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榨菜制作方法

榨菜制作方法

榨菜制作方法
榨菜制作方法

榨菜

榨菜是用茎用芥菜的膨大茎(俗称菜头)腌制的半干态腌菜。在加工中需要压榨出汁液,故名榨菜。它是我国四川省的名特产品。主产于四川东部长江两岸地区,以涪陵生产最早而且有名。浙江、上海等地也发展很快。榨菜以脆、嫩、鲜、美驰名;既佐餐又调味。产品畅销国内,还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制作方法冬末春初,将菜头(膨大茎)切块(或小头整体)上架,风脱水至无硬心。每100公斤生菜收蔫菜约40公斤。蔫菜每100公斤用盐4公斤,入池。穿卫生保护鞋踩紧,至菜身来汗。腌3天后起池,围起过夜,又入池,每100公斤加盐5公斤,踩紧如前。腌7天起池,剔除菜筋,用原盐水洗净,入围屯,堆积压出浮水,次日装坛。装坛时每100公斤加盐6公斤,混合香料公斤(其中:八角55%、山萘10%、甘草5%,沙头4%、朴桂8%、白胡椒2%、姜片5%)、花椒公斤、辣椒粉公斤,与菜拌匀,分次装入压紧,排除坛内空气。坛口撒少量食盐和香料,然后封闭坛口(留一小气孔)贮存;继续腌制发酵。5月产新,全年销售。以上是四川榨菜的典型制作工艺。浙江榨菜是用盐脱水,其它做法基本相同。

营养成分榨菜的营养是较丰富的,大约第100克含:

水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热量51千卡,粗纤维克,

灰分克,钙224毫克,磷125毫克,铁毫克。

只是在腌制过程中,维生素C因氧化作用而大量减少,还有些水溶性的维生素随水流失一部分。榨菜经过腌制具有脆、鲜、香等独特的风味,除作菜外,用于调味。

食用方法熬汤:在肉片汤,肉圆汤中,放榨菜少许可增鲜味。

拌馅:在杂酱面馅或素面馅中,加少许切碎的榨菜提味。

炒肉:用榨菜丝炒肉丝,清香味美。

各地名产榨菜四川省涪陵县的“白鹤牌”与“乌江牌”,丰都县的“名山牌”,长寿县的“天府牌”,江北县的“梅溪牌”,浙江省海宁县的“斜桥牌”等一级榨菜,和四川忠县的特级榨菜,都是1981~1982年曾经评为商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的优质产品。

浙江榨菜

制作方法 1.选料:优质的鲜榨菜应是质嫩、圆形、实心、根茎细、无需刮切的全形菜。一般在榨菜开始抽苔,但苔长在3厘米以下时收割为宜。收割后的榨菜必须及时加工。

2.踏菜:在头遍腌制的第一次踏菜,由于鲜菜嫩脆,必须轻踏、勤踏、直至菜色变深绿,食盐溶化为止。第二次和第三次踏菜分别在上围和二道腌制时进行。此时应重踏、猛踏,将菜踏透,否则上榨排囱就相当困难,最终也会因含水过高。影响榨菜质量,甚至会变质腐败。

3.排卤:浙江榨菜都采用盐脱水法,排卤主要在上囤与上榨一道工序中。上囤是在头道腌制48小时左右进行。气温高可适当提前,但不得少于36小时,气温低也不得超过72小时。上囤时将菜块在原卤中淘洗后捞入囤内,要做到边淘洗、边上囤、边踩踏,层层踏透踏紧,并加压石。使上囤后榨菜的重量是原重的50~54%,宜低不宜高。

4.第二次腌制:每100公斤出囤的菜头加盐7公斤,其中留3~4公斤作缸面用盐,随腌随踏,踏匀,踏紧,腌后压石,忽使菜头露出,至菜头盐分渗透(15天左右),无白心为止。腌制期间必须随时捞去浮在卤面的白花,如发现卤水混浊,需及时加盐或翻缸。

5.压榨:腌后的菜头在菜卤中淘洗出缸,再进行榨菜修整、分级。榨菜用木榨或机榨,排出菜卤,以每380公斤榨得100公斤为宜,折率过高影响成品的保藏,过低影响出成率。榨菜时要勤要缓,使菜头受榨均匀,脱卤一致。榨后修去飞皮、挑去老筋。

6.拌料:每100公斤榨后的菜头用盐公斤,辣椒粉公斤,混合香粉公斤,甘草粉公斤,花椒公斤,防腐剂适量。拌料宜分二次进行,每次用料一半。乙级榨菜和小块菜用盐量可以酌减。拌料后装坛。坛底撒盐少许,菜头分10公斤、公斤、公斤、5公斤五批装入,每袋一批用圆头木棍捣压结实,装至近坛口使菜卤淹没菜面,撒盐少许并盖上荷叶或竹箬。过10~15天坛口如无白花,再将干菜(鲜榨菜叶或长梗白菜叶腌后晒干)塞紧坛口。最后用水泥1公斤、石膏1公斤、黄沙3公斤配成的糊泥封口,将坛堆放在阴凉处,一月后即可取食或销货。

甜辣芥片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甜面酱60公斤酱油25公斤白糖5公斤桂花1公斤辣椒粉公斤味素公斤白酒公斤

制作方法将整理干净的咸芥头切成1厘米厚的片,置于清水中浸泡3小时后,上榨压出30%的水分,放入甜面酱缸内泡制7天,每天打耙两次。酱透后捞出,用淡盐水把甜面酱冲洗干净,晾晒至七成干后,煮制。煮制的方法是先把酱油烧开,而后将全部辅料加入酱油锅中,随后放进芥片稍加煮沸(翻两个),捞出晾凉后装缸,洒上白洒,发酵3~4天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味辣而香甜,具有浓厚的酱香味。

松花芥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酱油40公斤味精公斤糖精公斤

制作方法咸芥头去皮后,两面切口,然后用清水浸泡。夏季浸4小时,冬季浸2小时。浸后上榨压出30%的水分。入缸后用配好辅料的酱油灌上,每天倒一次缸,15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棕褐,质脆,清香适口。

酱芥丝

原料配方次芥头或芥皮100公斤乏酱油(指浸渍过产品的酱油)60公斤

制作方法选好的次芥头或芥皮,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净生水,切成3×3毫米的粗丝,放入乏酱油中浸渍2天,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酱红。口咸,有芥头香味。

酱苤蓝丝

原料配方咸苤蓝100公斤酱油30公斤

制作方法选不糠不烂的大个咸苤蓝,冲洗干净后,切成3×3毫米见方的长丝。用清水浸泡5小时,上榨压出30%的水分,再放入酱油内浸清,每天倒2次缸。2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棕红,质脆嫩,味鲜略咸。

酱苤蓝片的酱制方法与酱苤蓝丝相同,只是形状不同(切成1厘米厚的片)。

龙江菜

原料配方咸苤蓝100公斤酱油40公斤味精公斤糖精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苤蓝切成2厘米厚的片,再两面斜切二分之一的深度,中间呈菱角形花样。用清水浸泡2小时,中间换水一次。捞出控干后,入缸将配好辅料的酱油倒入浸渍,每天倒一次缸,5天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棕红,质脆嫩,清香甜咸。

腌雪里红

原料配方雪里红100公斤食盐20公斤水10公斤

制作方法将雪里红洗净后,捆成把,每把~2公斤。要根压叶排列缸内,层层撒盐,满缸压顶,隔2天倒一次缸,第三次捞出揉搓紧把,盐腌7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绿,质脆,把整齐,有鲜雪里红的香气。

酱白根

原料配方咸白根100公斤酱油10公斤味精公斤糖精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白根切成10××厘米的长条。用清水浸泡10小时后,捞出上榨,压出20%的水分,放入缸内后,再把配好辅料的酱油倒入缸中。第二天倒缸一次,之后隔两天再倒一次缸,7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棕红,质脆,清香味浓。

斜桥榨菜

榨菜是我国独有的特产,它最先产于四川省。浙江省海宁县的斜桥榨菜则是后起之秀。

在吸取四川省榨菜的制作经验的基础上,工艺改革,扬长避短,进行了“产品外观”、“腌制工艺”、“香料配方”等八项改革,研制推广了压榨、淘洗、拌料等12种机械,做到就是收购鲜菜,快收快腌,上榨干胖适度,榨净苦水,并精心配制香辣粉,使斜桥榨菜更有特色。1980年,海宁蔬菜厂出口的“斜桥牌”榨菜,荣获全国供销总社优质产品奖。近年来,“斜桥牌”榨菜在香港市场的售价超过四川榨菜的1/3。销售地区已扩展到全国22个省市,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

斜桥榨菜在夏季收获,采用“盐脱水法”加工腌制;而四川榨菜的收获期正值冬季,以风脱水,即把鲜菜放在通风地方晾干,然后腌制。因此斜桥榨菜菜块青绿,辣粉鲜红,香味浓郁,咸淡适口,质地脆嫩,菜形整齐。“手捏柔软性,辣粉裹菜身,表面起皱纹,撕有丝缕形”,这20字,是识别斜桥榨菜的要诀。在鲜味、结实和耐煮方面,斜桥榨菜还不及川菜。

营养成分(每100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糖9克,胡萝卜素毫克,核黄素毫克,热量54千卡。

食用方法它可以生吃,又可放汤,杂妙,更是夏季佐餐佳品。

产品包装为了便于远销,斜桥榨菜又采用了真空薄膜新包装,每袋装菜1~6

公斤不等。还有一种铝箔小包装,每袋只装100克榨菜丝,堪称方便食品

腌芥头

原料配方芥头100公斤食盐25公斤水15公斤

制作方法芥头要个大而均匀,不冻不糠,两道眉的为佳。将洗净的芥头入池,按比例分层用盐,上层多撒。隔3~4天倒一次,倒池加盐,倒三次贮存备用。若有冲淋设备时,倒池后即用冲淋循环方法,7次后即为成品。贮存时不可缺汤,如果风干可加盐水。

质量标准色青褐黄,味咸淡适口,质地胞,有芥头清香气味。

胡萝卜、大红萝卜、青萝卜和大白根的腌制方法均与腌芥头相同

辣芥头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二级酱油25公斤乏油15公斤辣椒粉公斤糖精公斤味素公斤

制作方法选个头均匀,在200克以上,表皮光溜的咸芥头,削去顶、根、须等。然后由芥头的两头呈十字形交错开刀,刀深不超过芥头长的三分之二,每片厚不超过3厘米(若用“元盘开口机”切,效果更好)。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上榨,压出20%的水分。放入配好辅料的酱油中浸渍3天,每天倒一次缸。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棕红,质艮脆,香辣微咸。

酱芥片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酱油40公斤味精公斤糖精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芥头切成1厘米厚的片。用渍水浸泡10小时后,捞出上榨,压出20%的水分。然后放入配好辅料的酱油中浸渍,第二天倒一次缸,隔两天再倒一次缸,七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棕红,味清香。

芥菜头辣菜

一到冬季,北京的菜摊上堆得满是芥菜头(又称芥菜疙瘩)。芥菜头除了腌着吃外,还可以做一种风味独特的辣菜。此菜不仅成本低、制法简单,且有清内热、开胃口的作用。

原料配方芥菜头1公斤萝卜200~300克

制作方法 1.选料:先挑新鲜无虫的芥菜头,去掉根、须及茎蒂,洗净,切成2~3毫米厚的菱形块。再要新鲜无糠心的大萝卜去掉根、须及蒂、茎洗净,擦成细丝。

2.煮熟:把芥菜块放入铝锅内,加水至浸没芥菜块为准,不盖锅盖,用旺火煮至菜块稍烂时停火。

3.焖制:取一个干净的密封较严的坛子,把一半萝卜丝放在坛底上,再把煮好的芥菜块趁热捞入坛内,将另一半萝卜丝撒在上面,迅速封严坛口,坛内的温度要让它缓缓降下来。冬季室温过低,可适当包上小棉被,待其冷却后才能食用。吃时,可淋上香油及醋,其味酸、辣、鲜、香、其色红白相间、十分诱人食欲。

注意事项此菜的独特风味,就是辣味钻鼻。如不懂诀窍,制出的辣菜,辣味就不浓。煮芥菜时,千万不能盖锅盖,否则,不仅芥菜的辣味全无,且带有苦味。芥菜装坛时,定要趁热装入,立即封口,使坛内的温度慢慢降下来。这是做辣菜的诀窍。另外,开坛取菜时不能沾油,不然易发霉。开坛次数不能过多,免得辣味跑掉。

精制芝麻辣丝

原料配方苤蓝100公斤姜丝公斤芝麻2公斤辣椒粉公斤豆油1公斤一级酱油40公斤味精公斤糖精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苤蓝冲洗干净后,用擦子擦成×毫米的粗丝。然后用清水浸泡沏盐5小时,捞入竹筐,控净生水。将炒熟的芝麻拌入。其余加工方法与美味菜相同。

质量标准色棕红,质脆,味鲜略咸,微辣。

芽菜

芽菜品种芽菜是用芥菜的嫩茎划成丝腌制而成,分咸、甜两种。咸芽菜产于四川的南溪、泸州、永川,创始于1841年;甜芽菜产于四川的宜宾,古称“叙府芽菜”,创始于1921年,现畅销于四川及京、津、沪等地。

原料配方菜丝100公斤食盐11~12公斤漏水糖30~36公斤花椒公斤八角公斤

制作方法冬末春实,用芥菜类(二平庄)的嫩茎划成食筷一样宽的丝,晒干到每100公斤收13公斤,置桶内分层撒盐踩紧腌制;另熬糖液至挑起成丝的程度,与菜边抖边混,并加香料,再装坛以盐菜叶扎紧,草瓣子筑口封紧,一般以存放1年后出售为好。

品质规格宜宾芽菜要求色褐黄,润泽发亮,根条均匀,气味甜香,咸淡适口,质嫩脆。无菜叶、老梗、怪味、霉变。咸芽菜色青黄,润泽,根条均匀,质嫩脆,味香,咸淡适口,无老梗、怪味、霉变。

营养成分芽菜所含的营养也较丰富,每100克中含:

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热量174千卡,钙660毫克,磷146毫克,铁毫克。

食用方法芽菜由于质嫩脆,味甜香,除作烧白底子外,多用于调味,如敖汤提味,做面肉馅。烧肉和炒肉丝中放些芽菜,都可增加鲜味。

水晶地环

原料配方鲜地环100公斤甜面酱60公斤

制作方法选择个头整齐的鲜地环,剔除杂物后用清水洗净。随后放入沸水锅中热烫,同时不断上下搅动,以使其受热均匀。烫后捞出即刻装袋,放入甜面酱豇内进行酱渍,每天翻动一次。15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酱红,具有浓厚的酱香味

开远甜蕌头

开远甜蕌头是云南省的传统名特食品。在清代,它是清廷指定的进贡食品之一。开远甜蕌头具有健脾开胃、去油腻、增食欲作用,口感嫩、脆、酸、甜,并略带辣味,十分爽口。它既可单独食用,也可作为配料,制成多种美味佳肴。因而在清宫中留了“久吃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蕌头”的赞语。

蕌头原是开远高寒山区的一种野生宿根植物的地下块茎,只有遇到灾年,才有人挖来充饥。1876年,开远一位制作酱腌菜的师傅王宝福开始用它来腌制咸菜。腌制的甜蕌头一上市,即深受顾客欢迎,产量与日俱增。四乡农民也开始种植薤头。

原料配方鲜蕌头100公斤精盐10公斤白酒3公斤新鲜红辣椒7公斤上等红糖40公斤

制作方法选个大肥嫩的蕌头,去根须,洗净晾干。鲜蕌头配精盐、新鲜红辣椒(不切)、上等红糖(轧碎)、白酒。拌均匀入腌缸,每周翻动一次,需使用木制器具,禁用铁器,防止将蕌头搅碎。1个月后加盖封泥贮存,3个月后即为可食用。

近年来,甜蕌头生产逐步采用现代化设备,但配方和制作程序仍按传统方法进行,产品质量稳定。1962年开始出口。现在每年山口400吨,还远远赶不上外商的需求量。1981年以来,“开远牌”甜蕌头一直保持着云南省优质产品的称号。1985年被选为参加亚太地区博览会的优质名特食品。

四川榨菜

工艺流程青菜头分类划块串菜上架晾菜下架剥老皮头腌翻池二腌起池修剪盐水淘洗压榨拌料装坛扎口检验入库后熟成品封口出厂

制作方法 1.分类:由于青菜头品种复杂,耕作栽培各异,自然条件不同,所以青菜头个体形状、单个重量、皮的厚薄、筋的多少、水分高低都有较大的差别,如混合加工会给风干脱水,盐水渗透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分类处理。

(1)个体重150~350克的,可整个加工。

(2)个体重350~500克的,应齐心对破加工。

(3)个体重500克以上的,应划成3~4块做到大小基本一致,竖划老嫩兼顾,青白均匀,防止食用时口感不一。

(4)个体重150克以下及斑点、空心、硬头、箭杆、羊角、老菜等应列为级外菜。

(5)个体重60克以下,不能作为榨菜,只能合在菜尖一起处理。

2.串菜:过去用蔑丝逢中串菜,菜身留下黑洞,且易夹染污物。因此砍菜时可稍留一寸根茎穿蔑,避免损伤菜身。穿菜时大小分别穿串,青面对白面,使有间隙通风。

3.晾架风干:每50公斤菜约需搭架~7叉菜架,大块菜晾架顶,小块菜晾底层,架脚不得摊晾菜串,力求脱水均匀。在2~3级风情况下,一般须晾晒7天,平均水分下降率为:早菜42%、中菜40%、晚期尾菜38%。

4.下架:坚持先晾先下,要求菜头周身活软,无硬心,严格掌握干湿程度,适时下架。

5.剥皮去根:砍掉过长根茎,剥尽茎部老皮。

6.头腌:下架菜块必须当天下池,防止堆积发烧。头腌每100公斤用盐4公斤,拌和均匀下池,层层压紧排气,早晚追压。反对满池加菜,以免发烧变质。头腌约需72小时,追去苦水。

7.翻池二腌:分层起池,调整上、下、中边的位置。二腌用盐7~8%,拌和揉搓须均匀。二腌约需7天以上,保证盐分进入菜中,防止菜变酸。

8.修剪:用剪刀挑尽老筋、硬筋、修剪飞皮菜匙、菜顶尖锥,剔去黑斑、烂点和缝隙杂质,防止损伤青皮、白肉。修剪整形时,二次剔出混入的次级菜。

9.淘洗:当天修剪整形的菜头,必须当天用三次清盐水仔细淘洗。

10.压榨:榨菜传统工艺使用木榨压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后改成“囤围”,利用高位自重压水,但底层压力大,压成扁块,而上层又水湿肥胖,干湿程度差别较大,容易变酸。湿块色不鲜,味不正,质不脆,不耐储,严重影响块形、风味。目前正逐步采用机压,使压力基本均匀,压榨后菜头含水率控制在72~74%之间。

11.拌料:下榨的菜头必须晾干明水,以免料面稀糊。每100公斤榨菜用辣椒面~公斤、混合香料粉~公斤、花椒~公斤、食盐~公斤。

香料粉配方为:八角50%、甘草25%、干姜20%、胡椒5%。要求磨细拌匀,64目筛过。

整个加工过程三次(包括头腌、二腌、拌料)用盐量以%为准,成品含盐量在12~14%之间。

混合香料也可采用八角45%、三奈15%、干姜15%、桂皮8%、白藏3%、甘草5%、沙头4%、胡椒5%的配方。

12.装坛:每坛分五次装入,五压五杵,层层压紧,用力均匀,防止捣烂菜块,直到压出卤水。装坛时严防泥沙异物混入。

“五次装入”系头层10公斤、二层公斤、三层公斤、四层5公斤、五层1~公斤,并用手摆成向外的环形,填塞孔隙并压紧。

13.扎口:选用色素少,纤维多的长梗菜叶或玉米壳,用盐预先腌制拌和香料粉封口。封口叶不少于1公斤,以保证坛口清香,防止霉烂变质。

14.入库:按质量指标检验合格后,标明装坛人员,日期,毛口入库贮存,分期分批堆码,定期进行清口检查,追压卤水。

15.封装出厂:产品出厂前,必须重新进行质量检查、测重、压紧排卤、换扎口叶,才封水泥盖,加好口印,标明等级、重量、出厂日期。

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干潮适度、咸淡适口、淘洗干净、修剪光滑、色泽鲜明、闻味鲜香、质地嫩脆、块头均匀。

2.理化指标:

含水量:72~74%

含盐量:12~14%

总酸:~%

酱芥头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甜面酱70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芥头一面切1厘米厚的片,每片切深约占整个芥头的三分之二左右(使每片不断开)。切后用清水浸泡,夏天浸泡10小时,冬天浸泡14小时。浸后捞出控去水分。先用次酱(酱制过产品的酱)泡制1~4天,每天打耙两次后捞出控干,再放入甜面酱缸内,每天打耙两次,15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酱红色,质艮,味香甜。

酱芥片、酱细芥丝和酱苤蓝丝的酱制方法与酱芥头相同,只是形状不同。酱细芥丝和酱苤蓝丝在配方上需多加2公斤姜丝。

味素芥头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酱油40公斤味精公斤糖精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芥头底部切2~3刀,用清水浸泡脱盐后,上榨脱水。然后放入配好辅料的酱油中浸渍7天,每天翻缸一次,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深、味鲜。

虾油芥条

原料配方咸芥头100公斤虾油60公斤姜丝2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芥头整理干净后擦成丝,用清水浸泡1小时,上榨脱水。然后入缸倒入虾油,撒上姜丝,每隔2天倒一次缸,7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质脆,丝长均匀,具有浓厚的虾油香味。

排冬菜

排冬菜是用鲜排菜(又名芥菜、鲜雪里蕻)在冬季采收加工而得名。随着湖南人民爱食汤菜的历史习惯,未被破坏叶绿素、呈青绿红、味道新鲜的排冬菜亦应运而生。它可作早餐的豆腐脑汤,馄饨店不可缺少的佐料,也有用作蒸肉的辅料,还由于它具人体特需的营养成分,超过脱水叶类菜,因而长年缺少蔬菜的山地矿区,亦把它视为珍品。该品种是湖南长沙老传统产品。

原料配方生排菜50公斤食盐公斤茴香25克精盐公斤(包括封口盐)

工艺流程生排菜加工整理切洗盐腌上榨拌料成品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排冬菜的主要原料为鲜排菜,以长沙市郊(如砂质土地带、傅家州等处)所产的细叶鲜排菜为最好。在采收季节上冬菜优于春菜,因春菜水分多,菜老易黄,对质量或成本都有影响。采收冬菜时,要以茎叶青绿、肥壮、质嫩、未抽苔、无黄叶者为宜。

2.处理:先将生排菜削去老蔸,去掉黄叶,抖去泥沙,再将嫩蔸直剁成条状,并将菜茎叶切成厘米长,入缸内清水洗净泥沙,沥干转入另缸。

3.盐渍:一层菜一层盐逐层踩,以踏出深绿色菜叶为止,然后用石头压紧,冬季可压放24~48小时,春季只能压放12~24小时(必须防止菜叶转黄)。

4.榨干:压缸后取出上木榨榨干,第一次榨10~12小时后松榨将菜取出耙散,再放缸内榨第二次,要榨至每100公斤鲜排菜得到:冬季18~20公斤,春季14~16公斤为准(如第二次还不能榨成标准干度,则须再榨第三次)。

5.拌料:榨好后,放大篾(木)盘内将成块状的扯散,拣去老梗黄叶,按配比拌入精盐、茴香粉,揉拌均匀,装入小口坛压紧,密封即成。

质量标准感官指标:色青绿,质脆嫩,味鲜,气香,长度适宜,无泥沙,杂质,无酸苦,无异味。

理化指标:按部标(SB98-80)执行。

规格:鲜排菜切成厘米长一根,盐腌后要有厘米长,而且长度均匀,无未切开的蔸块和老梗。

注意事项 1.排菜泥沙最多的是菜叶靠蔸处,必须将蔸部切成小条状才能洗净泥沙。

2.为保持产品青绿色泽,压缸时间不能过长,特别是春天更注意第一天腌菜踩缸,第二天上午必须上榨。压缸和榨的时间都要严格掌握,如在操作方面的选、踩、压缸、榨中某道工序不很好掌握,就会产生变质,完全脱离它固有风味特色。

甜酱什香菜

原料配方苤蓝丝100公斤腌姜丝1公斤黄酱65公斤酱油10公斤

制作方法先将腌苤蓝片切成毫米的薄片,再切成宽1毫米的细丝。腌苤蓝丝入缸撤水后(冬夏季一样),100公斤苤蓝丝拌入腌姜丝1公斤,搅拌均匀装入布口袋控水5~6小时,将水控净以后入缸酱渍。冬季用甜面酱35公斤,黄酱35公斤,酱油5公斤;夏季用黄酱65公斤(因苤蓝丝细,夏季易发酱,丝会变软,所以只用黄酱),酱油10公斤酱渍。每天打耙4次,打耙要均匀,冬季酱渍7天,夏季酱渍3~4天即可。

质量标准加工成的什香菜具有光泽,金黄,酱味浓,清脆适口。

腌雪里蕻

雪里蕻属叶用芥菜,产于气温清凉季节,一般在冬季及初春采收,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腌制雪地蕻作配菜调味的习惯。

制作方法将菜稍摊晾至菜柄柔软时,平铺缸内排紧,一层菜,一层盐。盐撒均匀,层层踩紧至卤汁少量出现。缸装满后,盖上草包、竹片,压上石头,成封闭状态。用盐量根据季节和保存时间长短而定,如下表:

鲜菜腌制后7~20天为生产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的高峰期,故以腌制20天后为成熟期较好。

品质规格腌雪里蕻色青绿,具有香气和鲜味,咸度适口,质地脆嫩、无根须,老梗、泥沙、污物。

营养成分腌雪里蕻每100克约含:水分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热量26千卡、粗纤维千克、灰分克、钙214毫克、磷33毫克、铁毫克。

由于经过盐腌具有一定的鲜味和香气,所以许多地区用于调味,如熬汤、做肉馅、炒腊肉、炒豆腐干等放点雪里蕻都有增味的效果。雪里蕻炒肉丝具有独特风味。

糖醋地环

原料配方咸地环100公斤白糖40公斤醋20公斤

制作方法将咸地环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装筐,沥水4~5小时后,装入缸内。入缸后将煮沸冷却后的糖、醋汁倒入菜缸内进行浸泡。每天倒一次缸,浸渍10天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色乳白,有光泽,酸甜适口,质脆嫩。

最新榨菜种植产销合同正式版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最新榨菜种植产销合同正式版 The contract concluded after the parties reached a consensus through equal consultations stipulates the mutual obligations and the rights they should enjoy.

最新榨菜种植产销合同正式版 合同编号: 生产人:签订地点: 收购人:签订时间: 为更好地保障生产人、收购人合法权益,本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订立本榨菜种植产销合同。 第一条生产人负责榨菜品种为:的种植生产,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榨菜。收购人有偿为生产人提供优良榨菜品种种子“永安小叶”、“培杂二号”,负责榨菜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和收购。 第二条生产人实际种植榨菜面积为亩,应按农业部门种植技术规范要求,科学地进行育苗、移栽、施肥等专项技术组织生产,保证按期、足额地向收购人交售符合质量标准和等级的鲜榨菜元/吨。在完成约定的销售量前,不得向他人出售。 第三条生产人交售鲜榨菜质量标准为:菜体鲜嫩,无黄、黑、

空心,每个重量在两以上;应菜匙、削尽黑斑、烂点、修尽老皮,无箭杆。不符合质量标准,收购人可拒收。 第四条生产人负责将符合质量等级标准的鲜榨菜送到收购人指定的地点:,收购人按照以下种价格形式收购: 1、所有费用包干价:元/吨(如有调整,按双方另行协商的价格进行结算); 2、最低保护价:元/公斤(收购时,若市场价格上涨,收购价协商提高,行情下跌,收购价不变)。 第五条收购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超过收购时间,即停止收购。 第六条收购款结算时间:交售鲜菜后天一次结算。 第七条担保方式(也可另立担保合同):签订合同时,生产人须向收购人缴纳元(人民币大写金额:)保证金,作为生产人在合同期足额交售鲜菜的保证。保证金从收购人支付生产人菜款中分批次扣除,合同终止之日起一个月内全额退还。 第八条生产人在交售鲜榨菜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自理,但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 (4) 3、行业标准 (5) 三、行业发展趋势 (5) 1、行业发展历史 (5) 2、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6) (1) 行业竞争格局 (6) (2) 市场化程度 (7) 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7)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9) (1) 品牌限制 (9) (2) 原材料限制 (9) (3) 产品质量、研发水平门槛 (10) (4) 销售渠道限制 (11) 5、行业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 (11) (1) 行业市场空间 (11) (2) 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 (11) 四、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2) 1、有利因素 (12) (1) 国家基本政策支持 (12) (2) 产业政策支持 (15) (3) 零售市场的拓展 (16) (4) 购买力较高的消费者增多 (17) 2、不利因素 (17) (1) 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7)

(2) 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18) 五、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8) 1、行业技术水平 (18) (1) 脱胎于传统工艺的行业技术特点 (18) (2) 目前的行业技术水平 (19) (3) 与国外同行业生产技术的对比 (19) (4) 行业内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 (19) 2、经营模式 (20) (1) 作坊式加工模式 (21) (2) 公司+农户 (21) (3) 公司+基地+农户 (21)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2) (1) 行业周期性 (22) (2) 行业的区域性 (22) (3) 季节性 (23) 六、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23) 七、主要厂商情况 (24) 1、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 (24) 2、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 (24) 3、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 (24) 4、余姚市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 (25) 5、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

安徽省榨菜原料种植订购合同详细版

安徽省榨菜原料种植订购合同 详细版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parties’ actions and ensure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are not harmed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57670

安徽省榨菜原料种植订购合同详细版 甲方(种植人): 乙方(收购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向甲方订购榨菜原料,订购榨菜原料的有关情况如下 品种名称 品种规格 等级 数量 (公斤) 种植面积(亩) 备注

(注:空格如不够用,可另附页或加项) 二、质量要求 1、青菜头质量要求: 2、半成品盐菜块质量要求: 3、 三、价格 □固定价格:元/公斤,合计总价款为元。 □保护价格:基准价元/公斤。收购日当地市场价高于基准价时,以市场价收购;收购日当地市场价低于基准价时,以基准价收购。 □浮动价格:基准价元/公斤。收购日当地市场价高于基准价时,收购价=基准价+(市场价-基准价)×%;收购日当地市场价低于基准 价时,收购价=基准价-(基准价-市场价)×%。 四、种子提供方式 种子由□乙方免费提供,□乙方有偿提供,□甲方自备。乙提供种子的数量、时间和方式为:。种子应满足的条件为:;种子价格为元/(单位),合计:元(□甲方于年月日前一次性付清;□于交货时

涪陵鲜榨菜大面积栽培技术要点(一)解析

涪陵鲜榨菜大面积栽培技术要点(一) 一、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涪陵鲜榨菜早熟高产栽培的基础。只有选用良种,才能适应涪陵鲜榨菜基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尽量减轻或避免先期抽苔现象的发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涪陵鲜榨菜目前主要选用杂交种“涪杂2号”为主栽品种。 二、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适时播种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涪陵鲜榨菜的适宜播种期比较窄。播种过早,幼苗生长速度快,在苗期容易满足春化作用的条件,通过春化作用而发生先期抽苔现象;播种过迟,达不到早播早收的目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年气候变化趋势灵活掌握,如果当年播种季节遇到连晴高温天气,应适时晚播,因为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如果水分充足,幼苗生长快,遇到强降温,通过春化作用而出现先期抽苔的概率增大;如果当年播种季节气候冷凉,气温变化较为平稳,可适时早播。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涪陵鲜榨菜“涪杂2号”的建议适播期为:8月20—25日。同时,必须培育壮苗。壮苗的标准是短缩茎粗壮,植株矮健,整齐,无病害虫伤。 1、选好床土:床土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同时,尽可能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减少病毒感染。 2、整地施基肥:床土必须早耕,清除杂草、石块,欠土前每亩均匀撒施榨菜专用复合肥50公斤,然后欠细整平,开沟作厢,厢宽4-5尺,厢长随地形和需要而定,厢面要细碎疏松,厢与厢之间的间沟宽6-8寸,深4-5寸。床土四周要开排水沟。 3、稀播匀播:播种宜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播前,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施于厢面,让床土湿润后播种。播种时,按每亩苗床用种350克计算出每一个厢面的用种量后,分别称种后与湿润的草木灰混合均匀,多次撒播在厢面上,播后用草木灰或草木灰混细泥砂覆盖。 4、覆盖育苗,预防先期抽苔:据近年研究,涪陵榨菜早播先期抽苔比较严重的原因:主要是育苗期间光照长度较长,高海拔地区(800m以上)的温度较低,容易满足茎瘤芥苗期通过花芽分化的条件。因此,必须采取遮光措施降低菜苗的先期抽苔率。其方法是在菜苗

涪陵榨菜生产现状

榨菜作为我区蔬菜生产的主要种类,生产历史悠久,是目前蔬菜加工的主要菜类之一,占有很主要的农业经济地位,是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近年来,我区部分乡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发展榨菜生产作为重点来抓,使榨菜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榨菜已成为我区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种类,约占20%的比重,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30%。其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为农民致富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我区榨菜种植及加工的基本情况 2003年全区榨菜原料(青菜头)种植面积5万亩,80%的种植面积集中洛碛、石船、麻柳沱、龙兴、御临五镇,平均亩产2吨,总产量10万吨,鲜菜头产值2600万元,加工产值5600万元。全区现有北京红山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川渝榨菜有限公司、梅溪榨菜有限公司、农家乐土咸菜食品公司、渝都榨菜公司5个榨菜深加工企业,年加工成品榨菜能力达3万吨。全区有个体初加工户215个,初加工量(指鲜菜头)2.52万吨,五个榨菜深加工企业自己初加工量为1.1万吨,菜农自己加工贮藏2.4万吨,鲜销3.98万吨。从事榨菜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农民从事榨菜种植人均收入为650元。 二、榨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榨菜种植水平不高 我区榨菜种植水平低低重点体现在育苗、施底肥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一是育苗过程中,播种量过大,且苗期不匀苗、不间苗。二是移栽前不施底肥,栽白窝。三是只知治虫,不知防病,遇到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年份,榨菜产量大减。

由于榨菜种植水平不高,标准化、规范化、无害化栽培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导致我区榨菜原料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波动较大,严重影响到榨菜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2、榨菜产品档次低、加工企业规模小 一是由于我区榨菜加工企业资金短缺,用于榨菜产品开发的科技投入少,只维持了简单再生产,榨菜品种、品位、包装单一,产品多年一贯老面孔。二是个体加工、销售受市场不规范的影响,追逐眼前利益,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四川榨菜"加工工艺,而采用浙江的盐脱水方法,致使独特的风脱水榨菜声誉大损。三是杀菌设备差,仍然使用防腐剂杀菌,没有引进巴氏杀菌设备。以上三种原因造成我区榨菜产品档次低,不利于榨菜的市场占有额。另外,我区榨菜加工企业虽然有好几家,但生产规模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理念,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企业形象宣传和产品展示展销还需要加大力度,还需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 3、榨菜初加工能力不足 以5万亩榨菜原料种植面积计算,鲜菜头产量10万吨,80%用于贮藏加工,其初加工量应为8万吨,而我区榨菜初加工能力(指鲜菜头)只有6.02万吨(其中五家榨菜深加工企业的初加工能力为1.1万吨,个体加工户的初加工能力为2.52万吨,菜农贮藏加工能力为2.4万吨。),占加工量的75%,其余25%被迫转作鲜销,使得榨菜原料鲜销量达3.98万吨,从而影响鲜菜头市场价格,而下半年加工企业又从外地调入榨菜半成品加工。

2017年榨菜行业涪陵榨菜分析报告

2017年榨菜行业涪陵榨菜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 (3) 1、发展历程 (3) 2、主营构成 (3) 二、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 (5) 1、榨菜行业集中度偏低 (5) 2、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 (5) 三、传统榨菜持续增长 (8) 四、脆口新品值得期待 (9) 1、脆口符合健康消费趋势 (9) 2、脆口有望成为核心单品 (11) 五、泡菜市场仍有空间 (12) 1、泡菜行业稳健增长 (12) 2、渠道协同助力增长 (13)

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榨菜行业竞争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市场份额会逐步向有品牌的龙头集中,行业内具有规模、品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涪陵榨菜作为行业龙头,产品线丰富,品牌知名度行业第一,是榨菜行业唯一渠道全国化的企业,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 传统榨菜持续增长。和酱油的升级速度相比,榨菜升级的速度偏慢,未来升级的空间比较大。公司对传统榨菜产品从原料、辅料、包装、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销量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在榨菜行业基本一家独大,拥有强势定价权,叠加销量增长和提价,预计传统榨菜明年仍能稳健增长。 脆口新品值得期待。在健康消费的趋势下,脆口榨菜含盐量低于传统榨菜,符合低盐化的消费趋势。同时,随着消费力的提升,对脆口榨菜的接受度提升,加上公司脆口榨菜价格亲民,性价比突出,脆口榨菜有望持续快速增长。2017 年前三季度,脆口系列保持高速增长,销售额突破1.8 亿元,同比增长80%,预计明年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脆口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最核心的大单品。 泡菜市场仍有空间。目前泡菜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并没有形成绝对的龙头企业,惠通是眉山东坡泡菜的知名品牌,公司收购后2016年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乌江利用自身的资源对惠通进行整合,借助乌江销售资源,利用乌江品牌、经销商和销售团队,推行惠通产品嫁接式销售模式,提升产品覆盖率和销售量,上半年同比增长80%,预计明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印染厂的设计

《染整工厂设计》作业 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印染厂的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XX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摘要 本设计的课题是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染整工厂设计。本厂生产的主产品是棉及涤棉染色织物。棉混纺产品是棉发展的新形势,综合各自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服用性能。本厂的产品主要是连续轧染、圆网印花为主,特别注重产品的防皱和柔软整理。基于工厂生产的要求,所选的设备大多是联合机,即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又节约成本,节省占地面积。工艺流程的选择,车间设备的排布以主产品的工艺流程为依据。厂区内其他建筑物的排布按照厂址的风向和就近合理的原则。本设计不仅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还对设备选择,人员配备,厂房形式,厂区布置,污水处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本设计还对概预算进行精细的计算,证明了其的可行性。 关键词:纯棉;涤棉;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II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任务的调查及预测 (1) 1.1.1 发展前景及设计的指导思想。 (1) 1.1.2 产品的规模、产品方案制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1) 1.1.3 指导思想 (2) 1.2 厂址选择 (2) 1.2.1 选择依据 (2) 1.2.2 自然条件 (2) 1.2.2 技术经济条件 (3) 第2章产品方案 (3) 2.1 产品方案确定的原则 (3) 2.2 原布品种和规格 (4) 2.3产品方案 (5) 2.4 成品质量指标 (6) 第3章工艺设计 (7) 3.1 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 (7) 3.2 具体的工艺流程 (8) 3.3 主要工艺条件分析 (10) 3.3.1 前处理 (10) 3.3.2 染色 (12) 3.3.3 印花 (13) 3.3.4 后整理 (13) 第4章设备选型 (14) 4.1 设备选择 (14) 4.1.1 设备选择原则及特色 (14) 4.2 生产设备计算 (14) 结论 (18)

榨菜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青菜头分类划块串菜上架晾菜下架剥老皮头腌翻池二腌起池修剪盐水淘洗压榨拌料装坛扎口检验入库后熟成品封口出厂 制作方法: 1.分类:由于青菜头品种复杂,耕作栽培各异,自然条件不同,所以青菜头个体形状、单个重量、皮的厚薄、筋的多少、水分高低都有较大的差别,如混合加工会给风干脱水,盐水渗透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分类处理。 (1)个体重150~350克的,可整个加工。 (2)个体重350~500克的,应齐心对破加工。 (3)个体重500克以上的,应划成3~4块做到大小基本一致,竖划老嫩兼顾,青白均匀,防止食用时口感不一。 (4)个体重150克以下及斑点、空心、硬头、箭杆、羊角、老菜等应列为级外菜。 (5)个体重60克以下,不能作为榨菜,只能合在菜尖一起处理。 2.串菜:过去用蔑丝逢中串菜,菜身留下黑洞,且易夹染污物。因此砍菜时可稍留一寸根茎穿蔑,避免损伤菜身。穿菜时大小分别穿串,青面对白面,使有间隙通风。 3.晾架风干:每50公斤菜约需搭架6.5~7叉菜架,大块菜晾架顶,小块菜晾底层,架脚不得摊晾菜串,力求脱水均匀。在2~3级风情况下,一般须晾晒7天,平均水分下降率为:早菜42%、中菜40%、晚期尾菜38%。 4.下架:坚持先晾先下,要求菜头周身活软,无硬心,严格掌握干湿程度,适时下架。 5.剥皮去根:砍掉过长根茎,剥尽茎部老皮。 6.头腌:下架菜块必须当天下池,防止堆积发烧。头腌每100公斤用盐4公斤,拌和均匀下池,层层压紧排气,早晚追压。反对满池加菜,以免发烧变质。头腌约需72小时,追去苦水。

7.翻池二腌:分层起池,调整上、下、中边的位置。二腌用盐7~8%,拌和揉搓须均匀。二腌约需7天以上,保证盐分进入菜中,防止菜变酸。 8.修剪:用剪刀挑尽老筋、硬筋、修剪飞皮菜匙、菜顶尖锥,剔去黑斑、烂点和缝隙杂质,防止损伤青皮、白肉。修剪整形时,二次剔出混入的次级菜。 9.淘洗:当天修剪整形的菜头,必须当天用三次清盐水仔细淘洗。 10.压榨:榨菜传统工艺使用木榨压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后改成“囤围”,利用高位自重压水,但底层压力大,压成扁块,而上层又水湿肥胖,干湿程度差别较大,容易变酸。湿块色不鲜,味不正,质不脆,不耐储,严重影响块形、风味。目前正逐步采用机压,使压力基本均匀,压榨后菜头含水率控制在72~74%之间。 11.拌料:下榨的菜头必须晾干明水,以免料面稀糊。每100公斤榨菜用辣椒面1.1~1.25公斤、混合香料粉0.12~0.2公斤、花椒0.3~0.5公斤、食盐4.5~5.5公斤。 香料粉配方为:八角50%、甘草25%、干姜20%、胡椒5%。要求磨细拌匀,64目筛过。 整个加工过程三次(包括头腌、二腌、拌料)用盐量以16.5%为准,成品含盐量在12~14%之间。 混合香料也可采用八角45%、三奈15%、干姜15%、桂皮8%、白藏3%、甘草5%、沙头4%、胡椒5%的配方。 12.装坛:每坛分五次装入,五压五杵,层层压紧,用力均匀,防止捣烂菜块,直到压出卤水。装坛时严防泥沙异物混入。 “五次装入”系头层10公斤、二层12.5公斤、三层7.5公斤、四层5公斤、五层1~1.5公斤,并用手摆成向外的环形,填塞孔隙并压紧。 13.扎口:选用色素少,纤维多的长梗菜叶或玉米壳,用盐预先腌制拌和香料粉封口。封口叶不少于1公斤,以保证坛口清香,防止霉烂变质。

涪陵榨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涪陵榨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摘要榨菜是涪陵的经济支柱之一,并为涪陵提高了知名度,而涪陵榨菜却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分析涪陵榨菜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涪陵榨菜健康稳步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涪陵榨菜;主要问题;研究 在中国名目繁多、品味各异的酱腌菜制品中,涪陵榨菜可算得上佼佼者。它以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鲜、香、嫩、脆的特殊风味,以及营养丰富、方便可口和耐储存耐烹调等许多优点,佐餐、佐茶、调味等多种用途而驰名中外,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因涪陵区是榨菜的发源地和集中产地,故被誉为中国的榨菜之乡。 然而,对已经获得相当成果的涪陵榨菜来说,无论是原料的种植,还是进一步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需要丰富的、新颖的创新建议,来冲击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和意识,打开全新的视野,让涪陵榨菜紧紧跟上时代的创新大潮,有力应对各种竞争者,获得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1榨菜生产加工技术落后 涪陵区的榨菜原料种植,大多还未实施规范的种植技术和应用良种良法,造成青菜头产量低、品质差。原料生产是整个榨菜产业的基础,只有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生产技术的全程服务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效提高原料产量和质量,为加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青菜头收获后的贮藏保鲜技术仍是传统的加盐贮藏保鲜,一方面造成高盐榨菜盐渍液和在后续加工中脱盐废水的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因脱盐而造成榨菜营养和香、脆风味损失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原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无害化生产技术,尤其是必须加强农残的控制和检测。另外,还需加强辅料的研发。 小包装榨菜的现代加工技术,因采用无防腐剂热杀菌加工工艺,这对榨菜的嫩、脆品质有较大影响;且仍是不透明包装,不直观。 涪陵区榨菜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生产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较落后。涪陵区半成品榨菜的加工,至今仍使用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榨菜行业分析 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 (4) 3、行业标准 (5) 三、行业发展趋势 (5) 1、行业发展历史 (5) 2、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6) (1) 行业竞争格局 (6) (2) 市场化程度 (7) 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7)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9) (1) 品牌限制 (9) (2) 原材料限制 (9) (3) 产品质量、研发水平门槛 (10) (4) 销售渠道限制 (11) 5、行业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 (11) (1) 行业市场空间 (11) (2) 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 (11) 四、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2) 1、有利因素 (12) (1) 国家基本政策支持 (12) (2) 产业政策支持 (15) (3) 零售市场的拓展 (16) (4) 购买力较高的消费者增多 (17) 2、不利因素 (17) (1) 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7)

(2) 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18) 五、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8) 1、行业技术水平 (18) (1) 脱胎于传统工艺的行业技术特点 (18) (2) 目前的行业技术水平 (19) (3) 与国外同行业生产技术的对比 (19) (4) 行业内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 (19) 2、经营模式 (20) (1) 作坊式加工模式 (21) (2) 公司+农户 (21) (3) 公司+基地+农户 (21)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2) (1) 行业周期性 (22) (2) 行业的区域性 (22) (3) 季节性 (23) 六、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23) 七、主要厂商情况 (24) 1、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 (24) 2、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 (24) 3、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 (24) 4、余姚市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 (25) 5、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

印染厂设计(DOC)

年产4000万米印染厂设计说明书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班级:轻化1301班 姓名:韩晖明 学号:41301030102

设计任务书 本厂为年产量4000万米的小批量、多品种的全能型棉型织物印染厂,其加工对象为纯棉织物以及涤棉混纺织物,其中棉织物2400万米/年,涤棉混纺织物1600万米/年。染色量1500万米/年,印花产量1500万米/年,漂白产量1000万米/年。包括织物的精炼、漂白、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加工工序。本厂厂址定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目录 一、绪论 (2) (一)国内外发展及预测 (2) (二)指导思想 (2) (三)先进性及合理性 (2) (四)厂址选择 (3) (五)坯布选择及产品特色 (3) (六)生产总原则 (4) (七)制度及定员 (4) (八)技术特色 (5) 二、产品方案 (5) (一)产品方案及确定原则 (6) (二)原布规格及成品产量表 (6) (三)产品加工种类及分配数量表 (7) (四)成品质量指标 (8) 三、工艺设计 (9) (一)工艺流程选择原则及特点 (9) (二)各品种工艺流程 (9) (三)主要工艺条件 (10) 前处理 (10) 染色 (12) 印花 (13) 后整理 (13) 四、给水及污水处理 (17) 五、结论 (19) 六、致谢 (20) 七、参考文献 (20)

一、绪论 (一)国内外发展及预测 目前国外先进国家印染行业已从过去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方向转变,行业竞争已围绕着资源利用,生态平衡,成本控制等主题而开展。自动化、电脑程序控制,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加强工艺过程的检测和先进的辅助生产手段已被推广使用。印染技术、工艺、设备和助剂等各方面已积极朝生态化、资源化、科技化等方向发展。印染技术主要以适应新型纤维为主,重点发展纯天然纤维纺织面料的各种特殊后整理技术,多种纤维混纺交织面料的复合染整技术,新型化纤面料的染整工艺技术,环保品质面料的“绿色”染整工程技术;印染工艺主要从节能减排、持续生产的角度出发,重点向各种高效、低耗、环保工艺发展;印染设备主要从产品加工的适应性,以经济性和生态最佳化为目标,注重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和系统机电一体化;印染染料及助剂主要从环保、绿色出发,重点向各种符合节能减排的新型染料及助剂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印染行业得到加快发展。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印染行业在印染技术和产品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印染技术:据有关初步统计报道,近三年国内印染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达到40亿元以上,具有国际水平的装备已超过30%,为开发产品提供了较好的硬件保证,但是相当多的企业仍处于简单技术装备阶段,投入研发费用极低,绝大部分企业以仿制和来样加工为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印染产品: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染色牢度、手感和功能性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产品的多样性和附加值方面仍非常欠缺;特别是产品的环保标准也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我国印染产品的出口中造成绿色贸易壁垒。 (二)指导思想 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销量,各车间运转协调为根本,从实际出发,做到先进,实用,经济,可靠,实现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精细加工,保障产品的高档次,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染整设备选择充分注意与染整工艺技术相结合,与纺织品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产品要符合国际标准。 (三)先进性及合理性

2020年涪陵榨菜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涪陵榨菜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3月

目录 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4) 1、销售:根据市场变化,抓销售管理执行结构重构 (4) 2、生产:推动产品优化升级,制造消费者满意的精品 (5) 3、管理:狠抓集团化下的标准化管理 (6) 二、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 (6) 三、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 1、公司的机遇和优势 (7) 2、公司面临的挑战 (8) 四、公司核心竞争力 (9) 1、品牌优势 (9) 2、管理优势 (9) (1)质量管理优势 (9) (2)管理人员优势 (10) 3、技术、研发优势 (10) 4、产业链优势 (11) (1)生产规模优势 (11) (2)原料收贮优势 (11) (3)销售网络优势 (11) 5、资本优势 (12) 五、公司发展战略 (12) 六、2020年重点工作 (13) 1、强化战略引领 (13)

2、抓销售创新 (13) 3、继续实施精品战略 (14) 4、抓集团管理流程的清理与优化 (14) 5、结合党建抓团队建设 (14) 七、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5) 1、原材料不足或原材料价格波动而引致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15) 2、食品安全风险 (16) 3、新建项目投资风险 (16) 4、并购整合风险 (17)

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2019年,公司在深入分析内外部形势的基础上,抓住公司战略发展期的机会,提出了“适应变化,主动改变,做中国佐餐开味菜行业领导者!”的战略方针,面对宏观经济下行,顶住经营业绩增长困难的巨大压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采取多种措施,化解了政策、市场和原料风险;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标准化建设,夯实了发展的管理基础。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959.31万元,同比增长3.9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14.19万元,同比下降8.55%。 本年度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1、销售:根据市场变化,抓销售管理执行结构重构 从改变销售管理执行结构入手,公司设计了以城市为基础的精细化营销管理模式,有效地将过程任务和结果任务以城市为基础进行个性化制定,并将两个任务与管理执行人员薪酬挂钩,销售办事处机构裂变至67个,建立了销售管理新秩序。在渠道层面,大力拓展新型渠道,用新产品覆盖新场景,设立联销体,发展联盟商直控终端,推重点产品和多品类,实现市场做透、多品推开、渠道下沉。在品牌传播上,坚持榨菜、萝卜、泡菜、下饭菜品类独立推广,挖掘乌江榨菜“运动补盐好搭档”全新的产品价值点,跨界入局马拉松赛事营销,并通过持续开展品尝试吃体验式营销、终端标准化陈列等品牌传播活动,进一步提升“乌江”和“惠通”品牌影响力,不断巩固公司品牌在佐餐开味菜行业地位。在经销商管理上,实行植入式指导和管理,坚持多目

榨菜加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青菜头分类划块串菜上架晾菜下架剥老皮头腌翻池二腌起池修剪盐水淘洗压榨拌 料装坛扎口检验入库后熟成品封口出厂 制作方法: 1. 分类:由于青菜头品种复杂,耕作栽培各异,自然条件不同,所以青菜头个体形状、单个重量、皮的厚薄、筋的多少、水分高低都有较大的差别,如混合加工会给风干脱水,盐水渗透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分类处理。 (1)个体重150~350克的,可整个加工。 (2)个体重350~500克的,应齐心对破加工。 (3)个体重500克以上的,应划成3~4块做到大小基本一致,竖划老嫩兼顾,青白均匀,防止食用时口感不一。 (4)个体重150克以下及斑点、空心、硬头、箭杆、羊角、老菜等应列为级外菜。 (5)个体重60克以下,不能作为榨菜,只能合在菜尖一起处理。 2.串菜:过去用蔑丝逢中串菜, 菜身留下黑洞,且易夹染污物。因此砍菜时可稍留一寸根茎 穿蔑,避免损伤菜身。穿菜时大小分别穿串,青面对白面,使有间隙通风。 3.晾架风干:每50公斤菜约需搭架6.5~7叉菜架,大块菜晾架顶,小块菜晾底层,架脚不得摊晾菜串,力求脱水均匀。在2~3级风情况下,一般须晾晒7天,平均水分下降率为:早菜42%、中菜40%、晚期尾菜38%。 4.下架:坚持先晾先下,要求菜头周身活软,无硬心,严格掌握干湿程度,适时下架。 5.剥皮去根:砍掉过长根茎,剥尽茎部老皮。 6.头腌:下架菜块必须当天下池,防止堆积发烧。头腌每100公斤用盐4公斤,拌和均匀下池,层层压紧排气,早晚追压。反对满池加菜,以免发烧变质。头腌约需72小时,追去苦水。 7.翻池二腌:分层起池,调整上、下、中边的位置。二腌用盐7~8%,拌和揉搓须均匀。二腌约需7天以上,保证盐分进入菜中,防止菜变酸。 8.修剪:用剪刀挑尽老筋、硬筋、修剪飞皮菜匙、菜顶尖锥,剔去黑斑、烂点和缝隙杂质,防止损伤青皮、白肉。修剪整形时,二次剔出混入的次级菜。 9.淘洗:当天修剪整形的菜头,必须当天用三次清盐水仔细淘洗。 10.压榨:榨菜传统工艺使用木榨压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后改成“囤围”,利用高位自重压水,但底层压力大,压成扁块,而上层又水湿肥胖,干湿程度差别较大,容易变酸。湿块色不鲜,味不正,质不脆,不耐储,严重影响块形、风味。目前正逐步采用机压,使压力基本均匀,压榨后菜头含水率控制在72~74%之间。 11.拌料:下榨的菜头必须晾干明水,以免料面稀糊。每100公斤榨菜用辣椒面1.1~1.25公斤、混合香料粉0.12~0.2公斤、花椒0.3~0.5公斤、食盐4.5~5.5公斤。 香料粉配方为:八角50%、甘草25%、干姜20%、胡椒5%。要求磨细拌匀,64目筛过 整个加工过程三次(包括头腌、二腌、拌料)用盐量以16.5%为准,成品含盐量在12~14%之间。 混合香料也可采用八角45%、三奈15%、干姜15%、桂皮8%、白藏3%、甘草5%、沙头4%、胡椒5%的配方。

榨菜行业品牌企业涪陵榨菜调研分析报告

榨菜行业品牌企业涪陵榨菜调研分析报告

一、一骑绝尘的榨菜行业龙头 (5) (一)全国榨菜龙头缘何而起? (5) (二)股权结构稳定,近十年营收复合增速约16% (6) (三)坚守榨菜主业,品类日渐丰富 (7) 二、行业挤压式发展,看好未来产品升级及渠道变迁 (8) (一)回首来路:看行业阶段发展及消费群体转变 (8) (二)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日趋集中,涪陵榨菜一骑绝尘 (10) (三)展望未来:看好产品升级及渠道变迁 (12) 三、拐点已至,静候春天 (16) (一)回首来路,以古鉴今 (16) (二)拐点已至,期待2020年的蹲后起跳 (20) 四、盈利预测和估值 (23) 风险提示 (24) 图表1:涪陵榨菜发展历程图 (5) 图表2:公司股权结构稳定 (6) 图表3:公司总营收及增速 (7) 图表4: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7) 图表5:公司盈利能力走势图 (7) 图表6:公司各业务地区收入占比(%) (7) 图表7:公司榨菜业务营收及增速(百万) (8) 图表8:公司坚守榨菜主业 (8) 图表9:涪陵榨菜产品结构日趋丰富 (8) 图表10:榨菜行业发展阶段梳理 (9) 图表11:中国包装榨菜行业的零售端销售额及增速 (9) 图表12:榨菜是腌制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9) 图表13:包装榨菜行业零售额变动与流动人口间的相关性有所减弱 (10) 图表14:榨菜行业产业链梳理 (10) 图表15:青菜头生产地区分布情况 (11) 图表16:涪陵地区榨菜企业数量逐步减少 (11) 图表17:涪陵区青菜头收购价格波动较大 (11) 图表18:由于天气影响涪陵区青菜头产量波动较大 (11) 图表19:榨菜行业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 (11) 图表20:食品饮料各行业集中度对比 (12) 图表21:榨菜行业属于可选佐餐类调味料 (12) 图表22:榨菜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拆解 (12) 图表23:日本腌制品在调味品结构占比较高(2017年) (13) 图表24:中国腌制品在调味品结构中占比较低(2018年) (13) 图表25:日本腌制食品品类更为丰富 (13) 图表26:日本腌制食品展示 (13) 图表27:各国腌制食品消费量对比(kg/人) (13) 图表28:各国腌制食品消费金额对比(美元/人) (13)

榨菜工艺流程

制作方法: 1.分类:由于青菜头品种复杂,耕作栽培各异,自然条件不同,所以青菜头个体形状、单个重量、皮的厚薄、筋的多少、水分高低都有较大的差别,如混合加工会给风干脱水,盐水渗透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分类处理。 (1)个体重150~350克的,可整个加工。 (2)个体重350~500克的,应齐心对破加工。 (3)个体重500克以上的,应划成3~4块做到大小基本一致,竖划老嫩兼顾,青白均匀,防止食用时口感不一。 (4)个体重150克以下及斑点、空心、硬头、箭杆、羊角、老菜等应列为级外菜。 (5)个体重60克以下,不能作为榨菜,只能合在菜尖一起处理。 2.串菜:过去用蔑丝逢中串菜,菜身留下黑洞,且易夹染污物。因此砍菜时可稍留一寸根茎穿蔑,避免损伤菜身。穿菜时大小分别穿串,青面对白面,使有间隙通风。 3.晾架风干:每50公斤菜约需搭架~7叉菜架,大块菜晾架顶,小块菜晾底层,架脚不得摊晾菜串,力求脱水均匀。在2~3级风情况下,一般须晾晒7天,平均水分下降率为:早菜42%、中菜40%、晚期尾菜38%。 4.下架:坚持先晾先下,要求菜头周身活软,无硬心,严格掌握干湿程度,适时下架。 5.剥皮去根:砍掉过长根茎,剥尽茎部老皮。 6.头腌:下架菜块必须当天下池,防止堆积发烧。头腌每100公斤用盐4公斤,拌和均匀下池,层层压紧排气,早晚追压。反对满池加菜,以免发烧变质。头腌约需72小时,追去苦水。 7.翻池二腌:分层起池,调整上、下、中边的位置。二腌用盐7~8%,拌和揉搓须均匀。二腌约需7天以上,保证盐分进入菜中,防止菜变酸。

8.修剪:用剪刀挑尽老筋、硬筋、修剪飞皮菜匙、菜顶尖锥,剔去黑斑、烂点和缝隙杂质,防止损伤青皮、白肉。修剪整形时,二次剔出混入的次级菜。 9.淘洗:当天修剪整形的菜头,必须当天用三次清盐水仔细淘洗。 10.压榨:榨菜传统工艺使用木榨压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后改成“囤围”,利用高位自重压水,但底层压力大,压成扁块,而上层又水湿肥胖,干湿程度差别较大,容易变酸。湿块色不鲜,味不正,质不脆,不耐储,严重影响块形、风味。目前正逐步采用机压,使压力基本均匀,压榨后菜头含水率控制在72~74%之间。 11.拌料:下榨的菜头必须晾干明水,以免料面稀糊。每100公斤榨菜用辣椒面~公斤、混合香料粉~公斤、花椒~公斤、食盐~公斤。 香料粉配方为:八角50%、甘草25%、干姜20%、胡椒5%。要求磨细拌匀,64目筛过。 整个加工过程三次(包括头腌、二腌、拌料)用盐量以%为准,成品含盐量在12~14%之间。混合香料也可采用八角45%、三奈15%、干姜15%、桂皮8%、白藏3%、甘草5%、沙头4%、胡椒5%的配方。 12.装坛:每坛分五次装入,五压五杵,层层压紧,用力均匀,防止捣烂菜块,直到压出卤水。装坛时严防泥沙异物混入。 “五次装入”系头层10公斤、二层公斤、三层公斤、四层5公斤、五层1~公斤,并用手摆成向外的环形,填塞孔隙并压紧。 13.扎口:选用色素少,纤维多的长梗菜叶或玉米壳,用盐预先腌制拌和香料粉封口。封口叶不少于1公斤,以保证坛口清香,防止霉烂变质。 14.入库:按质量指标检验合格后,标明装坛人员,日期,毛口入库贮存,分期分批堆码,定期进行清口检查,追压卤水。 15.封装出厂:产品出厂前,必须重新进行质量检查、测重、压紧排卤、换扎口叶,才封水泥盖,加好口印,标明等级、重量、出厂日期。

涪陵榨菜行业及公司竞争力分析

涪陵榨菜行业及公司竞争力分析 【摘要】 涪陵榨菜的业务主要就是榨菜,并且开始多元发展,产品包括榨菜、泡菜、海带丝、萝卜干、辣椒等。对于榨菜这东西,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个很low的东西。但对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均腌制品的消费增长空间很可能还远不止10倍(对比欧美),而是数10倍的空间(对比日本)。从实际数据来看,2017 年我国榨菜行业规模达 49.7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约 7.3%。同时,近年榨菜平均销售价格增速基本保持在 3-5%之间,非常稳健。这说明榨菜行业不仅行业规模在持续增长,产品价格也在稳步提升,行业参与者有较强的定价能力。 但公司近10年复合15%左右的收入增速以及复合35%左右净利润增速。涪陵榨菜收入和利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资源禀赋造就行业壁垒。2、竞争格局良好,公司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3、公司有很强的定价能力。4、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竞争对手多为区域性)。5、品类扩张增强成长性。上市以来,涪陵榨菜已有非常不俗的表现。而公司的成长仍没有达到天花板,行业的增长、集中度的提升、提价能力、新品类的扩张,均有可能让公司走得更远。 正文:

涪陵榨菜的业务主要就是榨菜生产和销售,并且开始多元发展,产品包括榨菜、泡菜、海带丝、萝卜干、辣椒等。其主营业务如下所示: 公司营业收入绝大部分(约85%)来自于榨菜,在2015年收购四川惠通(泡菜业务)以前,甚至超过9成。所以,笔者将主要分析公司榨菜这一块的业务。 对于榨菜这东西,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个很low的东西,现在好吃的东西这么多,还吃什么榨菜呢?我们先看一个数据:2017年我国人均腌制品的消费量为0.4kg/年,远低于日本、美国和英国的27.7、5.4和3.4 kg/年。中国与日本同为东亚国家,人民生活习惯更为相似,这说明,中国人均腌制品的消费增长空间很可能还远不止10倍(对比欧美),而是数10倍的空间(对比日本)。而且这是消费量的对比,中国的物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有很大的差距,物价水平的上升也会推升行业的市场规模。

2020年方便榨菜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2020 年方便榨菜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2020 年 2 月

目录 1. 方便榨菜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 1.1 中国方便榨菜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5) 1.2 方便榨菜行业特征分析 (5) 1.3 方便榨菜行业结构分析 (6) 1.4 方便榨菜行业 PEST 分析 (7) 1.5 方便榨菜市场规模分析 (9) 1.6 方便榨菜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10) 2. 方便榨菜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2) 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12) 2.2 基础工作薄弱 (12) 2.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2) 2.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2) 2.5 技术相对落后 (13) 2.6 隐私安全问题 (13) 2.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4) 2.8 管理效率低 (15) 2.9 盈利点单一 (15) 2.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6) 2.11 法律风险 (16) 2.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6) 2.13 人才问题 (17) 2.14 产品质量问题 (17)

3. 方便榨菜行业政策环境 (18) 3.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8) 3.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8) 3.3 “十三五”期间方便榨菜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9) 4. 方便榨菜产业发展前景 (20) 4.1 中国方便榨菜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20) 4.2 方便榨菜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20) 4.3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20) 4.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1) 4.5 方便榨菜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1) 4.6 方便榨菜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2) 4.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3) 4.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3) 4.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4) 5. 方便榨菜行业发展趋势 (25) 5.1 宏观机制升级 (25) 5.2 服务模式多元化 (25) 5.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5) 5.4 社会化特征增强 (25) 5.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6) 5.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6) 5.7 呈现集群化分布 (27) 5.8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方便榨菜"建设 (28)

中国榨菜市场调研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榨菜市场调研及未来前 景预测报告 榨菜,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多为草本植物。榨菜是芥菜中的一类,一般都是指叶用芥菜一类,如九头芥、雪里蕻、猪血芥、豆腐皮芥等。榨菜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以茎用芥菜为原料腌制而成,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与欧洲酸菜、日本酱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真空包装的榨菜腌制榨菜的是优良茎用芥菜,也称为鲜菜头,鲜菜头也可做小菜,配肉炒或做汤,但更多用于腌制。它质地脆嫩,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味,具有特殊酸味和咸鲜味,脆嫩爽口,含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迄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榨菜可以用于佐餐、炒菜和做汤。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榨菜市场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榨菜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中国榨菜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榨菜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榨菜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榨菜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榨菜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榨菜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榨菜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中国榨菜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国内榨菜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榨菜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中国榨菜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