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激励的四大理论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薪酬激励的四大理论基础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著名、最经典的激励基础理论。
该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
①人的行为由需要推动,一旦需要满足即失去“动力”,只有需要还未满足时才有激励作用。
②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它们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赫茨伯格(Herzberg)于1959年在对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
双因素是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当这些因素恶化到可以接受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不满意”。
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相关,保健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关系相关。
缺乏保健因素将阻碍员工表现组织期望的行为,但具备保健因素也不能保证员工会表现这种行为。
激励因素才是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兼容之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都可以在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中找到对应。
3,成就需要理论。
对照需要层次论与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着重研究了人们的高层次需要,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三种需要排列层次和所占比重因人而异同,而且这些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该理论的贡献在于使管理者注意,对具有不同类型高层次需要的人分配不同的工作,要创造有利的组织环境培养和训练,使管理者成为具有高层次需要的人。
3.期望理论
其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期望×效价。
其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其能实现的概率越高,激励作用就越强。
期望理论说明,激励效果取决于奖酬和潜在绩效之间的关系。
绩效奖励的水平越高,激励效果越好。
组织应当明确工作的任务与职责并且将薪酬与绩效联系。
与此同时,员工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很重要。
组织应该有意识地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使员工相信自己可以达到绩效标准。
基于期望理论,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奖励必须是对员工有吸引力的、可达到的。
应该注意,不同员工的效价范围和权重取值不同,企业应尽可能采用大多数员工认为效价最大的奖励。
适当调整期望概率与实际概率的差距以及达成目标的难易程度。
拉开企业期望与非期望行为间的差异,也有助于增强激励效果。
2、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外部的强化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
该理论为分析控制行为的因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公平理论。
亚当斯()认为,同等的报酬不一定获得同样的激励效果,个体只有通过对报酬的横向社会比较和纵向历史比较,感到公平,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
反之,则产生不公平感。
公平理论的贡献在于,弥补了强化理论只强调主观判断等内部心理过程和期望理论只讨论刺激和行为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不足,为认识员工的激励问题提供了又一思路。
近年来,该理论关于分配数量的公平和分配程序的公平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激励过程综合理论
该理论认为,工作绩效是一个多维变量,受以下5个因素的影响:①个人能力和素质;②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③个人对组织期望意图的感悟和理解;④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⑤个人努力程度。
个人工作努力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对内在外在薪酬价值(特别是内在奖酬价值)的主观评价,以及对努力—绩效关系(即期望值)和绩效—奖酬关系(即工具值)的感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