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岛《回答》教案1

北岛《回答》教案1

北岛《回答》教案1
北岛《回答》教案1

《回答》课程教案

授课学时:??1学时

教学进程设计(含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间分配等)一、引入???????????????????????????????????(约6)北岛祖籍中国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当时的北平(即北京)。毕业于北京四中。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作过翻译,并短期在《新观察》杂志作过编辑。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与芒克等人创办《今天》杂志。于1989年移居国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七个国家,他在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创作,寻找机会朗读自己的诗歌。1994年曾经返回中国,在北京入境时被扣留,遣送回美国,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还曾是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10月回国为父奔丧,2002年宣布退出“中国人权”。

2007年,北岛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8月,北岛正式搬到香港,与其家人团聚,结束其近20年的欧美各国漂泊式生活[1]。

1990年在北岛的主持下《今天》文学杂志在挪威复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发行,其网络版和论坛()也享誉世界各地汉语文学圈。

出版的诗集有:《陌生的海滩》(1978年)、《北岛诗选》(1986年)、《在天涯》(1993年)、《午夜歌手》(1995年)、《零度以上的风景线》(1996年)、《开锁》(1999年),其他作品有:《波动》及英译本(1984年)、《归来的陌生人》(1987年)、《蓝房子》(1999年),散文《失败之书》(2004年),散文集《青灯》(2008年1月)。北岛

北岛的《回答》讲解稿

回答(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回答》讲解稿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他是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 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文革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回答》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是他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作“以孤篇压倒当代”。全诗共7节。诗的第1、2节,是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黑暗体验并由此产生质疑。在诗中所描绘的世界里,卑鄙者以卑鄙的手段可以在世上畅行,高尚者的高尚品行却使其自身走向墓地。“镀金的天空”喻示着以辉煌的表象掩盖了一个时代真正的黑暗,人性被扭曲成“弯曲的倒影”四处凋落。诗人在世界的混乱与无序中,保持着清醒的痛感,对置身其中的世界提出了疑问。从第3节开始,“我”作为抒情主体,出现在一片死寂、冰凉、规则混乱和缺乏公正的世界,以一种理性的声音,开始对世俗世界审判、否定和挑战,对一切习以为常的规则表示质疑:“我不相信!”在6、7节中,这个傲岸的“我”在对这个不义的世界与历史宣战之后,毅然表达了愿以个体的自我来承担属于全部人的一切,特别是人的苦难。最后对人类与世界的未来新的转机充满信心和期望。 北岛在诗中向世界喊出“我不相信!”传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它宣告了新的一代人的成熟,典型地体现了朦胧诗中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呼唤,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等被践踏时的愤慨与反抗。此外,诗作在抒情结构和意象的选用上,具有“北岛特色”:“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的抒情结构,以及意象的拼贴与组合,追求陌生化和距离感,使用密集的意象群和飘忽不定的语义转换,从而产生“朦胧”的诗意和充满弹性与张力的结构。诗开头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铺天盖地,从天而降,语携风雷,势不可挡,是开启一个时代的名句,必将流传千古。

北岛《回答》赏析

回答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思想内涵。 2.难点: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背景材料 1.北岛(1949~ ),“矇眬诗”的主要代表。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生于北京。七十年代初开始创作,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和小说《波动》等。现居国外。 2.《回答》是北岛的著名诗篇,写于1976年的“四·五”运动期间,后被广泛传抄。 三、内容分析 在《回答》之中,诗人以深刻的怀疑和理性精神对动乱的社会和丑陋、荒廖、黑暗的现实提出了有力的指控。同时,也以深刻的历史思考表现了对“新的转机”和人类新的“生存的峰顶”的坚定信心,对“坚信”的和“不相信”的做了明确的选择和“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广为传诵的具有历史积淀意义的著名诗句。 四、写作特点 《回答》典型地体现了北岛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即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镀金的天空”和“弯曲的倒影”这些超现实的物象无疑喻示了貌似辉煌实则黑暗的年代对于人世间戕害与扭曲;而“到处都是冰棱”及“千帆相竞”的“死海”则象征着诗人所处的险恶的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以傲岸不屈的“挑战者”的姿态,对不义的世界给予了严正的回答。诗作的第四至第七节所表现的是一个怀疑和挑战现实、具有博大的胸怀及坚定信念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练习 1.《回答》中的系列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在《回答》这首诗中,作者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蕴含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镀金的天空”和“弯曲的倒影”这些超现实的物象喻示了貌似辉煌实则黑暗的年代对于人世间戕害与扭曲;而“到处都是冰棱”及“千帆相竞”的“死海”则象征着诗人所处的险恶的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以傲岸不屈的“挑战者”的姿态,对不义的世界给予了严正的回答。 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体现了怎样的理性精神?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广为传诵的具有历史积淀意

北岛《回答》赏析

北岛《回答》赏析 北岛《回答》赏析 时间:2010-06-19 14:59来源:北岛作者:北岛 - 天下文学网邀您欣赏:北岛《回答》赏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赏析一 穿越历史的回 答 北岛本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自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新诗已有近百年的历程。新文化的成就在严肃的文学史家眼中不可能有太高的地位,现代诗歌更是被人瞧不起。诚然,现代诗歌无法与古典诗歌相提并论,也许没有过多值得称道的,因而有不少人感叹:“当代无诗歌”,甚至有人刻薄地说:“当代只有诗歌作者而没有诗人。”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果真衰落了吗?新诗里没有传世之作吗?对于前述论调,我不敢苟同。如果要说“当代无诗歌”,除非把“当代”一词限定在九十年代,因为此前的数十年间──仅仅在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甚至堪称杰出的诗人,北岛就是其中之一。伴随着《今天》的横空出世,北岛的诗歌曾风靡了神州大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