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5.87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总结整理-老苏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的过程 ΔH =(生成物)反应物)E E ∑∑-( E 表示键能 Δ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ΔH>0为吸热反应;ΔH<0为放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1.大多数分解反应:CaCO 3 = CaO + CO 2↑;2.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3. 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除外)例如:C + CO 2 =2CO (化合) ,C + H 2O =CO + H 2,H 2+CuO = H 2O+Cu ;常见的吸热过程多数铵盐溶于水常见的放热反应1.所有燃烧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大多数化合反应4.铝热反应5.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反应6.物质的缓慢氧化7. 生石灰溶于水常见的放热过程1.浓H 2SO 4溶于水2. 固体NaOH 溶于水 联系若正反应是吸(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是放(吸)热反应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常规能源可再生 如水能、生物质能不可再生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 如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不可再生 如核能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
如:电能、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 原电池形成条件1.电极为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单质)2.电极需要插在电解质溶液中3.整个装置相连形成闭合电路4.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工作原理:以Zn -Cu -稀硫酸原电池为例化学反应速率如反应 aA(g)+bB(g)=cC(g)+dD(g)计算定义式:tV v ∆•∆=∆∆=nt c 比例式:b a v v :)B (:)A (= 注意: 1.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 2.表示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不能用于表示固体和纯液体 3.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 大小比较 1.统一标准法 2.比较比值法2H ++2e -=H 2↑硫酸溶液Zn -2e -=Zn 2+e -CuZn正 负H + Zn 2+ SO 42-电子从锌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铜极负氧失电,阴来凑;正还得电,阳来凑;电走负导正,流相反;负虽活特殊记铝碱,保护金属放正位;燃料电池,负可燃,正是氧,正极还原看电解质(aq):酸是H 2O ,碱是氢氧,固体O 2-,熔融碳酸盐是碳酸(O 2+2CO 2+4e -=2CO 32-)。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节、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1能吸收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量,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决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E,为放热反应。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E,为吸热反应。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2CO特殊:C+CO是吸热反应)。
2①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CaCO的分解等。
33△常见的吸热反应:2COC+CO②2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8HO+NHCl=BaCl+2NH↑+10HO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234222[吗?点拔:不对。
如C+O=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22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NHCl与Ba(OH)·8H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224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力、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电极反应式:-=金属阳离子较活泼金属-ne-2+=Zn】Zn-2e【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二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对高二化学第二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学生们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以下是对该章内容的详细总结:1.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表示方法。
它由化学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及其相对应的摩尔数所组成。
同时,我们需要遵循物质的摩尔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来平衡化学方程式。
2. 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是指通过调整化学方程式中不平衡的物质摩尔数,使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数比满足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的要求。
配平方程式的方法包括系数法和电荷法。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这种能量变化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了热量,而放热反应则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了热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4. 摩尔质量和化学计量: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表示。
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
我们可以通过摩尔比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反应的产物和量。
5. 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比例或者摩尔比例。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公式计算溶液的浓度。
6. 活性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活性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通常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盐的生成等。
这些反应的实质就是氧化与还原反应。
通过活性金属对非金属的反应,我们可以区分金属和非金属的活泼程度。
7. 酸和碱的性质: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而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是酸和碱相互中和的化学反应。
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化也可以判定溶液中酸碱的性质。
8. 酸碱滴定和中和计算:酸碱滴定是通过滴定管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中,以计算未知溶液浓度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滴定计算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 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 2· 8H2O+NH4Cl=BaCl 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3 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不可再生资源核能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1:从化学键的角度判断一个反应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特别提示:从化学键的角度看能量变化时,首先要明确物质内部的化学键的数目。
要是对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认识错误,就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比如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4个。
考点2:从物质的能量角度判断一个反应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考点3:物质的稳定性与键能、物质的能量的关系(物质越稳定,其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就越高)考点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类型【习题检测】1.25℃,101kPa时,已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能量,且氧气中1mo l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496kJ能量,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463kJ能量,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2.下列图示表示的过程为吸热反应的是()。
3.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为白磷黑磷,黑磷比白磷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磷与白磷是磷元素的同位素B.等质量的白磷比黑磷能量高C.白磷转化为黑磷时无能量变化D.白磷转化为黑磷是吸收能量的反应4.下列反应中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②Mg与CH3COOH溶液反应③燃烧反应④复分解反应⑤C与CO2反应⑥Na与水反应⑦胆矾受热分解二、化学能与电能考点1:原电池的原理(主要是电子、离子、电流的流动方向)1.电子由____极流向______极;阳离子移向_______极,阴离子移向_______极;电流由_____极流向____极,电流的流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考点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考点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并应用于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考点4:普通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若给出总反应(即前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则分析总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什么,即为电极反应式:例:由铜、铂、氯化铁溶液的构成的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Cl3 + Cu ═2FeCl2 + CuCl2,则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没有给出总反应,则需根据题目的描述先写出总反应式:例: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电极分别为镁和铝,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推举文档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缘故: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要紧缘故。
一具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依然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热);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别:C +CO2=2CO 是吸热反应);⑤铝热反应注: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ⅰ.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ⅱ.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干保证 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汲取热量,其反应热小于57.3 kJ·mol- 1;ⅲ.以生成 1 mol 水为基准.(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② 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③ 多数分解反应如 KClO3、KMnO4、CaCO3 的分解等。
(但过氧化氢的分解是放热反应)④ 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缘故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变化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汲取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汲取的总能量注: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概念:把化学能直截了当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化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改变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具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等特征。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多个物质。
-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要相等。
4.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 可逆反应:既可以放热又可以吸热的反应。
5.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6.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停止。
-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的稳定值。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帮助。
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一、原子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律 (2)四、化学键 ....................................................................................................................................................................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一、烃 ............................................................................................................................................................................二、烃的衍生物 ............................................................................................................................................................三、基本营养物质 ........................................................................................................................................................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总结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
1.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
- 定义: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大小,用摩尔(Mol)表示。
- 摩尔质量: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单位是g/mol。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质量和体积。
2.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关系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
- 摩尔比与质量比: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质量比。
- 反应物的限量与溢量:当反应物的量不足以与其他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称为反应物的限量,反应完全时用尽;当反应物的量超过其他反应物所需的量时,称为反应物的溢量,反应产物的量由其他反应物决定。
3. 溶液与溶解度
-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的混合物称为溶液。
- 溶解度:溶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量称为溶解度。
-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溶液。
- 浓度计量方式: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来表示。
以上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点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感知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我们在生活中利用煤、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能烧水、做饭或取暖,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这些实例足以说明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的过程,化学键是使原子或原子相互结合的作用力。
归纳总结:(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1)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放一定的能量。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的生出,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任何化学反应都要经历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因此,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在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究竟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要看破坏旧化学键吸收能量总和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总和的大小。
若破坏旧化学键吸收能量总和大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来那个综合,整个化学反应过程就吸收能量。
若破坏旧化学键吸收能量总和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总和,整个化学反应过程就放出能量。
知识点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便。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但是总能量保持不变。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出热能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吸收热能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归纳总结: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
从能量类型方面来看,有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有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活泼金属跟水或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一、原子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律 (2)四、化学键 ....................................................................................................................................................................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一、烃 ............................................................................................................................................................................二、烃的衍生物 ............................................................................................................................................................三、基本营养物质 ........................................................................................................................................................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
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 △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
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
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
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
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
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
c B
t
∆
∆
=
()
n B
V t
∆
•∆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
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
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