)规定性目标和开放性目标(2)单向度目标和综合性目标(3)个体发展目标与群体发展目标(4)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5)实有目标和预期目标5、多元取向——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1)通才化取向(2)专业化取向(3)职业化取向(4)基础化取向(5)复合型取向(6)素质化取向(7)个性化取向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一、高等教育结构及与其相关概念1、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1)概念: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可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