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2月定西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2018年2月定西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2018年2月定西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2018年2月定西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2018年2月定西市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注:单位为mg/L,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数据+“L”表示未检出

—1—

2018年2月定西市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注:单位为mg/L,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数据+“L”表示未检出

—2—

2018年2月定西市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

示未检出

—3—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方案说明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二零一三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水质自动监测站 (3) 2.1组成单元 (3) 2.2主要功能 (4) 第三章水质分析单元 (6) 3.1五参数分析仪 (6) 3.2 COD分析仪 (7) 3.3总磷、氨氮分析仪 (7) 第四章水质在线监测管理软件 (9) 第五章工程量清单 (12)

第一章概述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完全实现水样的自动采集和预处理,水质分析仪器的连续自动运行,对监测数据能自动采集和存储,能提供远程传输接口及控制接口。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做到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能够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和水源水体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在发生重大水污染时掌控水源水质状况,做到防范、解决突发水污染事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发生源水水质污染时及时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第二章水质自动监测站 水质自动监测站由取水单元、水样预处理及配水单元、分析监测单元、现场系统控 制单元、通信单元、辅助单元和监测中心管理系统组成。系统工作以在线自动监控仪表为核心,取水、预处理工程为辅助,数据采集传输和远程监控为最终目的 2.1组成单元 取水单元:负责完成水样采集和输送的功能,分别有浮船式、滑杆式、悬臂式等。 水样预处理及配水单元:负责完成水样的一级、二级预处理和将水或气导入到相应的管路,以达到水样输送和清洗的目的。水样预处理采用旋转式固液分离器和全自动自清洗型过滤器的方式,是江河瑞通公司专为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设计制造的,由旋转式固液分离器、过滤芯等组成,主要应用于含沙量比较大的地表水区域。目前,该产品在松辽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应用广泛,使用效果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分析监测单元:由监测分析仪表组成,完成系统水样监测分析任务。目前主要监测的参数有温度、电导率、溶解氧、pH浊度、总磷、总氮、氨氮、叶绿素a、蓝绿藻、有机物、重金属、综合毒性、微生物等。

自来水质标准及水源保护区

自来水水质标准及水源保护区 为了保证人民健康,自来的水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面不断更新和提高,自来水的水质好坏不能凭眼看出,需要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方可评《生活饮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对出厂水水质进行感官性状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近20项分析,因此我司的供水水质完全能满足广大居民生活饮用。 水源的保证是安全供水的基础,我司在杨陆取水头部,根据2008年通过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规定设置水源保护区;其中: 1.一级保护区。规定以取水口上游一千米至下 游五百米,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一百米范围内 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2.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二千米、 下延五百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3.准保护区。二给保护区以处上溯二千米、下 延一千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体污染后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1.肠道传染;2.寄生虫病;3.引起急慢性中毒;

4.致癌作用等。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1.饮用水中不得含有任何种类的病源微生物,如寄生虫、 幼虫、虫卵不得因饮水不洁而造成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2.饮水的化学组成对人有益无害,水中并没有含有适量 的地对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含量控制在安全阈值似内。 3.感观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水质应透明无色,无异臭、 异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自来水消毒原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目前我司采用的是氯消毒法,氯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主要是依靠水解后产生的次氯酸,次氯酸是分子量很小的细胞壁和细胞内部的酶发生作用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导致细菌糖代谢障碍死亡。 管网水七项指标标准 1.浊度≤3NTU,特殊情况不超过5NTU。 2.色度不得超过15度,并不得显观其它异色。

地表水水质检测

地表水水质检测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 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 ●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 ●重点企业隐患排查 ●地表水水质检测 ●环境风险评估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 ●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 ●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 ●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 ●地表水水质检测 ●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 ●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

●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 ●地球物理勘探 ●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相关法规、规范、政策、文件: (1)《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地表水水质工作内容: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标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河流水质检测 必测项目: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六价铬、总汞、总砷、镉、铅、铜、大肠菌群。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定修订稿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规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保证在线监测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获取最多的有效数据和信息 二、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和坚持科学的原则,提供优质、热情、高 效的服务 三、热情、礼貌地应对咨询和提问,并耐心、细致地作出答复,当场不能作 出答复的,应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便于之后解答 四、对在线监测系统获得的监测数据、统计报告、图表等与污水处理单位有 关的重要资料,必须严格保密,未经许可,不准向其他第三方机构提供 五、佩戴相应的有效证件,依法监测。并做好衣冠整齐,仪容整洁 六、坚持实事求是、秉公执法,绝不允许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的思想和言行 七、在线监测子站房内配备各种必要的安全设施(通风、恒温、恒湿、消防 等设施),并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以使用 八、各种仪器、器皿、工具、试剂、手册等应放在规定的场所,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避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等事故 九、操作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及配置各种化学试剂,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 规则和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使用状况和操作记录 十、使用易燃易爆、腐蚀、有毒试剂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不得在现场留存大量易燃易爆、腐蚀、有毒试剂。不得在子站房内吸烟、喧哗、饮食等。 十一、配置试剂或清洗器皿的废液,以及在线监测仪器排放的废液,必要时要先经过适当的转化等处理后,再行排放

十二、使用点、气、水、火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十三、发生意外事故,根据事故种类,必要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水源、火源,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领导 十四、妥善保管好消防器材及其他安全防范、处理、急救用品,不得随意挪用。掌握相关安全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技术,防范于未然 十五、下班或离开监测站房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气的开关情况,取保安全,不得大意 水质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监测站点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维护、维修和保养,定期更换易损易耗件 二、每周巡视监测站点1次,做好各种现场记录 三、每天查看各监测站点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四、定期更换监测站点所需各种试剂,所需仪器使用的蒸馏水、试剂、标准溶 液等。 五、认真填写各项运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六、定期上报各监测站点的数据、图表、统计等 七、定期对信息管理中心和整体通讯进行测试和调试,并做好记录 八、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标样校准和实际水样对比校准,并做好记录 九、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备品备件的登记和使用管理等工作 十、发现故障应及时解决,超过24小时不能及时解决的向公司本部和业主方报 告,同时做好手工留样,进行实验室分析等应急补救措施 十一、做好监测站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防盗、防火措施,防止其他人或自然事故的发生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发布时间:11-01-20 来源:点击量:1856 字段选择:大中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指标、水质分级、标准限值、水质检验以及标准的监督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包括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分散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161 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铍卫生标准 GB11729 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级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二级,其两极标准的限值见表1。 表1

3.3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及主管部门批准。 4 标准的限值 4.1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不应超过表1所规定的限值。 4.2 水源水中如含有表1中未列入的有害物质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 水质检验 5.1 水质检验方法按GB5750执行。铍的检验方法按GB8161执行。百菌清的检验方法按GB1729执行。 5.2 不得根据一次瞬时检测值使用本标准。 5.3 已使用的水源或选择水源时,至少每季度采样一次作全分析检验。 6 标准的监督执行 6.1 本标准由城乡规划、设计和生活饮用水供水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主管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6.2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保、水利与航运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协同供水单位做好水源卫生防护区的保护工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水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广祥、江运通。 本标准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解释。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设备安装方案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 设 备 安 装 方 案 编制单位: 一、目的 本方案叙述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有关的防护措施。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 三、执行的标准规范与施工依据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系统设计方案》 四、系统描述 自治区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可以获得24小时连续的在线监测数据,并实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进入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实现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以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该水质情况,为广西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对水质实时监控提供水质监督手段。 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采样单元、配水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组成。主要安装内容包括:浮球和水泵投放固定、采样管路敷设、系统机柜安装、设备安装、电气线路连接。 此次安装环境分两种,一种是靠近水源地的空旷地带,采用室外机柜,前期需要浇筑水泥底座;另一种是安装在站房里,采用室内机柜。安装方式基本相同,根据各个现场条件做细微变动。 五、安装条件 项目中6个水源地。6个点均实现了市电接入、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交通道路畅通、防盗防破坏等基本条件,室外机柜底座浇筑已完成,系统设备已运抵现场,现场环境适宜。 六、人员、设备、机具、材料 浮球和水泵投放固定需要2人,采样管路敷设需要4人,系统机柜安装需要4人、设备安装需要2人、电气线路连接需要2人。安装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安装经验。 机柜安装需要的机具、材料:冲击钻,膨胀螺栓,螺丝刀,活动扳手,水平尺,万用表等 七、施工步骤

八、作业要点 安装前的工作 货物开箱,根据货物清单,清点货物,检查货物情况,包括货物外观、合格证、标识、随机资料、附件等,有缺货、货物损坏及时记录并报告。 检查现场情况是否符合安装条件,包括基座浇筑是否完成且基座面是否平整,预埋件是否正确,浮球投放和管路敷设时现场水文情况良好,机具、材料是否准备齐全、到位。 管路敷设 确定管路敷设方式,可根据现场条件分别采用钢丝软管+采样管或钢管+采样管的方式,如果现场是不规则的土坡岸,采用采样管外套钢丝软管的方式,如果现场是规则的水泥坡面,则采用采样管外套镀锌钢管的方式。 套管,将2根采样管和2根电缆线套进钢丝软管。 挖沟,在土坡上挖沟,深度在左右,将钢丝管埋进沟里,如果是陡峭的土坡,还必须先固定钢丝管再,埋管。注意两端应预留相应长度采样管和电线。 浮球固定与投放 材料准备,浮球、水泵,锚,钢丝绳、丝扣、水泵接头和工具等。 水泵固定,将水泵固定在浮球上,水泵表面光滑,固定时截一段采样管套在其表面,然后用M6*30内六角螺丝固定。 接管,将水泵接头用活动扳手安装到水泵出水口,套上采样管(采样管切口要平整),另一根采样管备用,绑在浮球支架上。 机柜安装 基座面检查,基座面平整,基座面积略大于机柜底面积,基座周围一米内无其他障碍物,以免影响机柜开关门。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定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规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保证在线监测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获取最多的有效数据和信息 二、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和坚持科学的原则,提供优质、热情、高 效的服务 三、热情、礼貌地应对咨询和提问,并耐心、细致地作出答复,当场不能作 出答复的,应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便于之后解答 四、对在线监测系统获得的监测数据、统计报告、图表等与污水处理单位有 关的重要资料,必须严格保密,未经许可,不准向其他第三方机构提供 五、佩戴相应的有效证件,依法监测。并做好衣冠整齐,仪容整洁 六、坚持实事求是、秉公执法,绝不允许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的思想和言行 七、在线监测子站房内配备各种必要的安全设施(通风、恒温、恒湿、消防 等设施),并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以使用 八、各种仪器、器皿、工具、试剂、手册等应放在规定的场所,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避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等事故 九、操作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及配置各种化学试剂,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 规则和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使用状况和操作记录 十、使用易燃易爆、腐蚀、有毒试剂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不得在现场留存大量易燃易爆、腐蚀、有毒试剂。不得在子站房内吸烟、喧哗、饮食等。 十一、配置试剂或清洗器皿的废液,以及在线监测仪器排放的废液,必要时要先经过适当的转化等处理后,再行排放 十二、使用点、气、水、火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十三、发生意外事故,根据事故种类,必要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水源、火源,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领导 十四、妥善保管好消防器材及其他安全防范、处理、急救用品,不得随意挪用。掌握相关安全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技术,防范于未然 十五、下班或离开监测站房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气的开关情况,取保安全,不得大意

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监管,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全面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我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时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饮用水安全。 二、监测范围 全国31个省(区、市)行政区域内338个地级以上城市、2862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乡镇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由各省(区、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 三、监测实施安排 (一)2012年12月,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约86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所有在用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 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监 测项目及推荐方法详见附表1),共61项,进行1次试监测,并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报送数据。

(二)2013年1月起,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约861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所有在 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并向监测总站报送数据。 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任务原则上由 所在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所在县级环境监测站不具备能力的监测指标,由所属地市级监测站承担或由所在县委托其他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完成。 (三)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的地级以上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若监测频次多于本方案的,可按本地区要求进行,但监测项目应与本方案一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开展监测,并向监测总站报送数据。 (四)地级以上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备用水源以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方式、时间、频次等由各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自行确定,监测项目可参照本方案进行。 四、监测时间与频次要求 (一)地级以上城市 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每月上旬采样监测1次,由所在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监测站承担。如遇异常情况,则须加密监测。 (二)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 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采样监 测1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采样监测1次。如遇异常情况,

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与公布方案

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与公布方案 2002-10-15 1、水质月报发布范围 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所有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含地下水,不包括备用水源)水质状况。 2、采样点位的布设 (1)河流: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间无污染源排放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 (2)湖、库: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但每个水源地的监测点位至少应在2个以上。 (3)地下水:在自来水厂的汇水区(加氯前)布设1点。 (4)采样深度:水面下0.5米处。 3、评价标准 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Ⅲ类标准(见表1);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见表2)。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Ⅲ类标准限值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表2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限值(部分项目) 单位:mg/L 序号项目标准值1pH值(无量纲) 6.5~8.5 2总硬度(以CaCO3计)≤450 3硫酸盐≤250 4氯化物(以Cl-计)≤250 5铁≤0.3 6锰≤0.1 7铜≤1.0 8锌≤1.0 9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0.002

4、采样时间 每月上旬采样一次。如遇异常情况,则必须加密采样一次,两次监测结果均报送总站。5、监测项目和频次 新颁布的地表水标准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CODCr 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故总监测和评价项目28项;地下水标准中规定的监测项目为23项。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见表3。 10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311高锰酸盐指数≤3.012硝酸盐(以N 计)≤2013亚硝酸盐(以N 计)≤0.0214氨氮(NH 3-N )≤0.215氟化物(以F-计)≤1.016氰化物≤0.0517汞≤0.00118砷≤0.0519硒≤0.0120镉≤0.0121铬(六价)≤0.0522铅 ≤0.0523 总大肠菌群(个/L) ≤3.0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园内水质监测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设备安装方案完整版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设备安装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 设 备 安 装 方 案 编制单位: 一、目的 本方案叙述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有关的防护措施。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

三、执行的标准规范与施工依据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系统设计方案》 四、系统描述 自治区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可以获得24小时连续的在线监测数据,并实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进入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实现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以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该水质情况,为广西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对水质实时监控提供水质监督手段。 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采样单元、配水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组成。主要安装内容包括:浮球和水泵投放固定、采样管路敷设、系统机柜安装、设备安装、电气线路连接。 此次安装环境分两种,一种是靠近水源地的空旷地带,采用室外机柜,前期需要浇筑水泥底座;另一种是安装在站房里,采用室内机柜。安装方式基本相同,根据各个现场条件做细微变动。 五、安装条件 项目中6个水源地。6个点均实现了市电接入、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交通道路畅通、防盗防破坏等基本条件,室外机柜底座浇筑已完成,系统设备已运抵现场,现场环境适宜。 六、人员、设备、机具、材料 浮球和水泵投放固定需要2人,采样管路敷设需要4人,系统机柜安装需要4人、设备安装需要2人、电气线路连接需要2人。安装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安装经验。 机柜安装需要的机具、材料:冲击钻,膨胀螺栓,螺丝刀,活动扳手,水平尺,万用表等

地表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

您的位置:首页>>法律法规>>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GB 3838-2002 代替GB 3838-88 GHZB 1-1999 批准日期2002-04-26 实施日期2002-06-01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4 标准值 5 水质评价 6 水质监测 7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制 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制 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制 表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表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 表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良好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与GHZB 1—1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调整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等七个项目的标准值,增加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40项。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本标准对地表水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 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管理。 《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和《地表水环境标准》(GHZB—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水质监测系统

赣南师范学院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8电子信息工程 成员姓名:李勇杨琰赖兴君 张细平张冬冬占玲玲 指导老师:许粮管立新 2010 年月日

摘要 水质监测系统主要是用于对水质的检测,这样的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我们的自来水厂就有很多这样的系统。而目前使用的水质监测系统主要是通过工业电供电,价格也比较昂贵。所以本次设计的新颖点在于太阳能供电以及和手机,电脑进行信息的交流。本次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单片机和GSM模块来达到对水质的监测。对水质主要的监测指标有:PH,水位,温度,清晰度等。通过单片机对水中这些指标的检测之后,通过GSM模块把检测到的信息发送到手机以及电脑上进行存档,可以根据存档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水质的好坏。从而做出相应的措施。本系统的优点具有节能,环保,电路简单等。 关键词:水质,GSM,水质监测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本课题的背景是基于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鄱阳湖经济区的建设是江西省的重要规划。它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鄱阳湖水质的质量就很重要,因为这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健康饮水。于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用于研究鄱阳湖水质的变化。用相应的传感器定时检测指定水域中水的PH值和清晰度等水质状况,将检测得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传送到水质监测中心,可以知道鄱阳湖水质的好坏。同时本系统也可以用于检测其它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饮用水的水质状况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2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介绍 本系统是实现水质无人自动监测功能。该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太阳能供电部分;第二是水质数据采集处理部分;第三是无线数据发送接收部分。第一个部分用太阳能提供系统的电源,既可避免每次更换电池的麻烦,又可以利用自然界充足的太阳能,起到了节能以及环保的效果,符合现代开发新能源的思路。第二个部分采集数据系统。第三个部分的无线通讯,将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编码转换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发送到监测中心。并且可以在电脑上做成一个表格,把每一天发送过来的数据记录下来,用于对比和观察。这样不用人工去记录数据,可以方便的显示出准确的水质数据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本系统测出的数据可以较客观的反映水质的情况。从总体来看,本系统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体现在利用了太阳能供电以及数据的无线发送和接收。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方案_哈希

哈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 建 设 方 案

目录 一、概述3 (一)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概念 (3) (二)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组成 (3) (三)水源地自动站建设步骤 (3) 二、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基本要求4 (一)确定站房位置 (4) (二)站房主体 (4) (三)站房基础及外环境 (4) (四)站房仪器间 (5) (五)配套设施 (5) (六)站房给排水要求 (5) (七)防雷及其他电器设计要求 (6) (八)防火和防盗设施 (7) (九)站房建设经费 (8) 三、分析仪器选项要求9 (一)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器主要监测的参数项 (9) (二)通常标准监测项目 (9) (三)自动监测仪器分析方法 (9) (四)在线监测仪器选型要求 (9) (1)水质五参数分析仪 (9) (2)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 (11) (3)氨氮分析仪 (11) (4)总磷/总氮分析仪 (12) (5)总有机碳分析仪TOC (12) (6)蓝绿藻分析仪 (13) 四、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方案14 (一)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种类: (14) (二)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性能介绍 (15) (1)在线总砷分析仪 (15) (2)在线总铅分析仪 (17) (3)在线总铬分析仪 (20) (4)在线总镉分析仪 (22) 五、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说明25 (一)系统构成及性能要求 (25) (1)系统构成 (25) (2)系统说明 (26) (3)系统主要功能 (26) (二)控制系统及中心软件 (28) (三)水质自动站监测系统主要参数要求 (30) (四)水样预处理系统 (35) (五)数据采集及通讯系统 (37) (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47)

怀远县2019年度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采购需求

怀远县2019年度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采购需求 一、本次水源地水质监测服务。 二、监测频次 地表水1次/季度,4次/年;地下水1次/半年,2次/年。(季度第一月1-5号采样,每月12号前上报) 三、检测项目及断面点检测项目及频次 (一)地表水 地表水监测点位:淮河4个,荆涂大桥断面、一水厂取水口、新城区自来水水厂取水口及其上游1000米处;茨淮新河3个,唐集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万福镇水厂取水口、白莲坡镇水厂取水口;芡河5个,兰桥水厂水源地、万福大桥断面、河溜镇水厂取水口、三水厂取水口、芡河大桥断面;涡河1个,涡河龙亢大桥断面;北淝河1个,褚集镇水厂取水口;怀洪新河2个,小集水厂水源地取水口、魏庄镇水厂取水口,共16个点位。 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硝基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滴滴涕、林丹、阿特拉津、苯并芘、钼、钴、铍、硼、锑、镍、钡、钒、铊共33项),共61项,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共4次,其中6月份或7月份一次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109项全分析。另水质良好湖库2个监测点(万福大桥、芡河大桥),为2个监测项目(硫化物、石油类)共12次/年,1次/月,与怀远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同步采样。 (二)地下水

监测点位:分别为榴城镇1处、经开区1处、双桥集镇2处、常坟镇、龙亢镇、古城镇、包集镇、陈集乡、淝河乡、淝南乡、徐圩乡各1处地下水水源地,共12个点位。 监测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39项,半年监测1次,全年监测2次,其中榴城镇1处、经开区1处7月份做《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93项全分析。 四、供应商应具有独立采样能力、样品保存能力、现场测试能力、留样复测能力、全程序质量控制能力,所有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和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科函【2012】1420号)文件执行,怀远县环境保护局要求对检测工作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对可疑检测结果(如出现超标项目,以往检测中未检测出的项目检测出等)及时再测(再次采样分析时用多种方法比对检测,其中一水厂取水口、新城区自来水水厂取水口三水厂取水口3个断面要求全项目复测)并及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分析报告。检测能力最低满足饮用水源地水质检测项目61项、地下水常规39项(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除外)的能力要求,如有特殊原因需分包检测项目,需经怀远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同意并提供分包单位相应资质,同时满足1、条款对供应商资质的要求,分包项目仅限全分析中扩展项目。 五、所有采样及现场分析项目均由检测单位负责。在采样结束后10天内提供监测报告。 六、供应商可以在报送报价文件前向怀远县环境保护局咨询或现场勘察每个水源地的位置。 七、采购人仅对预成交供应商提供一次确认点位,如再需提供确认点位所发生的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杨耀民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安全学院,杭州 310023) 摘要:本文首先把常用的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且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分析了建立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同时对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作用做了一定说明。 关键词: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无线传感 中图分类号;S273.1 0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 中国社会在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 水资源危机并同环境危机马上接踵而至。中国作为一个水资源相对来说缺乏的国家, 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5左右。当今, 大部分大中城市已经或正在陷入较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之中, 比如我国西部的西安等一线城市, 缺水的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城市的工农业生产,甚至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因为工农业急速的发展, 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中水资源已经严重不足, 像黄河自从20世纪 90 年代起经常断流, 而且断流的天数不断的增加,在1997 年长达二百多天 ,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黄河中下游各省市人民的工农业用水. 同时,工农业的需水量与日俱增, 使得地表水的水量严重不足, 人们只能开始大量开发并利用水质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地下水. 因为地下水的超量超采, 全国各地方特别是北方的干旱缺水地区,那里地下水不断的形成区域性的降落漏斗, 而且漏斗的规模呈逐年增大的态势, 由此就引起了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水质恶化这些严重的后遗症. 同时,由于工农业发展, 水质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因为工农业的污染每况愈下, 地表水的水质随之不断恶化, 很多的地表水已经不可以再作为城市供水的水源了. 因为城市里大量污水、农业生产用化肥的污染, 地下的水资源,特别是地球浅层的地下水资源被严重的污染。若再不采取有效的,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水质检测, 那么我国水资源的危机将更加严重, 这会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对水质建立合理可靠的检测信息系统十分必要。 1 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作用 1.1 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是从地理信息系统中发展出来的的管理信息系统 , 它与传统管理信息系统有着巨大的区别。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属性和数据为基础的, 它们不能处理分析空间里的数据, 同时亦不能和大部分专业模型同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比较。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对大部分的水资源监测得到的数据分析,包括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水质、水量、水位等数据监测的建立数据库、网络维护、功能更新, 同时还能打印各种不同的日常报表,绘制各种数据图,如水质分区图、等水位线图和不同统计图件等的功能, 进一步具有对不同监测的数据分析以及处理的功能,例如迭加分析功能,缓冲区分析功能。它与各种不同的专业模型结合起来, 就可以产生一个复合的且具有简单决策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可以把它看成其它大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子系统。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功能模块。第一个功能模块是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组成的, 包括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具备的各种基本功能。第二个功能模块是由水质检测系统组成, 包括水量、水位、水质的模拟计算功能和水资源优化管理简单辅助决策功能。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 (2018年11月) 一、监测情况 11月,乌鲁木齐市共监测了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地下水饮用水源地5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1个。 1、监测点位 乌鲁木齐市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取样点位详见表1。表1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明细表 2、监测项目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详见表2。 表2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

3、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对监测的全过程(包括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质量控制。 (1)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工作。 (2)采样人员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程,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按规定保存、运输样品。 (3)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测试仪器均按检定规程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每月做一条校准曲线,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截距和斜率,所有项目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水样分析过程中采取10%平行双样、10%加标回收样及加测标准曲线点等质控措施,其偏差均在合格范围内。 (5)采样记录和分析结果按国家标准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二、评价标准与方法 1、评价标准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评价方法 (1)地下水评价方法 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规定的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 (2)地表水评价方法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执行。 三、评价结果 1、地下饮用水源地 三屯碑-燕儿窝水源地、柴北水源地和西山水源地参与评价的24个项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Ⅱ类标准限值,柴西水源地参与评价的24个项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水质均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用水要求。水磨河水源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硫酸盐浓度分别超标0.36倍、0.32倍和0.96倍,但源水经水厂软化处理后3个项目均达到饮用水标准供给居民饮用,详见表3。 2、地表饮用水源地 乌拉泊水库水源地参与评价的21个基本项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限值,5个补充项目全部达到集中式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