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 格式:docx
- 大小:20.25 KB
- 文档页数:4
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篇一:乡村节约好青年事迹材料
乡村节约好青年事迹材料
本人从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工作期间自学本科学历。毕业后,一直扎根农村基层。本人由于生长在农村,对基层的工作和事物
有着深深的眷恋,品格上保留有农村人特有的脚踏实地、勤俭节
约的特质。在镇政府工作期间,对工作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
时刻提醒自己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团结
同事。生活中,点点滴滴不浪费,坚持从小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
习惯。
在农村长大的我,爱惜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知生活的一
切都来自不易,水和电虽然是生活的细小方面,但一直保持“随
手关灯,随手停水”的生活习惯。作为镇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中
尽可能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平时看到忘关的灯随手就关了,看到流着水的龙头随手就停了,看到遗落的报纸随手就捡了。平
时工作下乡的时候,有机会就会向农户或村干部宣传勤俭节约,
低碳环保的知识。教导村民全面利用水电资源,节约水电。除此
之外,还向村民和村干部宣传环保的重要性,环保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节约不仅仅是节约金钱,节约水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节
约不等于吝惜,节约只是把资源用在适合的位置上。以后我会以
自己作为小圆点,以点带面,鼓励和带动身边的人,继续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篇二:好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旦知本,男,藏族,现年35岁,初中学历、中共自从2013年担任村委会会计以来,面临新班子上任,村民思想保守等难题,他狠抓作风建设的同时、积极协助农牧村党员思想解放、开阔眼界。并带领村民加强创业意识,不断提高村民致富度本领。于2005年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下,自愿赴甘南综合专业学校学习汽修和电焊等技术。 2006年在阿木去乎镇自筹和借款80万元、开创了中小型汽车修理部和大型汽车的零件销售部,年均收入约30元左右。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如今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建和发展当中,现在是博拉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典型之一。
现年35岁的旦知本,给人的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当年不甘心一辈子在家守着几亩簿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通过虚心学习和悉心钻研业务,在短短两年时间,旦知本熟练的掌握了电焊技术,党员,博拉乡华盖行政村村委会吉合道村青年农民。
篇三:乡村道德好青年事迹
乡村道德好青年事迹
XXX,男,XX岁,2006年参加工作,现任XX社区居委会民兵
营长。作为一名社区“两委”成员,他需要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但无论是遇到同情达理的群众还是遇到蛮不讲理、思想保守落后
的群众,他都保持着细心知民情、解民意的工作作风,为老百姓
办实事做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规则明明白白的讲给居民百姓听,为百姓排忧解难。他给自己的工作方法定位为“三多一少”
既多听多看多做少说,学习老同志的工作方法,多锻炼自己,保
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成为甘于奉献的社区服务者。
XXXX不仅是个爱岗敬业的好青年,他更是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传递中华美德的带头人。社区居委会是最接近群众的基层组织,经常会有年迈的老人独自来到社区办事,XXX都是耐心的为其解决困扰,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还会亲自骑车送老人回家,让老人和其家人称赞不已。在与同事的交往中,他虚心向老同志
学习,常常协助社区老同志下队调解社区居民纠纷,对于居民反
映和举报,他都积极的跟着社区领导亲临现场走访调查,一边学
习一边积累经验。作为社区“美好乡村”建设的卫生专管员,他
还要经常对辖区内二十五个村民组走访调查,所以他总是社区服
务大厅里最忙碌的一个。对于新来的同事,他也会热情的向大家
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为新同事解决困惑,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
榜样。
在2010年,XXX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他积极的参加社
区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在每周一次的美化环境,大扫除活
动中黄
江水总是冲在最前头的一个,最脏最难清洁的沟渠,他都主
动去清扫。在他劳动热情和活力的影响下,志愿者们也都着拿着
扫帚生龙活虎的干起来。作为队长,他努力分配好每一个的任务,协调好人力,力求最大限度的为群众真正做实事,为建设清洁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XXXXX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如今让人人称道的好青年,这都是依耐于他自身的不懈努力,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和谦虚好学
的工作态度。“乡村道德好青年”需要思想新、思维活、思路宽,需要把所学知识和工作岗位要求结合起来,需要向身边的人传递
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为促进乡风文明,共建和谐乡村发挥积极
的作用。而XXXX正是践行了“乡村道德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名实相符的好青年。“今日好青年,明天带头人。”
像XXX这样的好青年如同播撒在广阔田野上的一颗颗‘金种子’,经过几年的基层摔打,必将成长为建设幸福乡村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