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报告.pdf

  • 格式:pdf
  • 大小:75.13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1构建思路。护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医院紧密合作,才能培养出真正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为此,针对专业岗位(群)对人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职业考证内容确立课程体系,培养可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母婴保健、儿童护理、计划生育工作岗位,具备临床护理专业、优生优育、计生技术与生殖保健、孕产妇及婴幼儿保健、保育常用技能的护理人才,实现“以岗设课,课证对接,岗证结合”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是本课题构建的总体思路。1.2涵义设定。本课题的“课证”指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证书。“课证一体”是指将课程知识与职业考证知识融合一体。“岗”指的是护理专业岗位群,包括中医护理方向专业岗位群和助产岗位群。“岗证结合”是指岗位设置要求与之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相一致。“课证一体、岗证结合”是将专业核心课程、岗位设置和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河源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护理专业通过实施“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以岗设课,课证对接,岗证结合”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

2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深入调研岗证结合明确目标。依据本地区医疗机构的岗位设置,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含临床护理、助产和中医护理方向)的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的调研,最终设立“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求专业每个方向的岗位对应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资格。如学校培养的护理人才既可从事以临床护理为主的岗位,又可从事以母婴保健、儿童护理、计划生育为主的岗位,其对应的岗位证书含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育婴师职业技能证书等(图1)。2.2以岗设课课证对接构建体系。在2011—2013年学校建设国家重点示范建设学校时成立了包括政(卫生行政部门)、行(医院)、校(学校)等三类专家组成的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个别征询等方式,专业建设委员会提出了构建“课证一体”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即“课程设置对接岗位,岗位对接执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由基础岗位平台及定向岗位平台组成:基础岗位平台由人文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组成。人文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职业人文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定向岗位课程平台由岗位方向课程模块和岗位实习模块组成,岗位方向课程模块包括岗位基础课程、岗位核心课程和岗位拓展课程,岗位实习模块是指定向岗位专科实习(图2)。如学校护理专业助产方向在“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下形成“一专两岗,课证一体”的课程设置。它主要由3模块(人文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实践模块)1拓展1技长(特色专业技能)构成(图3)。2.3推行“学岗互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教学的实施要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坚持教学内容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考证内容,教学过程对接岗位工作过程,遵循“学习→岗位→再学习→岗位”的基本程序,创建“学堂亦是医院,病房也是课堂”的教学环境,实现“岗为学引,学为岗用”的教学目标,“学岗互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渐成雏形。同时,在由医院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实操课进行有机组合,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2.4推进“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在“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校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情况追踪和医疗合作单位对教学的反馈及互反馈,紧紧围绕“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从教学课程出发,在“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三模块,“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加以检测(图4),认真落实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推进“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评价体系改革。

3中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结论和建议

3.1主要创新之处。本课题以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为主,展开中职卫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将中职卫生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岗位设置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培养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实现“以岗设课,课证对接,岗证结合”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卫生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主题鲜明,角度新颖,视野开阔。有关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尚少人做,尽管有研究将“课、证”或“课、岗”相融合,但是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②突出岗位就业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就是岗位教育,课题组坚持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将整个研究贯穿在平时教学教研活动中,动员全体专业教师积极参与。3.2成效与思考。3.2.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与思考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全面分析助产专业岗位需求和所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必需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根据未来岗位定位可需获取“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在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中,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类型,将知识归纳为“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两模块,把考试中常考点和多见题型罗列给学生。对育婴师/保育员/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由学生根据自身职业方向定位,在拓展和特色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上自由选择,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六学期内进行选修或培训。如在护士改革上,2016年,学校实施护考改革培训方案,合格率达86.08%,在全省卫校中排名第四,应届生就业率达98.6%。3.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成效与思考课题实施过程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重“理实并行、德能并重”的教学,即突显学生理论与实践

,职业道德与技能操作的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在课堂上应用视频播放、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案例查房等教学手段。在课堂外,组织学生进行岗位见习,让岗位工作上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通过这些改革,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有效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实现“课岗一体”。

3.2.3教学评价的成效与思考在中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再采取单一的成绩考核评价,而是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结合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采取最佳选择题题型,分别在“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两模块上进行考核。实践考核分技能操作、职业素质(护理礼仪、伦理道德)和人际沟通(语言表达、健康指导)三部分。同时,结合用人单位和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共同建立“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总之,学校护理专业通过二年的“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构建,以岗设课,根据护理专业不同岗位群(临床护理岗位群、中医护理岗位群、助产方向岗位群),设置不同课程模块,促进了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设置,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培养了适合不同岗位的护理人才。同时,加大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进度,如对内科护理进行了精品课程制作并应用在学校内科护理教学中,课件制作精美,配套习题、案例及视频较多,教师及学生使用后反馈效果好,有利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由于要求课证对接,岗证结合,对教师教学的难度加大了。教师必需了解相关岗位职业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参阅大量试题练习,同时完成考证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有效提高了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庄丽琴 涂秀菊 杨小斌 单位:河源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