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西方政治思潮考点
- 格式:pdf
- 大小:178.17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
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1、人权原则。
2、有限政府
3、代议
4、分权
5、政教分离
6、人民同意
7、法治
8、少数服从多数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分歧
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新自由主义者大多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他们相信人有理性能力支配自己和控制社会。保守自由主义者主要是继承了英国自由主义的经验主义传统,对崇拜理性和滥用理性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他们既强调理性的限度和经验知识的重要,又重视历史传统的作用和社会的自发进化性质,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是指人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或不受制于他人专断意志的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民主权利的形式平等和人们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力的不平等——扩大民主参与
精英政治——民主的间接性质——专家治国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1、以新个人主义为基础
旧个人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历史作用及存在问题
旧个人主义对人的个性发展、个人积极性和首创性的发挥以及个人的自由起过促进作用。但只顾个人自私的经济利益,不顾个人自利行为对社会利益的消极影响,无视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秩序。
2、张积极的自由观
消极自由限制了政府作用的发挥,降低了政府所承担的起码的道德责任。
3、导国家干预和公共福利
古典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奉行放任主义,其结果只能导致国家在政治上软弱无能和民主政治的破产。克服这一状况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建设“积极的”福利性国家,
4、调社会正义和公平分配
平的正义的理论:核心的概念是平等的自由。
多元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特征
“多元主义民主”,主要指权力分散并存在大量相对自治组织的民主国家。又称其为“多头政体”,即“多重少数人的统治”。
首先,“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既不同于“多数人的统治”,也不同于“少数人的统治”。
其次,“多元主义”主要指组织多元主义。
最后,多元主义民主政体中社会权力安排不是等级的,而是竞争的。
特征:理想的多元主义民主在程序上要满足五项标准:
(1)平等选举(2)有效的参与(3)启发性的理解(5)包容性(4)议程的控制
这五项标准要通过七项具体的制度来保证。
保守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坚持古典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观
二、坚持自发秩序与有限政府理论
三、批判分配正义,论证持有正义
伯林的两种自由理论
倡导消极自由观;认为只有消极自由才最符合人类目的或善的不可通约性和多样性,才能
使人在两种价值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伯林对积极自由观的贬抑;认为积极自由的核心就是个人自主的观念,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自发秩序和人为(人造)秩序的差异
人为秩序是由某个人把每个要素放在一个确定位置并指挥其活动形成的秩序。(“组织”
或“外部秩序”)
自发秩序既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又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响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
整个社会的秩序不能是人为的
自发秩序:进化论理性主义;人造秩序:建构论理性主义
弗里德曼要求对政府的职能的界定
对政府的职能要进行严格限制。
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即要设立严正
的司法机关。
第三,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
何少数人的利益)。”
第四,保护被认为不能“负责的”社会成员。
这是弗里德曼为政府规定的第四项义务和职能。
只有对负责人的个人而言,自由才是可以维护的目标。对于那些不能负责任的人,即
无责任能力的人,如疯子、儿童等,是无法赋予自由的。政府在这方面有不容推卸的义务。
诺齐克对持有正义的论证
真正的正义是“持有正义”。判断个人的持有是否正义有个标准:
一是持有的最初获得是否正义(获取的正义原则);
二是持有的转让是否正义(转让的正义原则)。
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批判
任何扩大政府职能的企图都会侵犯个人权利,从而背离了人们成立国家的初衷。
主张扩大国家功能的理由中最重要的就是分配正义的理论,必然要侵犯到个人的财产权力,因而必然是不正义的。
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是分配正义要求的一个典型体现。
诺齐克对罗尔斯的反驳:没有社会合作仍然有正义问题;即使在合作状态中,只要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权利自愿进行交换,就能自动实现正义的分配。
第二章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复杂关系
1、保守主义的对立面是激进主义而不是自由主义
2、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趋同:二者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保守主义不是否定而是补充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基础是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的内涵
保守主义总是倾向于历史上形成的代表连续性、稳定性的事物,忠实于国家传统的理想和制度;尽管它意识到变革是人类和社会生活的必然规律,但强调这应是稳健和尊重历史的变革,以维护国家的政治、法律、宗教、社会及文化传统,使之免受社会变革的冲击。
柏克阐发的保守主义原则:
1、批评抽象的自然人性化,肯定人的社会性、确立传统的权威。
2、否定天赋人权,维护社会不平等秩序。
3、反对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约定俗成说。
4、维护世袭财产权和宗教。
5、反对革命,赞成保守的改革。
新保守主义的特点
1.形式更为多样,流派更为众多。
2.保守主义者存在较强的地域差异。
3.反对的主要对象是“福利国家”政策和文化自由
化的政策。
4.质疑当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精神,即现代性。
5.保守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宪政和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
亨廷顿关于民主危机的思想(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
根本原因是民主本身的机能失调,而这种机能失调又是民主政府成功运转造成的,即民主本身的内在逻辑在把民主推进到高峰时,自然导致了自身的危机。解决民主危机的办法就是削减平等主义因素,增加古典自由主义成分,从平等民主回到自由民主中去。
如何理解丹尼尔贝尔的科技治国思想
后工业社会是科技治国即能者统治的社会
科技治国(能者统治):后工业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新的人物”,是掌握新的智能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知识分子。在后工业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决定性的影响属于政府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技术人员。后工业社会,作为利益调节领域的政治制度的性质不会变化,政治领域的变化在于它变得更加具有决定意义。
后工业社会实行的是机会均等,可能带来结果的不均等,促成一种新的等级制度的形成,产生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第三章
社会民主主义在20世纪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产生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费边主义、伯恩斯坦主义、饶勒斯主义等是社全民主主义的主要理论代表 第二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德、奥、瑞典、英等国的社会民主党、工党相继上台执政或参与执政,使以往的社会改造原则,从理论纲领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实践。
第三阶段是战后初期,即50、6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
1951年重新恢复了社会党国际,通过“法兰克福宣言”这一阶段以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哥德斯堡纲领》为标志而结束。
第四阶段是70年代以来:在实践中陷于困境与转型(第三条道路兴起)
7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民主主义陷于困境。这一时期,它完全放弃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