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反应与施石灰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10
自配石灰质土壤方法
自配石灰质土壤的方法如下:
1. 确定土壤酸碱度:使用酸碱试纸或者将土壤样品送去实验室进行测试,确定土壤的酸碱度。
如果土壤过酸,则适合施用石灰质物质。
2. 选择适合的石灰质物质:常见的石灰质物质包括石灰石、石灰和石膏等。
根据土壤酸碱度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合的石灰质物质。
3. 计算施用量:根据土壤酸碱度和目标pH值,计算出适当的施用量。
一般来说,每100平方米土地需要施用5-10公斤的石灰质物质。
4. 施用石灰质物质:将选择好的石灰质物质均匀地撒在土地上。
可以使用石灰或石膏直接撒在土地上,或者将石灰石破碎后撒在土地上。
5. 混合和平整土壤:使用锄头或耙子将石灰质物质与土壤混合均匀。
然后使用耙子或犁将土壤平整,确保石灰质物质均匀分布在土壤中。
6. 进行养护:给土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施用石灰质物质后,一般需要等待几周或几个月,让石灰质物质与土壤反应,提升土壤的酸碱度。
请注意,施用石灰质物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用量和频率,并遵循相关的
安全操作指南。
⽯灰改良酸性⼟壤的办法在我国许多⼤棚区域和南⽅⼤部分⼟壤都是以酸性⼟壤为主,根据酸碱中和原理⽣产⽣农户通常使⽤⽯灰来改良⼟壤酸性按照正常的阳离⼦代换能⼒,氢离⼦的代换能⼒要强于钙离⼦,但是,阳离⼦的代换能⼒除受离⼦类型影响外,还受质量作⽤定律⽀配,代换能⼒弱的离⼦,如果浓度⼤,就可以把代换能⼒强⽽浓度⼩的离⼦代换下来。
根据这个原理,⼈们在⽣产实践中就有意识的增加有益离⼦的浓度,⼈为地控制阳离⼦代换的⽅向,因⽽在酸性⼟壤上施⽤⽯灰,也就是氢氧化钙,就是通过增加钙离⼦的浓度,从⽽把氢离⼦代换出来,由⽯灰中的碱中和,从⽽降低了⼟壤的酸性。
对酸性红壤上施⽤⽯灰,其作⽤不仅仅是中和⼟壤的酸性,它还可以供给⼟壤矿物元素,⼤⼤提⾼红壤的保肥能⼒,有利于保持和提⾼红壤的⼟壤肥⼒。
具体来讲有以下⼏个⽅⾯的好处:⼀、是供给作物钙、镁等矿质元素。
⼀般⽯灰肥料约含55-96%的氧化钙,10-40%的氧化镁,因⽽施⽤⽯灰都能直接供给作物钙、镁;⼆、是中和⼟壤酸性,消除毒害。
酸性⼟壤施⽤⽯灰,可以中和⼟壤活性酸和潜在酸度;⽯灰还能促使⼟壤中的活性铁、锰沉淀,消除其毒害。
钙离⼦对氢离⼦和铝离⼦有拮抗作⽤,施⽤⽯灰能消除⼟壤中氢离⼦和铝离⼦对作物的危害三、是增加⼟壤的有效养分。
施⽤⽯灰后不仅能往⼟壤中补钙,⽽且能调节⼟壤反应,促进有益微⽣物活动,加速有机质的矿化,增加⼟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灰中的钙还能将⼟壤胶体上所吸附的铵离⼦交换出来,供给作物吸收。
施⽤⽯灰能促进有机磷的矿化,提⾼有效磷含量;四、是改善⼟壤的物理性状。
施⽤⽯灰后,有利于⼟壤团粒的形成,提⾼⼟壤的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使⽔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从⽽改善⼟壤的通透性;五、是能减轻病⾍害的危害。
⽯灰是碱性物质,能直接杀死⼟壤中的病菌,抑制地下害⾍及作物因连作⽽引起的青枯病的发展。
可见,施⽤⽯灰,不仅能改良⼟壤的酸性,还具有其它⽅⾯的重要作⽤。
土壤如何平衡酸碱度的方法
土壤的酸碱度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平衡:
1. 石灰施用:土壤酸性过高时,可以添加石灰来中和酸性物质。
石灰可以提供碳酸根离子,与土壤中的酸性离子反应,降低土壤酸性。
2. 有机物施用:将有机物(如腐熟堆肥、牛粪等)添加到土壤中,有机物可以提供大量的碱性离子,中和土壤酸性物质。
同时,有机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通气性和肥力。
3. 培养绿肥:种植一些耐酸性的绿肥植物,如大豆、苜蓿等,绿肥植物生长期间吸收大量的养分,其中包括土壤中的酸性离子,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
4. 硫酸施用:土壤碱性过高时,可以添加硫酸来降低土壤的碱性。
硫酸可以提供硫酸根离子,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反应,降低土壤碱性。
5. 酸性或碱性肥料施用:根据土壤的酸碱性质,选择相应的肥料进行施用。
例如,对于酸性土壤,可以选择施用碱性肥料;对于碱性土壤,可以选择施用酸性肥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壤酸碱度平衡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保持适宜的酸碱度范围,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使用生石灰会使土壤板结的原因首先,生石灰是一种碱性物质,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Ca(OH)2)。
当生石灰与土壤中的水分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氢氧根离子(OH-)。
这些氢氧根离子会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和硝酸根离子(NO3-),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碱性。
这种碱性环境有时会破坏土壤的粘结结构,导致土壤板结的形成。
其次,生石灰中的钙离子(Ca2+)也会对土壤结构产生影响。
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粘土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钙离子和粘土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
这种结合作用会使粘土颗粒相互连接,在团聚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粘结力。
然而,如果生石灰用量过大,钙离子的浓度会过高,导致粘土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增加,从而使土壤变得过于结实,形成板结。
此外,土壤微生物也对土壤结构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进行有机废物分解和养分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胶质物质。
这些胶质物质能够粘结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
然而,高碱性环境会对一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从而减弱了土壤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生石灰的使用还会改变土壤中的离子平衡。
土壤中的钠离子(Na+)在碱性环境下变得更为活跃。
土壤中的钠离子与粘土颗粒中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导致土壤中的钠离子富集。
这种过量的钠离子会破坏土壤粘土结构的安定性,导致土壤板结的形成。
综上所述,使用生石灰会使土壤板结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石灰的碱性特性、钙离子的过量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受抑制。
为了避免土壤板结的发生,应当合理使用生石灰,控制用量,保持土壤的适度酸碱平衡,并注意合理施肥和培肥,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活动。
此外,选择合适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和翻耕,也能有助于减轻土壤板结的影响。
土里撒石灰的作用农民在种植农作物以后,经常会改良土壤,所有的材料有生石灰、石膏、农家肥、腐叶土、白醋、煤渣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石灰粉可以用于改良土壤吗?能够起到哪些作用呢?适用哪些土壤类型呢?使用量又是多大呢?石灰粉撒在土壤里的效果优点:1.杀菌作用。
石灰粉水解以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生成碱性物质,对于多数植物病害都有抑制作用,浓度较大时,可以完全消灭土壤里的害虫。
2.杀虫作用。
使用石灰粉以后,土壤里的若虫(幼虫)、卵、越冬成虫,只要接触碱性物质,就会因为失水而死亡,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很好。
3.调节土壤酸碱度。
主要在酸性土壤使用,也可用于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导致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块。
4.提供钙元素和镁元素等矿物质营养。
石灰粉的溶解度很低,一般为0.15%-0.2%,在土壤酸性物质的作用下,会缓慢释放矿物质元素。
5.加速分解土壤有机质,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农家肥施入土壤以后,遇到碱性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矿物质,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缺点:1.石灰粉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杀灭土壤有益菌和蚯蚓等有益生物,破坏土壤环境。
2.在加速分解营养的同时,会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需要同时补充大量的有机肥作为后盾,否则会造成土壤严重缺肥,出现农作物黄化等症状。
3.过量或者长期使用石灰粉,会产生烧根和烧种等后遗症。
连续施入石灰粉两年以后必须间隔一年,最好是三年使用一次。
生石灰、熟石灰和石灰粉有何区别?真的可以用在土壤处理吗?石灰粉实际上指的是石灰石直接粉碎以后的粉状物,属于中性物质,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被分解,也只有在900℃的高温下才能转化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才是生石灰,经过水解以后产生氢氧化钙(熟石灰),才具有相应的消毒灭菌、杀虫和提供钙、镁等矿物质营养。
所以说,真正的石灰粉不可以用于土壤,也只有生石灰和熟石灰才能用于种植业。
石灰粉适用的具体情况人们常说的石灰粉指的是生石灰经过机械粉碎以后的粉末,一般用于土壤酸化的调节,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补充钙元素和镁元素的肥料进行使用。
石灰施肥技术
石灰施肥技术是指利用石灰作为肥料施加到土壤中,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一种农业技术。
石灰可以分为生石灰、石灰石和石粉等。
石灰施肥技术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测试: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的pH值和酸碱度,以确
定是否需要施加石灰。
2. 选择合适的石灰: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石灰种类和用量。
一般来说,酸性土壤可以使用生石灰或石灰石,而中性或碱性土壤可以使用石灰石或石粉。
3. 施加石灰:将石灰均匀地撒在农田表面或耕作层上,并进行深松或翻耕,以使石灰与土壤充分接触,促进石灰的溶解和反应。
4. 注意事项:施肥后需要注意水分管理,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
此外,不同作物对石灰的需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施肥管理。
石灰施肥技术的好处包括:
1. 调节土壤酸碱度:石灰可以中和酸性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作物生长。
2. 提供营养元素:石灰中含有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为作物提供所需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3. 改善土壤结构:石灰可以促进土壤颗粒结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4. 抑制土壤病害:石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石灰施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以充分发挥石灰的效果。
土壤中撒熟石灰的作用
在土壤中撒入熟石灰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调节土壤酸碱度:熟石灰具有较高的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提高土壤的pH值,减轻土壤酸化情况。
2. 改善土壤结构:熟石灰中的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胶粒结合,促进胶体颗粒聚结和胶体胶粒团聚,使土壤更加稳定,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
3. 促进养分释放:熟石灰中的钙和镁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难溶性盐,减少磷的淋失,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
熟石灰中的钙还能与土壤中的钾盐结合,提高土壤中钾素的有效性。
4. 抑制土壤病原微生物:熟石灰具有较高的碱性,能够抑制一些酸性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土壤病害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熟石灰应施用适量,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进行肥料调控,避免造成土壤锈斑和根部烧伤等不良影响。
同时,熟石灰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有不同的影响,使用前最好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回填土拌石灰的作用
回填土中拌入石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改善土壤的性质:石灰中的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活性硅铝矿物发生反应,形成结晶和新的化合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这种反应可以使土壤的pH值升高,从而降低土壤的酸度,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质量。
2. 增加土壤的肥力:石灰中的钙离子还可以与土壤中的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磷酸钙等沉淀,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得以固定,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减少土壤污染:石灰中的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难以溶解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对土壤的污染。
4. 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石灰中的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发生反应,使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5. 杀菌消毒:石灰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回填土中拌入石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质量、增加肥力、减少污染、提高保水能力和杀菌消毒等。
用石灰石粉末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方程式石灰石粉末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改良剂,可以用于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
下面将通过解释和描述来说明使用石灰石粉末修复酸雨侵蚀土壤的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酸雨以及它对土壤的影响。
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与水蒸气结合后形成的雨水。
当酸雨与土壤接触时,其中的酸性物质会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反应,释放出酸性离子,如氢离子和铝离子。
这些酸性离子会降低土壤的pH值,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变得酸性。
为了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我们可以使用石灰石粉末。
石灰石粉末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pH值,从而恢复土壤的酸碱平衡。
具体来说,石灰石粉末中的碳酸钙会与土壤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中和土壤的酸性。
此外,石灰石粉末中的钙离子还可以与土壤中的铝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矿物质,从而减少铝离子对土壤的毒害。
当我们使用石灰石粉末修复酸雨侵蚀的土壤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了解土壤情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酸雨侵蚀的土壤的pH值和酸碱性程度。
这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验来得到。
2.计算石灰石粉末用量:根据土壤的酸性程度和面积大小,可以计算出需要使用的石灰石粉末的量。
一般来说,每亩土地需要使用几百千克的石灰石粉末。
3.施用石灰石粉末:将计算好的石灰石粉末均匀撒在被酸雨侵蚀的土壤表面。
可以使用喷洒或手工撒播的方式进行施用。
4.混合和覆盖:将石灰石粉末与土壤混合均匀,可以使用耕作或翻耕等方式进行。
然后,将修复后的土壤覆盖起来,以防止石灰石粉末流失和再次被酸雨侵蚀。
5.养护和监测:修复后的土壤需要进行养护和监测。
养护包括定期浇水和施肥,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恢复。
监测包括定期检测土壤的pH值和酸碱性程度,以确保修复效果。
总的来说,使用石灰石粉末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中和酸性物质、提高土壤pH值和恢复土壤结构,石灰石粉末可以帮助恢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的酸碱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健康。
调节土壤酸碱度的方法
调节土壤酸碱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石灰施用:如果土壤过酸,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来中和土壤酸性。
石灰有快速石灰和石灰石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石灰进行施用。
2. 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离子交换能力,从而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 高碱度水灌溉:对于过酸性土壤,可以通过使用高碱度水进行灌溉来中和土壤酸性。
但需谨慎使用,因为过度使用碱性水可能导致土壤碱化。
4. 根据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可以选用对酸性或碱性土壤适应性较强的作物品种。
5. 老化土壤的改良:有些土壤老化严重,酸性或碱性较高,可以通过深翻、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酸碱度。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土壤酸碱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土壤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同时,在使用石灰等调节剂时应注意控制施用量,避免过度添加导致土壤过碱或过酸。
土壤反应与施石灰作者:内容提要:土壤酸碱度是由土壤pH值表示,既土壤被氢离子(H+)饱和的程度。
它受土壤母质种类的影响,碱性基岩或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的pH值一般比酸性基岩形成的土壤高。
降雨、作物生长、作物收获移走、施肥、豆科根瘤固氮、有机质分解都会影响土壤酸度。
两种田间常使用的土壤pH值测量方法是:指示剂速测比色法和酸度计法。
实验室测定pH仅测定了活性酸度,还必须将潜在酸度也考虑进去才能确定改良土壤的石灰需要量。
就是说石灰需要量不仅与土壤pH值有关,还与该土壤的缓冲容量或阳离子交换量有关。
土壤pH低时,有六种有害效应,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起作用就会阻碍作物生长: 1. 铝和锰元素的浓度可能达到毒害水平。
2. 分解有机质和转化氮、磷、硫的生物可能数量少、活性低。
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极低时,也可能缺镁。
4.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会大大减少。
5. 酸性强的粘质土壤团聚差。
6. 磷和钼等养分的有效性低。
因此,施用石灰可以矫正土壤酸碱度。
许多作物在土壤pH6.0-7.0的范围内生长最好。
有些作物需要酸性土壤条件才能良好生长。
石灰降低土壤酸度的过程和反应十分复杂,但可以简化概述为石灰的一个钙离子将两个氢离子从阳离子交换复合体上置换下来,使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从而降低氢离子浓度使土壤pH值提高。
如果上述反应的逆反应发生,就会降低土壤pH值。
应该在播种前3-6个月前施石灰,使它有足够时间与土壤反应,并应均匀撒施,以防危害种子萌发。
土壤质地、氮肥施用量、作物移取量、石灰施用量都将影响施石灰的次数。
选择石灰材料时要检查其中和值、细度和反应性。
在土壤缺镁地区,也应考虑石灰的镁含量。
石灰施用位置必须利于石灰与耕层土壤最大程度接触。
1.什么是土壤pH?pH是指物质的相对酸度或相对碱度。
pH的量度范围从0到14,pH值7.0为中性,低于7.0为酸性,高于7.0为碱性。
大多数高产土壤的pH值在4.0至9.0之间。
这样一个pH范围的酸碱度可由下图表示。
见(图7).土壤pH值的含义酸是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当土壤被H+饱和时,土壤表现为弱酸。
交换性复合体上持有的H+越多,土壤酸度越强。
铝也起酸性的作用,并活化H+。
碱性的离子如Ca2+和Mg2+在土壤反应中使土壤酸性降低(或碱性增加)。
土壤pH仅测量氢离子活度,用对数表示。
对数关系的实际意义是,土壤pH值每变化一个单位,酸碱度的数量变化十倍。
也就是说,pH值6.0的土壤的活性H+数量是7.0土壤的10倍。
这意味着当pH值下降时石灰的需要急剧增加。
(表4)说明与中性pH值7.0相比,土壤酸碱度的相对程度。
见表4. 中性pH值7.0相比土壤酸碱度的相对程度2.土壤pH值的影响因素土壤酸碱度受形成土壤的母质种类的影响。
碱性基岩或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的pH值一般比酸性基岩形成的土壤的高。
降雨也影响土壤pH。
穿流土壤的水将碱性营养元素如Ca和Mg淋洗至排出水中。
它们被酸性元素如H、Mn和Al取代。
因此,在高降雨量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比在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酸性强。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作物生长影响土壤pH值。
在森林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往往比在草地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酸性强。
针叶林较落叶林产生的酸性强。
收获的作物移走盐基阳离子后,土壤的酸性增强。
不同作物带走不同数量的Ca和Mg。
豆科植物含Ca 和Mg的数量通常比非豆科植物高。
Ca和Mg的含量也随作物收获部分而变化。
见(表5).作物带走Ca和Mg的估测量除在一些降雨量较低的地区外,酸度一般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侵蚀引起的表土流失也能增加耕层的酸度,随着表土层变薄,耕层中包括的心土增多。
也有底土pH值比表土的pH值高的情况,结果,土壤侵蚀使pH值增高。
施肥,尤其是施氮肥,能加速土壤酸度的提高。
在低施氮量时,酸化程度很低。
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酸化程度大大提高。
在石灰性土壤上,施肥引起的酸化效应可能是有益的。
在铁、锰或其它某种微量元素可能缺乏的地区,降低土壤pH值可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性增加。
豆科植物根系上细菌固氮有利于土壤酸化。
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酸度。
在分解过程中初级产物之一是铵离子,当铵经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根时,释放H+,这就增加了土壤酸度。
这一过程可由下式表示(施铵态氮肥的影响也相似):见化学(方程式)3.土壤pH值的测定--确定石灰需要量两种最常用的土壤pH值测量方法是指示剂比色法和酸度计法。
在田间常使用指示剂进行pH值速测。
但使用指示剂必须经过训练以避免重大误差。
如果使用恰当,其结果是可靠的。
更精确而且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使用酸度计。
将土壤和蒸馏水悬浮液与玻璃电极接触,并在校准刻度盘上读数,即可测得土壤pH值。
虽然土壤pH值是一个极好的土壤酸度指标,但它并不能确定石灰需要量。
石灰需要量是为即将采用的种植制度建立理想的(pH值范围)需要的优质农用石灰石的数量。
当pH值在实验室测定时,仅测定了"活性酸度"。
"潜在酸度"也必须加以考虑。
把土壤pH的变化与加入一定数量的酸或碱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必要的。
这种方法叫做"石灰需要量确定法"。
土壤的石灰需要量不仅与这一土壤的pH值有关,而且还与该土壤的缓冲容量或阳离子交换量有关。
土壤中粘粒和有机质的数量以及粘土的种类决定土壤缓冲(即阻止)土壤pH值变化的能力。
土壤缓冲容量随粘粒和有机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种土壤比低缓冲容量的土壤需要更多的石灰提高pH值。
含少量粘粒和有机质的砂质土壤的缓冲容量低,因而改变其pH需要的石灰少。
确定石灰需要量的常用方法是以与土壤-水悬浮液的pH值对比的缓冲溶液pH值变化为基础的。
酸性土壤会降低缓冲溶液的pH值。
pH值的降低与土壤的起始pH值和土壤的缓冲容量成比例。
通过标定伴随加入已知酸量后缓冲溶液pH值的变化,可以确定将土壤改变至一特定pH值所需的石灰量。
在美国应用数种缓冲方法。
不论使用哪种确定土壤pH值和石灰需要量的方法,石灰施用量都应以可靠的方法为基础。
在粗质地土壤上施过量石灰可能会导致碱性过高和严重的问题-例如铁、锰和其它微量元素的缺乏。
但砂性土壤中能够危害作物生长的石灰量可能不足以将粘质土壤或富含有机质土壤的pH值提高到理想水平。
4.为什么酸性土壤要施石灰4.1.石灰对土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石灰对土壤的作用远远超过中和酸性,石灰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石灰刺激土壤微生物活性。
石灰使矿质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增强。
石灰为植物提供钙与镁。
石灰增加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
4.2.土壤酸度在多方面影响作物生长土壤pH值低时(酸性强),一个或更多个下述有害效应会阻碍作物的生长:象铝(Al)和锰(Mn)元素的浓度可能达到毒害水平,因为在酸性土壤中它们的溶解度增加。
分解有机质和转化N、P和S的生物可能数量少,活性低。
土壤的CEC极低时,可能缺钙(很少见),也可能缺镁。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会大大减少。
最佳共生关系比不需固氮的植物要求的pH范围窄。
大豆的共生细菌在pH值6.0-6.2范围内作用发挥最佳,苜蓿的在pH值6.8-7.0范围内最佳。
酸性强的粘质土壤团聚差。
这导致土壤渗透性和通气性差,在这方面施石灰有间接影响,因为施石灰土壤上能获得较多作物残茬,这些残茬能改善土壤结构。
养分(如P和Mo)的有效性低。
4.3.大豆和玉米对石灰的反应良好对种植大豆的酸性土壤施石灰,使其pH值接近中性7.0时,产量可大大提高。
旱年间,石灰可增产大豆36公斤;湿润年份可增产45公斤。
在任何情况下,大豆都得到了充足的肥料。
在酸性土壤上石灰和肥料是高产和高利润的重要组合。
农民需要在所有方面均采取正确的措施,若其中一个基本步骤不对,就会造成产量和利润损失。
长期的研究表明:农民未能给酸性土壤施石灰,在干旱和湿润年份均有产量损失。
石灰有助于玉米和大豆种植者从施肥中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见(图8).大豆和玉米对石灰的反应良好酸性土壤施石灰能矫正上述条件。
同时它还可减少K的淋失。
白云石质石灰能提供Ca和Mg,它们都是作物生长必需的。
5.理想pH值因作物及地域而异许多作物在土壤pH值6.0-7.0的范围内生长最好。
但土壤酸度并不阻碍所有作物的生长。
有些作物需要酸性条件才能良好生长。
5.1.一些作物的理想pH值范围见作物理想pH值范围表5.0-6.0 6.0-6.5 6.5-7.0欧洲越桔狗牙根草紫苜蓿马铃薯玉米一些三叶草甘薯棉花西瓜粒用高粱花生大豆小麦5.2.土壤的最佳pH值因地而异土壤性质因地而异。
某一地区的最佳pH值在其它地区可能不是最佳的。
例如,许多人认为在美国南部作物生产的最佳土壤pH值要比中西部和其它地区的低。
这一差别与粘土类型有关。
对于玉米、大豆和紫花苜蓿等作物来说,可能存在地区间差异,但对马铃薯等作物来说,则不然。
不管地区如何,一些作物如马铃薯或大豆在土壤pH值低于或高于各自的需要时,这些作物会受到病害和微量元素缺乏的影响。
为了满足土壤最佳pH值和石灰的需要,有必要掌握土壤以及作物的应用知识。
6.石灰如何降低土壤酸度石灰降低土壤酸度的过程和反应十分复杂,但一个简化概述可表明石灰的作用机制。
如前所述,土壤的pH表示氢离子活度。
石灰通过将一些氢离子转化成水来降低土壤酸度(增加pH值)。
这一反应过程如下:石灰的一个Ca++置换阳离子交换复合体上的两个氢离子(H+)。
H+离子与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
这样,由于H+离子浓度(土壤酸度来源)降低,pH值便增加。
记住,上述过程的逆反应也可以发生。
如果不施石灰,酸性土壤会变得酸性更强。
随着碱性离子如Ca++、Mg++和K+的被带走,通常是被作物吸收带走,这些离子便被H+取代了。
这些碱性离子也可被淋失,由H+取代其位置。
如果这种土壤不适当地施石灰的话,H+活度将会持续增加,从而降低土壤pH值。
7.施石灰的时间和次数对包括豆科作物的轮作来说,应该在播种3至6个月前施石灰,在强酸性土壤上更是如此。
例如在播种苜蓿和三叶草的前几天施石灰,由于石灰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土壤反应,结果常会令人失望。
如果在秋播小麦后种三叶草,应该在种麦时施石灰。
无论何种作物,从施石灰到种植前都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以使石灰与土壤反应。
生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应该在种植前均匀撒施,以防危害种子萌发。
笼统地谈石灰施用的次数可能是不明智的,因为涉及的因素很多。
决定再施石灰的最好办法是进行土壤测试。
至少每3年就应采一次样,砂质土壤和灌溉地的采样次数应更频些。
以下因素将影响施石灰的次数。
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必须比粘质土壤更经常地施石灰。
氮肥使用量-铵态氮高施用量能产生大量酸。
作物移取量-豆科植物比非豆科植物带走的钙镁多。
石灰施用量-石灰高施用量一般意味着不必过于频繁地再施石灰。
但不要过量施石灰。
理想pH范围-维持高pH通常要比期望维持中度pH更经常地施石灰。